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抢救案例
多发伤抢救案例

多发伤患者抢救个案多发性损伤在外科创伤中较常见,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1]。
2015年3月8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患者,我作为护士长指挥并参与抢救,经过我们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收入ICU病房继续治疗。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案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乘坐电瓶车被卡车撞倒致胸、腹及腰背部等多部位损伤,于2015年03月08日07:57由120送入院。
2.抢救经过07:57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晰,精神萎,重度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卧于硬板平车。
立即予多功能监护、吸氧,测生命体征:心率9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指脉氧饱和度92%,予左、右上肢各开通一路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送检。
遵医嘱予羟乙基淀粉溶液等补液扩容。
体格检查:患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2.5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为E4V5M6,左侧胸廓及腰背部压痛明显,右下腹轻压痛,疼痛评分为5分,创伤修正评分(RTS)为12分。
患者全身多处擦伤,协助医生予清创包扎处理,骨盆处予床单加以固定和制动,并予留置导尿,首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200ml,并留取尿标本送检。
08:15测生命体征:心率99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3/57mmHg,指脉氧饱和度95%,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陪检胸腹部CT检查。
患者CT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腰椎横突骨折,护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3.急救与护理3.1伤情评估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简单询问病史,了解受伤原因。
首先进行ABS评估,检查气道(A)、有无出血(B)和休克(S),然后脱去患者衣服,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判明有无致命性损伤[2]。
通过评估初步掌握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及出血情况,检查受伤部位、程度,在2 分钟内作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处理重点,根据修正版创伤RTS评分,从意识状态、呼吸、收缩压三方面得分为12分,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黄区。
多发伤救治病例

急诊外科 2015.09
• 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车祸高坠等) • 国内外报告重度骨盆骨折死亡率达57%以 上,致残率约在50%-60% • 如何进行重度骨盆骨折患者的救治对广大 医务人员提出挑战
• 主诉:高坠致使全身多处外伤1小时余 • 现病史:患者1小时前不慎从3楼坠下致使全 身多处外伤,当时有昏迷时,具体持续时 间不详,无恶心呕吐,在外未做处理,被 120急送我院。 • 既往94年有脑外伤手术史。
• 关于合理的安排重症患者的辅助检查。重 症患者如果是清醒的情况应仔细询问病史 ,做到检查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尽量优先采 用无创的方式来检查,如B超,诊断性穿刺 ,避免过多的搬动。减少拍片和做CT的反 复搬动病人,该病患B超漏诊胸腔腹腔内出 血易导致错误估计病情,延误了最佳治疗 时机。
介入手术记录
• 患者:马某某 性别:男 年龄:48岁 • 手术日期及时间: 2015年9月8日11时40至12时40 分 • 术前诊断:多发伤 • 术中诊断:双侧髂内动脉及脾动脉破裂,尿道损 失 • 手术名称:腹主动脉+右侧髂总动脉造影及血管内 治疗 • 手术医师:邱怀明 助手医师:罗超 • 麻醉方法:局麻
谢谢!
• 关于各科室加强配合的问题。重症患者的 辅助检查各科室应优先安排,优先报告, 发现问题应及时电话通知急诊科,而不要 等待报告回到急诊科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 机,因此危重症患者最好我们主诊医师陪 同检查。
• 重症患者大部分属于多发伤,需多专业会 诊,专科医生总认为自己方面的损伤不严 重,不需优先处理,忽视了“1+1大于2”的 概念。避免人为的造成急诊通道不畅,延 误治疗。遇到这种问题需强化“非我莫属 ”的抢救使命感。
急诊护理查房典型病例范文

急诊护理查房典型病例范文
1. 中风病例:
患者王先生,67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及口眼歪斜就诊急诊。
护士及时完成入院评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头颅平扫提示缺血性卒中,立即为患者开辟静脉通路,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神志、瘫痪肢体情况,按医嘱予以积极的溶栓治疗,并耐心指导患者家属预防意外风险,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经积极救治,患者症状好转,转入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2. 创伤病例:
患者李女士,28岁,因车祸伴多发伤就诊急诊。
护士熟练地对患者进行创伤评估,迅速启动创伤救治流程。
按先后顺序处理生命威胁,对患者进行止血包扎、固定骨折等临时处理,并建立静脉通路,留取相关化验检查,加强病情观察。
在患者初步情况稳定后,护士细心地向患者说明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缓解其恐慌情绪,及时与外科沟通协调床位接诊,做好各项转运准备。
3. 急性胰腺炎病例:
患者陈先生,56岁,因剧烈上腹痛伴反酸、呕吐就诊急诊。
护士快速完成入院评估,测量生命体征,采集相关化验检查,均发现胰腺酶明显升高,考虑为急性胰腺炎。
在医生会诊确诊后,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依医嘱输注吸氧、抗炎解痛等对症治疗,督促患者禁食禁水,小心护理腹部,监测腹部反应,做好并发症预防。
在患者
病情趋于稳定后安排住院,同时加强饮食卫生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注意事项。
以上为典型的急诊护理案例,体现了专业护士在面对突发疾病时迅速反应、周密评估、及时抢救、耐心护理、精心宣教的工作过程,展现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与人文关怀。
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伤急救流程一、背景介绍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是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或暴力事件等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急救流程,包括现场救护、紧急处理和转运等方面的内容。
二、1. 现场救护a. 保护现场安全: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尽量避免二次伤害。
b.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伤者数量、伤情严重程度和具体位置等。
c.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伤者,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用纱布直接压迫伤口或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d.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呼吸困难,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CPR。
2. 紧急处理a. 初步评估:对伤者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评估,包括呼吸、脉搏、意识等方面。
b. 优先处理重要伤情: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如大出血、气胸、心脏骤停等。
c. 固定骨折:对于有明显骨折的伤者,应及时进行固定,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d. 控制感染:对于开放性创伤,应进行适当的清创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e. 给予止痛药: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3. 转运a.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转运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
b. 稳定伤者状态: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出现的急症情况。
c. 与医院联系:提前与接收医院联系,告知伤者的情况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准备。
三、案例分析以一起交通事故为例,多发伤急救流程如下:1. 现场救护:保护现场安全,呼叫急救电话,停止出血,维持呼吸道通畅。
2. 紧急处理:初步评估伤者的生命体征,优先处理重要伤情,固定骨折,控制感染,给予止痛药。
3. 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稳定伤者状态,与医院联系。
根据现场情况,我们发现有两名伤者,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
个案护理

一例多发伤病人术后护理个案罗【摘要】:于2016年1月31日收治一例车祸多发伤术后患者,患者在EICU救治期间,我科护理人员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采用高级生命支持、营养支持等途径,对患者行特级护理,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术后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促进病人更好地康复。
现将护理期间,针对病人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措施总结并加以整理后写成个案。
个案借鉴了中外专家相关着作得以完善,为此表示真诚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处望指出并加以补充。
【关键词】:多发伤、整体护理、高级生命支持、营养支持、特级护理。
【病例选择依据】: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一个以上部位的严重创伤。
多发伤组织、脏器损伤严重,死亡率高。
多发伤的特点〔1〕:伤情严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伤情危重。
严重的低氧血症。
容易漏诊和误诊。
本案例病人为车祸多发伤,入院后行急诊行胸腹部清创扩创、异物取出术、腹部探查腹壁修补成形术、小肠修补、结肠切除、结肠造瘘、膈肌修补、背部清创扩创探查:背阔肌竖脊肌成形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腹腔引流减张缝合术。
【目的与意义】:目的:总结多发伤术后通常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护理措施,以便今后改正和运用,同时也达到整体性认知多发伤护理程序。
意义;有利于自身素质提升,有利于多发伤术后护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看到不足并改正,发现问题并创新。
1病例介绍:患者,张,男,20岁,因“外伤致腹部疼痛,流血并异物存留1+h”于2016年1月31日入院;主诉:外伤致腹部疼痛,流血并异物残留1+h。
临床表现:腹痛、出血。
实验室检查:Neut% ,Lymph% ,Ph ,pCO2 。
既往史: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系统疾病史。
传染病史:否认“肝炎、伤寒或副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
药物过敏史:否认。
手术外伤史:否认。
预防接种史:按时按卡接种。
输血史:否认。
个人史:未婚,生长于原籍无外地、疫区长期旅居史,无烟酒2等不良嗜好无毒物、放射性物质及职业粉尘,无性病及冶游史。
面对多发伤患者,如何把握ICU的治疗时机?

谢谢!
2011-10-19 49
2011-10-19
24
2011-10-19
25
诊断
胸腹腔B超无明显液性暗区 CT不安全 DSA暂缓 考虑髂窝大出血
2011-10-19
26
疑问
多发伤出血病人输血目标及成分要求?
2011-10-19
27
讨论
A 采用严格输血(hb<70g/l) B 较宽松输血(hb<100g/l) C 单一输注RBC好 D 血浆及RBC一定比例输注,维持血小板5 万/mm3以上 E 输注纤维蛋白原的要求?
2011-10-19
31
6-8
P98次/分 HB74g/l ,plt10.4万,CREA349,总胆31.1, ALT44,凝血全套正常 利尿合剂400mg/d,入2800,出1900,尿 1150
2011-10-19
32
6-10
利尿合剂300mg,尿3500ml
2011-10-19
33
2011-10-19
34
6-11
停利尿 HB92g/l ,plt24.9万,CREA492,总胆30.1, ALT44,凝血全套正常 尿1900ml 无肝素化CVVH 24L
2011-10-19
35
6-14
HB87g/l ,plt23.3万,CREA345
2011-10-19
36
6-19:CREA189umol/l,拔除CVVH管 6-20脱机24h,和家属谈话后次日拔除气管 插管
2011-10-19
20
2011-10-19
21
2011-10-19
22
2011-10-19
多发伤脾破裂中医专业抢救案例

2 多发伤(脾破裂)检查人员:主考官、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检验、放射、行政(家属)各一人,共9人角色扮演:模拟人一个体格检查BP 130/86mmHg,P 96次/分,R 24次/分,T 36.8℃神志清,对答切题,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明显发绀,痛苦貌,口鼻外耳道无明显出血,颈软,无压痛,胸廓无明显畸形,未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左上腹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会阴部未见瘀斑,肛门指诊无异常。
脊柱无压痛,四肢多处皮肤擦伤,无畸形,无明显活动障碍,四肢肌力Ⅴ级。
检查报告血常规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百86%,血红蛋白132g/L,红细胞压积0.48,血小板283*109/L血型:A,Rh(+)凝血谱PT 14.4秒;APTT 26秒;FBG 205mg/dl;D二聚体1023 ng/ml急诊生化钾 3.85mmol/L;钠133mmol/L;氯101mmol/L;钙7.42 mmol/L;葡萄糖194mg/dl;尿素氮22mg/dl;肌酐 1.35 mg/dl血气分析血液酸碱度7.42;二氧化碳分压 43.6 mmHg;氧分压 74mmHg;全血剩余碱2.7 mmol/L;碳酸氢根浓度27.5 mmol/L;阴离子间隙 13.9 mmol/L;血氧饱和度95%心肌酶谱肌酸激酶1800u/L;肌酸激酶-MB 122 u/L;谷草转氨酶194 u/L;乳酸脱氢酶1280u/L;肌钙蛋白-I 0.05 ng/ml第二次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百88%,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压积0.22,血小板93*109/L。
《多发伤急救与流程》课件

总结词
紧急处理、快速转运、多科室协同救 治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常常导致骨折、颅脑损伤、 内脏损伤等多种损伤,需要现场紧急 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处理,并快 速转运至医院,多科室协同救治,以 降低死亡率。
案例二:高处坠落致多发伤的急救
总结词
现场评估、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专科治疗
详细描述
高处坠落伤常导致脊柱、骨盆、颅脑等重要部位损伤,现场急救需评估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心肺 复苏、止血等,随后转送专科治疗。
案例三:爆炸致群体多发伤的救援
总结词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高效救治
详细描述
爆炸导致的群体多发伤具有伤情复杂、伤员众多等特点,需要快速反应的团队协作,现场救治需迅速 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并快速转运至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复杂多变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 需要紧急救治。
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是最常见 的原因,包括车祸、撞
车、翻滚等。
工伤事故
如高处坠落、机械挤压 、重物砸伤等。
暴力伤害
如刀砍、枪击、爆炸等 。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或严重创伤引起 的休克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03
多发伤的评估与诊断
初步评估
01
02
03
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 搏、血压等指标,判断伤 情严重程度。
出血情况
检查伤口出血情况,判断 是否需要紧急止血。
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疼痛程度,了解 伤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患者抢救个案
多发性损伤在外科创伤中较常见,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1]。
2015年3月8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患者,我作为护士长指挥并参与抢救,经过我们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收入ICU病房继续治疗。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案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乘坐电瓶车被卡车撞倒致胸、腹及腰背部等多部位损伤,于2015年03月08日07:57由120送入院。
2.抢救经过
07:57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晰,精神萎,重度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卧于硬板平车。
立即予多功能监护、吸氧,测生命体征:心率9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指脉氧饱和度92%,予左、右上肢各开通一路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送检。
遵医嘱予羟乙基淀粉溶液等补液扩容。
体格检查:患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为E4V5M6,左侧胸廓及腰背部压痛明显,右下腹轻压痛,疼痛评分为5分,创伤修正评分(RTS)为12分。
患者全身多处擦伤,协助医生予清创包扎处理,骨盆处予床单加以固定和制动,并予留置导尿,首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200ml,并留取尿标本送检。
08:15测生命体征:心率99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3/57mmHg,指脉氧饱和度95%,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陪检胸腹部CT检查。
患者CT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腰椎横突骨折,护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3.急救与护理
3.1伤情评估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简单询问病史,了解受伤原因。
首先进行ABS评估,检查气道(A)、有无出血(B)和休克(S),然后脱去患者衣服,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判明有无致命性损伤[2]。
通过评估初步掌握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及出血情况,检查受伤部位、程度,在2分钟内作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处理重点,根据修正版创伤RTS评分,从意识状态、呼吸、收缩压三方面得分为12分,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安置于抢救
室黄区。
3.2体位患者血压偏低,给予平卧位,垫枕头,略抬高头部,腿部抬高30度。
患者主诉腰背部疼痛,不排除腰椎损伤,卧于硬板平车,保暖,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3.3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根据指脉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3-5L/min。
必要时采取人工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
3.4建立静脉通道立即建立2~3条大口径的静脉输液通道,保障输液畅通,同时抽取血标本,做好血型、交叉配血试验,予羟乙基淀粉溶液、平衡盐溶液等快速扩容,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必要时予输血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3.5病情观察
3.5.1给予多功能监测,监测患者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计算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估计患者的失血量。
每隔5-10分钟测血压一次,观察休克征象有无改善。
经积极抗休克仍不能有效维持血压者,在抗休克同时做好手术准备。
3.5.2观察患者面色、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胸腹呼吸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协助医生对患者从头到脚进行检查,对于局部出血伤口,协助医生予清创,加压包扎。
患者疑有骨盆骨折,骨盆处予床单加以固定和制动,减轻疼痛刺激,防止再损伤。
3.5.3观察尿量色、量,予留置导尿,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并留取尿标本送检。
3.5.4并发症的观察,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DIC、感染、出血、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6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和家属,减轻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3.7患者转运
3.7.1再次进行病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向家属告知转运的必要性,取得家属同意。
3.7.2填写转运病人交接记录单,完善护理记录。
3.7.3联系检查科室CT室,通知ICU病房做好准备,做好电梯确认。
3.7.4准备转运物品,检查小氧气瓶、多功能监护仪性能良好。
3.7.5再次确认相关科室已准备妥当后,医护共同转运,携带急救转运箱、患者病历、检查报告单、治疗药品等进行转运。
3.7.6转运中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到达目的科室做好交接,安全转运后整理用物,补全护理记录。
4.总结
对多发伤伤员的抢救,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救治措施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3]。
在进行紧急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对伤情作出全面评估,以确立损伤救治的先后顺序,使患者在受伤早期得到救治,及时、有效、主动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牛娟.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7):195
[2]霍孝蓉,主编.实用临床护理“三基”个案护理[M].第一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4.
[3]张波,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