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宗教及姑息治疗
深入灵性的探索

深入灵性的探索灵性,是指人们对于自身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与感悟。
在这个理性主导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灵性的追求逐渐被忽视或者误解。
然而,对于那些深入探索灵性的人来说,灵性可以带给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灵性的内涵,包括宗教、哲学、心理学和科学等方面的视角。
一、宗教与灵性宗教作为人类信仰与寻求超越世俗的一种方式,与灵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的宗教通过各自的信仰体系和仪式,引导人们去探索和体验灵性的存在。
例如基督教强调与神的合一,佛教则提倡静心与内观,印度教注重修身养性等。
通过宗教,人们可以找到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存在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二、哲学视角下的灵性哲学是对于人生、世界和意义的探讨与思考,也是灵性的一种表达形式。
哲学通过思辩与推理,进一步剖析灵性的内在本质。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心灵中存在着真善美的理念,只有通过觉醒和追求,人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灵性。
伊洛奎思的存在哲学则指出,人们应该通过自身的存在感来发现灵性的价值。
哲学的思辩与深思让我们对灵性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知。
三、心理学角度下的灵性心理学从人类内心的层面来研究和解释灵性。
心理学家认为,灵性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通过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关注当下的能力,人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意识和灵性层面。
正念和冥想等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关注内心的声音和存在感。
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了实践和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灵性的内在世界。
四、科学视角下的灵性灵性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逐渐得到科学研究的关注。
科学家试图通过实证和观察来解释和理解灵性现象。
例如,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冥想和祷告等灵性实践对大脑的活动和结构有积极的影响。
量子物理学的理论也涉及到灵性问题的探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为灵性提供了一种解释。
科学的透视让我们对灵性有了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认知。
综上所述,灵性的探索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进行,宗教、哲学、心理学和科学等各领域都提供了对于灵性的认知与理解。
姑息治疗的积极意义课件

“中西部”培训项目意义
推动我省卫生事业,提高我省医疗机构癌症 患者症状控制规范化治疗水平 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 全
无痛医院创建
•内脏疼痛:丁溴东莨菪碱
强阿片类药物在癌痛 管理中的早期应用
/iahpc-list-of-essential-drugs-for-palliative-care 28
弱化第二阶梯用药是癌痛治疗的趋势
• • 早在1994年,学术界对于弱阿片药物治疗中度癌痛引起争议 很多研究显示,在癌痛患者中,弱阿片药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这主要因为 镇痛作用不佳1 NSAIDs类药物、弱阿片药物不仅镇痛作用不佳,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也不少
姑息医学的概念
2002年WHO对姑息医学的定义:
姑息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 估、控制疼痛和其它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 (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舒缓身心痛苦,目标是使患者及 其家属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姑息处理的很多内容可以与抗 癌治疗在疾病的早期同时进行。
WHO强调加强癌症姑息性治疗,指出
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发生频率
症状处理:缓解和消除痛苦是姑息疗法的精髓2
IAHPC推荐姑息治疗用于缓解癌症疼痛的基本药品目录
•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曲马多,可待因
•中重度疼痛:吗啡(即释剂或缓释剂),芬太尼(透皮贴剂),羟考酮, 美沙酮(即释剂)
•神经病理性疼痛:阿米替林,卡马西平,地塞米松,加巴喷丁
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癌症患者及其
家庭生活质量是癌症防治的四大目标之一
强迫症治疗中的灵性与宗教信仰

强迫症治疗中的灵性与宗教信仰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常常被强迫性的思维和行为所困扰。
在强迫症的治疗中,除了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外,一些人也将灵性和宗教信仰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治疗中灵性与宗教信仰的作用和影响。
1. 灵性与宗教信仰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灵性与宗教信仰在强迫症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灵性和宗教信仰可以带来安慰和心灵的力量。
它们可以成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支持系统。
在治疗中,灵性和宗教信仰可以帮助患者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提高对原因和症状的认知和理解。
2. 灵性与宗教信仰的具体应用方式灵性和宗教信仰的具体应用方式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信仰和偏好。
以下是一些在强迫症治疗中常见的灵性和宗教信仰的应用方式:- 祈祷和冥想:通过祈祷和冥想,患者可以与高于自身的力量进行对话和交流,寻求安慰和指导。
- 宗教仪式和实践:参与宗教仪式和实践可以帮助患者找到心灵的依托和安全感,减轻强迫症症状的困扰。
- 忏悔和赎罪: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内疚和恶心的患者来说,参与忏悔和赎罪的仪式或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放下负罪感。
- 精神导师和信仰共同体:一些患者可能会寻找精神导师或加入信仰共同体,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3. 预防与注意事项在灵性与宗教信仰的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尊重个体选择:每个人的信仰和宗教选择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尊重患者的选择并确保他们的自主权。
- 教育和辅导:治疗者在引导患者应用灵性和宗教信仰时,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和辅导,帮助患者理解自身需求和信仰的适用性。
- 合理应用:灵性和宗教信仰应作为治疗中的一部分,但不应被过度依赖,避免治疗盲从和不合理的依赖。
4. 研究和争议目前,关于灵性与宗教信仰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和有效性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灵性与宗教信仰可以提供患者安慰、希望和内心平静,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灵性和宗教信仰的应用对强迫症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肿瘤“姑息治疗”知多少

肿瘤“姑息治疗”知多少姑息治疗是什么呢?姑息治疗就是缓和治疗,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保守治疗。
这一词汇包含很多方面,基本是把姑息性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对疼痛、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做一个相对大方向的整合。
比较官方的定义就是对根治性治疗没有反应的病患者进行完全主动、全面性的照顾,这其中除了治疗疾病以外还包括对他的心理、精神等层面,甚至是对患者家属的全程的人文关怀。
更简单来说,就是医疗技术上的姑息治疗和全程的人文关怀。
目前医疗技术的提升后,注重的不光是在病痛本身,更多的还注重病痛带来的心理、社会及精神等各个问题的治疗。
希望因此能得到改善。
给予患者精神的支持,和对生命本体的尊重。
所以姑息治疗并不是试着拖延病患的死亡,更不是加速病患的死亡。
对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主要是医师、护士、心理学专业人员或是放疗科、营养师等相互配合工作,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姑息治疗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姑息治疗的五大基本,原则一: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增加心灵和心理方面的关怀,促进病患能动性的生活。
原则二:是对于患者家属,希望他们理解并且给予支持,使他们能够陪伴、照顾病人,正确做好后事的处理工作。
原则三:最大程度的对患者本身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提高生活品质。
原则四:尽量与其他治疗多项融合进行,早一些的引用到疾病初期。
原则五: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需要将人的生死之事看淡,形成一种生死即是自然的过程,生命不会增进也不需要延后。
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表示,我国平均每年新患阿正病的病人有420万人以上。
因癌症死亡的就有280万人以上,粗略估计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为癌症。
所以比起痛苦折磨的折磨,更希望可以对这些患者宽容一点,至少可以笑着离开减少折磨。
怎么才能减少折磨?——介入姑息治疗。
对于姑息治疗其实有很多的矛盾,比如对于他们的亲人家属就比较难达成统一,比如有家属状告法庭,原因是患者临终前使用过量吗啡。
姑息治疗矛盾再次激化,其中疑点是无可厚非的:患者家属是有权力质疑的,医者也是有义务做出解释的。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
医务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医务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 医务人员在姑息治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1.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需要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包括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心理支持等,以缓解患者的身体和 心理痛苦。 2.尊重患者意愿:医务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与患者和家 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提供情感支持: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提供情 感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生命末期的挑战。
临终关怀的原则和方法
注重家庭参与和支持
1.家庭在临终关怀中扮演重要角色,应积极参与患者的照顾过程。 2.提供家庭教育和培训,帮助家庭成员应对临终过程和照顾患者的需求。 3.提供心理支持给家庭成员,帮助他们面对丧失和悲痛。
倡导多学科团队协作
1.临终关怀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宗教人士等。 2.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确保患者和家庭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3.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姑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 尊重患者意愿和尊严
1.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确保患者在舒适、尊严和尊重的环 境中接受治疗。 2.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庭面对疾病和死亡,维护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健康。 3.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 医学进步
1.随着医学的进步,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 断改进和发展。 2.新的药物和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缓解疼痛和 其他症状的方法。 3.医学界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可以为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提供 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姑息医学: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

• 强调生活质量和家庭参与
姑息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
• 对临终患者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关注逐渐增加
姑息医学的核心理念
姑息医学的核心理念包括尊重、关爱
和支持
姑息医学强调全人护理
姑息医学的目标是让患
者活得更好,而不是活
得更长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姑息医学: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
DOCS
01
姑息医学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姑息医学的定义与起源
姑息医学与安乐死的区别
• 安乐死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提前结束生命
• 姑息医学是通过缓解症状和心理支持提高生活质量,但不提前结束
生命
姑息医学是一种关注临终患者的医学分支
家庭姑息护理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家庭姑息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提供个性化的设施
• 保持整洁和安静,减少噪音和干扰
• 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可调节的床位、扶手等辅助设备
• 提供足够的床位,方便患者休息和护理
• 提供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的尊严
05
姑息护理的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姑息护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姑息护理的质量评价指标
• 社会支持: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
临终患者的需求分析
临终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方面的需求
• 生理需求:缓解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心理需求: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担
• 社会需求: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得到关爱和支持
• 灵性需求:寻找生命意义,实现心灵平静
灵性与宗教的境界

灵性与宗教的境界灵性和宗教是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的追寻和体悟,帮助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虽然灵性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紧密相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灵性和宗教的境界,并思考它们对我们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一、灵性的境界灵性是指个人对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之间联系的内在体验和认知。
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使我们能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意识和能量。
在灵性的境界中,我们不再拘泥于日常琐事,而是尝试与自己内心的灵魂对话,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全面的成长。
不同的人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追求灵性,比如冥想、瑜伽、艺术创作等。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能够与自己的内在世界建立联系,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灵性的境界中,我们能够超越身体和物质的限制,感受到更高层次的存在,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
这种境界不仅能够带给我们个人内心的愉悦,还能够促进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与宇宙的连结。
二、宗教的境界与灵性相比,宗教更倾向于集体和传统的信仰体系,以教义、仪式和规范为基础。
宗教是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教派和教堂等机构来传播和维护特定的信仰和价值观。
宗教的境界在于人与上帝或神灵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信仰和崇拜来寻求心灵的安慰和指导。
宗教在人类历史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提供了人类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解释,通过宗教仪式和祈祷活动来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契约关系。
宗教还用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在社会中起到稳定和凝聚力量的作用。
然而,宗教也可能导致教条主义和偏见的问题。
当宗教义务被滥用或误解时,可能出现排外、歧视、甚至暴力和压迫。
因此,宗教界限的拓展和宽容的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个体而言,无论选择何种宗教信仰,重要的是能够在信仰的框架内找到宽容、和谐、批判性思考和个人成长的空间。
三、灵性与宗教的关系灵性和宗教各自独立存在,但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灵性是个体对于内在世界的追寻和体悟,而宗教是社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传统组织和信仰的体系。
姑息治疗

❖ CPAP
躁狂
❖ 寻找可能的原因: ❖ 代谢紊乱 ❖ 缺氧 ❖ 肠梗阻 ❖ 感染 ❖ 脑转移 ❖ 尿路梗阻 ❖ 戒断反应
❖ 避免苯二氮卓类 ❖ 减少或避免诱发药物 ❖ 氟哌啶醇、奥氮平、氯丙
嗪
❖ 常规剂量搞不定:劳拉西 泮
❖ 调整或换用其他阿片类药 物
NCCN指南之——姑息治疗
肿瘤内科 李星
一卡双待的中国肿瘤科
❖ 姑息治疗可下降死亡前60天静脉化疗率 ❖ 改善生活质量
原来美国是土鳖
❖ 美国有专门的姑息治疗门诊 ❖ 但是患者不能同时报销姑息治疗和肿瘤治疗的费用 ❖ 心理咨询等一般性咨询是自费项目
姑息治疗——定义
❖ 以患者或家属为中心 ❖ 减轻症状,尤其疼痛 ❖ 包括心理治疗和精神关怀 ❖ 关注病人和家属的价值观、文化、需要、信仰 ❖ 贯穿治疗全过程 ❖ 由肿瘤科医生开始,由姑息治疗科强化
死亡后
❖ 让家属与死者呆一会 ❖ 尸体料理(注意文化差异) ❖ 通知家属死亡(如果家属不在场) ❖ 死亡证明和殡葬咨询 ❖ 正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 必要时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 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
今天你跌倒了没?
❖ 不正确的重心转移 ❖ 行走、坐下、站立 ❖ 绊倒、碰撞、外界干扰 ❖ 转运:上下轮椅 ❖ 滑倒很少见
❖ 护理也能发Lancet
❖ 维思通、喹硫平 ❖ 留陪人
社会支持
❖ 照顾人员 ❖ 安全的家庭环境 ❖ 运输充足 ❖ 经济支持 ❖ 社会救助 ❖ 对家属和照顾人员的教育 ❖ 家属和照顾人员的压力 ❖ 丧亲关怀 ❖ 讨论与疾病有关的个人、
精神、文化问题
❖ 翻译人员
❖ 细致讨论预后 ❖ 评估病人的需要 ❖ 解释死亡的过程和事件 ❖ 回应家属的需求 ❖ 丧亲关怀 ❖ 情感支持 ❖ 家庭矛盾 ❖ 翻译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性,宗教及姑息治疗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奇堡健康联盟医院马萨诸塞大学纪念医疗保健对应职位及地址:帕特里斯·理查德森,护理学硕士学位,护理协会认证的高级注册执业者,ACHPN.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奇堡尼克尔斯路275号健康联盟医院马萨诸塞大学纪念医疗保健。
邮编:01420。
邮箱:timgiakendi@.摘要: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很多过去被认为是“死刑”的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
在某些方面,这使得死亡与临终变得更加复杂,包括哪些治疗是合适的,何时该保留或收回我们的治疗。
研究发现,患有对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的大多数病人他们都有精神需求,但是这些精神需求不能得到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
哲学家以及姑息治疗的从事者把关注点放在整个人的需求上,反映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muli维度方法”。
一个没有考虑到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的相关精神需求的医生是不能提供全人治疗的。
作为姑息治疗的临床医生,我们的独到之处在于我们是与团队、病人及整个家庭合作来探索一些不确定因素,当病人及家庭在临终阶段面临艰难抉择时,这些因素可以作为指导性原则。
虽然我们经常被要求控制一些躯体症状,但那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当我们和病人及护理团队建立关系时,我们常常能有助于制定出一个相互满意的目标。
我们具有能和具有文化背景的病人一起工作,而灵性正是文化背景的一部分。
认知障碍以提供足够的姑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共识项目已经制定出临床实践指南以为提供有质量的姑息治疗指明方向。
这些指南通过对姑息治疗条款的阐述涉及到八方面;其中第五方面对于灵性、宗教及躯体疾病治疗方面给予关注。
指南建议尽可能的使用标准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精神需求;把患者转诊到能解决躯体及精神问题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各学科间的某一成员那里,开始与患者及家属所需要的团体精神灵性的提供者展开联系及交流。
尤其是在死亡的时候,姑息治疗提供者也被称为患者及家属灵性及宗教礼仪的倡导者。
关键词:灵性;姑息治疗;临终;宗教;精神压力;宗教信仰;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模式介绍毫无疑问美国的人口在老龄化,预期寿命在增加,反过来,更多的人变得长寿和衰弱。
至2030年,7000万美国人平均年龄将达到65岁。
至2016年医疗保险支出将达到8亿3500万美金,其中一大部分支出花费在生命临终前的2年内,很多临床医生基于他们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很多过去被认为是“死刑”的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需要进行长期医疗干预与管理的慢性病。
在某些方面,这使得死亡与临终变得更加复杂,包括哪些治疗是合适的,何时该保留或收回我们的治疗。
死亡的过程,过去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科学。
在西欧和北美,直到19世纪,对濒死和丧失亲人的人的护理主要是家庭和教堂的工作。
在20世纪发展过程中,死亡的文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自然发展的一部分,而是更多的看做是尽可能长时间去避免的一件事情。
死亡和濒死的护理已经从家庭和社区转换至医疗机构,而且医疗人员成为了哨兵。
死亡以及和它相关的一切已经变成一个生物医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生理事件解释。
如果我们没有观察到死亡和生命临终时伴有的情感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上的问题的存在,我们就真的错失了通往整个人护理的船。
随着卫生保健的模式逐渐形成,临终时对于偏好及目标的交谈也越来越被社会接受。
从CDC收集的数据来看,在临终时有很多因素在发挥着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个人爱好,社会信仰,接受的治疗,年龄,社会支持以及种族与民族。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死在家中,然而对于很多人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临终关怀被提供在某些机构。
在过去的25年里,对于人们在哪里度过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发生了转变。
虽然23%到36%的美国人死在诸如医院或私人疗养院的一些机构,但是数据显示在2007年接近25%的死亡发生在家里,比1989年及1997年分别增加了16%及22%。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已经广泛的成为了解患者及其家庭需求的一种框架模式,较传统的病理生理和生物/疾病过程方法更为广泛。
在这个模式中,疾病是在生物、社会、心理和精神这四个因素复杂的相互影响的背景下被解读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个体回应的基本成分。
这个模式指出如果要为一个人提供有效的卫生保健,那么就要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目前圈子的人以及更大的团体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要考虑到临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所有的事情看做一个整体的话,对于了解每一个患者的独特的故事是有帮助的。
它还有助于理解患者的回应以及他们的病情。
认知到整个人、病人及家庭保健的需求,医疗机构已经能够熟练解决在患者生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理、社会及心理因素。
我们已经习惯于多学科模式治疗,依赖于我们的精神病学知识,社会工作以及个案管理的同事来帮助我们处理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
因此它被视为灵性照顾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全人照顾的其他方面,提供者拥有基本的语言去评估一个病人的灵性需要也是合理的期待。
对于患有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患者,灵性需求是最重要的。
在癌症应对研究中,一共有230名患有进展期癌症和诊断不足1年的患者接受采访。
患者额定宗教信仰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在宗教仪式或者私人的宗教活动(例如在诊断癌症之前和之后的祈祷)的出席。
他们也经常额定来自医疗系统以及他们自己宗教团体的精神上的支持的数量和质量。
在这些患者中,68%认为宗教信仰是非常重要的,20%认为是有些必要的,而剩下的12%认为宗教信仰是不重要的。
89%的非裔美国人,79%的西班牙裔人和59%的白人标注宗教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项研究中,日益增长的笃信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压力有关。
另外,研究指出,私人的每日宗教活动像祈祷和冥想从诊断前的47%增长到诊断后的61%。
这项研究明显的突出了灵性和宗教信仰对与严重疾病对抗的患者的重要性。
病人生命中的灵性、宗教及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些因素是构建患者在生病及临终时指导决策的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患者阐述到灵性帮助他们在生病中找到意义。
相反,如果他们把疾病看作是可怜生活的惩罚,那么精神上的问题会成为病人的一种压力源。
宗教的作用远不止这些,病人依赖于宗教实践或精神信仰还可以来指导临终关怀。
尽管这些知识是临床医生的一部分,但患者经常认为他们的精神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并且灵性并未能向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公开探讨。
灵性和宗教信仰的定义灵性和笃信宗教经常交换应用,但是在某些方面是有区别的。
宗教信仰可以定义为:“上帝、其他神或者超自然生物的服务和崇拜;对宗教信仰或者仪式的信奉和献身;宗教态度、信仰的个人设置或制度化系统;一个原因、准则或拥有热情和信念的系统。
然而,宗教或者宗教狂热代表一种观察者的信仰和原理,灵性则是一种稍微不正式的人类状态,so to speak.这里没有固定的、一致的关于灵性的定义;他的定义似乎随着学科的不同而变化。
在护理文化中,我们发现灵性被定义为“赋予生命意义,并使之超越自己。
灵性比宗教的概念更加宽广,尽管这是灵性的一个表达,其他表达包括祈祷,冥想,与其他人或自然界交往,与上帝或更高的权利建立关系。
”Puchalski et al.将灵性定义为“可以让一个人体验生活中的超自然意义。
也经常解释为和上帝的一种关系,但是它也可以是自然、艺术、音乐、家庭或者团体,whatever beliefs and values give a person a sense of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ife”.灵性阐述的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或旅程,不仅学习你是谁,还要学习你想成为谁。
灵性是私人的,但它也植根于与其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联系中。
它经常包含了寻找的概念以及朝着意义、目标及生命的方向不断前进。
灵性更广泛的定义是指帮助某个人了解生命的意义或目的。
灵性可以在宗教仪式中找到它的解释,它也可以在人际关系、文化的相互影响或接触自然的广阔背景下得到体验和解释。
灵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具有影响力,也可以被一个个体的生活经验影响。
在2002年1月举行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50%的调查对象把自己看做是“有宗教信仰的”,然而3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具有灵性但非宗教的”。
11%的人认为自己两者都不是,4%的人认为自己两者都具有。
在更早的1999年举行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接近1/3的调查对象认为灵性与上帝或其他更好的权利无关;认为灵性包括“过你认为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安宁;把你的心沉淀下来。
”精神压力就像疼痛有时是很难去描述和计算的经历,精神上的痛苦或压力同样,只多不少。
那些患有致命疾病的人也经常伴有精神上的压力。
就像临终关怀与姑息护理协会定义的:“精神压力是一个人价值观信仰的分裂,是对一个人基本信仰的撼动”。
Anandarajah and Hight 写到“精神压力和精神危机”发生在当一个人“找不到生命意义、希望、爱、和平、舒适、力量和生活中彼此的联系”的时候,或者是当他们之间的信仰发生冲突以及生活中发生某些事情时。
对于认知患者表达的言论、症状或看法可能会表明患有精神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质疑生命的意义或在生病过程中询问上帝在哪或把他们的疾病看做生命中愚蠢选择的惩罚或对上帝及更高的权利者表示愤怒的病人,或许他们在经历着精神压力。
其他的症状包括感觉好像他们的方向感和目标已经失去,对他们的信仰产生质疑或直接寻求精神上的帮助。
Dame Cicely Saunders被认为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创立者,他介绍了疼痛的概念。
这个想法包括身体上、社会情感上和窘迫的精神层面。
在姑息治疗领域,疼痛是患者所经历的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一个个体疼痛的管理比我们预期的更加困难,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这些情况下,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使其身体症状加重是很重要的。
未经处理的精神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对其他症状的治疗失去信心,并且对生活质量有负面的影响。
如果每一部分都按顺序处理好,压力方面的症状也会减轻。
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研究已经建立了宗教、灵性及在严重疾病情况下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发表在2000年医学年报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辛德豪尓通过关注群体讨论及深入访问,努力汇总来自病人、家属、医护人员关于善终的组成部分。
75%的参与者(70%白种人,28%美国黑人;61%抗议者,18%天主教徒包括内科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牧师、临终关怀志愿者、病人及近期死者家属)被一个大学的医疗中心、一个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及一个社区收容所招聘。
六个主题被认为与“善终”一致,包括疼痛,症状管理,清晰决定制定,对于死亡的准备,贡献给他人,整个人的肯定和完成。
完成的概念在于化解冲突,道别,和家人及朋友共度时间,以及对信仰的探讨。
在姑息治疗中的灵性及文化当我们考虑到我们的病人在临终时如何做决定时,如果我们没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将会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