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教育的功能

文化与教育的功能
文化与教育的功能

(一)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传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内的文化传输,即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我们可称这种传播为“文化传递”。它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使文化保持着延续性。另一种是跨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即指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中去,我们可称之为“文化传播”。它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使人类文化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便是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结果。人类学家弗尔德吉尔宁认为,文化的传输不像倒水,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而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进行的。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对于外来文化,本土文化的“深层结构”就像一个“变压器”,使外来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必须像电流一般通过它,才能发挥效用。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亦不是单纯的灌输,不仅受着个体接受水平的制约,也受着全体文化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对此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我们考察教育在传递和传播文化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是有帮助的。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成为绝对的不可能。任何新生的一代都得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并随时都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继承者,这是就其世代交替的整个人类而言的。就其每一代人来说,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先承继文化,才能创造文化。“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般说来,每一代人对于人类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大小与他们的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少成正比。教育传递文化,从其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来说,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任何个体,如果没有间接经验且不说发展,就连生存都不可能。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找到了它最安生、与人类共存亡、且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因此,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也就具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精神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个再生产的过程,具有经济、高效、迅捷的特点。“再生产科学,同重新生产科学所需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一精神文化的再生产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作用过程,它是一个受教育者在客观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不断重组和建构自身主观精神文化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贝特森的研究是对上述观点的佐证。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在这里,我们不准备深入讨论教育传递文化的复杂机理问题,而只想强调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在人类世代交替的过程中,它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对整个人类,还是任何个体。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

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历史昭示我们:狭隘的地方主义会导致文化停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不管它有怎样辉煌的过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前途。一种文化只有对其他文化开放,在与其他文化的主动接触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的优良因素,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因为文化的传播交流,会促使各文化形态能增生出许多不被原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所羁束的、从更高层次上超越其地理环境和原有文化传统的新的文化因子。文化的交流,对于双方都是自我超越的过程,都是向自身灌注生命力和新鲜血液的过程。教育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就具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如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在促进“文明开化”方面,公共教育扮演了先锋的角色。许多西方人士被邀请到日本来,并向他们学习和寻求异域现代文化的新知识。这些努力,使日本政府和社会得以高速西方化。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

在此,我们似乎也有必要指出,在一定文化共同体内部,大众文化交流,特别是视听交流的各种形式的发展,加上信息的传播,给教育和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境界并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化交流可以创造一种“教育环境”,随着教育系统丧失对教育的垄断,交流成了教育的工具以及教育的课题。既然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创造活动及其全部成就“人所加于自然的一切”,那么,文化交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便成为一切生活方式的主要成分,因而也就是文化的主要活动方式。可以认为,交流起着丰富文化的重要作用;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基本也是文化的构成,它可以助长和影响人们的态度,激发并促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以及造成文化的多元化。英格丽褒曼、简方达或阿兰德隆的电影,托夫勒、卡缨和弗洛伊德的著述,毕加索、柯罗和达利画作的复制品,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莫扎特的音乐等,我们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或听到。作为不同形式的文化,它们在人类文化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育是教育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因为在文化交流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日益发展的、相互补足的关系。

(三)逆向选择:净化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在文化系统中,教育是处于被决定地位的。所谓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即就文化和作为它的构成要素之一的教育的关系而言,教育是被决定者,首先是文化“选择”着教育。但教育又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决定着的。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的自觉的能动活动,它能反作用于文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文化的糟粕必须摈弃,精华则有待发扬。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在文化决定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谓之为“逆向选择”。

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它主要是对精神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编成教科书,提供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变化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教育评价手段来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首先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实现的。所以任何教育传递的文化都是经过了筛选的。在阶级社会中,教育传播、传递的文化总是一种优势文化,即统治阶级的文化。“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某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在多种文化观念相冲突的历史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更为重要。如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观念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观念外,还有封建主义的文化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观念,资本主义

的文化观念。但我们的教育,不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传播、传递的文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念,并通过社会中对先进人物的评选,学校中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和“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或“优秀共青团员”的评选来保证这种选择的方向性以巩固其成果。

另外,教师的个体文化在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经过了对文化选择的教育内容还只是“文化源”,而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教师的个体文化在其中起着“过滤”、“变通”、“重组”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的:“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是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育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人类学家乔治斯本德勒就曾指出,美国教育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美国,大多数的教师都出生于中等阶级,于是就用中等阶级的是非好坏标准作为教育上的奖惩依据,合乎他们要求的就受到鼓励嘉奖,否则就遭到处罚。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在北大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因而在当时的北大,既有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还有鼓吹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的逆向选择。

最后,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净化”、“提升”了的文化环境,它是教育对文化逆向选择的结果,同时它又强化着这一选择。也就是说,教育对文化的逆向选择,在选择客观上具有净化提升文化的功能,这也是符合文化的创造者、承继者即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的主观目的性的。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其内在的循环加速机制:思想革命、政治革命、教育革命、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便是构成这个内在的循环加速机制的几个环节。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在他的《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中为此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汤浅光朝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成果的数量,超过世界科技成果总数的25%为科学兴旺期。他根据1501~1950年科技编年表里记录的科技成果和人物传记辞典里编选的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作统计,得出了与英国科学家约翰德斯蒙德贝尔纳关于科学和技术活动中心的几次转移相一致的结论。这个转移的时空顺序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6年)——美国(1920~)。科学的兴旺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需要有适合于科学兴旺的文化氛围,如思想的自由、解放与活跃,政治的民主,教育的普及与发达,生产发展的需要等。教育在这个文化进步的循环加速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保持和发展着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积极成果,把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普及于人民,并造就着杰出的科学人才和产业革命的劳动大军,而这些又成为推动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能动力量。反过来,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又将进一步促进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教育革命。它们互为因果,结合而成一个开放的、向前发展的循环链。

教育之所以是文化进步内在循环加速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就因为它是文化结构中的一个能动的要素。教育在文化进步中发挥的能动作用,是通过进行逆向选择的文化传递、传播而实现的,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创造的重要阵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前所述,文化不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是人类利用自己智慧创造出来的。换言之,人是文化的承继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更新与创造文化。教育通过传递已有文化,使个体“社会化”与“文化化”,并培养、造就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能够得以发展和更新。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具有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文化表现方式和创造能力(如音乐、绘画、文学、哲学等的创造)。新的一代,通过教育,迅捷而有效地占有人类全部文化的精华,然后即可站在前辈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手段,不仅只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繁殖”即发展文化的功能。一般说来,一个人受的教育愈多愈好,占有的人类精神文化的财富也就愈多,创造、发展文化的能力也就

愈强。而一个民族,教育愈普及,教育的质量愈高,文化发展的速度就愈快,文化水准也就愈高。这也是因为,教育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能动要素,是文化发展循环加速机制中的一个内在环节的缘故。也由于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从而也就使教育具有了发展、更新文化的功能。因为,文化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来源于交流。正是由于交流,使得各本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挑战,从而激发出了文化创造的生机,使得各个文化得以能够吸收其他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也正是由于交流,使得各文化处于不断的分化与重组之中,日益趋向于一种最优化的组合,即交流使得各文化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多元化总是优于单一化,因为多元化包含了各单一化的优点,而避免了它的缺点(退化与僵化)。

文化交流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如贸易、战争、移民等等,然而,教育始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随着历史向现代推衍,学校教育在文化交流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外语、外国文学艺术、外国思想史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和更好地理解、鉴赏外国的文化成果,并自觉地吸收这些文化中的精华,起到开阔视野,提高文化创造能力的作用。

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虽不像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教育提升净化文化的功能那样直接,然而它却是从上述功能衍生而来的,同时也是上述功能的一个深化。

(五)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

教育的文化分层是教育一个重要的恒常的社会文化功能。无疑,这一功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这一双向互动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学校担负着一种筛子的任务,从小学各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以后各个教育阶段,为挑选未来的杰出人才而进行筛滤。”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每个青少年在他们正式作为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以前,都必须先经过学校的选择。这种选择,实质上就是对每个个体的文化分层。教育之所以具有文化分层功能,是因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赋予不同的个体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文化”,包括社会期望、自我认同、自我期望、价值观念、知识和智能结构等,从而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内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在学校教育远未普及的农耕文明中,享受学校教育是剥削阶级的特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统治人才。这样,学校教育便成了世袭制度的御用工具。在这一时代,由于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贵族子弟与平民子弟不能站在同一水准线上向上攀登,因而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只能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以扭曲了的形式存在着。在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文明最完善的制度化形态)中,地主阶级有了钱可供其子弟读书,这些子弟通过读书变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变为官僚,官僚则用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钱买更多的土地,成为更大的地主……在这个对地主阶级来说的良性循环中,“教育取仕”成为这个循环中的“联接器”和“推进器”。

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的文化分层作用较之于农耕文明时期已是大大地拓展了其广度和深度。任何一个经历了工业化的国家,都经历了一个“教育取人”的过程,即以严格的教育水平、教育种类来确定其成员的社会文化地位。所谓“学历社会”便是最充分的表现。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对美国的职业分层与教育资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认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教育与职业地位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3。在工业文明中,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又是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机理。因为它加剧了存优汰劣、优胜劣败的合理竞争。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大,教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趋提高。因此,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的加强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然而在有阶级差别、阶层差别的社会中,受教育权,特别是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的受教育机会,还不可能真正彻底的平等,因而对于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只能抱审慎的态度,因为影响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充分发挥的因素及教育自身不完善的内在因素还存

在着。如在美国,能上哈佛大学意味着能进入社会的精英阶层,然而能否上哈佛大学,除了学业成绩和能力外,家庭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亦是重要因素。作为教育自身,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公正的教育,条件也还远未成熟。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教育的民主化及其教育民主化的社会文化基础: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民主化。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答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32D05B07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施静翰 学号:姓名:得分: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育对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向作用摘要: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全方位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那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的各子系统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并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些是教育对社会部分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普及教育。 关键字:教育促进社会子系统发展 正文: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的现象,其根本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保存、传递和普及,是人类社会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发展的百年大计。从本质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两者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甚至被人统称为“文化教育事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的根底在于文化,教育这一人类社会的现象必须要扎根于文化之中,并且紧密的围绕“人”,这一根本主体进行。本文借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和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关系进行研究,重点探究教育中蕴含着的文化功能,揭示其中的重要环节,以期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最终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文化;联系;融合;体现 一教育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文化和教育的内涵 扎实的理论探究是研究的基础保障,只有对其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方能保障相关研究的发展。相比于经济和政治这两种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文化的范畴更为广泛,其中的内容更为多种多样[1]。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甚至是在相隔不远的村与村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因此,若想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2]。 笔者认为,若想准确的定义文化的概念,需要考虑到文化本身的性质和内容后进行判定,因此,所谓文化,应但是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所创造结果的统一,主要是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3]。 对于教育而言,同样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够影响人们身心的社会实践[4]。在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形式也相对固定[5],例如,当前我们所熟知的全日制教育、业余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或电视学校教育等[6]。通过教育,可以系统的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使其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教育起源于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产与劳动,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现代教育通过渗透于科学技术进展的方方面面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功能。所谓渗透包涵促进生产力中知识技术含量的增加和更新速率的加快,以及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将潜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现代社会的教育、经济、科学技术日益融合而成为一体化。教育对经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育人这一途径实现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一个国家所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之一主要体现在对参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素质的培养上。 教育可以影响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规范劳动力行为,增加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因而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受教育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任何生产方式下,一定的教育都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途径。人的劳动能力生产发展和提高,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和训练活动中获得的。教育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实行全面的影响,授以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未来的劳动力和在职的劳动力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得到发展;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还具有较高的效率。教育可以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概括教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短时间内能掌握和运用。 第二,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由“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共同构成的,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结合的总体能力。作为物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人的因素的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物质资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劳动力就不能生存,生产也就不能进行下去。反过来,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亦不过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物而已,不仅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进行,而且已进行的生产过程也要中断。所以,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所以比生产力中任何其他因素的地位都重要,原因在于劳动者是活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是活的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所以能成为活的劳动,是由于人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的运用,还有比体力 更重要的智力的运用。诚如马克思的著名定义所揭示的那样:“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因此,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不光要衡量体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高低。然而,不论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人的体力虽然属于肉体的自然能力,但体质的增强与体能的发展,也要靠良好教育的培养和训练。至于智力的提高,则要完全靠教育的有意识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和增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生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系统训练,就

第二讲 教育社会功能

第二讲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教育社会功能的三种理论 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与系统的研究,始自近代,二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就发展逻辑来看,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已见有三种:“唯正向功能论”、“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及“负向功能论”。 一、“唯正向功能论” “唯正向功能论”是对只阐明教育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而不涉及其“负面”影响的种种观点和理论的统称,它拓基于迪尔凯姆(Durkheim,E.),定型于帕森斯(Parsons,T.)。 (一) 迪尔凯姆的“功能·目的一体观” 迪尔凯姆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即:“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迪尔凯姆由此定义推论出“教育的社会性”,即“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是指形成“社会我”。 在迪尔凯姆看来,每个人身上都存有双重人格,其中一种人格仅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人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的体系,这些体系之总和便是“社会我”。迪尔凯姆认为“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不言而喻,“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并非同义概念。但在迪尔凯姆那里,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无实质性区别。迪尔凯姆明言: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儿童产生—— 1、他所属的社会。认为其每个成员不应该不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 2、他所属的特定社群(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职业)。认为其全体成员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此处所谓“身心状况”自然包括上述“社会我”。 这样,我们无论是在实际内涵上,还是表述形式上,都很难分辨出迪尔凯姆使用的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这两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而这两个概念一旦被混为一谈,结果只能是教育功能的概念名存实亡,因为此时所谓教育功能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推演而已。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在迪尔凯姆的教育功能论中,“教育”与“功能”均带有理想化特征。其所谓“教育”并非指具体的、实际运作中的教育,而是指从统治阶层要求来看“应当”实施的教育;其所谓“功能”也并非指具体的教育所实际产生的“作用”,而是指从教育目的来衡量“应当”具有的“作用”。概言之,其所谓“教育的功能”的确切涵义可谓之“应当实施的教育履行的应当履行的功能。”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种与社会完全和谐的“理想的教育”显然无处可寻。 不过,总的来说,在迪尔凯姆那里,唯正向功能论还只是一种并未明言的理论倾向。二次大战后,这种理论倾向便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其头号权威是帕森斯。 (二) 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体观” 帕森斯对“唯正向功能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功能主义社会学(从而也就为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以AGIL图式(如右图)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分析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 框架。按此图式,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由对外、对内功 能与手段性、目的性功能这两组范畴组合而成的四种基本对外功能功能,即适应、目标完成、统合及模式维持,这四种功能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本系统及其隶属于其中的大系统对内功能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帕森斯的这一图式为A 适应 G 目标完成I 模式维持 L 统合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首先来看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成为不可能。新的一代如果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性信息,因而也是人类的独有信息,独立于人体之外,不能靠生物遗传方式去为他人获得,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客观上起着文化传承和普及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经过选择、加工成教育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在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传递给受教育者。于是,上一代的文化被传递到下一代,为他们所继承、接受、理解、掌握。文化的传承和保存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 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保存。人类通过教育不仅可以继承文化、保存文化,而且教育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继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伴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文化传媒不断涌现,教育一边利用这些传媒高质高效地进行文化传播和保存,同时,也把使用这些传媒的方法教给了学生。于是,学生便可利用这些新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视、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自己去获得文化。 其次,来看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因而,在当时的北大,既有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还有鼓吹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在多种文化观念相冲突的历史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 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作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

全面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研究1996年第11期?博士论坛?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全面深入地认识 教育的文化功能 ●潘懋元(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谈得很多,特别是对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对来说,对教育与文化的复杂的关系——双重关系与双重作用,谈得较少。至于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994年在长沙召开的“高等教育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虽有所涉及,但许多问题尚待探讨。我在这篇短文中,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为这次“论坛”开一个头。 所谓双重关系,指的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既是外部关系,又是内部关系。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都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但文化又是以知识的形态作为教育的内部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它与教育者、受教育者组成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当然,从文化系统看,也可以说教育是以传承文化的功能作为文化的内部因素。) 所谓双重作用,指的是,一方面教育要受社会的文化的制约并促进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教育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一般要通过文化的折射,文化成为教育与经济、政治等的关系的中介。如果研究教育问题时,忽视文化的折射、中介作用,以为有怎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然有怎样的教育发展水平,或者有什么政治制度就必然有什么教育管理体制,就会失之简单化。不但许多复杂的教育现象难于解释,而且容易产生生搬硬套不同文化背景国家教育模式的问题。 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与双重作用,特别突出地体现于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上。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既有为一切教育共有的文化功能,又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 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地传递给下一代人。正是由于教育活动,人类的文化才能够一代又一代地承接下去而不致中断。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功能,人们认为教育具有永恒性,以至于有的教育辞书把教育定义为“人类传递文明的手段”。 但是,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所积累的知识不可胜计,而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即使是“终生教育”,所能传承的文化知识也只是沧海一粟。同时,任何文化都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需的知识,又有落后于社会发展或对个人成长不利的东西。因此,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必须有所选择,将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需的精华加以整理、继承、传播;而对陈旧的、无用的、有害的糟粕淘汰、剔除、摒弃。被选进教育领域的文化知识将得到保存、发扬,而被摒弃的东西大多数(不是一切)逐渐湮没无闻。可见文化选择也是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尤其是面临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如何使学生不致在信息狂潮中被冲垮,在知识海洋中被淹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文化选择上,高等教育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方方面面,能够进行广泛的选择。同时,高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其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传统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浙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它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文革起着调控、制约作用。 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更叠。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扯起了风帆,搞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二、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 (一)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保存文化的唯一方式就是传授这种文化。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作为过去的遗产,它只能由教育加以继承。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传统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教育活动向年轻一代传递的这些内容,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学校主要是充当文化机构,向下一代传递,从而使下一代继承了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现象的文化。文化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教育通过发挥其传递的功能,使文化得到了再生和继承,并使自身成为文化的工具和材料,也因此成为文化存在的原因。

教育的社会功能13780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为培养人而人为构建的社会活动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的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实质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那么,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有哪些呢?从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的角度来谈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几个主要的教育社会功能,即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从教育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的方面看,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其中,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可以帮助劳动者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观点、态度、行业习惯。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表现为能够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体力和智力总和的生产力,并非个体自然生长的结果,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把我们构成的可能的劳动力,分流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现实的合格的各种劳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保存和传递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4)文化批判功能 (5)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认识发展理论”:当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著名的“认识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时期(0-2)2.前运算时期(2-7)3.具体运算时期(7-12)4.形式运算时期(12-15)最后一个阶段儿童思维达到成人思维水平的准备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 1.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既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3.不均衡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向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别差异。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其身心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也有差异。 5.整体互补性。整体互补性反映个体的身心发展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整体。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由“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的,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结合的总体能力。作为物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人的因素的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物质资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劳动力就不能生存,生产也就不能进行下去。反过来,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亦不过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物而已,不仅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进行,而且已进行的生产过程也要中断。所以,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所以比生产力中任何其他因素的地位都重要,原因在于劳动者是活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是活的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所以能成为活的劳动,是由于人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的运用,还有比体力更重要的智力的运用。诚如马克思的著名定义所揭示的那样:“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因此,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不光要衡量体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高低。 然而,不论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人的体力虽然属于肉体的自然能力,但体质的增强与体能的发展,也要靠良好教育的培养和训练。至于智力的提高,则要完全靠教育的有意识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和增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生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系统训练,就是劳动经验的传递也要靠教育,才能实现周转的高速度与高效率。所以马克思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盛赞教育对生产力的重大作用,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主要是指人的自然潜能,按照现代生产要求,劳动力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3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当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它们都处在同一个层次,均由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社会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社会教育。 二、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其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些人类学家所指出的,所有主要的人类文化系统都必然包括教育的成分在内,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指明文化应包括哪些领域,一一说明其涉及内容,但它首先应包括教育等在其中。[2]可见,教育是文化的一分子,时时处处受着文化整体的制约。 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区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相依不离,相分不杂,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它们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文化传统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浙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它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文革起着调控、制约作用。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受价值规范支配,也深深影响着教

育的全过程。由于各地区、各民族语言、反映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教育具有多元化的色彩。语言符号是文化传统传播、延续所必须的条件和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全体的关系极为重大。它作为文化中最早发生的部分之一,深深影响着肩负文化传递与传播重任的教育。 文化传统上述四个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又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体系”,它“负有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因而,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教育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嬗变更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的构成形态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以感性的、现实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这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在这里,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方式与文化积累之间并不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在当今世界中,现代化已成为一个中心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付诸于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这一现代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是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我们说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在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如果那样看待问题,就割裂了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割裂了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只有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真理,起到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反过来说,艺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艺术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要达到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须首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艺术不是单纯的说教,政治报告代替不了艺术。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抒情诗、山水画、花鸟画或轻音乐呢?有人认为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而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不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审美作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理论上的偏差根源在于对美和美感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一切好的、健康的或者说美的艺术作品,除能给人以美感之外,同时又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

《教育知识》51道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51道简答题,背就完事儿了!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应该怎样? 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要求如下: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为什么? 要求阐明原因,回答原因。对这类问题,关键要把道理讲清楚,论据要全面。

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教育。原因是:(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叙述概念 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必再写什么。 再认和回忆有什么不同? 再认也叫认知,是对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再接触时,有熟悉懑,知道它是知觉过的对象; 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对象不在主体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过程。 这样两个概念相对照,就是一种差异显示。 整体把握 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对于这样要点很多的简答题只要写出要点即可,不必解释每个要点,否则会影响整个应试速度。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期末论文资料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教育的社会功能

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6、课程: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九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 简答: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能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 3.促进政治民主化。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二:影响课程编制的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其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极其可接触性。 4、课程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变化、文化。1、社会需求;2.科学只是的进步;3. 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加强学生心里健康教育;2.提高教师职业素质;3.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四: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1.学校进一步发生变革;2.教育功能得到全面解释;3.教育发展趋向民主化;4.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人口数量的调节和控制以及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作用。它是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的功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可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精精、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但是当人口的数量超出一定的限度时,它不仅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带来一定甚至巨大的负面作用。目前,全球人口已超过60亿,尤其以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人口数量最多,且增长速度难以控制。众多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如能有、粮食、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生存空间等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大。人口问题已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为此,不少人口大国都把降低人口出生率看作是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我国也明确地把计划生育视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人口膨胀。 对人口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现代人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有很多,教育史其中之一,并且被看做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国外人口学研究表明:国民教育程度与人口出生率呈负相关。一般职业妇女的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知识妇女的生育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有同样的倾向。这些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育观。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或个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养鱼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更看重培养子女的质量而非数量,他妈呢生育观念受传统的影响也更少,不会因为重男轻女等四项而多生孩子,因而他妈呢倾向于有戒指的比较合理地生育。 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提高对劳动者的文化要求,从而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要求的提高必然增加抚养儿童的费用,从而在经济上起到了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我们看到,往往越穷、越落后的地方,生育率越高,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富、越文明的地方生育率越低,人口增长越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应该重视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每个人都认识到控制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家庭幸福的关系,梳理科学的生育观,做到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这些方面虽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有关,但耿玉教育因素有关。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二)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③教育本身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四)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校园文化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

试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试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语文学科教学:王蒙蒙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的变革。 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迁的,这种变迁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与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文化变迁表现为纵横两个方面,即文化的历时性发展和同时性跨域交融。由于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方向,所以文化变迁或多或少都会对教育的发展变革产生影响。 2.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活动过程,文化传统由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组成,这几个组成部分融入教育活动中,影响着教育的诸多方面。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即使是同样发展水平和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其教育活动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3.文化教育水平影响教育的发展水平。 由于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因此,文化水平必将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文化发展水平低,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就停留在以原始教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层面上。在现代社

会,文化水平以推崇科学、反思科学为主,这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处于以理性反思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发展阶段。随着人类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4.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作用。 西方文化是一种智性文化,是重视个人、个性的,这就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是重视道德、仪礼的。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将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促进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继承的最基本形式,是保存文化的最佳形式。 人类社会能从愚昧走向今天的文明开放,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文化教化的前提是文化的传递。广义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传递文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因其具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专门的场所、集中的时间、精选的内容与适宜的方法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 2.教育能够进行文化选择,提高文明水准。 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充分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集符合特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利益,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应处理好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未来文化的选择问题。 3.教育是对社会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