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合集下载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一、民间音乐艺术总论1、中国民族音乐:凡是具有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民族音乐2、传统音乐:指具有一定流传世间,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包括:人文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大类3、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

如民歌、戏曲、说唱、歌舞4、民间音乐的6个特点(要结合例子)A .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民间音乐是老百姓自发口头创作的,并且口耳相传,在传播过程中又经历了历代人的改编加工,大多数作品是集体创作的结果。

B .乡土性:也成地域性、地方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到不同的地理、人文化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表现为:语言特征(方言)、性格特征(粗犷、细腻)、音乐特征(北方七声音阶+大跳音程+热情奔放,南方五声音阶+级进音程+风格细腻)、体裁特征(渔歌、牧歌、山歌等)。

C . 即兴性:原因在于口传心授,没有乐谱的限制D .流传变异性:如《茉莉花》,由于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地域性和即兴性,音乐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异。

E .民众性:民间音乐来自大众,真实反映大众的思想意志,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真实质朴健康。

F .多功能性:他娱、自娱。

情感沟通、传播知识、历史、生产技术、治病。

5、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各自特点A .中国乐系:音乐带腔性(如琵琶演奏中的吟、揉、拉、推,演唱中的摇声)、音调的五声性、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使用均分律动(散节拍、散板)、织体的单声性。

B .欧洲乐系:俄罗斯族、哈萨克族等,完整的七声音阶,使用规整节拍,没有散节拍。

C .波斯—阿拉伯乐系:塔吉克族和维吾尔族。

音乐有条件地带腔,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没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节拍上有均分、非均分律动,织体有单生性、多声性。

二、民歌艺术1、民歌就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传统民歌的创作者和创作年月是不确定的,它主要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xx民族音乐概论一、民歌的概念: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与表达情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

二、汉族民族的发展过程: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人民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无谱可寻,但却从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三、xx时期的民歌:北方的《诗经》和南方的《楚辞》记录了这个时期民歌的发展。

四、汉代的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相和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间歌曲;湖北的西曲,江苏的吴歌。

五、xx和xx的异同点:共同点:1.两者都属于徒歌形式(无伴奏)。

2.两者都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

不同点:1.xx:水边,船上的离别之情。

2.xx:家庭儿女间的意趣。

六、民歌的艺术特点:1.诗与乐得高度结合。

2.常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七、汉族民歌的划分依据:产生该类民歌的地方的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民歌的社会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歌的基本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

八、汉族民歌: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九、号子的概念: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它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十、号子的民间称谓:北方——吆号子。

南方——喊号子。

四川——哨子。

十一、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一领众和。

十二、劳动号子的分类方法:劳动方式的不同。

十三、劳动号子的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十四、山歌的概念:山歌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抒发情感的民歌。

十五、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抒发和现实生活的反应,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十六、山歌的分类:1.根据演唱场合: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

2.根据歌曲: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十七、一般山歌的民间称谓:陕北——信天游。

甘肃、青海、宁夏——花儿。

山西——山曲。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件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件

跨文化交流
民族音乐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 广泛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 内进行着跨文化交流。
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世界文化的 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 要的价值。
结束语
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发 展、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PPT课件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是一门探讨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的学科。从起源到发 展,从特点到流派,本课程将带你领略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概述
1 什么是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体现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2 民族音乐的地位与特点
民族音乐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特点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和乐器。
2
特点与形式
汉族音乐特点包括悠扬的旋律、独特的音色和多样的乐器组合。形式包括歌曲、 器乐和舞蹈音乐。
3
流派与代表作品ຫໍສະໝຸດ 汉族音乐有多种流派,如京剧音乐、广东音乐等,代表作品包括《梁祝》、《红 楼梦》等。
少数民族音乐
1
特点与形式
少数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如藏族的嗓音特色和壮族的锣鼓音乐。
3 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
汉族音乐
作为中国主要民族之一的汉族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代表着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汉族音乐
1
起源与发展
汉族音乐起源于古代汉族的音乐传统,经过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凡是具有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不是当代创造的音乐。

在我国一般把清代以前的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入此范围。

学术界把它分为: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

民族音乐: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

一、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

☆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历史悠久~ ①首先,与我国其他音乐门类相比,民间音乐在品种上最为丰富多样,曲目数量浩如烟海;②其次,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以及近代作曲家写作的专业艺术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曲调来源和艺术手法;③民间音乐比其他传统音乐的旋律更动听,风格丰富多彩,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分五类:①民间歌曲②民间舞蹈音乐③说唱音乐④戏曲音乐⑤民间器乐特点:①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百姓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传播。

)②乡土性③即兴性④流传变异性⑤民众性⑥多功能性我国民间音乐体系:1中国乐系(中国、亚洲周边国)2欧洲乐系3波斯—阿拉伯乐系☆民歌与人们的生活:1 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2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人生礼仪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3礼仪方面有重要作用;4具有祭祀与驱邪功能;5在促进人们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歌起源生活反映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维持社会发展民歌的艺术特点:1)民歌的歌词大多通俗易懂,并带有各地民间语言独特的气质魅力。

2)民歌的曲调大多比较短小,材料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晰流畅,易于记忆。

3)民歌的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令人过耳不忘。

☆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的差别:民歌是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结合上面材料写)。

专业创作歌曲是指受过正规且完整的学校教育和学术训练,在学术研究上有师承的人创作的歌曲。

二、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产生并运用于劳动中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是民歌中最早产生的体裁。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其次学期复习提纲范围1、琴书:是以主要伴奏乐器扬琴而得名的曲种,也称“扬琴”。

2、走唱:走唱类曲种是说唱音乐曲种中最独具颜色的一类艺术形态,表演者边唱边舞,具有独特的表演技巧。

如东北的“二人转” ,湖北的“三棒鼓”等。

3、京韵大鼓:以前也称为“京音大鼓” ,是用北京语言声调演唱的一种北方鼓曲。

形成于天津、北京两地,广泛流传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

4、京韵大鼓《丑末寅初》为刘宝全的代表唱段;京韵大鼓《剑阁闻铃》为骆玉笙的代表唱段。

5、北京单弦为“牌子曲”类代表说唱曲种。

6、苏州弹词:为弹词类代表曲种。

7、以第三人称讲唱故事称为“说唱” ;以第一人称表演故事称为“戏曲”。

8、戏曲音乐: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它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艺术。

它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和其它传统文化的根底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一种综合有文学、音乐、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9、戏曲的艺术角色行当: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小生〔名词解释〕:是戏曲的艺术角色当中生行的分支之一,主要扮演青年男性,不戴胡须。

演唱时多用真假嗓音结合。

青衣〔名解〕:“正旦”,是戏曲的艺术角色行当中旦行的分支之一。

泛指旦行中的主角,主要扮演先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

留意唱功、多用韵白。

因常穿青素褶子,又称“青衣”。

10、戏曲音乐的两种唱腔构造形式是什么?〔填空〕:曲牌体、板腔体。

11、戏曲传统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

近代戏曲四大声腔是: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12、越剧为浙江省代表剧种。

13、秦腔为梆子腔代表剧种,亦称“陕西梆子” ;京剧为皮黄腔代表剧种,而且是多声腔剧种。

14、昆曲是承受“昆腔”为单一声腔的剧种,音乐构造为曲牌联缀。

15、黄梅戏: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

16、川剧:为高腔的代表性剧种。

17、豫剧:又称河南梆子。

18、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一、课程安排
1.课程设置
本课程属于常规性教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音乐,主要关注民族音乐的概念、特点、乐器、元素、分类与特点介绍、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民族音乐历史探讨、技术分析和乐音的表现。

2.课时安排
本课程安排了总共10学时,其中8学时为理论课时,2学时为实践课时。

3.课时基础要求
1)理论课时要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内容、结构及技术传授;
2)实践课时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民族乐器演奏相关曲目,对此也需要有相关旋律的谱写能力,有良好的乐理认识与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
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概念与结构,了解民族音乐发展历史,了解民族音乐元素、乐器、乐音的表现,搞清楚民族音乐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的根源与发展,以及民族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的关系。

2.实践能力目标
1)了解民族音乐的演奏方法,理解民族乐器演奏的特点,能够熟练演奏三件民族乐器中的一件;
2)能熟练的谱写一支民族乐曲,承担乐队的演出任务,理解乐队演出所需要的配合,能够熟练表演一支民族乐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民族音乐概论
一、民歌的概念: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与表达情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

二、汉族民族的发展过程: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人民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无谱可寻,但却从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三、xx时期的民歌:
北方的《诗经》和南方的《楚辞》记录了这个时期民歌的发展。

四、汉代的民歌:
出现了乐府民歌,“相和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间歌曲;湖北的西曲,江苏的吴歌。

五、xx和xx的异同点:
共同点:1.两者都属于徒歌形式(无伴奏)。

2.两者都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

不同点:1.xx:
水边,船上的离别之情。

2.xx:
家庭儿女间的意趣。

六、民歌的艺术特点:1.诗与乐得高度结合。

2.常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七、汉族民歌的划分依据:
产生该类民歌的地方的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民歌的社会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歌的基本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

八、汉族民歌: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九、号子的概念: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它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十、号子的民间称谓:
北方——吆号子。

南方——喊号子。

四川——哨子。

十一、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
一领众和。

十二、劳动号子的分类方法:
劳动方式的不同。

十三、劳动号子的分类: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十四、山歌的概念:
山歌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抒发情感的民歌。

十五、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
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抒发和现实生活的反应,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十六、山歌的分类:1.根据演唱场合:
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

2.根据歌曲:
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十七、一般山歌的民间称谓:
陕北——信天游。

甘肃、青海、宁夏——花儿。

山西——山曲。

内蒙古——爬山调。

四川——神歌(或晨歌)
十八、xx的概念: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

反应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以歌唱生活的艰辛和离别愁绪者为多。

十九、xx的特点:
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多数是上下句结构。

上句采用“比”和“兴”的手法,展开想象。

下句则是具体的叙事和抒情。

信天游的演唱除个别外,基本上使用真声演唱。

二十、花儿的概念:
花儿又叫少年,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为回、汉、土家、保安、藏等民族,内容广泛涉及人民的生活和各个方面。

花儿的唱法多样,有尖音唱法(假声),苍音唱法(真声),兼苍音结合(真假声并用),具有高亢、粗狂、刚健的音乐风格。

花儿的曲调以“令”相称。

二十一、放牧山歌:
对山歌:
对山歌是放牧山歌的演唱内容之一。

二十二、对山歌在不同地区的民间称谓:
湖北——战歌、测歌。

四川——盘歌。

浙江——抛歌。

二十三、xx山歌在各地的不同称谓:
江苏——田歌。

安慰——秧歌。

四川、湖北等地——薅秧歌或薅秧锣鼓。

作用:
提神解闷。

鼓舞劳动情绪。

二十四、田秧山歌和劳动号子的异同点:1.相同点:
两者都用于劳动之中。

2.不同点:
(1).作用不同:
劳动号子:
指挥与协调作用。

xx山歌:
提神解闷,鼓舞劳动情绪。

(2).歌唱方式不同:
劳动号子:
一领众和。

xx山歌:
不受限制。

(3).劳动号子:
受劳动的强度和速度、节奏的限制。

田秧山歌:
协作性不强,节奏、速度无统一要求。

(4).劳动号子:
音乐具有坚实有力的音乐性格和自然朴实的表现方法。

田秧山歌:
xx山歌:
音乐,奔放,嘹亮,开朗,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

二十五、小调的概念: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

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时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二十六、小调的歌唱方式:
多种多样的歌唱方式,以独唱为主,歌唱是用乐器伴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