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下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合集下载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管插管病人BIS值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英文)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管插管病人BIS值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英文)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管插管病人BIS值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英文)马福国;王明山;陈怀龙【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45)4【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围气管插管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应激的影响。

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穴位电刺激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

A组静脉诱导前先电刺激双侧内关、曲池穴30 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

于入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及气管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

同时,取动脉血检测皮质醇、血糖水平。

结果A组T2、T3、T4与T1时间点BIS值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B组T2、T3与T1时间点BIS值比较显著升高(F=53.82,P〈0.01);A组与B组插管后MAP、HR、皮质醇均显著升高(F=12.4-51.1,P〈0.01),两组间T2、T3、T4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37-6.22,P〈0.01)。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BIS值变化及减轻应激反应。

【总页数】3页(P374-376)【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针刺;BIS;应激反应【作者】马福国;王明山;陈怀龙【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吴振;王义桥;王立奎;李元海;陈家骅2.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J], 张维亮;于鹏;苏帆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肺切除术病人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J], 张爽;甘建辉;涂青;李峰;谷书涵;史金麟4.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气管插管病人BIS值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王红珠;陈冯琳;王明仓5.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果君媛;袁芬;刘翔;赵薇;张翀;林芳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观察研究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观察研究

6 0 例, 随 机分为 两组 : I 组在 B I S 监测 下 以血 流动 力学 参数 为 指导 , 丙泊 酚 复合 瑞芬 太 尼靶 控输 注 麻 醉诱 导 ; Ⅱ组 仅 以血 流 动 力学 参 数 为指 导 恒 速 推 注丙 泊 酚 及瑞 芬 太 尼 诱 导。记 录入 室静 卧 1 0 m i n ( T 0 ) 、 意识消失 时 ( T ) 、 气 管 插管 即 刻 ( T ) 及 插 管后 1 m i n ( T ] ) 、 3 m i n ( T ) 、 5 m i n ( T 5 ) 的H R 、 S B P 、
L I U Xi a o — q i n g, MA L i , HU A NG Z h o n g — h u a, HU Y a h — y a h , B AO Y a n — l i , L I A NG Ni n g
(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x i Z h u a n g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 N a n n i n g 5 3 0 0 2 1 , G u a n g x i , C h i n a )
D B P ; 并 测定上 述时 点血糖 ( G l u ) 及血浆 皮质醇 ( C o r ) 浓 度变化 。结果 T 1 、 T 2 时两组 HR、 S B P 、 D B P明
显低 于 T n 时( P< 0 . 0 5 ) ; T 、 T 4 时 I 组 S B P 、 D B P明显 低 于 Ⅱ组 , H R I I 组 明显 快 于 I 组( P< 0 . 0 5 )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h e m o d y n a m i c c h a n g e a n d s t r e s s r e a c t i o n o f t a r g e t — c o n t r o l l e d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2期临床医学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女性为主,且发病率居女性癌症首位,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对女性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样,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非常重要[1]。

乳腺癌手术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麻醉,该方式麻醉效果较为全面,肌肉松弛效果较好,也能获得可靠的呼吸支持,但麻醉相关并发症较多,加上插管拔管过程中会产生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很大,故如何减轻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是目前临床广泛关注的话题[2]。

中医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是镇痛作用,而将针灸的镇痛作用用于辅助麻醉中,也是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3]。

经皮穴位电刺激就是在针灸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经皮电神经刺激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达到镇痛目的,且有研究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减少患者麻醉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麻醉恢复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4]。

故本研究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通过辅助麻醉观察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接收的14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5]中乳腺癌的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2035作者简介:张阿粉(1987-),女,汉族,陕西乾县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经皮穴位电刺激。

*通讯作者:荀世宁,E -mail :xsn23@.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张阿粉,郑荣芝,李瑞,荀世宁*(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利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研究电针的镇静作用

利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研究电针的镇静作用

利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研究电针的镇静作用高燕凤;宋大为;王强;颜飞【摘要】目的采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PSD)探讨电针对健康人产生镇静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2例健康受试者的双侧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穴位给予电针刺激,分别记录30 min无电针(静息态)及电针(电针态)两种状态下的多通道脑电图(EEG)信号,同时双频谱指数监测仪(BIS)监测被试者的镇静程度.利用PSD分析电针过程中脑电图的功率变化.结果与静息态相比,电针状态BIS值降低(P<0.05);脑电信号δ波段功率增加(P<0.05),α波段功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单独作用可产生镇静作用,电针产生的镇静作用使得脑电活动发生改变,慢波活动增加,推测与其产生的镇静作用相关.【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4页(P800-803)【关键词】电针;镇静;脑电图;功率谱密度【作者】高燕凤;宋大为;王强;颜飞【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电针是中国传统针灸的现代变形。

研究表明,电针对癌症疼痛管理、抗术后恶心、抗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良好的作用[1]。

电针可以作为围术期护理以及其他临床应用中的重要辅助手段[2]。

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发现电针可诱导镇静作用。

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电针与麻醉药或镇静药联合产生的镇静作用。

既往研究表明,电针能显著增加丙泊酚诱导下的全麻患者的镇静深度[3]。

电针能显著降低咪达唑仑的剂量[4]。

电针单独应用是否足以产生可观察的镇静作用目前还不明确。

电针诱导镇静的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

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于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脑磁图以及核磁共振技术,获取各个脑区的活动信息,通过现代信号处理和统计分析,测量各个脑区之间信息交互强度,将各独立的测量信号整合,实现对全脑信息传递的整体分析。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健康受试者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健康受试者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n a d COS c m p r d wi b s ln aue i he g o p A, h we e , c mp rd wi b s ln aue , t r r n o ae t a ei e v h l s n t ru o v r o a e t a ei e v h l s hee wf ree t csi lt n n teg u at lcr t ai .Af r lcr t lt n h r r inf a t e raei n r e i mu o t et cs muai ,teeweesg ic n ce s nAGI ee i i o i d I
【 关键 词 】 经 皮 穴 位 电 刺 激 脑 电 双频 指 数 应 激 反 应
T e Efe to a s u a e u e t ia u o n s S mu a i n o s e ta n e fHe lh Vou te s h f c fTr n c t n o s Elc rc lAc p i t t i l t n Bip c r I d x o a t l n e r o l WA n —h h, HEN a . n Z NG L — a e t NG Mt g s a C Hu i o g, HA i . t 1 n a
维普资讯
主垦史垦 o 年3 第 1卷第 3 JTM M r 07V16N. 璺蕉 7 月 6 期 EC . a 20,o 1,o . . 3

临 床 研 究

经皮穴位 电刺激对健康受试者脑 电双频 指数 的影 响
王 明山 陈怀龙 张丽娜 张纵横
o ha hvln esMeh d :6 el o n es e adm yd i dit tr ru s h ru T A ) f el o t r t u e . to s 0ha hvl t r w r rno l i d o he gop:te opA( E S, t ue e v e n e g teg u (l eos m l i )ad t ru (l k h r pB p cb t u t n n h g pC b n ).T eBS o a i ao e o a h I,HR ,MA eercre e r adat P w r eodd bf e n e o f r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小儿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可行性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小儿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可行性

度 与 脑 电 双 频 指 数 相 关 性 良好 , 馈 调 控 反
方 法 可行 。
在d J 麻醉方 面 , uss ,g G r 等 选择 了 e 6 0名 择期 手 术 的患儿 随机 分成 3组 ,I 组 丙泊 酚诱 导剂 量为 2 / g Ⅱ组 给 予 mgk ,
关键词

脑 电 双 频 谱 指 数 小 儿 丙 泊
1 岁, 1 肥胖 、 中枢 神 经 系统 疾 病、 肾 有 肝
功 能 异 常 及 蛋 白 过 敏 史 患 儿 均 排 除 。所
有患儿均不用术前 药。
摘 要 目的 : 讨 脑 电双 频 指 数 ( I) 探 BS
0 0 ) 表现 出较大的个体间变异性 , .5 , 所有
患 儿 心 率 减 慢 的 平 均 幅 度 为 1. % 69
相关性 “ 。
BS值 。开通 静 脉 通路 后 用 中长 链 丙泊 I
酚靶控输 注 诱导 。应用 威 利方 舟 T I一 C Ⅲ型靶控注射泵 ( rh模式 ) Mas 给药 , 依次 输入患儿 的年 龄 、 性别 、 高 、 重 , 身 体 设定 起始 血浆靶 浓度 为 3L/ l每 隔 2分 钟 t m, . g 递增 0 5 ml直 到患 儿 BS值 等 于 5 . , I O 4 - ( 间不给任 何刺 激 ) 稳定 2分 5时 期 并 钟后 ( 有肌松药 ) 进行 气管插 管 。整个 诱
导过程持续面罩 吸氧 (L 分 )必 要时手 3/ ,
降低 。 患 儿 的 B 、 R、P R 平 稳 , P H SO R 丙
泊 酚 靶 控 浓度 与 血 压 、 率 降低 的 幅度 均 心
无 明显相 关性( 0 0 ) 表现 出较 大的 P> . 5 ,

靶控异丙酚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意识状态的比较

靶控异丙酚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意识状态的比较

靶控异丙酚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意识状态的比较【摘要】目的当处于靶控输注异丙酚镇静时,通过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ex)来进行意识状态的准确性的检测。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患者,用靶控异丙酚法来镇静,同时对bis和aepinex进行监控,并且运用逻辑回归和特异性比较等两种方法判断其准确性。

分析比较oaa/s指数和bis数据,aepindex数据和靶控异丙酚的浓度线性相关性。

结果进行监控的两组数据都反映出患者的意识状态,即p=0.01。

结论可以看出,两者都对意识状态的检测有效,但是,bis是对意识恢复的过程的反映,而aepindex则是表现其镇静深度的状况。

【关键词】靶控输注异丙酚;脑电双频指数;镇静深度用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监测镇静深度的方法是最优的[1],其中,用aep分析较复杂,而aepindex 更新数据快,当时就反映出镇静深度。

本文就将对这两种数据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出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收治18例asai-ⅱ期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

(收治的所有患者无其他疾病)。

此外,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测,如血压的检测,心电图的检测等。

检测前注意要求50mg的肌注哌替啶,0.1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鼻导管吸氧要求是3l/min的流量值[2]。

1.2检测方法依照国际标准要安放10-20系统的bis监测仪,参考电极标准是fz。

bis数据记录时间为2-3s/个,aepindex数据记录时间为10s/9个。

数据存储后进行具体分析。

1.3靶控浓度从浓度0.5μg/nd进行递增,速度是0.5μg/ml,一直增加到镇静数值oaa/s≤2为止,经过超过一刻钟的平衡后停止。

此时,对镇静数值oaa/s改良,如当oaa/s≤2时,挤压三角肌没有正常反应,认定为没有意识[3]。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人流患者BIS及VAS的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人流患者BIS及VAS的影响

文章编号:0255-2930(2010)04-0305-03中图分类号:R246 2 文献标志码:A针刺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人流患者BIS及VAS的影响程 翔 王志强 林青梅 陈美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佛山528200)[摘 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人流患者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方法:将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风险评估 - 级、拟行人流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穴取内关、太冲,B组行宫颈阻滞麻醉,C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宫颈阻滞麻醉。

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至术后30m in,对BIS及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C两组BIS在经皮穴位电刺激15min后显著下降,B组无显著变化,A、C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C两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 05);3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从高到低分别为B组、A组、C组,组间VA 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C两组不良反应较B组显著降低(均P<0 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人流术中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疗法;人工流产;脑电双频指数;视觉模拟评分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on BIS and VAS in artificial abortion opera-tionCH E N G X iang,W A N G Zhi-qiang,LI N Q ing-mei,CH EN M ei-huan(Depart ment o f Anesthesiolo gy,N anha i Women and Childr en s H ospital A ffiliated to Guang zho u U niv ersit y of T CM,Fo shan528200,China)ABSTRAC T Objective T o observ e t he sedat ive and analg esic effects o 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 int stimula-t ion(T EAS)in patients with ar tificia l abo rtion o per ation.Methods N inety pat ient s,w ith A merican So ciety of An-esthesiolog ists(A SA)physical status - ,and scheduled for artif icial abor tion operation,wer e random ly div idedinto thr ee g r oups,30cases in each g r oup.T he pat ient s in gr oup A w ere treated w ith T EA S o n N eiguan(PC6)andT aichong(L R3),in g ro up B w ith paracerv ical block anesthesia(BA),and in g roup c w ith bo th T EA S and BA.Co nt inuous monito ring o f the mean ar terial blood pr essure(M A P),hear t rate(H R),ox yg en saturatio n and bispec-t ral index(BIS)of the patients lasted to30min after the operatio n.T he BIS,V isual Analo gue Scale(V AS)duringthe o per atio n and the adverse reactio ns after the o perat ion wer e analy zed.Results Aft er15minutes T EA S,the BISin gr oup A and C wer e decr eased significantly,w ith no signif icant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tw o g roups(P>0 05)and being bo th better than that in g r oup B(bo th P<0 05),w hich had no sig nificant change.T here wer e no sig nificantdiffer ences in the V AS among the thr ee gr oups(all P>0 05),w hile t he adver se reactio ns in bo th g ro up A and Cwer e low er t han that in g ro up B(both P<0 05).C onclusion T EA S has sedativ e and analg esic effect dur ing art if-icial abort ion operation and can decrease the adver se r eact ions.KEY WORDS T EAS;Acupo int T herapy;Induced A bort ion;Bispectr al Index;V isual A nalog ue Scales有研究[1-3]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提供一定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脑电双频指数(BIS)是目前监测镇静作用最有效的指标[4],具有及时、客观、量化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对2008年9月-2009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人流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引入BIS对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静程度进行量化;同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 AS)客观评价经皮穴位电佛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00808095第一作者:程翔(1970-),女,副主任医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凤 泉 陈健雄 赵 子 良
( 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1 2 0 )
【 摘要 1目的
评估 经皮 穴位 电刺激( T E A S ) 对 丙泊酚靶控输 注( T c I ) 镇静 下脑电双频指数 ( B I S ) 的影响 。方法
B I S达到 6 0的
参考文献
泌治疗及最大 限度雄激素阻断 。许 多临床研究表 明中医药能
减轻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的症状与化疗不 良反应 , 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增加患者的免 疫力 与治愈率嘲 。 化疗 主要是通过杀死肿
… 1 黄桂军 , 王华 , 陈朝宽 , 等. 扶正抑瘤 汤对 晚期 前列腺 癌患者生存 期
[ 3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医政司. 中国常见恶性 肿瘤治疗规范[ s ] . 第2 版. 北 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 1 9 9 2 : 3 0 — 3 1 . [ 4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 临床研 究指导 原则【 s 】 . 北京: 北 京 医科大学 出版社 , 1 9 9 3 : 9 1 — 9 2 . [ 5 ] W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i n o n c o l o g y :
■ 噙 窘
晚期前罗 葶 腺癌是现代医学的治疗 难点 , 睾丸切除抗雄性激 腺 癌患者局部病灶进展时 间和远处转移时间 , 其 机制可能与提 素治疗仍是晚期前 列腺癌 的主要治疗方法[ 6 1 。 据文献报道 , 晚期 前列腺癌多采用手术去势治疗、 药物去势治疗 、 化疗 、 间歇 内分 高患者 的免疫功能 , 诱导细胞因子分泌 , 增强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有关 。由于本研究的病例数量有限, 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探讨 。
践 中我们一是通过扶正达 到祛邪 的 目的 ;二是通过 中药利湿 、 化痰 、 祛痰 、 清热解毒等作用 , 直接抑 制或杀灭前列 腺癌细胞 , 达到扶正祛邪 的目的。运用此治疗思路 , 把扶正抑瘤汤应用于 前列腺癌 的治疗中【 1 ] 。 本文结果显示 : 扶正抑瘤汤加化疗组局部 病灶进展时间 、 远处转移时间分别与单纯西 医组 、 化疗组 、 扶正 抑 瘤汤组 比较 。 差 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 < O . 叭) , 且 T细胞亚群 C D , 、 C D 、 C D 。 及N K水平分 别与 单纯西 医组 和化疗 组 同期 比 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1 ) 。提示 扶正抑瘤汤加化疗治 疗前列腺癌患者能延长局部病灶进展时间和远处转移时间 , 提 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 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 现代药理学研
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 . 江苏中医药 , 2 0 1 0 , 4 2 ( 6 ) : 1 8 — 2 0 . [ 2 ] 卓玉凤 . 扶正祛邪 中药在肿瘤 治疗中 的作用 [ J 】 . 实用医学 , 2 0 0 3 , 3 1
( 3 ) : 3 l 一 3 3 .
瘤细胞 、 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繁殖和扩 散 , 最 终使患者 的生存 期得 以延长 , 但是化疗可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在临床实
将 4 0例 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O例 , A组单纯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 ; B组 T E AS 1 5 mi n 后 同时行丙泊酚靶控 输 注镇静 , T E A S 持 续至术毕 。 观察并记 录 2组 B I S值达到 6 0时所需时间及 丙泊酚的总用药量 。 结果 镇静时间 B组比 A组短( P < 0 . 0 5 ) , 丙泊酚用量 B组比 A组少( P < O . 0 5 ) 。 结论
p r o s t a t e c nc a e r [ M ] . N C C N, v e r s i o n 1 9 9 7: 1 1 .
[ 6 】 鲍 镇美.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新动 向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2 0 0 2 , 2 3
( 2 ) : 6 9 — 7 1 .
同作 用 。
T E AS 对 丙泊酚镇静 效应有 明显的协
【激
脑 电双频指数
Th e e fe c ̄o f t r a n s c u t a n e o u s e l e c t r i c a l a c u p o i n t s t i mu l a t i o no nb i s p e c t r a l i n d e xi nt a r g e t - c o n t r o l l e dp r o p o f o l s e d a t i o n
究表明 , 方 中黄芪 、 茯苓、 党参 等可诱导 白细胞介素 一 2 ( I L 一 2 ) 、 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 等细胞 因子 的产生 , 并提高相应 细胞 因子 活性 ;莪术 中榄香烯能阻滞 肿瘤 细胞从 G 2 / M期进入 s 期 并诱
发其细胞凋亡1 9 ] 。 临床应用显示 , 扶正抑瘤汤加化疗能延长前列
【 9 9 ] 张 文彬 , 刘 金霞. 中药抗 肿瘤侵袭转 移作用 的研究进展U 】 . 临 床荟
萃, 2 0 0 4 , 1 9 ( 1 6 ) : 9 5 8 — 9 5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6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镇 静下脑 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 7 】 王理 杨 , 姚文 秀. 前列腺 癌内分 泌治疗进 展叨. 华 西医学 , 2 0 1 1 , 2 6
( 7 ) : 1 1 1 2 — 1 l 1 4 .
【 8 】 历将斌 , 王沛 , 那彦 群, 等. 前列腺癌中医药 治疗 的经验与思路 f J ] . 中
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 0 0 2 , 2 2 ( 6 ) : 4 2 5 — 4 2 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