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晏几道上课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

晏几道《临江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临江仙》的诗句;(2)了解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临江仙》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作者情感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领会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2.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2.3 了解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3.1 诗句的深层含义解读;3.2 欣赏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3 诗词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图片等;4.2 准备《临江仙》的全文及其注释版本;4.3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晏几道的画像和《临江仙》的诗句,吸引学生注意力;(2)简要介绍晏几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5.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临江仙》,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临江仙》的诗句和意境,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讲解晏几道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3)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
5.4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鼓励批判性思维;(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5.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临江仙》的诗句和意境;(2)强调晏几道的创作背景和诗中的传统价值观;(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临江仙》并写一篇简析。
晏几道临江仙PPT课件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 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那缓缓飘落的小雨 不停地打在我窗 只有那沉默无语的我 不时地回想过去
彩云易散 梦里清辉
——晏几道《临江仙 》
倾情朗读,初探诗意,整体感知
临江仙
晏幾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 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当年曾经照伴着我俩的一轮明月,犹 自冷清清地凌空独挂!(阐述)
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 。
“明月”二句回应、烘托了开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酒醒”时刻的凄清孤寂。
(作用、
有欢聚时的缠绵, 有离别时的愁怨; 有追忆往昔时的惆怅, 有面对现实时的哀婉。
思考并讨论: 1、两首词在时序安 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 感有何不同?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临江仙》
时间: 现实 —— 追忆 (倒叙) 情事: 春恨 —— 相逢别离 情感: 孤独寂寞— 苦恋,人世无常、欢娱难再
《鹧鸪天》 时间: 当年 —— 别后 —— 今宵 (顺叙)
情事: 初欢 —— 久别 —— 重逢
情感: 欢乐 —— 愁苦 —— 惊喜
L再OG读O诗歌, 感受形象,体会情感
小蘋
美丽薄命
“两重心字” 一见钟情,心心相印
“琵琶”
乐技之高,感情深厚
执着苦恋,至死不渝 “明月彩云”
人事无常,欢娱难再
知己红颜
蘋: “小蘋若解愁春暮” “小蘋微笑尽妖娆”
“丝雨恼妖蘋”
云: “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惜春词 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 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 奈,妙趣横生。
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 愉难再的淡淡哀愁,即“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鹧鸪天
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上片:回忆当年初次相逢 下片:写别后思念之深与再逢惊疑之状
事情:初盟——别离——重逢 时间:当年——别后——今宵 情感:欢乐——愁苦——欢乐
词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孤独与寂寞呢?
(1)“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一种莫名 的惆怅。“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来由非一 朝一夕,同样的春残时节,同样的恼人情思涌 上心头。
(2)微雨、落花,象征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
然而生 。
以乐景衬哀情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写孤独的词
人,对着飘零的落英,又见双双的燕子,反衬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 “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 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 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 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 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 书韵自高。
临江仙-晏几道 诗词鉴赏PPT课件

小结
词人因怀人而梦,为解愁而 酒。梦后酒醒,愈感孤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 飞。”,更是画出一幅暮春 独立怀人图。 全篇由怀人之境之形,进而 写所怀之人之事,情真意婉, 语出俊逸致密。字字情中有 景,整篇结构严谨,情景交 融, 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11
2020/1/3
12
4
① 晏几道《小山词跋》云:“始时沈十二廉 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 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 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 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 俱流转人间”。此词为追忆歌女小苹而作。
② 恨,怅惘,愁恨。却,又。
③ 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 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 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 飒暮蝉 辉”。词人此处借用其颔联。
临江仙 晏几道 1
当琵记 落去梦
时琶得 花年后
明弦小 人春楼
月上蘋 独恨台
在说初 立却高
,相见 ,来锁
曾思, 微时,
照。两 雨。酒
彩重燕醒
云心双帘
归字飞幕
。罗。低
衣
垂
。
。
2
晏几道
•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 殊第七子。是北宋后期典型的 婉约派词人。历任颍昌府许田 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 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清 人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一般讲到北宋 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 几道为小晏。有《小山词》。
8
• 下片前两句回忆初见小蘋时 的情景。
• “记得”是比“去年”更为 遥远的记忆,是词人“梦” 中所历,也是春恨的缘由。
• “两重心字”①.薄罗衫子上 面绣有双重的“心”字。②. 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 后心心相印。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案标题: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临江仙·晏几道》这首词,使学生了解晏几道的背景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词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临江仙·晏几道》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晏几道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特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课件或PPT3. 《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音频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音频,让学生先感受这首词的音乐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以及它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导入:1. 通过课件或PPT,向学生介绍晏几道的背景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主体: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分析《临江仙·晏几道》的词句、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晏几道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特点,例如运用对仗、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等特点。
拓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其他晏几道的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晏几道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临江仙·晏几道》的词曲,提高了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临江仙·晏几道》这首词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临江仙 晏几道教案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教案标题:临江仙晏几道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晏几道的《临江仙》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临江仙》的诗歌文本。
2. 课堂展示用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临江仙》的诗歌文本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文诗的好奇心。
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让学生朗读《临江仙》,并带领他们一起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诗歌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的意象和描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3. 主题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临江仙》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主题的核心要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4.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临江仙》的理解,选择一个主题,写一篇与之相关的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欣赏晏几道的《临江仙》,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的过程中,对古文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下节课可以继续分享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改进。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对后世影响
该词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细腻婉约的笔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楷模。
词作影响
03
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地位
宋代重要的词人之一
擅长抒发情感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宋代词坛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晏几道的词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宋以后的文学创作中。
2023
上课临江仙晏几道
目录
contents
临江仙晏几道简介临江仙晏几道词作赏析临江仙晏几道的历史地位与临江仙晏几道相关的文化现象临江仙晏几道的艺术价值临江仙晏几道的文化内涵
01
临江仙晏几道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其父而更胜一筹。
晏几道
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位,政绩卓著。晚年家境落魄,尝尽人生百态,感怀往事而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传统园林的展现
临江仙晏几道所描写的园林和建筑也体现了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假山、池塘、小桥等,呈现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
对地域文化的展现
对人生短暂的表达
临江仙晏几道在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想,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人生的美好。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临江仙晏几道在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生的自由、独立和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具体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晏几道在梦醒后,回忆起梦中与歌女小蘋相会的情景而作。词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爱情易逝的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
创作背景
02
临江仙晏几道词作赏析
晏几道的《临江仙》情感表达深沉,多用暗示、比喻等手法,不直接点明。
临江仙-晏几道(上课)ppt课件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 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 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4
结合注释,翻译全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梦醒只见高高楼台阁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帷帘重重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9
阅读下片,思考、讨论: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下片的内容
相思
10
写作背景: 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 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蘋、 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 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词中小蘋亦 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陈病,小蘋等 人也就风飘云散,不知去向。本词是别 后怀思小蘋之作。
他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 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 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
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 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 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16
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 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 术境界。
• 艺术上表现了小山词的特有的深婉沉着 的风格。
• 它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 就,堪称婉约中的绝唱。
• 《白雨斋词话》评曰:“既闲雅,又沉着 ,当时更无敌手。”
15
总结晏几道词的特色
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 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 的追求。这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
18
●长相思 晏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