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大型真菌的生态多样性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护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护
03 资源保护
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在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改良真菌产生特定化合物。这种应 用为真菌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
保护意识
应加强对真菌资源保 护的意识,避免过度 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 保护真菌资源有利于 保护生物多样性,也 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 生物资源,在药用价 值方面具有广泛的应 用。其所含有的多种 活性成分,如多糖、 生物碱等,对人体健 康具有积极影响。真 菌还被广泛应用于药 物、保健品和化妆品 制造领域,为人们提 供了丰富的选择。
未来展望
科技进步
科技的不断进步 将推动真菌资源 的深入开发利用
健康福祉
真菌的研究和开 发将为人类带来
抗肿瘤疗效
真菌中的抗肿瘤 物质被广泛应用 于肿瘤治疗,取 得了显著的疗效。
肿瘤细胞凋 亡
研究表明,某些 真菌化合物可以 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具有潜在的
抗肿瘤效果。
抗炎的效果
抗氧化物质
真菌中的抗氧化物质具有 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炎 症。 这些物质可以对抗炎症反 应产生积极作用。
生物活性物质
炎症缓解
生物碱
抗菌
抑制细菌生长
抗生素应用
用于制备抗生素
抗病毒
抑制病毒复制
抗氧化物质
01 清除自由基
减少氧化损伤
02 延缓衰老
保持身体年轻
03 预防疾病
提高抵抗力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酶类
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促进营养吸收
多肽
具有生理活性 提高免疫功能
结尾
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其药用价值不可 忽视。多糖类化合物、生物碱、抗氧化物质以及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 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大型真菌资源简介(卯晓岚)

大型真菌资源简介(卯晓岚)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中国目前已知各类蕈菌估计在3700种以上,其中伞菌类1600种,多孔菌类1300种,腹菌类300种,木耳银耳胶质菌类100余种,大型子囊菌类400多种。

本书绘制蕈菌881种,隶属于65科,214属,绝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时绘制。

其中记录食用菌485种,要用真菌321种,毒菌(毒蘑菇)201种,木材腐朽菌161种,树木外生菌根菌320种。

另外,已驯化培养的食药用菌65种。

本书中各类蕈菌物种的子实体大小变化相对稳定,便以伞菌类的菌盖直径大小,腹菌类、胶质菌类以及子囊菌类整体直径大小标准来划分,即5cm以下的为小型,5~10cm者为中等,10cm以上者为大,超过15cm者可视为更大或特大。

二、生态类型多样以繁殖生长基物和形成菌根为依据,将蕈菌初步分为五种生态类型:1 木生菌中国目前已经木生菌至少有1000种以上,绝大多数属于非褶菌类,少数为伞菌类,极少数是胶质菌和子囊菌类。

2 粪生菌喜粪生的真菌比较容易分离培养,为驯化培养提供方便。

3 土生菌是指大量以土壤和地表腐殖质为基物的种类,亦称腐生菌类。

在森林中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的种不便区分。

土生蕈菌中还有部分生态习性未被了解清楚,有可能就是菌根菌。

4虫生菌生长于虫体上,这类大型真菌的人工培养难度较大。

5 外生菌根菌蕈菌中与树木等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在自然界是普遍的现象。

该类生于土壤并形成菌根,其种类十分丰富,中国已记录852种。

自然界中存在这五大类菌的中间过渡类型。

由1→5类型。

分离菌种成活率或人工栽培形成子实体,越来越低到不能形成。

三、蕈菌物种资源概述1、食用菌有人认为自然界食用真菌可达5000种,中国目前已知近1000种,本书记载481种。

其中人工驯化栽培或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的近100种,本书已记述60种。

2、药用真菌中国要用真菌1000余种,目前,已知要用及包括实验有药效的蕈菌有500种,本书记述316种。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
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
•【公布日期】2018.05.16
•【文号】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8年第10号
•【施行日期】2018.05.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18年第10号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为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现予公布。

具体名录可在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评估报告
2.《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名录
生态环境部
中科院
2018年5月16日。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本文对辽宁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研究。

笔者在辽宁省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共152种,通过分类鉴定,隶属于子囊菌门3纲5目6科6属9种,担子菌门1纲9目34科57属143种。

并按照《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对物种名录进行了门、纲、目、科、属、种的编目工作。

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具有一定的沙漠化程度,但大型真菌多样性并不丰富,大于10种以上的属仅一个,即粉褶菌属(Entoloma)。

本文主要对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研究。

根据辽宁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不同,共设置5个样地,15个样方。

不同的样地之间大型真菌种类具有多样性。

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发生种类和发生量与季节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由季节、气温和降水等环境条件影响的子实体发生的行为需要详细长期的数据资料来得出结论。

本研究在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统计上主要采用丹麦植物生态学家C. Raunkiaer编制的频度等级划分,衡量大型真菌的α-多样性。

用Sorenson指数(CS)来分析群落的β-多样性。

研究发现,组成研究地的大型真菌中和植物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占据一定数量,并与植物之间形成稳定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分析大型真菌发生的α-多样性指标符合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植物组成特点,多样性指数也符合不同植物生态系统及相同生态系统不同群落之间的关系。

大型真菌多样性丰富程度研究结果为:Ⅱ (Ⅰ)> Ⅰ>Ⅱ (Ⅱ)>Ⅱ(Ⅲ)>Ⅱ (Ⅳ),即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阔叶落叶林群落>油松林生态系统>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针阔混交林群落>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灌木林群落>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黄榆林群落。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高凡;郭家选;杨钏;黄艳虹【摘要】[目的]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踏查法和样线法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期间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该区域共有大型真菌158种,隶属于26科63属,其中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等5个科的物种数占比达62.7%,这些科的物种丰富度较高;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杯伞属Clitocybe等9个属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42.41%,这些属的物种具有相对优势.大型真菌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大型真菌世界分布属占67.16%、温带分布属占25.40%、亚热带-热带分布属仅为3.17%.[结论]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为温带区系特征.【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北京百花山【作者】高凡;郭家选;杨钏;黄艳虹【作者单位】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北京102206;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北京102206;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北京102206;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真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1]。

通过CNKI检索可知,关于“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主题的研究[2-7]特别是区系多样性研究相对较少[7-9],与对中国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相比尚有很多空白。

有关北京地区大型真菌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10],且主要关注郊区县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例如东灵山风景区有大型真菌329种[11],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1 种[12],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有大型真菌162 种[13],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有大型真菌47 种[14],八达岭森林公园有大型真菌127 种[15],且以阔叶林中分布种类最多。

中国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资源评价

中国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资源评价
O U ,G u  ̄ h o u 5 5 4 4 0 0 ;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i y a n g , G u i z h o u 5 5 0 0 2 5 C h i n a ; W a t e r A u t h o r i t y o f G u & h o u J i a n g k o u , J i a n g k o n , G u k ou h 5 5 4 4 0 0 , hi C a) n
贵 科 学 3 2 ( 5 ) : 0 1 - - 2 2 , 2 0 1 4
G u / z h o u S c i e n c e
中 国 梵 净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大 型 真 菌 多 样 性 及 其 资 源 评 价
吴 兴 亮 , 邓 春 英 张 伟 勇 杨 业 勤 杨 传 东 石 磊 文 庭 池 钟 金 霞
T h e Co mp o n e n t a n d A p p r a i s e me n t o f t h e Ma e r o f u n g i o f F a n j i n g s h a n,Gu i z h o u
Pr o v i n c e,Ch i n a
梵 净 山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山 峦 起 伏 , 地 形 复
杂, 属 亚热带 山地 湿润 季 风 气 候 区 。本 区 为 多种 植
里, 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 最高峰凤凰山海拔 2 5 7 2 m 。 1 9 8 6年梵 净 山经 国务 院 批 准 列 入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梵净 山 自然保护 区大型真菌资源非常丰富。 关键词 : 贵州 , 梵净山, 大型真茵 , 应 用价值

大型真菌多样性(第二讲)

大型真菌多样性(第二讲)

網孢盤菌 Aleuria aurantia
火絲菌科Pyronemataceae
毛盤菌Scutellinia
兔耳側盤菌 Otidea leporina •子囊盤側裂 •子囊孢子光滑,有 兩個小油滴
• 子囊盤邊緣有深色硬毛 • 子囊孢子有一個油滴
肉杯菌科Sarcoscyphaceae
• 子囊果鮮豔 • 木生 • 子囊有蓋
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平盤菌科Discinaceae
鹿花菌Gyromitra • 孢子內有2油滴
羊肚菌科 Morchellaceae
• 子囊果羊肚狀 • 孢子多核
羊肚菌Morchella
塊菌科Tuberaceae 塊菌Tuber
• 內部充實,較硬, 有大理石紋理 • 子囊孢子1-4 • 孢子有紋飾
肉杯菌Sarcoscypha coccinea
毛杯菌 Cookeina tricholoma
膠鼓菌Sarcosomatacea 膠鼓菌Sarcosomatacea
• 子囊果深色 • 膠質 • 生腐殖質上 • 子囊有蓋
膠鼓 Sarcosoma
馬鞍菌科Helvellaceae
•有馬鞍狀菌蓋 •孢子內有1油滴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同擔子菌綱 Homobasidiomycetes 目 蘑菇目 Agaricales 科 鵝膏科 Amanitaceae 屬 鵝膏屬 Amanita 生物分類階元 鵝膏A. 種 鵝膏A. muscaria
97: 562-567 (2005)
孔座殼 Poronia punctata
錘舌菌目Leotiales 錘舌菌目Leotiales
• 子實層埋生于子座內或外露; 子實層埋生于子座內或外露; • 子囊無蓋,但常有澱粉質頂環(amyloid ring) 子囊無蓋,但常有澱粉質頂環(amyloid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报告
大型真菌是指体型较大的真菌,包括伞菌目、牛肝菌目等。

研究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生物资源开发等提供依据。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大型真菌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世界上已知的大型真菌物种超过10万种,其中一部分尚未被科学界发现或命名。

大型真菌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野外考察主要通过样点调查、标本采集等方式收集大型真菌的样本,并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室分析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大型真菌的遗传信息进行解析,揭示大型真菌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研究发现,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不同地域和生态系统中的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丰度存在差异,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导致大型真菌物种的减少和生境的破坏。

保护大型真菌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型真菌的保护和研究,可以为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新的医药和农药提供重要资源。

此外,研究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也为进一步理解真菌的生态学特征、进化机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鳞翅目豆青蛾幼虫形成
珊瑚虫草为珊瑚虫草子座与幼虫的干燥物
• 真菌寄生真菌
寄生于其他真菌上的大型真菌是生态多样性中很特殊的一类, 寄生菇属(Asterophora)、蕈寄生属(Nyctalis)和偏脚菇 属(Claudopus)的一些物种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星孢寄生菇 Asterophora lycoperdoides (Bull.) Ditem.:S.F.Gray 别名 蕈寄生 层菌纲 Hymenomycetes 同隔担子菌亚纲 Hol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 Agaricales白蘑科richolomataceae寄生菇属 Asterophora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伞状,菌盖最初近球形,后渐平展,直径5~30mm,白色,盖面上常产生粉末状、 土黄色或浅茶褐色的厚垣孢子。菌肉白色。菌柄圆柱形,长1~2cm,粗2~4.5mm,白色, 基部有纤毛状菌丝。菌褶稀疏,有分叉,白色,较厚。担孢子椭圆形,5~6μm×3~ 3.5μm,无色。厚垣孢子大量生于菌盖表面,球形,直径15~20μm,黄色,表面有刺。 •生活习性 夏、秋季寄生于稀褶黑菇等伞菌的子实体上。 •地理分布 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云南等地。 •经济价值 是真菌生态多样性的一个典型代表,可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桦剥管菌,桦树上的药用真菌
生长于富含木质素的其他物质上
• 木生菌类不仅可以生长于各种腐木和枯枝上,而 且也常见于一些富含木质素的其他物质上。如松 果、栎果壳 • 大多数木腐菌都会导致木材的经济价值下降,甚 至完全丧失,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
2.3 共生性大型真菌
• 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并且互惠互利、 相互依存的现象。营共生生活的真菌被称为共生真菌。
真菌共生菌
与其他真菌营共生生活的真菌被称为真菌共生菌。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真菌共生菌的代表之一,自然条件下银 耳必须与另一种小型真菌共生才能形成子实体,与银耳共生的真菌曾被 称为耳友菌,因其菌落类似香灰,故也叫香灰菌(Filobasidiella
生长于土壤上的隐花青鹅膏菌Amanita manginiana
2.2 寄生性大型真菌
• 寄生真菌能从活的有机体上获得营养,包括专性寄生和兼 性寄生两类。大型真菌的寄主以植物最为常见,其次是昆 虫,还有些大型真菌是以其他真菌为寄主。 • 植物寄生真菌 多数是兼性寄生菌。
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与栎树菌根相连的根外菌丝
• 菌根可分为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两大类。
内生菌根菌——小型真菌 外生菌根菌——大型真菌 牛肝菌、鸡油菌、红菇
• 天麻共生菌
与天麻(Gastrod ia ela ta B l. )共 生的真菌被称为天麻共生菌。天麻 (G. ela ta B l. )属于兰科植物, 无根 系, 叶片退化, 没有叶绿素, 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 日本学者草野俊助于1911 年发 表了“天麻与蜜环菌共生”一文, 之后世界植物界普遍认为, 天麻是 靠蜜环菌(A rm illa riella sp. ) 获得 营养的, 在天麻的整个生长周期, 包 括种子萌发和块茎生长阶段都离不 开蜜环菌。
• 目前已鉴定出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于小菇属(Mycena) , 主要包括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nge)、兰小菇 (M. orchicola Fan et Guo )、石斛小菇(M. dendrobii Fan et Guo )和开唇兰小菇(M. anoectochila Fan et Guo) 等。 根据目前的研究, 天麻是靠先后与两类真菌(小菇和蜜环菌) 共生而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生活史的。
• 草生真菌 包括生长于腐草和落叶上的菌类。草菇即是 一种典型的草生菌类。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即是一种典型的草生菌类。人工栽培时,稻草是主 要的培养料
腐生于落叶的草生真菌
• 粪生真菌
是指以腐熟动物粪便为营养源的腐生菌类。动物粪便中含有 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且含氮量一般都高于 木材和秸秆。因此动物粪便是不少真菌良好的生长基质。 常见的粪生真菌如:粪鬼伞(Coprinus sterquilinus)、 灰白粪鬼伞(C.stercorarius)
• 后据中国学者徐锦堂等研 究发现, 蜜环菌能和天麻 块茎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 为天麻块茎生长提供营养, 但对天麻种子的萌发不仅 没有促进作用, 反而有抑 制作用。从天麻种子发芽 的原球茎中已分离到多种 使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 统称为萌发菌
附有蜜环菌(Armillaria sp.)菌 索的天麻块茎
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树蝴蝶)在地衣上形成明显可见的子实体(子囊盘)
• 外生型菌根
是真菌与维管束植物根共生形成的复合生命体。能形成菌根 的真菌称为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基本上都是大型真菌。外 生菌根具有庞大的菌丝系统,这种菌丝系统的少部分深入 到植物的根组织中,而更多的菌丝在根围的基质中蔓延,这 些在基质中蔓延的庞大菌丝系统是菌根的主要吸收器官。 能与菌根菌形成菌根的植物为菌根植物,占所有植物种类 的80%以上。
生态类型 Ecological types 腐生真菌 Saprophytic fungi 1.木腐真菌 Saprophytic fungi on wood 2.落叶及腐草生真菌 Saprophytic fungi on straws and fallen leaves 3.土壤腐生菌 Saprophytic fungi on soil 4.粪生真菌 Saprophytic fungi on dung 寄生真菌 Parasitic fungi 5.植物寄生真菌 Phyto-parasitic fungi 6.昆虫寄生真菌 Entomo-parasitic fungi 7.真菌寄生菌 Myco-parasitic fungi 共生真菌 Symbiotic fungi 8.地衣型真菌 Lichen-forming fungi 9.外生菌根菌 Ectomycorrhizal fungi 10.天麻共生菌 Gastrodia-symbiotic fungi 11.真菌共生菌 Fungi-symbiotic fungi 12.昆虫共生菌 Insect-symbiotic fungi
不过,最能反映大型真 菌生态习性的是它们获得 营养的方式和生长基质或 寄主的类型。 根据其获得营养的方式 分为腐生真菌、寄生真菌、 共生真菌。每一大类又根 据其生长基质、寄主或共 生生物分为不同的生态类 型, 共12 个生态类型, 详见 表1。
表 1 大型真菌的生态类型 Table 1 The ecological types of macrofungi
xianghuijun Zang)。
与银耳近缘的金耳(T.aurantialbaBandonietZang)是另一种很特殊的 真菌共生菌,其子实体由两个物种的菌丝组成。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其子实体是由两个(甚至三个?)物种的菌丝组成 的。子实体的表面由胶质化的金耳菌丝组成,核 心部分则是由另一种真菌—粗毛革菌(Stereum hirsutum)的菌丝组成。。金耳纯菌种有时能形 成子实体, 但出耳率极低
鸡枞菌神奇之处在于它是和白蚁共生的,其下面必然有白蚁的巢,因此 有良知的采菌人在采菌根时都不会把巢挖穿,这样它第二年还会在同样 的地点长出来。
• 隔担耳属真菌与介壳虫的共生关系 隔担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常呈膏药状或海 绵状,下部为菌丝层, 中有柱状、埂状或 球状结构, 上部为子实层。该属真菌常 与介壳虫营共生生活, 介壳虫生活于隔 担耳属真菌子实体的菌丝层下面的树木 枝干上, 菌丝侵入到介壳虫体腔内形成 卷曲的或结节的吸器, 从介壳虫中吸收 营养, 介壳虫则从树木枝干中吸收营养。 在这种真菌与介壳虫的联合中, 介壳虫 肯定也获得了益处, 因为生活在这种体 系中的介壳虫群明显比其他介壳虫群寿 命长。
• 昆虫寄生真菌
许多大型真菌可寄生于昆虫体上,它们被称为昆虫寄生菌。 许多昆虫寄生菌因具有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最 具经济价值的当属冬虫夏草。
“夏草”——真菌子 座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中华虫草菌(一个属)和蝙蝠蛾幼虫 的复合体
虫体——菌 核
由子座(即草部 分)与菌核(即 虫的尸体部分) 两部分组成的复 合体。蛹虫草是 一种子囊菌,其 子实体是蛹虫草 主要食用、药用 的部分
125 13 17 10 5 2 93 1 81 1 4 6
29.6 3.1 4.0 2.4 1.2 0.5 22.0 0.2 19.2 0.2 0.9 1.4
2.1 腐生性大型真菌
• 定义:从无生命的有机质中吸收营养。在大自然界,腐生 生物(特别是腐生真菌)分解大量的有机物,在物质循环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木生真菌 生长在木材或树木上的菌类被统称为木生菌类。 如:香菇、金针菇、猴头菇、平菇类、木耳类、茯苓、灵芝 类等。 不同木腐菌类适生的木材种类(树种)具有一定的差异。 有的适生范围窄,有的则适生范围较宽。 例: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只生在桦木上 金针菇可生长在朴、杨、柳、榆、构等树种的木材上 蜜环菌则可生长在200多种树木的老树干、树桩及树根上
肥脚白鬼伞 Leucocoprinus cepaetipes
双孢蘑菇就是利用含有较多畜粪的培养料并经发酵处理来栽培的。最 初人们发现这种蘑菇出现于马厩中,并由此受到启发而发现了双孢蘑 菇的人工栽培技术
• 土生真菌
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腐生类型,另一些则与土壤 中的其他生物具有寄生或共生关系。菌根菌即是 与土壤中的植物根共生的土生菌类。
注: 腐生真菌中的有些种类可归属于多个生态类型。 No te: Some species of Saprophytic fungi may belong to more than one ecological typ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