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艺术

合集下载

汉字之美漫谈书法和文字的艺术之美

汉字之美漫谈书法和文字的艺术之美

汉字之美漫谈书法和文字的艺术之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在汉字中,书法和文字艺术作为表现汉字之美的两大方面,各自展示着不同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就书法和文字的艺术之美展开讨论,以探究汉字的无穷魅力。

一、书法:墨香传承千年的艺术之美书法是使用毛笔和墨汁等工具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墨香、笔触、布局等方面的处理,将汉字的形体之美和意境之美发挥到极致。

书法艺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

首先,书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汉字的形体之美。

汉字的形态各异,有直线、曲线、圆形等不同的结构形式,而书法则通过不同的字体风格和笔画的运用,展示了汉字的魅力所在。

如楷书的方正稳重、行书的潇洒俊逸、草书的奔放洒脱等,每一种字体都表现了不同的气韵和风格,彰显了汉字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其次,书法通过墨香和笔触的运用,以及布局的处理,展示了汉字的意境之美。

书法作品常常以墨香浓郁、笔触流畅为特点,通过不同的线条运用和阴阳转化,营造出意境深远、意蕴丰富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一幅草书作品中,由于笔触的奔放和线条的交错,形成了一种狂放不羁的气氛,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而在一幅楷书作品中,由于笔触的稳健和勾勒的利落,形成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受。

这些都体现了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所独有的表现手法和魅力。

二、文字的艺术之美:字里藏画的无尽韵味文字是书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书法中,我们通常将文字视为载体,而在文字的使用中,也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之美。

文字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文字在排列和设计的过程中呈现出美感。

文字艺术在设计和排版的过程中注重布局的美感和形式的协调。

通过合理安排文字的大小、间距和位置等元素,使整篇文段看起来和谐统一,达到美的效果。

同时,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也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这种文字艺术的运用使得文字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使读者产生一种艺术享受。

汉字与书法汉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汉字与书法汉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汉字与书法汉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而书法艺术则是汉字的高度发展和运用。

汉字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汉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一、汉字的美学价值汉字既是我们表达和传递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

许多汉字形状婀娜多姿、端庄秀丽,充满诗意和画意。

在书法艺术中,艺术家会根据汉字的结构、笔画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创作和表现。

汉字的美学价值成为书法艺术的灵魂和基础,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二、汉字的修养书法艺术需要修养的思想和态度,这和汉字学习和书写息息相关。

在学习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并不断挥洒笔墨去感悟汉字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这样的修养也是书法艺术家必备的素质。

汉字的修养不仅有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还有助于我们人格的升华和内心的修炼。

三、汉字的文化传承汉字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和民族符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汉字最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在汉字与汉字文化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书法艺术,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还可以将其推向更高的艺术高峰。

四、汉字的技艺性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汉字的技艺性。

不同的汉字有着不同的结构、取笔和用笔方法。

这些元素成为了书法艺术家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的技术要素。

通过对汉字笔法的研究和实践,书法艺术家可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增加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汉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非常重要,是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汉字和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应该珍惜、传承好这份宝贵的财富。

中国文字与书法艺术简介

中国文字与书法艺术简介

我们再看一些其他的图画文字:
演变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Jiǎgǔwén ,是商朝刻在 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 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 为“卜辞”、“契文”;已收集到 的甲骨文单字约有4000多个,其中 1000多字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 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 尚未完全定型。
特点:同一个字写法不定
古汉字(形象的表意汉字)
今汉字(符号的表意汉字)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
构造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 笔画 、 偏旁 。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完 的连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件、 部首。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中 间都可以称偏旁。

3.契刻说,结绳说
契刻,也叫讯木,是在一根木棒 上刻上各种花纹或插进各种东西, 用来帮助记忆或传达命令。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刻纹
二、汉字的产生
记号
1954年,从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
住遗址中,发现了113个刻画符号,这些符号有表示数
目的:
也有近似“花芽”之类的符号:
图画 从山东莒县陵阳河属于大汶口文化的距今四、五千年的 人类居住遗址中发现了几个陶符,可以看成是脱胎于图 画的原始汉字:
特点:全面符号化,即完全抛开古文字的象形因素,
使文字变成抽象的记号。笔画化,即把字形分解为
若干基本笔画。
汉字的演变
草书Cǎoshū 大约始于汉朝初期,唐朝时还出现了 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现在一般 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汉字的演变
楷书Kǎishū,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 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 形态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 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 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 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小学写字课《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ppt课件

小学写字课《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ppt课件
书法的基本要素
书法艺术包括笔法、墨法、结构、章 法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 共同构成了书法的独特魅力。
书法的历史
书法的起源
书法源于甲骨文和金文,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篆、隶、楷、行、 草五种基本书体。
书法的发展历程
从秦汉时期的小篆、隶书,到魏晋南北朝的行草书,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楷书、 行书、草书,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草书欣赏
总结词:奔放不羁
VS
详细描述:草书线条飞动,气势奔放 不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
04
书法实践练习
基本笔画练习
基础扎实
基本笔画是书法的基石,通过练习基本笔画 ,学生可以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技巧
,为后续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偏旁部首练习
拓展应用
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分,通过练习偏旁部首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并学会在实际 书写中运用,提升书写的整体美感。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包括执笔、运笔和用笔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笔法是写出 规范、美观汉字的基础。
墨法
墨法影响书法的视觉效果
墨法包括对墨的选择、使用和调制的技巧。墨色的深浅、干湿和浓淡变化,能够表现出书法的层次感 和动态美。
纸法
纸张的选择对书法作品的表现力至关 重要
不同的纸张材质、纹理和颜色对墨的 吸收和扩散有不同影响,从而影响书 法的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纸张是创 作出优质书法作品的关键。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作品3该生在书写中尝试了不同的字体风格,展现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名家作品展示
01
02
03
名家作品1
该作品笔画精到,字形优 雅,整体章法自然,展现 出书法艺术的魅力。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篇一: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一、导论第一节汉字起源、汉字书写与书法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我国现行文字的远祖——1959年发现的山东大汶口仰韶文化陶器文字算起,至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

汉字的起源,我国古代典籍中说法不少。

《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又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我国学者历来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汉字书法与中国画是“书画同源”。

认为汉字起源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天”“地”“身”“物”——社会活动。

仰韶文化的大汶口陶文和西安半坡村的符号是汉字书法源于社会活动的证明战国《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吕氏春秋*君守篇》说:“仓颉作书。

”都认为是仓颉造字。

二、汉字的发展及其字体流变三、汉字与书法汉字构造规律,中国古代有“六书”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在甲骨文字形成并广泛应用以后总结出来的。

最早见于《周礼》,完成于东汉许慎。

许慎手编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在许慎之前的班固也说过“六书”,名称、次序与许慎有一些差别。

后世多以许说为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从书法角度考察,汉字的历史即汉字的形体,亦即书体演进历程。

1、古文字阶段(1)象形装饰文字、(2)甲骨文(3)商周金文(4)六国古文(5)小篆2、隶楷阶段(1)隶书、(2)草书(3)行书(4)楷书3、美化装饰字体鸟虫篆、飞白书等第二节书法的书写工具与材料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

出处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宣笔泾县产笔,历史久远。

相传古代自有书契以来,我国便开始有笔,不过早期的毛笔很简易,也不叫笔。

战国时期楚称笔为聿,吴称不律,燕称弗,到了秦代始称为笔。

据记载,公元前二二三年,泰将蒙恬南伐楚国,路过中山(即现在宣城、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遂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笔。

文化史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文化史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程标准:
1、汉字的起源演变
2、书法艺术的发展












小篆
隶书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新石器时代
隶书 秦朝
商代
小篆
商周
广泛频繁
秦朝
楷书、行书、草书
秦朝
春秋战国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越来越规范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阶段一:秦汉——自发阶段 阶段二:自觉阶段 (1)魏晋——成为自觉的书法 艺术
原因:社会危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以书法表达个性追求 笔墨纸张的改进
东晋“书圣”王羲之,名作“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2)隋唐——新的高峰
原因:国家一统、政治稳定 经济繁盛 表现: 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欧阳询、颜筋柳骨)
(4)明代——呈现个性化趋势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明 祝枝山 明· 唐寅
时代发展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社会危机 魏晋 士人群体形成 南北朝 文具改进
朝代
社会状况
书法名家
艺术风格
王羲之
虚玄灵动
隋唐
张旭、怀素 狂放不羁 草 国家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欧阳/颜/柳 规范法度 楷 重文;市民 阶层;社会 生活丰富 追求个性 (苏、黄、 忽略法度 米、蔡) 有意无法 平民化世俗化 祝枝山等 强调个性化 四大家


商品经济 生活丰富
练习一
1、(2011广东学业)据目前所知,商朝 出现的成熟文字有 A .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原始

关于浅论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

关于浅论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

关于浅论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前言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汉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书法艺术也为世界各地所熟知。

本文将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的关系、书法艺术的不同流派,以及书法艺术的欣赏与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

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汉字是一种漂亮而富有艺术性的文字,它通过形、音、义等多方面的元素表达意思。

汉字的字形优美、意境深远,是书法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素材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文化独具特色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创造出了“隶、楷、草、行”等不同的书法流派。

这些书法流派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隶书沉着、庄重;楷书清秀、自然;草书飘逸、凌厉;行书遒劲、奔放。

不同的书法流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书法艺术中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的不同流派隶书隶书是中国古代使用最早、发展最完善的字体。

它始于汉代,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隶书字形稳健、严谨,用笔整齐有力,线条结实沉着,笔画匀称、平稳,极具规范性和古典美感。

《唐书》称“隶者,作之为人,草者,自成之也”,隶书的字迹端庄古朴,具有浓郁的历史沉淀和书法文化积淀。

楷书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属于明朝时期的一种书法体系。

楷书流畅、大方,线条优美、整洁,规范性强,字形美观优雅,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

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具有固定的字形结构、平和的笔调风格和明晰的笔画轮廓,符合人们对汉字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美感需求。

草书草书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风格的草书体系。

草书字迹奔放自如,跌荡有致,线条多姿多彩。

草书艺术的特点在于略带随意,充满情趣,有着古朴自然、淳朴豁放的艺术魅力。

草书艺术具有浓郁的审美品位,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汉字与书法文化》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汉字与书法文化》
但是,”仓颉造字“的说法有多少可信度呢?荀子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 传者,一也”。这就是说,仓颉之所以传名后代,是由于他做了收集、整理、统一 的工作。由于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种说法是比较合乎情理的。
也有人怀疑历史上是否有仓颉其人,但 我们认为,仓颉本人的有无并不重要,即 使当时没有叫“仓颉”的史官,也应该会有叫别的名字的史官来做这样的工作。
汉字与书法文化
(一)汉字之美
• 汉字的起源始于象形。源于此,中国汉字 从雏形到成熟的各个时期,都蕴含着丰富 的绘画元素,故美由此与汉字如影随形。 加上书写者运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工具, 通过一定的技法在书写时注入自身的感情 理念,因而汉字的各种各样的美感就产生 了。书法艺术就这样诞生了。
(二)书法的含义
半坡 (6000年)
贾湖(8000年) 双墩(7000年) 龙虬庄(4500年)
柳林溪(7000年) 杨家湾(6000年)
庄桥汶(5000年)
从8000多年的贾湖刻符到4000多年的柳湾、丁公刻符,呈现明显的辐射状。但准确的来说,汉字仍然是属于多源头的。
• 贾湖刻符
非官方部分解读: 1排1列:目,1排3列:甘 2排1列和2排4列:一,2排2列:二,2排3列:八 1排4列:十,1排2列:廿(niàn) 3排1列:一解为夭(与甲骨文中相似);另一解为鹤
(左上为张嘴鸣叫的头部,中上为翅膀。) 3排2列:门,4排3列:日,4排4列:田 3排4列:乙(刻在疑似印章上,可能为该氏族的姓。)
距今8000多年,共17个字符(另有4例疑似)
从广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原始的形态。从狭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早的雏形。
特别介绍: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经炭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 其距今约9000―7500年。其中重大发现包括: ➢ 世界最早的文字符号。共17例,龟甲上9例,骨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斯小篆均衡的文字结构和整齐的布局主要来自于石鼓文,它代表了篆书艺 术的最高峰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只用严格的等粗线,去除肥笔和墨团。李斯的小篆体一律用等粗的细线 ,直可合绳,曲可中规,后人称之为"玉筋篆"。二是变短小的笔画为修长的笔画 。三是变直笔为曲笔,李斯篆体的曲笔表现出很强的求美意识。四是字体呈长方 形结构,并且长与宽有严格的比例。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构形,点画采用 描写事物的天然曲线,常用一、二根线条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特征。中国青 铜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金文的书法艺术是书法园地中的一支奇葩。
甲 骨 文
金 文
石 鼓 文
三、封建一统与李斯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即秦朝。秦代建 国之初,就开始统一文字工作,整理六国的异文,同时对秦国文字做了规范。统 一于小篆,小篆成为当时的官定书体,而秦朝小篆取得最高成就者首推秦朝丞相 李斯。
二、青铜上的文字--金文
古代把铜称为金,所以人们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青铜最早出现在商 周,形成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十余类,主要有食器、 酒器、水器、兵器、车马器及各种工具等。
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出现了大小相次的编钟,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 礼器。青铜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后来钟鼎还成了国 家政权的象征。由于钟与鼎是青铜器中重要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显示他这个千古一帝天子的威严和他帝国的强大, 经常到全国各地巡游,所到之处树碑刻石,为其歌功颂德。其中著名的有峄山刻 石、泰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刻石,都出自秦代丞相李斯之手。
李斯是政治家,也是著名书法家,据传他书写的作品很多,据《四体书势》 说:"斯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李斯的书法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高 度评价,《书后评》评李斯说:"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山及皇帝玉玺,犹夫 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可见李斯的书法成就之高。
柳 公 权 书 法 作 品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557~641), 中国唐代书法 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人。自幼敏悟,长大后博通经史,在隋 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唐高 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 同编纂《艺文类聚》。唐太宗时历任太 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善文 ,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 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 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 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 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 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 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 善篆、隶、真、行、草书,尤 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 》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 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 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 》称:“子昂篆,隶、真、行 、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 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 、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世称“赵体”。与颜真卿、 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
颜真卿书法作品赏析
"颜书"的主要特点是雄壮、坚劲、 开阔、厚实、法度森严、雄浑峻整、 雍容大度。颜真卿以儒家教义为哲理 基础的书家,所以他的书法重理、重 法,取端平方正的结构来安排点画线 条,每个字左右对称,四平八稳,有 我国古代建筑的端庄正大的气度。"颜 书"的另一特点是横画较细,竖画较粗 ,且竖画都不是直的,而是略有外凸 的圆弧形,就象一张弯曲的弓弩一样 ,内蕴强大的弹力。
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 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 ,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 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 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欧书的特色可 用“险劲”二字来概括。欧阳询的书名 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 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 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 权、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学在 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 、欧、褚、颜。
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 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
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 (赵孟頫)等
四大楷书
颜真卿,颜体讲究筋,粗细交错,给人一种和 谐稳健之美。 欧阳询,欧体讲究厚重,笔画较粗,方正着墨 较多,给人一种充实饱满之美。 柳公权,柳体讲究骨,笔画纵横交错伸展,潇 洒帅气,给人一种阳刚硬朗之美。 赵孟頫,赵体讲究流畅多姿,如同行云流水, 给人一种柔婉细腻之美。
汉字变迁与书法艺术
一、 原始文字--甲骨文
1891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小屯村发现一故都,经考证此处是殷商王朝的故都 ,史称殷墟。在此还发现了大量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内容大多与占卜有关的 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所谓甲骨主要是龟甲和 牛骨,也有猪、羊、鹿等骨。甲骨文与其它文字不同,它是契刻而成的。 甲骨文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它已具备了运笔和结构的意趣,甲骨文字形 挺拔疏朗,形体富于变化。小字如芥籽,大字近半寸。
颜真卿的主要书法作品有四十四 岁写的《多宝塔碑》、四十五岁书的 《东方朔画赞》、六十岁书的《勤礼 碑》、《麻菇仙坛记》等。
颜真卿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 深远,他与唐朝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 ,人称"颜筋柳骨",被后世书法爱好 者喜爱。
颜 真 卿 书 法 作 品
柳公权书法作品赏析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
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学颜 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 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 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 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 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 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 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 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 ,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其代表 作有:大和三年《李晟碑》(石在 陕西高陵),会昌元年《大达法师 玄秘塔碑》(石在西安碑林),《苻 嶙碑》 (无立石年月,柳碑中最完 全者),敦煌石室藏旧拓《金刚经 》,《神策军碑》等。“书贵瘦硬 方通神”,柳公权的 书法就是以 此取胜的。
李斯小篆,笔画的曲折与结构的均称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和统一,使汉字的书 写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并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巨大影响。
五、楷书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 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 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