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食物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农业发展逐渐向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缓控释肥是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一种肥料。
它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进行分析。
一、当前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缓控释肥生产技术,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缓释肥高效生产技术、膜包覆肥料技术、微生物缓释肥料的研究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缓控释肥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也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缓控释肥的应用范围与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缓控释肥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各类作物中。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缓控释肥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饮食安全作出贡献。
3. 市场前景广阔: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和前景广阔。
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缓控释肥仅占整个肥料市场的一小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缓控释肥的市场需求必将不断增加,并且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前景分析1. 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将会逐渐成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产品性能。
2. 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缓控释肥产品特性的明确,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其适用范围逐年扩大,其市场足以跨越国界,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3. 增强了资源保护能力:缓控释肥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肥料释放速度和提高肥料对作物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耕地施肥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资源保护能力。
4.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缓控释肥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力,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之,缓控释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面对农业持续发展的挑战。
缓_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97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由于该类包膜价格高,且大多数在土壤中分解缓慢而带来环 境污染,虽然可采取改性方法促使其降解,但对土壤的影响还 需进一步探讨。 (3)半合成高分子:是指 天 然 高 分 子 经 过 改 性 后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此类材料以纤维素的衍生物为主,粘度 大、成膜性良好、易水解,具有更好的控释效果和生物降解 性。
4.包 裹 型 缓 /控 释 肥 料 包裹肥料是包裹型复合肥料的简称。 据中国包裹型肥料 制造联合体技术资料定义:包裹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或多种植 物营养物质包裹另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 合体。 包裹肥料与包膜肥料的共同点均为通过包覆使肥料达 到缓释的目的。 区别在于包裹肥料是以肥料包裹肥料,因此, 包裹层的质量可占肥料总质量的 30% ~80%, 如云南大学毕 先钧等以尿素、腐殖酸、氨化普钙,硫酸钾、硅藻土为原料制 得的高效缓释复合肥,包裹层质量大于 50%[11]。 三、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1.测 定 方 法 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依据 。 对缓/控释肥产品的养分释放特性的测定,国内外均有相当多 研究,目前尚无一种为国内外广泛接受并适用于所有缓/控释 肥的理想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检测缓/控释肥养分释放 特性的方法。 (1)欧 盟 的 标 准 方 法 水 洗 法 :受 pH 值 影 响 的 水 解 过 程 和 生 物 或 微 生 物 降 解 过程未考虑,所需时间长;温度为 25±0.5℃;时间间隔为释放 期内间隔取样 10 次 ,24h 和 第 28 天 必 须 取 样 测 定 。 结 果 表 述:初始释放率和释放期。 AOAC 方 法 : 提 取 液 用 水 和 0.2%柠 檬 酸 ; 温 度 为 60± 1.0℃。 仪器用色谱柱、反相蠕动泵。 可测定氮、磷、钾、铁等元 素(铜除外,因为提取时加入硫酸铜作为稳定剂)。 提取步骤: 25℃,2 小 时 , 水 ;60℃,2 小 时 ,0.2%柠 檬 酸 ;60℃,16 小 时 , 0.2%柠檬酸;60℃,54 小 时 ,0.2%柠 檬 酸 。 结 果 表 述 :测 定 每 步提取的养分含量,并以释放率对提取时间做图。 (2)日 本 控 释 肥 的 测 试 方 法 实 验 室 方 法 :在 水 中 释 放 :称 取 10 克 肥 料 放 在 网 袋 中 , 再把袋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15~35℃)盛有 200 毫升 水 的塑料瓶中。 定期溶解并对溶液进行分析。 在土壤中释放:要 选定土壤类型和土壤条件(如湿度,pH 等)。 将 2.5 克控释肥 料 放 入 装 有 处 于 不 同 条 件 下 的 200 毫 升 土 壤 (干 重 为 100 克)的塑料瓶中。然后保持其在 25℃下一定时期,平衡时间过 后将分散至土壤中的控释肥颗粒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用于分 析。 并对在水中和在土壤中不同的释放情况加以比较。 田间方法: 将 2~3 克包膜肥料与 5~10 克的过 2 毫米筛 的土壤混合置于网袋内,并将其留在耕作层中。 袋子在设定 的时间后取出, 将土壤中的包膜肥料颗粒分离并用于分析。 把包膜肥料释放的测定值和考虑到耕作层土壤温度而计算 的释放的值加以比较。 2.标 准 国 外 控 释 肥 料 标 准 美 国 Scotts、Puresell、 以 色 列 H aifa 公 司 :以 肥 料 养 分 在 水 中(21℃)释 放 80%作 为 聚 合 物 包 膜 肥 料 O smocote、Poly on、M ulticote 的 肥 料 标 识 释 放 期 评 价 标 准。 日本 ChissoAsahi 肥 料 公 司 :以 释 放 75%(25℃)作 为 聚 合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系列新型药肥的研发与应用

脲醛型肥料
硫包衣肥料
研究表明,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长,能达国家原则。
中国农大开发出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
• 2023年5月,我被引进到中国农大后,即对 国内外高分子包膜控释技术进行了评估,我 们决定不研发难以降解且又使用有毒有机溶 剂旳聚烯烃类包膜工艺。全力开发可降解高 分子酯类膜材料,选用国际先进旳可连续化 、自动化生产旳包膜工艺。
•吸入植物体内旳中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动物)健康至关主要, 所以使用具有微量元素旳尿素(肥料)是优质品牌作物(富硒大米)旳主 要保障。
中国是人口大国, 人地矛盾突出, 粮食产量经过大 量农药和肥料投 入来确保。
中国化肥、农药 使用量均为世界 第一。
FAO,2023;EPA,2023;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中国旳农业环境情况复杂,存在耕地 分布分散,地形情况复杂,工业化 程度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基数大等 问题。
报告内容
一.缓/控释药肥研发背景与现状分析 二.固体颗粒包膜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三.液体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1)水溶性肥料
• 水溶性肥料,指溶于水、采用老式施肥措施或稀释后经过叶面施肥、无 土栽培、浸种蘸根、滴喷灌等用途旳液体或固体肥料。
• 一般水溶性肥料能够具有作物生长所需要旳全部营养元素,如N、P、K、 Ca、Mg、S、Si以及Zn、Cu、Mn、Fe、B、Mo等。与老式旳肥料品种相 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旳优势:
(2)包膜缓/控释农药研究背景
目前市场上使用旳老式农药制剂(如乳油、粉剂等),大部分都
不能精确满足作物生理需要,存在持效期短、使药量大等问题,
按要求用量使用防效期一般为1-2周左右,想要延长防效只能屡次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是一种能够控制植物肥料释放速率的新型肥料。
它采用特殊的包膜技术,使肥料包裹在较厚的膜层中,并通过缓慢溶解或渗透,使肥料成分逐渐释放,从而实现对植物的持续供应。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以下是对其国内外研究概况的介绍。
在国内,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包膜工艺的优化以及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等方面。
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包膜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厚度,探索不同材料对肥料释放速率的影响。
如聚乙烯醇、聚乳酸等生物降解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膜肥料中,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包膜工艺的优化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包膜工艺的参数,如溶液浓度、浸渍时间和干燥温度等,来控制包膜的厚度和均匀性。
通过优化工艺,可提高包膜的质量和耐久性,从而延长肥料的释放时间。
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是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模型推导和数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包膜肥料的释放机理,并建立了肥料释放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预测包膜肥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下的释放速率,为包膜肥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国际上,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相对较早,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包膜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应用方面,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包膜肥料,可以达到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总的来说,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包膜工艺的优化以及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包膜肥料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024年缓控释肥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缓控释肥料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缓控释肥料是一种以缓释技术改进传统肥料的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缓控释肥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应用范围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缓控释肥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缓控释肥料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高效节约农业资源的需求。
3. 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缓控释肥料行业正面临着不断的技术创新。
传统肥料常常容易损失大量养分,而缓释肥料能够通过控制营养元素的释放速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目前,一些新的缓释技术如包膜技术、微胶囊技术等正在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肥料的效用。
3.2 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传统肥料的使用常常会导致养分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缓控释肥料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流失,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4. 应用范围缓控释肥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传统农业领域,缓控释肥料已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果树种植和蔬菜生产等各个环节,通过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缓控释肥料还在城市园林绿化和花卉种植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5. 主要参与者缓控释肥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生产商、经销商和农户。
生产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经销商则负责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农户作为最终使用者,决定了市场需求和产品的使用效果。
6. 总结缓控释肥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仍有很大潜力。
随着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缓释肥料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24年缓释肥料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缓释肥料市场需求分析引言缓释肥料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已经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和采用。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对高效农业的需求,缓释肥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文将对缓释肥料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市场需求分析1. 增长的农业面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农民需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缓释肥料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养分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有效节约资源传统肥料会在施肥后迅速释放养分,容易造成养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而缓释肥料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特点,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并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这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3.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缓释肥料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肥料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水体污染,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而缓释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4. 农作物的品质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缓释肥料能够使农作物养分供应均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这一优势进一步推动了缓释肥料市场的需求增长。
市场需求的未来趋势1. 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缓释肥料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进一步提高其效果。
这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对缓释肥料的需求。
2. 政策支持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农业高效化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促进缓释肥料市场的发展。
政府对缓释肥料的推广和普及将提高市场需求。
3.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缓释肥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4. 农技人员的推广力量农技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对缓释肥料的认可和推广将进一步促进市场需求的增长。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第四章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教学重点: 缓/控释肥的类型、养分释放机理、性能评价,研究与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难点: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机理,缓/控释肥性能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学方法: 讲述及讨论法肥料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
自从1840年德国化学家Liebig J V提出植物矿质营养理论以来,肥料已成为推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一直无法人为控制,释放速度太快,作物来不及吸收就流失了,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国外氮肥利用率50%~55%、国内仅30%~35%,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甚至导致蔬菜中硝酸盐严重超标。
因此,减缓、控制肥料养分的溶解、释放速度已成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因养分流失引起的环境污染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缓/控释肥能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供给养分,释放出来的养分能较快的被作物吸收利用,养分损失大大降低,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从而可以达到节本增收、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等国家相继开始研究缓释肥,以减缓养分释放速度;80年代开始研究控释肥。
目前已有30余个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究、开发与应用缓/控释肥料,我国已将其列为“十五”、“十一五”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1 缓/控释肥的类型缓释肥料(Slow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其特点是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比普通速溶性肥料小得多。
控释肥料(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CRFs,其特点是结合现代植物营养理论与控制释放高新技术,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的释放规律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一致,是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
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缓/控释肥料可分为包衣(包膜)型和非包衣型缓/控释肥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摘要:本文简要阐述我国氮、磷、钾肥高消费、低利用率的现状以及造成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出缓控释肥这种新型的肥料,并对缓控释肥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重点论述了应用缓控释肥的优点及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缓释肥;控释肥;优点;前景和方向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一60%[1]。
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由于化学肥料本身性质和土壤环境条件及农业措施等综合影响,化学肥料利用率很低。
中国因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养分资源浪费是十分惊人的。
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施用的氮肥量(以纯氮计,下同)约为2千万t,其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50%,累计利用率为45%-60%,因氮肥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239.4亿元[2]。
如何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减小因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缓释和控释肥(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和CRFS)的研制和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缓释/控释肥定义和分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委托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编写的《肥料手册》1980年版(1984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为中文版),第21章为控制释放肥料。
内容包括:(1) 控制释放磷肥。
主要有磷矿粉、煅烧磷酸铝矿、碱性炉渣、脱氟磷肥、熔融钙镁磷肥、雷诺尼亚磷肥、骨粉、磷酸二钙、磷酸铵镁、偏磷酸钙和偏磷酸钾。
(2) 控制释放氮肥。
主要有:1.微溶物质:脲甲醛(UF)、异丁叉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CDU)、草酰胺、磷酸铵镁(Mag Amp);2.水溶性缓释肥:脒基硫脲(GUS)、脒基磷脲(GUP);3.包涂层的可溶物质:包硫尿素(SCU)、聚合物包膜肥料;4.硝化抑制剂。
(3)控制释放钾肥。
主要有聚磷酸钾、聚磷酸钙钾、包硫氯化钾。
上述《肥料手册》1998年版取消了控制释放这一章,但列出了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定义如下。
(1) 缓释肥料(Slow—Release Fertilizer,SRF)定义:一种肥料所含的养分是以化合的或以某种物理状态存在,以使其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延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
(2) 控制释放肥料(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CRF)定义:肥料中的一个种或多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具有微溶性,以使它们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均有效。
理想的这种肥料应是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完全一致。
微溶性可以是肥料本身特性或通过包裹、包膜(Coating)可溶性粒子而获得。
由上述定义可知,缓释、控释肥有两大类:(1)微溶性化合物,如《化肥手册》1980年版所描述的肥料本身特性所具有的微溶性氮、磷、钾肥;(2)通过包膜、包裹、包囊、涂层等物理方法,达到延长肥效的肥料,如包硫尿素、聚合物包膜肥料、肥料包肥料的包裹型肥料、涂层肥料,将速溶性肥料与橡胶乳液、工农业废弃物混炼所形成的包囊肥料。
此外,缓释肥料还包括加工过的天然有机肥料,如氨化腐植酸肥料、干燥的活性污泥及含作物养分的工农业废弃物加工的肥料。
缓释肥料还包括可以延长肥效的硝化抑制剂、尿酶抑制剂等。
缓控释肥是包括内容广泛的多种肥料之总称。
国际上对缓释肥料与控制释放肥料至今仍没有法定区分,两词常常混用,而以SRF/CRF或S/CRF表示。
因此,我国也常以缓/控释肥料表示。
但国际上一些学者遵循下列惯例,将微溶性合成化合物称为缓释肥料,将包膜(Coating)、包裹(Cated)与包囊(encapsulated)的产品称为控制释放肥料。
我们开发的以钙镁磷肥、部分酸化磷矿粉、磷酸铵镁包裹尿素、硝铵的包裹型复合肥料,按形态分类属控制释放肥料,但包裹层化合物均为微溶性含磷化合物又属于缓释肥料。
因此,称为缓/控释肥料。
由于过量施入的氮肥,大多逸散于大气中或淋失于水体,而过量施入的磷肥大多固定在土壤中。
因此,缓释、控释主要是针对氮肥,而磷肥主要是促释。
二、缓/控释肥优点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相比,有以下优点:1.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
中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肥约为30%-35%;磷肥约为10%-20%:钾肥约为35%-50%[3]。
可见肥料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不能发挥作用。
缓控释肥能控制养分的释放,使养分的释放与作物的需求基本同步,有效的提高了养分的当季利用率;释放出的养分既能满足作物吸收利用的需要,又不造成烧根烧苗与损失浪费。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省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养分利用率比常规速效肥提高10%-30%,氮肥利用率可达50%-70%。
达到相同或相近谷物产量水平,用肥量可减少10%- 40%。
在我国建设用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减少,复种指数降低,而耕地产粮负荷加重的情况下,研究和生产缓控释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首家将缓控释肥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山东金正大集团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缓控释肥可将肥料利用率由原来的35%提高l倍左右。
氮肥流失率显著降低,可以节省氮肥用量30%-50%。
2.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缓控释肥料除了能提高肥料利用和提高作物产量之外,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4]。
保水剂包膜尿素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保水、释水性能[5-6]。
据资料报道,缓控释肥残膜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土壤和作物是有益的。
经工作人员大量研究表明,土壤中控释肥残膜含量在0.008g/g土范围内,缓控释肥残膜可明显降低土壤的透水性,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和保水性,随膜含量的增加,当达到0.010时,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却明显降低,透水明显加快,土壤保水性也随之降低。
另外随土壤中膜含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比重变化不大,土壤孔隙度明显增加。
在一定的土壤残膜含量范围内,随膜含量的增加,花生生长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最适宜花生生长的土壤膜含量范围为0.00426-0.00574。
容重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状,它影响到土壤的孔隙度与孔隙大小的分配,以及土壤的穿透阻力,进而影响到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与作物根系的生长。
经工作人员大量研究表明,随控释肥残膜加入量的增加,土壤容重由1.192g/cm3下降到1.125g/cm3;土壤的总孔隙度由54.992%增加到57.686%,总孔隙明显增多。
一般认为,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总孔隙度范围为50%-57%,当残膜加入量大于0.008时孔隙太大,土壤过疏松,以至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7]。
3.减少施肥次数,节省劳力。
由于农村缺乏劳力或因缺水、供水不及时等原因,农作物施肥日趋简化,农作物一次性施肥已相当普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肥基本上为速效高氮型复合肥,存在苗期旺长或后期脱肥的风险。
而缓控释肥可预定设计肥料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一次性施肥满足农作物整个生长季的需求。
在西红柿育苗的时候把肥料一次施进去,在种到地里的时候就不用再施肥了,在育苗的时候就做完了。
日本70%。
80%的缓控释肥料用在水稻上,在育苗的时候一次性把肥料用在种子和根上,在大田里就不再施肥了。
缓控释肥还可用于免耕和无土栽培,你的种子好,达到标准的话,种子和肥料一块播下去,灌水就可以了,这个非常方便。
现在很多无土栽培灌营养液。
也有很多毛病,有时候犯病,有时候营养液配不好,苗长势就不好,用控释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4.可以减轻农作物病害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农作物病害和产品品质与氮肥用量有关,施用缓控释肥可以防止农作物对氮素的过量吸收,从而起到抑制病害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5.减少环境污染大多数速效肥料易溶于水,降雨或灌溉时肥料养分以离子或分子形态溶解到水中,随水表面流失或渗入地下,不但损失了肥料养分,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气态和淋洗损失,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较少由于肥料利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三、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方向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相对技术落后,成品价格昂贵,一般相当于普通化肥价格的2~8倍,我国缓/控释肥大多应用于花卉、草坪、苗圃等高端经济作物类,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蔬菜和水果等作物也有所应用,但消费总量仍然不多。
经济因素成为制约缓释肥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高效、廉价的包膜材料及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成为缓释肥发展的首要目标[8]。
我国肥料产业已经进入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
粮食单产的增加与普通化肥造成的浪费污染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缓/控释肥料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成为了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缓控释肥料也被誉为是2l 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缓释肥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成为新型缓释肥的一个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新型缓释肥除本身的缓释功能,应同时满足杀菌、除虫、吸水保水性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缓释肥的标准向多元化迈进。
参考文献[1] 浙江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2] 张民.包膜控释肥科研究与产业开发[J].化肥工业,2004,(2):7-14.[3] 许秀成.提高肥料利用率化工部门能作些什么[J].磷肥与复肥,1999,3:6-11.[4] 邹菁.绿色环保型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25(1):14-17.[5] 杜建军,廖宗文,王新爱等.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的水肥一体化调控效果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0(6):71-77.[6] 何绪生,廖宗文,黄培钊等.保水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184-190.[7] 戴九兰,史衍玺,杨守祥.控释肥残膜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3):322-325.[8] 陈晨,高晓明,胡宏,刘旭.我国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A].河北化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