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华为卓越工程师项目综合方案海尔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华为卓越工程师项目综合方案海尔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华为卓越工程师项目综合方案海尔

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实训开班动员 (2)

一、企方领导实训动员 (2)

二、校方领导实训动员 (2)

三、实训制度 (3)

四、实训的四阶段 (3)

五、实训机房参观 (4)

第二篇通信柜机总体介绍 (5)

一、系统总体介绍 (5)

二、电子与通信产品设计应具备的能力 (8)

三、总结 (8)

第三篇项目开发进程 (10)

第七篇二次开发实验平台 (12)

一、概述 (12)

二、开发任务 (12)

三、需求分析 (17)

四、开发目标 (17)

五、预计能实现的功能 (17)

六、人员分工 (18)

七、设计原理的介绍 (18)

八、硬件设计 (23)

九、软件设计 (26)

十、调试 (42)

十一、PCB电路图 (43)

十二、对M202开发板的优化方案与总结 (45)

第一篇实训开班动员

【案例】

以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9级自动化专业30名同学实训为例,进行为期两周的

TLS-3HF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及多功能环保控制器实训。

一、企方领导实训动员

1、盛泰公司企业实训动员

时间:上午9点

主讲人:盛泰公司综合办公室主管周俊

内容:

1)周俊通过对自上而下的管理、自下而上的研发过程,介绍了南京盛泰公司的培训计划,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

2)在介绍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中,周俊通过以同学们现场展示的过程讲解了公司的管理过程;

3)介绍自下而上的研发过程时,周俊着重强调研发过程每个过程,产品功能拓展方式,如何与需求相吻合。

2、盛泰公司培训部经理实训动员

时间:上午11点20分

主讲人:盛泰公司总经理唐修连

内容:主要强调了敏捷岛项目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准员工)的要求:

1)学生实训的目的:做事应有目标性,认识自己实训后的收获是什么;

2)对于实训的态度,并以盛泰公司研发部研发产品项目为例,说明应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研发设计任务。

二、校方领导实训动员

时间:上午10点

主讲人: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孙培勇老师:

内容:孙老师动员30名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抓紧这次实训机会,为从学校到公司的过程缓冲,在两周的实训时间中,学会大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体会公司的管理,认真对待实训过程。

三、实训制度

下午,李院长对实训的规定作了介绍:

1、各项规章制度

1)做了考勤要求,并介绍在盛泰公司对员工考勤制度的规定,要求实训生每天按照规定考勤;

2)每天提交实训日志,反应出自己每天的进步以及公司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异同,并且每天举行小组交流讨论会,由项目经理负责;

3)实训期间的值日制度以及实训期间的安全。

2、实训流程

李院长对实训规定做了补充:

1)李院长强调了公司招聘员工最看重员工的人品,其次才是技术。在本次实训过程中,要求实训生学会一套管理流程,学会一套技术流程。

2)李院长强调,本次实训应以经验为重,技术相对次之,需要严格记录技术资料。

四、实训的四阶段

时间:15分钟(9:25——9:40);

内容:本次实训共计两周,时间为2012年08月06日——2012年08月17日,中间休息两天,具体阶段安排,见表1-1。

表1-1

【小贴示】

①二次开发硬件设计三次课程提前在第一阶段讲授,每次授课60—80分钟。

②第三阶段第2项任务以有能力的项目小组选做。

五、实训机房参观

实训机房为盛泰公司机房——现代通信机房。

下午3点,盛泰公司侯波、霍海强工程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对实训的4种通信柜台作简要介绍:

本次实训包括了的四个通信柜机的四种电信平台、一个网络平台、四种开发环境、一套系统测试平台。该系统的实现采用了单片机技术、FPGA/CPLD技术、DSP、ARM技术及相应的开发平台,并在硬件设计上预留了二次开发接口,供给学生实训、研发。

【小贴示】学生自己写

要求学生提交当天参加实训动员并参观通信柜机后的体会与感想:

“从各位领导的讲话中我们看出,实训中重要的是对待实训的态度,无论是考勤制度还是其他的制度,只要有良好的态度,都是完全能做到的。通过对实训过程管理的适应也为我们最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本人以前的实训看出只有更好的适应公司的制度才能发挥每个人最好的能效,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赢。

适应是实训的主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能不能做好这个环节关系到最后的成败。适应公司的管理,适应公司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对薪酬的需要。把握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湖南怀化学院物信系06级通信工程专业

李俊、任领两位同学

【小贴示】

开班典礼总结

——实训动员、制度及场地介绍时间:2012年8月6日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大道699-22号江苏软件园10栋3楼;

场地:现代通信机房

任务:3+1卓越工程师实训

实训人员:

1、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唐修连

培训中心:李七一

综合办公室:周俊、孙京京、唐鹏

技术工程师:杨洋、侯波、吴佐辉、霍海强

生产部:蔡炜芬、潘红星

2、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孙培勇;

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9级自动化专业30名同学;

主讲人: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管周俊;

第二篇通信柜机总体介绍

一、系统总体介绍

授课时间:8:00——10:00

技术工程师:侯波、霍海强

使用课件:参见附件001号001A PPT ——“001通信柜机总体介绍”

1、设备组成

图2-2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实训系统功能拓扑图

系统总体上可归纳为:四种电信平台、一个网络平台、四种开发环境、一套系统测试平台

系统中自主研发实现了电信交换(空分/时分)、移动通信(GSM/CDMA)、光纤通信(PDH/SDH)、软交换(含VOIP)等四种电信设备平台,可完成四大类、上百种实验实训项目。

系统的实现采用了单片机技术、FPGA/CPLD技术、DSP、ARM技术及相应的开发平台,并在硬件设计上预留了二次开发接口,方便学生采用这些主流的开发技术用于验证性实验和新功能的创新性研发。

2、设备结构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

图2-3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结构示意图

系统总线布局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中的系统网络部分的结构实物图,如图2-4所示。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中的系统网络部分的设备连接逻辑拓扑图,如图2-5所示。

图2-4 系统网络部分的结构实物图

图2-5 设备连接逻辑拓扑图

3、系统模块电路介绍

举例说明: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中的程控交换二次开发实验平台中的单板模块M202的用户接口电路部分原理图,如图2-6所示。

图2-6 单板模块M202的用户接口电路部分原理图

【小贴示】

标准电信设备的物理尺寸,用U表示,其中: 1U=4.44cm。

二、电子与通信产品设计应具备的能力

授课时间:8:00——10:00

技术工程师:霍海强

使用课件:参见附件001号001B PPT——“002电子与通信产品设计应具备的能力”

1、我们需要的基本技能

好的心态,多看书、多动手,多和他人交流,多上网,保密意识。

2、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附属工具的使用,细节决定成败,善于快速学习。

3、做研发需要的基本技能

焊接文化,团队合作,英语,研发的基本流程

三、总结

扎实的理论基础,

熟悉的动手能力,

良好的合作能力,

很强的分析能力,

快速的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累沉淀的能力。

【小贴示】

时间:2012年8月6日上午9:00——11:30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大道699-22号江苏软件园国际研发区10 栋3楼场地:现代通信机房、项目工程二区

任务:对本次实习系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实习的环境

参加人员:

1、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唐修连

培训中心:李七一

综合办公室:周俊、孙京京、唐鹏

技术工程师:杨洋、侯波、吴佐辉、霍海强

生产部:蔡炜芬、潘红星

2、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孙培勇;

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9级自动化专业30名同学;

主讲人: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管周俊;

4、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9级自动化专业第一敏捷岛成员

项目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张凯

硬件工程师:姚忍

软件工程师:胡放

维护工程师:刘成华

主讲人:技术工程师侯波、霍海强。

第二项目组张凯

2009-12-22

第三篇项目开发进程

【小贴示】

技术总结

——宽带网络工程平台系统实训

时间:2012年8月6日上午9:00——11:30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大道699-22号江苏软件园国际研发区10 栋3楼场地:现代通信机房、项目工程二区

任务:对本次实习系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实习的环境

1、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唐修连

培训中心:李七一

综合办公室:周俊、孙京京、唐鹏

技术工程师:杨洋、侯波、吴佐辉、霍海强

生产部:蔡炜芬、潘红星

2、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孙培勇;

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9级自动化专业30名同学;

主讲人: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管周俊;

题目2:基于TLS—3HF的3U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通过E1口进行安装、调试并配置,实现两局间的用户通信。

【案例分析】

开通怀化市安江县电信局与芷江县电信局,两局间电话业务。

题目3:基于TLS—3HF的3U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利用江苏盛泰公司提供的一块4用户接口专用测试单板,进行安装、调试并配置,实现局内电话用户间的通信系统。

【案例分析】

在江苏盛泰公司生产中心检测部,进行开通并调试该设备,作为出厂前的电话业务可靠性与稳定性再检验与再检测,再次提供检测报告。

第七篇二次开发实验平台

一、概述

TLS-3HL-4U的现代通信网络工程综合设备是一种面向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大型实验实训平台。

M202DTMF双音多频检测是4U的数字程控二次开发平台系统,这次对我们的实训要求主要是先进行抄板花PROTEL图,通过网上查资料弄清楚电路原理,查去MT8870芯片的工作原理,来进行编程,达到摘机拨号都有对应的指示灯亮,从而实现DTMF 检测模块的检测功能。

这次唐总共给学生上了3次课,每次课时间大约60分钟,给我们将讲解了DTMF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M202的主要功能,抄板的技巧,程序编写的要求,还给我们看了下局部的内部电路图。还简单的介绍了M407移动通信的输入控制二次开发模块,主要讲了他们之间的协议。

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电路板画出PROTEL图,写出DTMF的检测程序,接好电话机后,按下号码对应的模块上的号码指示灯会亮。

二、开发任务

1、通信柜机总体介绍

本次是基于江苏盛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字程控交换平台的DTMF单板模块M202双音多频检测的程序功能开发与调试。

DTMF单板模块M202——双音多频信号检测模板是在下图3号与4号从机上程控交换平台系统部分上接了块M202单板就是照片中的那块单板,双音多频信号DTMF就是用两个频率——行频和列频来表示电话机键盘上的一个数字。DTMF电话的指令正在迅速的取代脉冲指令。除了在电话呼叫信号使用外,DTMF还广泛的使用在交互式控制应用,例如电话银行、电子邮件甚至家电远程控制等,用户可从电话机发送DTMF信号来做菜单选择。

现代通信网络综合设备的通信柜机设备总体结构图如图7-1所示。

图7-1 通信柜机设备总体结构图

本次二次开发主要是对3号从机上4U数字程控交换二次开发系统中DTMF单板

M202的功能检测。物理位置示意图如图7-2所示,实物图如图7-3所示,其中二次实验箱上的单板为本次开发板,程控交换平台系统部分图中单板M202如图7-3所示:

图7-2 物理位置示意图

图7-3 程控交换平台系统部分图中单板为M202

2、电路板模块功能介绍

数字程控二次开发示意图如图7-3所示。

图7-3 数字程控二次开发示意图

1)M201单路用户接口模块。完成的话用户的接口功能,即交换机中的BORCHT 功能

2)M202 DTMF检测模块。完成DTMF双音多频检测功能

3)M203 信号音产生模块。主要实现系统信号音产生和输出

4)M204 用户电路控制模块。采用分布式控制CPU实现对单路用户接口模块、DTMF检测模块和信号音产生模块得控制

5)M205 信令控制模块。完成用户信令监测功能,如对 R(振铃)、S(摘挂机状态)、C(编译码)等用户信号信令的检测

6)M206 用户交换模块。采用MT8816芯片实行交换核心功能

三、需求分析

在电话机中,有两种拨号方式,即脉冲拨号和双音多频拨号。双音多频拨号方式中的双音多频是指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信号的组合来代表数字或功能,两个单音频的频率不同,所代表的数字和功能也不同,在双音多频电话机中有 16 个按键,其中有 10 个数字键 0~9,6 个功能键*、#、A、B、C、D,按照组合的原理,它必须有 8 种不同的单音频信号,由于采用的频率有8 种,故又称之为多频,又因以 8 种频率中任意抽出 2种进行组合,又称其为8 中取 2 的编码方式。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数字传输的逐渐普及,DTMF信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终端信令的传输,同时也广泛应用于 IP 网关、远程控制、局端信令传输,成为传统业务和现代科技应用系统的桥梁。

四、开发目标

1、通过对 DTMF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的研发来了解整个研发流程;

2、具备独立的路级应用的设计的能力;

3、学习试验、测试、调试等开发必须掌握的方法,训练实战工作技能;

4、熟悉 DTMF 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5、学会团队工作配合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实施好垂直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两大系统。

五、预计能实现的功能

1、完整的 DTMF发送和接收功能。

2、按下键盘任意键能够正确接受 DTMF双音多频信号,并能够从测试点正确测试出正确的按键信号。

3、信号音的检测判断功能。

4、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按键的信号。

5、DTMF信号分离滤波和译码功能。

6、按下键盘任意键能够在测试点正确测试出高频和低频两路信号,并没有其他干扰信号影响工作,BCD显示模块正确显示出所按键数字,译码输出电路能够正确测试出二进制的按键信息。

7、其他辅助电路能够保证 DTMF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正常稳定的运行。

8、摘机上电M202板上指示灯与相应的数字BCD码跑一边,每一个按键都有对应的不同的声音,按键松,对应指示灯灭,连续按键对应指示灯连续闪,声音也连续响,按得越快闪的越快声音响得越快,信号检测越灵敏。

六、人员分工

经理钱:威负责整过过程的开发与工作的分配及文档的最终整理

副经理:曾轶负责整过过程的开发与工作的问题记录

硬件工程师:杨振明负责硬件设计与PCB图的设计

软件工程师:岳学斌、张永彬负责DTMF模块的软件功能的实现

技术支持工程师:周运来负责整过过程的技术支持和整个过程的跟踪

七、设计原理的介绍

1、双音多频的介绍

(以下是项目经理钱威提供的资料)

所谓双音多频(DTMF),就是用两个频率——行频和列频来表示电话机键盘上的一个数字。DTMF电话的指令正在迅速的取代脉冲指令。除了在电话呼叫信号中使用外,DTMF还广泛的使用在交互式控制应用,例如电话银行、电子邮件甚至家电远程控制等,用户可以从电话机发送DTMF信号来做菜单选择。本文讨论一种利用DSP对DTMF 信号产生和解码的设计方法。为了产生DTMF信号,DSP用软件产生两个正弦波叠加在一起后发送,解码时DSP则采用改进的Goertzel算法,从频域搜索两个正弦波的存在。

2、DTMF信号的产生

电话键盘上每一个键,都由其行频和列频唯一确定,频率如表7-1所示。

表7-1:电话键盘频率

DTMF编解码器的音频信号产生部分是基于两个二阶的数字正弦波振荡器,一个产生行频,一个产生列频。从而数字振荡器二阶系统函数的差分方程为:

y(n)=-a1*y(n-1)-a2*y(n-2),其中 a1=-2cosω0,a2=1,ω0=2π*f0/fs,fs为采样频率,f0为输出正弦波的频率,A为输出正弦波的幅度。该式初值为y(-1)=0,

y(-2)=-Asinω0。用差分方程由频率表计算出相应的系数和初始条件装入DSP,按叠代算法得到正弦序列输出,将2个输出叠加即可得到双音频的输出。从而仅需要2个振荡器,就能够产生所需要的8个音频信号。典型的DTMF频率范围是700~1700HZ,选取8kHZ作为采样频率,满足采样条件。DTMF编解码器的工作就是将一串键盘的输

入(数字)转换成为一串适当持续时间的音频信号对;由解码器检测该音频信号对,并确认相应的数字。例如拨数字号码“8”,则发双音多频信号频率为 fH = 1336 Hz、fL = 852 Hz。双音多频,简写 DTMF(DTMF =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3、DTMF发送器的位置如图:

图7-4

4、双音多频接收电路

双音多频接收电路如图7-5所示。

图7-5

5、典型的 DTMF接收电路框图

从而数字与数字之间必须要有适当长度的静音信号以作区分。因此程序的设计要产生两个信号:双音频信号和静音信号,一个音频和静音信号对表示一个数字。由定时器变量指定信号的持续时间,每个数字信号传送结束后,立即从数字缓存中调出一个新的数字并解包。将该数字映射到行/列音频信号并装入指针,指向振荡器属性表的相应地址。整个程序流与接收中断服务子程序同步,提供准确的时钟,用于实时处理和恒定的样本输出。在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后,就按照发送顺序输出信号。查询方式检查定时器变量决定发送时间是否终了:控制继续发送或者发送完毕初始化下一个信号的传输。DTMF编解码器流程图如图7-6所示,

图7-6 DTMF编解码器流程图

6、DTMF信号的检测

主要任务是在输入信号中检测DTMF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实际的数字。解码过程本质上是连续的过程,需要在输入的数据流中连续的搜索DTMF信号的存在。为了保证检测的有效性,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可以采用Goertzel算法。计算数字信号的频谱可以采用DFT及其快速算法FFT,而在实现DTMF解码时,采用Goertzel算法要比FFT更快。通过FFT可以计算得到信号所有谱线,了解信号整个频域信息,而对于DTMF信号只用关心其8个行频/列频及其二次谐波信息即可(二次谐波的信息用于将DTMF信号与声音信号区别开)。此时Goertzel算法能更快速的在输入信号中提取频谱信息。 DTMF解码器的实现,采用与编码器类似的任务安排,与接收中断服务子程序同步完成。输入数据缓存器接收数据,一旦装满就将输入数据状态字置1。通过查询输入数据状态字调用初始化函数来初始化DTMF检测过程。然后将输入数据缓存器复制到一个中间缓存器以便处理,所有的检测函数都对中间缓存器进行操作。增益控制器对输入的强信号做衰减,然后执行Goertzel滤波。Goertzel函数的输出是16

个滤波器的延时状态,函数完成后做数字有效性检查。检测过程中分音频信号和静音信号2种模式:前者检测器搜索DTMF信号的出现,并作有效性检查;后者DTMF 信号检测被禁止,等待静音信号。数字有效性检查包括信号强度、反向、和标准扭曲、相关峰值、二次谐波以及数字稳定性。当这些检查成功完成之后,有效的数字存入数字输出缓存器等待系统输出调用。DTMF信号检测流程如图7-7所示。

图7-7 DTMF信号检测流程图

7、双音多频检测模块电原理图

图7-8 电原理图

8、M202的整体功能框图

图7-8

八、硬件设计

1、抄板技巧

观察功能模块和重要芯片。这是入手点,找到板图的核心,进而找好相关资料,借助一些基本芯片工作理论,引脚图,典型电路图把握局部电路。结合PCB板上不同功能模块的联系初步建立模型。注意过孔,利用一些穿孔工具如:丝线,导线,小电阻,电容等做好标记,认清过孔顺藤摸瓜合理利用万能表。.做好网络标记。在一些连线复杂的地方善用网络标记,使电路图整洁明了。注意网络标记符尽量简单易懂。注意先画个与M202的电阻、芯片、电容、过孔都用具体的图形和不同颜色的笔做好记号.

2、画PROTEL电路图

画图时,要按功能划分,自己画好封装。我们抄板用时3个小时,画protel用时2个半小时总体来说都还顺利。主要还是小组团队合作不错。

图7-9

图7-10(硬件工程师:杨振明提供)

PCB图如图7-11:

图7-11

九、软件设计

1、编程是二次开发实训考核重点,也是难点。编程基础是建立在对电路原理熟悉的基础上。能把握电路的主要功能及功能实现过程。着重了解重要芯片的连接以及工作原理。所以上网查找资料是重点工作。编程过程中要注意必须遵循的协议。并标记必要的注释,能提高程序可读性,有助于后期的检查和修改。

2、通过网络查找芯片资料,MT8870芯片资料如下:

MT8870 功能介绍

MT8870 音调译码器(Tone Decoder)是MITEL 公司所开发生产为一颗常用复频译码IC,这个电路可以接收DTMF 信号,是一个完整的DTMF 接收器。它接收了DTMF 信号后,内部将信号分成高频带和低频带,并将此信号送至数字译码器,然后将讯号送至数字译码器以解出按键值,接着将解出的按键值以二进制的方式以四条线(Q1、Q2、Q3、Q4)输出到外部共享Bus 上,其MT8870 接脚说明如表1及内部结构如图2。值得一提的是,当MT8870 解出一个按键值且输出到外部时,其STD 接脚会由低态升为高态,经一段时间后再降为低态,我们便可利用此特点侦测到此脚有讯号时便马上

将Q1-Q4 接脚所产生的值读入CPU,然后解出电话按键值如图7-12所示,MT8870应用电路图如图7-13所示。

图7-12

图7-13 MT8870应用电路图

表7-2 MT8870引脚功能:

图7-15 MT8870 时序图

表7-3 MT8870解码功能表

3、程序流程图。

4、程序

通过江苏盛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字程控交换平台的DTMF单板模块M202双音多频检测的程序功能开发与调试,和以前硬件原理的了解和上网查资料对MT8870与STC89C54单片机的学习,本次编写程序380行,我们打算让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完整的 DTMF发送和接收功能。

2)按下键盘任意键能够正确接受 DTMF双音多频信号,并能够从测试点正确测试出正确的按键信号。

3)信号音的检测判断功能。

4)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按键的信号

5)DTMF信号分离滤波和译码功能。

6)按下键盘任意键能够在测试点正确测试出高频和低频两路信号,并没有其他干扰信号影响工作,BCD显示模块正确显示出所按键数字,译码输出电路能够正确测试出二进制的按键信息。

7)其他辅助电路能够保证 DTMF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的正常稳定的运行。

8)摘机上电M202板上指示灯与相应的数字BCD码跑一边,每一个按键都有对应的不同的声音,按键松,对应指示灯灭,连续按键对应指示灯连续闪,声音也连续响,按得越快闪的越快声音响得越快,信号检测越灵敏。

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

sbit LED1=P0^4; 程序初始化,定义引脚与端口

sbit LED2=P0^5; 定义电话键盘的12个指示灯口,和MT8870的始能端

sbit LED3=P0^6; 的端口定义,BCD码的指示灯端口定义。

sbit LED4=P0^7;

sbit LED5=P2^7;

sbit LED6=P2^6;

sbit LED7=P2^5;

sbit LED8=P2^3;

sbit LED9=P2^4;

sbit LED10=P2^1;

sbit LED11=P2^2;

sbit LED12=P2^0;

sbit EOC=P3^0;

sbit STD=P3^1;

sbit laba=P4^2;

sbit LED13=P1^7;

sbit LED14=P1^5;

sbit LED15=P1^6;

sbit LED16=P1^4;

sbit Q4=P1^3;

sbit Q3=P1^2;

sbit Q2=P1^1;

sbit Q1=P1^0;

unsigned int STH0,STL0; 设置整形变量

void delay() 延时子程序

{

unsigned int i, j,k ; 设置整形变量for(i=100;i>0;i--)

for(j=100;j>0;j--)

for(k=10;k>0;k--);

}

lsd() 跑马灯、BCD显示

{

LED1=0; 低电平点亮1指示灯,对应BCD码灯亮

LED13=1;

LED14=1;

LED15=1;

LED16=0;

delay(); 调用延时程序

LED1=1; 高电平灭,下一个灯亮以下循环LED2=0;

// P1=0XB0; 低电平点亮2指示灯,对应BCD码灯亮

LED14=1;

LED15=0;

LED16=1;

delay();

LED2=1;

LED3=0;

// P1=0XA0;

LED13=1;

LED14=1;

LED15=0;

LED16=0;

delay();

LED3=1;

LED4=0;

// P1=0XD0;

LED13=1;

LED14=0;

LED15=1;

LED16=1;

delay();

LED4=1;

LED5=0;

// P1=0XC0;

LED13=1;

LED14=0;

LED15=1;

LED16=0;

delay();

LED5=1;

LED6=0;

// P1=0X90;

LED13=1;

LED14=0;

LED15=0;

delay();

LED6=1;

LED7=0;

P1=0X80;

delay();

LED7=1;

LED8=0;

// P1=0X70;

LED13=1;

LED14=0;

LED15=0;

LED16=0;

delay();

LED8=1;

LED9=0;

// P1=0X60;

LED13=0;

LED14=1;

LED15=1;

LED16=1;

delay();

LED9=1;

LED11=0;

// P1=0X20;

LED13=0;

LED14=1;

LED15=0;

LED16=0;

delay();

LED11=1;

LED10=0;

// P1=0XF0;

LED13=1;

LED14=1;

LED16=1;

delay();

LED10=1;

LED12=0;

// P1=0X50;

LED13=0;

LED14=0;

LED15=1;

LED16=1;

delay(); 12个指示灯及对应的BCD等循环亮2边LED12=1;

}

void main () 主程序

{

unsigned int n,d;

TMOD=0x01; T0 定时器工作方式1 ET0=1;

EA=1; 开中断

for(n=2;n>0;n--) 延时循环

{

lsd();

}

/* TR0=1;

STH0=(65536-3000)/256;

STL0=(65536-3000)%256;

delay();

delay();

TR0=0; */

while(1) 信号扫描并显示{

P1=0XFF; 给P1口值为0XFF

EOC=0; EOC始能端为高电平关始能端

if(STD==1)

{

EOC=1; EOC始能端为高电平开始能端

P1=P1&0x0F; P1与0x0f位与

if(P1==0X01) 对信号1的显示并响铃

{

LED1=0; 1灯亮

TR0=1; 开定时器中断

STH0=(65536-3824)/256; 响铃音为音乐1(DO)

STL0=(65536-3824 )%256;

while(STD!=1); STD始能端为低电平

EOC=0; EOC始能端为低电平关始能端

TR0=0; 关定时器中断

LED1=1; 1灯灭

}

if(P1==0X02) 对信号2的显示并响铃

{

LED2=0; 2 灯亮

TR0=1; 开定时器中断

STH0=(65536-3404)/256; 响铃音为音乐2

STL0=(65536-3404)%256;

while(STD!=1); STD始能端为低电平

EOC=0; EOC始能端为低电平关始能端

TR0=0; 关定时器中断

LED2=1; 2灯灭

}

if(P1==0X03) 对信号3的显示并响铃

{

LED3=0;

TR0=1; 开定时器中断

STH0=(65536- 3034)/256;

STL0=(65536-3034)%256; 响铃音为音乐3

while(STD!=1); STD始能端为低电平

EOC=0; EOC始能端为低电平关始能端

TR0=0;

LED3=1; 3灯灭

}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 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学号姓名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负反馈闭环,不是单纯的加减问题,它是通过增量法实现的,具体如下: 1.系统开环; 2.输入一个增或减的变化量; 3.相应的,反馈变化量会有增减; 4.若增大,也增大,则需用减法器; 5.若增大,减小,则需用加法器,即。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闭环更接近。因为在开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不会产生变化。故而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也就会与2V相去甚远。 但在闭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由于有反馈的存在,扰动产生的影响会被反馈到输入端,系统就从输入部分产生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电压值会与2V相差更小些。 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应当是系统的整体框架及误差调节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020-2021东南大学自动化934电路

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初复试考研经验 一、前言 自我定位及择校 本人一年前为某中部211高校本科生,你要是说是政策给的211名额也行吧,毕竟母校的确某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具体的学校就不透露了。自动化专业高校的选择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讲起来也不难,我开始的目标院校是东北大学的自动化学硕,跟着新祥旭考研辅导机构安排的东北大学学长也学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可抗力进而转战东南大学,于是乎在新祥旭老师的建议下,我的自控全盘放弃,开始转战电路,万幸的是我算是比较早开始复习的,加上有学长的辅导,所以时间上还来得及,再者对于我个人而言,电路是比自控简单的,当然如果不同意我说的话那就当做一种讨论吧,小小研究生在此就先不客气了。 二、初试 考研科目经验篇 1.数一,数学先声明一下,不一定学硕就是考数学一英语一,也不一定专硕就是考数学二英语二,具体的还是要去官网查看招生简章,我本人考的是数一,数一由于内容比数二多,所以复习时间也会更长点,复习数学,无疑就是复习资料的选择罢了,分三步走吧,第一步跟着一到两位老师,看其讲课视频,汤家凤的视频有时不会抄题目,所以听他的全程课可以买他的辅导讲义来,然而张宇讲的基础不多,所以各有缺陷,所以看个人选择了,资料大部分人会选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全,适合有一定基础的;那么复习资料有了接着就说说题库了,这是第二步,汤家凤1800题也会给我们分阶练习,是本不错的资料,但是我不推荐基础一般的战友们购买张宇的1000题及8套卷,难度系数太大,我反正买来后选择填空错了一大片,大题可以说没有两道是完全对的,太打击我的自信心了;第三步,刷真题和模拟题,保持手感一直到12月中旬,12月15号以后回顾错题保持数学的感觉外剩下的就是好好休息,别把自己整感冒了。 2.英语,我是准备时间挺早的,在上一届考完初试我就开始背单词了,想着先开个好头,由于时间早也不了解啥,就下载了墨墨背单词的application,虽然单词量超级多,但是每天我就把被单词当作我的一个习惯,比如每天晚上边泡脚边背单词,知道自己差不多能背多少以后就可以按照这个进度来设置,阅读理解我很想和大家强调一下,可以去找汤池老师的视频,网络上也有不要钱的视频资源,找到了,就好好看并且认真做好笔记,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做真题,看完视频再把比例好好复习一遍,你会很有收货的,我买的是《考研真相》,好多人也买《黄皮书》,真题都大同小异,另外真题可以用铅笔来写,或者像我一样,找到电子版的真题去打印出来,也花不了多少钱,作文,我也不知道那些拿着王江涛的作文书在那背有什么作用,可能背多了下次就有神,但背多了不去整理成模板,考试的时候是会慌的,作文分类别,你要背这么多也是厉害。应该有个万能框架。这样考试填关键词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难道你不要吗?大小作文一样的道理,要知道随机应变,新题型完形填空及翻译我准备复习的时间不多,做了好多套也没发现能多扣我多少分我就没复习这块了,因为后面时间我主要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面了,所以不多说这三小块的经验以免误人子弟! 3.政治,我在8月份开始我的第一轮复习,真的想小声比比,政治就复习了一轮,哈哈哈!开始复习,我每天都花1-2小时来看精讲精练,五个大章节再加上众多小节,好烦躁啊,对不对,于是我找了视频来看,也学到了一些记忆的方法,蒋中挺的那个历史线总是能亮瞎我的眼,不过和学员的那些事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好像每一年都会被考研的所诟病,不过,我们是考研的人就不要花心思去八卦了,10月后我主要用《风中劲草》和《肖秀荣1000题》,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 4. 培养方案 (7) 4.1 本科阶段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2 2020年4月19日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 3 2020年4月19日

电机实验报告东南大学自动化

东南大学 电机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专业:自动化 组员: 时间:2014年6月

实验一、二电器控制(一、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接触器、按扭等元件的功能特点,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2、学会使用接触器、按钮组合控制风扇开关。 二、实验原理 1. 接触器型号划分 在电工学上。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交直流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此外也用于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照明设备,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 中的重要元件之一。通用接触器可大致分以下两类。 (1)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常用的是CJ10、CJ12、CJ12B等系列。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控制直流电器设备,线圈中通以直流电,直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是相同的。 但现在接触器的型号都重新划分了。都是AC系列的了。 AC-1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无感或微感电路的。 AC--2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的。 AC-3和AC--4接触器可用于频繁控制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 2. 交流接触器(CJX1-12) 实验室所用的是交流接触器(CJX1-12)如下图所示

铭牌如下 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使用接法 1、一般三相接触器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2、首先应该知道交流接触器的原理。他是用外界电源来加在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加电吸合,断电后接触点就断开。知道原理后,外加电源的接点,也就是线圈的两个接点,一般在接触器的下部,并且各在一边。其他的几路输入和输出一般在上部。还要注意外加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20V或380V),一般都标得有。并且注意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1 总体思路和培养模式 继续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人才。具体而言,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目标思路:“适合学生成长、切合清华实际、符合国家战略、汇合全球发展”,持续保持清华大学电机系人才培养的优势。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清华大学电机系确定了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在坚持人才培养总体方向的前提下,面向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需求,制定了近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将“通才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给“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学生按本科需求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累计不少于1年。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同时在本科生中进行遴选,对一部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本专业将实行校企联合、本硕贯通的模式,实施“4+1+1”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其中,本科阶段按4年制本科完成学业,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硕士阶段培养。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安排不少于一年时间的工程实践(实习)。

图1 电气工程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本科培养方案共173学分,分布如下: 表1 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布 根据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生源特点和已有的课程安排,我们认为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提升学生在学期间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管理、经济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沟通、表达、协调能力的训练。为此,一方面我们在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上予以充分考虑,另一方面将特别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企业界的资源。 根据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联合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资源,为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在本专业中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先期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试行采用双导师制以及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 学生按应用型本科需求完成企业要求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训练,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学习累计不少于1年。 为了提高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逐步扩大在专业课程中邀请有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的比例,在4年后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的要求。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东南大学考试卷-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A 卷) 课程名称 自动检测技术 考试学期 08-09--2 得分 适用专业 自动化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00分钟 共 3 页 第 1 页 一、填空题(共36分,每题6分) 1、根据被测参量与时间的关系,测量误差可分为 静态 误差和 动态 误差两大类。(2*3’) 2、常见的被测参量可分为 热工 量、 电工 量、 机械 量、 物性和成分 量 、 光学 量、 状态 量。(6*1’) 3、工业检测仪表(系统)常以 最大引用 误差作为判断其精度等级的尺度。(6’) 4、压力传感器常见的型式有 应变 式、 压阻 式、 压电 式、 电容 式等。(4*1.5’) 5、1989年7月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新的国际温标,简称ITS 一90。ITS 一90基本内容为:(1)重申国际实用温标单位仍为 K ;(2)把水的三相点时温度值定义为 0.01 ℃(摄氏度),同时相应把绝对零度修订为 -273.15 ℃。(3*2’) 6、流量仪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流量范围 、 量程和量程比 、 允许误差和精度等级 和 压力损失 。(4*1.5’) 二、问答题(共42分,每题14分) 1、简述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准确度两者的异同点。 答: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准确度都是描述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参数。(4’) 其区别在于:测量准确度因涉及一般无法获知的“真值”而只能是一个无法真正定量表示的定性概念;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只涉及已知量,因此,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可以定量表示的确定数值。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测量准确度只能对测量结果和测量设备的可靠性作相对的定性描述,而作定量描述必须用测量不确定度。(10’)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Ⅰ培养目标 遵循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行业、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3G及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Ⅱ培养标准 一、具备运用通信3G工程师所必需的工程技术及专业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1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项目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 1.1.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建立通信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的基本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1.2具备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工程实现过程中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与解决故障的基本能力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1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名称: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 实验室:常州楼五楼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8/10/17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可以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通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持续大半年的考研事业总算结束了,对于11年的考研成绩我还是基本满意的。初试403分:数学135,英语61,政治73,电路134,复试:笔试121,面试115.2,综合排名第七。下面是我对东南自动化考研复习进行的一些总结,主要谈谈自己的复习经验以及专业课信息。 一、由于是考外校,所以获取专业课的信息非常重要,先来谈谈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吧: 1.专业课选择电路还是自控 东南的专业课有高等代数、电路、自控可供选择。高等代数只针对数学专业的考生。其他考生报考时在电路和自控之间选择一个,听说东南本校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电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邱关源的电路教材几乎人手一本,电路的复习重点很好把握,经典的辅导书也很多,电路试题难度适中,很容易得高分。另外经历了复试,我感觉东南的自控拿高分不容易,经典控制和线代控制比例大约3:7。几个常考点:校正,非线性,根轨迹描绘,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设计都没有涉及。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对自控特别有信心,初试最好选择电路,那样比较容易得高分。 2.专业课真题 电路真题是托东南同学在东南四牌楼校区的一个复印室买的,价格120(真题和答案1996-2005,03年之前的试卷内容和现在相差很大),大家也可以去淘宝看看,我没有电子版的。 有的网站真题要200多、500多并且搞会员认证或者辅导班什么的,我个人感觉完全没必要,即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他们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非官方论坛,专业课的复习还得靠自己花时间。 当初确定选择电路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专业课真题,而是课件,毕竟要想学透电路,必须对他们的教学重点有很好的把握,从而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和我们平时的期末考试不一样,光靠几套真题没有太多效果。而且东南双控考生基本都反映,现在的考试内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感觉相比于数学、英语,东南电路历年真题并没有那么值钱,平时也就是用来练练手。 3.专业课考试 11年的电路试卷总共是8道题空题,6道大题。考试刚开始时前6道填空题都没完全答对,感觉没有容易的题目,心里很慌,还好接下来把6道大题共96分都做出来了并演算正确,心里才稍微踏实点。再回头重做填空题,一道道肯,思路也渐渐地打开。而我平时做真题基本也就1个小时,毕竟年代太久远,考试内容不一样了。复习的时候只要抓好课本,配套一本辅导书,弄透专业课,以不变应万变就基本没问题了。 4.专业课资料 我专业课复习时的资料: 《电路》教材(邱关源第四版及答案书) 《电路考研指导与真题解析》(陈燕主编,五星级推荐,在电气论坛里面知名度很高的辅导书,感觉重点难点和东南电路很接近) 《电路考研大串讲》(孙立山编著) 东南历年真题(1995--2005)。 5.专业课范围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检测技术 第1 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一、三、五、八、九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 年11月16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二、实验器材及连线 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出调零 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

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实验结果填入表2-1,画出实验曲线。 表2-1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15.2 30.5 45.9 61.5 77.0 92.4 108.0 132.8 148.3 163.9 拟合方程为:0.834 4.1933 U W =?- 重量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大作业

计算机图形学大作业 ——程序设计 用简单光照模型显示一系列小球在不同参数情况下的镜面反射效果 学号:08009223 姓名:贺国睿 专业:自动化日期:2012.5.26

1 设计目标和要求 ?用简单光照模型显示一系列小球在不同参数情况下的镜面反射效果; 2 算法原理介绍 2.1光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要有光照存在才可以被看到。物体通过自身发光以及反射光进入人眼,物体才能在人眼中成像。如果没有任何的光,人眼将观察不到任何东西,一片漆黑。 在光照中首先是光源,要有光源才能产生光线,才有以后的一系列反射、折射、散射等效果。不同的物体的表面物理属性不同,所以相同的光线照射到不同表面属性的物体表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比例各不相同,有的属于半透明的物体还有折射效果。这些不同的物体表面物理属性属于材质的范畴。 除了材质以外,物体表面还有各种图案效果,这就是纹理。光线在空中穿行的时候,还会有更多复杂的效果。 在现实中,光源的类型很多,而且有的光源不能简单的用一种模型来描述,而是具有多种不同类型光源特点。几种基本的光源类型是:点光源、无穷远光源、方向光源和环境光。 点光源:光线从光源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发光的恒星(如太阳)、发光的灯泡一般使用该光源模型模拟,是最简单的光源。 无穷远光源:所有的光线都平行的从一个方向过来,当发光体(如太阳)离渲染的场景很远可以认为是无穷远时,一般使用该光源模型进行模拟。 方向光源:光线沿着一个方向在特定角度范围内逐渐发散开。现实世界中的车灯,手电筒一般使用该光源模型进行模拟。 环境光源:光线从各个地方以各个角度投射到场景中所有物体表面,找不到光源的确切位置。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样的光源,一般使用该光源模型来模拟点光源、无穷远光源、方向光源在物体表面经过许多次反射后的情况,环境光源照亮所有物体的所有面。 这四种基本的光源模型,只能近似的描述光源,不可能做到非常逼真。在现实中,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后,再照射到另外的物体的表面,如此循环反复这才是环境光的真正情况。这个过程是个无限次反射的过程,计算机无法处理无限的问题,所以采取了简单的近似处理。而且环境光源在反射过程中,上一次反射所带的颜色会影响下次反射所照物体的颜色,并且无限的重复。光线追踪算法是一种好得多的近似描述,但也仅仅是近似描述,只是近似效果比用环境光源模型要好。 OpenGL还提供了让物体自发光让自己可以被看见的方式。这就是物体自发光。物体自发光对于光源十分的重要,比如电灯泡可以看作是一个点光源,我们把点光源的位置设置到灯泡的中央,这样灯泡周围的物体将被照亮,但是灯泡的外表面由于相对光源来说是背面,将不能被照亮。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灯泡照亮其它物体,而自身却不亮,所以需要通过物体自发光让灯泡的外表面也发亮。 光源的一般属性包括:镜面反射光线颜色、漫反射光颜色、环境光线颜色、光源位置。镜面反射光颜色:在物体表面将发生镜面反射的光线的颜色。漫反射光颜色:在物体表面将发生漫反射的光线的颜色。环境光线颜色:照亮所有物体所有表面的光线的颜色。光源位置就是光源在场景中所在的位置。 光线的衰减: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会随着传播距离越来越大而变弱(无穷远光源除外)。光线强度会乘以一个衰减因子。 衰减因子=1/(K1 + K2 * d + k3 *d^2) 其中d为光源距离(无穷远光源的衰减因子为1)方向光源发出的光线会随着偏移中心方向的角度增大而减弱。

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方案

2011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指导思想 (3) 三、培养目标 (3) 四、培养体系 (4) 1、试点范围与规模 (4) 2、选拔方式 (5) 3、培养模式 (5) 4、竞争机制 (6) 5、专业培养 (6) 6、学生管理 (6) 7、学籍管理 (6) 五、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7) 1、培养目标和要求 (7) 2、教学计划 (7) 3、课程体系 (7) 4、教学模式 (8) 5、实践环节 (8) 6、考核方式 (9)

六、校企合作模式 (9) 七、组织管理体系 (10) 1、组织结构 (10) 2、经费保障 (11) 3、资源保障 (11) 4、教学管理 (11) 5、师资队伍建设 (12) 八、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12) 一、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416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 11月 2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经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经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示、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能够“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

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能够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经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能够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1)如图接线,建议使用运算放大器U8、U10、U9、U11、U13。

东南大学夏令营自动化面试问题总结修订稿

东南大学夏令营自动化面试问题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15年东南大学自动化夏令营面试问题总结 2015.7.24 面试简介 今年(2015)分为五个组,每个组20人左右,从8:30-12:00.每个人大概10分钟左右。进去之后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是抽纸条,很多的问题,如果你现在在参加夏令营面试,有些同学面试已经出来,你已经知道你同一组同学的一些面试题的话,就不用准备这些问题了,抽过的问题就会被扔一边了。你进去之前最后准备4份简历,面试你的一般是四个老师。因为你提交的材料,每个老师都没有,老师并不知道你有做过什么项目,这时候准备一份简历是相当有用的。下面的总结只是一部分,肯定会有些问题你是没有遇到的,没关系,凭你学过的知识尽可能的发挥便是。三个问题完了之后就是各个老师提问,一般会问你做过的项目,如果你是跨专业的,或许会跟你谈谈理想,谈谈人生等。下面是总结的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1、傅里叶(Fourier)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的关系。 答:fourier变换是将连续的信号转变到;laplace变换是将连续的到复(整个,而fourier变换此时可看成仅在jΩ轴); 傅里叶变换可以说是变换的特例,变换是fourier变换的推广,存在条件比fourier变换要宽, 2、介绍下DMA。 CPU放弃总线控制权,由外设直接与内存进行大量的数据传送 3、介绍下状态观测器,为什么要用?。 答:因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往往很难检测到其值,因此需要状态观测器。状态观测器是根据系统的外部数据,如输入、输出去估计系统状态变量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