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麻醉管理论文
冠状动脉搭桥术论文非体外循环论文: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搭桥术论文非体外循环论文: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为更好地配合冠脉搭桥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我院自2009年来,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1例,术中充分利用心脏固定器和co2吹管,使局部心脏跳动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利于血管吻合。
结果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术后2周均痊愈出院。
结论护士了解病人、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严格无菌观念,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手术配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外科医生在跳动的,无体外循环支持的心脏上完成多支血管的旁路移植,避免了体外循环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和降低医疗费用等诸多优点,降低了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我院2009至2011年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1例,手术顺利。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58-76岁。
冠状动脉造影多数显示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搭桥数1-5支,均采用自体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行搭桥术。
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同时做好体外循环下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通过取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为旁路移植血管,术中充分利用心脏固定器和co2吹管,使局部心脏跳动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在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远端做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的搭桥,从而使心肌恢复血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态。
2 结果本组21例冠心病患者每例搭桥1-5支,均采用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搭桥。
手术时间4小时左右。
术后无感染,无一例死亡。
2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3 手术配合3.1 术前访视手术前1个月,巡回护士到病房做术前访视,通过介绍手术室环境、接送流程及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宣教和心理安慰,以解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3.2 仪器准备高频电刀、除颤仪、血液回收机、吸引器装置、act机、体外循环机(备用),认真做好各项仪器的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体会

停 。 由于 丘脑 下部 受 累及 意识 障碍 , 易 出现 中枢 性 高热 、 激性 溃 疡 、 固性 应 顽 呃逆及肺 内感 染 , 积极 防治 并发 症 有利 于提 高疗 效 。本 组 资 料显 示 死 亡 率 达
水肿程度 以及数 目。本组 3处 以上病 灶 者 占6 . % , 1 1 以中脑 、 丘脑伴 其他部位 梗 死最常见 ,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终末 分 支, 供应中脑 、 丘脑的深 穿支较其 皮层 支
摘
要 目的 : 5 对 8例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糖 尿 病 l 例 (5 9 )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5 2.% ,
( F 04 0 7 。 E ) .0— .2
状 动 脉搭 桥 手 术 的麻 醉 管 理 进 行 回 顾 性
血 流供应 0 。因此 , 中维持 心肌 的氧 术 供需平衡 , 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氧耗来 实
时间 25 ±I2 小 时。 术 中 输 血 3 例 . . 0
动力学干扰 小的麻 醉药。③ 当术 者搬 动 心脏时 , 由于心脏结构改变及重力等原 因 常出现低血压 , 因容量不 足 , 取头低 如 可
芬太尼 4~ k 。声 门喷 2 6 g %利多卡因 2~ m , 4 !3分钟 后行 气管插 管。潮气 量 6
7 00 50 4宁 夏 医 科 大 学 附属 医 院 ( 银川 )
Ⅲ级 2 例 , 7 Ⅳ级 9例 ; 术前有不稳 定性心 绞痛 3 0例( 17 ) 稳定性心绞痛 l 5.% , 9例
(27 ) 心 肌 梗 死 病 史 患 者 2 3 .% , 3例 ( 96 ) 合 并 高血 压 3 3 .% ; 9例 (7 2 ) 6.% ,
2 Mih a M , h ia tv Dh rA , ta . pr- s r S rv s a a S, a e 1 A o s e t e e au to f h mo y a c i sa ii p ci v l a in o e d n mi n tb lt v y d rn f —p mp c r n r re y b p s i" u i g of— u o o ay a t r y a s Sl一 l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近些 年来 ,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 P A G) 非 O C B 愈
[ ] 安 刚 .婴 幼 儿 麻 醉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5 4 2 M] 人 2 0 :7 [ ] 徐启 明 .临 床 麻 醉 学 [ .2版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5: 3 M] 人 20
问题 。 因4 J 皮 肤 薄 , 下 组 织 少 , 表 ,L 皮 体
19 83 9 7: 4
小 儿 骶 骨 是 软 骨 , 完 全 骨 化 。所 以 穿 刺 时 操 作 应 轻 柔 , 未 以免 进 针 过 深 或 穿 过 骶 骨 , 起 并 发 症 。 另外 , 儿 骶 管 内蛛 引 小 网膜 囊 位 置 较 低 , 穿 刺 过 深 , 有 误 入 蛛 网膜 下 腔 造 成 全 脊 如 易
麻 的可 能 , 以应 提 高 警 惕 L 。f J 骶 管 短 ( ~5n , 管 所 l L 3 ] , 1 l m) 骶
[ ] 陈浩 铭 , 丽 蓓 .小 儿 硬 膜外 阻 滞 13例 临 床 分析 [ ] 5 张 6 J .临床 麻 醉 学 杂 志 ,95,1 1 :1 19 1 ( )4 [ 稿 1 ] 21 0 收 3期 0 0— l一1 5
非 体 外循 环 冠状 动 脉 搭桥 术 的麻 醉 管 理
张孝华 , 莫 耀 , 陈 红 , 陈小琴 , 恒 叶 , 晓 宁 蔡 赖
( 东省茂 名 市 中医院 , 东 茂名 5 5 0 ) 广 广 2 0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患 者 围 术 期 的麻 醉 管 理 。 方 法 择 期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行 冠 状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OPCABG的麻醉管理。
方法择期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48~76岁,射血分数平均(0.53±0.32),术前放置漂浮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分别在开胸前(T0)、吻合前降支(T1)、吻合回旋支(T2)、吻合对角支(T3)、吻合右冠状动脉(T4)、心脏恢复原位置后(T5)分别记录MAP、HR、CVP、PCWP、CI、CO、SvO2、SVRI、PVRI、LVSWI、RVSWI。
结果吻合前降支时CI、LVSWI下降,PVRI增高,SvO2正常。
吻合回旋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I、CO、LVSWI、RVSWI、SvO2明显下降(P<0.01),而HR、CVP、PCWP、PVRI增高(P<0.05)。
结论术者翻动心脏可导致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动作要轻,采取必要的心血管功能支持,避免发生严重低血压和心率失常。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hemodynamics,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OPCABG.Methods Elective OPCABG 120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ged 48~76years,mean ejection fractio(0.53±0.32),preoperative catheter placed to monitor hemodynamic changes were in the open chest(T0),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anastomosis(T1),circumflex artery anastomosis(T2),diagonal branchanastomosis(T3),right coronary artery anastomosis(T4),heart restore the originallocation(T5)were recordedMAP,HR,CVP,PCWP,CI,CO,SvO2,SVRI,PVRI,LVSWI,RVSWI.Results When left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astomosis CI,LVSWI down,PVRI increased,SvO 2 was normal.Consistent with circumflex,diagonal branch,right coronary artery when,CI,CO,LVSWI,RVSWI,SvO 2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1),and HR,CVP,PCWP,PVRI increased(P<0.05).Conclusion Heart patients who flip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hemodynamic changes,action should be light,take the necessary support cardiovascular function,to avoid serious hypotens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s.【Key words】Off-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Hemodynamics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虽免除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伤,并发症少,恢复快术[1],但由于心脏不停跳,术中手术操作、心脏位置的变动、心脏固定器对心脏的压迫及冠状动脉血流的暂时阻断等均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导致心肌缺血和损伤。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非体外冠脉搭桥术麻醉分析

非 体 外 冠脉 搭 桥术 ( O P C A B G 1由于 手术 需 要 在 心 脏 不停 律 , 术后 第 2 d出现 短 暂阵 发 性室 上 性 心动 过 速 , 经 输注 乙胺 碘 跳 情况 下 进行 , 手 术 难度 大, 围术 期麻 醉 管理 难 度增 加 。对 冠心 呋 酮等 治疗 后痊 愈 出 院。
学 及 血糖 水 平 的变化 进 行分 析 , 总结 如 下 。
1 资 料和 方 法
因3 ~4 m L 。对 于插 管前 出 现 明显 的低 血 压 , 视心 率 情 况 给予 苯 肾或 间羟胺 。糖 尿病 病 人 冠状 动 脉 病 变 呈 弥漫 性 , 心肌 血 运 重
1 . 1 一 般 资料 :择 期非 体 外冠 脉 搭 桥 术 患者 3 8例 , 合并 b 型糖 建 的 效果 往 往 较 差 。 此类 患 者 的 自律 神 经 张 力 不 同 于 正 常 人 , 尿病, 均 无脑 血管 病或 。 肾功 能 不全 。A S A b ~6级 , 男2 9例, 女 加 上搬 动 术 者或 固定心 脏 , 尤 其 以吻 合 回旋 支 搬 动 左 室 引起 血
0 8~0 1 l m g / k g, 维 库 溴胺 0 1 1 5 m g / k g, 芬太尼 5 ~l 0 L S/ k g , 高, 糖 的渗 透 性 利 尿作 用 等 , 使 手术 开始 时多 数 存 在 血 容 量 不
气 管插 管 后 行机 械通 气 。吸 入 0 l 5 % ~1 %异氟 醚 , 持续 泵 注异 足 , C V P偏 低 。过 空 的心 脏 加上 麻 醉 药 品及 硝 甘 的 应用 进 一 步 丙酚( 2 — 3 m g , k g社h ) 和 芬太 尼 ( 1 O L g / k g#h ) , 间断 静 注 维库 使 容 量 血管 扩 张 , 加重 血 容 量 不 足 , 结 果 会 使 术 中血 液 动 力 学 溴 胺维 持 麻 醉 。呼 吸频 率 1 0 —1 2次 / m i n , 据 血气 分 析 指标 调整 更 不稳 定 , 应 用 血 管 活性 药 物 维 持合 适 心 率 ( < 7 0 b p m ) 效 果 不 潮 气量 , 维持 P a C O 2 4 0 —4 5 m m H g( I k P a =7 1 5 m m H g )。诱 导 佳 。所 以强 调 容量 管 理 , 依据 C V P适 当补 充, 胶 体: 晶体 按 1 : 后 行 右 颈 内静脉 穿 刺 , 放 置 三 腔静 脉 管 , 间断 监 测 中心 静 脉 压 ( 2输 入至 关重 要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麻醉科(250014)赵蔚毕严斌随着氧合器和心脏停跳技术成功运用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体外循环为手术医师提供了一个稳定而无血的术野。
但是,体外循环也同时存在明显的对终末组织和器官的临床或亚临床损害,而冠心病病人多并发高血压病、动脉疾病和糖尿病等,这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新的研究显示在高危患者中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能降低一半的死亡率。
OPCAB 的目的是不降低治疗效果、避免体外循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缩短手术与康复时间,降低总体医疗费用。
随着手术操作技巧的进步和心脏稳定拉钩的发展,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已成为成型术式。
一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凝血系统障碍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体外循环管道的生物不相容性导致了全身炎性反应。
血液中液体和细胞成分的激活最终导致全身组织细胞膜的损害。
另外,血小板功能异常,纤维蛋白降解加速,以及凝血因子的消耗导致了凝血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下的血流同样是非生理性的。
目前的病理生理研究着重体现在体外循环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上。
研究发现[1]老年冠心病人,其血清IL-2较同龄正常人低,可能是病程中缺血缺氧、疼痛等刺激使巨噬细胞合成前列腺素E增多,抑制了IL-2生成;还与老年人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对有丝分裂原反应下降有关[2]。
同时CPB可使多种非活化的细胞激活,参予炎症反应。
CPB中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明显降低,加上异物的刺激、血小板表面肾上腺能α2受体的数目明显减少,导致血小板功能下降。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在恢复血流灌注后会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缺血状态下,冠状动、静脉的内皮细胞表达可以和白细胞表面CD11a/CD18结合的粘附因子ICAMI/ECAM-1。
再灌注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加重,管腔变窄,甚至阻塞。
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释放炎症活性物质,使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死亡。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 关键 词】麻 醉 管理 ;非体 外 循环 冠状 动脉搭 桥 术 ;临床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 5 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14(00 0 02 - 3 61 8 9 2 1)2 - 07 0
TheA na she i a ge e fO f-pum p r na y Ar e y Bypa s sG r fi ur r e t sa M na m nto Co o r t r se a tng S ge y
a d n c say fre e to n e e sr o f c fOPCABG,S ,frrd cn c ie t n m p o n ieq ai fp t nt,i mu tsrn te e a a s ei n a e nti O o e u ig a cd nsa d i rvig l u ly o ai s t s te gh n t n et sama g me n f t e h h pe o eaiepe o i r p rt r d. v i
H 、MA 、MP P V 、C R P A 、C P O、S O 等 。观 察时间包括 心脏操作前 v2 ( 础值 ) 、右 冠状动 脉 ( C 基 R A)、吻合 前降 支 (A L D)、回旋支
(X)、对 角支 ( IG)、近 端 (R X MA )和 全部 吻合结束后 C DA POI L (N E D)等。 2结 果
形成期前收缩。 由于快速性 心率失常病情 进展快 ,可导致严 重不 良后果 ,因此有 必 要给 予及 时准确 的治疗 。普 罗 帕酮 为一类 广谱 膜抑 制性抗 心律 失
非体外 循环冠状动脉 搭桥 术的麻醉管理
张建 军 罗 沙
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论文

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对病人围手术期生理干扰小,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费用低而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但对临床麻醉要求高,现将二十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管理总结如下:1 治疗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冠状动脉病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65—78岁,体重54—89kg,asaⅱ级3例,asaⅲ级12例,asaⅳ级5例。
18例伴有不稳定心绞痛2~9年,15例伴有高血压病史10~20年,7例伴有糖尿病,3例伴有肾功能不全,2例有脑溢血病史,1例患有肺气肿,左室射血分数ef21~62%,冠状动脉造影3支以上病变17例,所有病人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
1.2 麻醉处理术前充分准备,包括戒烟,控制肺部感染,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整心功能,麻醉前延续病房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药等,术前晚口服地西泮10mg,麻醉前30分钟肌注咪唑安定5m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面罩吸氧,所有病人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在ekg、spo2、无创血压检测下,间断、缓慢,给予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5~2mg/kg,芬太呢6~10ug/kg,维库溴铵0.1~0.15mg/kg,1%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行气管内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0~35mmhg,诱导成功后行桡动脉穿刺检测有创血压,颈内静脉穿刺检测cvp,肺动脉楔压,麻醉维持将0.8%丙泊酚和0.4%利多卡因混合液用微量泵以丙泊酚2~4mg.kg.h持续泵入,间断追加芬太呢,维库溴铵,在切皮及纵劈胸骨术中刺激强烈的操作时吸入异氟醚加深麻醉,术中为避免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2mg/kg,静注乌拉地尔15~20mg或尼卡地平0.25~0.5mg或艾司洛尔20~40mg预防或控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4%碳酸氢钠1~2ml/kg,0.6%氯化钾复合硫酸镁2.5g 200ml持续静脉滴入,血压低时,首选去氧肾上腺素40~100ug 静注,术中维持心率在50~70次/分,收缩压在90~100mmhg,对心功能差,靠交感张力来维持心排量的病人必要时用多巴酚丁胺维持,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及血管活性药物持续应用避免冠状动脉及移植血管的痉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141-01
近年来随着冠脉搭桥手术辅助器械的应用和外科搭桥手术技术的改进提高,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已经成为我国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主要手术方式。
我院自2005年8月-2011年9月共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156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性107例,女性47例。
年龄38~81岁,体重47~89kg。
asaⅱ级36例,ⅲ级108例,ⅳ级12例。
合并高血压95例,糖尿病57例,心律失常38例。
冠脉手术搭桥5支5例,4支57例,3支78例,2支13例,1支3例。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β-受体阻断药和硝酸酯类药维持至术晨,以减少血液动力学的波动,防止由于突然停药而引起的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缺血加重。
术前晚口服舒乐安定
2.5mg,雷尼替丁0.15g,术晨麻醉前30min肌注吗啡5~10mg,东莨菪碱0.3mg。
患者入手术室后即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和无创血压,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连续监测桡动脉压、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血常规及血电解质测定,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
微泵输注硝酸甘油0.5μg/(kg·min),保持冠脉扩张,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微泵输注多巴胺2μg~5μg/(kg·min),血钾低于4.0mmol/l者以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50ml加入含0.3%氯化
钾的生理盐水450ml中静脉滴注补充电解质,血hb110g/l,保证血液的携氧能力,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维持酸碱平衡,既要避免代谢性酸中毒增加心肌耗氧,要有避免过度通气的呼吸性碱中毒致冠状动脉痉挛;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离子水平,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常见并发症,与血钾、镁离子浓度密切相关,血钾低于3mmol/l时,发生心律失常概率达70%以上,血钾升到4mmol/l,心律失常概率降到40%,血钾升到5mmol/l,心律失常概率在5%以下[3]。
镁离子与钾离子协同作用,降低心肌兴奋性,防止和治疗心律失常,所以术中要非常重视血钾、镁浓度的纠正。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搭桥病人多有严重的冠脉病变而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心脏手术操作又会造成心脏压迫,不可避免地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因此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我们以硝酸甘油为主扩张冠状动脉,防止移植血管的痉挛;以多巴胺为主加强心功能,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和米力农来支持心肌收缩力和顺应性;以去氧肾上腺素间断推注为主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用艾司洛尔和阿托品将心率控制在50~80次/分。
加强与手术者的沟通配合,并改变患者体位以利于手术操作及患者循环稳定,冠脉搭桥手术中,尤其在行冠脉血管吻合时,手术操作会明显地骚扰心脏,麻醉医师需与术者密切联系,紧跟手术步骤,提前或及时处理,改变患者体位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行左前降支远端吻合时,心脏被抬起并向右转动,此时需改变体位成头低脚高30℃;行回旋支、对角支远端吻合时,心脏被抬高、扭曲,
心尖几乎直立,此时需改变体位成头低脚高30~45℃和右斜45℃;行后降支或右冠脉远端吻合时,需改变体位成头低脚高45℃并左斜30℃;行近端与主动脉根部吻合时,则需轻度头高较低位。
通过体位的调节更利于患者循环稳定,并更利于术者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过多使用正性肌力药和缩血管药。
本组3例患者因心功能较差,冠脉多支血管病变严重呈弥漫性狭窄,前降支几乎完全堵塞无法搭桥,术中搬动心脏时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虽然及时改体外循环支持下完成手术,但患者术后仍死于严重低心排。
因此我们认为冠脉搭桥手术,尤其是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一定要掌握好适应证,并做好体外循环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王绪建,王锦艳,程波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10:875-876
[2] 董长生.常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当代医学,2011,12:69
[3] 姜桢,金翔华,罗红等.46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麻醉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6: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