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尽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第一章:理解义务的概念1.1 引入:讲解义务的定义和重要性。

1.2 内容:解释义务的来源和义务的种类。

1.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义务的具体含义。

1.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义务2.1 引入: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2.2 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特定义务。

2.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公民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含义。

2.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公民义务的理解。

第三章:家庭义务3.1 引入:讲解家庭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3.2 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家庭与社会的联系。

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家庭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义务的具体含义。

3.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学校义务4.1 引入:讲解学校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4.2 内容:介绍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义务。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学校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学校义务的具体含义。

4.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学校义务的理解。

第五章:社会责任与义务5.1 引入:讲解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5.2 内容:介绍个人和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

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具体含义。

5.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责任与义务的理解。

第六章:法律责任与义务6.1 引入:讲解法律责任与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6.2 内容:介绍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的种类。

6.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具体含义。

6.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理解。

第七章:公民义务的实践7.1 引入:讲解公民义务实践的概念和重要性。

7.2 内容:介绍公民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课时《忠实履行义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较模糊,缺乏正确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义务课堂中的体验与感悟,提高践行公民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能力和认同感,非常重要。

教法与学法:合作讨论法、情景设疑法、情感激励法、表演展示法。

第2课时忠实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知识回顾】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自主学习】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2. 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是什么?3.忠实履行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是什么?4.怎样忠实履行义务?【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法律鼓励的、要求的、禁止的公民行为还有哪些?2、地理环保小组的践行法律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3、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巩固小结】写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感悟?【达标训练】1、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是()A、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应诉的义务B、不得破坏草坪、花卉、树木C、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树木D、不得攻击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2、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害或破坏自然资源。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第一章:理解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义务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义务是一种必须履行的责任。

1.2 教学内容:介绍义务的来源、种类和特点。

1.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实际的义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义务的概念。

1.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应尽的义务。

1.5 总结:强调履行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义务。

第二章:公民基本义务2.1 导入:讲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3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公民基本义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履行基本义务的必要性。

2.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应尽的基本义务。

2.5 总结:强调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义务。

第三章:家庭义务3.1 导入:讲解家庭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关系。

3.3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家庭义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履行家庭义务的必要性。

3.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应尽的家庭义务。

3.5 总结:强调履行家庭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义务。

第四章:学校义务4.1 导入:讲解学校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学生在学校的义务责任。

4.3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学校义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履行学校义务的必要性。

4.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应尽的学校义务。

4.5 总结:强调履行学校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义务。

第五章:社会义务5.1 导入:讲解社会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5.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在社会中的义务责任。

5.3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社会义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履行社会义务的必要性。

5.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

5.5 总结:强调履行社会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义务。

第六章:环保义务6.1 导入:讲解环保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4、活动“比比谁最多”:通过学生讨论、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例举出法律要求的行为还有那些。
5、“小组讨论回答”:对于教材上介绍的六种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六个小组分别就一个行为进行讨论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6、情境活动探究--“小品欣赏-----阿强的行动”,并穿插短片《我国每年浪费粮食价值2千亿元》,思考节约粮食是法律要求的行为还是法律鼓励的行为,从而得出知识点“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通过“相关链接”,进一步阐述“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这一知识点。
八年级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设计
课题
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2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公民。
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2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精神。
3培样学生正确处理竞争合作的关系,学会在合履行义务的三点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当堂检查学习效果,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情景课外延伸
以“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为题,写一篇感想。
检测学生是否学有所思,提升学生的思考境界。
课后作业
完成《忠实履行义务》的课时同步训练。
2、活动“比比谁最多”:通过学生讨论、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例举出法律禁止的行为还有那些,并通过“相关链接”,进一步阐述“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3、情境活动探究--“故事”:通过故事-----阿强的奖励,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中,并让学生回答阿强骑车有哪些错误的地方及骑自行车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并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骑自行车的相关规定作为相关链接,并得出知识点“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义务的概念,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履行各项义务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内容1. 义务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法律规定的义务3. 履行义务的意义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义务的关系5. 案例分析:履行义务的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义务的概念、分类及履行义务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义务的履行。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对履行义务的认识。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义务履行案例。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义务的概念。

教案篇幅有限,这里提供的是教案的基本框架。

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每个章节进行详细的内容扩展和调整。

希望这个教案模板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义务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

3. 讲解与讨论:结合案例,讲解我国法律规定的义务,引导学生理解履行义务的意义。

4. 视频观看: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义务的履行。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体验履行义务的过程。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履行义务。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履行的义务,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模板第一章:理解义务的概念1.1 导入:讲解义务的定义和重要性1.2 主体内容:介绍义务的种类和来源1.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的具体应用1.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应尽的义务,并思考如何履行这些义务第二章:公民义务2.1 导入:讲解公民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2.2 主体内容:介绍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义务2.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应用2.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公民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5 作业布置:让学生查找其他国家的公民义务规定,并进行比较第三章:道德义务3.1 导入:讲解道德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3.2 主体内容:介绍道德义务的种类和来源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道德义务的具体应用3.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应尽的道德义务,并思考如何履行这些义务第四章:法定义务4.1 导入:讲解法定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4.2 主体内容:介绍我国法律中规定的法定义务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定义务的具体应用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法定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4.5 作业布置:让学生查找其他国家的法定义务规定,并进行比较第五章:义务与责任5.1 导入:讲解义务与责任的关系5.2 主体内容:介绍义务与责任的区别和联系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与责任的具体应用5.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与责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第六章:教育义务6.1 导入:讲解教育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6.2 主体内容:介绍教育义务的种类和来源6.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教育义务的具体应用6.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教育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6.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列举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并思考如何履行这些义务第七章:环境保护义务7.1 导入:讲解环境保护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7.2 主体内容:介绍环境保护义务的种类和来源7.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义务的具体应用7.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7.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应尽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思考如何履行这些义务第八章:劳动义务8.1 导入:讲解劳动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8.2 主体内容:介绍劳动义务的种类和来源8.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义务的具体应用8.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8.5 作业布置:让学生列举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并思考如何履行这些义务第九章:纳税义务9.1 导入:讲解纳税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9.2 主体内容:介绍纳税义务的种类和来源9.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纳税义务的具体应用9.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纳税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9.5 作业布置:让学生查找其他国家的纳税义务规定,并进行比较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导入:回顾本课程的内容,总结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10.2 主体内容:强调履行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0.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履行义务的具体应用10.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履行义务10.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制定一个履行义务的计划,并思考如何实施这个计划第十一章:义务与个人成长11.1 导入:讲解义务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1.2 主体内容:介绍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促进个人成长11.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对个人成长的具体应用11.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1.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促进个人成长第十二章:义务与社会和谐12.1 导入:讲解义务与社会和谐的关系12.2 主体内容:介绍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促进社会和谐12.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对社会和谐的具体应用12.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对社会和谐的影响12.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促进社会和谐第十三章:义务与法律遵守13.1 导入:讲解义务与法律遵守的关系13.2 主体内容:介绍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遵守法律1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对法律遵守的具体应用13.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对法律遵守的影响13.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遵守法律第十四章:义务与公民参与14.1 导入:讲解义务与公民参与的关系14.2 主体内容:介绍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参与公民事务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义务对公民参与的具体应用1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义务对公民参与的影响14.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通过履行义务来参与公民事务第十五章:未来视角下的义务15.1 导入:从未来视角看义务的重要性15.2 主体内容:探讨未来社会中义务的可能变化和发展1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未来视角下义务的具体应用15.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未来视角下义务的影响和挑战15.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准备和适应未来视角下的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我们应尽的义务》涵盖了义务的概念、种类和来源,以及义务在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法律遵守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忠实履行义务》教案2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忠实履行义务》教案26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义务
1、学生观看下列图片,并阅读教材P18、19
2、思考:
(1)募捐活动属于履行义务吗?
(2)他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
(3)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当怎样做?
(4)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
活动二:案例分析
施某,男,20岁,上海市南汇县书院乡村民。施某为1992年冬季征兵的应征公民,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不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后经乡村干部耐心做工作后,勉强参加了应征体检,施身体合格,经乡、县政治审查,施某合格。施本应无条件服从征兵命令,参加解放军。但施某无视征兵命令,于同年11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为此,南汇县政府征兵办公室根据有关法规,于1993年2月25日作出“给予一次性罚款1500元”,“劳动部门两年内不予以开具招工证明,乡政府、村民委员会3年内不安排其进乡、村办企业工作”等四项处罚决定。施某在法定期间,既不申请复议,又不向法院起诉,也不履行处罚决定。为此,征兵办公室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⑴、你认为吴某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⑵、公民如何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反思:
答案:1.B;2.C;3.B;4.C;5、B;6、B。
7、答:⑴吴某的言行不正确。维护自身生命健康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自杀会给亲人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起老无所养等社会问题,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相违。她的行为还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所以要受处罚。⑵、①法律所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读了施某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
活动三:分析案例
阿坚让阿强卖黄碟。阿强说:“卖黄碟可是犯法的呀!”阿坚说:“有什么不行,你还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你没办法的。”阿强加入了朋友贩卖黄碟的行列。一次,正当他在马路边交易的时候,被公安机关逮个正着。受到了法律的应有惩罚。

八年级政治下 忠实履行义务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 忠实履行义务学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二课时:忠实履行义务学习目标:1.知道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学习过程:一、复习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是二、新课学习〖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法律所规定要求公民履行的,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公民必须履行。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并维持社会主义道德,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注意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而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全体公民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1.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公民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公民必须按要求去做,绝不可不做,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1.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某某久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决不可做法律禁止的行为。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课堂小结:忠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实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履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行法律对公民应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义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务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法律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的原因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实施法律禁止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三、分层练习【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承担的法律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

了解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和禁止做的事情。

2.能力目标能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进行是非判断。

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义务观念。

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教学方法】学生主题活动:知识竞赛、歌曲演唱、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

【教学准备】1 .教师和学生收集履行义务的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

2•学生分组准备节目:第一组准备合唱爱国歌曲,选出一位主持人; 第二组准备小品表演《我要去参军》和集体朗诵诗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选出一名主持人;第三组准备查找违法犯罪的案例和做小法官的帽子,选出一名主持人和五名小法官。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视频:你的身躯一一献给敬爱的老师学生表演(略)。

主持人:爱国,就要落实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希望同学们做到:法律鼓励我们做的, 积极去做,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教师:谢谢一组的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认真表演!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鼓励做的,有许多也是我们的道德要求。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法律和道德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这些英雄的老师将永远被人们记住, 将永远被载入史册。

因为他们用生命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平凡教师的职责, 他们把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这种忠实履行义务的精神将传给千千万万的人们!方法二:(备选) 播放视频:男儿榜样教师:他忠实履行自己职责的精神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同学们,英雄的这种忠实履行职责和义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新课教学】 忠实履行义务(板书)、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板书)第一组主持活动: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活动一:比一比主持人:每组请一个同学上来,把你所知道的法律鼓励做的事写在黑板上, 看哪一组的同学写得多,时间两分钟。

(主持人发令后同时进行)学生比赛结束后,主持人统计比赛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

主持人根据同学们写的内容进行补充、归纳:“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义务献血;爱护公物;节约;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 其他文化事业;自学成才;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植树造林;晚婚晚育;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进行科学研 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见义勇为等都是我国法律所鼓励和提倡的,我们应该积极去做。

活动二:看一看,想一想主持人: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我们这一组同学为大家准备的精彩的图片, 想一想你自己做到了吗?出示图片:爱祖国、义务献血、植树等图片主持人: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我组给大家带来的歌曲。

(爱国歌曲:自定)法律所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参与第二组同学准备的活动。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板书)第二组主持活动: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活动一:比一比主持人:每组请一个同学上来,把你所知道的法律要求做的事写在黑板上,看哪一组的同学写得多,时间两分钟。

(主持人发令后同时进行)学生比赛结束后,主持人统计比赛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

(结果加在第一次比赛结果上)主持人根据同学们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和补充: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纳税;父母依法抚养教育子女;子女依法赡养父母;保护环境;接受义务教育;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有接受隔离、及时就医的义务;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应诉的义务(学生齐读)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主持人: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欣赏!播放动画:我要去参军大概内容:又到了一年一度招兵的时候了,张明已到了可以参军的年龄。

他向父母提出了自己想参军的想法,父母很高兴,同意他去。

他高高兴兴地去报名了。

在路上,他遇到了同学李四,并告诉李四自己的想法。

李四却说: “哎呀!你傻不傻嘛!当兵又苦又累,又挣不到钱,还不如去找个工作多挣点钱实在!”主持人:如果你是张明,你会怎样对李四说?学生回答(略)。

(教师及时点评,给说得好的同学以掌声鼓励)主持人:下面再请大家欣赏视频!播放视频: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作者:李幼容这是一个严肃和沉重的话题,这也是一个严重而紧迫的呼吁,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警告还响在耳际, 一百多年中的现实,却让我们百分焦急! 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破坏性的征服,大自然的报复十分严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草场退化、森林消失一切的一切,都在警告我们:生态在危机! 难道我们没听见?被污染的江河在身边哭泣!难道我们没看见吗?被破坏的大自然已满目疮痍!突然袭来的沙尘暴,无情地抽打着我们的身体;不期而至的酸雨,正在腐蚀着我们的笑容和美丽,再不要把大自然当作任意宰割的奴隶;让贪婪的索取随心所欲,也不要把大自然看成是,沉默的上帝,他一旦发怒,就会带来无尽的悲剧!还是让我们和大自然友好吧,认真地思考“环境道德”的主题,还是让我们和大自然相爱吧,本来,我们人类,就是大自然母亲的儿女!听天说:还我蔚蓝,还我新鲜空气,听地说:还我翠绿,还我花香鸟语,人在说:是的,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也就是关爱我们人类自己!听山说:还我森林,还我山泉小溪,听水说:还我清纯,还我青蛙小鱼,人在说:是的,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的延续啊,如果我们对环保不努力,灾难将会随时降临我们生存的大地。

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净水,将是人类自己悲哀的一串眼泪!啊,让我们来营造,美好的自然环境吧,用心血和汗水,把污染的源头冲洗,看,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花更艳了,在这美丽的环境里,人心也变得更加美丽!主持人:谢谢同学们的参与!希望我们的表演能让同学们记住:法律要求我们做的,必须去做,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板书)第三组主持活动: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活动一:比一比主持人:每组请一个同学上来,把你所知道的法律禁止做的事写在黑板上, 看哪一组的同学写得多,时间三分钟。

(主持人发令后同时进行)学生比赛结束后,主持人统计比赛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

(结果加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赛结果上)主持人根据同学们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和补充:宪法条文: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12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15条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37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38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39条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49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民法条文:第75条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99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保守国家秘密法》: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止破坏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

其他:不得:故意杀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盗窃他人财物、借钱不还、进行赌博、老师体罚辱骂学生、子女虐待父母、父母虐待子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学生齐读)活动二:想一想主持人: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以上行为要被法律所禁止?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正确一点就加一分,累计在前三次比赛成绩中)主持人:以上行为都会严重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以上行为,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去做这些事情,否则会损害自己、他人和国家的利益,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三:你来当法官主持人:下面有我们组同学们准备的几个案子想请法官来判一判, 谁愿意来过一把法官瘾?小法官请上来后,给他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纸做的法官帽。

主持人出示案例,小法官进行断案:(括号里的内容为小法官断案内容)播放动画:小法官断案之占座风波案例一:丁某是某校学生。

一天,丁某与刘某因争占图书馆座位, 刘某打了丁某两记耳光。

丁某对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事隔不久的一天晚上,丁某见刘某从自习教室出来,便手拿事先打掉瓶底的汽水瓶,上前猛地朝刘某的面部划了一下,然后逃去。

刘某脸部被划伤,缝合9针。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认为丁某故意伤害他人,危害不是太严重,对丁某追究民事责任,处以拘留10天的处罚并承担医疗费用。

)播放动画:小法官断案之口角之争案例二:范某是某郊区的学生。

有一次,因小事与本村饲养员赵某发生口角,被赵某推倒在地。

为泄私愤,图报复,范某先后三次到饲养棚放火,烧毁草房二间,烧死驴3头,损失达5500多元。

(范某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范某3年有期徒刑。

)播放动画:小法官断案之看谁勇敢案例三:技校学生刘某、张某从小是在铁道边长大的, 不仅对疾驶而过的火车毫不惧怕,是争相搬石块扔进铁道的道岔里,幸而被扳道工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刘某、张某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

播放动画:小法官断案之高价卖刀案例四:年轻的采购员到内蒙古出差,购买了蒙古刀 3把,回家后,当他高价将刀卖给 街上行人时被抓获。

(携带、贩卖匕首等管制刀具妨害了公共安全,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 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金某处以50元罚款,并没收其所有的管制刀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