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
《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测量实习》教学大纲第一篇:《测量实习》教学大纲《测量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学时:2周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制订本实习大纲的依据测量学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
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工作的认识。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实习目的:1.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2.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实习任务:通过测量学实习,进行测量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工作岗位所需测量知识、技术和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实习内容1.在实验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书,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或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实习报告或实习记录。
6.在实验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
7.对教师的要求:·带队教师应为本专业教师,并具有1~2次指导生产实习的经验;·实习前应做好实习的动员组织工作,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贯彻到生产实习的整个过程,以身作则,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生产实习内容一定要安排饱满,不得随意缩短生产实习的时间;·带队教师在生产实习结束后,应对整个生产实习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按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实验大纲

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实验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测量学实验》是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习《测量学》的配套课程,属专业基础课。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测量仪器的使用,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拓宽测量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际作业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一般测量仪器原理、使用、检验,测量成果的处理、图的绘制。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水准仪使用1.了解水准仪的原理2.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二)水准测量1.完成一闭合普通水准测量2.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3.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三)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1.了解、水准仪的构造、原理2.掌握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四)水平角度测量1.了解水平角度测量原理2.完成水平角观测(五)垂直角度测量1.完成垂直角度测量(六)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1.了解经纬仪的构造和原理2.掌握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七)距离测量1.了解电子全站仪的构造、原理2.掌握电子全站仪的使用(八)地形测量1.了解测图前准备工作2.地物平面图的测绘3.计算机辅助测图(九)考查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图形等程序课程五、建议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测量学》(第三版),顾孝烈鲍峰程效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测量实验》(第二版),顾孝烈鲍峰程效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测量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六、课内学时分配建议大纲教学内容实验课其它1、水准仪使用22、水准测量23、水准仪检验与校正24、水平角度测量25、垂直角度测量26、经纬仪检验与校正27、距离测量28、地形图测绘29、考查2总计162。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测量学实验是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1.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现代测量技术。
1.1.3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1.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1.2.3 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教学内容安排1.3.1 实验一:测量原理及基本操作1.3.2 实验二: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1.3.3 实验三:地形图测绘1.3.4 实验四:建筑施工测量1.3.5 实验五:GPS测量技术二、知识点讲解2.1 测量学基本概念2.1.1 测量: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地球表面及相关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测定。
2.1.2 测量学:研究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2.1.3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2 测量仪器的使用2.2.1 水准仪:用于测定高程差的仪器。
2.2.2 经纬仪:用于测定角度的仪器。
2.2.3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定距离的仪器。
2.3 测量方法与技巧2.3.1 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测定角度的方法。
2.3.2 距离测量:利用测距仪、卷尺等测定距离的方法。
2.3.3 地形图测绘:利用测量仪器和绘图软件,绘制地形图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实验一:测量原理及基本操作3.1.1 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1.2 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操作测量仪器。
3.1.3 掌握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3.2 实验二: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3.2.1 学习角度测量方法,掌握经纬仪的使用。
3.2.2 学习距离测量方法,掌握测距仪的使用。
3.2.3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学会计算和处理测量误差。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理解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会进行基本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验要求(1) 熟悉测量学基本理论。
(2) 了解测量仪器的构造和功能。
(3) 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4) 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内容(1) 水准仪的使用与测量。
(2) 经纬仪的使用与测量。
(3) 激光测距仪的使用与测量。
(4) 全站仪的使用与测量。
(5) 测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 实验步骤(1) 水准仪测量(1) 安装水准仪。
(2) 粗略整平水准仪。
(3) 进行精确整平。
(4) 进行水准测量。
(5) 记录数据。
(2) 经纬仪测量(1) 安装经纬仪。
(2) 进行水平度调整。
(3) 测量目标点的经纬度。
(4) 记录数据。
(3) 激光测距仪测量(1) 准备测量设备。
(2) 校准激光测距仪。
(3) 测量目标距离。
(4) 记录数据。
(4) 全站仪测量(1) 开机及初始化全站仪。
(2) 测量目标点的坐标。
(3) 记录数据。
(5) 测量数据整理与分析(1) 输入数据。
(2) 校验数据准确性。
(3) 分析测量结果。
(4) 得出结论。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 水准仪。
2. 经纬仪。
3. 激光测距仪。
4. 全站仪。
5. 测量记录本。
6. 测量脚架。
7. 螺丝刀等维护工具。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前,请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确保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操作仪器时,请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3. 测量过程中,请保持仪器稳定,避免测量数据出现误差。
4. 测量数据要准确记录,避免出现错误。
五、实验考核与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对实验目的、内容、过程、结果进行详细论述。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Surveying Practice 一、实践课程基本信息实习课程名称测量学实习课程代码 CB162300 课程类别认知实习(课程实习)/□ √生产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 学分 1.0 学时 1 周先修课程测量学后续课程北方园林综合实习、南方园林综合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实习与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与设计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园林、环境工程主要教学资料选用的教材:郭宗河,工程测量实训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__ 年 3 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1] 汪金花,测量学通用基础实验与实习,测绘出版社,2021 年 8月,第一版。
[2] 周国树,测量学实验实习任务与指导,测绘出版社,2021 年 8月,第一版。
[3] 李晓莉,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测绘出版社,20__ 年 12 月,第二版。
二、教学目的- 2 -(一)知识目标:加深、巩固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各种测量仪器基本操作。
(二)能力目标: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p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育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科学严谨的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够达到“高起点、强适应”的专业素质。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水准仪、经纬仪及钢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理解控制测量的内容、碎部测量的方法、地物地貌符号及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
(三)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业计算,图根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内业计算,经纬仪法绘图的步骤。
四、实习项目设置情况序号实习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实习地点(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形式(包括生产参观、虚拟仿真、动手操作、调研等) 1 平面控制测量 2 天校内动手操作 2 高程控制测量 0.5 天校内动手操作 3 碎部测量 4.5 天校内动手操作五、实习内容实习项目一平面控制测量 2 天(一)实习目的要求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基本技能和内业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实践实验教学大纲(总学时:54;实践学时:54)实践课程名称:测量学课程代码:090203002开课部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学时间安排:第4学期1-18周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开课专业:2012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制作人:审批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误差理论、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等。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
二、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相关测量仪器构造,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了解现代高新测绘技术;掌握基本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地形图测绘与应用能力;掌握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实践教学内容实验一手持GPS测量功能应用讲解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实验目的要求:通过操作,熟悉南方S740手持GPS测量功能。
实验内容:(1)了解仪器硬件组成(2)掌握仪器的测量功能注意要点:仪器测量功能的运用实验二激光测距仪的使用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实验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运用德国喜利得PD42的测量功能。
实验内容:(1)熟悉喜利得PD42的硬件基本构成(2)掌握仪器的测量功能注意要点:喜利得PD42在测量方面的应用实验三全站仪测量功能讲解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要求:详细讲解南方NTS342R5角度、距离及高程测量功能及施工放样功能实验内容:(1)了解仪器的硬件组成(2)掌握仪器的架设和测量流程(3)掌握仪器的测设流程注意要点:南方NTS342R5全站仪在各行业、各阶段中的运用实验四南方北斗S86C型RTK测量功能讲解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南方北斗S86C型RTK测量功能。
10《测量学》课程实习大纲

《测量学》课程实习(shíxǐ)大纲一、课程简介(jiǎn jiè)及基本要求:测量学(也称工程测量)课程为土木、造价、房产、监理、建工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绘基本理论以及(yǐjí)测量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常规测量仪器测定小区域地面点位,掌握测量数据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测量工作基本理念,具备实施小地区控制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kèchéng)实习目的要求:测量教学实习是工程测量(含房地产测绘(cèhuì))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综合性的测量实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丰富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地形图测绘工作,增强测定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方法;掌握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观测方法;掌握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小区域控制测量及内业计算方法,经纬仪(或全站仪)地形图测绘方法。
三、实习方式与基本要求:以采取室外实验教学为主要方式,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如下:(一)、实习方式I、实习安排1、实习地点:校区内部2、实习时间:第16、17周3、班级安排及指导教师每个小组设置正、负组长各一名,要求学习态度认真严谨,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主要负责本小组的实习过程的学习指导、组织协调、纪律管理、仪器管理以及及时配合老师进行成果的检验和考核。
组织协调工作时,应使每项工作都有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
II、仪器工具每组配备仪器工具如下:经纬仪(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皮尺1把,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红漆1瓶,绘图纸1张,自备有关记录手簿,胶带纸,计算器,铅笔及橡皮等。
《普通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Elementary Surveying Experiment一、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加深、巩固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各种测量仪器基本操作。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严格的“质与量”的观念。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各种测绘仪器的构造、功能,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GPS接收机。
(二)理解各实验项目的目的、要求和原理。
加深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三)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和竖直角观测的程序、作业方法与要求。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
四、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实验项目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2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水准仪的构造,熟悉水准仪的使用。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水准仪1台(附三脚架),水准尺2根,尺垫2个,观测记录手簿1份,测伞1把。
— 2 —(三)实验内容(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A、B两点之间。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和脚架连接螺旋牢固连接。
(2) 认识下列部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①准星和照门;②目镜调焦螺旋;③物镜调焦螺旋;④制动螺旋;⑤微动螺旋;⑥微倾螺旋;⑦脚螺旋;⑧圆水准器;⑨管水准器。
(3) 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注意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4)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分划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缺口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清晰,注意消除视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测量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Surveying
2. 课程编号: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课程要求:必修
5. 课程属性:课中实验
6. 课程总学时:50学时
7. 实验学时:14学时
8. 应开学期:第4学期
9.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1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11.编写人:耿凤奎编写日期:二〇〇五年二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测量学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测量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项实验伴随《测量学》教学的有关内容进行。
测量学实验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不可替代的教学环节。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教学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二是学习各种测绘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解决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掌握的测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堪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测量学实验的各项实验内容是伴随《测量学》的理论教学进行的,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均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中讲授,各项实验技术知识参见《测量学》教科书和《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特点、方法与基本要
测量学实验的基本特点是全部实验均为集体项目,各项实验要分组在室外进行,作业环境差、易受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实验的基本方法参见《测量学》教科书和《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要求学生具有严肃、认真和求实和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
要积极主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各项实验,对实验的数据的记录必须是第一手的原始数据,记录要整洁、准确和全面,每次实验结束要求提供实验报告。
五、主要仪器设备
1、水准仪
2、钢尺
3、经纬仪
4、全站仪
5、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
六、试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七、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均要求各小组提供实验报告,报告的数据记录要求整洁、准确、全面,全部记录必须用铅笔记录。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本课程考试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1)本课程实验不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考核。
(2)实验教学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在课程考试笔试中,实验内容占考试内容的比例不超过5%。
实验成绩组成:预习10%、操作30%、实验纪律10%、实验报告5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
3、本课程最终成绩=上课表现×0.1+实验成绩×0.2+课程考试成绩×0.7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现代普通测量学》王侬、过静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测量学实验指导书》理工学院土木系耿凤奎2005年编写。
审核人:杜治光批准人:陈奕柏
《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测量学实习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Surveying
2. 课程编号: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课程要求:必修
5. 课程属性:独立
6. 课程总学时:1.5周
7. 实验学时:1.5周
8. 应开学期:第4学期
9.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10. 先修课程:测量学
11.编写人:耿凤奎编写日期:二〇〇五年二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测量学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测量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项实验伴随《测量学》教学的有关内容进行。
测量学实习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不可替代的教学环节。
二、实习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测量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既有丰富的测绘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
测量实习是整个测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同学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动力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对提高测量学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本项实习具有以下六方面的目的:
1、巩固和深化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和施测方法;
2、培养同学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同学动手能力的锻练和提高;
3、培养在地形测量工作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使每个同学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5、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方法;
6、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和方法:计算放样数据;测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7、认识地形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
8、培养同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地形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指导教师按实习计划安排好实习内容,班长负责生活管理。
每班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5人,设正组长1人负责小组实习的各项管理工作。
每组完成一幅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任务,在本组测区范围内自行设计一个建筑物,并放样到实地。
由指导教师统一分配每个组的具体工作任务。
三、本实习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测量学实习是对《测量学》的理论教学进行全面的理论实践,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均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中讲授,各项实习技术知识参见《测量学》教科书和《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四、实验特点、方法与基本要
测量学实习的基本特点是全部实验均为集体项目,实习的大部分内容在室外进行,作业环境差、易受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和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在实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各项实验,对实验的数据的记录必须是第一手的原始数据,记录要整洁、准确和全面,每次实习结束要求提供实习报告。
五、主要仪器设备
水准仪、钢尺、经纬仪、全站仪、计算机
六、实习内容安排
七、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习均要求各小组提供实习报告,报告的数据记录要求整洁、准确、全面,全部记录必须用铅笔记录。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考核的因素:
1、参与实习的基本工作态度
2、实习项目的完成情况
3、实习报告
4、提交的各项成果资料
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现代普通测量学》王侬、过静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测量学实习指导书》理工学院土木系耿凤奎2005年编写。
审核人: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