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 中山大学王山峰团队诚招科研人员与博-硕士生
2018中山大学功能生物医用材料团队招聘博士后

2018中山大学功能生物医用材料团队招聘博士后
中山大学功能生物医用材料团队常年招聘博士后。
本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永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帅心涛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化学学院全大萍教授、工学院吴钧教授(国家青千计划入选者)及中山医临床专家组成。
团队国际合作成员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iomaterials 刊物主编授梁锦荣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毛海泉教授,华盛顿大学高虓虎教授等生物材料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
团队围绕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合作。
招聘一:
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纳米医学、生物材料、细胞生物学、病毒学、药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毕业博士或博士后。
招聘二:
现招聘博士后拟开展课题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样本生物信息学分析”。
该课题目前已经收集到样本,分析结果将结合微流控技术进行临床检查,属于原创性工作,可望发表高水平论文。
招聘生物信息学毕业博士或博士后。
导热高分子材料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Advances in Study of Thermal Conducting Polymers Compo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马传国,容敏智,章明秋(1中山大学,教育部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2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M A Chuan—guo 。
RONG M in—zhi 。
ZHANG M ing—qiu(1 Key I aboratory for Polymeric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Education of China,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2 M 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摘要:概述了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开发背景.描述了近几年来导热塑料、胶粘剂和橡胶领域内的研究开发进展。
简单阐述了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机理并对如何设计高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导热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胶粘剂;导热填料中围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81 (2002)07—0040—06 Abstract: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 and search of thermal conducting polymers was reviewed.Th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rmal conductive plastics、rubbers and adhesions in recent years were described,thermal conducting mechanism of polymer composites was commented and several pieces of advice were given to obtain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Key words:thermal conducting polymer;rubber;plastic;adhesion;thermal conducting fillers 传统的导热物质多为金属如Ag,Cu,Al和金属氧化物如Al:O。
梧桐果壳衍生硬碳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Vol. 35 No. 5 408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2022 年 10 月文章编号: 1008-9357(2022)05-0408-09DOI: 10.14133/ki.1008-9357.20220401001梧桐果壳衍生硬碳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钟家宝, 李 瑀, 王 玲, 封 伟(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摘 要: 采用天然廉价的梧桐果壳作为硬碳前驱体,经过一系列的洗涤、干燥、研磨和除杂,成功制备了在不同碳化温度下的梧桐果壳衍生硬碳。
通过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温氮气吸附探究了温度对材料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以及孔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考察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梧桐果壳衍生硬碳的比表面积下降、孔洞减少,且石墨化作用使其层间距下降。
当碳化温度为1 000 ℃时,硬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44 m2/g,首圈库仑效率高达 73%,而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 290 mA·h/g和 400 mA·h/g。
在电流密度50 mA/g下充/放电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44 mA·h/g,钠离子扩散系数达到10−8 cm2/s,并且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保持优良的稳定性能。
关键词: 梧桐果壳;硬碳;钠离子电池;放电比容量;电化学性能中图分类号: TM912.9 文献标志码: ASycamore Husk-Derived Hard Carbon as Anode Material forSodium-Ion BatteriesZHONG Jiabao, LI Yu, WANG Ling, FENG Wei(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Abstract: In this study, sycamore husk was selected as the precursor of hard carbon, and after a series process of washing, drying, grinding and impurity removal, hard carbon derived from sycamore husk-derived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at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Raman spectroscopy, and isothermal nit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phase structure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were tested by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cyclic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destroyed the internal pore structure and reduced the interlayer distance of hard carbon due to the graphitization effect. When the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rised to 1 000 ℃,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repared hard carbon was 4.44 m2/g, which delivered the initial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290 mA·h/g and 400 mA·h/g, associated with the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收稿日期: 2022-04-01基金项目: 国家电网总部科技项目(5455 DW190009)作者简介: 钟家宝(1996—),男,江西赣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三8月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化学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葡萄美酒夜光杯”,酒具体现了历史进展。
下列酒具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空间站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飞船使用的Si3N4隔热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空间站存储器所用的材料石墨烯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飞船核心器件之一的石英晶体属于共价晶体3.劳动创造幸福。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分析员用X射线衍射仪区分普通玻璃和水晶普通玻璃属于非晶体,水晶属于晶体B泳池管理员用漂粉精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强酸性C实验员用加热法分离I2和NaCl I2易升华D维修工用NaOH和铝粉疏通厨卫管道A1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A.清代彩绘龙纹蓝瓷壶B.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C.斫木云纹漆耳杯D.青铜兽面纹爵4.广州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
亲和色谱分离技术_王勇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第33卷第2期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33ɴ22012SUN YAT-S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MEDICINE)2012亲和色谱分离技术*王勇(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广州510275)【内容提要】亲和色谱是色谱分离技术的重要手段,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回收率和高纯度等特点。
综述简单阐述了亲和色谱的起源与发展,详细讨论了不同亲和色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亲和色谱;分离纯化;免疫亲和色谱;金属离子亲和色谱1前言色谱法起源于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对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的洗脱,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分离分析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乃至空间探索等[1]。
亲和色谱也称为亲和层析,是色谱分离技术的重要分支,是一种利用固定相的结合特性来吸附目标产物,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方法。
例如利用酶与基质(或抑制剂)、抗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外源凝集素与多糖类及核酸的碱基对等之间的专一的相互作用,使相互作用物质的一方与不溶性担体形成共价结合化合物,用来作为层析用固定相,将另一方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选择可逆地截获,达到纯化的目的。
如今,亲和色谱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是目前分离纯化药物蛋白等生物大分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结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素受体、糖蛋白、核酸及多糖类等;也可以用于分离细胞、细胞器、病毒等[2]。
通过人们不懈的研究,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已成功地分离了单克隆抗体、人生长因子、细胞分裂素、激素、血液凝固因子、纤维蛋白溶酶、促红细胞生长素等产品。
该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利用它可以从粗提物中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便可得到所需的高纯度活性物质,它有效地集合了化工与生物技术,是生物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2年02月中山大学药学院赵德鹏团队2022年公开招聘1名科研助理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02月中山大学药学院赵德鹏团队2022年公开招聘1名科研助理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较为恰当的表述应该是()。
A.强制国家教育B.强制基础教育C.强制义务教育D.强制国民教育答案:D本题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目前我国权力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均可采取的教育法制监督途径是()。
A.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制度B.教育执法检查制度C.教育督导D.教育行政监察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学徒培训B.转岗培训C.适岗培训D.待岗培训答案:D本题解析: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如适岗培训)。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义务性C.全面性D.公共性答案:B本题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强制性;(2)全面性;(3)权利性;(4)公共性。
5.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之初,普遍存在的对党的性质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的情况,强调党的()。
A.路线建设B.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D.思想建设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
A.2002年B.2000年C.1996年D.2006年答案:A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7.不属于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是()。
2022年06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张文彬研究员课题组诚聘2名博士后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06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张文彬研究员课题组诚聘2名博士后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在职人员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其公职等问题由()。
A.所在单位自行处理B.所在单位上级部门处理C.所在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部门处理D.所在单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处理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
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答案:C本题解析: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已构成刑事犯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需要接受刑事制栽,而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将自动丧失教师资格。
时于A、D两项的行为,将构成行政法律责任,不受刑事制裁:B项的行为只涉及道德层面上的影响,不构成犯罪。
4.表述义务性教育法律通常采用的字样是()。
A.“必须”B.“可以”C.“有权”D.“有……的自由”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的决定》颁布的时间是()。
A.1958年B.1961年C.1978年D.1985年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所谓受教育权,是指()。
A.在一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B.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C.公民有获得知识、技能的权利D.公民均有上学的权利答案:B本题解析: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即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022年06月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实验室聘1名生物及化学类设备管理员招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06月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实验室聘1名生物及化学类设备管理员招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围绕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的划分问题,经历的发展历程是()。
A.由放到收、由收到放、收放结合B.由收到放、由放到收、收放结合C.由放到收、由收到放D.由收到放、由放到收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不属于公派留学执行的指导方针的是()。
A.按需派遣B.保证质量C.学用一致D.鼓励回国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征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建立在充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基础上B.新征程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C.它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四个自信”D.它提出了新的新三步走的阶段划分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高等教育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其约束力随之产生。
这反映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A.从属法律性B.效力先定性C.强制性D.单方意志性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
A.国家教育B.国民教育C.普惠教育D.免费教育答案:B本题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年以内B.终身C.1年以内D.5年以内答案:B本题解析:丧失教师资格后,终身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7.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但不属于留级范围或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德育体育合格,可以获得()。
A.毕业证书B.肄业证书C.结业证书D.学习证明书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关于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法规条文的关系,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山峰教授团队,依托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诚招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以及博/硕士生。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学院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一、团队介绍
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先进智能生物医用材料和柔性生物医学器件,专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团队负责人王山峰教授是2017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和2019年“珠江人才计划”入选者,入选前为美国田纳西大学副教授(终身)。
团队现有“百人计划”副教授3名(郭双壮、谢庄、王苑),引进前均在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
拥有材料合成、材料加工与制造、材料表征与器件制备、生物学评价等实验室,面积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超300平方米,实验设备与仪器齐全。
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Bio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近200篇高水平论文。
二、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和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不同科室有合作课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纳米医学、生物检测;(2)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3)先进微纳制造及3D打印技术;(4)柔性可穿戴器件、可植入医疗器件、3D仿生智能器件等。
团队研究方向为多学科交叉,欢迎有下列专业方向或研究背景的博士申请: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生物、微电子、机械等。
三、应聘条件
身心健康、认真负责,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应聘博士后需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应聘特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需有博士后经历,成果突出者可破格。
四、待遇福利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以下两类岗位,学校均协助子女入读附属幼儿园和小学。
(1)特聘副研究员、研究员:年龄38岁以下,一至三级岗,按个人情况定岗,聘期3-5年。
年薪20-30万,享受五险一金,团队额外提供科研成果奖励。
可申请广州市公租房。
聘期内业绩突出者,可申请晋升为副教授。
(2)博士后:年龄35岁以下,聘期2年,学校博士后年薪20万以上,提供校内住房。
“博新计划”博士后基础年薪25万+单位五险一金。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博士后资助项目”基础年薪30万+单位五险一金,出站后可转为副研究员,继续在粤工作者可获得40万安家费。
团队将积极支持基金申请与国外短期交流。
相关信息可参阅“博新计划”,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核实认定、不限名额),广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
五、应聘材料
本招聘长期有效,名额不限,应聘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申请信(请注明应聘岗位)、个人简历(中英文皆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可)、三名推荐人联系方式及其他证明应聘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材料。
邮件请发至团队负责人
王山峰教授
邮箱:wangshf25@网页:或按照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直接发至:
郭双壮副教授
邮箱:guoshzh3@网页:谢庄副教授
邮箱:xiezhuang@网页:王苑副教授
邮箱:wangyuan5@网页:来源:0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纳米纤维素找北方世纪---
微信加群:
“0”汇集了20万高分子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研发人员。
我们组建了80余个综合0(包括:教师群、企业高管群、硕士博士群、北美、欧洲等),专业0(塑料、橡塑弹性体、纤维、涂层黏合剂、油墨、凝胶、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车用高分子、发泡、聚酰亚胺、抗菌、仿生、肿瘤治疗)。
添加主编为好友(eeee :MaterialsFrontiers ,请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究方向)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邀请入群。
添加 小编 微信(务必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
究方向)
邀请您入讨论群
(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
我们的微博:0,欢迎和我们互动。
我们的(务必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 投稿 荐稿 合作:editor@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