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制造工艺学结课论文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飞行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已经在人类的生活和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飞行器制造工艺是制造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各种型号和规格的飞行器所必需的技术,是飞行器工业的核心和基础。
本文将会从飞行器制造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飞行器制造工艺的研究飞行器制造工艺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结构、动力学、流体力学、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飞机制造中,航空材料的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优化一直是研究重点和难点。
航空材料要求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等一系列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型材料,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制造工艺,研究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在飞行器结构方面,结构件的组合和设计也是制造工艺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例如,飞机翼面的组合方式,机身骨架的结构设计,机身舱门的结构设计等。
这些结构件必须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保证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航空安全和飞行性能。
在动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空气动力学设计也是制造工艺中必须要关注的内容。
空气动力学研究可以改善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提高其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复杂的弯曲构件的加工也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以便在制造和维护过程中保证其完整性和性能。
二、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应用飞行器制造工艺已经在航空装备制造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飞机制造为例,飞机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确定、材料加工和成型、结构安装,机载系统和设备安装、结构调整,以及试飞和交付等几个步骤。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应用贯穿其中,导致了飞机制造领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这也直接促进了飞机工业的发展和成功。
除了飞机制造外,飞行器制造工艺在航空器件、无人机和火箭等领域中也有很多应用。
在航空器件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先进的飞行器制造工艺,以保证机载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教学实践与论文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针对《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和开展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基本发展方向。
关键词:飞机制造师资培养企业实践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190-01《现代飞机制造技术》是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飞机制造过程全面了解,对现代飞机制造所涉及的设计、制造中的核心技术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为在今后工作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飞机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打下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随着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课程的教学研究体系需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需不断改进与提高。
教学内容与现代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相适应,才能满足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的需要。
1 优化课程体系,适应航空制造技术发展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
虽然学生学过各种基础课程,但专业基础缺乏,对教材内容缺乏理解,会影响教学效果。
如果在课程中适当引入工程实践示例说明具体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解,将理论与实践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1]。
1.1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现代飞机制造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统飞机制造模式、飞机尺寸传递体系、飞机制造工装设备与协调技术、飞机产品数字建模及并行工程实施,产品制造资源计划、飞机制造工艺信息及工艺流程设计、飞机零件制造及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为优化课程内容,并针对飞机结构维修的特点,建议今后可对钣金件制造技术(例如对典型钣金零件制造工艺流程、整体壁板成形工艺、零件选材和工艺规范和标准)和机械加工技术(例如梁、长桁类零件、接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等技术)做详细的说明,这也为将来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编制飞机结构维修方案和施工工艺方案打下基础。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外对航空信息都是封锁,很多资料无法流入到航空院校中,现在还没有太多的关于飞机制造技术实例。
飞机制造工艺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

飞机制造工艺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摘要飞机生产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有助于提升飞机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对我国航空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飞机制造工艺标准化的概念进行简单地阐述分析,分析探讨美国在飞机制造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方面的优秀经验,最后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飞机制造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飞机;制造工艺;标准化设计;管理一、飞机制造工艺标准化的概念飞机制造工艺的标准化指的是以相关生产规范为基准,在工艺装备过程中实施的标准化加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使用等。
标准化设计是飞机生产作业中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加快飞机生产速度、提高飞机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职能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的飞机制造产业起步较晚、零部件制造水平较低、飞机量产能力较低,导致飞机制造工艺的标准化操作尚未成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机械加工能力大大提升,飞机零部件的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由于飞机制造工艺缺乏标准化设计,导致飞机零部件无法实现量产,对国内飞机制造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飞机的零部件比较多,精度要求比较高,我国航空工业部门也在大力推进飞机零部件的批量化生产。
但是由于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复杂,需要的加工人员较多,流水线作业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顺利实施,出现零件损坏、零件报废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飞机制造工艺的标准化设计尤为重要。
二、国外飞机制造标准化设计与管理经验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很早就打下了扎实的工业基础,在飞机制造工艺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首先,在生产现场方面,波音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物件摆放管理制度,例如金属材质的制造用品,必须摆放在厂房的指定位置,摆放过程中必须符合机体结构的基本模式,并张贴相应的标签。
生产线上的重型铲车要严格遵守标准的工作通道管理规定,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重型铲车坚决不能进入生产现场。
飞机制造过程中用到的吊车、铲车等大型设施要按照规定安置摆放架,充分保证大型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飞机技术论文

飞机技术论文飞机(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店铺整理的飞机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飞机技术论文篇一飞机制冷技术发展【摘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飞机制冷技术随着飞机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式空气循环制冷发展到多种升压循环制冷,从单一的空气循环制冷发展到空气/蒸发循环组合制冷,从发动机引气制冷发展到电动环境控制系统的无引气制冷。
但我国较国外发展现状还距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叙述飞机制冷技术的发展过程,希望为我国的航空制冷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飞机制冷技术空气循环制冷蒸发循环制冷电动环境控制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重量较轻的透平涡轮和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组成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以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冷量易调节和易维护等特点,成为飞机制冷系统的最佳选择。
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循环制冷、升压式二轮、三轮、四轮等多种升压循环制冷。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机载蒸发循环制冷取得了技术突破,蒸发循环系统首先在电子设备吊舱的冷却中取得应用,而后,蒸发循环制冷技术开始应用于直升机,再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积累,蒸发循环制冷技术终于应用于军用战斗机。
在多电/全电飞机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多电飞机取得了技术突破,无引气的电动环境控制系统在民用客机上得到了应用。
1简单式循环制冷系统简单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由热交换器和高速涡轮组成,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较轻。
其工作原理是从发动机压气机引出的高温高压空气,经过压力调节装置后,流入热交换器,散热给冲压空气实现冷却,然后进入冷却涡轮通过膨胀冷却进一步降温,最后供给座舱进行温度调节,原理图见图1。
系统中涡轮所驱动的风扇只单纯作为耗能和抽风的工具,不具有增压功能,所以系统的供气压力不能太低。
也正由于风扇的抽吸作用,使得飞机在地面停机状态下,系统同样有冷却作用。
飞机制造的技术和工艺

飞机制造的技术和工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
从最早的飞机制造到现代高科技飞机制造,专业人员在技术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贡献。
一、制造流程飞机制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
其制造流程包括设计、制造、装配和测试这几个环节。
其中,设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师必须能够将飞机的设计理念、材料和性能相结合,才能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和性能达成预期效果。
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重量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减轻飞机的重量。
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飞机的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装配是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由于飞机部件的要求比较高,装配前必须要进行多次精细的加工和检验。
其中,金属件通常采用机加工和冷成形等方式加工,而复合材料则采用顶尖技术加工和成型,以保证飞机的性能。
测试环节也是飞机制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测试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包括飞机静态测试、飞行测试、负载测试等。
测试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二、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制造的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3D打印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飞机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3D打印技术可以将数字模型直接转化为实体零件,使得飞机零部件的制造更加精确和快速。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对飞机数据进行分析,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直接对飞机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提高飞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展望未来的飞机制造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无人化和可持续性,这也是飞机制造技术和工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未来的飞机将具备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未来飞机制造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飞机制造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总之,飞机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飞机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环保。
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

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复杂领域。
它要求工程师和科学家综合运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气工程、航空系统和控制工程等知识,以及高度精密的制造工艺,设计、制造和维修各种类型的现代飞行器。
首先,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依赖于先进的设计和建模软件。
航空工程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绘制和建模飞行器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这些软件允许工程师进行各种分析和优化,确保飞行器的设计满足各种性能和安全要求。
其次,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注重材料选择和性能分析。
航空工程师必须选择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如复合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以确保飞行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同时减轻重量。
此外,材料性能分析和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评估材料的疲劳寿命、热膨胀系数等关键指标。
飞行器的制造过程包括多种关键技术,如数控加工、3D打印、电火花放电加工等。
这些现代工艺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和复杂构件的制造,并提高制造效率。
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机身、机翼和其他部件通常由大型机床进行精密加工和修整,以确保各个零件的尺寸和结构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飞行器的装配和测试也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航空工业中,自动化装配线和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装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飞行器的各个系统和部件可以正常工作和协调运行。
最后,现代飞行器的维修和维护也是制造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使用过程中,飞行器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运行。
航空公司和飞行器制造商通常设有专门的维修工程师和维修设施,负责飞行器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的领域,涉及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装配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只有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工程学科和技术手段,才能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飞行器的制造。
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创新。
探讨飞机制造工艺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

探讨飞机制造工艺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摘要: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内容来看,在对工艺设备的规范化设计和管理上,越来越重视对总体内容的实用效果和精细化。
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制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航空零部件的制造效率,也可以促进制造过程中的精密制造。
关键词:飞机制造工艺装备;标准化设计;管理引言零部件及零部件的改装方案是航空公司生产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环节。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机零部件正朝着更轻、更便宜、更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
在此背景下,面向绿色、低成本的飞机将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广阔的市场,成为航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
因此,要发挥大数据技术在航空装备生产中的技术优势。
另外,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工艺数据的数学模型与模拟数据处理,实现工艺数据的零组件处理、组件组装与模拟数据处理的优化。
从而,能够提升飞机的制作与加工效率,减少故障,保证飞机的运行,同时也能减少飞机的制造成本。
1.目前国内飞机制造工艺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现状分析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和工艺发展时期,有关科研人员在进行飞机制造工艺装备的标准化工作时,一般都会以与飞机生产制造有关的标准性内容为主要参照,以促进工作装备的标准化完善、现代化设计内容加工、现代化内容管理和标准化应用的相应进程。
而且,由于受国内实际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现代航空制造产业的成立时间比较短,因此,其还处于初期的发展和建设阶段。
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在飞机零部件的制造行业中,整体制造水平比较低,生产缺陷比较多,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也影响到了飞机制造工艺装备当中的标准化制造。
受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的飞机制造工艺装备生产产业与国外相比,在实际发展效果上仍有较大的差异。
从这一点上来说,很多中国的航空公司,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际发展成果,拉近与国外的距离,往往会积极地将国外的飞机生产任务进行外包,从而提升自己的飞机生产设备的标准化、智能化,从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航空事业。
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现状论文

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现状论文摘要:我国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事业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问题是有的,但是改变现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在工艺质量管控的初期必然会伴随有一系列的疑难杂杂症,但是我们相信技术上的难题一定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行不断的革新,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的事业会不断的成熟,理念会不断的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控制好制造现场,避免返工,节约经济成本,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最终促进我国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的进步。
承办方是工艺装备质量控制的决策者与把关者,其中各项问题的检验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检验成果。
各个环节的稍有偏差都可能使得质量结果严重下降,导致制造工艺的可解释性差。
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难度是有的,攻克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作为支撑。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当下实际具体分析了在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都是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中面临的实质性问题,有待我们一个一个的去解决。
一、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现状分析飞机在制造过程通常把各种工具的集合总称为工艺装备,抓好工艺装备质量这一环是保证飞机制造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飞机在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产品。
飞机的制造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装备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深受行业内部的关注,同时对设计与工艺的结合也有较高要求。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航空武器装备也对质量提高了要求及标准,承制方为了能够增加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不断加强对工艺装备的质量控制,这对飞机制造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但伴随着机遇出现的是枷锁。
就目前情况来讲,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德国、美国、丹麦、西班牙、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在飞机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控制方面处在世界的领先位置。
世界上,欧洲国家是研发工艺装备、测试各种物性参数、生产能力的主力军,而德国则位于世界第一位,我国在这一行业目前还处于劣势的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飞机制造工艺学作业题目波音787飞机机翼制造与装配姓名付少将学号 160606507 任课教师李启璘成绩二О一九年六月二十三日目录一、波音787飞机及飞机机翼概述 (3)二、波音787飞机机翼结构分析与分解 (4)2.1 波音787飞机机翼结构分析 (4)2.2 飞机分离面 (5)2.3 根据分离面进行机翼分解 (6)三、机翼零件常用材料及制造方式 (7)四、飞机机翼的装配 (8)4.1以骨架为基准的装配 (9)4.2以蒙皮为基准的装配 (10)五、总结 (11)参考文献 (12)飞机机翼制造与装配——以波音787飞机机翼为例一、波音787飞机及飞机机翼概述波音787(英语:Boeing 787)是一款航空史上首架超远程中型客机,是美国著名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于2009年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型号。
波音787的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建造飞机骨架、超低燃料消耗、较低的污染排放、高效益及舒适的客舱环境。
主要竞争对手为空客A350及A330neo。
首架波音787于2011年9月26日交付全日空航空公司使用。
下图为波音787飞机。
图1 波音787飞机关于飞机机翼等结构方面。
机翼后掠角(25%弦长)30度,计算机根据飞行时所处的高度和速度,以及载荷情况,操纵飞机后缘襟翼来获得最佳翼型。
这种自动变弯度翼型可提高飞机气动效率、减小阻力、还可以缓解机翼所承受载荷而减小机翼结构重量,翼尖加装翼梢小翼。
升阻比比A300高40%。
机身和尾翼采用了大量铝锂合金和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用于机身结构、桁条等部件。
尾翼、各操纵面、整流蒙皮、客舱地板均由复合材料制造。
主起落架为四轮小车式,前起落架为双轮式。
动力装置所选用的发动机GENX,采用了先进技术,压缩比更高,加大了进气道和进气量,提高了发动机推力,降低了燃油消耗。
全部符合ETOPS180分钟标准。
二、波音787飞机机翼结构分析与分解2.1 波音787飞机机翼结构分析图2 波音787飞机机翼波音787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气动力设计,注意其机翼的上帆角设计。
优化空气动力性能是降低油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根据波音公司的资料在设计波音787的过程中,其通过大量的风洞试验及计算让该机在空气动力方面拥有最佳的优化,波音787采用了新一代民航机的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可以提高飞机在高亚音速度下的空气动力效率,并且减轻结构重量,除了高效率的机翼外,波音787还采用比较独特的翼小上帆角,这种设计可以降低翼尖涡造成的诱导阻力,降低绕流对升力的破坏,提高飞机的升阻比,从而进一步降低飞机的油耗,这方面的贡献几乎与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机身相同,也可以达到3%左右。
除了向上倾斜的机翼,波音787“梦之翼”从外观上来看与其他飞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创新。
采用高科技的复合材料代替铝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该飞机50%的主要结构(机身和机翼)采用了碳纤维合成材料,还有15%的结构由钛材料制成。
这种设计使得波音787比同等型号的飞机更轻,更耐腐蚀。
2.2 飞机分离面飞机机体结构划分成许多装配单元后,两相邻装配单元间的对接结合处就形成了分离面。
该分离面一般可分为两类: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
设计分离面是根据构造上和使用上的要求而确定的。
如飞机的机翼,为便于运输和更换,需设计成独立的部件;如襟、副翼或舵面,需在机翼或安定面上作相对运动,也应把它们划分为独立的部件;又如歼击机机身后部装有发动机,为便于维修、更换,就把机身分成前、后机身两个部件。
设计分离面都采用可卸连接(如螺栓连接、铰链接合等),而且一般要求它们具有互换性。
工艺分离面是由于生产上的需要,为了合理地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按部件进行工艺分解而划分出来的分离面。
由部件划分成的段件,以及由部件、段件再进一步划分出来的板件和组合件,这些都是工艺分离面。
工艺分离面之间一般都采用不可卸连接,如铆接、胶接、焊接等,装配成部件后.这些分离面就消失了。
工艺分离面的划分有着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部件划分为段件后增加了平行装配面,可缩短装配周期,减少了复杂的部件装配型架数量。
改善了装配工作的开敞性,提高装配质量部件、段件进一步划分为板件后,为提高装配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
图3 设计飞机分离面2.3 根据分离面进行机翼分解图4 段件和板件的划分图5 段件的划分三、机翼零件常用材料及制造方式波音787飞机的基本原材料是中间状态的碳纤维,它是用来制造机身机翼,具有重量轻、超强度的特点。
波音787长达30米的机翼基本属于全复合材料结构,包括三个主结构件,其中最大的是冀盒,从机身中心线延伸到冀展2/3处,承受大部分载荷。
787机翼结构充分利用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例如其剪裁性能使机翼变得更薄,强度更高,气动性能更好。
机翼翼盒是由波音、三菱重工及富土重工联合团队设计制造的。
机冀上下表面壁板及冀梁也用与机身相同的复合材料制成,只是翼肋用整体铝板切削加工而成。
机翼包括复合材料主翼梁、蒙皮以及18根桁条和37根铝肋。
机翼在8米*40米的热压罐中进行固化。
机翼蒙皮层合板用超大型的喷水切制机进行净形切割。
该切割机的床身为36米*6.5米,由Flow International公司制造。
这种磨粒喷水切割机可以快速切割厚的层合板而不致使层合板过热,切割25毫米厚层合板的速度可达0.67米/分,切割6毫米的薄层合板时,速度可增至3米/分,对厚蒙皮的切割速度可达0.39米/分。
在机翼制造中,三菱重工及富士重工安装了从法国Forest-Line公司采购的“大力神”双头自动铺带机。
该机的特点是有两个机头进行铺带,一个用绕在线轴上的无纬带铺带,另一个用预先切制的材料,可快速进行复杂形状的铺叠。
自动铺带对加速波音787的生产至为关键,其生产效率比传统的手工铺带及第一代自动铺带机高,能满足将来生产的需要。
三菱安装的自动铺带机拥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材料铺带设备。
该铺带机的尺寸为40米长、8米宽。
波音787上、下翼面蒙皮壁板的铺层速度达到60米/分,每个壁板均为整体双曲率件。
该铺带机可接受达300毫米的带宽,并具有高度复杂的切割功能,以确保飞机结构满足设计重量要求。
波音787的合伙人还从全球各种自动铺带机供应商处选购一些自动铺带机、纤维铺放机、自动化桁条铺层机。
波音和东丽公司大量投资来开发及鉴定能满足严格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要求的各种材料及加工工艺,并努力使之满足波音787高生产率所需的高的铺叠速率。
除了标准的无纬带,还开发了一系列其他宽度及形式的产品,包括窄带及织物,其中有一种为交织的导电丝织物,用在机身最外层以防雷击。
与传统的方法不一样,水平安定面将上、下蒙皮层板及前后梁(前后缘除外)制成整体的共固化盒形件,而不是由单独零件组装而成,这种方法是阿莱尼亚公司的首创[1]。
四、飞机机翼的装配机翼在装配过程中,需要用一些点、线或面来确定零件的具体装配位置,那么这些点、线或面就称之为基准。
基准包括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是用来确定零件在机翼中的位置,而工艺基准是应用于工艺装配过程中,主要是存在于零件或装配体上的一些点、线、面[2]。
在机翼的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各零部件的制造准确度,还需要保证各工件之间彼此配合的准确度,即装配准确度。
装配准确度是指机翼的气动外形准确度、机翼结构内部的零件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度[3]。
机翼装配的准确度是保证机翼质量的前提,其对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耐用性等各项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
图6 机翼装配工艺过程波音787的机翼由三菱重工(MHI: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负责制造。
机翼装配首先是把前后梁定位在机翼的型架中,再把前后缘分别装配到前后梁,接着把机翼的内部结构或翼肋安装连接到前后缘上,然后把上蒙皮复材壁板安装到翼肋上,最后装配下蒙皮复材壁板[4]。
4.1以骨架为基准的装配图7 以部件骨架为基准的装配示意图图8 装配结构形式4.2以蒙皮为基准的装配装配过程:装配成上下壁板骨架(含蒙皮)、施加外力、上下蒙皮紧贴卡板,上下壁板骨架连接(通过设计补偿)、形成外形。
图9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的装配示意图图10 装配结构形式五、总结飞机机翼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多样,所用知识繁多,要想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解析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属实困难。
本文以波音787飞机机翼为例对其进行简要概述、简单的结构分解与分析以及常用零件的材料和制造方式的简述。
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所学课堂知识方面的薄弱,遇到了很多难题,通过网上以及图书馆查阅相关知识书籍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克服了很多困难。
以后一定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争取为航空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1】陈亚莉.开创复合材料新时代—波音787飞机复合材料选材和制造工艺[J].国际航空.2007【2】姜宇峰.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张开富.飞机部件装配误差累积分析与容差优化方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4】范玉清.波音787飞机总装配线及其特点[J].航空制造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