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认识负数

第二课时   认识负数
第二课时   认识负数

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例3、例4及练习一 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

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

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负数

二、教学例3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2)-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5、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6题。

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练习一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练习一第9 10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负数 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敬文实验小学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课时,从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天气预报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

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通过用+8844米表示海拔8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 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课件) 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沛县栖山镇王店小学周脉奎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练习题

— 1 —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练习题 一、我会填。 1、-10℃读作( ),表示( ),以海平面做0米,+405.8米读作( ),表示( )。 2、78.5摄氏度可表示为( ),零下23摄氏度可表示为( ),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72米,记作( ),读作( )。 3、如果运进货物8.5吨记作+8.5吨,那么-9.6吨表示( )。如果支出980元记作-980元,那么收入1050元记作( )。 4、在23、0、-8. 5、+10.3、-50、41、3 2 、 1001这些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温度计0刻度线以上表示( ),0刻度线以下表示( )。 6、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一壶水已经烧至75摄氏度,再烧( )℃就达到沸腾。 7、所有的( )数都大于0,所有的( )数都小于0 。 8、妈妈七月份存入银行500元,存折上记作+500元,八月份的时候,存折上记作-300元表示( )。 9、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 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12下,魏丽的成绩是-8下,王明实际跳( )下,魏丽实际跳( )下。 10、规定10吨记为0吨,则12吨记为+2吨,那么+5吨表示实际( )吨,7 吨记作( )。 二、仔细选。 1、五一班数学平均分为89分,高于平均分3分记作+3分,那么,低于平均分4 分应记作( )。 ①-4 ②4 ③85分 ④-4分 2、小红和小军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小红向东走327米记作-327米,那么小军 向西走245米应记作( )。 ①+245 ②+245米 ③-245 ④-245米 3、低于正常水位0.18米记为-0.18米,高于正常水位0.05米记作( )米。 ①+0.05 ②-0.05 ③+0.23 ④-0.13 4、某商店本月净收入4000元,记作+4000元,而上月净收入为-2000元,则-2000 元表示( )。 ①上个月盈利2000元 ②上个月亏损2000元 ③上个月卖出2000元 ④上个月花费2000元 5、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 ①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三、判断题。 1、如果气球上升20米记作+20米,那么-10米表示下降-10米。 ( ) 2、如果气温下降5℃记作-5℃,那么+8℃意义就表示零上8℃。 ( ) 3、若将高100厘米定为0cm ,则高120厘米就可记作+20厘米,-5cm 就表示高95 厘米。 ( ) 四、填一填,读一读。 五、解决问题。 1、 ①小明向东走3米表示为+3米,小明向西走6米表示为( )米。 ②如果小明的位置是-2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③如果小明的位置是+5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④如果小明先向西走4米,又向东走8米,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米。 ⑤如果小明先向东走6米,又向西走12 米,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米。

认识负数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 苏州市平江区敬文实验小学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课时,从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天气预报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

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通过用+8844米表示海拔8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课件) 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练习题 一、我会填。 1、-12℃读作( ),表示( ),以海平面做0米,+53.8米读 作( ),表示( )。 2、71.5摄氏度可表示为( ),零下45摄氏度可表示为( ),珠穆郎峰海拔高度为8844 米,记作( ),读作( )。 3、如果运出货物11.2吨记作—11.2吨,那么+23吨表示( )。如果支出113元记作-113 元,那么收入+235表示( )。 4、在4 5、0、-3.2、+110.3、-63、41、3 2 、102这些数中,正数有( ),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①以地面做0米,向地下挖9米记作( ),从地面向上盖18米记作( )。②以上 午12时为基准,早上8时记作-4时,那么下午4时记作( )。 6、温度计0刻度线以上表示( ),0刻度线以下表示( ),( )是最早认识和使 用负数的国家。 7、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一壶水已经烧至92摄氏度,再 烧( )℃就达到沸腾。 8、所有的( )数都大于0,有( )个正数,所有的( )数都小于0,有( ) 个负数。 9、爸爸九月份存入银行800元,存折上记作+800元,十二月份的时候,存折上记作-600 元表示( )。 10、六3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10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 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李明的成绩是+10下,张平的成绩是-5下,李明实际跳( )下,张平实际跳( )下。 11、某商店八月份的销售情况为:平均每天销售金额为180元,那么9月2日的销售金额为 +53元表示( ),这天实际销售额为( ),9月16日的销售金额为196元,比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多( ),这天的销售额应记作为( )元。 12、规定12吨记为0吨,则15吨记为+3吨,那么--5吨表示实际( )吨,18吨记作( )。 二、仔细选。 1、下列温度中,适合表示冰箱温度的是( )。 ①10℃ ②100℃ ③-10℃ ④-100℃ 2、五一班数学平均分为92分,高于平均分2分记作+2分,那么,低于平均分6分应记作 ( ),这个分数实际是( )分。 ①-6分 ②86 ③+6分 ④98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练习题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数,比“0”小的数叫做____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 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 m记作- 0.2 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 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12m ,"记作8m"表示向____移动_____m. 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_______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米。 7.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________元。 8.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______层。 9.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________ 10.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____,凌晨4时的气温是_____. 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 5月4日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6日水、电、煤气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2日电话费支出12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5日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12.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要求零件的直径是40mm,现检验员检验其中的10件,检验结果如下:(单位:mm) 40 40 如果以40mm为标准,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则这10件零件可分别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完成下面的表格。 下面的表格是全国各地的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情况:(单位:℃) 城市深圳广州天津上海江西哈尔滨 最高气温20 22 8 5 9 -1 最低气温15 16 -3 -1 3 -13

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第一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

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五上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是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6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 第二段,是例3、例4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情况和不同方向的路程。 这部分教材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是多少”,为接下来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作些准备。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 认识负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构。第二,希望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而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 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第一课时教学例1和例2,第二课时教学例3和例4。那么,例1、例2与例3、例4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例1、例2以及与之配合的练习题,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形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自然,也便于学生理解。例3、例4所涉及的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而且,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中,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点填出相应的正、负数,从而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中,涉及的素材也更加宽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扣分,有存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0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0的关系,不仅关乎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数感。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学生分类后,提出:0的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例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1】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教科书P1~P2的例1,例2,练一练,p5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2、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介绍温度计 课件出示温度计,学生介绍温度计,师适时补充。 二、探究新知: 1、温度计显示的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的风光,仔细观察三幅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南京和三亚比,南京气温怎样?

南京和哈尔滨比,南京气温怎样? 三亚和哈尔滨比,,三亚气温怎样? 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呢?以什么为标准? 启发学生思考: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一个比00C高,一个比00C 低,它们表示的意思怎样? 2、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或20摄氏度,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三亚的气温是+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3、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例2 你能看图说出珠穆朗玛和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 我们规定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 4、表示山脉、峡谷等高度,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标准,比海平面高多少米,就是海拔正多少米,比海平面低多少米,就是海拔负多少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课标》调整安排在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规律,我们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以下四个层次的活动: 1.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一开始即创设说天气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背景,促使学生积极广泛地参与讨论学习, 2.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本质。 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渎气温这一问题情景,从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自然引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

的需求。继而借海拔高度这一生活事例,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使学生再一次感知相反的量这一负数概念的本质意义。 3.以比较反思提升丰富概念内涵。 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这里通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等分界点,并借助直线上的点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正数部大于0,负数都小于0。同时在习题中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4.用多层练习巩固拓展概念外延。 在基本练习之后利用嫦娥卫星即时信息资料来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既与开头的生活引人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行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足正数,也不足负数,负数都小于0。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引入。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二、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一)教学例l,初步认识负数。 1.出示上海、南京、北京的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这3个城市当天的最低气温吗? 2.比较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不一样在哪? 3.刚才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4.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5.巩固练习“试一试”、“练一练”第2题。 (1)分别出示西宁、哈尔滨、香港等城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的最低气温吗? (2)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出示例2图,谁知道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 (8844米)这个高度是从哪儿到上顶的距离呢?(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 谈话:一个地点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称为海拔高度。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国的第五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

负数的认识优秀教案课程

数学优秀教案评选 《负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西平县焦庄金刚小学:张赞扬 2016-4-10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课前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上 2、左。 3、起立。 下面要加大点难度了,仔细听,看谁反应最快。 1、服装店今年九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伴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在节目中,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来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在科学课上,我们曾经学过一点看温度计的方法,在这,老师做

一个简单的介绍:在温度计上,有两个计量温度的单位。左边这个表示“摄氏温度,”右边这个表示“华氏温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摄氏度”作为计量温度的单位。所以,只要看温度计左边的刻度。师:我们先来看看南京,那一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 师:在摄氏温标里,它规定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出示图片:上海零上4摄氏度) 师:那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你是怎么看的?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师:它以0摄氏度为分界线,每小格是2摄氏度,那半格是多少摄氏度呢? 师:拿上海的气温和南京的比一比,感觉怎么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4摄氏度) 师:我们再来看北京,北京那一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北京的气温和上海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呢? 师:他巧妙的以0摄氏度为分界线,他说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师: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来区分和表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为了更方便于表示,在数学上采用了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人们规定,零上4摄氏度可以记作+4摄氏度或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4”读作正4,在写的时候,我们先写一个正号,再写一个4,读作正4。“+4”也可以写成4。这个数读作负四,-4在书写时,也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3.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4.+8.7读作(),-读作()。 5.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6.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7.比较大小。 -7○-51.5○0○-2.4-3.1○3.1 二、判断。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3.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在-的()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五年级数学教案 【例1】 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层。 【错误原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认为是“-7”。这部分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一共要下降9层,地面以上有2层,9-2=7,那地面以下就要下降7层,所以是“-7”。 【解题思路点拨】 因为地面上从“+2”层下降到“+1”层,只下降了一层,从“+1”层下降一层,就到了“-1”层,中间没有“0层”。这样就可以通过列举的方法求出答案。 【解题过程】 +2→+1→-1→-2→-3→-4→-5→-6→ -7→-8。 【变式矫正】 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5层上升了8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层。

【例2】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2千克, 记作:+2千克;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记作:( -5 )千克。 【错误原因分析】没有与标准体重相比, 错误地将小明体重看作标准体重. 【解题思路点拨】小明比标准体重重2千克.小华和标准体重比,相差多少呢?画图试一试找出标准体重的位置就容易了。 【解题过程】小明比标准体重重2千克, 标准体重就比小明体重轻2千克, 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小华体重就比标准体重轻3千克. 记作:( -3 )千克。 【变式矫正】 1.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 下第1层记作:( )层。老师现在-2层处,上升了4层,到了地面以上第( )层。 2.比90分多5分,记作:+5分。那么( )分可以记作:-4分。 3.“净含量:10±1kg”,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kg,最少是()kg。 4.如果小军跳绳125下,成绩记作+5下;那么小明跳绳116下,成绩应记作( ) 下;小乐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乐跳绳( ) 下。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认识负数,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参P19-22 学情分析: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陈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4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1、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需要40分钟。 2、本课时是本册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3、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 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中明确规定“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 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由于负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 生已经接触到了,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 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 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 建立负数的概念;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 写负数;感悟0的内涵。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生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之以思想教 育。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感悟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三、学习者特征: 通过平时的观察,本班学生知识面广、喜爱观察、能够主动的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乐于思考,学习热情高。学生已经认识并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相关知识,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他们也能列举出一些,只是还不能用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可以理解意义、加以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兴趣。了解负数的产生,谈感受,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策略: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之上运用记忆、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感悟正负数的意义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悟正负数的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应用加深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在挑战中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资源: 温度计(自制教具)、不同颜色数字卡片、带有习题的练习卡、多媒体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反话》 师:我说上半句,你们说下半句,但说出的意思要与老师的相反。(学生自由说) 1、同学们走进教室(同学们走出教室);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认识负数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cognize negative numbe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放在课前)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

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2.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⑴(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 那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问:好,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学生交流:是0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全)

第一单元负数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实验教材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四、单元课时安排 1.负数的认识……………1课时; 2.直线上的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教材:第2-4页, 2、教参:第11-13页。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准备: 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源等。 五、教学时间: 六、学情分析: 七、问题聚焦: 1.什么是负数? 2.正、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3.如何读、写正数和负数? 4.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表示什么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