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介市场》)

我国媒介市场》)
我国媒介市场》)

我国媒介市场中的政府失灵

——以限娱令为例

在我国当今市场经济及各地上星综合频道的体制下,政府应当做好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尤其是要坚决捍卫市场经济。合理有效的采取适度宏观调控,避免采取直接粗暴的计划经济试的干预经济手段。不能因政治导向或价值取向影响大众的合法业余生活和娱乐方式,保障媒介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政府限制娱乐的根本原因

根据广电总局的《意见》内容来看,现在的卫星电视频道过于低俗,娱乐节目过多过滥,过于雷同。不能否认,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各地综合频道的利益主导了如相亲等娱乐节目过于娱乐化格调低俗的主要原因。对于各地方上星综合频道来说,取悦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又可以将广告卖的火,节目形式是否低俗,与其他节目是否雷同并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这样看来,广播电视作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一个公共选择的问题。而事实上,仅通过市场选择的力量,社会公共服务所产生的一系列不对称、不平等的问题,而其原因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是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完全竞争作为前提条件,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合理的调节。所以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有市场的地方都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而解决市场失灵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干预。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这样看来,广电总局的“限娱令”出台的也是比较合理。

然而,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找原因。即便是在西方市场经济

体制下,政府干预也存在这本身的局限性,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见得解决得好。科斯曾指出“直接的政府管制未必会带来比市场和企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关键问题在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各地电视频道,尤其是上星综合频道都是由广电系统管理。可以说,在电视频道这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其实并不是完整的市场经济,因为这一社会公共服务事实上是由政府在经营,我国的广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电视媒体的垄断组织。而这才是各地媒体娱乐节目过多过滥的真正原因,垄断电视媒体事实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制,正是由于政府对于电视媒体的垄断控制,各地上星综合频道才会出现雷同,这一雷同并不仅仅是当下娱乐节目,而是全方面的雷同,如全国34个上星综合频道都在黄金时段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这也可以理解为所谓官僚主义供给带来的固有问题,因为其本身对于资源的使用就十分低效,又处在有限竞争的环境之中。在西方有关政府失灵的研究中,布坎南等人运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强调的是“经济人”[3]假设,将政府部门和官员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设定为“经济人”,其最先追求的目的是自身的利益,而非公共利益,而这样所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就是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缺陷。我国政府垄断电视媒体,导致的便是媒体经济中产生政府失灵。一般来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失灵是由市场失灵导致,然而由于我国的媒体市场本身被政府控制垄断,所以事实上政府失灵本身便是存在的。所谓节目雷同等问题也正是因为垄断导致,受众并不认可政府电视节目。各地电视台本身作为事业单位又为了利益最大化,又开始了雷同的娱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相亲等节目形式如雨后春笋,这才是市场失灵的开始。

归根结底,“限娱令”限制的那些过多过滥的娱乐节目虽然体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然而其根本原因还是以垄断为主要原因而导致的媒介市场经济中·政府失灵现象。

二、政府为何限制娱乐,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明确了各地上星综合频道娱乐节目过多过滥的现象为何出现,再分析广电总局出台所谓“限娱令”。根据广电总局的《意见》中及其新闻发言人对记者的回答,其出台《意见》的目的是“重申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工具’,要求

它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影响和塑造公众的思想。”而在《意见》中,有一条规定似乎能够体现出政府“限娱”的真正原因,“凡在节目中出现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格调基调等方面的问题,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对该节目分别采取批评、责令整改、警告、调整播出时间以至停播等措施。”这样看来,归根结底还是政府对于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促使了这一《意见》的出台。

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一个直接且相对有效的方法,所以,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前提是市场失灵,而政府出手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市场所出现的问题。而根据“限娱令”的内容来看,其起因也并非因为媒体市场经济出现了问题,甚至可以说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解决媒介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问题。而政府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防止通过各种电视娱乐节目,广大受众的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价值取向乃至政治取向的转变,这才是政府最为担心的。所以这一干预媒体市场经济的行为实际上并非为了媒体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而是为了传播主流价值观,甚至控制受众思想的行为。

如果一定要从市场竞争上来考虑原因,媒体的“过度娱乐化”其实是给定政治环境中的必然市场选择。各地上星综合频道作为事业单位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也必须要考虑利润和竞争力等问题,拿《意见》中着重提到的新闻节目举例,纵观全国各地卫视,只有上海的东方卫视在晚上7点半播出的是自己的新闻节目,众多各地卫视即便不需要每晚7点半实时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它们也不可能傻到每晚7点半也出个新闻节目来和央视竞争。而正是央视的综合娱乐节目可能不能够十分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这一点,才是各地上星频道的突破口,这就是市场选择。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意见》中限制的是各地上星综合频道,而央视并不在限制之列,我们很难不去理解为其实这一“限娱令”也是央视与个地方卫视竞争市场的手段,由于央视诸频道由于不在被限范围内,可以继续推出各类娱乐节目,在市场竞争中享有政策造成的优势。

明确了政府“限娱”的主要目的,我们可以推测通过这一干预市场的行为是否可以达到政府所预期的目的,或者能达到什么程度。“文化唯物主义代表、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曾说,‘在表达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的现代社会,影视娱乐节目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思想控制的工具,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远离琐碎现实的梦幻场景上,从而不再关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而在缺

乏表达自由的社会,媒体则更为直接地宣扬和表达政治权威所欲表达的价值和观念。’”

而我国正是处在需要全球化的契机和利益的关头,却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或西方社会所尊崇“普世价值”。而本次“限娱”风波中,广电总局并没有认清了现实,当今受众面对着更多的信息和娱乐媒介选择。政府对地方娱乐节目的控制再严格,广大人民群众也不一定就会选择收看央视的娱乐节目,而是选择使用网络媒体,如微博、论坛等其他资源,而这些网络媒介上政治话题和公共事务话题的尺度和取向,都不像电视、报刊等公办媒体那么容易控制。这样看来,其实“限娱令”也许并不能达到广电总局的初衷。而且在“限娱”之后,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其所做出的改变事实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市场调节和资源再分配,它们只能重新找其他利于自己竞争的突破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卫视投入资源去搞自己并不具备竞争力的新闻、科普或少儿节目,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无效率。而央视各频道则获得了政策赋予的契机,并不需要提升竞争力而求生存。

我国历来有句俗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回顾之前广电总局出台的“限广令”,媒体也始终在观察这一问题“新的广告控制会对电视台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电视台知情人士表示‘2 012年取消所有插播广告的细则还未知,不知道管制到什么程度,比如字幕广告,小屏幕广告(电视屏幕下方蹦出小屏幕卖广告)是否在限制之内。这个规定还是会对电视台广告收入产生很大影响,现在很难估计。其实取消电视剧插播广告不是针对某一个台,大家都会积极想办法。比如明年可能电视剧植入广告会大幅增加。’”

而植入广告的增多,就必然会产生足以影响电视剧质量的潜在问题,例如在热播电视剧《金婚2》和《男人帮》中,观众已经见识了满荧幕斗是植入广告的生硬繁琐。而另一个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是如果电视台广告收入下降,电视台就回压缩成本,没有那么多钱拿出来买好电视剧,进而对整个电视剧市场也是个打击。可见“限广令”产生的效果其实也并不像很多人事前预计的那样好,同样,在“限娱令”这一问题上,也许会重蹈覆辙,伴随广电总局一纸政令而产生的效果并不一定像现在所预测的那样准确。

总而言之,“限娱令”这种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直接干预模式最终会导致媒体的资源浪费和效率较低,各个频道节目雷同,观众选择明显减少,节目水平和媒体竞争力难以提升,其所产生的也许更多的是负面效果,是有违政府应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宏观调控并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初衷的。

三、政府是否有干预娱乐的权力

既然已经明确政府出台《意见》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其出发点来讨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政府是否有权力以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为主要原因对媒体市场进行干预,这种行为是否合理。

根据广电总局对于外界称《意见》为“限娱令”的回应,要反的不是娱乐,而是低俗和虚假。然而,为了反对低俗和虚假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应该大力鼓励发展高水平健康的娱乐节目。现实情况是,人民群众在辛苦工作或学习一天之后,晚上回家打开电视的主要目的不是接受政治取向和价值观教育,而是追求身心放松和愉悦。尤其在当下发展迅速网络社会,电视媒体作为新闻提供者的作用都已经大为降低了,娱乐功能比重越来越大,这使得广电总局所使用的“过度娱乐”一词十分难以理解和信服。

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这种类似目的去干预经济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政府单纯是为了解决市场的问题而出手干预,也是存在不少非议的。西方始终有一种声音“直接的政府管制未必会带来比市场和企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为什么西方政治领域始终强调的个人和自由,而哈耶克政府失灵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古典自由主义,其核心是真正的个人主义。他反对中央计划经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义和国家福利主义。弗里德曼就强调“竞争的资本主义——即通过在自由市场上发生作用的私有企业来执行我们的部分经济活动——是一个经济自由的制度,并且是政治自由的一个必要条件。本书的次要的论点是:政府在致力于自由和主要依赖市场组织经济活动的社会中所应起的作用。”而鲍兹也曾强调“人类社会伟大的自发制度——法律、语言和市场——不是任何人设计出来的,所有人都在无意中参与了让这些制度有效运转的过程,而我们的确是把它们视为理所当然。这很好,毕竟,它们是在自发的演进。我们只需要记住,让市场自己完成他的奇迹,不要让笨手笨脚的政府干预过深,否则他就会慢慢停

下来。”这都是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政府干预市场的反对声音,而西方对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最大的担心还是来自于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对于政府权力过大形成独裁的抵触情绪。

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家干预是不间断存在着的,由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事实上并没有完成。而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很多直接干预手段还是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方法。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米瑟斯认为其只能以失败告终,“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者面临着一个他们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没有能力选择并决定,在无数可能采用的生产方法中,究竟哪一个是最赢利的。这样一来,社会主义经济就会走向混乱。在这个混乱中,很快会出现不可制止的普遍贫困化现象,从而不得不倒退到我们的祖先曾经历过的原始状态中去。”这也的确验证了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现状。而现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从米瑟斯的书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相似处。“生产管理权全部在政府——即全社会的中央权力机构——手中,政府独自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分配己生产好的产品。我们无法想象这个未来的社会主义理想王国是民主政体呢还是其他组织形式,再说这个问题也是次要的。即使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具有一个组织严密的行政官僚机构,在这个机构里,除了最高首脑之外,每个人都是行政官员和执行者,尽管从另一方面看,他也许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了中央意志的形成。”

由此看来,对于政治上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的抵触仍是西方市场经济研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府更没有因为思想控制而对于市场经济采取直接式的干预的权力,而我国目前正是处在一个既有市场经济,又有国家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干预方式的矛盾综合体。就“限娱令”而言,对于政府本身来说更多的不是经济意义而是政治意义,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素去干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更是不可取,政府不应该具有由自身的政治取向去干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权力,尤其是干涉和强行管制本身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娱乐节目。而强加的干涉和管制无论对于政府自身还是媒介市场的发展而言,都不是一个健康的信号。

四、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是否存在问题

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政府的经济作用”这一节曾写道:“政

府提供某些无可替代的公共服务,没有这些服务,社会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它们的性质决定了由私人企业提供是不合适的。”并列举了国防、国内法律和织女的维持,以及公正的契约的执行。而西方经济学家在提到社会公共服务时,普遍的以灯塔举例。因为灯塔是最能体现出需要政府来提供的必要性的社会公共服务,萨缪尔森认为私人企业无法运行灯塔服务,因为他们无法为这项服务收费,所以必须由政府提供。而科斯在《经济学中的灯塔》的观点却不尽相同,他认为如果私人收费是可行的话,或者是以一种国家强制征税的形式给予私人企业的服务补偿的情况下,私人经营是有可能的。而事实上,如果政府仅仅作为管理者,对于享用公共服务的绝大部分人强制收税以代替对于私人企业难度较高的收费,而将提供者的地位和运营权交给私人企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媒体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公共服务的领域,而这一公共服务无论是政府或是私人企业运营,在当今社会收取使用费都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有卫星信号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操作之外,其他大部分提供服务的环节都可以由私人企业来完成。然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媒体由政府所直接管理,广播电视业务其实是由政府提供,作为这一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者的同时又提供这项服务,这不免会造成媒体市场出现问题。

前文已经分析过,媒体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雷同、过多过滥的娱乐节目等一系列现象实际上都是由于政府直接控制媒体导致,这使得这项社会公共服务所提供的质量并不好,一边提供服务,一边又是服务的管理者,暂且不说是否存在“经济人”谋私利的情况,效能低下,浪费严重已经是一种必然现象。作为广电总局,它要考虑的首先是各地上星电视媒体作为一个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平台,讲求的是社会效益。各地方电视台作为媒体市场中的一部分,首要考虑的应当是节目是否有人看,广告收入是否够多,讲求的是经济效益。而作为国内电视媒体的龙头老大央视则是要在起到良好的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在媒体市场竞争中尽可能多的获取利益,即又要社会效益,又要经济效益。广电总局和央视都希望各地方卫视都能够带着其社会效益的诉求进行运营,但各地自负盈亏的电视台却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才导致国内电视媒体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娱乐节目的类似问题。

我国媒体市场中政府既担任服务的管理者又担任提供者的现状,导致了市场

经济中不断的出现市场失灵,而后必然是计划经济式直接的干预市场导致的政府失灵,而因直接干预导致的政府失灵势必引起地方电视台的资源配置调整,又会引起的新一轮的市场失灵,从而媒体市场经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恶性循环。

五、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怎么做

张维迎在其《市场的逻辑》中写到几点为何要捍卫市场经济的原因:首先,既得利益者、特权基层不太喜欢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它给每个人提供机会,拒绝特权。第二,由于人们的无知。我用无知这个词,没有感情倾向,而是要强调科学、理性思考方法的重要性。理性思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支柱。从第三,人们的无知很容易被机会主义者利用。由于很多人不能理性看待社会出现的问题,就给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提供了机会。

张维迎也指出中国当前社会出现了反市场迹象。而这主要是由于有既得利益者的存在,他们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反对市场经济。而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也对市场有着高度的不信任,这也体现在其经常性使用类计划经济时代的直接干预手段。媒体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政府在这一准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而非服务的提供者。与萨缪尔斯“经济人”假设不同,哈耶克则从理性的不及性、知识信息的天然分散特性和社会科学不可仿自然科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任何个人、组织的能力都极为有限,强调政府失灵的真正根源在于:政府在建构理性主义的指导下履行力不能及的社会职能和扼杀有序有效的扩展秩序。哈耶克超越人性善恶论的政府失灵阐释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我国政府管理媒体经济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就中央计划经济下的政府失灵,哈耶克认为其问题在于中央计划经济模式错误地试图集中全部的知识和信息,企图对整个社会按照人类的意志和目的进行全盘的设计,滥用自然科学方法引起了“公共政策错位”,犯了严重的“唯科学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10]的错误,从而从本质上摧毁了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而且,计划也应该是随市场需求的变动相对随机地改变,而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强加到市场或市场的局部领域,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导向全面的计划逻辑,从而转向实施对整个社会的计划与控制。

由此看来,政府如果希望媒体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明确

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第二,一定要坚持捍卫市场经济,提倡正当竞争,促使中央到地方的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第三,在服务社会、娱乐大众和宣传主流价值观之间寻找平衡点,不能因政治导向或价值取向影响大众的合法业余生活和娱乐方式;第四,放弃类似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直接干预经济的手段,只有在市场无法合理调节经济等意外情况时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相关措施。

媒体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2005年度安徽省广播媒体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全省总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人口622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了2/3。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在全国居于第9位。在2004年度,安徽全省GDP 达到4813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4178.05元。2005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1元。 一、安徽广播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安徽地区,广播有着极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从本次调研来看,安徽广播听众现实听众有上升的趋势。2005年安徽省的广播接触率是62.7%,比去年增长了10%,现实听众增多了几百万。 广播接触率逐年增长 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数量巨大的农民,这对广播发展有着极大的优势。从目前安徽全省的媒体竞争情况来看,电视、广播、报纸仍然是安徽地区接触率最高的三大媒体。其中除了广播以外,其他几类媒体的接触率与去年相比都没有很大的变化。 安徽各类媒体接触情况 互联网杂志报纸广播电视

城市广播发展迅速,农村听众资源丰富 调查显示,安徽城市广播接触率为63.0%,农村为62.1%,广播在城市的接触率比农村稍高。据推算,目前安徽省拥有1300万城市听众和2500万农村听众。再考虑到安徽6000万的潜在广播听众数量,可见安徽拥有丰富的听众资源,且发展潜力很大,农村广播市场尤其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青年听众成为听众主流 在安徽广播听众中,主要是以20-39岁的青年为主,该部分人群占了全部听众的50%以上。而50岁以上的老年听众比例仅在20%左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农民听众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学生和个体户等职业者。 全省总人口广播覆盖人口广播潜在听众现实广播听众 定义:在过去一个月内有收听过广播的人为广播听众 城市的广播覆盖人口不包括来自农村、约1亿的转移人口,城市广播潜在人口包括了农村流入城市的这部分人口。 安徽听众的职业 司机 公司职员 专业人员服务业人员工人 失业/下岗/无工作 退休人员 学生个体户 农民安徽广播听12-19岁 11.4% 60-69岁9.8% 50-59岁10.4% 20-29岁27.5% 30-39岁23.3% 40-49岁 众年龄分布

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经营管理试卷(B卷) 答案

2019年秋季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试卷B 参考答案,完整答案在后面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经营是(A )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集体协作 C. 社会分工 D. 劳动社会化 2. “经营”行为的出现原因不包括(D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买方市场占据主导 C. 商品数量和种类繁多 D. 企业以生产为中心 3.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在我国媒介经营管理发展的(C)阶段 A. 自发经营阶段 B. 自主经营阶段 C. 市场化经营阶段 D. 深入市场阶段 4. 媒介宏观环境分析不包括(D )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地缘环境 5. 媒介的有形资源不包括(D ) A. 生产设备 B. 原材料 C. 厂房 D. 商标 6. 根据如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类型等统计变量对媒介市场进行划分,属于( B ) A. 地理细分 B. 人文细分 C.心理细分 D. 行动细分 7. 现代西方媒介组织的基本模式是(D ) A. 一权统配制 B. 两权分离制 C.三权并列 D. 股份制 8. (B )认为消费者总是喜欢那些质量最好,性能最优、功能最多的产品。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 营销观念 9. (C )就是起初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慢慢降下来,从不同的消费者群众获得最大的撇脂利润 A. 最高档期利润 B. 最高市场份额 C.最高市场撇脂 D. 产品质量领先 10. 媒介品牌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建立(A ) A. 品牌资产 B. 品牌元素 C.品牌识别 D. 品牌结构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媒介战略的层次包括(ABC ) A. 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中国传媒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62462743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600046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624627435.html,/yjbg/qthy/qt/20170531/600046.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在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价值的体现趋于多元化,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平台,亦成为连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传媒业的外延在扩大,传媒业与文化产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业、电子制造、电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升级,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5年我国传媒产业迎来多重利好,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6年产值有望突破12000亿,去年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公司将会从简单的布局、入股影视公司走向正面交锋,各大网站将会集中活力为自己阵营的影片叫好,2016年的影视行将是传媒行业发展最有潜质的市场。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2015年"三马"联袂进军影视业,其中阿里创投(马云)出资1533亿元认购617558万股、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马明哲)出资68亿元认购273862万股、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马化腾)出资128亿元认购515505万股。截至2015年10月,文化传媒行业已完成并购数量达到651起,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仅2015年市场中文化传媒相关并购数量超过200起,累计金额上亿元。 2016年这十年是中国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传媒产业总值连续二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十年也是历经巨变的十年,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与传统媒体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未来十年,中国传媒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一方面,传媒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发展。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数字,目前全球传媒与娱乐产业年消费额在两万亿美元左右,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5-6%。全球传媒产业的整体提升对我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传媒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传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传媒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传媒技术标准、传媒市场规模、传媒行业潜在问题与传媒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传媒行业投资价值、传媒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传媒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传媒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624627435.html,/

探析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探析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媒体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在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制胜法宝。本文试从内容、发行、广告三方面结合媒介经营实践分析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媒体求得生存的空间与发展机会的思路。 关键词:关联延伸双头版与索引市场细分整合营销 在制定正确媒介战略的前提下,媒介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就是具体实施战略,实现媒介盈利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拟从内容、发行、广告三方面出发,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转变思路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既是衡量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内在定律,也是媒体获胜的法宝。它不仅仅指单纯的生产内容,还包括了广义上的内容扩张和整合。一方面,对内容的进一步挖掘,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使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媒体担任的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角色,以信息内容为主,表现形式为辅,生产出属于媒体自身的有特色的产品。很多媒体都紧紧抓住这一定律,并已经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策略。 1.关联延伸策略 无论还是对于媒体而言,树立品牌无疑是对自身产品的一种成乘数效应的增值。品牌带来的巨大价值若只专注在起始产品的发展显然是一种浪费,众多的家和媒体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所实践甚至已经取得成功。 笔者非常赞同喻国明教授所提出的,媒体自身做大做强必须经历的三部曲:系列化、一体化、多元化。其中系列化就是将媒体本身所拥有的品牌进行开发和关联延伸,达到“借力”的作用,使其延伸的产品天然地具有同类产品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品牌的继承性。 关联延伸策略的优势在于,母产品与子产品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品牌价值,同时,子品牌能够分散母品牌的风险并增加整体收入,这样能够占据同一行业的优势市场地位。如《中国国家地理》,“它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及旅游、探险类杂志。它要走向集团化,把这个科学传媒拓展为一个产业:《中国国家地理》的少年版,相关图书的出版以及与电视频道的合作等等”。 ①受众关注媒介产品的品牌,正是其关心媒介产品内容品质的体现,内容为王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关联延伸策略的实施前提是延伸的产品必须保证其内容的品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一)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一)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如何抓住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制定与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趋势 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

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4.产品数量多、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有一个详细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电视剧为499部,共5625集。但从质量上看,很多国内拍摄的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四分之一获准在电视媒体播放,剩下的都成了“废品”,资金的浪费极其惊人。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媒介经营与管理试题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要点总结 以下15道思考题题目中用红色标出的是按照大家的课堂笔记和课件的整理而来的,黑色标出的是自己查找资料整理的,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为了不被老巫婆抓,大家还是背背吧,祝大家考试顺利! 1.网络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与传统媒体产品同质化和运营模式的同质化不同,网络媒体呈现出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态势,某种意义上讲,一种网络媒体产品往往呈现出一种盈利模式。 (1)基于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免费而派生的各类网络广告模式。网上新闻、网上资讯浏览、免费电子邮件、免费即时通讯等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免费而派生的传统网络广告、百度竞价排名广告、网络游戏广告、博客广告、微博广告 (2)基于派生的各类网络增值服务的各种收费模式。A、电子邮件的收费模式(VIP邮箱); B、无线增值的收费模式:(2000-2004)年高速发展,2005年后逐步下降。短信、彩铃、彩信、WAP服务、手机游戏、IVR(互动式语音应答); C、互联网增值的收费模式,典型的如腾讯; D、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 E、电子商务的收费模式; F、网络威客的收费模式; 2.我国报业网站目前仍处于花钱买吆喝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其解决思路? 原因:大多数报业网站不能实现盈利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我国报纸网站不论在影响力方面还是盈利能力都与商业网站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原因:缺乏适应特定网民需求的独立的媒体化产品形态;缺乏稳定清晰的盈利模式。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体制滞后、经营意识落后、人才资金的缺失、内容缺乏创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现实瓶颈制约。 解决思路:(课件上有些乱,我也整不动了,各位自己看着课件分析一下~(╯﹏╰)b) 3.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都遵循着“二次售卖”模式,即媒体将媒介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媒体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商,通过收取广告费来获得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媒体靠“买内容”盈利,利润往往很小或不盈利甚至亏损。但从利润总额来看,由于广告收入的增加,可以弥补相应的损失,甚至能够增加利润总量。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媒体要占有较大的媒体传播市场份额,才能依次获得较多的广告收益。 4.在媒介产品(品牌)经营是遵从“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如何处理媒介内容与渠道的关系? (1)“内容为王”解决了传媒产品的内容问题,但没解决市场问题。 在媒体资源过剩的压力下,传媒过去依靠垄断而获取巨额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把经营的核心转移到内容的制作上来,希望依托高品质的内容战胜竞争对手,即内容为王理念的产生。 “内容为王”的理念提升了媒体产品的质量,解决了长久以来我们媒体节目和报道缺少精品的问题,使媒体不断的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然而,在媒体资源过剩,品牌混战的年代,媒介产品的客观差异越来越小,互相模仿和内容同质化严重,仅仅依靠内容来取胜是远远不够的,激烈的市场争夺需要强大的渠道建设和销售能力。报纸从过去的依托邮局进行发行到现在自办发行公司,在努力构建自己的发行网络;除了订阅,市场监管宽松的杂志则比较容易的进入全国各个报亭,渠道相对畅通;而电视节目的发行渠道则相对困难,虽然有着“制播分离”的要求,但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电视节目在全国自由流通的渠道还未建立;网络成为渠道最为畅通的媒体,但由于网络不具备独立的新闻采集权,所以内容一直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心病。

广播电视媒介市场竞争

广播电视媒介市场竞争 [内容摘要]2001年是广播电视媒介的改革之年。集团化经营、媒介融合以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都逐步展开。去年,本文作者继续 “网络与组织的双轨整合”的思路,描述广电媒介经营的压力以及竞 争态势,分析广电媒介整合过程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局台关系”的调整,推测广电媒介市场竞争中不同角色的表现和策略指向。[关键词]市场竞争;资源整合;媒介集团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介(以下简称“广 电媒介”)经营正在十字路口徘徊。20年的经营发展,广电媒介已经 成为一个获利匪浅且能够左右广告市场的庞然大物,由此而引发外部 的利益集团虎视眈眈与内部的利益集团蠢蠢欲动;另一方面,鉴于广 电媒介一贯的特殊属性,涉及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种种经营行为也备受各方力量的制约。“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 是向后?”处于种种压力之下的诸经营者彷徨无定,左右为难,神经 崩溃仅仅一个时间问题。数年来一直注重广电经营的大局,体味经营 者的苦恼与磨难,始终以第三者的立场发表意见撰写文章。时至今日,新世纪在即,我就广电媒介市场竞争的三个问题作一番梳理,为诸经 营者提供一种另类的参考。第一个问题:关于竞争的压力与来源。广 电系统的经营存不存有市场竞争?如果存有市场竞争的话,这种竞争 和压力主要来源于哪里?诸经营者该如何对应?第二个问题:关于双 轨整合的变异与力量重构。鉴于广电系统特殊且复杂的属性,“事业 单位、企业管理”已经演变成“事业话语、企业行为”。广电系统会 表现出什么样子的竞争结构?第三个问题:关于政策空间与竞争策略 指向。在广电系统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结构之下,不同的力量会有 什么样的竞争策略指向?在未来的竞争之中他们的胜算如何?以上的 市场竞争分析,其实是基于现实因素,为将来的可能性作一番描述, 不妨看作是一种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游走。 的与媒介经营相关的课题研究。在这项题为“电波集团化研究”的研 究课题里,我们访问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150多名媒介经营主管,同时,向全国省市级的无线电视、有线电视以及广播电台的经营台长

中国自媒体行业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中国自媒体行业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社群经济是自媒体的放大器 (5) 一、自媒体发展的前提 (5) 二、自媒体突破了传统电商的瓶颈 (8) 第二节自媒体信息传播媒介多样 (9) 一、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 (9) 二、自媒体平台—综合平台、垂直平台 (11) 三、视频平台—优酷、 AcFun 等 (14) 第三节自媒体盈利模式分析 (15) 一、电商和垂直产业延伸是未来方向 (16) 二、小众自媒体仍是主流 (20) 三、他国之鉴----股权投资 (21) 第四节自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22) 一、优质内容是核心 (22) 二、资本介入是趋势 (22) 三、产业延伸是未来 (25) 第五节企业分析 (25)

图1:我国网民数量和手机网民数量不断增长 (5) 图2: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数已达9亿 (5) 图3:2015年下半年社群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6) 图4:消费者四大分类 (7) 图5:文化娱乐和生活类的自媒体占据了一半左右的自媒体 (7) 图6:产品质量是网购用户最为关注的一点 (8) 图7:微博普通用户占比93% (9) 图8:微博用户74%为高等学历 (10) 图9: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10) 图10:百度百家主页 (11) 图11:今日头条主页 (12) 图12:虎嗅网主页 (13) 图13:钛媒体主页 (13) 图14:伍声09优酷DOTA视频 (14) 图15:罗辑思维AcFun页面 (15) 图16:自媒体盈利模式 (16) 图17:09淘宝外设星店 (17) 图18:罗辑思维微信商城界面 (18) 图19:新浪达人通B2C2C流程图 (18) 图20:自媒体盈利方式 (20) 图21:仅一半的自媒体实现盈利 (20) 图22:盈利1万以下的自媒体占比64% (21) 图23:内容价值性是用户最关注的一点 (22) 图24:微信公众号总量上升的同时,活跃比例不断下降 (23) 图25:自媒体对微信公众号的投资额扩大 (23) 图26:WeMedia的自媒体矩阵 (25) 图27:汉鼎股份流量入口图 (26) 图28:P2P观察公众号理财页面 (27) 图29:微梦想收入利润状况 (28)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中国传媒业三十年【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中国传媒业三十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 1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轨迹的素描 (1)“新闻写作散文化”主张的提出:中国传媒从组织媒介向大众媒介的功能丰富与扩张。l981年前后新闻界关于新闻语言多样化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标志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开始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政治教科书”的功能和角色扮演中走了出来,开始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向着履行多种功能、扮演多种角色的方向转型。 (2)“周末版”大潮的兴起:中国传媒的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l991年前后兴起于报刊界“周末版”大潮兴起,标志报纸和刊物一改过去在传播内容的取舍上强调“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的传播者本位的做法,开始突出和强调“读者喜欢什么”、“读者想知道什么”。 (3)“东方时空”的问世:开启了中国新闻媒介履行环境守望职能的“元功能”。l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从这时起,新闻的“社会守望”功能第一次被实际地上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4)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中国传媒业开始进人到得到官方许可的、按照产业逻辑发展的快行线。l997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标志着官方对于媒介产业发展逻辑的某种认可,一大批传媒集团纷纷问世,中国传媒产业就此进入蓬勃发展的高速成长期。 (5)“非典”传播与新闻频道开播:中国传媒业面临着制度重建的重任。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开始了超越“新闻、旧闻、不闻”的传播规制的艰难启程,新闻业更加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的公开透明。 (6)“芙蓉姐姐”、“馒头血案”、“恶搞”的流行:微内容的崛起、多元力量与平权价值的建构正在引发一场传媒乃至社会的“语法革命”。数字化技术所引发的传播领域的革命的本质就是传播主体泛众化时代的到来。借助网络和数字技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和或小众或大众的社会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见闻与表达。 (7)“藏独事件”、“奥运火炬接力”、“地震大考”以及胡锦涛与网民在线聊天:新媒介的主流化进程呈现加速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尽管发展迅速,但一直处在传播的社会影响的边缘,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在人民网与网民的在线聊天,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显示官方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基本态度发生了重要改变,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传播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支传播和舆论力量。 二、“增量改革”到“语法革命”:中国传媒业的基本发展逻辑面临转型 1.增量改革 过去近三十年的传媒改革与发展,迄今为止,只是一种要素增长型的发展。换言之,这种“增量改革”只是在过去“存量”现实基础上对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有限的调适。 这种调适虽然通过新增媒介的培育和发展,在媒介业的总体功能的改善上、在媒介业的

我国媒介市场》)

我国媒介市场中的政府失灵 ——以限娱令为例 在我国当今市场经济及各地上星综合频道的体制下,政府应当做好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尤其是要坚决捍卫市场经济。合理有效的采取适度宏观调控,避免采取直接粗暴的计划经济试的干预经济手段。不能因政治导向或价值取向影响大众的合法业余生活和娱乐方式,保障媒介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政府限制娱乐的根本原因 根据广电总局的《意见》内容来看,现在的卫星电视频道过于低俗,娱乐节目过多过滥,过于雷同。不能否认,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各地综合频道的利益主导了如相亲等娱乐节目过于娱乐化格调低俗的主要原因。对于各地方上星综合频道来说,取悦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又可以将广告卖的火,节目形式是否低俗,与其他节目是否雷同并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这样看来,广播电视作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一个公共选择的问题。而事实上,仅通过市场选择的力量,社会公共服务所产生的一系列不对称、不平等的问题,而其原因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是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完全竞争作为前提条件,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合理的调节。所以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有市场的地方都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而解决市场失灵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干预。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这样看来,广电总局的“限娱令”出台的也是比较合理。 然而,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找原因。即便是在西方市场经济

最新媒介经营管理考试题目答案

精品文档名词解释 媒介管理: 百度百科: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 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媒介如同一般的企业厂商,要制造产品(信息)和分销产品(信息) 。因而将媒介实体视为厂商的话,它也需要“管理”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简单地说,运用媒 介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实现媒介所设定的目标,即是媒介管理。 媒介二元市场 与其他产业相比。媒介运作的市场是独特的,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是它的主要特征。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活跃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媒介的这种运作方式也被称为二次销售,它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介的赢利模式。 媒介运作的第一个市场,是产品市场,即内容市场。这一市场根据传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细 分为信息市场和文化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媒介销售的是内容或是具体的包含了内容的载体。 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网络提 供的是信息和服务。媒介将内容提供给受众,换取的是他们的金钱或者是注意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般认为,媒介运作的第二个市场是广告市场。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广告,准确说是读者或 观众的受众近用权(aCCeSS to audiences),表现出来的是收视率和发行量等指标,购买者是广告主。 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为发挥其核心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提高资本 的经营效益,不是将其经营活动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只涉足某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以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 nee of the Corporati on ) —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三、简答题 媒介市场分析的步骤 1、确定市场的类型 2、理解管理组织的总体目标 3、分析公司商品的需求属性 4、确定市场结构 5、考察经济环境 报纸经济效益聚焦化 精品文档即几家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传媒机构获取了极大利益比例的市场利益。

媒介目前发展状况

新媒体发展现状 2008-03-30 一、媒介发展与传播革命 1.原始新闻的产生 2.手抄新闻:第1次传播革命 3.印刷媒介—第2次传播革命 4.广播新闻—第3次传播革命 5.电视媒介—第4次传播革命 6.全球性媒介—第5次传播革命 二、新媒体出现的背景 新媒体技术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科技 "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数字技术是电话、电脑、电视走向融合,发展多媒体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使信息生成与采集、信息分配、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显示可归并为信息内容、信息网、信息社会三大行业;数字技术使产品的成本相对其他技术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多而变得更低,有利于面向需要大量产品的大众市场,因此,没有数字技术,就谈不上多媒体,更谈不上统一标准实现全球化。 "新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期诞生,也是由其社会背景造成的。 "全球范围的新的科技革命。 "21世纪是一个讲究人文精神和人性化生存的世纪。人性化要求。 "科学与人文的背景。 “科学—技术—产业—社会”革命的关系 "这是网络式、反馈式关系,四种革命构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也是系统动力理论。 "核心是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是理论前提,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直接后果,社会革命是它的更深入、更全面的发展。 媒介与社会关系下的新媒体 媒介形态变化基于三大需求(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政治需求),在技术创新的保障下而发生;而新媒体形态一旦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否来自功能、还是样态抑或性状),并运用于公众,则其必然带动社会创新,引起社会应用的变化。 三、新媒体兴起的过程 "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和HTTP协议的发明是新媒体兴起的首发阵容。 "其他的数字技术包括卫星电视、宽带网和手机无线服务平台。 "卫星电视、宽带网和手机无线服务平台这三项数字技术兴起,为数字技术席卷当今世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也为数字技术在日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 四、新媒体运用的目前状况 (一)卫星电视 (二)宽带网

协同营销媒介营销创新策略

随着传媒业由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公司治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品牌竞争、整合营销传播、资本运作等企业管理和营销手段逐步运用到媒体中,我国媒介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竞争更加激烈。媒介营销是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要环节,在当前媒介内容竞争趋同的情况下,创造性的营销显得尤为重要,协同营销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创造性手段,本文就媒介协同营销策略做出相应探讨。 一、媒介协同营销概念 1966年,艾德勒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题为《共生营销》的文章,认为共生营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开发产品、满足需求的营销行为。2004年,哈佛商学院教授Marco lansiti和Roy Levien经过10多年的跟踪研究,合著出版了《关键优势:新型商业生态系统对战略、创新和持续性意味着什么》一书,指出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商业界也存在着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企业必须找准各自在事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协同合作以便获取竞争优势,该思想对企业营销创新进一步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⑴近两年,关于协同营销、

联合营销、合作营销之类的营销创新理论与实践便逐步铺展开来。所谓媒介协同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或媒体与其他企业(组织)为增强竞争优势,在营销渠道、客户资源、促销手段、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增加受众、降低营销费用、扩大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营销策略。在媒介竞争中,当媒介自身内容、品牌差异性不够或根本无法形成差异性时,协同营销的"借力"不失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创造性手段。 二、媒介协同营销的作用 ⒈实现媒介规模经济效益 媒介生产能力的扩大,媒介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个媒介产品的成本会不断降低, 倍增加工能力不会倍增其成本,其利润会不断增加。一方面,媒介的协同,从量上来看,扩大了营销的阵营,增大了媒介的营销规模;另一方面,媒介现有资源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会浪费资源和丧失竞争优势,倍增其服务不会倍增其成本,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例如,就报纸发行来说,多家报纸自办其发行网络,渠道重复建设,队伍庞大,人力资源成本高,且产品单一,如果只负责集团自己报纸的发行,资源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题目答案

名词解释 媒介管理: 百度百科: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媒介如同一般的企业厂商,要制造产品(信息)和分销产品(信息)。因而将媒介实体视为厂商的话,它也需要“管理”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简单地说,运用媒介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实现媒介所设定的目标,即是媒介管理。 媒介二元市场 与其他产业相比。媒介运作的市场是独特的,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是它的主要特征。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活跃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媒介的这种运作方式也被称为二次销售,它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介的赢利模式。 媒介运作的第一个市场,是产品市场,即内容市场。这一市场根据传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细分为信息市场和文化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媒介销售的是内容或是具体的包含了内容的载体。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网络提供的是信息和服务。媒介将内容提供给受众,换取的是他们的金钱或者是注意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般认为,媒介运作的第二个市场是广告市场。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广告,准确说是读者或观众的受众近用权(aCCeSS to audiences),表现出来的是收视率和发行量等指标,购买者是广告主。 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为发挥其核心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提高资本的经营效益,不是将其经营活动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只涉足某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和经营

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以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三、简答题 媒介市场分析的步骤: 1、确定市场的类型 2、理解管理组织的总体目标 3、分析公司商品的需求属性 4、确定市场结构 5、考察经济环境 报纸经济效益聚焦化 即几家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传媒机构获取了极大利益比例的市场利益。 报纸广告的销售技巧 1、设立一个精良的广告部门; 2、了解广告的需求和价值; 3、诱导商家进行广告计划; 4、销售广告合约与运动; 5、制作可靠的有吸引力的广告; 6、提供卖点的帮助;

CTR:2019中国广告市场趋势

CTR:2019中国广告市场趋势 2019中国广告市场趋势 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媒介智讯总经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赵梅发布了题为《2019,透过中国广告看市场》的主题报告,深入解读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趋势。 根据CTR媒介智讯监测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广告刊例花费同比下降8.8%。每一个媒体都不轻松,传统媒体方面,电视广告刊例花费下降12.4%,广播下降了9.7%,传统户外下降了18.9%;新媒体方面,一直以来“高歌猛进”的新媒体,今年无论是电梯电视、电梯海报,还是影院视频,广告刊例花费都已经从两位数的增长变为了一位数的增长,互联网方面也下降了4.3%。 分行业来看,前10行业有8个行业是呈下降趋势的,去年大部分行业都是上升的状态,但今年,只有食品、交通行业略微有些增长。 整个宏观经济体现向下压力,这引起了广告主的信心不足。广告主的信心状态也导致了整体广告市场的下滑。 从整个市场来看,广告主增加广告投放费用的比例是历年来最少的。今年有33%的广告主会增加预算,有45%的广告主持稳定预算的态度。稳定将会是市场的主流,市场规模会稳定在一个总体体量的状态,变化只是各个媒体之间的预算重新分配。 各级广告主发展不平衡媒体客户结构更加模糊 各级广告主发展并不不平衡,在大型投放量广告主方面,2018年广告投放下降了8.4%,数量下降了2家,小微企业减少数量为4702家,整体广告花费下降了9%。中型企业或者是中小型企业方面,其整体的企业数量是上升的,总体广告投放花费也是上升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