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探析大学学术自由

探析大学学术自由周莹(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学术自由不仅是学者的一项基本权利。
更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核心。
本文以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内涵、特点及与大学自治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计了大学应如何保障学术自由。
关键词: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关系从中世纪至今,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矢志不渝的目标和理想。
有人认为。
中世纪大学是在黑暗之中盛开的一朵鲜花。
可见,大学自诞生之日始。
就在自治的基础上为其争取学术自由而战。
一、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学术自由的理想与实践。
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活动。
苏格拉底在2500年前。
即明确主张“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倡导过自由研究和自由探讨。
但随着封建时代的来临,这些学术自由的思想与实践,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才重新燃起学术自由的希望。
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保证了学者自愿参加研究与学习的活动。
并为欧洲的学术自由观念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人们普遍认为学术自由的理想首先在柏林大学实践,学术自由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
中国近代大学中最早引入学术自由理念并进行实践的当数:I t大。
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并实施了“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办学方针。
从此,北大有了学术自由的传统.并开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先河。
二、学术自由的含义及特点美国教育史专家孟禄(Paul lⅥor l roe)在其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将学术自由定义为:“学术自由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学并证明真理的自由。
或探求真理而不受政治、官僚或宗教权力干预的自由。
”I t】瑞典教育家胡森(T.H usen)在《国际教育研究百科全书>中说:“学术自由一般被理解为追求真理而不受妨碍的权利。
这种权利既适用于高等教育的机构,也适合于高等教育机构里的学术成员。
学术自由的成员的理由基于这一假设.即知识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因而不受非专业人士干预的教学、研究和出版的自由是追求知识的必要手段。
6雅斯贝尔斯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理念

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理论纵横LILUN ZONGHENG 以知情权。
坚持依法治校、尊重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在校园治理中当家作主的地位,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开放、自由的大学校园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1]谢和平.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N ].光明日报,2004-01-23.[2][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 ].北京:三联书店,1991.[3]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 ].光明日报,2008-03-26.[4]孙承武.谁与争锋———全球十大名牌大学智慧[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卡尔·雅斯贝尔斯是20世纪德国杰出的心理学家、高等教育家。
他从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长达40多年,在其主要的教育著作《大学的理念》和《什么是教育》中,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勾画了理想蓝图,指出“大学的理想始终存在着,只要西方国家的大学里,还把自由作为其生命的首要原则,那么实现这种理想则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依赖于理解这一理想,并将它广为传播的单个个人”。
同时他十分重视大学的管理制度及其作用,指出大学不能因为过度重视管理制度而忽略对精神和本质的追求,主张大学是超国家、超政治的,“就像教会的情况一样,大学依靠国家的税收。
但也像教会一样,大学的任务是超国家的”,反对国家和政治、宗教势力对大学的干预,主张大学的一切应由大学的人来决定,大学有绝对的学术自由。
雅斯贝尔斯有关大学管理制度的系列设想是为了突出其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
一、国家和社会等外部宏观管理体制下的大学自治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大学“生存要仰仗政治的关照”,“要在良好的政风民情下才能生存”的外部宏观管理背景条件。
他还认为,“社会为大学提供了法律和物质方面的支持”,意指国家和社会让大学的存在成为可能,同时也捍卫着大学的生存。
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的干涉非常深,它的影响能改变大学的面目。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的秩序》作者是美爱德华·希尔斯。
他认为,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科学和学术必须因其自身而受到重视,政府不应干预大学的事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忠诚和笃信自己的大学和科学探索的理想。
在这个重新建构、裁减人员和大学—产业合作的年代,这是些常常被丢弃的思想。
作者认为,我们正在失去近代大学的精神。
那么当代大学要获得自身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该如何处理学术的自由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关系呢。
一、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一)学术自由1、学术自由的概念学术自由的本质是思想及其表达的自由。
因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
早期的学术自由主要是讨论宗教教义的自由,尔后发展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自由;学术自由为学校师生能够无拘束地开展研究和学习而提出,尔后发展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术自由,在现在是指,学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标准从事教学、研究的自由、通过言论和写作、出版著作等形式在学术活动中支持他们基于研究证明是真实的观点的自由。
它包括学者们组建、参加学术团体的自由。
它也是学者可以就公众问题表达个人见解而免受惩罚、加入全国和国际性学术组织以及其他社团的学者进行交流的自由。
2、学术自由的价值学术自由的范围很广,但也并不是学者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可属于学术自由的范围。
学术自由需要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学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说任何话,而不必受到法律、道德的规范。
一个教授所说的话做的事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超出了法律的界限,那么他必然不会受到学术自由的保护。
他没有权利随意的在自己担任教学的课堂上经常缺席,他也不能随意伪造记录资料等等。
没有学术自由就谈不上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如果我们对学术自由大打折扣,那么自治也同样会得不到完全的实现。
学术自由既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通过弘扬学术自由精神,可以促进人们崇尚学术,尊重他人学术成果。
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看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作者简介 茹宁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 � � � � � � � � ( 天津 * 本文为 段性成果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教育学一般课题 � � � � � � � � � � " 大学与政府关系模式变迁及其理论分析 " ( 课题批准号 的阶
14
� 教育管理 �
从 学术 自由 与大 学自 治的 关系看 我国 大学 "去 行政 化" 改革 德国 大 学 中, 大 学 自治 从 维 护自 身 利 益 的行 会 观 念 中超 越 出 来, 出 于 捍卫 " 纯 粹科 学 " 的 目的 而 与 学 随着 德 国 大学 办 学 模 式在 世 界 范 围的 传 播 , 学 术 自 由 和 大 学 自 治 作 为 " 自 明 之 理 " �三� 当代市场化大学中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疏离 高等 教 育 领域 , 以 美国 为 代 表的 市 场 化 大学 逐 渐 替 市场 化 大 学不 再 是 政府 垄 断 的公 共 物 品 ,而 是 拥 有 自主 经 营 ,自 负 盈 亏, 自 我 发展 , 自 我 约束 的 社 会 法人 实 体 ,因 为 它 必须 像 从 事商 品 生 产 与经 营 的 经 济组织一 样,获得 独立的生 产经营 权 ( 办学自 主 权), 才能 对市 场信 息或 社会需 求迅 速 做出 反应 , 从 而参 与 到 激烈 的 市 场竞 争 中 去, 而 政 府 控制 只 会 削 因 此, 大 学 市 场化 的 结 果 就是 政 府 通 过 放 权 来 赋 予 大 学 更 多 的 办 学 自 主 权 , 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大学, 拥有了更多的 自 主, 自决权, 然而与此 不相称的是, 它却很少能基于学 术 成了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因此, 市场运作机制势必与 我们看到的 , 美 国政府, 以纳税人自居的公众, 以公 众代 表自居的 媒体, 甚 至大学所 在的社 区, 都对原 本属于 大 的教学和科研领域, 外界 直接和间接控制的触角也伸 了 进来, 教什么和如何教是教 授的权利这一信条已受到挑 大学不同 , 美国大 学更类似 于公司 的组织结 构, 由非 校 织结构中 , 教授已 不再能"一 统天下 ", 因 为部分 操持 大 学事业的权力 转到了董 事会和 以校长为 核心的 行政 系 吸纳社会资源和灵活 应对社会需求, 但同时也产生了 将 总 之, 市场 虽然 赋予 了大学 高 度灵 活的 行业 自治 权, 但也 改 变 了大 学 自 治的 学 术 基础 , 致 使大 学 自 治 赋予的 大学 自治 权对 学术 自由 的保 护并 不充 分 , 甚至 潜在 的 危险 , 美 国 大 学打 出 了 "责 任 自治 " 的 口号 , 强 调大 学 必 须承 担 起 与扩 大 的 自治 权 相 适应 的 社 会 责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关系阐释

延伸 , 大学 自治是 保 护 学 术 自由免 受 外 部侵 犯 的 制 度屏 障 , 学术 自由是 大 学 自治 所 自觉 追 求 的最 终 鹄
的 。同时 , 学术 自由与学术 自治 又并 非完全 一致 : 从
主体上 说 , 术 自治 主 要 针 对 大 学 这 一学 术 机 构 或 学 组织 , 而学术 自由的主 体则 主要 指 大学 中的学 者 , 包 括 教师 和学 生 ; 从运 行上 看 , 为一 种 团体权 利 的大 作 学 自治 , 既能对 学 者个 体 的学 术 自由起 到 一 定 的保
护作 用 , 也可 能对 其 产 生 不 良影 响 和 干扰 作 用 。本
文试 从 历 史 和 逻 辑 的 角 度 对 二 者 关 系 进 行 一 些
分析 。
作 为 现代 大 学最 悠 久 的价 值 观 , 自治 可 以说 与
大 学相 伴而 生 , 近代 大学 起 源 于欧 洲 中世 纪 , 中世 在 纪黑 暗动 荡的 时代 和 频 繁 的 战 争 中 , 者 们 反 而 可 学 以在 各个 自治城 市 之 间 自 由流 动 , 初 的 大 学就 产 最 生 于学者 聚集 的地 方。 为 了 方 便 知识 的传 播 、 流 交
凭 借其 无与伦 比的财政 力量 介入 大学 的管 理 。二 战
后, 大学 成 了社 会 的“ 中心地 带” 开始 承担 更多 的社 、
会功 能 , 越来 越 多地卷 入社会 的政 治 、 济生 活和 并 经
公众 的个人 生 活 , 大学 对 社 会 的发 展 和 繁 荣 是 如 此 重要 , 以至 于它们 越 来 越 多地 受 到 中央 政 府 的 直 接
略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限度及其制度性保障

略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限度及其制度性保障本文针对不少学者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简要论述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限度,并提出应对此传统理念给以时代精神的浸润,同时由现代民主社会对其提供根本的制度性保证。
[标签]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限度制度性保障在阐述大学理念的相关文本中,不少学者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认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彰显着大学的本质和特征,构成了维系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并延续了大学这一特殊组织机构的生命和活力……缺乏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永恒准则”。
在此,笔者无意贬损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在大学发展知识、追求真理过程中对于大学免受外在规则和权威的干涉和控制所起的作用。
然而,从这一观点发轫和发展的进程看,其历程饱经困难险阻,始终表现出很大的限度,若背离社会具体的现实背景将其奉为大学发展之内在逻辑刻板执守,而不给予时代精神的浸润及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之观点,将只能作为一种口号而存在。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这一观念源自欧洲中世纪。
当时学者云游四方、讲学论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之目的,他们建立了一些学术团体,并以此为基础,仿效当时之商业行会组建了自身的“学术(教师)行会”,这便是早期大学的锥形。
“当时,教师行会这种由学者建成的组织,就像商业行会里的工匠和手艺人一样,知识和学术标准完全是由他们自行制订的”。
从这一事实看,早期的大学等同于行会,大学自治这种组织特征,其目的是确保对高深学问的探求、免受外界的干扰、以维护“大学教师有从事思考、研究、发表和传授其对真理之一见一得的自由”。
即维护学术之自由。
由此可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从其最初本意看,只是基于理性方式产生的纯“学术行规”式的行业自律。
这是中世纪大学对当时欧洲王者不王、国中有国,王权、教权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_兼论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权力的提高

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兼论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权力的提高卢晓中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是高等教育中最悠久的传统,也是最古老的命题。
关于这一命题的论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它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进程。
与这一对概念相联系的是学术权力问题,这同样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值得给予充分关注的命题。
一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是高等教育中颇为重要且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下面我们从联系与区别的角度首先对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这对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对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享有与限制进行探讨。
(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辨析传统的学术自由指的是大学学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和不受威胁地探索学术问题(高深学问)、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散布自己的学术思想。
传统的学术自治指的是学术机构(大学)的自治,即大学是一个学者团体,学者们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外来的控制。
由此可见,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基本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均基于对认识论哲学的认同上,学术自治主要源于学术自由的思想,又对学术自由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自治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保证”。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两者甚至是同一的。
但它们又不是一回事,其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自的主体不同,前者主要是指个人(大学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学术机构(大学);而后者主要是指学术机构。
第二,内容上,除了“从这种意义上”的同一性外,也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情况。
正如布鲁贝克在论及为什么要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中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分别加以论述时指出:“不仅因为它(学术自由——笔者注)不同于学术自治,而且还因为两个概念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相互冲突。
相互冲突的最重要一点是,迫切需要某种社会机构能在不受控制、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
学术自由是后于学术自治出现的一个概念,学术自治是自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后就有的一个概念。
浅议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浅议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摘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既是西方大学的悠久传统,也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二者有着相通的内在基础和密切联系。
学术自由是大学自治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自治是大学保护学术自由免受外部侵犯的制度屏障。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大学自治与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又并非完全一致,各自都存在着合理性及限度。
【关键词】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合理性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发展所坚持的价值导向和重要原则。
学术自由指大学学者和学生可以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和不受威胁地探索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散布自己的学术思想。
大学自治的内涵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可以自主地治理学校、独立地处理学校的内部事务、最小限度地接受外界的干扰和支配。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大学的认识论逻辑的自然延伸, 学术自由是大学自治所自觉追求的最终目的,大学自治是保护学术自由免受外部侵犯的制度屏障。
同时,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又并非完全一致:从主体上说, 学术自由的主体则主要指大学中的学者,包括教师和学生,而大学自治主要针对大学这一学术机构或组织;从运行上看,作为一种团体权利的大学自治,既能对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和干扰作用。
一、学术自由(一)学术自由的内涵大学之所以需要学术自由, 是因为大学具有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培养人才、追求真理和对社会负责。
将学术自由真正作为一种理念付诸实践的大学是1810 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为了确保学术自由的真正实现, 经德国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德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学术自由写入了宪法, 实现了学术自由的法律化。
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法的形式为学术自由提供了一种制度性的保障。
取得学术成就需要学术自由。
对研究对象、适当研究方法的选择, 对问题独立而新颖的解释和分析, 这些都是取得研究成果必不可少的。
自由交流学术观点是正当的学术自由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摘要】现代大学的理念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这二者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
大学自治以学术自由为追求的最终目的,同时也以学术自由为根本出发点。
本文从概念出发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进行了阐述,并且回顾了大学自由与自治的发展与兴衰史,由此得出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这要求我国高校正确处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也要正确处理中国大学自治权僭越合法边界对学术自由产生阻碍这一问题,强调学术自治需要坚持学术本位,为学术自由提供制度保证,从而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历史;启示【Abstract】The concept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s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both of which are historical tradi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ultimate goal pursued by academic freedom, and it also takes academic freedom as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expounds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from the concept, and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ise and fall of university freedom and autonomy. It draws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China, which requires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correctly handle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The relationship must als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that Chinese legal autonomy and the legal borders hinder academic freedom. Emphasizing academic autonomy requires adhering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 and provid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academic freedom,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Key words】university autonomy;academic freedom;history;enlightenment作为现代大学的普遍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二者关系密切却又极易被混淆。
虽然二者都是在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这一大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但是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呈现出不协调发展。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一些人用粗暴的一元化领导模式来对其进行理解,认为我国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发展很难得到充分的保障,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误解,也是对大学理念的误解。
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中讲道:“新的观念是脱胎于旧的观念的,后者是前者的先驱和盟友……即便我们远离了现在,也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他,理解他。
”[1]因此,从概念上与其发展历史上去重新审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更好的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大学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内涵与关系“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历史之一”[2]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不受政府、教会或其他势力干预,实行独立办学,自行决定在教学、研究、学术等方面的事情。
这意味着大学不能被政府或者是任何社会集团做出毫无理由的干涉,且大学能够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与逻辑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实现平衡。
大学对自身负责,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从而实现自己的办学目的。
学术自由是学者追求的理想,也是现代大学的灵魂和核心使命。
学术自由这一词是指学术界自由的进行学术活动的权力,学术自由是保证学术与科研创新的基础。
其主要表现在学术主体不受内界、外界的干扰,独立自主的进行学术研究活动,这也是思想自由在学术活动中的体现。
由此可见,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联系密切,二者都是建立在大学内在逻辑上即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
大学自治是以学术自由为宗旨,也是大学实现学术自由的手段。
但二者并不是等同概念,其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二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是学术自由的主要对象,但是其主体较为广泛,可以说是适用于全国国民;而大学自治的主体为学术机构或组织,其忽略了大学中的重要组成人员——教师和学生。
第二,运行上,作为一个团体权利的大学自治,既能保护学者,也能对学术自由起积极作用。
但是,其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事实上,大学自治并不包括学者个人学术自由的诉求,所以大学自治是有可能会损害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的。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该受到限制,因为大学自治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其应该受到合法的监督。
第三,在内容上二者不完全相同。
学术自由包括学术研究自由、学术思想自由以及学术传播交流的自由。
然而大学自治的内容要更为丰富,从具体内容上说,大学自治包括财务自治、学生选择自治、课程设置自治等众多方面。
大学自治不仅是“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需要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权力诉求”[3],也是大学内部也充足享受自治权,包括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发展等方面。
二、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兴起、发展与衰落“一切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中世纪大学的大学自治权与学术自由权也不例外,与现实斗争也是二者产生另一重要原因。
古希腊是学术自由最早的发源地,后来智者学派将其传播与发展。
随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智者提出来“为学术而学术”,使“大学”与学术自由合一,苏格拉底追求学术自由的思想与柏拉图学园的创办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到12世纪晚期,为了在维护尊严、自身利益以及学术自由的权力,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与封建主进行斗争,形成了自治性团体,形成了中世纪大学。
他们用罢课等手段作为与当局与教会的斗争手段维护大学自治与自由,“各大学在它们出现的城市里,由于它们成员的质量和数量,是一种令其他势力感到不安力量的表现”[4]由此,大学获得了一些“特权”,得到了相对自治。
得到了权力就意味着中世纪大学能够在某些方面得到保障,比如在制度上。
从内部来说其有权管理收入与支出,能够自行确定课程与教学同时也可以为自身制定符合学校发展与管理的规章制度。
从外部来看,一些杂税的取消意味着世俗影响减弱,从而大学内部的研究与教学能够得到保障,学者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身的学术才能。
在这个发展阶段,其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无一不体现着学术自由精神,大学着重教导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崇尚追求真理,学术至上,而大学对于世俗过度干扰不满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时也巩固了大学自治地位,也向社会传播了大学自治的重要性。
但是,大学自治在这一阶段中由罗马教廷赋予,这也是后期大学被教廷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14世纪,大学的作用被得到广泛的认可后,国家对大学的控制加强,此时的大学贵族化倾向严重。
16世纪宗教改革展开,民族国家形成,世俗王权进一步加强,大学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在中世纪后期大学并不去追求知识,甚至忘记了只作为学术组织的使命,由此中世纪大学没落。
曾被誉为“国王的公主”的巴黎大学最后蜕变为“国王的奴仆”,“巴黎大学自治权的被剥夺标志着中世纪大学自治的最终衰落。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而个人资助科研的情况已经无法满足,于是国家和政府开始凭借财政力量介入大学管理。
二战后,大学承担服务社会培养人才与技术创新的责任越来越重要,其社会职能逐渐被国家与社会重视。
其职能与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大学对社会和国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们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受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尽管国家对学校的控制力度加强,大学自治在某种程度上被减弱,但是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学术领域。
一些权力被排除出大学权力的范围,而教学、研究以及可以左右学术研究的资金分配权力和学者管理权力则被大学所重视。
商业经济组织行会给予了大学自治启发,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学术自由本身已经成为大学自治的目的。
三、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一)协调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关系学术高度自由的国家更容易产生一流大学,所以处理好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给予高校高度的学术自由和适度的学术自治权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和自治的发展史给予我们借鉴,让我们对于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关系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中世纪大学早期,大学的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俗与宗教的控制,这也为大学自由的从事教学研究任务提供了条件,从而促进了学术自由的发展。
然而在中世纪大学后期外界的干预过多,使大学过多依靠外界,丧失了独立性,也阻碍了学术自由的发展,经过对中世纪大学发展的历史借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正确协调好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首先,高校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发展也需要得到保障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我国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职能还能有完全得到转型,高校内的行政力量的干预对高校发展的副作用日益显现。
行政干预在高校内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
现如今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相信大学自治对于服务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这也极其大的鼓舞了学者在高校进行科研与创新,也使得学术自由进一步发展。
高校并不完全独立于国家与社会,它仍然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与调控,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职能,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变化,同时从宏观上制定和健全保障大学自治权与高校学术自由的政策也是势在必行。
其次,学术应该是纯洁的,大学自治应该以保障学术自由,当单纯的大学自治权与单纯学术自由权发生冲突时,大学自治应该让步于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如果今天可以拿学术自由做交易,那么明天就可能拿自治本身做交易”[6]。
学术自由权得到了发展也会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大学自治的发展,大学自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使得学术自由融入了新鲜的血液。
再次,保持独立性是学术人员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在经济上,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教师的工资绝不能与其他团体与个人产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