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学做简单的家常餐 全国通用(共30张PPT)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题为《学做家常菜》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来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社会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主题,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发挥潜能的机会。 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主题。生活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题材,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从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开展《学做家常菜》的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做家常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与父母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二、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 (一)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做菜的基本功,学会做家常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通过与父母的学习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二)、时间安排 这次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左右,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性评价、反思四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4月26日-4月30日) 2、活动实施阶段(5月1日-5月16日) 3、活动评价阶段(5月17日-5月23日) 4、总结反思阶段(5月24日-5月31日) 三、活动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 、向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立活动主题。 2、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二)、实施阶段 1、利用“五一”假期至少学做一道家常菜,并编写菜谱。 2、学生填写完成《致学生的一封信》。 3、家长填写完成《致家长的一封信》。 4、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

主题三学做家常菜主题(四年级)

主题三学做家常菜 一、主题内容分析 学做家常菜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并掌握的生活技能。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通过学习简单菜肴的制作,引领小学生走近家务劳动,体验生活与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家务的兴趣,能将学校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做到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教学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中式餐饮文化,学做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菜肴,体验家务劳动带来的快乐,逐步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意识。 “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择菜与洗菜”、“巧做凉拌菜”、“学做炒菜”3个活动,使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择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掌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择洗方法,也有不同的制作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蔬菜巧搭配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更全面,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习惯以及创新意识。

二、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做菜的基本工序,学会择菜、洗菜、切菜等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能根据不同菜的制作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初步掌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凉拌菜和炒菜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能将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和合理饮食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1、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因此,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劳动小能手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多做家务,爱做家务。 2、在各种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兴趣,意识到学做家常菜是小学生适应生活的需要,同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更多家常菜的做法,逐步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第一课时《择菜和洗菜》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择菜和洗菜”为活动主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芹菜为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择菜、洗菜,使学生学会择洗青菜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能够认识到不同的菜有

2020年整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1].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我校深入开展 第三小学路建平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1、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 2、课程体系: 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学科教学以外的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从学生方面讲,拓宽了学习领域,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学习视野。从教师方面讲,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教学工作的彻底颠覆。从常规教学上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运行模式逐步引入学科教学,实现学科课程间的整合,更好促进教育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加快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3、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规划与设计的技能(2)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3)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4)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5)学科综合的能力等。 4、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2)个人活动, 5、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目前,不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的小学,一般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一般每周二三课时,学生全员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班级或活动小组的活动。 6、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综合性是基本特性,实践性是本质特性) 7、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类型 (1)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主题探究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它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自然现象(问题)研究和社会现象

学做家常菜最简单de菜谱(120个视频)

学做家常菜最简单de菜谱(120个视频) 菠萝古老肉的做法视频_菠萝古老肉的正宗做法"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6214375119.html,/shipin/19187.html"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63, 63, 63);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菠萝古老肉的做法视频_菠萝 古老肉的正宗做法"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6214375119.html,/DownloadImg/2015/06/3017/5 5536637_1.jpg"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222, 222, 222); vertical-align: middle; float: left; width: 145px; height: 110px; padding: 1px; margin-right: 14px; overflow: hidden;">菠萝古 老肉的做法视频_菠萝古老肉的正宗做法"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63, 63, 63);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菠萝古老肉的做法视频_菠萝 古老肉的正宗做法【芋头的吃法】芋头的做法大全视频青蒜咸肉炒干子的做法视频茶干炒西芹的做法视频剁椒蒸青鱼 的做法视频清明艾糍的做法视频干贝生菜的做法视频上汤 开边焗龙虾的做法视频白灼软丝的做法视频白灼脆莲的做 法视频清炒小白菜的做法视频香煎素鹅的做法视频白灼圆 生菜的做法视频龙井茶香鱼的做法视频烤奶油螃蟹的做法 视频"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6214375119.html,/shipin/18103.html"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一、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但这种课程在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的称谓各不相同: 1.美国 在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但各州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 (1)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科学·技术·社会”是美国中学课程中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包括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两大方面。因而这种课程包含“自然探究”、“社会科”或“社会学习”等方面。社会研究或社会科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是主题探究式的,从自然现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职业等领域确定不同的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主题设计,到学习活动方式,都具有强烈的研究性和反思性实践的特征。 (2)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简称PDL)。 这种课程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设计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产品设计、活动设计等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3)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 participating learning)。 社会参与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参与社会生活领域,接触社会现实,注重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性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包括参与养老院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社会调查、考察与访问(包括访问政府首脑或地方政府官员等)。社会参与性学习往往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它反映在不同学区的课程方案之中。 尽管美国各州范围内的不同学区和学校实施的具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五花八门,但都体现了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生活性等基本特征。 2.英国、法国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美国各州中设计的综合实践类课 程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和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等方面。英国中小学的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becoming informed citizenship),以及突出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或文化问题来设计实践和探究的主题。设计学习则主要包括综合艺术设计、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 法国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一类“综合学习”的课程,其基本规范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综合学习需要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习领域,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二是综合学习的活动方式应是多样的,涉及接受、探究、应用等基本学习活动方式。

学做简单家常餐活动方案

《学做简单家常餐》活动方案 西安丰镇南窑小学三年级 一.活动主题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学做简单家常餐》。通过调查了解,家长、学生最希望开展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喜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和认可。根据这些情况,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方案。二.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1. 让学生学会做家常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 3.通过与父母的学习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三.活动内容 1.利用“五一”假期学做至少一道家常菜。 2.学生填写完成《致学生的一封信》。 3.家长填写完成《致家长的一封信》。 4.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一桌菜,由家长品尝。 5.每人学做至少一道拿手菜,并编写菜谱,在班中展示。6.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热搭配的家宴菜单,在班中展示。7.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择优编入《私房菜》。 8.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厨艺展示,请部分家长和老师但当评委。9.根据学生的厨艺,在家长中推选出“金牌培训师”。

四.分组 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五.成果展示 1.每人学做至少一道拿手菜,并编写菜谱,在班中展示。2.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热搭配的家宴菜单,在班中展示。3.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编入《私房菜》。 4.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展示示厨艺。 六.评价方案 1.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择优编入《私房菜》。 2.聘请家长和老师各三位,但当评委,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间互评;综合各种评价结果选出“金牌大厨”一名;“银牌大厨”“铜牌大厨”各两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中推选出“金牌培训师”五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学做家常菜》综合实践活动反思总结(一) 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在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交流等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县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地步。尤其是通过到学校的视导、调研,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大多数学校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改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有的不良状况,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县域内良性发展,是值得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着从几个方面设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希望能够改变现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不断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尴尬;学校;教师 一、现状分析 从国家新课程纲要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从现实的处境上说,综合实践活动则已经沦为了一门处于很尴尬地位的学科。 1、说重要,是因为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体现。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为什么总是会陷入泥潭之中,裹足不前,究其原因多是因为轻视甚至于漠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没有真正的重视,并在具体的教学中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李志宏、王晓文、姜平等人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书中,作者充分的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的课程价值:(1)促进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2)促进课程之间的统整;(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5)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①。 而在我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轻视甚至于漠视,也是制约我们各个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的瓶颈所在。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绝不是某一学科,或是某几门学科单打独斗、零打碎敲,就可以将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推向正轨,走向成功。学校不能从综合性、系统性等方面来进行顶层设计,那么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的具体运行,势必是事倍功半的,或是只有形式上的仿效,邯郸学步,是揣摩不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的。有一些例子就完全的可以说明这些:我们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是不勇于学习,也不是不善于学习,该学的,都学了,可以仿效的,也都仿效了;可是效果呢,依旧是微乎其微。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这是一个最残酷的现实。因为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复制,而长存于模式之外的学校的一些本质上的精髓,是难以复制的,有体制的因素,有师资的因素,也有学校内涵、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局限、制约。 说尴尬,是因为我们很多的学校仅仅在课程表上,排列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到课堂上,却鲜有教师上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所呈现的是这样的几种情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一个标签,存活在学校的课程表上,窒息乃至死在学生的课堂上。本来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遭到了班主任或是科任教师的无限期的挤占。(2)某些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作 业

作业 1.第1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不具有哪个特点 A.学生自主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多元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6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7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不包括() A.社区资源 B.家庭资源 C.学校资源 D.社会资源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8题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14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包括() A.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 B.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活动 C.实际应用的设计类活动 D.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15题 下列以研究性为主的探究活动的实施程序哪个是正确的 A.产生问题-确定主题-组建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B.产生问题--组建小组-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C.产生问题--制定计划-组建小组-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制定计划- D.产生问题--组建小组--制定计划-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6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不包括() A.文本参照模式 B.任务导向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它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信的精神。 我们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社区教育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社区教育试点学校”以来,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十二年的实践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得到了专家的热情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有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凸显学校特色。它的确立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理念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1.生活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以活动形态开展,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教,在教和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和学校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和学校课程整合 实施方案 (适用于三至五年级) 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当今国际上课程管理变革的趋势,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并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起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在实践上,由于课程实施的环境条件的不理想,“三级课程”设置的同时却出现了“课程门类多,教材开发繁杂,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降低,进展甚微。于是,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实施,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三级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一、“三级课程”整合实施的背景 1、国家、省对“三级课程”实施的基本意见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效地加以整合。 (3)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鲁教基字(2003)12号】) (4)“开全课程上足课时是课程设置的底线。课程门类较多,教材开发繁杂,教材内容重复,需要创造性的优化课程内容,优化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实效。”(张局长在肥城市2010年小学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2、学校实施“三级课程”面临的现状 (1)课程设置繁杂。学校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及省有关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设置课程,其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地域特色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使用省教研室编写的《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三套教材,校本课程则使用“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经典案例为蓝本编写的校本教材”《吉祥剪纸》《泥塑》《身边的科学》《丝网工艺》《校园植物探秘》《我和植物做朋友》《生命与自然》《异想天开》《篆刻》《手工刺绣》等。 (2)课时安排零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包括信息技术)三年级1课时,四年级1课时,五年级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三四年级3课时,五年级2课时,另外再加上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间周一课时。课时安排散乱,不利于学生开展持续研究、操作等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降低。 (3)课程内容重复。在各类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内容有很多重复,例如在以上三类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礼仪文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语文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也有体现;在综合实践、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经常运用到的调查、访问、统计等技能,在数学学科中也有体现;综合实践、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制作、发明创造等内容在美术学科、学校的科普教育活动中也有涉及。 (4)课程评价缺乏整合。目前,各学科评价自行其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都有学生的评价档案,但缺少的是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导致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低效,甚至是无效。 二、“三级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四大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其内容领域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

学做家常菜

学做家常菜 活动目的: 1、通过查找菜谱,向父母请教、观察成品菜,自己探索家常凉拌菜的做法,学会做一些凉拌菜。 2、掌握切菜的基本刀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4、通过制作凉拌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做菜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切菜的基本刀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四道各具特点的菜;各种水果蔬菜;做菜用具;卫生筷等。 学生:收集菜谱;向父母学习做凉拌菜。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享受这节美食课,一提到吃,大家是不是心情很舒畅啊,我看有多少同学承认自己是“小吃货”,

那你们吃过凉拌菜吗?吃过哪些凉拌菜? 生交流:凉拌菠菜、凉拌西芹……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的凉拌菜,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花样凉拌菜)欣赏了这么多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凉拌菜,你都想些什么?生交流。 (二)引导探究,研讨做法 师: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出示2道菜:青龙下凡,瑞雪火山),请同学们先看一看这些菜,觉得怎么样? 师:我把这些菜分送给同学们,请再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味?师:热菜气香、冷菜骨香,我们还是尝一尝,说说觉得怎么样?( 小结:做菜就要讲究色香味形俱全。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是怎样做的呢? 师:要想做好凉拌菜,不仅要掌握做菜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掌握做菜的技巧。 (三)观察示范 师:我们先来跟小神厨学一学切菜的技巧,(课件出示:大家好,我是小神厨。看我把菜切出了均匀的块、条、片、丝、丁,因为我有小窍门:①握刀的姿势:右手要紧握刀柄,刀刃自然下垂,左手呈半屈状摁住要切的原料。②切块时,大的原料可以先切成比较大的块或条,然后再改切成小块或丁。③切片时,要想切得薄,就要左手把原料摁稳,右手小心下刀,用力均匀。④把切好的薄片码整齐,再从右到左依次均匀下刀,切好后就成漂亮的细丝了。(板书:切)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二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上,我们立足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

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 三、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

(完整版)学做家常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做家常菜 第二课时 活动2:巧做凉拌菜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查找菜谱,观察成品菜,自己探索家常凉拌菜的做法,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掌握切菜的基本刀法。 2、巧妙运用日常积累的做菜知识,合理搭配主、辅料,拌出可口的凉拌菜,培养小学生讲究卫生和合理饮食的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活动重难点: 其中掌握切菜的基本刀法,学习凉拌菜的做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创新制作凉拌菜。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白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菜筐、垃圾桶、盐、白糖、醋、葱、姜、蒜、香油等、 2. 盘子、菜板、菜筐、垃圾桶、一次性手套、刀具、筷子。 学生准备:围裙、课前练习用刀切土豆丝、土豆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家常菜中的凉拌菜,(直接板贴:凉拌菜)想想你平时都吃过哪些凉拌菜? 学生交流后,教师向学生课件展示收集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凉拌菜。

问题: 欣赏了这么多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凉拌菜,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此问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上课伊始,我让学生交流吃过的凉拌菜,使学生在脑中对凉拌菜有个抽象的回忆。然后运动多媒体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各种花样凉拌菜,利用放大、慢性、定格等特技手段使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长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亲自动手做菜带来灵感。) (二)引导探究,研讨做法 学习指导语:那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想法,闭上你的眼睛,我数5个数它们就会出现在你面前。(每组给一盘教师精心做好的凉拌菜,以丝、块、条、片四种切法,颜色搭配鲜艳。) 问题:(课件) 1.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这些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2.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的凉拌菜老师在做时巧在哪?(板贴:巧)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出凉拌菜的做法。 教师相机板书:切、拌、摆。 过渡语:要想做好凉拌菜,不仅要掌握做菜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掌握做菜的技巧,通过你们的研究,说说巧在哪? 学生交流 课堂小结:切菜时的刀法要巧,比如从刀法形状上看,有丝、块、片、条状的,调拌时佐料的用法与用量要巧,摆放时的形状及色彩的搭配要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把学习、探究的权力全给了学生,果然四道菜一上,立即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仔细看、用心闻、认真尝、激烈讨论,很自然地便总结出了凉拌菜的生拌做法。) (三)观察示范,实践创作 1.学习刀法: 学习指导语: 课前同学们都练习了刀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练习把胡萝卜切成丝、块、片、条状。(教师边演示边介绍)①握刀的姿势:右手要紧握刀柄,刀刃自然下垂,左手呈半屈状摁住要切的原料。②切块时,大的原料可以先切成比较大的块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自律性 2.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性、综合性 3.课程实施方式的自主性、探索性 4.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 ①学习集团的个性化、弹性化 ②指导形式的个别性、合作性 5.课程实施环境的开放性、灵活性 ①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②学习时间的灵活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谈谈你的教学设计中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体验性知识;②跨学科知识;③方法性知识。 2.态度目标: 综合课程的态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①效力感;②好奇心;③感动心;④自律心;⑤共生心。 3.能力目标: 综合课程着眼于后天的、显在的、广义的能力概念,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在解决现实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领导能力、表现能力、交往与交流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①认知能力;②思考能力;③创造能力;④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⑤表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具体活动,都要有其具体目标。在活动主题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要设计阶段目标。由于学生每个活动阶段的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也就有差异。如,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的目标设计,更多地关注问题意识、收集信息等方面的目标,活动实施阶段则比较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等目标,活动总结交流阶段则关注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等方面的目标。(2)要将知识技能目标细化为可操作性目标。如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学会调查取样和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等。(3)要注意目标设计语言的表述方式。首先,要注意目标表述时的行为主体,目标的表述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的设计通常使用“经历”、“体验”、“运用”、“了解”、“接触”、“参与”等行为动词;使用“形成……态度、情感、意识”等词语来表述具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具体目标。 三、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要遵循下列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学做家常炒菜方法

学做家常炒菜方法 炒菜是很多人喜爱的选择,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对身体营养元素补充有很好帮助,炒菜的制作方法简单,对它制作都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炒菜的种类较多,制作它的时候,需要先对它的制作方法进行认识,那学做家常炒菜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使得有一些了解。 学做家常炒菜: 家常小炒菜 材料:莴笋100克、猪瘦肉100克,大木耳一大朵、胡萝卜1根,大葱1根,大蒜4瓣、青红椒各2个。红油、老抽、生抽、醋、白糖、盐、味精、花椒粉、姜粉、干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猪瘦肉切细丝,加少许生抽、盐腌制10分钟。 2、莴笋、胡萝卜去皮切丝,木耳水发后切细丝。 3、青红椒、大葱切丝,大蒜切片。 4、老抽、生抽、白糖、醋、花椒粉、姜粉、干淀粉、盐、味精加水兑成鱼香汁。 5、锅内加植物油,烧热后倒入肉丝,滑开,炒熟。 6、加入青红椒、葱蒜煸炒出香味。 7、加入莴笋、红萝卜丝煸炒至断生,放入红油,继续煸炒。 8、加入木耳丝,继续煸炒。 9、倒入兑好的鱼香汁,翻炒至熟。

剁椒鱼头 材料 原料:鱼头(大头鱼)、姜、葱 调料:李锦记蒸鱼豉油、坛坛乡精制剁辣椒 做法 第一步:腌鱼头 买鱼头的时候就让摊主对半切开,冲洗干净后两面都淋上李锦记蒸鱼豉油,腌15分钟; pS:大部份都只是用盐腌鱼头,这里用蒸鱼豉油算是偏门,不过,也正是好吃的关键点之一! 第二步:摆盘 1、取一个有深度的大盘,底部先铺上姜片和葱白,然后将鱼头平铺上去,正面朝上; pS:不能用平盘,因为蒸好后会有汤汁,这汤汁也不能浪费啊,隔天下碗面啥的相当赞哦! 2、均匀铺上坛坛乡精制剁辣椒; pS:这道菜的第二个关键点,剁椒的选择。坛坛乡是老牌子了,用它来蒸鱼头那味道正哈! 第三步:蒸鱼头 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在对学做家常炒菜方法认识后,制作家常炒菜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制作方式进行,不过对炒菜制作数量上,每次都是不能过多进行,这样的食物制作太多后,隔夜后在吃,它的色泽、口感都是会有改变的。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稿件类别: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 题目:学校 - 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 作者姓名:李本杰 单位:临港大张小学 邮编:250107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学校 - 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常态化”实施此课程,根据有关政策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形式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主要内容,以学生良好的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她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她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A、研究性学习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1.拓展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2.融入生活,学会交往与合作。 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她人与社会。 4.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50种好吃好学的家常菜做法

50种家常菜做法 推荐个很好的学厨网站叫“下厨房”,菜鸟和大厨都在那里,很适合修炼厨艺哦~O(∩_∩)O~用起来也很方便 啤酒酱香鸡翅 原料: 鸡翅10个大葱1节姜1块啤酒1听干辣椒3根八角3颗花椒20粒香叶3片生抽3汤匙(45ml)老抽1汤匙(15ml)糖1茶匙(5克)芝麻随意 做法:1)锅中倒入清水煮开后,放入洗净的鸡翅,待水再次沸腾后,用勺子撇去浮沫,继续煮2分钟后捞出沥干;2)大葱切成5厘米长的段。姜去皮切成大片。将八角,花椒和香叶放入料包或调味盒中(如没有,也可在第3步,直接放入锅中);3)锅中倒入油,待油7成热开始有点冒烟的时,放入鸡翅,保持中火双面煎黄后倒入啤酒,大葱段,姜片和料包。调入生抽和老抽,盖上盖子煮10分钟;4)开盖后加入糖,改成大火,将汤汁收干即可。出锅盛盘后撒上少许白芝麻。 莲藕腔骨汤 原料: 莲藕2根(约500克)腔骨500克姜6片清水2000ml 调料:盐2茶匙(10克) 做法:1)将腔骨剁成块洗净。莲藕去皮切块。姜洗净切片。 2)锅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热至沸腾后,放入腔骨焯烫3分钟,捞出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浮沫。 3)将腔骨放入汤煲中,一次性加够足量清水,盖上盖子大火加热至快沸腾时,打开盖子用勺撇去浮沫。放入姜片,盖上盖子调中小火煲30分钟。 4)放入莲藕块,盖上盖子继续用中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前调入盐即可。 鱼香肉丝 原料:猪里脊300克黑木耳10朵笋200克葱末1汤匙(15克)姜末1汤匙(15克)蒜末1汤匙(15克)剁椒4汤匙(60克)调料:酱油1汤匙(15ml)醋2汤匙(30ml)料酒1茶匙(5ml)糖1汤匙(15ml)盐1/2茶匙(3克)香油1/2茶匙(3ml)清水3汤匙(45ml)水淀粉4汤匙(60ml,分2次使用) 做法:1)将猪里脊切丝。黑木耳用40度温水泡发后洗净切丝。笋切丝。葱姜蒜切末。 2)将肉丝放入碗中,调入水淀粉搅拌均匀后腌制5分钟。将葱末放入碗中,调入酱油,醋,料酒,糖,盐,香油,清水和水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3)烧热锅后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候,倒入肉丝煸炒至肉丝变色脱生后,用铲子铲到锅的一侧,倒入蒜末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后,和肉丝混合。 4)倒入笋丝和木耳丝,翻炒2分钟后,倒入调好的汁,由下向上翻炒20秒钟,待汤汁略黏稠即可出锅。 鱼香茄子煲 原料:茄子两根肉馅200g 料酒1茶匙(5ml)葱姜末辣椒酱剁椒甜面酱醋白砂糖盐鸡精(各少许) 做法:1)茄子洗净切成条,放入盐水中浸泡后,控干水份。肉馅加入料酒搅拌后备用。2)锅内倒入油,待6成热时,放入茄子条,炸一分钟后捞出控油备用。3)锅内留少许油,加热后放入肉馅煸炒至脱生,用铲子铲到一侧。倒入葱姜末,炒出香味后,再放入辣酱。4)依次放入茄子、剁椒、甜面酱、醋、白砂糖和盐,添少许水或鸡汤,加盖焖2分钟,调少许鸡精即可。 鱼头豆腐汤 原料: 鱼头1个(约500克)嫩豆腐1盒香菇8朵大葱3段老姜3片盐1茶匙(5克) 做法:1)鱼头洗净,从中间劈开,用纸巾蘸干鱼头表面的水分。嫩豆腐切成1cm厚的大块。香菇用温水浸泡5分钟后,去蒂洗净。 2)煎锅中倒入油,待7成热时,放入鱼头用中火双面煎黄(每面约3分钟)。将鱼头摆在锅的一边, 用锅中的油爆香大葱段和姜片后,倒入足量开水没过鱼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