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影像诊断
全身类pet肿瘤筛查-脑脓肿磁共振DWI影像

• 鉴别诊断:
• 1、与囊性、坏死性肿瘤:
• 以浆液性的坏死物为主,其粘稠度相对较低, 较正常脑组织弥散加快,DWI低信号,ADC值 增高。
• 但当肿瘤中央的坏死含无菌性或凝固性坏死、 出血或粘稠的粘液时,也可表现为DWI高信号, ADC值降低
• 2、与单纯凝固性坏死: • 常发生于射频丘脑切开术后 • DWI高信号,ADC值降低 • 病史与症状有助于鉴别
• 具体影像学表现: • 中心: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 壁:DWI、ADC等信号 • 周围水肿:DWI低信号,ADC高信号。 • 经过治疗的脓肿腔DWI也可等信号或低信号。 • 有报道称,脑脓肿ADC值较急性梗塞8小时后
的病灶ADC值低50%。 • 对细菌性
脑脓肿
脑脓肿
硬膜下积脓
隐源性脑脓肿
脑脓肿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震颤行射频丘脑切开术后出现凝固性坏死
接下页
接下页
接下页
脑脓肿
脑脓肿
脑干脓肿
肺癌脑转移
肺癌脑转移
节神经细胞胶质瘤
上图脑脓肿、下图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不是所有脓肿都是上述表现,上述表现是成熟期的, 此图是不同时期脑脓肿的表现
磁共振的DWI成像应用 ---脑脓肿
• 【脑脓肿】 • 位于灰白质交界区或深部白质。 • 脑脓肿早期: • 局部脑炎病灶或化脓前的脑炎 • DWI 呈稍高信号,ADC值降低。 • 脑脓肿形成期: • 病灶中心凝固坏,囊液粘稠,水分子扩散运动
受限,内含蛋白质大分子,如纤维蛋白原, DWI明显高信号为特征性改变。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脑脓肿是指由于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局部化脓性炎症性坏死。
影像学诊断在脑脓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脑脓肿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并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一、常见影像学表现1. CT扫描CT扫描是最常用的脑脓肿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脑脓肿的CT 表现中,可见下列几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低密度区:脑脓肿可呈现为局限性低密度区,表现为脑组织密度降低,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相比密度较低。
- 壁样强化:脑脓肿周围的壁样强化是其典型表现,通常在静脉期和延迟期显现。
- 周围水肿:脑脓肿周围可出现水肿,表现为周围脑组织对比剂吸收减低。
2. MRI扫描MRI扫描是另一种常用的脑脓肿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对于脑脓肿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脑脓肿的MRI表现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有:- T1加权像上信号异常:脑脓肿在T1加权像上呈现为异常信号,通常呈现为低信号。
- T2加权像上信号异常:脑脓肿在T2加权像上呈现为异常信号,通常呈现为高信号。
- 增强MRI:增强MRI常用于观察脑脓肿周围的壁样强化,以及脓腔和小脓肿的描绘。
二、诊断要点1. 影像学结合临床在进行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时,需要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情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与影像学表现的一致性对脑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差异诊断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类似性,因此需要进行差异诊断。
常见的需要与脑脓肿进行鉴别的疾病有:脑肿瘤、脑脓肿样脑病变、脑膿肿等。
3. 腔内和腔外感染诊断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重点是对腔内和腔外感染进行鉴别。
对于腔内感染,需要观察脓腔和脓肿的形态、壁样强化等特征;对于腔外感染,需要注意周围脑组织的水肿和壁样强化等表现。
总结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在脑脓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T扫描和MRI扫描是常用的脑脓肿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脓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左颞叶肿物)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
ADC囊性部分高信号
DWI 囊性部分低信号
转移性腺癌
l囊样长T1长和T2、圆、态饱满。 l壁光整,强化明显均匀。 lDWI高,ADC低。
• 包膜形成期:1-2周初步形成,4-8周形 成良好。破溃形成多发脓肿。(典型征像)
l初期原发感染病灶+急性全身感染病 灶。
l包膜形成,症状改善,出现脑内占位 颅高压及定位体征。
单 发 脑 脓 肿 M R 表 现
l环形强化病灶。 lDWI高,ADC低病灶。
胶质母细胞瘤
环形、花边样强化,不均匀厚薄,有结节。
脑脓肿的影 像诊断与鉴
别诊断
l脑脓肿是炎症一个阶段。化腔性细菌进入 颅内引起炎性改变,可形成化脓性脑炎、 脑脓肿,亦可引起脑膜炎。
l幕上多见,颞叶居多。 l致病菌为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l途径:邻近蔓延,血源性,外伤、术后,
隐源性。
• 急性脑炎期:白质,水肿、渗出、小出血 灶、软化灶。
• 化脓期:坏死液化扩大融合成脓腔,可见 分隔、周围有炎症肉芽组织,邻近胶质增 生,水肿减轻。(不典形表现)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要点与技巧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要点与技巧在神经影像学领域,脑脓肿的诊断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家,我在此分享我在诊断脑脓肿时的一些要点与技巧。
了解脑脓肿的病理特征至关重要。
脑脓肿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和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血源性传播,另一种是通过邻近组织的感染蔓延至脑部。
1. 影像表现:脑脓肿在CT和MRI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CT上,脑脓肿常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周围伴有炎性水肿和占位效应。
在MRI上,脑脓肿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灶,边缘模糊,周围伴有炎性水肿和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可见病灶边缘强化。
2. 定位和大小:脑脓肿的好发部位包括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脑后动脉分布区和基底节区。
在诊断时,要关注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便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3. 周围炎症反应:脑脓肿周围伴有炎性水肿和占位效应,这有助于与其他病变如肿瘤、梗死等相鉴别。
在影像学诊断中,要关注病灶周围的炎症反应,以便准确判断病灶的性质。
4. 病原体:脑脓肿的病原体对治疗方案有重要影响。
在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病灶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测可能的病原体。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脓肿常表现为单发性、较大范围的病灶,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脓肿则常表现为多发性、小范围的病灶。
5. 并发症:脑脓肿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积水、脑室扩张、脑梗死等。
在诊断时,要关注病灶周围的影像学改变,以便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头痛、意识模糊入院。
体检发现体温高达39℃,右侧肢体无力。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头部CT扫描显示右侧额叶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周围伴有炎性水肿和占位效应。
MRI检查显示右侧额叶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边缘模糊,周围伴有炎性水肿和占位效应。
25例脑脓肿MRI表现分析

第3 期
戴 文海 等 : 5例脑 脓 肿 MR 表 现分 析 2 I
临床有否外伤史 。 3 2 4 血 管瘤 ..
第2 1卷
缺 血 : 瘤 内血 管 壁 透 明 变 性 、 厚 , 起 缺 血 继 而 发 生 变 性 , 肿 增 引 镜 下 见 到 许 多 玻 璃 样 变 的血 管 。 肿 瘤 的黄 色 瘤 变 , 起 泡 沫 ③ 引 细 胞 变 性 形 成 空 泡 。以上 三 种 因 素单 独 或 综 合 作 用 引起 囊 变 。
[ ]张静 , 5 何宁 , 宁建勋. 原发性髓外硬 膜下肿 瘤MR 表现及鉴 别诊断 I
[] 实用 放 射 学 杂 志 , 0 3 1 ( ) 6 56 7 J. 2 0 ,9 8 ;8 —8 .
[]陈伯华 , 6 胡有谷 , 何树钢 , . 等 椎管 内原 发性 血管瘤 [] 中国脊柱 脊 J.
1 9 3 ( ): 8 1 2 9 2, 4 2 9 — O .
4例均 出现 脊膜尾征 。脊膜瘤 与神经源性肿瘤 鉴别 : 宽基底 ①
附着硬 脊膜表 面 为其病 理与 影像 学的特 征性 改变 , 宽 基底 而 附着 最 典 型 的 征 象 为 肿 瘤 以半 丘 状 向 内 隆 突 。 脊 膜 尾 征 : ② 增 强 后在肿 瘤 强化 同时 与肿瘤 相连 的硬脊 膜明 显条状 强化 , 即
[]李茂 , 3 梁漱溟. MR环状强化诊 断椎管神经鞘 瘤的价值 [] 实用放 J.
射 学 杂 志 ,9 9 1 () 4 14 2 1 9 ,5 7 :0 — 0.
[ - 元桂 , 4高 1 蔡幼铨 , 蔡祖 龙. 磁共振 成像诊 断学[ . M] 北京 : 民军 医 人
出 版社 ,0 5 3 5 2 0 :4 .
颅内炎症CT、MRI影像诊断标准

一、化脓性感染
• 脑脓肿 (brain abscess) •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二、病毒性脑炎(viral cephalitis) 三、颅内结核 (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 四、颅内寄生虫病
• 脑囊虫病 (cerebral cysticercosis) • 脑包虫病 (cerebral hydatidosis)
临床:局灶症状、癫痫、颅内压增高; 嗜酸粒细胞增高;补体结合实验阳性; 常伴肝、肺包虫病。
影像学表现:
单发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边界清楚; 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 可有囊壁钙化; 周围无水肿; 增强后可见壁环形强化。
Hydatid cyst. Transverse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a 5year-old child shows a very large nonenhancing cystic mass without surrounding edema (arrows)
脑表面细条状、脑回状强化;
• MR 蛛网膜下腔变形, T2信号增高;可有不 规则强化;
•可并发脑梗塞、脑积水、脑外积脓和脑表面 钙化。
An 8-month-old female
二、病毒性脑炎
概述 • 各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包括HSV、
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AIDS等; • 神经节细胞变性,轴索肿胀、髓鞘消失;
3. 程度不同的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
脓肿
脑脓肿
脓肿
氨基酸峰(0.9ppm)、乙酸(1.92ppm)、丙氨酸 (1.5ppm)等的出现具有特异性
诊断要点
• 感染症状; • 环壁为完整、光滑、均匀的薄壁,且强化明显。
脑脓肿的鉴别诊断

脑脓肿的鉴别诊断
脑脓肿是一种表示为包含脓液的脑实质内囊膜形成的脑脊液囊性病变的感染性疾病。
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仔细的鉴别诊断,以便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以下将介绍脑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症状
脑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区别性诊断时需要注意观察症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影像学表现
脑脓肿在传统放射学检查中的显示形态各异,一般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其形态、边界呈环状强光团块性影,围绕脑实质有一定的浸润性,边缘较清晰。
在实际影像学检查中,根据脓肿的部位、大小、界限、以及可能的合并症等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可以辅助脑脓肿的诊断。
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和脑脊液的化验结果有助于确定脓肿的类型,对临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病因
脑脓肿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为细菌感染所致。
对于不同病因的脑脓肿,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病因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诊断注意事项
在临床中进行脑脓肿的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脑脓肿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脑部感染性疾病的区分 - 脑脓肿与脑肿瘤的鉴别 - 脑脓肿的病变特征和病变部位的关系 - 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结语
脑脓肿的鉴别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综合运用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通过规范的诊断流程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脑脓肿病理标本描述

脑脓肿病理标本描述一、什么是脑脓肿?脑脓肿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脑部感染所导致的炎症性肿块。
它通常是在脑组织内形成的脓包,其中包含脓液、坏死组织和白细胞。
脑脓肿可以发生在大脑、小脑或脑干,并且可以单发或多发。
二、脑脓肿的病理特征脑脓肿的病理标本通常显示如下特征:1. 病变区域的组织炎症反应病理标本中病变区域的组织显示明显的炎症反应。
这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
2. 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脓肿中的病理标本通常显示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
坏死组织通常呈现灰黄色,可见于病变区域的中心部分。
3. 脓液积聚和脓腔形成脑脓肿病理标本显示脑组织中脓液的积聚和脓腔的形成。
脓液可以是黏稠的,其颜色由黄色到绿色不等。
脓腔可以是单个的或多个的,大小也有差异。
4. 免疫反应的存在免疫反应在脑脓肿的病理标本中也是可见的。
通常可以观察到炎性细胞间的免疫反应,以及周围组织对病变区的免疫反应。
三、脑脓肿的病因脑脓肿的病因可以是多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1.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脑脓肿病因是细菌感染。
革兰氏阳性细菌如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都可以引起脑脓肿。
2.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脓肿相对较少见,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等真菌可以引起脑部感染。
3.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如囊虫病和包虫病等也可以导致脑脓肿的发生。
这些寄生虫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感染人体,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脑部引发感染。
四、脑脓肿的临床表现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可以因病因、病变部位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1. 头痛和发热头痛是脑脓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常伴随着发热。
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周。
2. 神经系统症状脑脓肿病变部位不同,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也有所差异。
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瘫痪和感觉异常等。
3. 其他症状其他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颅内高压和局部压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多数病人有近期感染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史,伴发 脑膜炎者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嗜睡, 谵妄或昏迷)、脑膜刺激征等。周围血象呈现白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加快等。此时神经系统并无定 位体征。
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内压增高虽然在急性脑膜炎期可出现,但是大多数 病人于脓肿形成后才逐渐表现出来。表现为头痛好转后又 出现,且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剧烈时伴呕吐、脉缓、 血压升高等。半数病人有视乳头水肿。严重病人可有意识 障碍。上述诸症状可与脑膜脑炎期的表现相互交错,也可 于后者症状缓解后再出现。
建议MRI
26
2011-7-15
MRI平扫
27
2011-7-15 MRI增强
28
MRS
29
MRS
30
31
PWI
32
MRI:1)左颞叶异常信号,脑脓肿可能性大 2)左侧外侧道及乳突区异常信号,考
虑炎性病变。
33
2011-11-28 术后复查CT
2011-12-20 左侧中耳手术:
病理-胆脂瘤
17
2011-6-23
MRI平扫 18
MRI增强
19
MRA
20
胸部CT:考虑炎症
21
2011-9-28
穿刺治疗后复查
22
23
病例2 赵某 F/65
2011-6-26 头颅CT:建议
MRI除外占位
24
2011-6-27 颞骨CT: 左侧中耳乳突炎
25
2011-6-26 头颅CT: 颞顶叶病变,
15
脑脓肿的CT/MRI表现
四、晚期包膜期
CT和MRI表现与早期包膜期相相邻层面出 现小结节性强化灶具有特征性,其病理基 础是由于脓肿内压力过高使脓肿壁薄弱区 破溃而形成“子脓肿”而脓肿中心坏死区 内压力一般较低,DWI呈高信号,强化同早 期。
16
病例1
杨某 M/40
2011-6-22
建议MRI检查除外 脑干区脑梗死
14
脑脓肿的CT/MRI表现
三、早期包膜期
CT 平扫见低密度灶中间有一完整的略高 密度环
MRI T1像上中心为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 区,其外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环状影,周 围为低信号水肿带,T2像上高信号坏死灶 周围有一低信号暗带,壁薄,光滑不连续, 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强化环, 延迟扫描病灶中心不强化
9
临床表现
脑部定位征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脓肿所在部位而异。
不典型表现
有些病人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或没有明确感染 史,仅表现脑局部定位征和/或颅内压增高症状, 临床上常误诊为脑瘤等。有些病人合并脑膜炎, 仅表现脑膜脑炎症状。
10
辅助检查
1、头颅X线平片 2、头颅超声波检查 3、脑电图检查 在脓肿处可呈现局灶性慢波,主
13
脑脓肿的CT/MRI表现
二、晚期脑炎期
CT CT平扫为低密度区中有一略高密度环 影
MRI T1像上可见与脑脊液相似低信号区, 边界不清,周围为低信号水肿。T2像上中 心为似脑脊液样高信号灶,周围可见指状 水肿,范围更广泛,周围脑组织灰质和白 质正常对比度消失, DWI呈等信号。增强 扫描可见完整的强化环
34
病例3 何某 M/47
35
36
MRA
MRV
37
MRI:考虑脓肿及硬 膜下积脓可能, 建议增强
肝肾功能异常,未行 MRI强化检查
抗炎治疗后,病情有 所好转出院。
38
鉴别诊断
1、恶性胶质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 1)感染症状, 2)强化环表现
39
2、转移瘤:
1)原发病史:肺癌和乳腺癌等 2) 病灶部位, 3) DWI, 4)强化多发结节状或环状
6、钻孔穿刺 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 适用于采取上述各检查方法后还不能确诊 的病例,而又怀疑脑脓肿者。
12
脑脓肿的CT/MRI表现
一、早期脑炎期
CT 平扫为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占 位效应明显
MRI T1像上中心稍低信号,边缘不清,周围为低 信号水肿带,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脑室可见受 压,T2像上中心为稍高信号,并与周围高信号水 肿带融为一体,周围脑组织灰质和白质正常对比 度消失,D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时多为不连续 环状强化,延迟时环壁逐渐增厚,中心低密度逐 渐缩小,并可出现结节状强化,有的邻近有脑回 状强化
43
治疗
脑脓肿的处理原则是: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 应进行积极的抗炎症和控制脑水肿治疗。脓肿形 成后,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抗感染 二、降颅压治疗 三、手术
1、穿刺抽脓术: 2、导管持续引流术: 3、切开引流术: 4、脓肿切除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44
45
谢谢
46
子经动脉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脑脓肿。原发感染灶常见
于肺、胸膜、支气管化脓性感染、先心病、细菌性心内膜
炎、皮肤疖痈、骨髓炎、腹腔及盆腔脏器感染等。脑脓肿
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额叶、顶叶,有的为多发性
小脓肿。
4
分类:
3、外伤性脑脓肿
多继发于开放性脑损伤,尤其战时的脑穿透性伤或清创 手术不彻底者。致病菌经创口直接侵入或异物、碎骨片进 入颅内而形成脑脓肿。可伤后早期发病,也可因致病菌毒 力低,伤后数月、数年才出现脑脓肿的症状。
脑脓肿的影像诊断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
CT室 石犇
1
2
概念
脑脓肿(Intracerebral abscess)是指化脓性 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 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 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脑脓肿。脑脓肿在任 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
3
分类:
1、耳源性与鼻源性脑脓肿
40
3、结核瘤 :靶征
41
4、囊虫病(脑实质型):
1)多发结节,部分可显示头节,2)胶样囊泡期,DWI 3)结合CT,钙化。
42
5、脑出血吸收期:脑实质内出血一周后,增强扫描
时可出现环形强化,强化程度较轻,无张力,形态不规则 或环不完整。1)出血史,2)符合血肿演变规律
6、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脑白 质病灶较大时,因病灶内发生坏死,MRI增 强扫描也可呈环形强化,但较少见,且脑 白质内同时有多发病灶存在
化脓期
脑炎软化灶坏死、液化,融合形成脓肿,并 逐渐增大。如融合的小脓腔有间隔,则成为多房 性脑脓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病人全身感染征象 有所好转和稳定。
7
病理
包膜形成期
一般经1~2周,脓肿外围的肉芽组织由纤维组织及神经 胶质细胞的增生而初步形成脓肿包膜,3~4周或更久脓肿 包膜完全形成。包膜形成的快慢与致病菌种类和毒性及机 体抵抗力与对抗菌素治疗的反应有关。
要对大脑半球脓肿有定位意义。 4、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在脑膜脑炎期颅内压
多为正常或稍增高,脑脊液中白细胞可达数千以 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量也相应增高,糖 降低。脓肿形成后,颅内压即显著增高,脑脊液 中的白细胞可正常或略增高
11
辅助检查
5、脑CT\MRI 是目前诊断脑脓肿的主要方 法,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脑脓肿;已成为诊断 脑脓肿的首选和重要方法。
* 耳源性脑脓肿最多见,约占脑脓肿的2/3。继发于慢性
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常发生在颞叶,少数发生在顶叶 或枕叶。
*鼻源性脑脓肿由邻近副鼻窦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所致。
如额窦炎、筛窦炎、上颌窦炎或蝶窦炎,感染经颅底导血 管蔓延颅内,脓肿多发生于额叶前部或底部 。
2、血源性脑脓肿
约占脑脓肿的1/4。多由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细菌栓
4、隐源性脑脓肿
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机体抵抗力弱时,脑实质内 隐伏的细菌逐渐发展为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实质上是血 源性脑脓肿的隐蔽型。
5
致病菌
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 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可为混 合性感染。
6
病理
急性脑膜炎、脑炎期
化脓菌侵入脑实质后,病人表现明显全身感染 反应和急性局限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理变化。脑 炎中心部逐渐软化、坏死,出现很多小液化区, 周围脑组织水肿。病灶部位浅表时可有脑膜炎症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