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化石能源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减排、节能、环保、经济等优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对车辆的行车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底盘材料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材料种类多样化,涵盖了各种材质,如不锈钢、高强度钢、铝合金等。

其中,铝合金是一种新型轻量化材料,相较于钢材,具有更轻的重量,更好的耐腐蚀性和更高的强度。

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中,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选择使用铝合金作为底盘材料。

比如特斯拉公司的Model S车型,采用了铝合金底盘,使得车辆整体重量大幅降低,同时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大的续航里程。

二、底盘型式新能源汽车底盘型式也在不断发展。

一些制造商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可以为车辆提供更优秀的加速、刹车和悬架性能,提升行驶舒适度。

此外,前置驱动和后置驱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应用也日渐普及,比如特斯拉Model S采用了后置驱动系统,在具有更高的加速性能的同时,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三、底盘结构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结构主要采用集成式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集成式结构的底盘主要由车身和底盘两部分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耐久性等优点。

模块化结构则把汽车底盘分为不同的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实现快速生产和快速换装可兼容部件。

模块化结构比集成式结构更加灵活,有利于加快汽车生产工艺和适应不同市场需求。

四、底盘配置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配置也在不断升级。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配备适应不同驾驶场景的悬挂模式,如主动悬挂和电子悬挂等。

这些系统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路面情况和车速等数据,调整悬挂硬度和高度,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和驾驶稳定性。

在电机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也在不断升级,除了提高效率和功率外,电机的轻量化设计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ppt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ppt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3)增程式纯电动汽车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
常类似,两者都可以工作在纯电动模式下,电池组都具有外 接充电方式和发动机充电方式。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区别:混合动力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源 行驶,电力只是补充,无法依靠纯电动行驶太远;而增程式 纯电动汽车,动力来源都是电力,发动机作用只是为电池充 电增加续航。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我国于 2017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 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 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 电池汽车等。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④电动轮型纯电动汽车 电动轮型纯电动汽车的另一种结构如图 11-2(f)所示
。这种结构将低速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直接安装在车轮的轮 缘上,去掉了减速齿轮,所以电机和车辆的驱动车轮之间没 有任何机械传动装置,无机械传动损失,能量传递效率高, 空间利用率大。但是这种结构对于电机的性能要求较高,要 求其具有很高的起动转矩以及较大的后备功率,以确保车辆 可靠工作。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将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转矩) 按要求传递到驱动轮上,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驱动力,汽车 能够在起步、变速及爬坡等工况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 动力性和经济性。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

新能源汽车底盘是整个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车身、保护车辆内部部件以及传递动力等多项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构造、材料以及维护保养。

1.底盘构造新能源汽车底盘由车身底盘和悬架系统组成。

车身底盘是车辆的主体部分,由车架、底盘板、底盘框架等组成。

悬架系统则包括车轮、车轴、弹簧和减震器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支撑车身、吸收冲击和提供稳定行驶的重要结构。

2.底盘材料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轻量化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车身刚度和降低整车重量,进而提升车辆的燃油效率和动力性能。

3.底盘维护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车主需要定期进行底盘的维护保养。

以下是几点重要的维护内容:(1)定期清洗底盘:底盘易受到污垢和灰尘的影响,影响车辆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建议车主定期进行底盘的清洗。

(2)定期更换底盘零部件:底盘的零部件如轮胎、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等容易磨损和老化。

因此,建议车主定期更换底盘的零部件。

(3)注意避免撞击和挂碰:底盘是车辆最易受到撞击和挂碰的部位,因此车主需要注意避免撞击和挂碰,以免损坏底盘结构和零部件。

总之,新能源汽车底盘是整个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车身、保护车辆内部部件以及传递动力等多项重要功能。

因此,车主需要定期进行底盘的维护保养,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选择优质的底盘材料和合适的维护方法也可以延长底盘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维护成本,提高整车的性能和经济性。

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车主可以选择品牌和型号较为知名的车辆,以确保底盘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了解底盘的结构和材料特性也可以帮助车主更好地进行底盘的维护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故障和损失。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车主应当定期进行底盘清洗、检查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挂碰,以免损坏底盘结构和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件ppt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件ppt

底盘材料
新能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 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电源管理 系统等组成。
底盘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复合材料等 ,不同材料对底盘的重量、刚性和耐 久性有较大影响。
底盘布局
底盘布局分为前置前驱、中置后驱、 后置后驱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底盘布 局对车辆性能和驾驶感受有较大影响 。
底盘主要部件
传动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
该车型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电池系统,具有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
悬挂系统
针对燃料电池车的特性,对悬挂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车身结构
采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减少了车身重量,提高了车辆的能效。
THANKS
谢谢
底盘轻量化技术
材料轻量化
介绍用于底盘轻量化的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 钛合金等,以及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加工工艺。
结构优化设计
分析底盘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拓扑优化、尺 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应用实 例。
轻量化制造工艺
探讨用于底盘轻量化的制造工艺,如激光焊接、液压成型 和注塑等,以及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电动转向与电动制动技术
探讨电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电动制动系 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底盘智能化技术
线控系统
介绍线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中的 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
分析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以及在新能源汽 车底盘中的集成方案。
底盘控制策略
探讨底盘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算法和控制逻辑,以及在新能源汽车 中的应用和优化方向。
的行驶方向。
类型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及分析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

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并在政策、市场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

底盘设计是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支撑、传动、制动、悬挂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需要考虑电池组、电机等特殊构造的影响。

电池组的质量和位置对车辆的平衡性、稳定性和操控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电机作为动力源之一,也需要考虑其安装位置和散热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中,重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电池组等特殊构造的加入,新能源汽车的底盘重量较传统汽车更为沉重。

因此,采用轻量化的设计方案来减轻底盘重量,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续航能力。

另外,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还需要考虑动力总成的适配性。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动系统与传统汽油动力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底盘结构、传动系统、气动外形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

完善的动力总成适配性能够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充分考虑电池组、电机等特殊构造的影响,重视底盘轻量化,并保证动力总成的适配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未来的底盘设计将不断迭代和优化,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安全、舒适和性能的不断追求。

新能源汽车底盘通用方案

新能源汽车底盘通用方案

新能源汽车底盘通用方案咱来聊聊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通用方案,就像搭积木一样,有一些基本的套路能让底盘既好用又能适应各种新能源车型呢。

一、结构框架。

1. 整体布局。

得有个紧凑而合理的布局。

把电池组放在底盘中间或者底部是个很聪明的做法。

就像把能量宝藏藏在车子的中心位置,这样能让车辆的重心更低。

你想啊,重心低了,车子开起来就更稳,就像一个底盘很稳的胖子,不容易被推倒。

而且这种布局也方便布线,各种电线就像血管一样,能很顺畅地连接到前后轴的电机等部件。

2. 悬挂系统。

前悬挂呢,可以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这玩意儿简单又实用,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小助手。

它占用空间小,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需要给电池腾出空间的车型来说,简直是绝配。

而且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上也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

后悬挂的话,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手臂,可以更好地控制后轮的运动轨迹。

在过弯的时候,能让后轮紧紧地抓住地面,不会出现那种甩尾的吓人情况。

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很重要,毕竟有些新能源车加速还挺快的,得有个好的后悬挂来保证安全和操控。

二、材料选择。

1. 底盘主体材料。

铝合金是个很棒的材料。

它就像汽车底盘界的轻量级冠军,重量轻又很坚固。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减轻重量就意味着能多跑点路,毕竟电池的电量是有限的。

而且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也不错,就像给底盘穿上了一层防锈的铠甲,能让底盘在各种恶劣的天气和路况下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2. 加强部件材料。

在一些关键的受力部位,比如底盘的大梁连接处,可以使用高强度钢。

这就像是给底盘的骨架加了钢筋一样,让整个底盘更结实。

高强度钢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万一车子不小心磕了碰了,也能保护车内的乘客和电池组的安全。

三、动力系统与底盘的融合。

1. 电机布局与底盘适配。

如果是前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在前轴附近。

这样电机的动力输出就能很直接地传递到前轮上,就像给前轮装上了一个动力小马达。

而且这种布局对于底盘的空间利用也比较合理,不会让底盘显得很杂乱。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在当前汽车行业中变得越发显著。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底盘作为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重量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整体重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废气排放已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车辆的燃料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

底盘轻量化设计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增强行车安全性。

轻量化设计可以减轻底盘负荷,降低车辆重心,使得悬挂系统更加灵活,降低车辆侧倾和抖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底盘轻量化也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驾驶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行车安全性,还可以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着更加环保、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未来的汽车设计与制造中,底盘轻量化将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1.2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的现状与挑战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实际应用中,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底盘轻量化设计需要兼顾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在减重的必须确保底盘的强度和刚度不受影响,以保障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需要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工艺创新等方面进行精准的控制和平衡。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涉及到多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传统的底盘材料如钢材和铝合金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靠性,但密度较大,不利于整车的减重。

如何选择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并实现材料的合理搭配和优化运用,成为当前的主要挑战之一。

底盘轻量化设计还需要关注成本和制造难度的问题。

新材料的应用和新工艺的开发会带来额外的投入和研发成本,同时需要考虑现有生产线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

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压力,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在于低的能耗和零排放,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而汽车底盘的轻量化设计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条件,除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还能提高电池续航里程。

因此,本文将从轻量化设计方向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材料选择底盘经过轻量化处理后,汽车的全重可以减轻10%以上,因此,材料的选择是轻量化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轻量化的材料主要有三种:铝合金、碳纤维和镁合金。

铝合金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其密度低、强度高,在同等质量下其强度和刚度比钢材高,因而可以减轻车身和底盘的重量。

同时,铝合金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也很优秀,适用于汽车结构设计。

碳纤维材料是另一种适用于汽车轻量化的材料,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抗疲劳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耐高温等性能。

碳纤维材料虽然价格高昂,但其轻量化优势大得多,用于底盘结构,不仅能有效减轻车身重量,还能提高车身刚性和安全性能。

镁合金材料的重量比铝合金和碳纤维材料更轻,但强度和耐腐蚀性不及铝和碳纤维。

在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中广泛应用镁合金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整车能效和行驶里程。

二、结构设计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重量、刚度、安全性、稳定性等。

对于底盘结构设计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流线型设计,以减少车身的风阻,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车身刚度和变形情况,以确保减轻重量的同时不影响车身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是如何优化底盘结构,挖掘出底盘结构的潜力。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空心结构、骨架结构等方式,使得底盘在保证刚度的同时能够做到轻量化。

此外,还可以部分采用仿生设计的原则,使得底盘的结构更加优化,性能更好。

三、制造工艺在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中,制造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方向朱赤【摘要】本文阐述了底盘设计在新能源汽车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典型实例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设计方向,分析了不同种类底盘的特点与优势。

【主题词】新能源汽车底盘整体优化设计滑板式底盘0 引言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洛基山研究所(RMI)首先提出未来汽车的设计准则:不参照现有的汽车设计模式;整体化系统设计;强调轻量化和高效的制造平台。

整体化系统设计的设计理念,就是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不及仅仅对单个部件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之初对整个汽车系统进行优化,以降低因动力系统的改变而带来的连锁反应。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整体化系统设计理念,尤其在底盘方面,底盘的设计与新能源汽车的总布置方案息息相关,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架构及其集成度联系紧密,同时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外观设计与内部空间,是新能源汽车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开发内容。

1 简介底盘系统包含了悬架、制动、转向等子系统,在传统意义上它影响着整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与操控性,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的影响更加深远。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系统需要适应于车载能源的多样性、适用于高度集成的系统模块,同时不限制汽车内部空间与外部造型的设计。

2设计方向纵观各类新能源汽车,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国内自主车型到国际典型车型,底盘系统的设计朝着两大方向发展:一方面以传统车平台为基石,根据需求进行局部改进;另一方面推翻传统思维模式,创造出全新的理念。

2.1 方向一:改制2.1.1 设计思路从探索新能源车伊始,很多新能源车是在现有平台上实施新的总布置方案。

其设计思路是被动的,根据其他系统方案的更改给底盘系统带来的影响,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设计或更改底盘各子系统。

在该思路指导下,传统车的成熟零部件得到最大可能的沿用,保持底盘框架不改变,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传动系统等在保持工作原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做相应改变或调整。

图1 “改制”设计思路①沿用底盘平台沿用原有平台的底盘构架,即副车架不变、底盘子系统工作原理不变。

②传统发动机的取消影响部分底盘子系统因为新的动力系统取代了原传统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都需要在原有构架上做出相应调整。

制动真空助力泵失去了真空源,需要增加电动真空泵为其提供真空源,相应的管路等零部件需要更改;原动力转向泵因为发动机的取消而无法沿用,需要开发新的转向动力源,相应的管路等零部件需要更改;新动力系统的减速器接口与原车相比发生了改变,因此传动系统需要根据新的输入信息进行更改或者重新设计。

各子系统零部件更改的设计完成之后,根据总布置的位置与零部件数模设计悬置支架,最后通过CAE分析来确定悬置系统的强度与噪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③总布置的改变影响悬架系统由于实施了新的总布置方案,前后舱布置内容较原型车有重大改变,需要重新计算整车的质量与载荷匹配,来确定原有悬架系统是否可靠,若不可靠需调整或重新设计悬架系统。

首先需要统计新能源汽车相对于同一平台的原型车新增部件的质量与质心位置,结合沿用的原车部件的质量与质心位置,计算出新总布置方案下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与质心位置;再通过质量与X向质心位置计算出前后轴荷分布;然后根据质量与轴荷来校验原有悬架系统的可靠性,若不可沿用则重新设计悬架系统或更改原系统的设计参数;最后通过Adams来分析悬架的更改对四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并对悬架设计做出相应调整。

2.1.2 特点与应用实例改制设计的特点是,尽可能的沿用传统车底盘,根据需要进行部分的改制工作,开发难度小、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并且能够与传统车共用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传统车的成熟零部件。

由于传统车的设计有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两种车型在总布置方面区别很大,它们在新能源汽车设计中的所展现的特点与前景也不尽相同。

①承载式车身由于大部分轿车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所以很多新能源车也沿用了这样的构架,动力总成等部件都需在车身上寻找悬置点,副车架原则上不承担重量。

此类结构,使得车身上的悬置设计工作变得复杂,不利于量产化,并需要进行大量的CAE分析工作。

同时因为布置空间的不规则,总布置的难度较大。

上海汽车新能源汽车事业部目前已有的几款车型均采用这类底盘形式,但因为该部门在整体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于悬置设计上有所创新,推出了集成框架,使得车身悬置集成度大大提高,克服了这类底盘设计在量产化上的劣势。

图2 荣威750底盘& 基于750的Plug-in燃料电池车这类车型还有很多,如通用汽车的氢动3号是基于赛飞利的构架,而Equinox 燃料电池车则是在Equinox原车上做的改装。

图3 Equinox燃料电池车②非承载式车身现在有很多汽车平台依然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在此类平台上设计的新能源汽车既不需在平台开发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因为其底盘框架的特点使得该设计也符合了整体化设计的理念。

由于底盘有大梁,形成一个大框架,且能承重,所以可将动力系统等部件布置于底盘框架之中。

该框架结构的空间规整,可在设计初期就整体规划各部件的集成度和布置位置,大大降低了总布置的难度,且重心低、车身改制量小。

通用汽车于2007年推出的V olt所采用的就是此类底盘结构。

这款拥有E-Flex 系统的汽车,其“Flex”的因素中,底盘框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E-Flex系统的精髓就在于能够在同一框架结构下,便捷地更换不同的动力系统,而总布置却无需做大的变动。

非承载式车身下的底盘框架带有大梁,以其大而规整的布置空间,为E-Flex系统的这一精髓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图4 Chevrolet V olt(混合动力型)底盘&总布置无论是采用承载式车身还是非承载式车身,其设计方向都是依据传统车的平台来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具有开发周期短、开发成本低等优点。

承载式车身多用于小型车,非承载式车身多用于SUV等。

两者相比,承载式车身结构较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总布置难度更大、驾驶舱与乘客舱内空间较小、对车身设计的限制性更大、不便于维修与保养。

然而,在整体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不论是采用哪种底盘结构,都应在设计初期考虑各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为总布置与底盘件的改制或重新设计提供更好的信息输入,这样便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经济效率。

表1 传统平台两大类型对比2.2 方向二:创新2.1.1 设计思路所谓创新设计,是跳出现有平台的框架,以整体优化设计为指导思想,从零开始构思全新的平台或者全新的汽车理念。

它没有固定的思路,除了动力系统的创新,其他各个功能系统都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同时它们之间也要完全匹配,从而提高整车性能。

对底盘系统而言,底盘的框架结构、各子系统的工作模式均可做出全新的设计。

2.2.2 特点与应用实例创新设计的特点是,无前例可循,从概念到功能实现都要从无到有再一步一步完善,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可沿用的平台、零部件资源匮乏,可借鉴的经验很少。

但是,正因为起点是零,设计之初便可以遵循整体化设计的理念,带来更优化、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卓越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方向性的改革始于“滑板式底盘”的出现,下面就结合滑板式底盘的应用来阐述底盘创新设计的特点与前景。

“滑板式底盘”是通用公司的一项创新,它彻底推翻了传统底盘的模式。

从2002年的Autonomy到2003年的Hy-Wire再到2005年的Sequel,通用公司将该全新方案实现了从概念到可行到成功实现的演进。

Autonomy—概念产生Hy-wire—方案可行Sequel—功能实现表2采用滑板式底盘的三代燃料电池汽车该创新设计的核心是厚度为11英寸(28cm)的铝制滑板式底盘,其框架内包含了轿车所有的核心系统(推进系统、车载储能系统)、变速、转向和制动部件,并提供唯一的通向车身的电气连接。

同时By-wire(线传操控技术)的引入,使得底盘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也引进了创新设计: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不再通过传统的机械方式进行控制,而是采用了电子控制,因此踏板、转向柱等都可取消,总布置空间也增大许多。

以Sequel为例,其线传操控制动系统(Brake-by-wire)取代了依靠机械控制的传统制动,它不仅节省了布置空间,而且能够在再生制动与传统制动之间进行制动混合,以缩短刹车距离;其线传操控转向系统(Steer-by-wire)使用两台电机控制前轮转向,一台电机用于后轮。

后轮转向能力使车辆的转弯半径从12.8m 减少到11.3m,改进了转向操控性。

此外,Sequel还设有紧急机械转向系统,以备万一。

Sequel的悬架系统采用带有可控(阻尼)减震元件的独立双横臂(A臂)前悬架,而后悬架采用独立双横臂悬架装置与后轮轮毂电机连接,带有可控阻尼和空气调平能力的减震器。

滑板式底盘的应用使得汽车具有以下优势:①车身设计自由度很大平面式的底盘与车身独立,给车身的造型设计提供了无比的自由。

线传操控系统使得底盘与车身之间仅需要通过一个船坞式的接口相连,这为重新改造车身内部结构创造了大量机会。

采用这种底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意定制车身造型,随意更换车身风格,其内饰的设计也可以天马行空。

②总布置难度降低、内部可利用空间增大由于底盘是扁平的整体框架,而且安置在底盘上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集成度高、线传操控系统使得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所占空间大大减小,所以总布置的可利用空间相对增大,其布置难度也相对降低,相应的车内可利用空间也有所增大。

③制造、维护大大简化得益于底盘的整体化设计,零部件少、集成度高,制造、装卸的工艺复杂程度降低,同时也便于维护。

④出色的操控性所有核心系统都布置在底盘上,因此车辆重心非常低,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

⑤碰撞安全性高整副底盘在制造过程中保证50:50的前后配重,符合严格的碰撞安全标准;若发生碰撞,坚固的底盘能吸收绝大部分冲击力,使乘客舱免于因碰撞而内陷。

然而,滑板式底盘技术也存在着尚未解决的劣势:它目前仅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还未在其他电动汽车中尝试过,适用范围较窄;采用非机械底盘控制,依赖于线传操控系统的发展与成熟。

3 结语上述两个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设计方向各有特点:改制设计以其高效、经济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近期走向量产化的新能源汽车以及低投入、短周期的试制项目;创新设计的前期投入大、开发周期长,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将在提高整车性能、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徐乔. 燃料电池汽车设计探索. 上海汽车. 2006, 01[2] Jonathan Butler. General Motors Chevrolet FC V olt. Fuel Cell Today. 2007, 04[3] 王望予. 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AbstractIntroduced the importance of chassis design during new energy vehicle design process, discussed different chassis design trends of new energy vehicle combined with typical examples, and analy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