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处理

合集下载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一.钝化的意义及机理简介一般来说,易离子化的金属容易氧化,即容易腐蚀,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金属如铝、镁、铬等虽然易离子化,但由于它们在大气或水中容易生成一层腐蚀产物的薄膜,从而却提高了耐蚀性。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其溶解速度急剧下降,使耐蚀性提高,此种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钝化往往伴随阳极电位突然升高,从而使阳极反应难以进行,使金属腐蚀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故在机械、电子、仪器、日用品、军工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于钝化机理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膜理论,另一种是吸附理论。

薄膜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正是由于这一层膜的存在,将基体金属与腐蚀介质分开,达到保护基体金属,使其不被继续受腐蚀。

吸附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主要是氧的吸附层。

正是由于这一吸附层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提高。

但是上述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全部钝化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表面钝化处理方法铝及铝合金工件,无论是化学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制取的氧化膜都是多孔的,易受污染,耐蚀性不高。

例如,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于L膜,其微孔数量达4~77×109个/cm2,比表面积非常高。

因此,使得氧化膜的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空气中或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或污染物极易被吸附到膜孔内,所以未经封闭处理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抗污染能力均不高。

即使氧化膜在染色后也应进行钝化或封闭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

1.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2.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氧化膜的封闭实际上就是封闭氧化膜的微孔,孔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方法很多,如下:降低其表面活性,因此也称为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分述如下:(1)水合封闭法水合封闭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膜和孔壁的A1203在较高温度的热水或水蒸气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A1203·H20),使氧化膜体积膨胀,其体积将增大约33%以上。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

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钝化名词解释

钝化名词解释

钝化名词解释
钝化是指金属经过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处理后,表面变得不活泼或不易被氧化的状态。

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使金属与外界的腐蚀介质隔离,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钝化处理是一种自发的化学反应,其过程包括在金属表面形成紧密的氧化物膜,这层膜可以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在工业上,钝化通常使用氧化剂(如硝酸、铬酸等)对金属进行钝化处理,形成一层保护膜。

例如,对不锈钢、铝、铁等金属进行钝化处理,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电子行业中,钝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工艺,用于保护电子产品的电路板和芯片免受腐蚀和损坏。

钝化也是一种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的过程。

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中,钝化可以用于在半导体表面上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层,以减少反向漏电流、提高击穿电压、增加功耗定额等。

此外,钝化也可以用于催化剂、血清等活性物质的失活处理。

总之,钝化是一种保护金属免受腐蚀和提高产品稳定性的表面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电子行业中。

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

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

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不锈钢钝化处理是指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不易脱落的钝化膜,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不锈钢钝化处理的标准主要包括处理工艺、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和处理条件等方面。

在处理工艺方面,应当明确不锈钢钝化处理的步骤和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处理方法应当根据不同的不锈钢材质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钝化膜的质量和性能。

处理设备应当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性能,保证不锈钢钝化处理的效果。

处理条件包括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处理液体成分等,应当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确保不锈钢钝化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制定应当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身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应当包括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基本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等内容,确保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全面、系统和科学。

此外,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当建立不锈钢钝化处理的质量跟踪和追溯体系,对每一批产品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最后,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执行效果应当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持续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当加强对不锈钢钝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不锈钢钝化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才能确保不锈钢钝化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对不锈钢钝化处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所帮助。

火箭 钝化处理

火箭 钝化处理

火箭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是指对火箭的外部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减少空气摩擦力,提高火箭的飞行效率。

在钝化处理中,通过改变火箭外部表面的形状和材料,使空气流经火箭时产生的阻力减小,从而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

钝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火箭表面的阻力,使火箭能够更加高效地穿越大气层。

在火箭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阻力会导致火箭的速度下降,从而影响火箭的飞行效果。

通过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阻力,使火箭能够更加顺利地飞行。

钝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使用特殊材料、表面涂层等。

通过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空气流经火箭时产生的阻力。

例如,可以将火箭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使空气能够更加顺利地流经火箭,从而减少阻力。

同时,可以使用特殊的材料,如陶瓷材料,来减少火箭表面的摩擦力,进一步降低阻力。

此外,还可以在火箭的表面涂上特殊的涂层,如降低摩擦系数的涂层,来减少阻力。

钝化处理对于火箭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火箭在大气层中的阻力,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

这不仅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还可以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因此,钝化处理在火箭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钝化处理是一种对火箭进行特殊处理的方法,通过改变火箭的外形设计、使用特殊材料、表面涂层等方式,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火箭的飞行效率。

钝化处理对于火箭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火箭的速度和飞行距离,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这种处理方法在火箭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钝化处理流程

钝化处理流程

钝化处理流程
钝化处理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技术。

钝化处理可以增强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钝化处理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

在进行钝化处理前,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保证表面光洁度。

2. 酸洗。

酸洗是一种去除金属表面氧化层、锈蚀和污染物的化学反应。

酸洗通常使用硫酸、盐酸或氢氟酸等酸性溶液。

3. 中和。

在酸洗后,必须进行中和处理,以保证金属表面的pH 值处于中性状态,避免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4. 钝化。

钝化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

常用的钝化剂包括铬酸钾、氧化铬等。

5. 清洗。

在钝化处理完成后,必须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钝化剂和其他污染物。

6. 保护。

钝化处理完成后,为了保护金属表面的钝化膜,可以进行涂层或镀膜等处理。

钝化处理流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但以上几个步骤是基本的流程。

钝化处理可以应用于各种金属和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机械、建筑等领域。

- 1 -。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以及该工艺的应用和优势。

一、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待处理的镀锌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其他杂质,以保证钝化液能够充分接触到镀锌板表面。

2. 酸洗:将清洗后的镀锌板浸入酸性溶液中,通过酸洗去除镀锌层上的氧化铁皮、锌盐和其他杂质,使镀锌板表面变得光洁。

3. 钝化:将经过酸洗的镀锌板浸入钝化液中,使钝化液中的成分与镀锌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钝化层。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钝化液、钛酸钝化液和磷酸钝化液等。

4. 清水洗涤:将钝化后的镀锌板进行清水洗涤,去除表面的钝化液残留。

5. 干燥:将洗涤后的镀锌板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干燥和防止再次腐蚀。

二、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钝化液中的化学物质与镀锌层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钝化层。

这层钝化层可以阻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进一步侵蚀镀锌层,从而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

三、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应用和优势镀锌板钝化处理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

它的主要优势有:1. 提高耐腐蚀性能: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形成的钝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侵蚀镀锌层,从而延长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2. 改善外观质量: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环保节能:钝化处理采用无铬、无铅的环保钝化液,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友好。

4. 工艺简单可靠: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清洗、酸洗、钝化、清水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能够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1.高温处理:这是最简单和常用的细胞钝化方法之一、将培养皿中的细胞暴露在高温条件下(通常为70-80摄氏度)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活性酶和蛋白质的活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行,并且适用于大多数细胞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温处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2.酶钝化处理:有些细胞系可能对高温处理比较敏感,这时可以使用酶钝化处理方法。

酶钝化处理是通过加入特定酶抑制剂来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常用的抑制剂有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选择适当的酶抑制剂和浓度,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时间和温度。

3.低温处理:细胞在低温条件下通常会减缓其代谢活性,从而减少酶和蛋白质的活性。

将培养皿中的细胞冷藏在4摄氏度或更低温度(如-20摄氏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温度较敏感的细胞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冷藏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细胞受到冻结损伤。

4.化学物质处理: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活性。

例如,添加一定浓度的前胸腺素A2(PMA)可以抑制细胞经典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物质和浓度,可以实现有效的细胞钝化处理。

细胞钝化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要和细胞特性进行合理的判断。

在进行细胞钝化处理前,需要先了解细胞系的生长特点和对不同处理方法的敏感性。

同时,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条件,包括处理时间、温度和化学物质的浓度。

细胞钝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的稳定状态,避免细胞在不需要的时候继续分裂或产生代谢产物。

这种处理方法在细胞保存、传代和下游实验准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细胞钝化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实验者获得高质量的细胞样品和准确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例如钝化时间短,膜薄光波干涉发生在紫外区,这时的颜色取决于化合物的本色,如青灰色。

随膜层增厚,蓝色发生光波干涉而减弱,人们看到黄色(蓝色的辅色),依此类推,当膜厚大于0.7μm时,钝化膜又呈现本色——棕褐色。

由于工件运动,膜层厚度不均匀,各种颜色交迭一起就呈现五彩缤纷的外观。

尽管如此,上述两种成色学说都还不能互相替代,有待继续研究。

钝化膜从外观可分白钝化、淡蓝色、彩虹色钝化、金黄色、黑色钝化、军绿色钝化。

这些钝化膜耐蚀强弱的顺序是军绿色>黑色>彩虹色>金黄色>淡蓝色>白色。

所以凡用于耐蚀目的机械零件镀锌都必须进行彩虹色钝化。

钝化液依浓度可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因钝化中生产消耗铬酸不足5%,而95%被零件带出损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采用低浓度钝化液可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污染,钝化膜质量与高浓度铬酸钝化相当,故以介绍低铬钝化为主。

(一)铬酸盐彩色钝化1.铬酸盐彩色钝化工艺规范(见表3—1—15)表3—1—15 铬酸盐彩色钝化工艺规范2.组成铬酸钝化液的三要素钝化配方虽然很多,但任何有实用价值的配方必须包括主盐、活化剂和一定的氢离子浓度。

(1)主盐及其浓度。

主盐大都采用铬酐,是成膜的主要成分,浓度可在3g/L~400g/L的范围内变化。

铬酐浓度高,反应速度快,钝化时间缩短,浓度低则相反。

低浓度一般用5g/L~10g/L;高浓度用l50g/L~200g/L为宜。

实践表明:钝化膜的耐蚀性和色彩的浓淡与铬酐浓度无必然的联系,关键是主盐与活化剂要搭配恰当。

(2)活化剂及其浓度。

铬酸是强氧化剂,锌层一经浸入铬酸盐溶液中很快就生成一层无色透明的氧化膜,故只有铬酸而无活化剂时,锌层处于钝态,阻碍了锌层和六价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获得彩色钝化膜。

加入活化剂防止了锌层氧化,使氧化还原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加入活化剂是获得彩色钝化膜的必要条件。

活化剂可采用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盐酸及可溶性盐。

例如硫酸、硫酸钠、盐酸、氯化钠等。

活化剂浓度依铬酐浓度而定,并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就低铬钝化而言,比值范围大致为Cr03/SO42-=(5~10):1;Cr03/C1-=1:(1~1.2)。

活化剂不足,成膜速度慢,易发生白雾。

采用氯化物作活化剂还有利于提高膜层的结合力。

(3)一定的氢离子浓度(pH值)。

高浓度铬酸盐钝化,溶液是强酸陛,只能提出零件在空气中停留数十秒钟才能成膜,叫“气相成膜”。

而低铬钝化,酸度低,可在溶pH值液中一次成膜,叫做“液相成膜”这是两种钝化工艺的主要区别。

锌层与钝化液反应会消耗氢离子,pH值将升高,直接影响六价铬的氧化还原速度,当pH值达到3时,铬酸氧化还原能力很低,不能形成彩色钝化膜,所以必须维持一定的pH值。

低浓度钝化液的pH值范围为l~1.5,pH值过低,膜薄而多孔,pH值>2成膜速度很慢。

3.锌镀层低浓度铬酸钝化工艺流程镀锌→清洗→清洗→2%~3%的硝酸出光2s~5s→清洗→低铬彩色钝化→清洗→热水洗→甩干→烘烤老化→入库。

4.注意事项(1)镀层质量要求细致、光泽较好。

因低浓度钝化液无化学抛光能力,故必须保持锌镀层的质量一致。

(2)钝化温度以15℃~35℃最好。

温度低,成膜慢,色淡膜薄;温度高,膜厚而疏松,附着不牢。

自动线生产最好控制在25℃左右,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同一色彩。

5.钝化时间依主盐浓度、pH值、活化剂浓度和温度而定。

自动线尤其要保持上述因素在规范范围内。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夏季钝化时间相应缩短;冬季则适当延长。

(1)钝化时零件与钝化液要相对运动,有利于溶液的对流扩散,防止零件粘叠,使膜层均匀一致。

自动线上钝化一定要用压缩空气剧烈搅拌。

(2)清洗一定要彻底,尤其高浓度铬酸钝化,如果残留有铬迹或重铬酸锌时,将成为过早“泛白点”腐蚀的主要原因。

热水的温度应不超过50℃,否则易掉膜。

(3)彩色钝化一定要经烘烤老化,以提高膜层的附着力和耐蚀性能。

但老化温度不得超过65℃。

温度高时膜层脱水开裂,耐蚀性明显降低。

采用红外线干燥时除注意温度外,老化时间也不得超过15min,否则耐蚀性也下降。

6.低浓度铬酸钝化故障及纠正方法(见表3—1—16)表3—1—16低铬钝化故障及纠正方法锌层白色钝化有两种,一种是纯白色的,俗称“白钝化”;另一种是略带蔚蓝色,外观似镀铬层,俗称“蓝钝化”。

前者纯粹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氧化锌薄膜,因几乎不含铬,故耐蚀性极差;后者尚含有0.5mg/dm2~0.6mg/dm2的三价铬,耐蚀性比白钝化好,这两种钝化膜只能用作低档产品的防护-装饰。

1.白色钝化工艺流程光亮镀锌→清洗→出光(2%~3%HN03) →清洗→白钝化(铬酐5g/L,硝酸0.5mL/L~1mL/L,碳酸钡1g/L,醋酸镍1g/L~3g/L,室温钝化3s~8s,空气中停留5s~10s) →清洗两次→90℃以上开水烫→甩干→干燥。

配方中加碳酸钡的目的是去除铬酐中带入的硫酸根,防护黄色钝化膜生成;氯化物镀锌白钝化膜易变色,加入少量醋酸镍可以大大提高抗变色能力,为节约成本其他镀锌体系可不加;白钝化之后一定要用近沸的热水烫洗,以彻底除去夹带的六价铬有色膜,并迅速干燥。

2.获得蓝钝化膜的方法有直接蓝钝化和彩色膜溶薄两种方法。

(1)直接蓝钝化工艺规范(见表3—1—17)。

直接蓝钝化工艺流程:光亮镀锌→清洗→清洗→蓝钝化→充分清洗两次→在含0.1g /L~0.2g/L的铬酐的热水(80℃~l00℃)烫洗→甩干→干燥。

表3—1—17 直接蓝钝化工艺规范操作维护中注意事项:①配方中的三氯化铬在新配溶液时一次加入,以后不必补充;氟化钠可用HF、NH4Cl或KF代替。

②氟化物是化学抛光增强剂,若含量过高会使膜层发雾。

③操作温度要低于35℃,过高膜发雾。

④本钝化液酸度高,锌溶解快,钝化时间以3s~7s为宜。

⑤钝化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与外观变化关系为银白→浅蓝→深蓝→湖绿→黄绿,要抓住色调达到要求时立即清洗。

⑥为提高耐蚀性和抗变色能力,在高温热水中加入0.1g/L~0.2g/L的铬酐很起作用,并可防止黄迹和水迹等疵病。

(2)彩色钝化后溶薄。

彩色钝化后溶薄工艺流程:镀锌→清洗→清洗→3%HN03溶液出光→清洗→彩色钝化→清洗→清洗→碱漂(Na2S 20g/L,NaOH 20g/L,室温下漂20s左右) →清洗两次→90℃以上热水烫洗→迅速甩干或烘干)。

目前市售白钝化,蓝钝化和彩色钝化溶液一般采用超低铬,如果光亮氯化物镀锌,光亮氰化镀锌等可采用超低铬钝化。

(三)锌镀层军绿色钝化工艺军绿色钝化又称五酸钝化,能获得厚实的草绿色膜,耐蚀性能优于其他钝化膜。

这种钝化成本较高,维护管理较难。

1.军绿色钝化工艺规范(见表3—1—18)表3—1—18 军绿色钝化工艺规范钝化液中含有磷酸根离子,所得油光草绿色膜是由铬酸盐和磷酸盐复混的、结构很复杂的膜。

铬酸、磷酸、硫酸是钝化液的基本成分,硝酸对钝化膜的结合力影响很大,不宜太高。

盐酸对膜层结合力和抗蚀性能均有一定影响。

配制钝化液时先溶解铬酐,然后加入其他成分,新配液应加少量锌粉搅拌数分钟,放置4h~8h让其自然冷却后方可试用。

2.工艺流程镀锌→清洗→出光(2%~3%HN03) →清洗→军绿色钝化→清洗三次→干燥。

3.注意事项钝化可用铝或塑料夹具;钝化时零件不得互相屏蔽或碰撞,要轻轻晃动零件或缓慢来回移动;钝化后在空气中搁置5s~10s使之老化,未干时很嫩,不能有水猛冲,亦不能洗得太久,要防止六价铬溶解。

军绿色钝化膜外观为油光草绿色,允许轻微淡绿色、淡黄色或微灰色。

本工艺不适宜锌层厚度小于6μm的小紧固件。

(四)锌镀层的黑色钝化锌层的黑色钝化膜同军绿色相似具有很高的耐蚀性能,国外采用薄锌黑钝化来强化抗蚀能力,还可开拓机能方面的用途,所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黑色钝化膜可从含银盐和铜盐两种配方中获得。

(1)锌层黑色钝化工艺规范(见表3—1—19)。

表3—1—19锌层黑色钝化工艺规范(2)溶液的配制(以配方1为例)。

配制时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不能用自来水。

计算量的(A)剂加入盛有水的槽中搅匀;计算量的(B)剂先用水稀释,然后在剧烈搅拌下慢慢加人槽中,入槽之时有棕色沉淀,但在搅拌下可溶解,然后测pH值,待温度合适后即可使用。

配方2配好后按体积加1g/L锌粉处理。

配方3是铜盐配方,成本低些,但黑度较银盐者差。

将各成分溶于水后,稀至总体积,用稀氢氧化钠调整pH、值至2~3。

(3)黑钝化工艺流程:镀锌→清洗两次→2%~3%的HN03溶液出光→充分清洗→黑钝化→充分清洗(时间<20s) →封闭(1%的铬酐溶液,加热60℃~70℃更好,时间2s~3s) →迅速干燥。

(4)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①钝化时间要与温度相适应,7℃~20℃,60s~120s,20℃~30℃最佳,30s~120s,温度大于30℃钝化膜发乌不清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