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

摘要 :淡水养殖 中华鲟成鱼主要有工厂化养殖 、网箱养 殖和池塘 养殖 等 3种方 式 。工 厂化养殖 和 网箱养殖 中华 鲟 成鱼 的生长速度要 明显快于池塘养殖方式 ,其 中 网箱 养殖 的成 鱼有 最大 的相对生 长率和 瞬时 生长率 。工 厂化
养殖中华鲟成 鱼需要较大 的资金投入和较高 的生产 运行成 本 ,同等 生产规 模 的投 资成本 和生产 运行成 本为 网箱 养殖的 2~ 3倍 ,不宜大规模 推广 ,可 选择 条件适 宜 的 山溪 、水库 进行 自流式 流水 养殖 ;网箱养 殖投 入产 出 比 高 ,能源消耗少 ,节约水资源 ,养殖 中华鲟 的生长速 度 、成 活率 、资金投 入 的效益 等均 有较 明显 的优势 ,是 一 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中华鲟成鱼养殖方式 。池塘养 殖中华鲟成 鱼虽然投入 和成本低 ,但 养殖成活 率低 ,效果差 ,
a d t e a a y i f t e r e e t y c m p rs n n h n l ss o h i f c s b o a io
Y N eu ,WE Q w i一 A G D g o一 / ie ,WA G K i,Z o g u , H N Xh a一 N a HU Y n j C E iu , i
杨德 国 ,危起伟 ,王 凯 ,朱永久 ,陈细华 ,刘鉴毅
(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1
湖 北 荆 卅l 3 00;2 40 4 .中 国 水 产科 学 研 究 院 淡 水 渔 业 研 究 中心 ,江 苏 无 锡 24 8 ) 10 1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2期
2006年 4月
南 方 水 产
S ut i a Fih re cin e o h Ch n s e is S e c
中华鲟成体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一
段 为十二 指肠 , 起始 处有 幽 门盲 囊 和胆管 的开孔 。腹
基金项 目: 科技部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04DB _9 ) 2 0 [30 9 f 通讯作者 : 谢从新 , 中农 、 华 №大学水 产学 院教授 。E—ma : i l
鱼类消化系统 的主要功 能是完成对 食物 的消化和吸
收, 也是鱼类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中华鲟 ( c es nn A i ne s e— p ri s 是鲟 鱼类 中个 体最 大 、 ) 唯一 于秋季 产 卵的种 类 ,96 19 年被国际 自然保 护联盟 (U N) 入红皮 书 , IC 列 划分 到濒危 等级中 J 。现阶 段对 中华鲟 的研 究 工作 主要 集 中在 生
摘要 : 中华鲟成鱼活体解剖后 , 对其消化系统的形态进行观察 并绘 图 , 且采用 常规组织学方 法对各个器
官进行石蜡切片制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表明中华鲟 具有 口咽腔 、 食道 、 幽门盲囊 、 胃、 十二指肠 、 瓣肠 、 直肠以及肝脏 和胰脏 。中华鲟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 的幽门盲囊 , 又保 留了软骨鱼类所特有的螺旋瓣 肠 ,
维普资讯
・
1 6・
20 0 8年 1月
水 利 渔 业
第2 8卷第 1期
中华鲟 成 体 消化 系统 的形 态 学 和 组 织 学研 究
柴 毅 , 谢从 新 危起伟 杨德 国 , , , 叶帅 东
44 0 ) 3 00 ( . 江大学动物科 学学 院, 1长 湖北 荆州 4 4 0 ;. 中农 业大 学水产学院 , 30 0 2 华 湖北 武 汉 4 07 ; 30 0 3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 资源 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 产科 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 湖北 荆州
温度对黄颡鱼血细胞数量、大小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温度对黄颡鱼血细胞数量、大小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杨严鸥;姚峰;吴继鹏;刘涛【摘要】设定10 ℃、16 ℃、22 ℃和28 ℃ 4个温度梯度,研究了温度变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血细胞数量、大小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都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两者在10 ℃时数量最高;②红细胞的长径以及长径/短径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10 ℃时数值最大,而短径则不受温度的显著影响;各种白细胞除长径(淋巴细胞除外)与短径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但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淋巴细胞的长径/短径显著下降,单核细胞的长径/短径显著上升;③随着温度的升高,血清钙、血清总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显著上升.【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05(002)011【总页数】3页(P58-59,63)【关键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温度;血细胞;血清【作者】杨严鸥;姚峰;吴继鹏;刘涛【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68;Q461血液学指标是鱼类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之一。
当环境因子变化时,血液学指标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1]。
了解这种变化,对了解机体的代谢、营养状况以及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意义。
温度是重要的环境因子,到目前为止,有关温度对鱼类血液学指标影响的研究很少,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影响更是未见报道。
水体中铜在鲫体内的积累

水体中铜在鲫体内的积累
周运涛;艾晓辉;刘长征
【期刊名称】《水产学报》
【年(卷),期】2004(028)B12
【摘要】以硫酸铜作为铜离子的来源,研究了铜离子在鲫鳃、肝、肾、肌肉等组
织的积累情况和水体中铜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鲫的组织样品,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和水体的铜离子含量。
结果表明铜离子主要在肝脏中积累,肾脏也有明显积累现象,积累程度远小于肝脏;在鳃、血液中铜含量与水体中铜离子浓度有关;在肌肉组织中铜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铜离子在肌肉组织中没有明显的积累现象。
【总页数】5页(P157-161)
【作者】周运涛;艾晓辉;刘长征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
【相关文献】
1.硒对汞在稀有Juq鲫体内积累动力学影响 [J], 靳立军;郭攀
2.锌在鲫体内的积累特性 [J], 韩杰;许人骥;弋彩娟;李建红
3.混合金属离子Pb、Zn和Cu的相互作用对Cd在鲫体内积累的影响 [J], 韩杰;许人骥;谢承志;李建红
4.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残留限量的确定——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积累实验 [J], 吴京蔚;卢彤岩;王荻;刘红柏
5.重金属铅在鲫体内的积累特性研究 [J], 韩杰;许人骥;何永琴;李建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041207[收稿日期]科学技术部科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02EFN214201149)[第一作者简介]罗相忠(1965),男,湖北武汉市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罗相忠,邹桂伟潘光碧,杨国庆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摘要]对我国淡水渔业的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获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本世纪初我国本领域重点发展趋势应在设施渔业、生态渔业、渔业结构调整、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渔业资源增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关键词]淡水渔业;现状;发展趋势;中国[中图分类号]S9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5)05009805我国疆域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是世界上淡水水面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淡水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
淡水渔业在中国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对世界的渔业文明做出过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淡水渔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正确政策的指引,加之市场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激励和调动了广大渔(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淡水渔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2]。
与此同时,面对新世纪头20年举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面对我国加入WT O 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淡水渔业也面临着更多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此,笔者综合相关材料,结合我国淡水渔业的现状提出其发展的几条主要应对趋势,期望与水产同仁们共同探讨,合力促进水产事业的进步。
1 淡水渔业地位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淡水渔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的渔业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总产量约占国内渔业产量的4成;在世界渔业中,其池塘养殖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处于世界首位(不包括工厂化、流水和网箱养鱼单产);以占世界6.7%的淡水泾流量生产了世界43.5%以上的淡水养殖产量。
池养大鲵的人工催产研究

收稿日期:2004206204;修订日期:2006203225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22;6228)资助作者简介肖汉兵(63—),男,湖北省天门市人,副研究员。
从事水产养殖研究池养大鲵的人工催产研究肖汉兵1,2 刘鉴毅1,2 杨焱清1,2 林锡芝1(11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 荆州 434000;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摘要:本文报道了人工培育大鲵亲本的繁殖结果。
在养殖条件下,大鲵的性腺可正常发育,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龄,性周期为一年一次,群体的繁殖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6—8月。
使用LRH 2A 或H CG 均可诱导大鲵产卵和排精。
群体的性腺发育进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雄性比雌性的发育时间长10—20d 。
在繁殖盛期进行人工催产,获产率为60%左右。
人工繁育的子代,在培育为亲本时,其性腺发育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
养殖的性成熟个体,在没有受到外源激素作用时,将不会发生自然排卵现象,雄鲵不能挤出精液。
在20—23℃下,雌性大鲵的效应时间约为96—120h ,雄性可在80h 后挤到精液。
大鲵的产卵量为400—500粒,平均为430粒。
多次产卵个体的产卵量多于初次产卵个体。
低剂量的药物催熟,未发现对性腺发育进程和产卵结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鲵;人工养殖;人工繁殖中图分类号:S9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07(2006)0520530205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海拔300~1500m 的山涧溪流,在我国十七个省区均有一定的种群分布。
大鲵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长期受到研究者和养殖者的关注。
近二十年来,大鲵天然资源受到过量捕杀、栖息地生境被破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野生群体数量严重减少,是国家保护物种之一。
基于HPLC的化学分类法对一些有害浮游植物的分类分析

维普资讯
第 4期
侯建军等 : 于 H L 基 P C的化学分类法对一些有害浮游植 物的分类分析
表 1 用于实验分 析的藻株名称
Ta 1 Na e fm ira g ls e i sa d sr i e td i h ssu b. m so c o l a p c e n tanst se n ti t dy
验 和分类 知识 , 这种方式 不适用 于大 面积常 规监测 或大量 样 品分 析. 学分类 技术 的 出现 , 望克 服赤 潮 且 化 有
分类 鉴定 上 的困难 . 化学分 类法是 以分类 对 象 各类 群 中特 征性 化 学成 分 为 依据 的方 法 , 在传 统 分类 方 法 的基础上 , 研究物 种各类群 问的亲缘关 系与演化 规律 , 并对分 类 对象 进行定 性 和定 量 鉴定 . 可用 生化 标记 物 和生化技 术来代替 传统 的形态学特 征 , 于对 赤潮 藻进 行 分类 识别 J能用 于 化 学分类 学 的指标 主要 有 甾 用 .
醇 、 脂肪类、 醛、 碳水化合物 ( 糖类)糖蛋 白、 、 光合色素和氨基酸等. 中光合色素因其特异性和检测方便而 其 最 为理想 I. 学分类法 提供 了 以生化标 志物 的差别 为基础 的 客观标 准 , 以弥 补传统 的形态 分类 遇到外 4化 j 可
表差异 细微 的情况 时 , 依赖 主观判别 而存在 的困扰 . 发展新 的化学 分类技 术去 鉴定和识 别这些疑似 赤潮藻 十
1 2 光 合 色素的定性 定量分析 方法 .
光合色素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根据 F r a u y 等 的方法进行 了改进. u 具体方法如下. 样品过滤 : 取采得的水
鲢、鳙正反交所得1龄鱼种的生长和体型比较

1. 1 亲本和苗种来源 鲢 、鳙亲本来自长 江水 产研究所窑湾实 验场 。 5月初
进行人工繁殖 ,同时进行正交 (鲢 ♀ ×鳙 ♂)和 反交 (鲢 ♂ ×鳙 ♀) 。在整 个 试养 阶 段 ,试验 鱼 先在 鱼苗 池 培育 30 d,放养 密度 为 75 尾 / hm2; 然后在 鱼种 饲养池 培育 ,放 养 密度为 22. 5尾 / hm2。 1. 2 对比试验和方法
从放苗后的第 60天开始 ,每隔 30 d分别从 2个 群体 随机取样 30 尾 ,测量 全长 、体 长 、体 高 、头 长和 体重 。全 长 、体长和体高 用上 海文 教用 品厂 生产 的如 意牌 型号 为
8230的 直尺 ,精确到 0. 1 mm ;体重 用上 海恒 平科 学仪 器 有限公司生产的 M P6001型电子天平测量 ,精确 到 0. 1 g。
试验所得 数据 用 Excel 2003 和 Statistica 6. 0进行 计 算机处理与绘图 ,比 较 2个群体 的生长差 异 ,并对各 项生 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
2 试验结果
2. 1 鲢 、鳙 正反交所得苗种的生长对比 2. 1. 1 体重增长 对比 2个群 体的体 重均为 30尾个 体 的平均体 重 ,经计算 机处理 得到图 1。从 图 1看 ,反交 的 体重增长快于正交 ,且增 长最快的时期是从第 90~120天 的 8月份 。
试验在本所窑湾试验 场进行 。鱼 苗培育 池的面 积为 10 m2;鱼种饲养池的 面积约 为 2 000 m2 ,选 取所 投品种 、 数量和规格基 本相 似的 池 塘进 行对 比试 验 。试验 期间 , 正交 、反交 鱼池 条件 基本相 似 、饲养管 理基本一致的 鲢作为标准鲢进行体型对比 。 1. 3 数据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合同书
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话:
电子邮件:
共同条款
开放基金课题的设置是重点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完善开放课题管理,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经开放课题资助方(实验室,甲方)和课题承担方(乙方)共同协商,就如下共同条款取得一致意见:
1.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并加盖公章后,合同即开始生效。
2.乙方必须遵守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之规定。
3.乙方应按年度计划开展研究,并按规定向甲方提交年度课题执行情况的书面材料。
若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则甲方可视为乙方自动放弃课题,将终止拔款,并告其所在单位追究责任。
4.乙方凡无正当理由或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如灾害等)终止课题或未完成课题,甲方除告乙方所在单位追究责任与追回所拔经费外,并取消乙方及所在单位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格。
5.若乙方承担一般开放课题,必须发表一篇学报级论文,承担重点课题必须发表一篇SCI论文,发表论文格式如下: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 *
作者标注:申请人1,2,……,实验室固定人员 1 †
单位标注:1)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00 2)申请人单位
内容:……
脚注:* XXXX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
乙方发表的其它文章只需脚注为甲方资助即可。
6.资助经费分两次拔付,合同签订后二个月内,甲方应及时拔付第一次资助经费。
乙方提交第一年度执行情况材料后,甲方即拔付第二次资助经费。
7.课题结束后,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提交工作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
并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验收。
8.开放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按有关成果监定管理办法,组织鉴定和申报,其成果属实验室和完成者单位共有。
9.在课题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均不得单方面修改合同内容,若需修改某项内容,需向对方提出理由,经对方同意后由双方商定作相应修改。
10.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签约双方
开放课题设置方(甲方)开放课题承担方(乙方)(公章)(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财务负责人(签字):
开户银行及户名:
银行帐号: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