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2015—2016)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2015—2016)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教材: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个支点就是科学。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世界领先;自1840 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这些成果的出现,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温故而知新,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人生理想。
⑵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
1。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萌发起 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 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一个钱 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 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 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
去自由,历经五年于1955年才回
“导弹之父”钱学 到祖国,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
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
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
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准
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太空青椒
太空佛手茄子 太空西红柿
饥饿的女孩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发表《2004年全球 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 性的饥饿中,饥饿 和营养不良每年使 500多万儿童死亡。
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 特
干枯的土地,奄奄一息的孩子,紧盯“猎物”的兀鹰。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技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两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 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
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
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
——2004年“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三、赶超时代的信息技术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决策的提出(1)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目的:打破等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
2、成就:⑴核技术①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中国能力②和平利用核能:建成核电站和核电站。
⑵导弹技术:①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实验成功。
⑶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进入时代。
3、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1)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二、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2、成就:(1)1999年起,“神州”飞船成功进行4次无人飞行实验(2)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
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农业: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1、背景: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关乎国计民生。
2、成就:(1)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2)他2001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意义:(1)是世界上成功利用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
(2)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把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3)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四、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1)成就: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计算机“银河Ⅰ号”年“银河Ⅱ号(2)意义:加速国家发展五、生物技术的发展:1、1965年人工合成――意义: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基因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全部序列的1%)——意义: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贡献。
第18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5.(2009年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 C ) 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 A.①② ③ D.③④ B.② C.②④
本讲复习完毕
P257--258
2、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相继建成 秦山核电站和 大亚湾核电站, 标志着中国核 工业的发展上 了一个新台阶, 成为和平利用 核能的典范。
部分国家侵占中国岛礁
越南占领28个
菲律宾占领7个
马来西亚占领3个
印尼占领2个
文莱占领1个
菲律宾 武装渔 船在我 南海游 弋
日本海上保安厅登岛逮捕我保钓人士
日本海上保安厅拦截我渔民正常作业
思 考
我们应该怎么做??
1. 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节课, 改革开放 两弹一星 2. 党和政府制订了 希望你们不仅仅只是感受到了中国的 增强了国防力量 杂交水稻 正确的科技发展规 提高了国际地位 快速发展,更希望你们能够增加一种 载人航天 划 增强了综合国力 基因工程 使命感,一种为了中国的建设、中国 3. 广大科技工作者 振奋了民族精神 计算机等 的开拓精神与无私 的强大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我们要 奉献 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要不断提高 4. 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 的推动
原因: 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 根据材料三、四可得出什么结论?
四、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1.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 技发展提供了保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 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

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 展,培育了一批世索引擎等 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
生物技术
01 总结词
02 基因编辑技术
03 生物制药
04 合成生物学
05 农业生物技术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 展迅速,已在基因编辑、 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一 系列重要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国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发展起了航 天、电子、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政策 支持力度的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 发展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也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环保科技
清洁能源
01
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了碳排放,对
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环境污染治理
02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如水处理、大气治理等,有效改善
了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
03
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如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有助于受损
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04
科技对经济的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0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
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为其提供实验设备和航天员,共同开 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核能领域合作
中国与多个国家在核能领域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核能技术,推动 全球核能事业的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合作
中国与多国合作建设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和授时 服务,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
建国以来的巨大科技成就

总结词
月球探测
深空探索与宇宙研究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 知,拓展人类的探索边界。
中国嫦娥系列探测器实现对月球的精细探 测,为未来月球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火星探测
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
中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开展火星地 表探测和巡视,深化人类对火星的理解。
通过大型粒子加速器和天文观测设备,深 入探索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揭 示宇宙的奥秘。
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863计划”,大力推动信息技术 的发展。
2015年,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信息技 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2000年,中国推出“数字中国”战略,加速数字化进 程。
2020年,中国5G网络建设全面铺开,成为全球5G网络 建设的领先者之一。
03
科技对社会的贡献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 断发展,为遗传病治疗和基因改良提 供可能。
细胞疗法
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等细胞疗 法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展 现出良好前景。
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病理 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和效率。
深空探索与宇宙研究
改善民生福祉
科技在医疗、教育、环保等领域的 应用,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 善民生福祉。
02
重大科技成就
航天科技
总结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 航天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逐步发展壮大。
详细描述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 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0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建国以来,我国在众多领域取得
高二历史要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高二历史要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高频考点】建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分析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知识要点】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览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二、两弹一星:1、含义:“两弹”指原子弹、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2、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意义: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人物:“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
三、“东方魔稻”:1、评价:①“东方魔稻”;②“第二次绿色革命”;③中国“第五大发明”;④美国人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⑤中国的“水稻之父”;⑥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2、意义: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四、“神舟”号飞船:1、评价:①欧洲媒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②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意义: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国家的独立(保障);②党和政府的重视;③经济实力的增强;④科学家的努力;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方法例析】“两弹一星”是指()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点拨: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的科技成就。
一、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自195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98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卫星实践一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技术的新阶段。
1999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航天试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019年,我国成功完成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任务,实现了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为人类探索月球的探险之路打开了新的篇章。
二、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94年,我国与互联网正式连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随后,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5G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5G时代,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核能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
2002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
此后,我国核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多个核电站,核能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7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大赛中击败了许多国家的技术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003年,我国成功解析了人类基因组,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该项目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希望你喜欢。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