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语言学分析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语言学分析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语言学分析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语言学分析

近年来,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持续升温,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作者想使其作品获得青少年的喜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不仅要确保作品的质量,而且要在作品题目的拟定上下功夫,使其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以便吸引青少年读者的眼球。

一、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特别是古典诗词作品的运用

(一)从古诗中选取标题

水色所著的《宛在水中央》,题目取自《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讲的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宛在水中央》则讲述了一个穿越到古代成为杭州知府千金的女子和南平世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用“宛在水中央”作为标题,更好地传达出有情人通过不倦地追求终成眷属的思想。

《诗经·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维以不永伤”指行军在外的男人只能靠酒水来摆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维以不永伤》一书的标题的意思则是“只有把这件事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地伤怀”,作者水色希望读者阅读后,将心灵创伤“试着去愈合”,并希望通过《诗经》中的这句话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愿望。

迪安所写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标题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匪我思存所写的《桃花依旧笑春风》,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从宋词元曲中选取标题

作者惊鸿所写的小说《如梦令》,标题取自古词牌名。小说讲述的是现代缉毒女警西夏,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冲破重重阻碍,当上“天朝”第一个女捕快,侦破奇案,并且在法律与人情交织的世界里,努力实现自己公平正义的梦想,最终获得真爱的故事。小说标题如李清照的词一般,清新明丽,委婉动人。

匪我思存所写的《千山暮雪》,标题取自金代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又作《迈陂塘·雁丘词》,亦作《论文联盟整理摸鱼儿·恨人间情为何物》):“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标题中的“千”和“雪”与作品中莫绍谦和童雪名字中“谦”和“雪”谐音。作品的爱情主题,与元好问的这首词暗暗相合,不可谓不精妙。

灵希的《玉箪秋》,标题取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

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玉簟秋》所写的是风起云涌、癫狂动荡的民国时期,清贫女子叶平军和军委主席次子虞昶轩之间的悲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就像李清照和丈夫一样终究阴阳两隔。

青衫落拓所写的《灯火阑珊处》,标题取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叶铃兰所写的《江山如画》,标题来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淡妆浓抹所著的《第一最好不想见》,标题取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十诫诗》中的“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等等。

(三)其他

酒徒所写的长篇历史侠义小说《隋乱》(原名《家园》)系列,是以隋末为历史背景的小说,小说中杨广等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隋乱》系列分为六册,标题分别为《隋乱·壹塞下曲》《隋乱·贰功名误》《隋乱·叁大风歌》《隋乱·肆扬州慢》《隋乱·伍水龙吟》和《隋乱·陸广陵散》。《塞下曲》取自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的名称,很多诗人都以此为标题写过诗歌。标题《功名误》见宋代陆游《百岁》诗:“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标题《大风歌》出自汉高祖刘邦平定了英布后所写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扬州慢”是词牌名,如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标题《水龙吟》取自李白的“笛奏龙吟水”一句,后成词牌名;标题《广陵散》,原本是我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名,又名《广陵止息》。作者酒徒选用的这些标题都有古代文化背景,不失为好的标题。

雪影霜魂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标题取自张爱玲散文《爱》中的一段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的散文《爱》,寥寥百余字,道出了对“爱”的理解。雪影霜魂《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中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相识也是起源于一场偶遇,由偶遇引发感情,标题的构拟别出心裁。

二、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新词新语的运用

(一)网络流行语和外来词的运用

《老师,太给力》《亲,前男友不包邮》《囧囧后宫记》《有胆乃别跑》……这些标题中的“给力”“亲”“囧”“黑色会”“乃”等均源自网络流行语。

“给力”一词最早流行于网络,原意是“很棒、很精彩”,后来又带有“酷、很带劲、牛”等意思。2010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亲”最初是“80后”“90后”对“亲爱的”的简称,后来被淘宝网上的卖家们所广泛使用,俏皮而又亲昵,是淘宝网上特有的“淘宝体”语言形式之一。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亲”“淘宝体”已经成为社会通用词语(百度百科)。

“囧”字就像是一个人的脸,其中的“八”字就像是人的眼眉,“口”字被视为人嘴。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或者“郁闷、尴尬”之意,此外还有表示“沉重的思想”“浪漫与激情”的意思。

“乃”原是网络流语,意思是“你”。“乃们”,可以理解为“你们”。这个论文联盟整理词语通常表现的是亲昵喜爱之情。

还有一类标题,如《老公是腹黑大人》《宅男腐女》《宅男大翻身》《腐女GaGa》《御宅少年甜心喵》《心之萌》等等。在这类标题中,“腹黑”“宅男”“腐女”“御宅”和“萌”等外来语被借用。

“腹黑”是个日语外来词,指有一肚子坏主意、喜欢搞恶作剧的人。在《老公是腹黑大人》一题中指看似外表善良无害、实则一肚子坏水的人。

“腐女”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流行于日本的一个词,后来传到中国。意思是喜欢看BL(boy’s love)作品的女性。“腐”在日语中是“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本来是“腐女子”的简称,出于自嘲,“腐女”这个词并没有贬义。

“御宅”,日语中最初的意思是“您家”“贵府”,是一种尊称;用于动漫领域,演变为指对动漫极度喜爱、并沉迷于其中的人,也被称为“御宅族”。《御宅少年甜心喵》一题中的“御宅”指难于和异性相处、不善于交往、论文联盟不懂得适应社会的这类人。

人们普遍认为“宅男”这个词语最初是由“御宅族”演变而来的。男性“御宅族”被称之为“宅男”,女性“御宅族”通常被称之为“宅女”。和“御宅族”的中文解释相似,“宅男”也是对不善于和人相处、只沉迷于个人世界中的男性的称呼,这个词语贬义色彩较浓。

“萌”是动漫术语,用于形容二次元事物。“萌”通常用作动词,有“狂热”“欣赏”“可爱”“让人有感觉”的意思。

(二)汉英夹杂

《与大神JQ的日子》《和萌主斗狠的JQ岁月》中的JQ源于网络语,是汉语拼音“jiān qíng”(奸情)头一论文联盟个字母的组合。例如说“某某和某某之间有JQ”,是一种朋友之间开玩笑的说法,这里的“JQ”含有“激情、基情”的意思,表示同性朋友之间有共同兴趣爱好,颇为暧昧但很清白。《与大神

JQ的日子》里的“JQ”应理解为“激情”,故事发生在网络小白女桃子和电脑黑客临江仙之间,颇为搞笑。《和萌主斗狠的JQ岁月》中“JQ”也是“激情”的意思,讲述的是一个神经大条女和黑帮大佬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Hi,完美小姐》《hi,如花》《关门,放BOSS!》《怪盗KING和侦探QUEEN》这些标题中的英语单词“hi”“boss”“king”“queen”,意思分别是“你好”“老板”“国王”“王后”。在《Only me 无可取“代”》《The Tour:纵贯线经典旅程》中使用“only me”“the tour”这些英语词组,意思分别是“只有我”和“这段旅程”。文学作品标题中出现的汉英夹杂现象,与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求“洋”、求“新”的心态密不可分。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使用,既会妨碍人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也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

三、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仿拟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拟构,很多使用了仿拟的修辞方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仿词,即更换已有的词语或语素,仿造成新词语。

作者是今所著的小说《幸得相逢未嫁时》,标题源自唐代张籍《节妇吟》中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原诗写节妇的忠贞,今人用“恨不未嫁时”来说自己所思慕的人已婚,只好空留余恨。小说所写的是男女主人公从相识到相爱都恰到好处,“虽经坎坷,幸君未嫁,天涯海角,我亦追随”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作者将“恨不相逢未嫁时”仿写成“幸得相逢未嫁时”,传神且巧妙。

《凤囚凰》仿拟古代司马相如古琴曲《凤求凰》;《陌上云暮迟迟归》仿拟宋人的笔记和明人周楫的拟话本小说《西湖二集》中的典故,即吴越王钱镠写给原配夫人戴氏王妃充满爱意的书信上的一句话:“陌上花开,可迟迟归矣”;《山中少年今何在》仿拟杜甫《秋兴八首》中“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而成;《驸马非马》仿拟古代逻辑学家公孙龙在《公孙龙子·白马论》里面的一个逻辑问题,即“白马非马”……

论文联盟整理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使用仿拟,“把听读者原先经验过的感知和表象再现出来,联系新的感觉和表象,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容易领悟其中的用意和韵味,印象特别深刻。”(寸镇东,1996)

(二)比喻

“比喻的生命在于相似点”,比喻的矛盾在于“越是不常见的,很少见的,就越是新奇,理解也就越是困难”。(王希杰,1996)

在所检索到的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靡宝所著的《爱如指间沙》,使用了比喻中的明喻手法,将“爱”比作“指间沙”,能抓住,却留不下,既形象又贴切。七堇年所著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属暗喻,将“被窝”比喻为“坟墓”,并且是“青春的坟墓”。这一标题新奇有趣,可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王希杰(1996)提出一种“语音比喻”,指的是由于语音相同或相似所引起人们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如:花菜叮咚所著的《老板,来碗“泪流满面”》中的“泪流满面”源自《三国演义》第110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标题中的“泪流满面”,由原来表示“脸”的“面”通过语音比喻为可以吃的“面条”的“面”。

(三)比拟

比拟修辞方法的运用,是为了找出两者的相似点,使被比拟的人或者物形象丰满充实,甚至获得一个崭新的形象。如:沐清雨所著的《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标题将时光拟人,似乎有人的眉眼唇齿,有可以表现喜怒哀乐的人脸。形象具体化地描写时光,栩栩如生。

(四)对偶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上下两联在形式上要求相同整齐,在音节上要求对等有韵律,在语义上要求相互对称,意思不是相近就是相反。青春小说标题的拟构中,不少作者也使用这种修辞格。例如:

《这么近,那么远》(小白)

《一路疼,一路爱》(投我木瓜)

在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拟构中,对偶手法的运用符合汉民族自古以来喜好对称与均衡的思想,具有形式美;该修辞手法从多角度切入所要描写的事物或所要讲解的事理,使广大读者理解得更为深刻,也更易接受。

(五)对比

在青春文学作品标题中,对比的修辞手法应用也较为广泛。如: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中“爱”和“痛”并列对举;皎皎《如失如来》中“失”和“来”的对举;笙离《一个人的欢喜与忧伤》中“欢喜”和“忧伤”的对举;饶雪漫《最熟悉的陌生人》中“熟悉”和“陌生”的对举等等。

通过反义词语的对举,可以使描述的对象和阐述的事理新奇有趣。

语言环境,简称为语境。陈望道先生很早就注意过语境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以及“何如”。并且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要义”“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

寸镇东(1996)指出,“修辞的纲领是切适语境”,并且把语境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种。狭义的语境指言语的内部,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狭义语境方面研究的是“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广义上语境包括社会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俗风俗等方面,也包括人物的性格、思想、职业、经历、修养等方面。“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的修辞意义、修辞作用和修辞功能,要在语境中才能显示出来,要结合语境去看,才能评价其高低优劣。”(寸镇东,1996)由此,判断标题修辞的成功与否,要看其与语境的切适程度。上文所列举的例子中,不少标题的拟构新颖独特。也有一些标题,与正文的结合并不是很巧妙,甚至弄巧成拙。

如青春小说作家梅子黄时雨所著《人生若只如初见》,标题源自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论文联盟整理画扇”。纳兰性德词作的原意是“与意中人相处,如果能像刚刚相论文联盟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该多好。”但梅子黄时雨在小说中讲述的是富二代和平凡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纠葛,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标题不是很恰当。

某些作者在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拟构中对流行语和外来词的借用,虽然新奇独特,但能够深刻理解深层含义的读者群体毕竟有限,读者如果没有特定的动漫知识储备,相关标题会令人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例如“腐女”一词,很多人将其与“同性恋”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腐女”,只是喜好看BL作品的女性而已,“腐女”本身与“同性恋”并无联系。在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拟构中,使用“腐女”这一外来词,从语言规范和商业利益角度看,都是有害无利的。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拟构应当在遵守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力争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其语言学价值。

小说标题的作用(教案)

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之标题教案 邵建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考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小说标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步骤: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一)【高考真题回眸】 1.(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6.(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4)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3秋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作业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学校:津南分校 姓名: 学号:131200145 任课:吴学清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大多以知识性、教育性为主,忽视了儿童的纯真天性。这既和我们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有关,也暴露了我们的作者常常以成人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致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失。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以儿童本位思想作为创作宗旨,题材应具有多元化和多元故事结构,而且应勾勒符合儿童价值取向的典型人物和群体肖像。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了解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 1.儿歌《小小的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其所著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儿歌的语言清新优美,其意境也很美,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在这个仙境里有“弯弯的月儿”,有“闪闪的星星”,有“蓝蓝的天”,这些事物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让人陶醉其间。 2.童话《大林与小林》 《大林与小林》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所著。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

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这部童话主要说明两点,即知足者常乐和金钱不是万能的思想。 3.严文井的《严文井童话》 创作了《南南和胡子伯伯》《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著名童话的严文井,与陈伯吹并称为我国两大儿童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他第一次写童话是1938年到达延安两年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便用童话记下了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一口气写成9篇,后集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一书。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1949年创作的《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以及1950年出版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1957年出版的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影响广泛,译本曾在英、苏、朝鲜等国出版,并被拍摄成电影。这一时期,严文井还陆续发表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 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

高考文学作品鉴赏题目类型答题技巧窍门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一)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⑤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2、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 还是讽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答题格式: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这一人物的……性格烘托或者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②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主题内容概述)。 ③本文描写了……的情节,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附: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某一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 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典型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关于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要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下面,笔者想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一下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设题方式】 示例: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010年高考山东卷) 【答题策略】 “简要概括”“性格特征”是审题要点。据此,只要找到答题语域,提取或整合出体现“性格特征”的词语即可,无需分析。先找出答题区域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祥子的性格特点在作者描写和叙述中有体现。比如,“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是善良本分的体现;“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是写祥子的勤劳;“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

则体现了他的真诚自然。 【答案示例】 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 【设题方式】 示例: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010年高考浙江卷)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答题语域】 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答题策略】 “加点的动词”“简析”“心理”是审题要点。据此,要联系前后文和文章的主旨,对每个动词加以分析,从而把握其心理特点。比如,父亲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喝令”他收下自己的退休工资卡,语言是强硬的,但其中的疼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示例】 ①拍拍:表现了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北京一中语文组 在世界文化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璀璨的群星,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林黛玉,还是哈姆雷特,无论是刘和珍,还是少年维特,无不可歌可泣,令人感动。本文试图对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做一些分析,研究人物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共鸣。 主题 对典型人物的解读直接决定了对主题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总是基于一定“价值坐标系”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价值坐标系”,因此我们可以对同一个人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对作品来说,也就会获得不同的主题。 以《促织》为例,我们就可以从三个价值角度来看待人物的命运。 其一,从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来看,迂讷的成名最初因被迫缴纳促织备受摧残,但他并未像县令与里胥一样去压迫别人,几经波折,最终因献“异虫”得厚赏成巨富,体现的是“善有善报,苦尽甘来”的主题; 其二,从“异史氏”(蒲松龄)所处的饱受封建制度之害的角度来看,成名刻苦读书未能显达,进贡了一只善斗的蟋蟀就立刻得厚赏成巨富,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政治的荒唐表现得生动而形象; 其三,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成名的儿子因为弄死了一只小蟋蟀害怕得投井,后来又神奇地变成一只蟋蟀给全家带来了财富,人的生命价值得不到认可,只能通过充当其他东西来改变命运,这是一种深沉的悲剧,即“人的异化”。 可见,从不同角度关注人物可以提取不同的主题。人物的典型性塑造越成功,则人物越具备还原性,也就是客观真实性,我们也就能从更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更多对主题的理解。所以,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多主题的。 人物分析的选取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再以《促织》为例,选取中国传统的价值判断角度,也能得出“善有善报”的主题,只是“个人利益得失”这个角度更便于学生理解并做出判断。所以在选择主题分析角度的时候,起码的原则就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入手,但要设计一个梯度,有一定的深入,给学生认识的提高创造空间。 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展现自己的舞台,正确认识典型环境是正确认识典型人

分析小说的标题

分析小说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1)揣摩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走一步,再走一步 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

第二节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第二节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1、叶圣陶《稻草人》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稻草人》是中国第一本为儿童写的童话集,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造的路。”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童话现实主义精神的开篇之作。 2、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现代著名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罗应文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大灰狼》。 3、冰心《寄小读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4、洪讯涛《神笔马良》 洪讯涛,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神笔马良”之父。他与叶圣陶、张天翼齐名,是中国“童话十家”之一。 5、柯岩《帽子的秘密》 柯岩,作品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永恒的魅力——一个诗人眼中的宋庆龄》,戏剧集《相亲记》《双双和姥姥》,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妈妈不知道的事情》《红蜻蜓》《CA俱乐部》。 6、金波《推开窗子看见你》 金波,作品《林中的鸟声》《饮一杯月光》《听海》《又见榴花如花》。 7、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 林焕彰,作品《牧云初集》《斑鸠与陷阱》《童年的梦》《小河有一首诗》《妹妹的红雨鞋》。《林焕彰儿童诗选》。 8、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著有《董宏猷文集》,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小说集《长江的童话》,诗集《帆影》,散文集《白壁赋》。 9、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 高洪波,笔名向川。作品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鹅鹅鹅》《喊泉的秘密》《飞龙与神鸽》《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捕鼠记》《悄悄话》,品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缚斯的情话》《我想》。 10、沈石溪《狼王梦》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 11、周锐《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 周锐,作品《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鸡毛鸭》《哼哈二将》《周锐童话集》《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书包里的老师》《小西游记》《涂涂改改的梦》《水浒怪转》《爸爸的红门》。 12、秦文君《男生贾里》 秦文君,作品《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十六岁少女》《孤女俱乐部》。 13、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作品儿童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 第三节外国儿童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1、《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 分析

[小说]《阿Q正传》作者:鲁迅 1、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 “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2、分析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表现在①妄自尊大。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④健忘。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4、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 两方面分析评价:一、肯定阿Q要革命。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二、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阿Q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5、阿Q“大团圆”结局揭示了什么? 有主、客观原因。主观上阿Q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客观上,阿Q是被由自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6、阿Q的典型意义。 ①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7、鲁迅对阿Q抱怎样的态度?鲁迅对阿Q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8、简析赵太爷。 赵太爷是封建地主,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农村的土皇帝。他的性格是专横、贪婪、狡猾、狠毒。 9、简析《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①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 ②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 10、简析《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其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参照4),概述而言, 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 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 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11、《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特色。主要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 一、典型环境。小说中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 二、典型性格。阿Q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塑造方法。 12、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手法。最主要的是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有真意,少粉饰,勿卖弄,用简洁笔墨勾勒形象。 《伤逝》作者:鲁迅 1、《伤逝》中悲剧产生的原因。 有社会根源和思想方面原因。①封建性旧社会的压迫是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伤逝》以子君的悲剧控诉了封建旧社会,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这是作品一方面的思想意义。 ②悲剧主人公接受和信奉个性解放思想是形成悲剧思想方面原因。在封建性的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不可能仅靠着个性解放得到解决。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作品另一方面的思想意义,是作品深刻而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特色。 2、分析子君形象。 子君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女性的形象。她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接受了个性解放思想,而她只是在婚姻自主的肤浅意义上理解。她又“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妇女要经济独立的思想。子君形象的意义鲁迅正是通过子君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势力对妇女的压迫的惨重,并深刻揭示了个性解放不是妇女解放的道路。这是子君形象的意义。 3、《伤逝》的心理描写。 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是《伤逝》的艺术特色之一。小说并不重在事件过程的叙述,而把笔力着重放在人物感情世界和心灵波澜的抒写上。对涓生,采取的是心灵自剖的方式细微地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心理描写,多通过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 4、《伤逝》的抒情特色。 浓烈的抒情是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这和以叙事为主的如《阿Q正传》是迥然不同的。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抒情。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反复咏叹,层层递进。③通过奇异的想象,把感情形象化。④细节描写。(如阿随弃而复归,这一情节隽永感人。)⑤语言。 《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郁达夫 1、分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自叙传特点。自叙传特点重要表现在两个主要人物身上。概括而言,作品的两个人物,在“我”身上作者投入了自己的影子,抒发自己的感受;而陈二妹的形象,则带有“我”的情绪色彩。 2、《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陈二妹交往可分几个阶段? 我和陈二妹的交往,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 ①疑惧,戒备。这是开始阶段。②信赖、同情。③责备、规劝。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 3、《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达了什么思想? 《春风沉醉的晚上》通过知识分子“我”和女工陈二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二.《阿Q正传》赏析 三.《凤凰涅槃》赏析 四.《荷塘月色》赏析 五.《子夜》赏析 六.《家》赏析 七.《雷雨》赏析 八.《骆驼祥子》赏析 九.《断魂枪》赏析 十.《再别康桥》赏析 十一.《死水》赏析 十二.《金锁记》赏析 十三.《雨巷》赏析 十四.《围城》赏析 十五.《边城》赏析 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

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 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

浅谈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类题目

根据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来看,大部分省市的题目题型基本保持不变,题量基本稳定,偶尔有些许调整,但是,也有小部分的省市的考题越来越灵活,考察范围不变,题型却有了 很大的改变。由于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并没有做相关准备,导致考场失利。在诸多对于教师 招聘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型中,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类的题目成为考生中心中最大的“痛”。之所 以这样,是因为文学作品是考生平时备考中非常熟悉的知识,而题型的改变让考生措手不及,无法完美呈现出自己的知识积累。因此,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题成为考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对于谈谈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类的题目,考生应如何将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很好地输出在考卷 上呢?笔者将以小说为例来谈谈其艺术成就有哪些方面。 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从文学文本的某一角度出发,探究其使用意图和表现效果。一般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字词妙用。 某些字词具有明显的特色,比如:《离骚》中的“兮”“些”等词,表现了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第二,句式特点。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句式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诗经》中的诗歌,重章叠句大量出现, 创造了一种韵律美。 第三,结构方式。 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结构方式,大体来说,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单线型结构,以一条线索贯穿整个作品,比如:《伤痕》。 2.复线型结构,作品中有两条线索,比如:《安娜·卡列宁娜》。 3.蛛网型结构,三条以上的线索相互交错,极似蛛网,比如:《红楼梦》。 当然,还有板块型结构、回环型结构等等。 第四,语言风格。 语言是赏析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在艺术特色类题目中,也是重要的答题方向之一。第五,修辞手法。 修辞能让作品增色不少,适合的修辞手法还会让作品成为典范。 第六,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很多,常见的有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时需要格外注意。 第七,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描写、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五种。五种各有特色,也可以作为分析的切入点 之一。 第八,思想内容。 有人把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开来赏析,但,我们也可以把主题思想当作艺术特色的 一部分。 第九,人物形象。 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就是人物,成功的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也 是我们赏析的重点。 在明确了以上思路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已掌握的文学作品知识来进行分析了。不过,并不 是每部作品都具有以上几个方面,伟大的作品能被高度认可,具有几个就可以了。以鲁迅的 作品来说,它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中国文学作品赏析》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作品赏析》复习资料 诗歌部分: (一)文学常识 1、古代: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鲳鱼抒写羁旅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婉转,在当时流传及其广泛,柳永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秦观在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在掌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绘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海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以索解。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颇受六朝诗风影响,流露出人生无常之感。后世包括词、曲在内的多种文学形式都可能受到该诗在音韵、场景描写等方面创意影响,从而也奠定了张若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该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文学作品赏析文章写作指导

文学作品赏析文章写作指导 授课时间:2007-3-13 授课班次:250班 授课教师:资兴市一中 朱亚平 教学目的:了解考试动态,走出写赏析文章的误区,掌握鉴赏方法,提高赏析文章的得分率。 重点、难点:理解赏析文章的方法和要领,掌握写赏析文章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评论学生的作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写作方法和思路,加以老师的点拨,以期提高在今后的练习和高考中的得分率。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一)、解读《湖南省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湖南),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2道,占36分;其它题型10道,占114分。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 ★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共5小题,15分。 二大题: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2分。  ★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1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道,9分;翻译题1道(3句),9分;简答题1道,3分。  ★四大题: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2小题,11分。其中鉴赏题1道,5分;默写题1道,6分。 五大题: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7分。  ★六大题:文章赏析,共1小题,14分。 七大题:写作,共1小题,6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分,3分) (二)07年全国考纲关于“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解读《湖南省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湖南师大附中 焦 忠民 第六大题文章赏析,赋分由16分调整为14分 2005年文章赏析面世,赋分为15分,受到好评。2006年将赋分增加为16分,当时补充说明出台后,各界就有反对意见,确实不够理性。2007年将分值缩减为14分,刚好平衡权重。2008年肯定会吸取福建、湖北、上海等地,尤其是新课标高考试验区的命题经验,进一步改进阅读命题形式。至于选文和题型,略谈两点: 先说选文。2004年为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选段(叙事抒情类散

文学作品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一、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一般会要求指出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常见题型有: 、为什么以此为题?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二、方法指导: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爸爸的花儿落了》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如《藤野先生》《邓稼先》 、体现主要内容: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贯穿全文线索:如《背影》 、揭示情感主旨:如《再塑生命》 、引起读者兴趣:如《喂——出来》《大自然的语言》 (三)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解题思路: 、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再思考深层含义: ()结构(贯穿全文线索、悬念) ()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表现手法(象征) 、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好不好,为什么?)▲是全文的线索;题目点明中心;表明写作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天气、地点等;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点明主要事件;揭示情感主旨;题目有双关义;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三、实战演习: (一)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

文学作品赏析

《兰亭集序》思想内容的赏析论文 09教育1班孙微 09231219 摘要:《兰亭集序》表现了王羲之对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有选择的吸收。他否定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说,又崇尚道家虚静无为的审美理想;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和谐生活,曾积极用世;他同时又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的影响,文章的后半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感伤情绪 一、绪论 《兰亭集序》以其“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传奇的真迹下落之谜吸引了很多人,同时,以其巨大的文学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可见,这篇序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及对人生、生活的基本态度。本文就着重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申之“志”。 《兰亭集序》和一般的序一样,包括叙事和议论两部分。首先前一部分写兰亭环境之美,文人宴游修禊之乐。后一部分则是论叙人生情趣各异,求乐却是相同的,抒发作者对死生的感慨,同时说明感慨的原因及作序的目的。这部分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是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这一部分反映了王羲之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同时反映出对庄子部分思想的推崇以及浓厚的儒家思想成分。由于王羲之处于东晋那样一个思想极复杂的年代,他的思想中不仅有道家儒家思想,还杂有佛义及当时士大夫阶层所普遍具有的感伤悲观情绪,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的清谈名士,必然深受玄学影响。这样种种思想交汇融合,使王羲之的思想非常复杂,因此在《兰亭集序》中也就表现出了深刻复杂的思想。 二、思想内容论述 (一)《兰亭集序》和老庄思想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就是明确地反

java文学作品人物分析

一.实验题目 自行下载自己最喜欢的小说1部。存储为文本文档。要求长篇小说,20万字以上。 任取其中10个人物,考虑他们的姓名、别名等等一系列因素。 (1)统计每个人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并排序。 (2)统计每个人在小说中出现的篇幅跨度(第一次出现距最后一次出现的篇 幅)并排序。 (3) 如果两人在相距较短的一段文字中出现,我们认为两人有关系,距离越 短,关系越近。自行设计统计标准,找出10个人中: 1)关系最紧密的两个人,关系最不紧密的两个人。 2)输入一个人名,列出该人和其他人关系的紧密程度排名。 看与实际是否符合?如果不太符合,说明可能的原因。 二.需求分析 本演示程序用 eclipse 编写,完成小说人物的出现次数统计,人物篇幅跨度统计以及人物间亲密程度的统计。 ①统计人物出现次数:编写一个函数,当传入参数为人物名称时可统计该人 物名在小说中的出现次数。 ②人物篇幅跨度:编写一个函数,当传入参数为人物名称是可统计该人物名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以及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将最后一次出现位置减去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比去小说通篇长度可得该人物名在小说中的人物篇幅跨度。 ③人物间亲密程度:编写一个函数,当传入参数为人物名一和人物名二时,统计人物名一与人物名二同时在某个字数范围内出现的篇幅占人物名一的篇幅之比就是人物名一与人物名二的亲密程度。 ④制作功能选择界面:界面包含有十个人物名的下拉列表,三个功能排序按

钮,一个文本区域可输出统计结果。 三.概要设计 1)为了实现上述程序功能,需要定义一下几个类: ①Interface类:该程序的功能选择界面,包含main函数。 ②Novelfunction1类:用来实现程序的第一个功能的类。 ③Novelfunction2类:用来实现程序的第二个功能的类。 ④Novelfunction3类:用来实现程序的第三个功能的类。 ⑤Saver类:用来保存程序运行后的统计结果,结果将统计在result.txt中。在程序运行中,在界面中的下拉列表选定一位人物,选定后在界面的文本区域中会输出该人物在小说中的出现次数,篇幅跨度以及与其他九个人物间的亲密程度;在界面中点击功能按钮“人物出现次数排序”,点击后文本区域会输出十个人物在小说中出现次数的升序排序;在界面中点击功能按钮“人物篇幅跨度排序”,点击后文本区域会输出十个人物在小说中篇幅跨度的升序排序;在界面中点击功能按钮“人物关系密度排序”,点击后文本区域中会输出十个人物间亲密程度最高的一组和亲密程度最低的一组结果。 四.源代码: ①Interface: package novelproject;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Panel; import javax.swing.JComboBox; import javax.swing.JLabel;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awt.Font;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awt.event.ItemEvent;

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最新)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综合分析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我们会发现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心理实际上存在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面,我们称之为感知层――感知作品的外观形态美;理解层――追寻、品味作品的情意美;深味层――挖掘作品在社会、历史、人生层面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这些层面呈纵向式结构,又大致和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自身的内在结构层面相对应。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宜顺应这一规律,分不同层面进行,以期产生合乎或超越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感知层 它表现为对作品外露于表层的美的感知,它调动的是学生对作品外露于表层的形象、意境和其它外在形式美的直觉。文学作品不同于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营造意境,因此,将文字符号“译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具体的形象和意境等是这一层面教学的重点。 诗歌教学,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作品上半部分,在这里,春、江、花、月、夜这些极具美学内涵的意象,精致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素雅朦胧,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这些就是需要教师在第一层面译化的该作品显露于外的美。教师通过译化,激发、诱导学生,使学生在这层面不需要更多的理性的参与便能在多次诵读中感受到春的和谐曼妙,江的婉转神秘,花的隐约清幽,月的明朗澄澈,夜的静谧安恬,从而领略到春江月夜的色彩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另外,该作品整体上还有一个显露于表层的、让人一读就能感知的非常独特的形式美,那就是因其奇特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美:它就像一幕戏剧,“月”是主角,月的升起(开幕)―高悬―西斜―落下(落幕),浑然天成,美轮美奂。 散文教学,以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近岸陡壁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你向前看,前面群山在江流浩荡之中……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中突然露出一块黑色礁石,一片黄色浅滩。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低垂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标灯渐次闪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雄伟的青色山峰,强壮、坚毅的纤夫,黑色的礁石,黄色的浅滩,还有天空和江面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气势雄浑的江山画卷;山的威势,水的壮观和云雾的迷蒙共同构建了作品的外象美,这就是教师要在本作品教学的第一层面让学生首先感知的。 二、理解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