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的公民哲学

合集下载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物简介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物简介

人们免受自然状态的威胁
02
国家的权力与义务
• 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人民通过签订社会契约,
将自己的部分自由交给国家
• 国家有义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维护社会秩

03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 虽然国家拥有绝对权力,但霍布斯认为,国家权力应该
受到限制,以防止滥用
• 他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认为国家应该遵循自然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物简介
DOCS
01
托马斯·霍布斯生平与背景
托马斯·霍布斯出生地与成长经历
职业生涯初期
• 1610年,霍布斯开始在卡文迪什家族担任家庭教师,教授拉丁文和
希腊文
• 1613年,他成为了一位私人秘书,为贵族和政治家提供文学和政治
• 他主张宗教应该与国家权力相分离,
• 为了维护和平与秩序,人们需要签
循法律和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
保持独立性
订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03
霍布斯的代表作品与影响
《利维坦》的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主要内容
• 《利维坦》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哲学著作,当时英
• 《利维坦》详细阐述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利维坦

受教于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
•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霍布斯对古希腊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 1615年,霍布斯前往巴黎大学学习,结识了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
笛卡尔和伽桑狄
与哲学家伽桑狄的辩论
• 在巴黎大学期间,霍布斯与伽桑狄就实体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 这场辩论使霍布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哲学立场,为他后来的哲学创作

浅谈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谈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谈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摘要】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重视,体现在其政治理论中。

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和民主政治等。

在霍布斯的观点中,自由主义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

他强调了个人自由和法治的重要性,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自由主义思想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个人权利和自由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自由主义思想,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关键词】霍布斯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观点、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自由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背景介绍、霍布斯政治哲学概述、总结观点、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深受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17世纪的英国,英国内战爆发,君主制度逐渐崩溃,议会制度开始兴起。

人们开始思考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限制,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成为热议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观点,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布斯主张人类天生平等,拥有自然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当由人民授予,并且政府只有在执行人民意志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性。

霍布斯的自由主义观点对于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一种挑战,但也为后来的自由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霍布斯认为个人自由不仅是一种自然权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的重要条件。

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思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强调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

霍布斯的观点启发了后世众多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政治理论对于当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霍布斯的自由主义思想不仅在其时代具有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2 霍布斯政治哲学概述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他提出了许多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追问公民政治教育的所以然——以哲学家霍布斯的视角

追问公民政治教育的所以然——以哲学家霍布斯的视角

追问公民政治教育的所以然——以哲学家霍布斯的视角
王军伟
【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5)002
【摘要】霍布斯对哲学的定义要求哲学能够“产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结果”,这说明哲学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其自身以外的实际结果上,同时也暗示公民大众无须学习哲学就能享受到哲学带来的结果,但哲学会诱使他们启用自己的私己判断,而私己判断是引起意见纷争从而引致国家解体的罪魁祸首,不许公民大众思考哲学同时又希望他们运用自己的公民义务,这个悖论只有依靠政治教育才能加以解决.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军伟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02
【相关文献】
1.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当代大学生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J], 罗大蒙;刘春辉;
2.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当代大学生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J], 罗大蒙;刘春辉
3.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公民身份的养成——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J], 罗大蒙;刘春辉
4.公民教育能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J], 叶方兴;孙其昂
5.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公民身份的养成——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 罗大蒙;刘春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总结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总结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总结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他的思想主张以及政治哲学体系被称为霍布斯主义。

霍布斯的理论对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的理论主要关注权力、政府和社会契约等议题,并试图建立一种基于权力和利益的政治秩序。

下面将对霍布斯的思想主张进行总结。

1. 人性观点:霍布斯认为人的本质是自利的和自私的,追求权力和享乐是人的本性。

他认为人之间的竞争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2. 自然状态:霍布斯提出了“自然状态”概念,认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统治,人类将会陷入“万人为敌”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人人自卫,抢劫和暴力行为层出不穷。

3. 社会契约: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混乱和危险,霍布斯主张人们应当达成社会契约,并放弃一部分自由来换取保护和安全。

他认为人民应当将权力交给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 统治者的权力:霍布斯主张统治者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力,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应当是不受限制的,不可挑战的。

霍布斯认为人们将自己的权力转交给统治者,以免陷入混乱和冲突。

5. 绝对主权:为了确保统治者的权力得到维护,霍布斯主张建立一个绝对主权的政府。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拥有无限的权力,而人民则没有权利对其行为进行干涉。

只有通过维护统治者的权力,社会才能稳定和有序。

6. 国家的目的:霍布斯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他认为政府应当通过维持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来实现这一目的。

政府的任务是为人民提供和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7. 人民的义务:霍布斯主张人民应当服从统治者的权威,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他认为人民没有权利反抗或废除统治者,因为只有统治者的权力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8. 宗教观点:在宗教方面,霍布斯提出了宗教和国家应当相统一的观点。

他主张国家应当控制宗教事务,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一致。

9. 选举与民主:虽然霍布斯主张统治者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力,但他并不完全排斥选举和民主。

霍布斯的公民哲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作用125

霍布斯的公民哲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作用125

霍布斯的公民哲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作用作者赵严严指导教师高寿平摘要:霍布斯的公民哲学(政治哲学)脱离了神学和君权神授思想,从而破除了传统政治思想中的迷信成分,从哲学的高度来深刻的思考并阐述他的建国思想,人性则是霍布斯哲学的有力武器。

霍布斯不仅系统的提出了他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契约论观。

极大地区别于洛克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然而,霍布斯并未在此浅尝辄止,而是力保“利维坦”的合理存在性。

本文指出,霍布斯从“国家制度”、“君主臣民”等等方面介绍了利维坦这只猛兽在国家建立的结构,并为此结构的坚固建构而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霍布斯政治思想公民哲学Hobbes Citizen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RoleAbstract:Hobbes citizen philosophy (political philosophy) out of theology and the monarchy granted thoughts, thus breaking down the superstitious com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 thinking and elaborating his thoughts profoundly from the height of philosophy, and founding of human nature is the powerful weapon of Hobbes philosophy . Hobbes not only put forward of his "people-oriented" social contract theory viewpoint systematically, which greatly differs from Locke and Rousseau's social contract theory,but also 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sent and try his best to prove the reasonable existence of "the leviathan". This paper points out, Hobbes introduces how the leviathan this only animals roamed the countries to establish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structure of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oposed building from the aspect of "national system", "the sovereign subjects" and so on.Key words: Hobbes Political thinking Citizen philosophy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出生于战乱年代,是一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人。

《利维坦》政治思想评价

《利维坦》政治思想评价

《利维坦》政治思想评价【摘要】《利维坦》是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代表作品,其中探讨了君主论、社会契约论、权力观、国家观和公民责任观。

本文对这些思想进行全面评价,并指出《利维坦》在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对霍布斯的君主论进行评价时,我们看到他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力和人民的服从。

而在社会契约论中,霍布斯认为人们为维持社会秩序而形成契约,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权力观中,他认为权力是维持秩序的基础,国家是权力的集中体现。

在国家观和公民责任观中,霍布斯强调人民要服从国家权威,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论部分则强调《利维坦》的现实意义在于提供了社会秩序维护的理论基础,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利维坦》、政治思想、君主论、社会契约论、权力观、国家观、公民责任观、现实意义、启示、政治哲学史、评价、结论1. 引言1.1 《利维坦》政治思想评价概述《利维坦》政治思想是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代表作品,被称为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本书主要探讨了权力、国家和社会契约等政治问题,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评价《利维坦》政治思想时,我们不仅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霍布斯在书中提出的君主论、社会契约论、权力观、国家观以及公民责任观等观点,都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意义。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利维坦》所提出的政治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代政治思想。

对《利维坦》政治思想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霍布斯的政治理论,还有助于我们思考政治问题,指导实际政治实践。

2. 正文2.1 对《利维坦》中的君主论进行评价《利维坦》中的君主论是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君主在霍布斯看来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

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契约,人民将其自然权利委托给君主,以换取社会秩序和安全。

霍布斯认为君主应该拥有绝对权威,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君主的权力不受限制,他可以制定法律、收税和动用军队等,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

硕博考试之霍布斯专题

硕博考试之霍布斯专题

霍布斯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创立了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机械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和国家学说。

他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以“物体”范畴为核心,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部分组成。

“公民哲学”又可分为伦理学和政治学。

1.论自然(1)物体(霍布斯—物体):物体就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思想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它占有空间,能够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或被人们的理性所理解。

霍布斯的物体定义概括了当时数学的力学的发展成果,克服了培根物质观的朴素性,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他认为,物质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

世界统一于物质,除了物质实体以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的实体。

所谓世界,就是无数的物质实体的总和。

物体的根本特性是广延,即占有空间;反之,没有广延,不占有空间的东西,就不是物体,就是不存在,或非存在。

他强调一切东西都是物质实体,根本否定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存在。

从机械唯物论出发,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从而“消灭了培根哲学中的有神论偏见”,并从机械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批判笛卡尔的二元论:霍布斯依据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对笛卡尔的二元论进行了批判。

笛卡尔认为存在着物质与精神两种实体,二者互不相干,彼此独立。

物质的特性是广延,但不能思维;精神的本质是思维,而不占有空间。

霍布斯指出:不能想象没有思想者的思想。

从事于思想的东西是具体的,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只能从具体的或物质的形态去了解……我们不能把思想同思想的物质分开。

(3)偶性:霍布斯认为,偶性不是指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质。

物体是主体,偶性是物体的特性,是人们了解物体的方式。

偶性存在于物体中;它能作用于人们的心灵,造成观念或概念;人们认识物体,只有通过认识偶性才能达到;认识了偶性,也就认识了物体。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是什么霍布斯的思想主张霍布斯的哲学主张又分为自然哲学、偶性哲学,自然哲学其意思就是霍布斯指出就是某个东西,是由于它的广袤,所以把它叫做物体,它的存在并不是依赖我们的思想而生存,所以说这个物体它是独立存在的。

霍布斯的物体的解说充分的突出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成效,霍布斯完全的呈现机械唯物主义。

偶性哲学,霍布斯提出偶性就是存在物体是不被看到的物体,它的存在于某个物体中,不能因为你的看不到就说他不存在。

霍布斯通过用机械的方式把人的存在,也看作是自然的物体,人不过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但是人也得遵从自身的生存规律。

政治思想的主张就是霍布斯主要提倡的是国家要订立的制度,霍布斯通过他的假设自然状态的情况进行过的分析,从而引出的人们想要和谐的生活就要走出自然生存的状态。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他主要张契约论,就是说人要促成国家的主要因素就是,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部分,要想人人相互平等,就要签订合约,并推选出主宰者来掌控,从而形成国家。

但前提是主宰者也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每个事情,否则就失去了走出自然状态的初衷,所以霍布斯的思想主张主要的意思是霍布斯讲述生存之道,让人能够产生的仁爱之心。

英国霍布斯的著作介绍霍布斯全名托马斯·霍布斯生于一五八八年死于一六七九年,英国人,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

托马斯·霍布斯的著作主要有《论公民》、《利维坦或物质·形式或教会的·世俗的国家权力》、《论物质》、《论人》、《贝希莫特》等多部著作。

《利维坦》这本书简述了霍布斯的思想主张,阐述了国学,国家就是指伟大的利维坦是人造的人,主权是他的灵魂,关节是由组成,其神经是奖罚的体现,它所要获利的是拥有的财富,它的事业需要安全,记忆是顾问,然而它的健康需要和平,否则动乱就会成为它的疾病,内战必定会让它走向死亡,这一切又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它的理智。

霍布斯的著作《利维坦》分为4个部分,它就是论人、论国家、、论基督教国家、论黑暗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布斯的公民哲学
彭聪08036010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国家之中,但是我们对于国家的理解却大多是模糊的,甚至不去思考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国家是这个样子,而更多的是考虑具体的关乎自己利益的实践活动,这样我们丢失了自己的心灵生活的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我们物质追求的原因和目的,如何最大化我们的利益以及如何使我们的利益与自身的幸福快乐契合起来,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题目。

几百年前的霍布斯却不是一个安于现状和前人学说的人,他希冀建立一个崭新的关于人和国家的理论体系以奠定国家形成的基础以及公民的概念。

虽然学习过经院哲学,有过请教传统思想和贵族观念的渗透,他核心上还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看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以纯粹人的视野远眺的,他把人作为主体分析社会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性使人们认识到国家的形成过程是伴随着人的历史的自然的发
展的洪流的,国家的形成是必然地达到满足人的客观需求的,所以国家中的主体公民的观念就不能简单地承认其存在而已,更重要的是探寻其中的规律性和反思所能带来的理论的创新。

霍布斯提出了自然欲望公理和自然理性公理的概念,大致是说人是一种欲望的存在,这种欲望是一种追逐权力欲,一种是别人屈服于自己,就像野兽之间的争斗是为了征服对手,人也潜在地追求自己的在别人面前的重要性,他归结这种现象是虚荣自负,每个人都希望感受自己的特权,高傲地感受自己的强势,并且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优势,这样他体会到欢愉,体会到虚荣自负的好处,然而这样,人和人都想拥有这样的优势和虚荣的高傲地位,就必然地产生冲突和战争,这样人和人从本质上都是敌人,都是互相攻伐的对象,在这样互相的攻击中,人现实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感受到危险地逼近,更重要的是,人因此诚惶诚恐,总是担心自己丢失了最宝贵的生命,因此担心开始蔓延开来,在这个过程中人开始逐渐理解死亡,理解了原来互相杀伐不是最总的恶的根源,最终的恶是死亡以及死亡所带来的持久的恐惧,它使人没有了和平的快乐,甚至连先前的幻想世界中自满的体会和在别人的赞扬评价世界中的快乐也被冲淡乃至完全丧失,这死亡恐惧就是自然理性公理。

一方面人希望为在他人面前的胜利为争斗,这样他得到了虚荣自负的快乐感,另有一方面他又要苦恼于别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威胁,这样他斗争的意气就逐渐消沉,宁肯保住自己的生命也不再去体会褪了色的快乐。

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结束人与人之间互相杀戮的状态而使大家都保持着理性的意味,人和人团结了起来,因为他们终于认识到他们共同的敌人是死亡本身,而不是另一个人,这样人基本上和谐共处。

这样就提出了公民哲学的第一要点:生命的保存。

在对正义行为的判断中,产生了这样的标准,凡是符合人的生命的保存的目的才是正义的,任何违反这一准则的行为都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对于死的恐惧带有一种无法逃避性。

正义的人的定义也就是说他自觉自愿地因为对于死亡的惧怕遵守法律,这种内在的遵从恰恰契合了国家赖以成为可能的内因;而非正义的人却恰好相反,他们只是因为惧怕惩罚才遵守国家法律,他们没有想与国家的内在目的相一致。

所以合格的公民是理性大于欲念的自身与国家的统一体,他们清楚地知道国家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根本上是对于生命的保存,丢掉了这个根基其他一切都是空谈,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为什么西方国家为什么对于人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惊
人的程度,人的生命是最美丽的花朵,是上帝造出的最精致的工艺品,所以人的价值决定了人的行为与着内在价值的符合。

虽然霍布斯还没有完全从基督教《圣经》中摆脱出来,但是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出人本主义思想从萌发走向成熟的道路,天命天意还是很重要的传统观念,但是从人的角度看问题已经成为几乎不可逆转的方向,也将合理地继续存在下去。

仅仅谈及国家的建立的原因,却缺乏以什么为公民生存的根本肯定是不充分的,所以下一步,霍布斯进而说到了保存生命的方法,也是公民哲学的第二要点:劳动和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当人开始实际地思考超过互相攻击的层面以后,必然会产生如何使自己的幸福更加的完满的问题,这是首要的考虑就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充实,即使是追求斯宾诺莎所说的“精神幸福”,也还是要建构在物质基础之上的,从非洲大陆的贫困就可看出,没有物质充裕的基础很难让人去进而追求精神的高尚、荣耀、深刻和不朽。

所以人就只有靠着自己的劳动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开始创造价值,人必须在社会中劳动,每个人都平能的享有劳动以及随劳动而来等值的价值的权利,这样的自然权利是不容侵犯的基本权利。

在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作品《飘》中,爱尔兰后裔的斯嘉丽最终也意识到了父亲所说的土地是唯一靠得住的东西的意味,土地意味着劳动,创造价值,意味着生活新的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收税人要收走庄园的时候,斯嘉丽不顾一切地为了保住庄园去亚特兰大求助。

而且在现在美国的价值观中hard work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环,在长久的西进运动中由于宅地法,多少人因而奋不顾身地去获得土地创造价值,创造自己的财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一个国家当公民都崇尚劳动,崇尚劳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价值时,毋庸置疑,这个社会更加朝着创造价值前进,这样公民的自我保存也就更加坚实而稳定了。

但是国家的理想状态是假设多有的公民都是理性人的方面高于欲望的方面,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肯定还有少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无意中违反了这些原则,那必然会在大体的和平状态中制造不和谐的因素,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每个公民的权利,就要全体公民订立起一套社会契约,每个公民为了达到自我的保存都自愿地一致地放弃一部分的自由,这部分自由将转交给国家,国家保证公民一部分自由丧失的同时能够享有更多的私人的不涉及他人利益得失的自由,能享有符合所有公民目的的共同自由,这样表面上看自由的数目减少了,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自由与权力数目而做出的共同契约,这就是公民哲学的第三个方面:社会契约与法律的制定。

社会契约论的涵盖内容就更加宽泛了,他具体规定了公民个人牺牲了哪些自由而同时获得了哪些权益,这样就是社会的运行处于非常清晰地状态下,每个人的利益得失都很清楚地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之下得以解决。

这样当一个系统的国家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人就能更好地在其中实现自我,达到更高的追求和目标。

当然,对于公民和国家的思考远没有完成,仍然需要解决更多具体问题,具体的社会学问题会更为复杂,但是从霍布斯几百年前提出的理论,我们仍能看出它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性和合理性,我们很多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对于人生命的尊重和崇尚,没有将人的劳动和相应所创造的价值合理结合,也就是更为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我们都能从霍布斯的公民哲学的理论中有所进益,有所收获。

特别是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努力理解这个世界,仍然怀着古希腊早期哲学家那种惊异的态度看世界,这样我们增加了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就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