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

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教师总希望学生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取得令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成绩,然而现实却不尽如意。学生的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我为什么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尽了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成绩”、“别人都学得好,我却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我总觉得自己已努力到尽头了,以后不知该怎么办才能取得好成绩”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问题。

了解学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倾向,其实质还在于能够使教育者掌握学生归因中积极的与消极的因素对其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业期望及学习中的情感反应的影响,从而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来消除学生已形成的不恰当的、消极的归因对学习的负作用。归因训练尤其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差(实际上是努力不足)的“差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有帮助。

归因训练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训练要领和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才能实现。

一、归因训练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归因训练的意识。教师应认识到,归因训练的效果重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而非朝夕之功,更不会一蹴而就,最好在学生出现消极归因倾向之初及时纠正,善于引导并抓紧训练,这样做往往比问题严重时再进行大规模的训练更能奏效。

其次,控制来自教师方面对学生归因的负面影响尤为关键。“控制”主要包括:消除教师对男女生、好差生的归因偏差,恰当使用教学中的奖惩方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等等。

教师对男女生在成败归因上的看法对女生是不利的,教师应把对女生“能力”评价的忽视调整过来,从有利于女生的能力发展与自信心的建立人手,给男女生平等的起点。同时,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对“差生”的看法。有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归因不一样。当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常归因于他的能力,成绩不理想时,却归因于考试难度、偶然因素等外部原因;当不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多归于外部原因,成绩不理想时,则归因于没有能力。总之,教师总认为好学生的成功是内部原因造成的,而“差生”的失败是内部原因造成的。事实上,教师对“差生”的归因有时会存在一种明显的归因偏差,这对提高“差生”学习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在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还应该注意防止自己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所存在的各种偏差。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若学习任务过难,学生势必会重复体验失败,感到努力无望,能力太差;而若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轻松,学生容易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轻而易举的成功往往使学生忘记努力的作用,误认为自己能力强,不努力也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任务难度的把关十分重要,要力争使学生既感到力所能及,又要付出个人的艰苦努力方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之前,还应当巧妙地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学习成绩的评定和奖励方式)。因为研究表明,不同的目标结构,对于学生归因倾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发展有着十分不同的影响。如集体型目标结构下,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显著提高了自我价值,但在学习失败时容易产生消极的评价和情感;个人型目标结构中学生更多作出“努力”归因,学习成绩的信息对于自我评价的作用比较突出;竞争型目标结构提高了成果的价值,但促使学生更

多作出“机遇”归因,失败时会使学生更感到无能和不满。因此,在进行归因训练之初,教师应注意目标结构对于学生成败归因倾向的影响,必要时做适当的调整。一般而言,个人型目标结构与集体型目标结构相结合,最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在归因训练时教师还应避免竞争型目标结构对学生归因的负作用。

当我们力图把影响学生归因的外在因素的负效应控制到最低限度后,我们还需要从学生自身状态人手,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认知技能水平,使之对其归因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从自我认知的角度看,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学习任务的认知(即自我效能感)将影响其学习动机和行为选择,从而导致学业的成功或失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其自我意识水平的反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水平应不断地提高,诸如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会不断增强,要能够逐渐地摆脱他人的评价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及努力等因素做出确切的判断,以利于形成正确、积极的成败归因,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学生显示其自身实力的一种标志,与此同时,良好的认知技能的培养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里所说的认知技能,是指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即应用认知策略的能力。从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常常失败不是因为努力不足,而是由于没有改变原有的,也许是错误的认知策略,所以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这就需要加强认知技能训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可能已具备了某种认知技能,却不知道或不善于利用这些技能,这也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提高在学习中运用多种策略的可能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成功并不是能力本身所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努力地运用已有知识的结果。因此,在系统的归因训练之前或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使策略的应用成为更内在化的动机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发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业成败

归因。

当我们为能顺利进行归因训练,取得良好效果而做充分的“软件”准备时,也要考虑在归因训练中必要的“硬件”投入。从归因训练的特点出发,为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学习,掌握更合适的归因方式,必须要准备一定的电教设备(如录音、录像、幻灯等),以使对学生的归因训练能多角度、多侧面开展起来,实现最终的归因训练目标。

二、归因训练的要领

归因训练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为依据的,为此,在开展归因训练时,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智力水平及努力的程度与方式做出必要的鉴定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研究,了解学生归因的真实背景及归因差异,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

对学生的能力与智力的鉴定,既要依靠相应的能力与智力测查量表所获得的结论,同时又要依据教师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及考核,以此对学生的能力与智力水平做恰当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归因训练之初分析学生的成败归因结构与其能力的实际表现是否一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另外,了解学生归因的真实背景,也将有助于我们的归因训练有的放矢。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个性差异及所受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他们的归因倾向是否是其真实状况的表露,有待我们仔细考察,不然我们的归因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家庭环境因素本来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归因过程中,有的学生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说或不愿说出诸如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物质条件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学习、情绪障碍等,从而被迫选择其他的因素来替代其真实的原因。教师若不深入了解学生归因的真实情况,那以后的训练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所收获。

归因训练的最佳效果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教师的训练相结合。若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形成积极的归因,那么教育者对其训练的结果也就事半功倍了。为此,首先应使学生对“积极归因训练”的模式

有所理解。“积极归因训练”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努力”归因,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归于努力与否的结果,这是大前提。如果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则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好成绩的期望,反而会促进其坚持不懈地努力,直至最后成功。“积极归因训练”的第二层含义应是“现实”归因。针对学生的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即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其学业成就的因素还有哪些,是能力、方法、家庭环境还是教师……这些因素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业成就,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积极归因训练模式中,在“努力”归因时联系“现实”,在“现实”归因中强调“努力”,这种双管齐下的训练模式将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三、归因训练的方法

归因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方式。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误差”,通过归因训练,使人们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误差。根据归因训练的指导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出各种各样的归因训练方法,其中比较具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且效果较突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团体发展法。这种方法是结合我国学校的实情设计和采用的,且对已初步具备了讨论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的中学生比较适用。

这种归因训练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3~5人),各组成员在一起分析和讨论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对个人及整个小组的情况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比较容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的归因(如努力因素)。然后,每个人填写归因量表,要求从一些常见的备择原因中选出与自己学业成绩最有关系的因素,并且对几种主要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教师帮助、同伴帮助等)所起作用的程度做出评定。教师对这些自我评

定和归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各组学生,指出归因误差,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

团体发展法可以定期在学校进行,而更有效的做法是让教师掌握归因训练的和技巧,在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把归因训练随时结合到教学过程中。

其二,强化矫正法。这种方法运用了学习理论中的强化原理,是指在归因训练时对于学生所做出的积极归因及时给予强化,促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例如当学生对没有完成训练任务做出“努力不够”的归因时,及时给予表扬或象征性奖励等强化,从而激发其坚持行为,保持和提高学习的动机。

强化矫正式归因训练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可以是手工劳动,也可以是某些学习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列表中做出选择,对完成任务的情况(成功或失败)做出归因。常用的备择归因因素有五种:能力的高低、努力的多少、任务的难易、同学(教师)帮助的多少和运气的好坏等。每当学生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如努力或同学帮助)时,立即给予鼓励或奖励,并对那些很少做出这类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这部分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强化矫正法简单易行,比较适宜低年级学生。但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掌握和灵活运用适当的诱导和奖励办法。与团体发展法相比,这种方法更适用于个别训练,因为个别训练时干扰较少,效果会更好。

其三,观察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经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较好的学习成绩。

一般的做法是,让学生观看几分钟的归因训练的录像片,要求片中的学生的特征(性别、年龄等)与接受训练的学生的情形尽可能相似,所从事的作业任务的水平也应与接受训练的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相一致,且难度逐步提高,这样容易使被训练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与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录像片中的内容设计为:表现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时进行归因的情况,任务的成功、失败(比如

解题的对、错)顺序是预先确定的,每当学生做对题时,即给予纪念品奖励并显示绿灯。片中的教师告诉大家:“他做对了,说明他努力做了。”当做错题时,给予红灯提示,教师说:“他答错了,这说明他还应更加努力才能做对。”学生在观看录像片后,让他们重复类似的学习任务,这样便能将观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迁移到日常学习中去。

其四,咨询诊断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个别已出现归因偏差的学生而设计的。教师运用学知识与所掌握的归因技巧,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学业成败的真实原因,循循善诱,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辅导。特别对于那些“差生”,尤其要注意纠正他们倾向于“脑子笨”“运气不好”的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证明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同时用积极的归因(努力不够、不妥等)来矫正其归因倾向。

总之,每一种具体的归因训练法的实施,既需要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具体特点,又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配合方能奏效。

责任编辑/王莉

归因训练

在这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式的指导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一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当学生成功时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个体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如果认为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则学生的情感反应是感激而不是自豪。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不努力或无能,则会感到自责、内疚或羞愧。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或愤怒。 ⑵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的结果的期待是与当前的结果一致的,也就是说,成功者预期着以后的成功,失败者预期着以后的失败。例如,把失败的原因看作是自己能力差,那么个体就会担心下一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相反,若将成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成败的预期影响较小。 ⑶所投入的努力。若学生认为失败是由于不努力造成的,即如果自己努力学习,确实有能力取得成功,则他们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

难也能坚持。若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能成功,则他们很容易放弃,尽管有些任务是他们以前成功地完成过的。研究表明,后一类学生很容易产生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⑷自我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坚信能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心理特性。如果不断地成功,则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就会包含着较高的自我效能,否则自我效能感就会较低。 二积极归因训练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对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如维纳归因模式所述,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 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教师总希望学生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取得令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成绩,然而现实却不尽如意。学生的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我为什么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尽了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成绩”、“别人都学得好,我却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我总觉得自己已努力到尽头了,以后不知该怎么办才能取得好成绩”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问题。 了解学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倾向,其实质还在于能够使教育者掌握学生归因中积极的与消极的因素对其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业期望及学习中的情感反应的影响,从而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来消除学生已形成的不恰当的、消极的归因对学习的负作用。归因训练尤其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差(实际上是努力不足)的“差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有帮助。 归因训练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训练要领和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才能实现。 一、归因训练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归因训练的意识。教师应认识到,归因训练的效果重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而非朝夕之功,更不会一蹴而就,最好在学生出现消极归因倾向之初及时纠正,善于引导并抓紧训练,这样做往往比问题严重时再进行大规模的训练更能奏效。 其次,控制来自教师方面对学生归因的负面影响尤为关键。“控制”主要包括:消除教师对男女生、好差生的归因偏差,恰当使用教学中的奖惩方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等等。

教师对男女生在成败归因上的看法对女生是不利的,教师应把对女生“能力”评价的忽视调整过来,从有利于女生的能力发展与自信心的建立人手,给男女生平等的起点。同时,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对“差生”的看法。有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归因不一样。当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常归因于他的能力,成绩不理想时,却归因于考试难度、偶然因素等外部原因;当不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多归于外部原因,成绩不理想时,则归因于没有能力。总之,教师总认为好学生的成功是内部原因造成的,而“差生”的失败是内部原因造成的。事实上,教师对“差生”的归因有时会存在一种明显的归因偏差,这对提高“差生”学习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在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还应该注意防止自己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所存在的各种偏差。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若学习任务过难,学生势必会重复体验失败,感到努力无望,能力太差;而若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轻松,学生容易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轻而易举的成功往往使学生忘记努力的作用,误认为自己能力强,不努力也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任务难度的把关十分重要,要力争使学生既感到力所能及,又要付出个人的艰苦努力方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之前,还应当巧妙地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学习成绩的评定和奖励方式)。因为研究表明,不同的目标结构,对于学生归因倾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发展有着十分不同的影响。如集体型目标结构下,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显著提高了自我价值,但在学习失败时容易产生消极的评价和情感;个人型目标结构中学生更多作出“努力”归因,学习成绩的信息对于自我评价的作用比较突出;竞争型目标结构提高了成果的价值,但促使学生更

学生的归因特点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则奋起直追,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成功。 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却很差,似乎学习上显得无能。事实上,这些学生常常把考试不及格或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自己能力低、脑子笨、力不从心。由于这些学生习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因而感到自卑,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随之放弃努力。不难理解,这种学生不是真正没有能力,他们表现出来的无能是因其缺乏信心造成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形成关于自己学习成败原因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学习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学习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力,努力也没用。因此,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归因,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加以对待。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如果强化他们学习能力低的信念,则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无助感,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如能引导这些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并创设一定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他们就会逐渐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方式,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确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进而增强其自信心。 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从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体验中获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逐渐形成关于自己能力水平、努力程度和自己在学习中能否成功的信念。这是教师的评价给予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反馈。教师的情感和随后对学生采取的态度、行为,以及先前给予学生的信息,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努力程度等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也会形成关于学生学业成败原因的信念,这些信念将影响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和态度,并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在课堂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教师有的时候对某些学生存有一些偏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甚至影响其个性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通过以下3种途径给学生提供能力低的信息:1)在简单的任务中,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2)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过分地帮助,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低;3)教师对学生的失败表示同 情或无可奈何。 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众所周知,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

学生正确归因倾向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正确归因倾向的培养与训练 2003-7-16 9:02:15徐永泰 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人是理性动物,是有强烈的理解环境和自身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就会依据各种信息和线索对所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结果进行推断,力求找出动因,以便作出恰当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原因的探索可以激发、促进或防止、阻碍人们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 学业成功与失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不同的归因倾向会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感体验,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因此,研究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倾向的培养和成就归因训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积极意义。 一、学生的几种主要归因倾向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归因理论全面地分析了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动机的影响,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 控制源(即是个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稳定期性(即这些因素是否可变);可控性(行为者能否控制这些因素)。 三维度归因模型 由上表可见,归因分类的三个维度分别为: 首先,按控制源把原因分成属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和属于外部环境的原因。个体能力、努力、心境、个性、健康状况等属于内部原因,任务难度、教学特点、运气、他人的帮助等属于外部原因。其次,按稳定性可把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原因,天资或能力、任务难度、个体长期的努力、外界长期的帮助等是比较稳定的,努力程度、运气等是较不稳定的。再次,按可控性可把原因

学生学习归因调查及分析总结

学生学习归因调查及分析总结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对行为归因的不同,会影响个体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时的行为动力。因此,了解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归因,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业成绩。 这里,我们通过简单的测题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归因。测题为4题,分别对应于四种主要的学习归因倾向:“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属于主观因素,是不稳定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个体所把握、控制的因素。“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属于外部因素,是较为稳定的,不易受个体自身控制的因素。学生将学习情况归因于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往往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了解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归因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预测其学业成就,并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 测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将目前自身学习成绩的状况归因于主观的因素,即“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 学生将学习归因于可控的内部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只需要引导其,认识自身存在的主观因素,给予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增强意志力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业。 对于少数部分将学习情况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学生,我们需要帮助其客观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各种因素,引导其客观对待主观因素的影响,促使其放弃对外部因素的依赖,而转向对主观因素的信任。 此外,学生学习归因容易受学习成绩波动的影响,而发生转移。因而,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归因的变化,根据其变化的规律,调节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反馈信息,以使学生能利用反馈信息获得最大的动机量值。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 教育建议 [摘要]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是: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弄;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对学业成败的情感反应较敏锐。中小学生归因特点的成因源于:中国人的“自谦”人格;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对突显刺激的过度反应;在失败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各年级归因倾向不同;个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在归因过程中把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具体教育建议是: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教育建议 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存在与西方相关研究求同多而求异少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与实验的基础上,参阅其他研究成果,试图归纳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 1.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存在差异,显示出各年级归因倾向各异的特点。归纳起来,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高中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子能力低、没有努力、紧张等,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少、考前没有加强复习等。 通过比较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水平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差异发现,年级或学生年龄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因素外,对其他各种原因的知觉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但是,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与西方学者研究结果不同。 2.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学业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成功的期望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韦纳的研究表明,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学生如果把学业成败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 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大学期间,也有很多学生出现了学习不良、情绪波动等问题,这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和社会责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学习倦怠一直是大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造成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成绩不理想和情绪失衡等问题。因此,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以及探究如何提升其学习成就和自我效能感,具有实际意义。 二、学习倦怠的原因 学习倦怠是指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疲惫感、无聊感、无动力感等,其影响不仅在学业上,还涉及到生活和心理健康方面。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些大学生在追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实现它。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感到自己在学习中没有方向、没有重点,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情绪。 2、学习方式重复单调。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学习方式会逐渐单一、重复,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无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中,老师往往口胡公式、只重视应试成绩,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没有趣味。

3、学习环境不佳。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情况。比如,宿舍卫生条件不好、学校图书馆座位过于拥挤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感到不适,产生学习倦怠的心理。 4、面对挫折、失败等困难时没有正确的应对方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这些困难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应对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5、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学术能力的自我评估和信心程度。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不可能取得好成绩,那么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的情绪。 三、影响学习成就归因的因素 学习成就归因是指人们在认识到某种行为带来的结果时,尝试着寻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和原因的性质、稳定性、可控性等信息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过程的个体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学生学习成就的归因。 1、认知差异。认知因素包括学生的天赋和机会资源等,容易产生评分能力、留意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记忆力强、逻辑能力好、口语表达丰富等认知因素可以是学生学习成绩优异。 2、情境因素。情境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主要是指家庭环境、社交环境和学校环境。学生在家庭氛围中接受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都对其学习成绩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

中小学生学业归因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word精品文档8页

中小学生学业归因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一般来说人们把对其行为和行为结果做出优劣判断,进而推断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内在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所谓学习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由此可知,学业归因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是一个自我归因过程,能注意到自己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让学生形成正确归因的意识,在现代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生学业归因的现状 根据学业归因的界定可知,学会了正确的归因,才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归因尤其重要。学生的学业归因既是对过去学业成就的自我知觉,同时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情感、期望及其相关的学业行为。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学业成败归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自我"。到目前为止,对学业归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倾向性、差异性和相互关系三个方面。 1.倾向性研究 所谓倾向性研究主要是指对他人归因风格及其归因偏向的研究,如有的人习惯归因于内部,而有的人则喜欢归因于外部等。吕勇、阴国恩(2003)研究发现中学生在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时较多使用内在原因和可控原因,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归因倾向不同 [1];袁洋(2009)研究发现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成败归因总体上倾向于内部归因,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自身努力程度、恒心与毅力、学习基础、教师的作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方面。其中自我评价失败者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自身努力程度、恒心与毅力;自我评价成功者主要表现在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水平等方面。总体的外部归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他人帮助、学习环境等方面[2];卢月强胡象岭,赵文廷 (2005)研究发现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 [3];刘晓陵、张进辅(2000)认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把物理学习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较强,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同物理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学习成败归因具有不同的倾向[4];金岐凤,郑丽(2005)认为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内部归因高于外部归因,学业成就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很重视能力的归因;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的因素;而学业成就较差的学生,更重视能力和问题难度的 归因 [5];周友士(2001)研究发现,初中学生对数学成绩的归因趋于内部因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努力程度.但优生将成功,差生将失败的归因更倾向于兴趣[6]。 2.差异性研究 差异性研究以探索不同分类群体之间归因倾向的区别为目的,从而可以使归因理论的运用更有针对性。马姝娟李建伟(2007)研究发现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在外控性(背景、运气)项目和内控性项目上差异显著[7]。韩仁生(1996)认为中小学生归因方式存在年级差异[8]。金岐凤,郑丽(2005)认为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的因素;而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动机理论之成败归因理论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动机理论之成败归因理论 一、理论内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 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 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的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具体如下所示: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的六因素与三维度表格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二、考查方式 归因理论的考察形式主要有: 1.定义类;比如考查“能力属于什么维度的归因”。 2.案例类题目;比如夏明考试失败,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问归因于哪种?

3.建议类;教师该如何对待不同类型归因的学生? 三、小试牛刀 1.【单选题】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班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2.【单选题】某生一次考试取得高分后,惊喜的说:“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该生将这次成功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材料分析题】材料:小明和小华是同桌,某次考试中均得85分。小明开心的说:“我太幸运了,昨天做了套模拟题,居然有3道题重复。”小华却嘟囔着嘴说:“哎,我已经复习的很充分了呀,可是还有几个题目不太明白,最后一个题用哪个公式呢?看来,我还得好好的看看。” 问题:根据归因理论,分析两个人各自的归因要素是什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归因训练

案例:从迷茫中找回丢失的自我背景:一位女生升入高中后,物理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分析其原因,是进行了错误归因。因为作者刚接手这个班,所以通过谈话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学生情况: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优秀,数学和化学成绩良好,但是物理成绩仅及格。她和同学关系融洽,担任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 谈话摘录: 师:你的物理成绩不太好,是吗? 生:嗯。 师:你觉得物理难学吗? 生:对我来说是的。 师:对谁不是呢? 生:我可能不适合学习物理,我总是学不会,张x平时也不是学得太多,可是他总是比我考得好多了(注:张x是本班一名物理学得较好的男生)。 师:你为什么不适合学习物理呀?你想过吗? 生:我太笨了,我的数学、化学、物理成绩都不好。 师:你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好,不能说是笨吧。

生:那两科记忆的东西多,我觉得只要记住了就能考得好。 师:那你认为物理成绩不好还有其它原因吗? 生:没有。 师:王老师找你谈过吗(注:王老师教这个班的物理课)? 生:嗯,还给我补过课。 师:他没对你提出什么要求吗? 生:要我在学习物理上比别人多下点功夫。 师:我觉得你是一位学习认真的好学生,而且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 生:……(笑、摇头) 师: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好不好? 生:嗯。 (摘自孙洲元,胡象岭,《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6期) 透过这段师生对话不难看到,她把自己学习物理遇到的困难归结为自己太笨,认为自己天生就没有学好物理的能力,这显然影响了她对物理的学习。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作者开始干预她的归因方式,经过一学期的帮助与训练,她对自己物理成绩好坏的原因有了积极的认识,学习成绩和态度有了明显的的变化,物理成绩在班级中上升到中等水平。虽然物理成绩与她的总成绩仍不相称,但是成绩的进步使她初步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勤奋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己一定会赶上去的。一年后,她变得坚定而自信。 考入大学后她在给作者的信中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您使我从迷茫中找回了丢失的自我,让我从自卑走向自信。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从上述案例可知,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上述案例,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积极归因训练的建议: 1、让学生暴露归因风格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要想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归因风格,通过让学生暴露自己归因风格来展示自己对学业成败的解释。 2、澄清不合理的归因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不仅代表了未来的希望,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大学生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鸿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倦怠。为了深入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同时探讨其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文将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可以表现为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等。这些表现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学习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和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成就归因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1、学业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巨大,面对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学生们往往会感到失落和沮丧,从而产生学习倦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要积极面对学业压力,加强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2、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也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之一。有的学生个性内向,缺乏人际交往,导致学习才能的限制和心理压力的加重。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感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学习倦怠。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建立自信心,增强个人能力,改善心态,提高学习效率。 3、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境不好、教学质量低,多次考试不理想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成就的归因。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要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更有效的策略,发现自己的问题。 三、学习成就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学习成就归因是指学生拥有的将学习成就归因于自我因素、控制、稳定性和时效性等特定属性,从而使其适应和适应学习的能力。学习成就归因越高的学生,在遭遇不顺利时,也越能坚持学习,战胜困难。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认为自己能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学生具有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更有效地执行任务,取得更好的成就。 学习成就的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倦怠的关键。当学生学习成就的归因低,长期面对压力时,就很容易出现学习倦怠。学生缺乏学业自我效能感,导致学习成效下降,从而进

归因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应对学习挫折中应用

归因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应对学习挫折中应用作者:张润壮姚大志康成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4期 【摘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挫折教育越来越重要,学习挫折是高校大学生遇到的主要挫折之一,本文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大学生学习挫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归因理论;大学生;学习挫折 一、概念 (一)学习挫折 在紧张而繁重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学习目标不能顺利实现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学习挫折”。学习挫折的形成原因大多是由于归因偏差造成的,归因偏差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正确的信息,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偏差会给个人带来诸多消极影响,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理论,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的海德创立了归因理论,此后不少学者对归因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维纳的归因因素理论。 维纳指出,人们对失败的不同归因可以引发不同的行为,继续努力和放弃努力。美国心理学家维纳(Weiner)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解释包括四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通常包含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内外的维度,即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努力属于内在因素;任务难度与运气属于外在因素。 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维度,即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经常发生的因素还是不稳定的偶然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 第三个维度是指控制点,即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因素还是不可控的因素。从可控性来看,努力属于可控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属于不可控因素。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 作者:何孔潮梁支宏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05期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 1.学习动机模糊 学业不良学生往往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对读书目的性的认识相当模糊。国内研究者徐芬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对读书目的性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只是上学,不知为何上学,也可能是因为同学上学或父母的要求而上学,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的,消极的状态;第二类学生则是对上学不感兴趣,不想读书,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消极被动外,还可能出现对抗行为,如逃学、不服从教育等。[1]另外,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学习动机,反之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业不良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屡屡受挫,自我效能感偏低,也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学习兴趣丧失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影响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策略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度等。据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桑青松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调查表明:27%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26%的学生是因为应付各科学习和作业太累失去了学习兴趣;13%的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34%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2]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干脆逃避或回避学习。 3.情绪障碍明显 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不良情绪或情感,这些情绪、情感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研究发现,情绪不适应问题在学业不良学生身上显得比非学业不良生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比较,他们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其次,学业不良学生有较突出的抑郁问题;再者,学业不良学生有特殊的孤独感。 4.意志品质薄弱

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

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 摘要为考察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间的关系,对74名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并要求其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及学业成败归因量表(MMCS)。统计分析表明:(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 (2)当学业成功时,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自己的能力。而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努力、情境和运气;(3)当学业失败时,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于情境,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为个人能力不足;同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为情境和运气,而外显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为个人努力不够。 关键词学业成败归因,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内隐联想测验。 1问题提出 自尊是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Leary等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评估,即对自己总体的态度和看法。一般来说,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能力、重要性等带有情感色彩的总体评价,表现为一个人肯定自己的程度。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尊对认知、情感、品德、社会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自从Greenwald正式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之后,有关自尊的研究得以扩展,内隐自尊开始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受到普遍关注。人们对自尊的理解和研究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Epstein和Morling指出自我系统由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共同组成,前者是逻辑的、理性的,需要意识控制,后者则是基于大量经验的潜意识的自动化过程,两者共同维护自尊系统的一致性和整体性。由于内隐自尊概念的提出与传统意义上的自尊是相对的。于是将传统意义上的自尊称为外显自尊。自Greenwald等人提出内隐联想测验(IAT)以来,利用此方法对内隐自尊进行测量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它是一种通过测量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之间的评价性联系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根据Greenwald的理论假设,内隐自尊是指对于同自我相关或不相关联的事物做出评价时,通过内省不能确认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并且,内隐自尊的预期效应通常是当事物与自我建立了联系时,就会对其产生积极的评价,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在不同联结状况下被试完成分类任务的反应时差异,来确定被试的内隐自尊。 内隐自尊一经提出,人们便开始关注其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蔡华俭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自尊进行了研究和测量,同时对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结构。 自尊的认知模型把自尊看成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有意识的判断,强调个体在各个领域如何评价自己将决定其自尊水平。很多研究认为,归因方式与自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美国心理学家Weiner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