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哲学思想探究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政治哲学家,他的政治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以其对人类本性、社会组织和政府形式的深刻分析而闻名,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特点,以及其在当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特点主要包括对人类本性的悲观论述、绝对主权的主张和社会契约论的提出。
在对人类本性的悲观论述方面,霍布斯认为人类是自私、好斗和贪婪的,这种本性使得人们在没有统一的政府组织和规则约束下,会陷入永无止境的争斗和混乱之中。
他在《人类本性》一书中写道:“在这种状态中情况无非是寿命短促、孤寂、暴力和混乱。
”霍布斯的悲观论述对其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现代政治理论分析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角度。
霍布斯主张建立绝对主权的政府。
他认为在人类本性的基础上,唯一能够确保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政府组织,这个政府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以便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防止人们不断的争斗。
在《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写道:“为了能够保持社会秩序,人们必须把所有权利都交给一个绝对主权的统治者,这个统治者可以通过行使权力来确保社会秩序。
”霍布斯的绝对主权理论对现代政治法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君主制和专制政府的发展。
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在《利维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
他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会陷入无尽的争斗和混乱之中,为了走出这种状态,人们需要通过签订一个社会契约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组织,使其拥有绝对的权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确保社会的秩序和安定。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为后来政治思想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式,也对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特点主要包括对人类本性的悲观论述、绝对主权的主张和社会契约论的提出。
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也对当代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布斯的哲学思想

霍布斯的哲学思想自然哲学1、论物体霍布斯指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就是物体,关于物体,他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有广袤,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说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
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霍布斯的物体定义概括了当时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成果,克服了培根物质观的朴素性,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霍布斯认为,物质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
世界统一于物质,除了物质实体以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的实体。
所谓世界,就是无数的物质实体的总和。
2、偶性偶性是霍布斯提出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这一范畴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用来的,但他对偶性的理解又不同于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质。
物体是主体,偶性则是物体的特性。
他对偶性作了如下的解释:一个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按照霍布斯的观点,偶性并非脱离开物体,在物体之外存在的东西,恰好相反,它存在于物体中,为物体自身所具有;它能作用于我们的心灵,造成观念或概念;我们认识物体,只有通过偶性才能达到,认识了偶性,也就认识了物体。
因此,也可以把偶性看作是人们了解物体的方式。
2、运动运动是霍布斯在研究偶性时着重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他指出,与广延不同,运动是物体可有可无的特性,它既可以产生,也可以消灭。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既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同物质惰性论相对应,在运动形式的问题上,霍布斯只看到一种运动形式,即机械的位置移动。
运动是不断地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
浅谈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谈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摘要】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重视,体现在其政治理论中。
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和民主政治等。
在霍布斯的观点中,自由主义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
他强调了个人自由和法治的重要性,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自由主义思想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个人权利和自由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自由主义思想,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关键词】霍布斯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观点、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自由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背景介绍、霍布斯政治哲学概述、总结观点、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深受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17世纪的英国,英国内战爆发,君主制度逐渐崩溃,议会制度开始兴起。
人们开始思考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限制,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成为热议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观点,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布斯主张人类天生平等,拥有自然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当由人民授予,并且政府只有在执行人民意志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性。
霍布斯的自由主义观点对于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一种挑战,但也为后来的自由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霍布斯认为个人自由不仅是一种自然权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的重要条件。
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思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强调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
霍布斯的观点启发了后世众多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政治理论对于当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霍布斯的自由主义思想不仅在其时代具有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2 霍布斯政治哲学概述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他提出了许多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1. 引言1.1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概述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后世的政治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以其对人性、社会契约和国家的观念而闻名,他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霍布斯主张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只有强有力的君主才能确保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他的权力理论强调人们应该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君主,以换取安全和秩序。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则是他的政治理论的基石,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契约同意放弃部分自由权利,以换取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正文2.1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生活在无政府、无法律、无公共权威的状态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每个人都处于对其他人的威胁之下。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敌对、竞争和不信任。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丛林法则,导致人们相互之间的战争和混乱。
为了摆脱自然状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需要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一个社会统治形式,这就是政府的存在和合法性所基于的理论基础。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强调个人本位的利益,因此他认为人们需要通过社会契约来放弃一部分自由,以换取集体安全和秩序。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成为社会契约的执行者和监管者,确保个人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约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都受到了霍布斯理论的启发。
在现代社会,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为我们理解政治权力、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2 霍布斯的人性观念霍布斯的人性观念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之一,他认为人性本质是自私、野蛮和贪婪的。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总结

霍布斯的思想主张总结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1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他的思想主张以及政治哲学体系被称为霍布斯主义。
霍布斯的理论对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的理论主要关注权力、政府和社会契约等议题,并试图建立一种基于权力和利益的政治秩序。
下面将对霍布斯的思想主张进行总结。
1. 人性观点:霍布斯认为人的本质是自利的和自私的,追求权力和享乐是人的本性。
他认为人之间的竞争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2. 自然状态:霍布斯提出了“自然状态”概念,认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统治,人类将会陷入“万人为敌”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人人自卫,抢劫和暴力行为层出不穷。
3. 社会契约: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混乱和危险,霍布斯主张人们应当达成社会契约,并放弃一部分自由来换取保护和安全。
他认为人民应当将权力交给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 统治者的权力:霍布斯主张统治者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力,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应当是不受限制的,不可挑战的。
霍布斯认为人们将自己的权力转交给统治者,以免陷入混乱和冲突。
5. 绝对主权:为了确保统治者的权力得到维护,霍布斯主张建立一个绝对主权的政府。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拥有无限的权力,而人民则没有权利对其行为进行干涉。
只有通过维护统治者的权力,社会才能稳定和有序。
6. 国家的目的:霍布斯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他认为政府应当通过维持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来实现这一目的。
政府的任务是为人民提供和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7. 人民的义务:霍布斯主张人民应当服从统治者的权威,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他认为人民没有权利反抗或废除统治者,因为只有统治者的权力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8. 宗教观点:在宗教方面,霍布斯提出了宗教和国家应当相统一的观点。
他主张国家应当控制宗教事务,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一致。
9. 选举与民主:虽然霍布斯主张统治者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力,但他并不完全排斥选举和民主。
霍布斯思想总结与体会

霍布斯思想总结与体会霍布斯思想总结与体会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认为是社会契约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利维坦》被视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霍布斯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社会和法律理论,并对后来的哲学及政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霍布斯思想的总结与体会。
首先,霍布斯的思想强调人性的自利本性。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追求权力、财富和满足感。
在他看来,人们之间的斗争和争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无休止的竞争状态称为“战争的状态”。
因此,人们需要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一个统治者,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其次,霍布斯的思想强调了政府的合法性。
他认为政府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选择和委托,并通过契约建立。
人们自愿放弃一部分权力和自由,以换取安全和秩序。
政府因此具有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利益的责任。
第三,霍布斯的思想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根据他的观点,国家是最重要的政治实体,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力。
国家的权力不受限制,不服从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
这种国家主权的概念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霍布斯的思想提出了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他认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恢复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在他看来,为了实现社会稳定,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军队和执法机构,并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政府的权威和统治需要得到人民的尊重和听从。
综上所述,霍布斯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政治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观点强调了人性的自私本性以及社会契约的合法性,提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和国家主权的概念。
他的思想理论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它们对于我们理解政治秩序如何建立和维护,以及政府如何保护人民利益和权益,都提供了有力的启示和指导。
霍布斯哲学思想探析

时代经 贸 E C O N O M I C & T R A D E U P D A T E
投稿 邮箱 :w t o s d j m@1 6 3 . t o m
霍 布 斯 哲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想 探 析
林 蓉
泉州 3 6 2 0 0 0 ) ( 中共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委党校。福建
【 摘 要 l霍布斯是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霍布 斯认为 ,物质是永恒的,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 的一切性质 ,人是 自 然物体,同 其它的 自 然物体没有本质 的区别。霍布斯认为 ,一切观念都是外部事物在人心 中的影像,根本没有天赋观念 ,每个人都按照 自己的本性而生活,这种状态就是 自然状态。人们要求保存 自己和对死亡的恐惧必然使人们产生求取和平,摆脱 战争状态的愿望 。霍布斯认为 ,自然权利和 自然法之间是有矛盾的,前者要求无 限制的 自由,后者则具有 约束性 霍布斯认 为,在 自然状态中,人们按 自己的本性生活着,人 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 人权利和利益。翟布斯认为 无论任何体 制或政体的社会 ,都可 能面临两种危险 :一为专制;一为无政府 的动乱状态。但是他说 ,后者 比前者更坏。因此他的名言是 : “ 一个最坏的政府也 胜于没有政府。 霍布斯还认 为,自然权利和 自然法之间是有矛盾 的,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因果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客观 的而且是必然的。霍布斯的这些哲学
思想对当时及后世起着 巨大的影响。 【 关键词 】霍布斯;生平与著述 ;主要哲学思想 ;后世影响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

霍布斯及其政治思想特点的探究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英国近代哲学家,他的政治思想被誉为“契约论”,认为人类社会要有秩序、和平,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来统治、管理人民。
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展现在《利维坦》一书中。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霍布斯认为,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共识,即“契约”所建立的政治体系。
他认为人们在原始状态下是孤立无援的,为了自身利益与安全,人们必须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
因此,政治权力来源于契约,而非天赋、神授等。
二、主张对治理者束缚在霍布斯看来,国家是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签署契约来实现利益平衡的产物。
契约既给予了国家的治理者一定的权力,也限制了他的行动。
治理者必须尊重人民的权利,否则当权者的行为将被视为“奉行暴政”,人民有权反抗并推翻当政者。
三、认为人性本恶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人类的欲望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没有关爱、良心与道德等概念。
人生来就有自私自利的本能,这种本能只能在有组织的政治和社会框架下才得以平衡、调节和限制。
人性本恶的观点在当时的哲学思想中属于一种悲观主义的思想。
四、强调国家权力的维护国家权力是维护社会秩序、统一权力的中心,霍布斯认为,国家权力必须得到维护,如果权力丧失了对社会的控制,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动荡和混乱,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都是一种威胁。
在霍布斯的眼中,政治秩序来自于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体制,为了维护国家的权威,必须消除人民之间的内部矛盾并清除反抗国家的势力。
总之,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体现出对社会秩序、社会控制和国家统一的强调,他强调政治秩序的实现是以权力渐进合法化的方式进行的,而非通过暴力征服与统治。
他的政治思想无疑在那个时代的英国有着相当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布斯哲学思想探究
摘要霍布斯作为英国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他对人性的分析,人与人之间契约的形成以及国家的起源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为我们探究现代国家的起源以及西方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具有当下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性自我保存契约
托马斯·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
他所著的《利维坦》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在书中霍布斯“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阐述了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社会基础与政府合法性的看法。
1霍布斯的人性思想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自己的本性生活着,人的本性是什么?是趋利避害。
无休止地追求个人权利和利益。
他说“:我认为人类的共同欲望就是追求权利,至死为止。
”这样,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争执,而争执的原因有三:第一竞争;第二猜疑;第三荣誉。
争执的目的是求利、求安全、求名。
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一个人都要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权力,从而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人与人就像狼一样处于战争状态。
“这种战争乃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
”
①没有善良与邪恶、是非曲直、唯有欺诈和力量,一切陷入混乱之中。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罗列了种种使人们陷入战争状态,然而他仍然强调了还有一种欲望能够作为人类自我救赎的动力和源泉,那就是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欲望。
人类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死亡,所以,在霍布斯看来,死亡尤其是无法预测的暴力死亡,才是最大的恶。
避免死亡是人的共同欲望。
按照霍布斯的理解,“每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②所谓善的行为就是一切能够保存生命的行为,对每个人来说,首要的———善,就是他自己的自我保存。
它不仅意味着保存生命,而且包含着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对荣誉和财富等的追求。
霍布斯的善,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纯的生命有机体,而是考虑到人类整体。
霍布斯强调自我保存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善时,他似乎是在提出一个规范性的主张。
所以对他来说,自我保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原则,而是作为理性法则的道德基础道德规范。
霍布斯已经意识到,简单的个人欲望或许只能产生具有公共约束的行为,但是只有从欲望出发将其上升为一种普遍性的义务才能诞生一种全新的道德,而自我保存所具有的宽泛而抽象的意义则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具有了产生约束人的道德行为的可能。
2契约的形成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人人处于战争状态,也就是人人自危的,这对人的本性来说,要求自我保存较之要求占有一切更为根本。
这时,人的理性便颁布第一条自然法,寻找和平、信守和平;第二条自然法是如果别人也愿意这样做时,一个人在为了和平与保卫自己的范围内,会想到有必要自然放弃这种一切事故的权利,他应该满足于且有和别人一样多的自由,这恰如他愿意允许别人和自己一样多的自由。
也就是说,人们要达到自己保存的权利,就必须放弃占有一切的权利。
自然法还有许多,但他认为可以把所有的自然法归为明白清晰的一条,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他又认为,理性颁布的自然法仅是道德上的约束力,而人性又是恶的,不能让人人都按理性行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使人畏惧的权力来支撑自然法的施行,自然法就无法维护,人们还是处于人人自危的境地。
于是,人们为了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相互之间就按契约行事。
所谓契约,就是权力的相互转让把他们所有的自然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把大家的意志
变为一个意志。
3国家的起源
指定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担当起他们的人格,集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说是国家,承担着这个人格的人,叫做元首,拥有主权,这就是说,这样一个人格的集合体,就是国家,交出权力的人是臣民,接受权力的人是国家元首拥有主权。
以上我们分析了霍布斯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总的来说就是,在国家产生以前,由于缺乏一个最高权力的存在,自私自利的人性必然造成一个人人相互为战的状态;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我保全,人们在自然法的指引下,互相订立契约,放弃自己的权利,把它交给一个主权者,由主权者来代表他们的人格,这就是国家的产生。
在这一论证过程中,霍布斯由于深入、系统地发展了普遍利己主义的人性观、非道德的政治观和暴力国家观,从而奠定了其近代政治学开创者的地位。
4理论缺陷
在理论缺陷上,由于霍布斯功利主义伦理观建立在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观基础上,其缺陷是明显的:首先,其人性观是片面的,因为就人性既有自保利己的需要,又有道德需要。
而霍布斯只看到人性的低层次即感性的利己方面。
就现实性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霍布斯只看到人性的生物性方面,而未看到人性的社会性方面。
其次,其自然律是虚假的,作为基本律的第一自然律包含着错误的假设前提:和平因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而没有一个共同的准则。
每个人都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考察和平,结果就达不到和平。
所以第一自然律是虚假的,作为其他派生的自然律也就站不住脚了。
再次,由自然律推演出的绝对君主专制理论是不合时代潮流的。
霍布斯认为和平只有靠君主独裁,政治强力才能取得。
5霍布斯的时代精神
尽管霍布斯的哲学理论中有缺陷,但是他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一方面,关于主权者的职责。
霍布斯认为,主权者无论作为君主还是一个议会,其职责都取决于人们赋予主权时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便是为人民求得安全。
霍布斯还特地强调说:“这儿所谓的安全,还不单纯是指保全生命,而且也包括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
”为此,主权者须履行一系列的义务,如保持其权利的完整,注意制定良法,正确执行赏罚,甄选良好的参议人员等;另一方面,关于臣民的自由:霍布斯认为,臣民的自由是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霍布斯实际上是要主权者将社会经济领域让给了臣民。
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中渗透着一种代表现代进步的个人主义倾向。
他确立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基础,即个人的自然权利。
注释:
①黎思复,黎廷弼.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4页.
②黎思复,黎廷弼.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7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黎思复,黎廷弼.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