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卫与失眠的关系——从经典条文谈起

合集下载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秦建平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7(022)004
【摘要】《内经》认为睡眠,即"寐","寐"与"寤"是人体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种生理性调节行为,而这种调节行为主要是卫气有规律的出阳入阴、营卫协调运行的结果.失眠,《内经》称为不寐,其病机应从睡眠的基本机制上来探求.因而对于失眠,笔者遵《内经》之义,拟从营卫学说的角度来论述失眠的根本病机.
【总页数】2页(P1-2)
【作者】秦建平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浅析《内经》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的关系 [J], 欧阳波;白俊杰;李蔓荻;翟双庆
2.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探讨健身气功失眠治疗的机理 [J], 邓海林;简晖
3.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探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应用 [J], 刘城鑫; 余润佳; 李泽云; 黎敬波; 詹少锋; 刘小虹
4.基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浅析治疗失眠的经验 [J], 苗萌;陈少玫
5.从《黄帝内经》理论探讨分时调营卫治疗非器质性失眠 [J], 马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

【摘要】《内经》认为营卫二气有规律的运行产生了人体正常睡眠周期。

卫气出阳入阴, 营卫循行有度是形成良好睡眠的基础;阴阳失调、营卫失度是失眠病证的总病机;调和营卫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着眼点。

【关键词】营卫之气; 睡眠; 内经《内经》中有关睡眠的论述内容甚为丰富,通过对营卫二气的特点、循行规律及生理、病理的阐述, 形成了睡眠营卫学说, 这种思想对后世诊治睡眠障碍有深远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营卫运行与睡眠《内经》认为, 生理情况下营卫二气有规律的运行,卫气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行于阳则寤, 行于阴则寐, 从而产生人体有规律的正常睡眠周期。

《灵枢·营卫生会》言“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由于卫气有振奋神气的作用, 所以当卫气行于阳分时, 人的精力旺盛;当卫气行于阴分时则表现为精神倦困, 而能目瞑安睡。

阴阳跷脉受营卫的影响而参与睡眠调节。

《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矣”;若“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灵枢·寒热》谓:“阳跷阴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

”跷脉属奇经八脉,阳跷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阴跷脉为足少阴肾经之别。

当卫气昼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行于诸阳经时,阳跷脉渐盛,故目开而寤;当卫气夜从足少阴肾经开始行于诸阴经时,阴跷脉气盛,故目合而寐。

跷脉经气之盛衰决定着人的觉醒与睡眠,并通过其主目之开合的功能来体现这种寤寐的生理状态,这种调节作用与卫气的正常运行是分不开的。

2 营卫失和致失眠《内经》认为, 睡眠最根本的发生机制在于营卫之气的循行。

灵枢经第十八篇营卫生会之二睡眠问题和三焦问题

灵枢经第十八篇营卫生会之二睡眠问题和三焦问题

灵枢经第十八篇营卫生会之二睡眠问题和三焦问题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黄帝问,老年人为什么常常夜晚少睡或者说很难入睡,这是什么气导致的现象?少壮之人,白昼不磕睡,不睡眠,又是什么气促使这种现象发生?歧伯讲,身体强壮的人,气血旺盛,肌肉光滑,各种气运行的道路通畅,营气和卫气能够按照自然生理规律的常规运行,所以白天很精神,总在作事。

夜晚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睡眠状态了。

老年人气血衰弱了,肌肉干枯了,肌肉中的水分减少了,气的通道干涩不那么通畅了。

五脏之气因缺少而相互争抢,脉中的营血之气衰弱减少,而脉外的卫气又向内侵伐,这样人体五脏六腑失去了平衡,进入了白昼卫气不足,夜晚营气不安,所以白昼没有足够精力作事而常打磕睡,夜晚又睡不着觉。

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有大学问,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常识,按时作息,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

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的运行如环无端,我想知道营气和卫气在人体运行中有没有出发点,是从人体那一部分的道中先开始的?歧伯讲,营气从中焦上腹部开始运行周身,上腹部有从心脏出来的大血管。

卫气是从下焦下腹部开始运行周身的,下腹部在人呼吸时有起伏运动状态。

黄帝又问,人体三焦也就是上焦里的液态物质,又从那里出发流动着呢?歧伯讲,上焦里的液态物质流动,从胃上口出来,穿过膈,并行于咽部,又布散于胸中,再走腋下,顺太阴肺经的路线区域而行,又回过来至手阳明大肠经,上行到舌根部,又下行足阳明胃经路线。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浅析治疗失眠的经验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浅析治疗失眠的经验

第34卷第8期2021年4月医学信息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Vol.34No.8Apr.2021中医中药基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浅析治疗失眠的经验苗萌\陈少玫2(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福建厦门361009)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压力增大,导致失眠发病率逐渐升高。

传统西医治疗失眠的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以无明显不良反应为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本文从《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探讨了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发生机制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用方药治疗失眠的基本原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失眠;营卫;脏腑功能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1.08.042文章编号:1006—1959(2021)08—0157—02睡眠(somnus)是一个生理性意识暂时中断的状态,是身体各器官进行自我修复和功能状态调整的自然过程。

随着生活节奏及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失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已取得较大进展,其中镇定催眠类药物因其显著的有效性广泛应用于失眠治疗,但长期服用仍会有不良反应。

祖国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范畴,《黄帝内经》中将失眠称为“不得眠”“目不眠”“不得卧”,其阐述失眠是以整体观为主导来辨证论治,运用营卫理论,重于对五脏的调理,使脏腑功能归于正常状态。

本文就营卫理论治疗失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黄帝内经》之失眠观1.1生理《灵枢•营卫生会》曰“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指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营卫二气循行随着昼夜阴阳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则形成了人体夜里卧息(寐),日间起作(寤)的生理昼夜节律。

因此,卫气出阳入阴、由阴入阳的循行功能正常,是产生睡眠机制的重要保证。

营卫之气的运行与睡眠关系

营卫之气的运行与睡眠关系

营卫之气的运行与睡眠关系,可以自以下两方面理解:经文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句经文说明,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入于阴则入睡,出于阳则醒寤.经文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句经文形象地说明了,由于年轻人与年老的人气血盛衰不同,因而,对肌肉间气道通畅与否的影响,以及气道中营卫之气运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气道通畅,则卫气能正常出阳入阴,而人昼精夜眠;气道枯涩,则卫气不能应时出表入里,则引起昼不精而夜不眠.这正是年轻人与年老的人昼夜睡眠不同的重要原因.1.自循行来分析《灵枢·营卫生会》有“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一说,这说明上焦之气与营气伴行,昼夜循行50周.“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出自《灵枢·营卫生会》,这说明卫气与营气相伴行,50周而交会.综合上述,可见上焦之气与卫气都与营气相伴行,50周而相交会.2.自循行环境来看对于上焦之气,《灵枢·营卫生会》是这样论述的:“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循太阴之分而.”对于卫气,《灵枢·卫气行》是这样论述的:“卫气……常从足少阴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由以上可见,焦之气与卫气都在分肉之间循行.3.性质对于上焦之气的性质,《灵枢·营卫生会》是这样论述的:“上焦者出于胃上口……此气栗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灵枢·平人谷》则说:上焦之气,出其精微,悍疾滑利.对于卫气的性质,《素问·痹论》是这样论述的:“卫气为水谷之悍气也.”《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悍疾滑利.”可见,上焦之气与卫气,都有悍疾滑利的属性.由于卫气与上焦之气在循行、循行环境、性质方面都相同,因而,卫气出上焦,既符合文理、哲理,又符合医理.。

从营卫谈失眠(相处之道)

从营卫谈失眠(相处之道)

从营卫谈失眠(相处之道)睡眠是人的生命中坚持最久的事情,是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抑制,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

先秦称“寐”、“寝”、“暝”、“卧”,汉代称“睡”、“眠”,至南北朝则睡和眠合为一词,如慧影《智能疏》:“凡论梦法,睡眠时始梦”。

睡觉是人体养精恢复的方式,夜晚往往会使得人开始放松,经过整晚的休整第二天会精神抖擞,但是夜晚对于失眠的人是一种煎熬,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深夜辗转反侧,左右不得,最后形成了熊猫眼。

现代多心、肝胆、痰火等角度治疗失眠,但是缺乏脉络疏理,从睡眠生理中找出不寐的关键所在,才能持简驭繁。

《内经》认为, 生理情况下营卫二气有规律的运行,卫气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行于阳则寤, 行于阴则寐, 从而产生人体有规律的正常睡眠周期。

《灵枢·营卫生会》言“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矣”;若“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灵枢·寒热》谓:“阳跷阴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

”如图:人体卫气运行生理状态下就象一个波浪线一样,白天在上面循行,但呈螺旋状,一周一周的走,走25周,然后入到一个平线,下面是夜间,阳气入了阴,人就开始睡眠了,阳气出了阴,人就开始醒了。

人体体阴而用阳,也就是人的机体部分分为器,人体功能的部分为气,也就是人体的气的功能活动,精神、意识、思维状态要靠气来推动才能够实现。

阳气入于阴则寐,阳气出于阴则寤,那么从图中看出关键在于阴阳的结合点,阳不足,阳太盛、阴不足、结合点不合适都会出现阳不入阴。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一、《内经》中的营卫之气《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经典之一。

其中的“营卫之气”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两种神气。

营气是指维持人体日常生理活动的能量,通常被认为是精微的食物精华;卫气则是指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害的神气。

两者常常并存,相互协作。

如果营卫之气失衡,就容易导致身体的疾病。

二、睡眠与营卫之气睡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生命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体力,还可以调节人体各种功能的平衡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睡眠与营卫之气的关系密切。

1.睡眠能够调节营气在睡眠的过程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调节营气的作用。

如果营气失衡,就会影响到睡眠质量,可能会导致失眠等症状。

2.睡眠可以影响卫气的保护作用卫气是保护人体免受外邪入侵的神气,睡眠可以维护卫气的保护作用。

如果睡眠不足或者质量不好,就会影响到卫气的保护作用,容易被外邪侵害,引发各种疾病。

3.睡眠与内分泌系统调节营卫之气内分泌系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的关键系统,它可以调节营卫之气的平衡。

睡眠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营卫之气的平衡。

三、如何保障营卫之气和良好的睡眠?在中医理论中,保障营卫之气和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可以帮助你保障营卫之气和良好的睡眠:1.饮食调养中医讲究“饮食合适,才能活得久”。

适当的饮食调养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保障营卫之气的平衡,并且促进睡眠的质量。

常见的食物如莲子、龟肉、糯米等对改善睡眠和调整气血循环有着很好的效果。

2.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调节身体的激素分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促进睡眠和保障营卫之气的平衡。

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散步、跑步、气功等。

3.心理调节心理健康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保障营卫之气和良好睡眠的重要因素。

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身体状态,达到保障营卫之气和良好睡眠的目的。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内经》营卫理论与失眠
日行 于 阳 , 半 行 于 阴 , 夜 阴者 主 夜 , 者 主 卧。 又 说 : 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 ,下注肺 中 , 出 太 阴” 《 枢 ・ 气篇 》 。一 昼 一 “ 复 (灵 营 )
夜 五十周 次 , 营周 不休 , 能 “ 其 津液 , 之 于 脉 , 并 泌 注 化 以为血 , 以荣 四末 , 内注 五脏 六 腑 ” 《 枢 ・ 客篇 》 。 (灵 邪 ) 而“ 浊者 ” 即水谷 精微 中傈 悍 的部分 为卫气 , 内经 》 , 《 中 又称 为“ 气” “ 人 、 阳气” 由于 其为 “ , 水谷之 悍气 也 , 气 其 疾滑利 , 能人于 脉也 ” 《 问 ・ 论篇 》 。 故在 外 能 不 (素 痹 )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7年 4月 第 2 2卷 第 4期
C G T M A r 07 V l 24 J M C p l 0 .o 2 . i2
。1。
【 术探讨 】 学
《 内经》 营卫理论与失 眠
秦 建平 山西省晋城 市人 民 医院(4 0 0 0 80 ) 摘要:内经》 《 认为睡眠, 寐”“ 与“ 是人体顺应 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种生理性调节行为, 即“ ,寐” 寤” 而这种调节行为主要是卫气 有规律的出阳入阴、 营卫协调运行的结果。失眠,内经》 《 称为不寐, 其病机应从睡眠的基本机制上来探求。因而对于失眠, 笔者遵 《 内经》 之义, 拟从营卫学说的角度来论述失眠的根本病机。 关键词: 经, 内 营卫; 失眠 1 《 内经》 营卫理 论 《 枢・ 灵 营卫生 会 篇 》 : 人 受 气于 谷 , 日 “ 谷入 于 胃 , 以传于肺 , 脏 六 腑 , 以 受 气 , 清 者 为 营 , 者 为 五 皆 其 浊 卫, 营在脉 中 , 卫在 脉外 , 营周不休 , 十而复 大会 。 营 五 ” 气、 卫气都 属于人 体 的营养 物质 , 来源 于脾 胃运化 所产 生 的水谷 精微 。其 “ 者” 即水 谷精微 中最 清纯 、 精 清 , 最 华 的部 分 为 营气 , 由于 其 性 质 清 柔 , 能行 于 血 脉 之 故 中 , 气从 太 阴出 , 其“ 注予 阳 明” 依 次循 十 二 经 脉 、 、 , 督 然 ?少壮 之人 不昼 瞑者 , 气使 然 ?岐伯答 日 : 者之 何 壮 气血 盛 , 肌 肉滑 , 其 气道 通 , 营卫 之 行 , 失其 常 , 不 故昼 精 而夜 瞑 。老 者之气 血衰其 肌 肉枯 , 气道 涩 , 脏之气 五 相 搏 , 营气 衰少 而卫 气 内伐 , 昼 不精 , 不 眠 。 明 其 故 夜 ” 确 指 山营卫运 行 与睡眠活 动有 密切关 系 。《 灵枢 ・ 卫气 行》 也论述 了卫 气 在人 体循 行 的 一 定规 律 , 昼 日行 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营卫与失眠的关系——从经典条文谈起摘要:本文主要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以及《难经》条文为依据和主要出发点,论述营卫学说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失眠和营卫的关系,旨在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对治失眠的用药方法和思路。

关键字:营卫;失眠;黄帝内经;难经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

祖国医学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神情志、痰瘀火热等各方面予以论治,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内经》和《难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二,对营卫的产生、循行、以及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营卫失调是导致失眠的根本原因,形成了睡眠营卫学说。

这种学说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营卫的内涵1.1 营卫的产生关于营卫的产生,《内经》和《难经》都有相关论述。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难经·三十难》曰“经言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

认为营气、卫气均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腐熟和运化然后传到肺,经肺宣发,布散到五脏六腑,经络孔窍,是为营气和卫气。

还指出了营卫的性质,柔和精专为营,慓疾刚悍为卫。

再则由于营卫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二者无绝对界限,行于脉中的营浮出脉外则为卫,行于脉外的卫进入脉内则为营,故营卫是相互渗透贯通的[1]。

1.2 营卫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有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难经·三十难》也说“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

皆明确地指出,营在脉中运行,卫在脉外流行,日夜分别在体内循行五十圈再总的汇合一次,营卫之气由此相互贯通。

1.3 营卫的功能营卫的功能在《灵枢·本脏》有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灵枢·邪客》云:“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由此可见,卫在脉外,主卫外为阳。

营在脉内,主荣内为阴。

其次营卫功能还要联系脏腑经络以及气血一起来讨论。

1.3.1 营卫功能与脏腑的关系营卫的功能,广义上来讲和五脏六腑都有联系,但是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于心肺和脾胃四个脏腑。

首先《难经·三十二难》有云:“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故令心肺独在鬲上也。

”由于营和血同类,而心主血,因此行于脉中的营由心主司,与血同行。

与之相应行于脉外的卫则靠肺气的布散,故有“心主营、肺主卫”之说。

再者,营卫之于脾胃,营卫是脾胃所化生,且脾胃作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对于营卫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有重要意义。

因此,心肺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营卫协调,反之亦然。

1.3.2 营卫功能与气血的关系《难经·三十二难》云:“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难经·二十二难》又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加之《灵枢·邪客》也有云:“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由此不难看出,营卫和气血实际上同属一类,营同血属,均能行濡养之能;卫和气属,均能行推动、温煦、固护之功。

张氏认为,营卫实际上是相对存在的气血功能的反映,是气血功能的一种表述形式[2]。

1.3.3 营卫功能与经络的关系营卫总由水谷所化气血,主要循行部位在经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而行。

经络的的畅通也与营卫的正常循行息息相关。

《难经·四十六难》曰“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说明气道即经络通畅才能使营卫之行不失于常,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 睡眠和营卫的关系2.1 正常睡眠与营卫的运行关系中医理论取象于天地自然,《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体的生物节律也与太阳起落,外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白天卫气出于表,营气荣于内,阳气盛而寤;夜间营气运于内,卫气入于里,阴气盛而寐。

《灵枢·营卫生会》曰:“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

”可见自然阴阳交替—营卫昼夜循行—人体寤寐交替,三者的周期性变化是相应的。

2.2 失眠与营卫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难经·四十六难》曰:“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

说明营卫运行失常是导致失眠的总的病机。

《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 夜者卧……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瞑;阴气尽, 而阳气盛, 则寤矣。

”《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也进一步说明日夜阴阳交替所导致的营卫运行变化是人体正常寤寐的保证。

2.2.1 营卫为失眠总的病机《灵枢·大惑论》有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曰不瞑矣。

” 张介宾也有云: “夫阳主昼,阴主夜;阳主升,阴主降。

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

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

由此得知,卫气不入阴是导致失眠的根本原因。

具体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邪气内扰,卫不入阴《灵枢·邪客》曰: “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由此可见,当邪气客于机体, 卫气抗邪于外, 不得入阴, 则卫气盛于体表、虚于脉内,导致失眠。

②卫气过盛,卫不入阴《论语·乡党》有云“食不语,寝不言”,后者意思是说,夜晚睡眠是一个神气内收的过程,阳入于阴,卫入于阳;而说话则相反,是一种向外调用神意的过程,如果夜晚睡觉时还言语,就如同湖水上抛下的石子,使得湖水永不平静。

因此,当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精神意识不能平静,卫气卫气相对过盛,不能潜入营阴,身体处于相对亢奋状态,因而不能眠。

③营气不足,卫气内伐营气不足,卫气内伐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难经·四十六难》曰“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张氏医通·不得卧》 :“不寐有二, 有病后虚弱, 有年高人血衰不寐。

”以上都说明年老营卫之气衰少, 运行失常是老人不寐的基本病机。

另外营气不足,不能收敛卫气入里,也是导致失眠的一个机理。

2.2.2 脾胃不和—营卫之于失眠的间接病机对于脾胃与营卫的关系,上文已经有相关论述,主要是从脾胃为营卫化生之源以及脾胃的气机枢纽作用对于营卫功能运行正常的重要性来谈的。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阳明者,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因此脾胃不和,气机失调是导致营卫运行失常,而致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2.2.3 五脏六腑皆令人不眠—营卫之于失眠的间接病机上文已有论述,卫之于气,营之于血,两两对应,因此所有可能引起气血不调,运行失常的,都可能是导致营卫运行失调而引起失眠的原因。

因此,心肾不交、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肝阳上亢等等,都是更加间接的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继而导致的营卫失调致失眠的原因,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综上所述,失眠的发生,是多元性的,但是营卫失调是失眠总的病机,在营卫之气运行于五脏六腑中,只要营卫运行失常,无论发生在何脏,都会导致睡眠障碍。

3 从营卫论治失眠的方法3.1 抓营卫总病机3.1.1因邪所致,开泻其邪对于卫气抗邪所致营卫不调,可以用上面的桂枝汤加减来调和。

在《内经》中则用半夏秫米汤来治疗。

《灵枢·邪客》云:“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

久者,三饮而已也。

”甘澜水有补益脾胃之功,助营卫之化源;秫米入肺胃大肠经,能泄阳补阴,和胃安神;半夏辛、温,能走能散,散能散邪,走则通阴引阳[3]。

《本经疏注》载:“半夏性滑体燥,滑取其入阴,燥取其助阳,……,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能不使人身邪气自阳入阴。

”二者配伍祛邪而调和阴阳,从而治疗失眠。

3.1.2卫强者,引之于营对于卫气相对过盛,而不能入于营阴所导致的失眠,可以用药适当开泻卫气,补充营阴,以增加营阴收敛的功能,减小卫阳外浮的趋势,可以选用桂枝加龙牡汤。

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之功。

方中桂枝辛温,有邪散邪,无邪透卫;芍药酸收,具有敛卫养营之效。

针对卫阳过亢,适当加龙骨牡蛎以增加镇静收涩之力,使卫阳能够透泻而入营。

另外,还可以用针刺方法引阳入阴,如《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

”就是引阳气入阴分的方法。

3.1.3 营虚者,补其营对于营血不足者,可以用补益营血的药,方以归脾汤加减,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因心主营,“血为荣”,心血充足,则营血充盛,增加卫阳内潜之趋势。

若有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者,可合酸枣仁汤加龙骨、牡蛎,加强养心镇静安神之功。

3.1.4 根据营卫昼夜运行特点治疗其一是使用一些合于昼夜四时阴阳节律的中药,如紫苏昼挺暮垂;百合、萱草之花昼开夜合;合欢、花生的叶日开夜闭。

还有半夏、夏枯草其生长节律处于四季阴阳消长之时。

中医认为这些药物具有引阳入阴、调和营卫、治疗失眠之效。

其二是按照时间节律采用择时早晚异药的给药方式, 如卯时服促醒寤中药如薄荷、冰片、石菖蒲等开窍醒神,也可用咖啡茶叶醒脑提神,还可以直接对症使用中药晨方,例如清阳不升的可予补中益气汤升提清气;酉时对症服中药安寐晚方,如酸枣仁汤,柏子养心丸等[4]。

子午时也可以分别服用提神或者安神的中药。

因为卯酉为阴阳平衡之时,而子午则是阴阳转化的时辰,此时用药,能够使人亢奋或者睡眠。

除了药物调治营卫,还可以通过白天加强体育锻炼,振奋阳气,夜“无扰乎阳”“卧不言”以助睡眠。

3.2 脾胃不和者,调其脾胃3.2.1 脾胃不足脾胃不足也会导致营卫不足而致营卫不和,针对脾胃不足所致失眠,可予四君子汤加味,益气补中“和胃”,使胃气恢复,营卫生化有源。

3.2.2脾胃气机壅滞脾胃气机与营卫运行息息相关,气机阻滞则使气机升降失常。

根据脾胃生理功能可知,临床以痰湿阻滞为多见,因此以二陈汤为主加味,燥湿化痰而“和胃”,以调营卫。

若其他原因所致脾胃气机阻滞,则随证治之。

3.2.3 胃气上逆若“痰热内扰”所致胃失和降,营卫失调。

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痰而“和胃降逆”[5]。

3.3 他脏不和,随证治之因五脏六腑皆令人不眠,治疗时则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