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课后详细复习资料

数学模型课后详细复习资料
数学模型课后详细复习资料

数学模型作业

六道题

作业一

1.P56.8一垂钓俱乐部鼓励垂钓者将钓上的鱼放生,打算按照放生的鱼的重量给予奖励,俱乐部只准备了一把软尺用于测量,请你设计按照测量的长度估计鱼的重量的方法。假定鱼池中只有一种鲈鱼,并且得到8条鱼的如下数据(胸围指鱼身的最大周长):

解:

要求鱼的体重,我们利用质量计算公式:M=ρV。我们假定鱼池中是同一种鱼,于是可以近似地考虑其密度是相同的。至于鱼的体积问题,由于是同一种类,可以假定这种鱼在体型上是一致的。我们假设鱼的体积和鱼身长的立方成正比。即:V=k

1

L3,因此,模型为:

33

111

M V k l K L

ρρ

===……………………………

模型一

利用Eviews软件,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K

1

,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结果可以得到参数K

1

=0.014591,所以模型为:

3

1

M0.014591 L

=

上述模型存在缺陷,因为它把肥鱼和瘦鱼同等看待。因此,有必要改进模型。如果只假定鱼的横截面是相似的,假设横截面积与鱼身最大周长的平方成正比,

即:V=k

2

d2L,因此,模型为:

身长

/cm

36.8 31.8 43.8 36.8 32.1 45.1 35.9 32.1

质量

/g

765 482 1162 737 482 1389 652 454

胸围

/cm

24.8 21.3 27.9 24.8 21.6 31.8 22.9 21.6

1

2

5

3 4 7

6

22222M V k d K d L L ρρ===………………………………

模型二

利用Eviews 软件,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K 2,如下图2所示:

图2

从图2可以得到参数K 2=0. 032248,所以模型为:

22M 0.032248d L

=

将实际数据与模型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数

据M

765 482 1162 737 482 1389 652 454

模型一M 1 727.165 469.214 1226.061 727.165 482.629 1338.502 675.108 482.619 模型二M 2 729.877 465.248 1099.465 729.877 482.960 1470.719 607.106 483.960

2.P131.2 一家出版社准备在某市建立两个销售代理点,向7个区的大学生售书,每个区的大学生数量(单位:千人)已经表示在图上。每个销售代理点只能向本区和一个相邻区的大学生售书,这两个代理点应该建在何处,才能使所能供应的大学生的数量最大?建立该问题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解:

将大学生数量为34、29、42、21、56、18、71的区分别标号为1、2、3、4、5、6、7区,画出如下区域区之间的相邻关系:

记r 为第i 区的大学生人数,用0-1变量x ij =1表示(i ,j )区的大学生由

一个代售点供应图书(i

i j ij

i.j

Max r r x s.t.2

1,{0,1}

i j i j ij

j

j

i j x x x

i

x =+≤+≤?∈∑∑∑∑相邻

()

即:

12132325344546566747121323242534454647566712131223242513233424455646Max 63*x 76*x 71*x 85*x 63*x 77*x 39x *x 74*x 89*x 92*x s.t.x x x x x x x x x x x 2 x x 1

x x x x 1 x x x 1 x x x 1 x =+++++++++++++++++++≤+≤+++≤++≤++≤5667ij ij x x 1 x 0x 1

++≤==或将上述建立的模型输入LINGO ,如下: modle:

max=63*x12+76*x13+71*x23+85*x25+63*x34+77*x45+39x*x46+74*x56+89*x67+92*x47 s.t. x12+x13+x23+x24+x25+x34+x45+x46+x47+x56+x67<=2; x12+x13<=1;

x12+x23+x24+x25<=1; x13+x23+x34<=1;

x24+x45+x56<=1; x46+x56+x67<=1

@gin(x12); @gin(x13); @gin(x23); @gin(x25); @gin(x34); @gin(x45); @gin(x46);@gin(x47); @gin(x67); End 运行,得到的输出如下:

Local optirnal solution found at iteration Objective value: Vau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2 0.000000 0000000 x13 0.000000 0000000 x23 0.000000 0000000 x24 0.000000 0000000 x25 1.000000 0000000 x34 0.000000 0000000 x45 0.000000 0000000 x46 0.000000 0000000 x47 1.000000 0000000 x56 0.000000 0.000000 x67 0.000000 0000000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到:最优解 2547x x 1==(其他的均为0),最优值为177人. 即:第2、5区的大学生由一个销售代理点供应图书,代理点在2区或者5区,第4、7区区的大学生由另一个销售代理点供应图书,代理点在4区或者7区。

作业二

3.P181.14 在鱼塘中投放n 0尾鱼苗,随着时间的增长,尾数将减少而每尾的重量将增加。

(1)设尾数n(t) 的(相对)减少率为常数;由于喂养引起的每尾鱼重量的增加率与鱼表面积成正比,由于消耗引起的每尾鱼重量的减少率与重量本身成正比。分别建立尾数和每尾鱼重的微分方程,并求解。

(2)用控制网眼的办法不捕小鱼,到时刻T 才开始捕捞,捕捞能力用尾数的相对减少量|?/n| 表示,记作E ,即单位时间捕获量是En(t)。问如何选择T 和E ,使从T 开始的捕获量最大。 解: (1)

鱼塘的初始鱼苗为n 0尾,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尾数将减少。设尾数n(t) 的(相对)减少率为为k 1,因此由题意建立微分方程为:

,(0)(0)dn

kn k dt n n =->= 求解得:

0()kt n t n e -=

在鱼塘里,由于喂养引起的每尾鱼重量的增加率与鱼表面积成正比,即:

S αI(t)=

在鱼塘里,由于消耗引起的每尾鱼重量的减少率与重量本身成正比,即:

m βD(t)=

所以每尾鱼重量的净增长率r(t)为:

S m αβ-r(t)=

因此,建立微分方程为:

dm

S m dt

αβ-= 因为该微分方程涉及多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我们暂时无法求解该微分方程。但是要想解决此微分方程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例如,每尾鱼表面积与其重量间的关系,一旦此关系确定,便可轻松解出每尾鱼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即m(t)。

(2)

用控制网眼的办法不捕小鱼,假设t=T 时开始捕捞,且单位时间的捕捞率为E ,依题意建立微分方程:

,()dn

kn En t T dt

=--≥ 因此得:

()()0()t E t T n t n e e λλ--+-=

所以单位时间的捕捞鱼的尾数为En(t),因此从T 时刻开始的总捕捞量为:

()()T

y m t En t dt ∞

=?

问题就转化为求E 和λ的值,使得y 最大,由于条件不足导致m(t)求解不出,因此无法求出y 的具体解释式。

4.P213.2 雨滴的速度v 与空气密度ρ、粘滞系数μ和重力加速度g 有关,其中粘滞系数的定义是:运动物体在空气中受的摩擦力与速度梯度和接触面积的乘积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粘滞系数,用量纲分析方法给出速度v 的表达式。 解:

雨滴速度问题中涉及的物理量:雨滴的速度v ,空气密度ρ,粘滞系数μ,重力加速度g ,长度γ。要寻找的关系是:

(,,,)v g ψγρμ=

更一般的将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写作:

0),,,,(=g v f μργ

这里没有因变量与自变量之分,进而设:

3

5

1

2

4

.................(1)y y y y y v g πγρμ=

其量纲表达式为:

0130110002[]LM T []L MT ,[]L MT []LM T []LM T g νρμγ-----=====,,,

其中L ,M ,T 是基本量纲。 因此量纲表达式可以写成:

5120000130110002(LM T )(L MT )(L MT (LM T (LM T )y y y L M T -----=34y y ))

根据量纲原则可写成:

???

?

?=---=+=+--+020035414354321y y y y y y y y y y

量纲矩阵为:

11311()001

1

()10012()()()()

()()L A M T v g γρμ--????=????---??

解得方程的基本解为:

1211(1,,0,0,)22......................(2)31(0,,1,1,)22Y Y ?

=--???

?=---??

将(2)代入(1)可得两个相互独立的无量纲量

???==-----2/11

2/322

/12/11g g v μργ

πγπ 为了得到形如(,,,)v g ?γρμ=的关系,取12()πψπ=,其中

ψ是某个函数,

所以(2)式为:

1/21/23/211/2()v g g γψγρμ-----=

于是:

3/211/21/21/2()()v g g ψγρμγ---=

作业三

5.P248.13 一个岛屿上栖居着食肉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又长着茂盛的植物。爬行动物以哺乳动物为食物,哺乳动物又依赖植物生存。在适当假设下建立三者关系的模型,求其平衡点。 解:

)(1t x 、)(2t x 、)(3t x 分别表示植物、哺乳动物、食肉爬行动物在时刻t 的数量。假设不考虑植物、哺乳动物和食肉爬行动物对自身的阻滞增长作用。

设1r 为植物的固有增长率,而哺乳动物的存在使植物的增长率减少,设减小的程度与捕食者数量成正比,于是建立植物数量的模型:

)()

(21111x r x dt

t dx λ-= 比例系数1λ反映了哺乳动物消耗植物的能力。

哺乳动物离开植物无法生存,设其死亡率为2r ,则哺乳动物独自存在时有:

222)

(x r dt

t dx -= 而植物的存在可以为哺乳动物提供食物,但是食肉爬行动物的存在使哺乳动物数量减少,设减少的程度与食肉爬行动物数量成正比,于是建立哺乳动物数量模型:

)()

(312222x x r x dt

t dx μλ-+-=

其中比例系数2λ反映了植物对哺乳动物的供养能力,μ反映了食肉爬行动物掠取哺乳动物的能力。

食肉爬行动物离开动物无法生存,设其死亡率为3r ,则食肉爬行动物独自存在时有:

333)

(x r dt

t dx -= 而哺乳动物的存在可以为食肉爬行动物提供食物,于是(4)式右端应加上哺乳动物对食肉爬行动物的增长作用,设为3λ,于是建立食肉爬行动物的数量模型: )()

(23333x r x dt

t dx λ+-= 比例系数3λ反映了哺乳动物对食肉爬行动物的供养能力。

综上所述,建立如下微分方程组模型

????

??

???+-=-+-=-=)()

()()

()()

(2333331222221111x r x dt t dx x x r x dt t dx x r x dt t dx λμλλ

求得微分方程组的平衡点为

)0,,(

),0,0,0(1

1

22

21λλr r P P 其中平衡解)0,0,0(1P 对是没有意义的。

6.P43

7.9 一个服务网络由k 个工作站v1,v2,…,vk 依次串接而成,当某种服务请求到达工作站vi 时, vi 能够处理的概率为 pi ,转往下一站vi+1处理的概率为 qi (i=1,2,... ,k-1,设 qk=0),拒绝处理的概率为 ri ,满足pi + qi + ri =1。试构造马氏链模型,确定到达 vi 的请求平均经过多少工作站才能获得接受或拒绝处理的结果,被接受和拒绝的概率各多大。 解:

用随机变量i X 表示第i 站对请求服务的处理方式,i X =1表示接受请求

i X =2表示拒绝请求,()i ,,k =12L ,用()a i 1表示第i 站接受请求的概率,()a i 2表

示第i 站拒绝请求的概率。i q 表示第i 站转移至下一站的转移概率。分析可知,第i +1站处理请求的概率和第i 站处理请求的概率以及转移概率有关,由此可得

()()i i i i i i a i p q q q a i r q q q +-+-+=???

+=??L L 1111

2111

11 其中,()a p =111 ,()a r =211,由(1)可以计算出k 个站各自接受和拒绝服务请

()i k k k a X p p q p q q p q q q --==++++1213211211L L

服务请求被拒绝处理的概率为

()i k k k a X p p q p q q r q q q --==++++121321121

2L L

将服务请求到达工作站i v 记做状态i ,i ,,k =12L ,设v 0表示请求被拒绝,v 00

表示请求被接受,于是转移概率矩阵为:

()()()

()()()

()()()()()()()()k k k k k p r q p r p p r q k p r k k k ---??

??????????

=???

???

-??

??-????

O O M M O

O

O

M L 111221111

00001000102010121000 转移矩阵i p =1的状态i 称为吸收状态,如果马氏链中至少含有一个吸收状态,并且从每一个非吸收状态出发,能以正的概率经有限次转移到达某一个吸收

状态,那么这个马氏链称为吸收链。吸收链可以写成简单的标准形式,若有r 个吸收状态,k r -个非吸收状态,则转移矩阵p 可表示为

r r I p R Q ???

=?

???

0 其中k r -阶子方阵Q 的特征值λ满足λ<1,这要求子阵()k r r R -?中必含有非零元素,以满足任一非吸收状态经有限次转移能够到达某一个吸收状态的条件,这样Q 就不是随机矩阵,它至少存在一个小于1的行和,且如下定理成。由于

()I Q -可逆因此:

()s s M I Q Q ∞

-==-=∑1

记元素全为1的列向量()T

e ,,=111L ,则y Me =的第i 个分量是从第i 个非吸收状态出发,被某个吸收状态吸收的平均转移次数。

所以有

()k k q q q q q q q q M I Q ---???

????

?=-=?

???

???

?

121112121

1101L L

L O

M O

M

到达i v 的请求获得接受或拒绝时,平均经过的工作站数由y Me =可得:

k i q q q q q q -=++++1121211L L

数学建模作业

数学建模作业 姓名:李成靖 学号:1408030311 班级:计科1403班 日期:2015.12。30

1.某班准备从5名游泳队员中选4人组成接力队,参加学校的4×100m混合泳接力比赛,5名队员4种泳姿的百米平均成绩如下表所示,问应如何选拔队员组成接力队? 如果最近队员丁的蛙泳成绩有较大的退步,只有1′15"2;而队员戊经过艰苦训练自由泳成绩有所进步,达到57”5,组成接力队的方案是否应该调整? 名队员4种泳姿的百米平均成绩 ij 若参选择队员i 加泳姿j 的比赛,记x i j=1, 否则记xi j=0 目标函数: 即m in=66.8*x11+75.6*x12+87*x13+58.6*x14+57。2*x21+66*x22+66.4*x 23+53*x24+78*x31+67.8*x32+84。6*x33+59.4*x34+70*x 41+74。2*x42+69.6*x 43+57。2*x44+67。4*x51+71*x52+83。8*x53+62.4*x54; 约束条件: x 11+x12+x13+x14〈=1; x 21+x22+x23+x 24〈=1; x 31+x32+x33+x34<=1; x 41+x42+x 43+x44〈=1; x 51+x52+x53+x54<=1; x11+x 21+x31+x41+x51=1; x 12+x22+x32+x42+x52=1; x13+x 23+x33+x43+x53=1; x14+x24+x 34+x44+x54=1; 甲 乙 丙 丁 戊 蝶泳 1′06"8 57”2 1′18” 1′10” 1′07"4 仰泳 1′15"6 1′06" 1′07”8 1′14"2 1′11" 蛙泳 1′27” 1′06"4 1′24"6 1′09"6 1′23"8 自由泳 58"6 53” 59”4 57”2 1′02”4 ∑∑=== 415 1j i ij ij x c Z Min

数学建模课后感想

一、简答题谢俊雄信计一班 1、通过数学建模选修课程的学习,请谈谈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收获。(不少于500字)(30分) 通过学习数学建模,我觉得不管对我的学习还是对我的人生都是一次很重要的成长,通过学习数学建模使我懂得了利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前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得知我学习的学习的专业可是数学的时候就常抱怨说,学习以后能干吗啊?,数学在生活中能有什么作用啊?但是通过建模课,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只要懂得怎么样用数学的知识通过建立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睡你觉数学建模,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 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也就是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 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2、简要说明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或步骤。(10分) 模型准备 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 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 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模型求解

最新数学建模习题答案资料

数学建模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中国地质大学 能源学院 华文静 1.在稳定的椅子问题中,如设椅子的四脚连线呈长方形,结论如何? 解: 模型假设 (1) 椅子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接触处视为一点,四脚的连线呈长方形 (2) 地面高度是连续变化的,沿任何方向都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像台阶那样的情况), 即从数学角度来看,地面是连续曲面。这个假设相当于给出了椅子能放稳的必要条件 (3) 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脚同时着地。为了保证这一点,要求对于椅脚的间 距和椅腿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的。因为在地面上椅脚间距和椅腿长度的尺寸大小相当的范围内,如果出现深沟或凸峰(即使是连续变化的),此时三只脚是无法同时着地的。 模型建立 在上述假设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变量,把椅子四只脚同时着地表示出来。首先,引入合适的变量来表示椅子位置的挪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把椅子通过挪动放稳,通常有拖动或转动椅子两种办法,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平移与旋转变换。然而,平移椅子后问题的条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所以用平移的办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于是可尝试将椅子就地旋转,并试图在旋转过程中找到一种椅子能放稳的情形。 注意到椅脚连线呈长方形,长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绕它的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椅子仍在原地。把长方形绕它的对称中心旋转,这可以表示椅子位置的改变。于是,旋转角度θ这一变量就表示了椅子的位置。为此,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决问题。 设椅脚连线为长方形ABCD,以对角线A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对称中心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椅子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θ后,长方形ABCD 转至A1B1C1D1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用旋转角)0(πθθ≤≤表示出椅子绕点O 旋转θ后的位置。 其次,把椅脚是否着地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当椅脚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零时,椅脚就着地了,而当这个距离大于零时,椅脚不着地。由于椅子在不同的位置是θ的函数,因此,椅脚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也是θ的函数。 由于椅子有四只脚,因而椅脚与地面的竖直距离有四个,它们都是θ的函数,而由假设(3)可知,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脚同时着地,即这四个函数对于任意的θ,其函数值至少有三个同时为0。因此,只需引入两个距离函数即可。考虑到长方形ABCD 是对称中心图形,绕其对称中心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后,长方形位置不变,但A,C 和B,D 对换了。因此,记A ,B 两脚与地面竖直距离之和为)(θf ,C,D 两脚之和为 )(θg ,其中[]πθ,0∈,使得)()(00θθg f =成立。 模型求解 如果0)0()0(== g f ,那么结论成立。

数学模型习题解答解读

上机练习题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1.建立起始值=3,增量值=5.5,终止值=44的一维数组x 答案: x=(3:5.5:44) 2.写出计算 Sin(30o )的程序语句. 答案: sin(pi*30/180) 或 sin(pi/6) 3.矩阵??????????=187624323A ,矩阵???? ??????=333222111B ;分别求出B A ?及A 与B 中对应元素之间的乘积. 答案:A = [3,2,3; 4,2,6; 7,8,1] B = [1,1,1; 2,2,2; 3,3,3] A*B ;A.*B 4计算行列式的值1 876243 23=A 。答案:det(A) 5对矩阵 ???? ??????=187624323A 进行下述操作。 (1)求秩。答案:rank(A) (2)求转置。答案:A' (3) 对矩阵求逆,求伪逆。答案:inv(A) ,pinv(A) (4) 左右反转,上下反转。答案:fliplr(A),flipud(A) (5) 求矩阵的特征值. 答案:[u,v]=eig(A) (6) 取出上三角和下三角. 答案:triu(A) tril(A) (7)以A 为分块作一个3行2列的分块矩阵。答案:repmat(a) 6 计算矩阵??????????897473535与???? ??????638976242之和。 >> a=[5 3 5;3 7 4;7 9 8]; >> b=[2 4 2;6 7 9;8 3 6]; >> a+b 7 计算??????=572396a 与?? ????=864142b 的数组乘积。 >> a=[6 9 3;2 7 5]; >> b=[2 4 1;4 6 8];

数学建模作业43508

数学建模作业

1、在甲乙双方的一场战争中,部分甲方部队被乙方部队包围长达4个月,乙方封锁了所有 水陆交通通道,因此被包围的甲方只能依靠空中交通维持补给,运送4个月的供给依此分别 需要2次、3次、3次、4次飞行,每次飞行编队由50架飞机组成,每架飞机都需要3名飞 行员,每架飞机每月只能飞行一次,每名飞行员每月也只能飞行一次,每次执行完运输飞行 任务后的返回途中有20%的飞机被乙方部队击落,导致机上的飞行员也牺牲或失踪。在第 一个月开始时,甲方拥有110架飞机和330名熟练的飞行员,每个月开始时,甲方可以招聘 新飞行员和购买新飞机,新飞机必须经过一个月的检查磨合后才可以投入使用,新飞行员也 必须在熟练飞行员的指导下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才能成为熟练飞行员而投入飞行(作为教练的 熟练飞行员本月不能参与飞行任务),每名熟练飞行员作为教练每月指导20名飞行员(包括 自己在内)进行训练,每名飞行员在完成本月的飞行任务后必须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然后 返回待命可再次投入飞行,已知各项费用平均单价如下表所示(单位:千元)。 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新飞机价格200 195 190 185 闲置的熟练飞行员报酬7 6.9 6.8 6.7 10 9.9 9.8 9.7 教练及飞行员报酬和训练 费用 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报 9 8.9 9.8 9.7 酬 休假期的飞行员报酬 5 4.9 4.8 4.7 (1)为甲方安排一个总费用最小的飞行计划。 (2)如果每名熟练飞行员作为教练每月指导不超过20名飞行员(包括自己在内)进行训练, 相应的模型和安排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解:(1) 设每月初购买飞机数量为d1,d2,d3,d4架,每月闲置飞机数量为 y1,y2,y3,y4架,每月教练与新飞行员总数量为a1,a2,a3,a4人,每月闲置熟练 飞行员的数量为b1,b2,b3,b4人。由于每月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和休假期的飞行员 的数量是固定的,即这部分的花费是固定的,所以在优化目标中可以不必考虑。 模型建立: 决策变量:设每月初购买飞机数量为d1,d2,d3,d4架,每月闲置飞机数量 为y1,y2,y3,y4架,每月教练与新飞行员总数量为a1,a2,a3,a4人,每月闲置熟 练飞行员的数量为b1,b2,b3,b4人。 目标函数:设总费用为z元,则由价格平均表可知: z=200d1+195d2+190d3+185d4+10a1+9.9a2+9.8a3+9.7a4+7b1+6.9b2+6.8b3+ 6.7b4 约束条件包括: (1)飞机数量限制:四个月中出去执行任务的飞机数量分别为100,150,150,200架次,每次安全返回的数量为80,120,120,160架次。 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可得方程: 100+y1=110; 150+y2=80+y1+d1; 150+y3=120+y2+d2; 200+y4=120+y3+d3;

数学建模参赛感想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感想 怀着锻炼自己的心和学习数学建模知识的心,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说起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比赛,还得从一年前说起。那时候我刚步入大二,在参加学院的数学建模选修课的时候,对数学建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参加了学院的数学建模选拔赛,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这愈发让我有了继续学习和研究下去的动力。 随后在暑假的时候就参加了数学建模暑期培训。看着别的同学都回家了、去找兼职工作了,自己却还在学校呆着。而且学校在夏天的时候特别热、吃饭都成为了问题。但是和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小伙伴一起,并肩作战。每天大家都呆在一起,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我们还需要学习使用统计软件、数学分析软件、学会写论文,如何排版、如何使用各种编辑工具。这些对我们以后深造、升学、工作、学习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学习使用数学软件的时候,体会到了数学软件的神奇的一面,生活的许多的问题都可以和数学结合起来。十分具有趣味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和提升自己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学习,我们组队参加了2012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比赛的时间是三天,现在今年是第二次了。还记得第一次的时候,连续两晚上都没怎么睡觉,努力的编程、书写论文。小组的三个人,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进行自己的工作,吃住几乎都在机房了。还记的比赛结束回寝室就呼呼大睡了。虽然很累,但是觉得很有收获。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成长。享受过程,结果将水到渠成。坚持做完题目,完成了论文的写作,我觉得是十分成功的。虽然最后结果出来,没有获奖。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不能以等奖作为自己动机,这样太短暂。坚持学习、做下去,成功不期而至。抱着这种信念,我和小伙伴参加了华中地区的数学建模邀请赛,大家一起奋斗了三天。大家也算是同甘共苦的好哥们了,并肩作战。顺利完成的竞赛论文的写作。 时间飞逝,今年暑期到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今年的暑期数学建模培训,最终我决定坚持下来、留下来。坚持学好数学建模,取得一定的成绩。暑期的培训是艰苦的。学校到处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睡觉也苦难。因为天气和楼层的原因,晚上睡觉特别热。但是我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我们依然每天坚持上课培训,我们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的作业。经常和老师交流和讨论,小组一起完成模拟练习,完成论文的写作。不断的磨合团队,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长处。 最后时间定格在2013年9月13日早上8点,2013年的比赛正式打响。我们小组三位队员,大家一起查找资料、一起编程、一起写论文。我们几乎没有离开过电脑,一直不断的编程实现,寻找最优答案,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我们选定B题,这道题比较注重编程实现这方面。我们在编程这块花费大量时间,最终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两个月后结果出来了,我们小组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我们大家很高兴。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同时我们也十分感谢老师赛前给予的执导和培训,我们在这个参赛的过程收获颇多。我觉得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十分有意义、有挑战性的事情。

数学建模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课后习题 1.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宿舍,333人住在B宿舍,432人住在C宿舍。学 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 (1)按比例分配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较大者。 (2)2.1节中的Q值方法。 (3)d’Hondt方法: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1,2,3,…相除,其商数如下表: 将所得商数从大到小取前10个(10为席位数),在数字下标以横线,表中A,B,C行有横线的数分别为2,3,5,这就是3个宿舍分配的席位。你能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吗。 如果委员会从10人增至15人,用以上3种方法再分配名额。将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比较。 (4)你能提出其他的方法吗。用你的方法分配上面的名额。 2.在超市购物时你注意到大包装商品比小包装商品便宜这种现象了吗。比如洁银牙膏50g 装的每支1.50元,120g装的3.00元,二者单位重量的价格比是1.2:1。试用比例方法构造模型解释这个现象。 (1)分析商品价格C与商品重量w的关系。价格由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决定,这些成本中有的与重量w成正比,有的与表面积成正比,还有与w无关的因素。 (2)给出单位重量价格c与w的关系,画出它的简图,说明w越大c越小,但是随着w的增加c减少的程度变小。解释实际意义是什么。 3.一垂钓俱乐部鼓励垂钓者将调上的鱼放生,打算按照放生的鱼的重量给予奖励,俱乐部 只准备了一把软尺用于测量,请你设计按照测量的长度估计鱼的重量的方法。假定鱼池中只有一种鲈鱼,并且得到8条鱼的如下数据(胸围指鱼身的最大周长): 先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再用数据确定参数 4.用宽w的布条缠绕直径d的圆形管道,要求布条不重叠,问布条与管道轴线的夹角 应 多大(如图)。若知道管道长度,需用多长布条(可考虑两端的影响)。如果管道是其他形状呢。

数学模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数学模型》作业解答 第七章( 2008 年 12 月 4 日) 1.对于节蛛网模型讨论下列问题: ( 1)因为一个时段上市的商品不能立即售完,其数量也会影响到下一时段的价格,所以第 k 1时段的价格y k 1由第k 1 和第 k 时段的数量x k 1和x k决定,如果仍设x k 1仍只取

决于 y k ,给出稳定平衡的条件,并与节的结果进行比较 . ( 2)若除了 y k 1 由 x k 1 和 x k 决定之外, x k 1 也由前两个时段的价格 析稳定平衡的条件是否还会放宽 . 解:( 1)由题设条件可得需求函数、供应函数分别为: y k 1 f x k 1 x k ) ( 2 x k 1 h( y k ) 在 P 0 (x 0 , y 0 ) 点附近用直线来近似曲线 f , h ,得到 y k 1 y 0 ( x k 1 x k x 0 ), 2 x k 1 x 0 ( y k y 0 ) , 由( 2)得 x k 2 x 0 ( y k 1 y 0 ) ( 1)代入( 3)得 x k 2 x 0 ( x k 1x k x 0 ) 2 2x k 2 x k 1 x k 2x 0 2 x 0 对应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2 2 ( ) 2 8 特征根为 1, 2 4 y k 和 y k 1 确定 . 试分 (1) ( 2) (3) 当 8 时,则有特征根在单位圆外,设 8 ,则

1,2 ( ) 2 ( ) 2 8 42 2 4 1,2 1 2 即平衡稳定的条件为 2与 P 207 的结果一致 . ( 2)此时需求函数、供应函数在 P 0 (x 0 , y 0 ) 处附近的直线近似表达式分别为: y k 1 y 0 ( x k 1 x k x 0 ), ( 4) 2 x k 1 x 0 ( y k y k 1 y 0 ) , ( 5) 2 由( 5)得, (x x 0 ) β(y y y k 1 y 0 ) ( 6 ) 2 k 3 k 2 将( 4)代入( 6),得 2( x k 3 x 0 ) ( x k 2 x k 1 x 0 ) ( x k 1 x k x 0 ) 2 2 4 x k 3x k 2 2 x k 1 x k 4 x 0 4 x 0 对应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4 3 2 2 0 (7) 代数方程( 7 )无正实根,且 αβ , , 2 4 不是( 7)的根 . 设( 7)的三个非零根分 别为 1, 2, 3,则 1 2 3 4 1 2 2 3 3 1 2 1 2 3 4 对( 7)作变换: , 则 12 3 q 0, p 其中 p 1 (2 2 2 ), q 1(833 2 2 ) 4 12 4 123 6

数学建模课心得体会

第一次接触数学建模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参加全国第二届“赛先生”数学知识竞赛,笔试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复试是自己选题建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天真,以为数学建模就是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弄,好比一个简单应用题偏偏要弄成几千字的论文。但是,也是那次的接触,是我对数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是我想到了大学要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这回事。 抱着对数学建模的憧憬,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数学建模》课程,去上课后发现老师并不给我们讲数学建模,而是讲软件MATLAB,原本有点失望的,但是自从认真听完第一次课,我的失望就全都一扫而光,因为MATLAB太强大了,不仅能解决我们微积分、线性代数上的问题,还能画出我们想不清楚的各种立体图。并且,还知道了在数学建模中,大都采取MATLAB来编程计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好MATLAB。 MATLAB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第一就是是我对计算机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还记得安装MATLAB时就费了老大功夫,还改变了电脑系统盘某些参数,放在从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安装成功那会,真是特别开心。第二就是通过MATLAB我结交到了一些好朋友,尤其是天津一网友。因为我想学好MATLAB,于是我加入了MATLAB贴吧,再通过贴吧加入了一个MATLAB交流学习群,但后来发现在那个群上愿意帮人解决问题的并不多,有一次,有个人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的程序有错误,但仅仅是矩阵乘除、乘方时没有加点,于是我就顺手告诉了他,然后他就加上了我,原来他是天津一大学的大二的学生,他正好要参加学校的数学建模比赛,要用到MATLAB,但是他也只是才接触,还没上手,于是他遇到问题就会找我,我就会尽力想去帮他解决,当我不会的时候,我会查阅书籍或者翻出老师的PPT课件仔细研究,就那样几次交流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他正式比赛了,他都把他的论文中程序发给我要我帮他看是否能改进之类的,还把他的建模论文发给我看,并且一再鼓励我一定要学好MATLAB以后参加比赛就不会那么着急。直到现在,我们都一直保持着联系,一起探讨交流MATLAB、数学(他是学数学的)上的各种问题。第三就是意外得解决了一些问题。记得前不久一同学叫我帮他在网上做份题,原本说是高中的题,但我后来发现都是微积分的题目,偏偏好多积分微分我都觉得会比较花时间,于是我想到了MATLAB,当即我就决定能用MATLAB编程解决的问题我就用MATLAB解决,果然,试卷我完成的又快又好,当我给那同学说的时候讲得他一愣一愣的,只剩下崇拜。 在我学习MATLAB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次做老师给的题时,前几题我就花了几个小时,当我后来回过头总结的时候发现,基本上我出错的地方提示的错误都是一致的: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或者是Matrix must be square,后来我懂得这是矩阵乘除、乘方维数不一致等导致的,我得出结论关于矩阵的乘除、乘方运算必须是点运算,之后就很少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还记得刚开始画三维图的时候,总是出现一个错误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not rendering mesh,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我漏了一句话:[x,y]=meshgrid(x,y),也正因为这个,更加是我坚定了不能不拘小节这一思想。就在几天前,画一个分段函数的图 像,我原本只是这样编的程序: x1=1.1:0.02:3.3; x2=-1.1:0.02:1.1; x3=-3.3:0.02:-1.1; y1=1.1; y2=x2; y3=-1.1; plot(x1,y1,x2,y2,x3,y3)

西南大学2016年春《数学建模》作业及答案(已整理)(共5次)

西南大学2014年春《数学建模》作业及答案(已整理) 第一次作业 1:[填空题] 名词解释: 1.原型 2.模型 3.数学模型 4.机理分析 5.测试分析 6.理想方法 7.计算机模拟 8.蛛网模型 9.群体决策 10.直觉 11.灵感 12.想象力 13.洞察力 14.类比法 15.思维模型 16.符号模型 17.直观模型 18.物理模型19.2倍周期收敛20.灵敏度分析21.TSP问题22.随机存储策略23.随机模型24.概率模型25.混合整数规划26.灰色预测 参考答案: 1.原型:原型指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关心、研究或者从事生产、管理的实际对象。2.模型:指为某个特定目的将原形的某一部分信息简缩、提炼而构造的原型替代物。3.数学模型:是由数字、字母或其它数字符号组成的,描述现实对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公式、图形或算法。4.机理分析:根据对客观事物特性的认识,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数量规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显的物理意义或现实意义。5.测试分析: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黑箱”系统,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按照一定的准则找出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6.理想方法:是从观察和经验中通过想象和逻辑思维,把对象简化、纯化,使其升华到理状态,以其更本质地揭示对象的固有规律。7.计算机模拟:根据实际系统或过程的特性,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模拟实际运行情况,并依据大量模拟结构对系统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8.蛛网模型:用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分析市场经济稳定性的图示法在经济学中称为蛛网模型。9.群体决策:根据若干人对某些对象的决策结果,综合出这个群体的决策结果的过程称为群体决策。10.直觉:直觉是人们对新事物本质的极敏锐的领悟、理解或推断。11.灵感:灵感是指在人有意识或下意识思考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猜测、思路或判断。12.想象力:指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将新感知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形象相互比较、重新组合、加工、处理,创造出新形象,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13.洞察力:指人们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初步分析能迅速抓住主要矛盾,舍弃次要因素,简化问题的层次,对可以用那些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以及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判断。14.类比法:类比法注意到研究对象与以熟悉的另一对象具有某些共性,比较二者相似之处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15.思维模型:指人们对原形的反复认识,将获取的知识以经验的形式直接储存于人脑中,从而可以根据思维或直觉作出相应的决策。16.符号模型:是在一定约束条件或假设下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等,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描述原型。17.直观模型:指那些供展览用的实物模型以及玩具、照片等,通常是把原型的尺寸按比例缩小或放大,主要追求外观上的逼真。18.物理模型:主要指科技工作者为一定的目的根据相似原理构造的模型,它不仅可以显示原型的外形或某些特征,而且可以用来进行模拟实验,间接地研究原型的某些规律。19.2倍周期收敛:在离散模型中,如果一个数列存在两个收敛子列就称为2倍周期收敛。20.灵敏度分析:系数的每个变化都会改变线性规划问题,随之也会影响原来求得的最优解。为制定一个应付各种偶然情况的全能方法,必须研究以求得的最优解是怎样随输入系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叫灵敏性分析。21.TSP问题:在加权图中寻求最佳推销员回路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在一个完备加权图中寻求最佳哈密顿圈的问题,称为TSP问题。22.随机存储策略:商店在订购货物时采用的一种简单的策略,是制定一个下界s和一个上界S,当周末存货不小于s时就不定货;当存货少于s 时就订货,且定货量使得下周初的存量达到S,这种策略称为随机存储策略。23.随机模型:如果随机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必须考虑,就应该建立随机性的数学模型,简称为随机模型。24.概

数学模型课后答案

数学模型课后答案

《数学模型》作业答案 第二章(1)(2012年12月21日) 1.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宿舍,333人住在B宿舍,432人住在C宿舍.学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 (1). 按比例分配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较大者; (2). §1中的Q值方法; (3).d’Hondt方法: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1,2,3,……相除,其商数如下表:

将所得商数从大到小取前10个(10为席位数),在数字下标以横线,表中A 、B 、C 行有横线的数分别为2,3,5,这就是3个宿舍分配的席位.你能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吗? 如果委员会从10个人增至15人,用以上3种方法再分配名额,将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比较. 解:先考虑N=10的分配方案, , 432 ,333 ,235321 ===p p p ∑==3 1 . 1000i i p 方法一(按比例分配) , 35.23 1 11 == ∑=i i p N p q , 33.33 1 22 == ∑=i i p N p q 32 .43 1 33 == ∑=i i p N p q 分配结果为: 4 ,3 ,3321 ===n n n 方法二(Q 值方法) 9个席位的分配结果(可用按比例分 配)为: 4 ,3 ,2321===n n n 第10个席位:计算Q 值为

2. 试用微积分方法,建立录像带记数器读数n 与转过时间的数学模型. 解: 设录像带记数器读数为n 时,录像带转过时间为t.其模型的假设见课本. 考虑t 到t t ?+时间内录像带缠绕在右轮盘上的长度,可得,2)(kdn wkn r vdt π+=两边积分,得 ??+=n t dn wkn r k vdt 0 )(2π ) 2 2 2 n wk k(r n πvt +=∴ . 2 2 2n v k w n v rk t ππ+=∴ 《数学模型》作业解答 第三章1(2008年10月14日) 1. 在 3.1节存贮模型的总费用中增加购买货物本身的费用,重新确定最优订货周期和订货批量.证明在不允许缺货模型中结果与原来的一样,而在允许缺货模型中最优订货周期和订货批量都比原来结果减少.

数学建模感想

学习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这学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使我感触良多: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让我了解了多种数学软件,以及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半个学期了,渐渐的对这门课程有点了解了。我觉得开设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是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断精确化、定量化、数字化,使得数学在各学科、各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而数学建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才要学的,也不仅仅是纯理论性的研究学习,这门课程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突破了以前大家对数学的误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结合教材内容说,在很多时候课本里的都是引用实际生产生活的例子,这样我们更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帮助,而并非是我们空想着学这门课有什么作用啊,简直是浪费时间啊什么的。现在我就说说我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首先,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我们肯定是要将现实问题的信息归纳表述为我们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数学模型的解答,最后一步我们要需要从那个数学世界回归到现实世界,也就是将数学模型的解答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从而进一步来验证现实问题的信息,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结果也需要用实际的信息加以验证。 这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实问题和数学建模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建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它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另一方面,只有当数学模型的结果经受住现实问题的检验时,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完成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的这一循环。 数学模型主要是将现实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其实,数学建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经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而在学习数学建模训练以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解决它的方法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知道该这样做,却不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己经在被数学建模训练中培养出的多角度、层次分明、从本质上区分问题的新颖多维的思考方式所替代。这种凝聚了许多优秀方法为一体的思考方式一旦被你把握,它就转化成了你自身的素质,不仅在你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也为你的成长道路印下了闪亮的一页。 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

数学建模题目及答案

09级数模试题 1. 把四只脚的连线呈长方形的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后稍微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试作合理的假设并建立数学模型说明这个现象。(15分) 解:对于此题,如果不用任何假设很难证明,结果很 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假设: (1)地面为连续曲面 (2)长方形桌的四条腿长度相同 (3)相对于地面的弯曲程度而言,方桌的腿是足够长的 (4)方桌的腿只要有一点接触地面就算着地。 那么,总可以让桌子的三条腿是同时接触到地面。 现在,我们来证明:如果上述假设 条件成立,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以长方 桌的中心为坐标原点作直角坐标系如图 所示,方桌的四条腿分别在A、B、C、D 处,A、、D的初始位置在与x轴平行,再 假设有一条在x轴上的线,则也与A、B,C、D平行。当方桌绕中心0旋转时,对角线与x轴的夹角记为θ。 容易看出,当四条腿尚未全部着地时,腿到地面的距离是不确定的。为消除这一不确定性,令() fθ为A、B离地距离之和,

()g θ为C 、D 离地距离之和,它们的值由θ唯一确定。由假设(1), ()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又由假设(3) ,三条腿总能同时着地, 故()f θ()g θ=0必成立(?θ)。不妨设(0)0f =(0)0g >(若(0)g 也为0,则初始时刻已四条腿着地,不必再旋转),于是问题归结为: 已知()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0)0f =,(0)0g >且对任意θ有00()()0f g θθ=,求证存在某一0θ,使00()()0f g θθ=。 证明:当θ=π时,与互换位置,故()0f π>,()0g π=。作()()()h f g θθθ=-,显然,()h θ也是θ的连续函数,(0)(0)(0)0h f g =-<而()()()0h f g πππ=->,由连续函数的取零值定理,存在0θ,00θπ<<,使得0()0h θ=,即00()()f g θθ=。又由于00()()0f g θθ=,故必有00()()0f g θθ==,证毕。 2.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 宿舍,333人住在B 宿舍,432人住在C 宿舍。学生 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合理的方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15分) 解:按各宿舍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列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设:A 宿舍的委员数为x 人,B 宿舍的委员数为y 人,C 宿舍的委员数为z 人。计算出人数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最大的整数进1,其余取整数部分。 则 10; 10=235/1000;

数学建模习题指导

数学建模习题指导 第一章 初等模型 讨论与思考 讨论题1 大小包装问题 在超市购物时你注意到大包装商品比小包装商品便宜这种现象吗?比如洁银牙膏50g 装的每支1.50元,120g 装的每支3.00元,二者单位重量的价格比是1.2:1,试用比例方法构造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1)分析商品价格C 与商品重量w 的关系。 (2)给出单位重量价格c 与w 的关系,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提示: 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其他成本。 单价随重量增加而减少 单价的减少随重量增加逐渐降低 思考题2 划艇比赛的成绩 赛艇是一种靠浆手划桨前进的小船,分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八人艇四种。各种艇虽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T.A.McMahon 比较了各种赛艇1964—1970年四次2000m 比赛的最好成绩(包括1964年和1968年两次奥运会和两次世界锦标赛),见下表。建立数学模型解释比赛成绩与浆手数量之间的关系。 各种艇的比赛成绩与规格 γβα++=3 2w w C w w c γβα++=-3 123 431w w c γβ--='-3 2943 4w w c γβ+=''-

第二章 线性代数模型 森林管理问题 森林中的树木每年都要有一批砍伐出售。为了使这片森林不被耗尽且每年都有所收获,每当砍伐一棵树时,应该就地补种一棵幼苗,使森林树木的总数保持不变。被出售的树木,其价值取决于树木的高度。开始时森林中的树木有着不同的高度。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案,在维持收获的前提下,如何砍伐树木,才能使被砍伐的树木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思考: 试解释为什么模型中求解得到的 为每周平均销售量会略小于模型假设中给出的1。 练习: 将钢琴销售的存贮策略修改为:当周末库存量为0或1时订购,使下周初的库存 达到3架;否则,不订购。建立马氏链模型,计算稳态下失去销售机会的概率和每周的平均销售量。 2.将钢琴销售的存贮策略修改为:当周末库存量为0时订购本周销售量加2架;否则,不订购。建立马氏链模型,计算稳态下失去销售机会的概率和每周的平均销售量。 第三章 优化模型 讨论题 1)最优下料问题 用已知尺寸的矩形板材加工半径一定的圆盘。给出几种加工排列方法,比较出最优下料方案。 2)广告促销竞争问题 甲乙两公司通过广告竞争销售商品,广告费分别为 x 和 y 。设甲乙公司商品的售量在两公司总售量中所占份额是它们的广告费在总广告费中所占份额的函数 又设公司的收入与售量成正比,从收入中扣除广告费后即为公司的利润。试构造模型的图形,并讨论甲公司怎样确定广告费才能使利润最大。 (1)令 (2)写出甲公司的利润表达式 对一定的 y ,使 p (x ) 最大的 x 的最优值应满足什么关系。用图解法确定这个最优值。 练习1 三个家具商店购买办公桌:A 需要30张,B 需要50张,C 需要45张。这些办公桌由两个工厂供应:工厂1生产70张,工厂2生产80张。下表给出了工厂和商店的距离(单位公里) , 857.0=n R ) (),(y x y f y x x f ++的示意图。。画出则)()()(,t f t f t f y x x t 11=-++= 。 )(t p

体会:数学建模的学习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专题七的学习,我知道了数学探究与数学建模在中学中学习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把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它,之后我们再把它放回到实际当中去,用我们的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规律。 知道了数学建模的几点要求:一个是问题一定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当中,了解和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现要提出的问题。同时,希望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当然也希望同学们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会通过实际上数学探究本身应该说在平时教学当中,老师有些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教学的,他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老师增加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就是这个问题就是有点儿全新性,解决的方案不是很明了,这样学生要有一个尝试,一个探索的过程查询资料等手段来获取信息,之后采取各种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养成与人交流的能力。 实际上数学探究本身应该说在平时教学当中,老师有些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教学的,他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老师增加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就是这个问题就是有点儿全新性,解决的方案不是很明了,这样的话学生要有一个尝试,一个探索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的关健词就是探究,探究是一个活动或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们比较强调是用这样的方式影响学生,让他主动的参与,在这个活动当中得到更多的知识。 探究的结果我们认为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希望探究出来一个结果,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改变他的学习方式,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我们也关心,大家也可以看到在标准里面,有非常突出的数学建模的这些内容,但是它

初等数学建模试题极其标准答案

1.你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走到另一处,雨速是常数,方向不变。 你是否走得越快,淋雨量越少呢? 2.假设在一所大学中,一位普通教授以每天一本的速度开始从图书 馆借出书。再设图书馆平均一周收回借出书的1/10,若在充分长的时间内,一位普通教授大约借出多少年本书? 3.一人早上6:00从山脚A上山,晚18:00到山顶B;第二天,早 6:00从B下山,晚18:00到A。问是否有一个时刻t,这两天都在这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 4.如何将一个不规则的蛋糕I平均分成两部分? 5.兄妹二人沿某街分别在离家3公里与2公里处同向散步回家,家 中的狗一直在二人之间来回奔跑。已知哥哥的速度为3公里/小时,妹妹的速度为2公里/小时,狗的速度为5公里/小时。分析半小时后,狗在何处? 6.甲乙两人约定中午12:00至13:00在市中心某地见面,并事先 约定先到者在那等待10分钟,若另一个人十分钟内没有到达,先到者将离去。用图解法计算,甲乙两人见面的可能性有多大? 7.设有n个人参加某一宴会,已知没有人认识所有的人,证明:至 少存在两人他们认识的人一样多。 8.一角度为60度的圆锥形漏斗装着10 端小孔的 面积为0.5 9.假设在一个刹车交叉口,所有车辆都是由东驶上一个1/100的斜

坡,计算这种情 下的刹车距离。如果汽车由西驶来,刹车距离又是多少? 10. 水管或煤气管经常需要从外部包扎以便对管道起保护作用。包扎时用很长的带子缠绕在管道外部。为了节省材料,如何进行包扎才能使带子全部包住管道而且带子也没有发生重叠。 :顶=1:a:b ,选坐v>0,而设语雨速 L( 1q -+v x ),v≤x Q(v)= L( v x -q +1),v>x 2.解:由于教授每天借一本书,即一周借七本书,而图书馆平均每周

(完整版)数学模型第二章习题答案

15.速度为v 的风吹在迎风面积为s 的风车上,空气密度是ρ ,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风车获得的功率P 与v 、S 、ρ的关系. 解: 设P 、v 、S 、ρ的关系为0),,,(=ρs v P f , 其量纲表达式为: [P]=32-T ML , [v ]=1-LT ,[s ]=2L ,[ρ]=3-ML ,这里T M L ,,是基本量纲. 量纲矩阵为: A=) ??????? ???---ρ()() ()()()()(001310013212s v P T M L 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 ??=--=+=-++0 30 32221414321y y y y y y y y 它的基本解为)1,1,3,1(-=y 由量纲i P 定理得 1131ρπs v P -=, 1 13ρλs v P =∴ , 其中λ是无量纲常数. 16.雨滴的速度v 与空气密度ρ、粘滞系数μ和重力加速度g 有关,其中粘滞系数的定义是:运动物体在流体中受的摩擦力与速度梯度和接触面积的乘积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粘滞系 数,用量纲分析方法给出速度v 的表达式. 解:设v ,ρ,μ,g 的关系为(f v ,ρ,μ,g )=0.其量纲表达式为[v ]=LM 0T -1,[ρ]=L -3MT 0 , [μ]=MLT -2 (LT -1L -1 )-1L -2 =MLL -2T -2 T=L -1 MT -1 ,[g ]=LM 0T -2 ,其中L ,M ,T 是基本量纲. 量纲矩阵为 A=) ()()()()()() (210101101131g v T M L μρ??????????----- 齐次线性方程组Ay=0 ,即 ??? ??==+=+0 2y -y - y -0 y y 0y y -3y -y 431 324321 的基本解为y=(-3 ,-1 ,1 ,1) 由量纲i P 定理 得 g v μρπ1 3 --=. 3 ρ μλg v =∴,其中λ是无量纲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