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现状及对策思考讲解

合集下载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国执业药师制度是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该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执业药师数量不足:目前,我国执业药师的数量远远不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对药品使用指导和药学咨询的需求。

这导致很多药店和医院的药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药物咨询服务。

2. 药师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执业药师需通过专业资格考试才能取得资格,但目前仍有一些药师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药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一些复杂疾病的用药指导不够专业,甚至出现了一些药师伪造证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用药安全。

3. 药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不完善:目前,药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框架和制度。

药师在取得资格后,很少有机会接受规范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导致药师的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更新和提升。

这不仅影响了药师的专业素养,也阻碍了执业药师制度的有效运行。

4. 药师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当前,我国执业药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药师多集中在医院和药店从业,而临床药学等领域的执业机会相对较少。

这使得一些有专业潜力和追求发展的药师流失到其他行业,造成了医药行业人才流失的问题。

5. 执业药师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对执业药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相对薄弱。

药师的职业行为、从业水平和工作质量难以有效监控,一些不端行为和不良从业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对公众的用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二、建议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执业药师数量:政府应该加大对执业药师的培养力度,增加药师的招生规模,确保能够满足公众对药学咨询服务的需求。

还可以鼓励药企、医院等单位对药师进行外聘,以增加执业药师的数量。

2. 提高药师素质:加强对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强调药师对公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责任。

对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的思考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执业药师的角色定位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探讨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执业药师、角色定位、职责、职业素养、制度建设执业药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中从事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执业药师应发挥其在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承担起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责任。

尽管执业药师在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社会对执业药师的认知度仍相对较低。

许多人并未充分认识到执业药师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导致其地位与作用被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执业药师往往仅承担了药品销售、处方审核等职责,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面的专业作用。

执业药师之间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重复或遗漏。

部分执业药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态度不佳、沟通能力欠缺等方面。

这不仅影响了执业药师的形象和声誉,也制约了其专业作用的发挥。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尽管《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执业药师的职责、权利、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

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执业药师的认知仍停留在售药、配药的层面,对其专业性重视不足。

这一观念直接影响了执业药师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在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等领域中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在实际工作中,执业药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药品品种繁多、处方审核量大等,要求执业药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药学服务对象的多样性也给执业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

关于解决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完善执业药师制度是解决角色定位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力度,进一步明确执业药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为执业药师发挥专业作用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执业药师现存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对策分析

我国执业药师现存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对策分析

首都医药CAPITAL MEDICINE2006.8我国从1994年颁布《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开始推行执业药师管理制度,到2003年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药师法》送审,至今已有12个年头。

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十几万人的执业药师队伍,但与实际上近百万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然而,尽管我国执业药师严重缺乏,目前执业药师的工作却面临困境。

很多药师并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屡屡碰壁,执业药师的待遇也较低,大多薪水都在一两千元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许多企业和患者对执业药师的工作能力也不满意。

为什么执业药师会遭遇如此困境,本文将对我国执业药师的现存困境作进一步分析。

认为通过提高执业药师的法律地位,合理改革教育及考试制度,加大执业药师的宣传力度,重视自身知识更新和道德培养等手段将有助于执业药师走出困境。

我国执业药师现存困境的客观原因分析我国目前药师体系分为两种:医院的临床药师体系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执业药师体系,分别由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认定。

医院的临床药师主要负担医院处方的审方、验方、调剂及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等工作,而药店的执业药师则应主要负责零售药店中消费者购买处方药时审方、验方及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的职责。

尽管执业药师的职责看起来非常明确,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很难开展工作,笔者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有关键几点。

法律地位不明确,责权利得不到统一。

现行的执业药师制度对职责和权利的规定并不完全合理。

我国未出台一项强制性具有法律效力的《执业药师法》来对执业药师的岗位设置、工作规范、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且现行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也基本都是义务,而很少规定应有的权利。

由于责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责权利得不到统一的情况下,执业药师很难真正履行职责,发挥其指导用药的作用[1]。

对执业药师的职责理解和要求出现偏差。

由于受传统的思维定式影响以及对执业药师的职责和使用的理解错位,我国的执业药师多集中在药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医院药剂科(非药房工作人员),而真正需要药师的药品销售、使用岗位却鲜见执业药师身影。

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现状及对策思考讲解

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现状及对策思考讲解

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_邮编 :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改革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对策。

方法分析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现状。

结果及结论合理定位执业药师的执业范围,明确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执业药师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 才能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执业药师; 制度; 现状; 对策为了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较高法律意识, 能严格依法执行业务的药学专业技术队伍, 加强对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控制, 确保药品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了执业药师资格制度。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实施 14年多来,已逐步建立了执业药师注册、继续教育等制度 ,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执业药师队伍。

各省相继成立了执业药师协会及培训中心, 执业药师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由于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 所面临的形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复杂。

1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现状1.1 定位不准, 未形成专业特点《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994年以及《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995年中, 执业药师被定位于药品的生产和经营领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对上述两个规定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新《规定》在执业药师定位问题上, 采取了简单扩大的办法, 将执业药师定位扩大到药品的研制、生产以及经营和使用,几乎涵盖药学整个环节[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药品研制、生产部门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占执业药师总数很大部分, 但目前这部分人员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定位严重过宽,使执业药师缺乏准确的专业特性。

为了追求面面俱到的效果, 执业药师考试及继续教育为了覆盖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多种性质不同的领域,内容严重泛化, 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使我国执业药师无法形成鲜明的专业特点。

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的冷思考

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的冷思考
第2 6卷 第 1 2期
2 0 1 3年 1 2月





Vo 1 . 2 6 No . 1 2
Me d i c i n e a n d S o c i e t y
De c . 2 0 1 3
・45 ・
完 善我 国执业 药 师 制度 的冷 思考
赵 晓佩
首 都 医科 大学 卫 生 管理 与教 育 学 院 , 北京 , 1 0 0 0 6 9
pe r f e c t i o n o f t h e L i c e n s e d P h a r ma c i s t  ̄e x a mi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o f t h e c o n t i n ui n g e d uc a t i o n.Th i s a r t i c l e p u t s f o r wa r d s e v e r a l s u g g e s — t i o n s t o p e r f e c t t h e Li c e ns e d Ph a r ma c i s t s i n o u r c o u n t y. r Ke y Wo r d s L i c e n s e d P h a r ma c i s t ;Ba r r i e r t o e n t y ;Le r g a l S t a t u s
be e n ma de d u r i n g t h e s e y e a r s ,b u t t h e s y s t e m h a d d e v e l o p e d s l o wl y,a n d t h e Li c e ns e d P ha r ma c i s t c o u l d n o t pl a y i t s r o l e i n d r u g s a f e t y .Th i s a r t i —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 术 论 坛24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6.244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①周光 谢明*(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摘 要:文章分析了执业药师制度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为社会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在药品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保障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了解如何用药,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健康[1]。

执业药师作为为人们提供药品知识,保障公众合理用药的职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发展至今已经二十多年,执业药师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然而,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存在,使执业药师制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执业药师 制度 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244-021 执业药师队伍现状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药品的有效性更是关系着人们的购买情况。

在发达国家,执业药师是用药指导的专业人士,并且,通过对近百种职业的调查,执业药师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在我国,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却远远不及,甚至于诸多人只知道药店营业员,而不知执业药师。

据调查,87%的群众都将执业药师作为药店营业员,对其重要性认知不足,社会满意地位不高,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诸多保健品公司打着药品旗号,向公众销售药品,上当受骗次数增多,公众直接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反感,而公众对药店执业药师的印象一直处于药品销售人员行列,影响了药店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2]。

其二,药店执业药师仍以药品供应为中心,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这一职能未真正发挥出来,人们难以感受到执业药师的重要性,影响了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

2 执业药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2.1 执业药师制度法规不明确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职业药师制度,执业药师法并未出台,仅仅出台了一部《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该制度缺乏刚性,导致药店执业药师并非全部持证上岗,药品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人们对执业药师的社会满意度,影响了执业药师就业,人们对执业药师的重视程度以及参与度远远不如具有《护士条例》的护士人员,《执业医师法》的执业医师,影响了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3]。

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和培养制度

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和培养制度

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和培养制度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和培养制度引言:执业药师是指在我国合法注册并具有执业资格的从事药学工作的专业人士。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学的发展已成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而执业药师作为药学专业的代表,其发展和培养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和培养制度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概述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药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执业制度尚较为薄弱。

随着经济、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人民对药品安全的重视,我国加大了对执业药师的关注和培养力度。

1. 发展历程早在1999年,我国就开始正式设立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这为执业药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而2002年,我国出台了《执业药师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执业药师的职责和资格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执业药师的行业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药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规范了执业药师的培养和监管。

2. 现状总结目前,我国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超过80万名注册执业药师。

而在其专业素质上,不少执业药师已经获得了国际药学学会的认证,部分执业药师还积极参与药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国执业药师的培养制度要保证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一个良好的培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执业药师的培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执业药师主要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我国已有400余所高校开设了药学专业,并根据新的药学教育标准进行改革和创新。

此外,我国还鼓励执业药师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实习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实习和实践环节对于执业药师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我国的执业药师培养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药学实验、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等活动,以便于学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2023继续教育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2023继续教育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2023继续教育(最新版3篇)目录(篇1)1.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介绍2.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的现状及意义3.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的发展趋势4.结论正文(篇1)一、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介绍执业药师是指具有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学历,经过考核和认证,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并注册成为执业药师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监管机构等单位,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和相关制品的购销、储存、使用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的现状及意义1.现状:目前,我国执业药师数量仍然不足,部分地区存在执业药师短缺现象。

同时,执业药师的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部分执业药师存在服务不到位、药品销售不当等问题。

2.意义:执业药师是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有利于提高执业药师的职业素质,保障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三、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的发展趋势1.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对执业药师教育培训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2.趋势:随着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执业药师将更加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结论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是保障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目录(篇2)1.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2.注册管理3.继续教育正文(篇2)一、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咨询和指导的医疗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获得执业药师职业资格,需要完成相关的教育课程和实践经验,并通过考试。

目前,我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对于提高执业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_邮编 :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改革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对策。

方法分析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现状。

结果及结论合理定位执业药师的执业范围,明确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执业药师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 才能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执业药师; 制度; 现状; 对策
为了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较高法律意识, 能严格依法执行业务的药学专业技术队伍, 加强对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控制, 确保药品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了执业药师资格制度。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实施 14年多来,已逐步
建立了执业药师注册、继续教育等制度 ,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执业药师队伍。

各省
相继成立了执业药师协会及培训中心, 执业药师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由于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 所面临的形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复杂。

1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现状
1.1 定位不准, 未形成专业特点《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994年以及《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995年中, 执业药师被定位于药品的生产和经
营领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对上述两个规定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新《规定》在执业药师定位问题上, 采取了简单扩大的办法, 将执业药师定位扩大到
药品的研制、生产以及经营和使用,几乎涵盖药学整个环节[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药品研制、生产部门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占执业药师总数很大部分, 但目前这部分人员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定位严重过宽,使执业药师缺乏准确的专业特性。

为了追求面面俱到的效果, 执业药师考试及继续教育为了覆盖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
用等多种性质不同的领域,内容严重泛化, 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使我国执业药师无法形成鲜明的专业特点。

1.2 缺乏政策支持, 逐渐“边缘化”执业药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这也决定了执业药师配备的主要部门应该是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

医疗机构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的单位, 在药学技术人员培养和使用方面有一套管理现行的方法和模式, 形成了依据职称定岗的管理、使用制度。

同时,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社会对临床药师的呼声越来越高, 医疗机构将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临床药师的培养和临床药师制度的建立, 执业药师在医疗机构难以得到认可
及发挥预期作用。

药品零售企业作为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的单位, 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 应当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 作为技术监督和管理中坚力量的执业药师并不是法定的唯一要求。

执业药师由于缺乏政策支持,逐渐被“边缘化” 。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达不到执业要求现有执业药师队伍基本来源于我国中、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毕业生。

目前国内实行的药学教育偏重于化学模式, 课程设置以化学课程为主干课程, 专业培养的目标偏重于培养药品研发、生产、检验等专门人才。

为了到达指导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目标,执业药师在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的同时, 更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

现有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执业药师在医学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离执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

1.4 缺乏社会的需求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我国一项重大的职业准入制度, 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不够发达, 政府和消费者, 却还没有真正重视执业药师。

从国外执业药师制度发展情况来看, 他们实行执业药师制度更多是源于他们对药物使用的重视, 这也与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体制息息相关。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 执业药师使用部门 , 不是由于消费者的要求,而是屈从于国家政策导向压力,配备了执业药师。

1.5 报考条件过宽,影响队伍建设质量《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学历,满足一定的工作时间要求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相关专业要求过于宽
松, 执业药师报考的人员知识结构复杂, 许多非药学专业的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复习通过考试成为了执业药师, 但这部分非药学专业人员未经受过系统的药学专业训练, 不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 影响执业质量[1]。

同时《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对报考学历标准底线限定为中专毕业。

从重庆市近几年通过执业药师考试的人员情况来看,中专、大专学历层次仍占了绝对多数。

日本的执业药师报考要求为药学本科毕业生, 美国为药学本科毕业通过半年实习并取得合格证书, 我国现行学历标准要求过低, 不利于高水平执业药师队伍的建设。

2 措施与对策
实行执业药师制度是促进医药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净化医药市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实行国际互认,使中国医药走向世界的保证。

建立以“指导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为目的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2.1 明确执业目的,合理定位执业药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由于国家实行 GMP 、 GSP 、 GLP 等认证制度, 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等部门均形成了成熟的药品质量保证措施。

执业药师应该以指导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为主要目的,定位在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等药品使用部门。

2.2 明确管理体制,出台指导性政策有关部门应积极协调,摒弃部门利益,明确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主 ,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辅的主管体制;建立以指导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为目的,涵盖临床药学工作内容的执业药师队伍。

执业药师的发展,现阶段政府导向是第一位的。

政府部门应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制定切实有效的促进执业药师发展的政策,包括制定合理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正确的药物政策、制定培养优秀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体制及有利于提高执业药师工作积极性的职称制度等。

为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执业药师在保
障人们用药安全中起的重要性, 在促进执业药师发展的进程中, 给予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使我国的执业药师制度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

2.3 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执业能力
2.3.1 提高准入门槛日本药剂师报考对象及条件为药科大学 (四年制毕业生,即凡通过毕业考试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者,均由所在院校统一报名, 就地参加全国药剂师资格考试 [3]; 美国药剂师报考对象及条件为药学高等院校 (五年制毕业并在药剂师指导下见习半年期满取得结业证的人员,方可报名参加所在州的药剂师资格考试 [4]。

近几年我国药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加上国家对药品行业的调整, 将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药品使用部门特别是药品零售企业从事执业药师工作。

为了保障执业药师制度的顺利施行, 建议修改有关规定, 提高执业药师报考门槛, 要求报考人员必须为药学本科毕
DOC 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业并取得学士学位;为了保证执业药师数量,可以限定为在药品使用部门从事不少于一年的药学工作。

2.3.2 完善继续教育目前已经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大多在合理用药知识方面比较欠缺,继续教育内容应该由过去强调药学专业知识向药物应用知识转变,由单一化学知识向化学与生命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继续教育内容要以合理用药为中心,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安排,要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5]。

这样才能提高执业药师的执业技能,确保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3.3 改革高等教育模式药学高等教育虽然近几十年来作了较大改革,但仍未脱离化学模式的教育,培养出的药学人才仅满足于药物研究、生产、流通和管理方面人才的需要[6]。

由于执业药师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对疾病与药物都具有深刻的认识,故必须改革现有高等药学教育模式,大力发展临床药学专业,加大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力度,为执业药师输送大量合格的后备人才,改善执业药师的知识结构,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体”转变为“重点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执业药师工作,真正实现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目的。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定位执业药师的执业范围,明确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主、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辅的管理体制,出台指导性政策,不断提高执业药师的
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才能调动执业药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
DOC 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才能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参考文献】[1]冯国忠,张有朋.我国执业药师现存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对策分析[J].首都医药,2006,16:20. [2]于培明,田丽娟,王集会.我国执业药师的素质缺陷及对策[J].中国药事,2006,4:11. [3]袁妮,邵蓉.国内外执业药师制度比较[J].上海医药,2007,4:17. [4]邵蓉,黄艳梅.美国现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简介[J] . 上海医药 2007,2:17. [5]朱宝安,郭胜利.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方式的利弊分析与对策[J].齐鲁药事,2006,1:33. [6]王成军,鱼梅.浅析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与我院药学教育思考[J].中国药师,2004,7(3):2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