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癌2012

合集下载

鼻腔鼻窦癌的放疗

鼻腔鼻窦癌的放疗

窝、颅神经(除外V2支)、鼻咽或斜坡
概述——分期
鼻腔及筛窦
T1
肿瘤局限于一个亚区,伴/不伴骨质侵犯
T2
肿瘤侵犯单一区域内的两个亚区或侵犯鼻腔筛窦复合体内
的一个邻近区域,伴/不伴骨破坏
T3
肿瘤侵犯眼眶内侧壁或底壁,或上颌窦,或腭部,或筛板
T4a
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眶内容前部、鼻部或颊部皮肤、
侵及 前颅窝、翼板、蝶窦或额窦
概述——分期
0期 TisN0M0
I
T1N0M0
II
T2N0M0
III T3N0M0;T1-3N1M0
IVA T4aN0-1M0;T1-4aN2M0
IVB T4bN任何M0;T任何N3M0
IVC T任何N任何M1
解剖——鼻腔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 右各一,前起于前鼻孔, 后止于后鼻孔。每侧鼻 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 腔两部分
概述——分期
上颌窦
T1
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T2
肿瘤侵蚀或破坏骨质,包括侵犯硬腭和/或中鼻道,但不
包括侵犯上颌窦后壁和翼板
T3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部位:上颌窦后壁骨质、皮下侵犯、
眼眶底部或内侧壁、翼窝、筛窦
T4a
肿瘤侵犯眶内容前部、颊部皮肤、翼板、颞下窝、筛板、
蝶窦或额窦
T4b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部位:眶尖、硬脑膜、脑组织、颅中
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
解剖——上颌窦
Ohngren’s线
– 假想直线 – 从内眦到下颌角 – 上颌窦以此为界分为
后上和前下两部分
解剖——筛窦
又称为筛迷路,呈蜂房状小气房,每侧10个左右,气房大 小、排列及伸展范围极不规则,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可分 为前、后组筛窦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概况
1、原发多见,远处转移而来者少。 2、癌(>80%)多于肉瘤(<20%) 3、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少,不易确诊。 4、与眼眶颅脑毗邻,晚期难以判断原发部位。 5、症状随肿瘤原发部位和累及范围而异。
概况
6、发病年龄 癌 :40-60岁 肉瘤:较年轻
7、发病部位 鼻腔:外侧壁>鼻中隔 鼻窦:上颌窦 > 筛窦 > 额窦 > 蝶窦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of nose and sinuses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概述 (流行病学)
鼻-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 肿瘤的21.74%~49.22%。癌多数发生于 40~60岁之间。原发于鼻窦的恶性肿瘤较 原发于鼻腔者为多见,上颌窦恶性肿瘤 发病率最高,达80%。在我国,北方仅 次于喉癌,南方则仅次于鼻咽癌。
2、口腔颌面 ⑴上唇上列牙麻木: 眶下神经受累 ⑵牙痛 : 上齿槽神经或牙槽 ⑶张口困难 侵犯翼腭窝、颞下窝、颞窝—翼内外 肌、咬肌、颞肌—下颌关节运动受限 ⑷面颊膨隆、腭部肿块
3、眼: ⑴流泪—鼻泪管阻塞 ⑵复视、突眼—眼球受压、眼肌瘫痪 ⑶视力下降—眶尖受侵犯
4、神经、颅脑:头痛 5、耳:耳鸣、耳聋 6、颈部、全身症状:颈淋巴结肿大、
恶病质
诊断
1、病史的综合分析:重视、警惕 >40岁 单侧进行性鼻塞、血涕
2、前、后鼻镜检查 3、鼻腔、鼻窦内窥镜检查 4、病理活检、细胞涂片:确诊依据 5、影像学:X线片、 CT、MRI 6、手术探查:术中冰冻切片
治疗 综合疗法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差,上颌窦癌5年生存率仅30%~40% 关键:早期发现、诊断
乳头状瘤恶变向 颅内和眶内侵犯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疾病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疾病

目录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1)临床分类 (2)流行病学 (3)病因 (3)症状 (4)检查 (5)诊断 (7)治疗 (8)预后 (9)日常 (10)饮食 (11)预防 (12)就医指南 (12)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 sal sinuses)是指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

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甚至可占60%~80%,其次为筛窦,原发于额窦和蝶窦者少见。

患者常见鼻塞、流脓血涕、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

英文名称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肿瘤科发病部位鼻常见症状鼻塞、血性鼻涕、头痛主要病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瘤恶变、接触致癌物质或放射线、外伤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鼻窦CT或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前后鼻镜或鼻内镜检查、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及细胞涂片重要提醒本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加之发病部位特殊,容易延误诊治。

因而40岁以上人群,出现单侧鼻塞、流脓血涕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1)鼻腔恶性肿瘤原发性鼻腔恶性肿瘤少见,大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恶性肿瘤的直接扩散。

(2)鼻窦恶性肿瘤①上颌窦恶性肿瘤: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尤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②筛窦恶性肿瘤:在各个鼻窦中,以筛窦体积最小,气房骨壁最薄,上壁有筛板的小孔,有时呈先天性骨质缺损。

筛窦恶性肿瘤可和上颌窦恶性肿瘤相伴出现。

③额窦恶性肿瘤:原发于额窦的恶性肿瘤极少见。

鼻腔癌诊断与治疗PPT

鼻腔癌诊断与治疗PPT
鼻腔癌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护理 人员
02
鼻腔癌的诊断
03
鼻腔癌的治疗
04
鼻腔癌的预后 与康复
05
鼻腔癌的预防 与保健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2 鼻腔癌的诊断
早期症状
鼻塞:鼻腔肿瘤压迫鼻腔,导致呼吸困难 鼻出血:肿瘤表面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 头痛:肿瘤压迫神经,导致头痛 嗅觉减退:肿瘤压迫嗅觉神经,导致嗅觉减退
05 鼻腔癌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吸烟:吸烟是鼻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鼻腔癌的风险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甲醛等,这些物质可能增加鼻腔癌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 鼻腔癌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鼻腔癌的早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保健知识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
时间等
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如甲醛、
苯等
定期进行鼻腔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鼻腔
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吸烟是鼻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鼻腔癌的风险
减少酒精摄入:过量饮酒可能会增加鼻腔癌的风险

细胞学检查: 通过鼻腔冲洗 液或穿刺抽取 细胞进行细胞 学检查,可辅 助诊断鼻腔癌
免疫组织化学 检查:通过免 疫组织化学染 色,检测肿瘤 细胞表面抗原, 辅助诊断鼻腔

基因检测:通 过基因检测, 了解鼻腔癌的 基因突变情况, 为治疗提供依

鉴别诊断
鼻咽癌:鼻咽癌与鼻腔癌的症状相似,但鼻咽癌通常发生在鼻咽部,而鼻腔癌发生在鼻 腔内。

鼻窦癌诊断与治疗PPT

鼻窦癌诊断与治疗PPT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 线杀死癌细胞
放射治疗效果:对鼻窦癌有 较好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副作用:可能导致 皮肤、黏膜损伤,以及脱发
等副作用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鼻 窦癌的主要治
疗方法之一
化学治疗通过 药物杀死癌细 胞,控制肿瘤
生长
化学治疗药物 包括铂类、紫 杉醇、吉西他
滨等
化学治疗可能 引起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
增加蔬菜和水果 摄入,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
减少高脂肪、高 糖、高盐食物的 摄入
增加富含抗氧化 物质的食物,如 绿茶、蓝莓等
保持饮食均衡, 避免营养不良或 过剩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避免吸烟:吸烟是鼻窦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鼻窦癌的风险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可能增加鼻窦癌的风险 避免接触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等,这些辐射可能增加鼻窦癌的风险 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如PM2.5、二氧化硫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增加鼻窦癌的风险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确 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饮食护理:术后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恢复健康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出血: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
脱发等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早期鼻窦癌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晚期鼻窦癌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鼻窦癌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适用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鼻窦癌患者
Part Five
鼻窦癌治疗注意事 项

鼻窦癌

鼻窦癌
预防与治疗
早期癌症一般要进行放射线治疗。活动进展的癌主要是手术,适宜手术为喉头全切除术。
最近,临床上对于活动进展的癌,尽可能努力保存喉头。可采取放射线疗法和化学疗法联用,进行放射线疗法和顺铂或者放射线疗法和碳铂联合应用。
另外,在喉头全切术后,还要进行声音再建术。这是在喉头全切除术后,在气管和食道之间做根细管,呼吸的时候,与通常的喉头全切术一样,通过气管孔呼吸。但说话的时候,用手指堵住气管孔,则完全通过细管避开气管,此时,与食道发音同样,食管壁发挥声带的作用,可以发声。
因为鼻咽距脑部较近,在诊断深部病灶时,CT及MRI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最终的诊断还要经鼻腔或者口腔伸入细细的钳子,采取鼻部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活检。
预防与治疗
对鼻咽癌进行放射疗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与化学疗法合并使用。但是在病灶残留的情况下,主要的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施行手术
作为后遗症,有时可见放射治疗后的萎缩性咽炎及耳聋等。
但是对于疑难的病例,要做全身麻醉后插人食道镜采取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活检。对于进展性癌症,为7能看到病变扩展的范围,也要进行CT检查。
预防与治疗
侥幸早期发现的病例,只用放射疗法或者与化学疗法联合使用是可以的。当然作为辅助疗法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可以使用放射疗法及化学疗法。
多数的手术是颈部淋巴结的清扫(彻底的清除)。因为实行喉头及咽部的切除(有时候也施行食管的切除),患者不能像原来一样发音,也不能进食。这样再建术就非常必要了。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再建法,目前一般情况下多施行空肠移植的方法(上图)
另外,一般情况下,咽部癌症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较多,早期症状表现为颈部肿瘤(包块)的也不少见。
检查与诊断
喉咽与食道一样,除了食物通过的时候之外,为被压扁了的状态,此处的癌是非常难以看到的。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分析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分析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分析
郭平川;李友忠;任基浩;杨新明
【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
【年(卷),期】2012(018)01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手术与鼻内镜协同下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34例14岁以下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3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9年,28例死亡,2例复发仍存活,4例未复发.结论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对疑有鼻腔鼻窦新生物的儿童应及早行鼻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获得较佳疗效.
【总页数】4页(P1307-1310)
【作者】郭平川;李友忠;任基浩;杨新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岳阳 4146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 4101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 4101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2
【相关文献】
1.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分析 [J], 吴锡芳;杨一兵;汤勇;丛林海;蔡晶
2.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 [J], 薛建军
3.CT模拟定位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分析 [J], 尉志民
4.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分析 [J], 臧志敏
5.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腹部CT特征分析 [J], 陈晶晶;李京恩;盛茂;王琪;贾慧惠;刘玉奇;周云;张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窦癌晚期治疗方案选择

鼻窦癌晚期治疗方案选择

鼻窦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晚期鼻窦癌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本文旨在探讨晚期鼻窦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鼻窦癌是指起源于鼻窦黏膜上皮或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筛窦癌、上颌窦癌、额窦癌和蝶窦癌。

晚期鼻窦癌指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针对晚期鼻窦癌的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鼻窦癌,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是首选治疗方法。

然而,对于晚期鼻窦癌,手术治疗的适用性受限。

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1)肿瘤局部较局限,未侵犯重要组织结构,如眼眶、颅底等。

(2)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3)术前放疗或化疗后肿瘤缩小,手术切除可能性增加。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晚期鼻窦癌,放射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情况可考虑放射治疗:(1)肿瘤局部侵犯周围组织,无法手术切除。

(2)肿瘤已远处转移,无法手术切除。

(3)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射治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放置在肿瘤附近,如腔内放疗、组织间放疗等。

化疗是晚期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以下情况可考虑化疗:(1)肿瘤已远处转移。

(2)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

(3)放疗后肿瘤控制不佳。

化疗药物包括:(1)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等。

(2)氟尿嘧啶类药物:如5-氟尿嘧啶等。

(3)紫杉类药物:如多西他赛等。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

以下情况可考虑靶向治疗:(1)肿瘤具有明确分子靶点。

(2)化疗效果不佳或耐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 检查:MRI比CT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优良的软组织对比 对确定颅底、蝶窦、筛板及中颅窝骨质病变有明显优势
冠状面MRI提供了海绵窦的高质量图像 矢状面MRI图像可清楚显示额窦前壁、筛板及颅中窝处颅底骨质 MRI较CT能更准确地评估颅内或软脑膜侵犯,甚至能显示细微的周围神经和
颅神经孔侵犯 MRI能分辨鼻窦内的炎症和肿瘤
嗅神经成神经细胞瘤:
发生于嗅上皮 神经内分泌肿瘤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肉瘤
诊断
症状及病史:
症状:进行性鼻塞、鼻腔异常渗液及血涕、面颊部肿 痛及感觉异常、上齿列牙痛、眼球突出
病史:多次息肉摘除史、内翻型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史 及原有鼻窦炎症状加重者
体检
眼眶、口腔、鼻腔和鼻咽 颅神经 颈部淋巴结
T1:肿瘤最大径≤2cm; T2:肿瘤最大径>2cm,但≤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肿瘤侵犯皮肤深部结构(如软骨、骨骼肌、骨)
T 分期(上颌窦)
T1
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T2
肿瘤侵蚀或破坏骨质,包括侵犯硬腭和/或中鼻道,但不
包括侵犯上颌窦后壁和翼板
T3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部位:上颌窦后壁骨质、皮下侵犯、
鼻腔、鼻窦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鳞状上皮细胞癌:> 50% 小涎腺: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 未分化癌:少见
高度进展,常广泛侵犯鼻腔、上颌窦和筛窦,甚至眼眶和颅内 预后差,80~90%在1年内死亡
黑色素瘤:
常发生于鼻腔,无黑色素,需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才能 明确诊断
局部复发率较高,术后放射有助于提高疗效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2012.03.2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和分期 治疗原则 放射技术与方法:常规放射;3D-CRT;IMRT 治疗建议
内翻性乳头状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 粘膜黑色素瘤
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
Ohngren’s线
假象直线 从内眦到下颌角 上颌窦以此为界分为
后上和前下两部分
鼻腔鼻窦癌概述
少见肿瘤
头颈部肿瘤的3% 所有肿瘤的0.5% 鼻腔、上颌窦癌最常见 日本、南非高发 发病高峰为40岁以上
Dulguerov et al. 220 pts 上颌窦癌:47% 鼻腔:30% 筛窦癌:17.3% 蝶窦:3.2% 额窦:0.9%
Justin H. Turner. 2011
影像学检查:常规X片检查;CT/MRI 病理检查 其他:
排除远处转移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常规X片检查:
柯氏位片、华氏位片、鼻腔和鼻窦正位体层 价值不大,被CT/MRI所取代
CT检查
同时进行横断面及冠状面的薄层扫描(3mm) 在显示薄的骨质结构(如鼻窦和眼眶)及早期骨皮质侵犯方面优于MRI
其他:
累及鼻咽听力减退、耳鸣 侵犯翼内肌张口困难 侵入颅内颅神经麻痹
体征
鼻腔肿块
鳞癌:菜花状 恶性涎腺型肿瘤:结节状
鼻部和面部变形
鼻背变宽、隆起或塌陷 面部软组织肿胀
眼部体征
内毗触及皮下结节 眼球移位 颅神经(II-VI )麻痹
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类型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初诊:7% 部位:骨、肝、肺
临床症状
鼻腔出血和异常渗液:多出现于早期 进行性鼻塞:常见症状 疼痛:
鼻腔肿瘤常表现为鼻内疼痛 侵犯上齿槽神经、磨牙牙痛 侵犯眶下神经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侵入翼腭窝顽固性神经痛 侵犯颅底、颅内较剧烈头痛
面部肿胀:肿瘤累及面部软组织 眼部症状:
阻塞、压迫或侵犯鼻泪管溢泪 经筛窦纸样板侵入眶内眼球移位、复视 侵入眶尖突眼、动眼神经麻痹和视力减退
鼻腔鼻窦癌的致病因素
鼻腔鼻窦上皮源性肿瘤可能与锯末、制鞋及镍的开采和 提炼等职业因素有关
HPV 与鼻腔鼻窦癌的相关性尚未明确,可能与良性内翻 型乳头状瘤的恶性变有一定关系(Caruana 1997)
与EBV无明显相关性 吸烟?
证据不足(Zheng 1993)
慢性鼻窦炎?
常与恶性肿瘤伴发,与恶性肿瘤有关证据不足(Shimizu 1989)
肿瘤侵犯鼻咽、鼻腔 活检前,需排除血管瘤或脑膨出(质地柔软、囊性感)的可能
穿刺细胞学检查:CT引导下穿刺更准确
疑纤维血管瘤 窦腔内深部肿瘤,尤适于有突眼症状位于眼眶内侧的肿瘤
手术切开活检:多数通过内窥镜活检
分期
2009 AJCC分期 额窦和蝶窦癌因发病率极低,尚无一个广泛接受
的分期 鼻前庭肿瘤借鉴皮肤TNM分期
空气污染?
证据不足(Calderon-Garciduenas 2000)
鼻腔鼻窦癌的扩散途径
局部扩散:主要途径
常同时侵犯上颌窦、鼻腔和筛窦 ,很难确定肿瘤最初来源, 可将最大肿瘤部位作为原发部位
腺样囊性癌沿神经播散
淋巴结转移:很低
初诊:少于10~15% 失败率:10~15%
远处转移 :很低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最常见良性肿瘤:炎性息肉;小涎腺良性混合瘤 病理学良性但生物学行为恶性的肿瘤
内翻型乳头状瘤
常发生于鼻腔侧壁,破坏骨质; 切除不完全易复发 5%-15%伴有恶性鳞状变性
中线肉芽肿
由于多种原因和淋巴瘤样增生导致的进展性中线颜面破坏 鼻腔、鼻窦和硬腭的进行性破坏和疼痛 颅底受侵蚀,则可发生大出血和感染导致死亡 活检不能获得确切诊断,需采用排除法
硬脑膜增厚
鼻腔巨大的坏死性肿瘤侵犯左侧额叶
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癌
鼻腔篩窦肿瘤侵犯眶内、上颌窦、右侧海绵窦
腺癌
肿瘤侵犯右侧鼻腔、上 颌窦、颞下窝及眶内
腺样囊性癌
肿瘤广泛侵犯左侧鼻 腔、左侧上颌窦和翼 腭窝、颞下窝
嗅神经成神经细胞瘤
肿瘤侵犯眶内、颅内,右侧额叶水肿
恶性黑色素瘤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检查
直接活检
华氏位片
柯氏位片
内翻性乳头状瘤
右侧鼻腔软组织影, 侵犯右侧上颌窦, 上颌窦内侧壁破坏 (肿瘤or炎症)
纤维血管瘤
鼻腔纤维血管瘤侵犯翼腭窝
鳞癌
左侧上颌窦肿瘤破坏上颌窦前壁、内侧壁、顶 壁、后壁、外侧壁,幷侵犯鼻腔、眶内及翼肌
鳞癌
上颌窦肿瘤侵犯鼻腔、篩窦、眶内、翼腭窝、颅内
分化差的鳞癌
反应性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