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
探析大学学术自由

探析大学学术自由周莹(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学术自由不仅是学者的一项基本权利。
更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核心。
本文以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内涵、特点及与大学自治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计了大学应如何保障学术自由。
关键词: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关系从中世纪至今,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矢志不渝的目标和理想。
有人认为。
中世纪大学是在黑暗之中盛开的一朵鲜花。
可见,大学自诞生之日始。
就在自治的基础上为其争取学术自由而战。
一、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学术自由的理想与实践。
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活动。
苏格拉底在2500年前。
即明确主张“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倡导过自由研究和自由探讨。
但随着封建时代的来临,这些学术自由的思想与实践,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才重新燃起学术自由的希望。
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保证了学者自愿参加研究与学习的活动。
并为欧洲的学术自由观念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人们普遍认为学术自由的理想首先在柏林大学实践,学术自由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
中国近代大学中最早引入学术自由理念并进行实践的当数:I t大。
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并实施了“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办学方针。
从此,北大有了学术自由的传统.并开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先河。
二、学术自由的含义及特点美国教育史专家孟禄(Paul lⅥor l roe)在其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将学术自由定义为:“学术自由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学并证明真理的自由。
或探求真理而不受政治、官僚或宗教权力干预的自由。
”I t】瑞典教育家胡森(T.H usen)在《国际教育研究百科全书>中说:“学术自由一般被理解为追求真理而不受妨碍的权利。
这种权利既适用于高等教育的机构,也适合于高等教育机构里的学术成员。
学术自由的成员的理由基于这一假设.即知识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因而不受非专业人士干预的教学、研究和出版的自由是追求知识的必要手段。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的秩序》作者是美爱德华·希尔斯。
他认为,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科学和学术必须因其自身而受到重视,政府不应干预大学的事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忠诚和笃信自己的大学和科学探索的理想。
在这个重新建构、裁减人员和大学—产业合作的年代,这是些常常被丢弃的思想。
作者认为,我们正在失去近代大学的精神。
那么当代大学要获得自身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该如何处理学术的自由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关系呢。
一、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一)学术自由1、学术自由的概念学术自由的本质是思想及其表达的自由。
因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
早期的学术自由主要是讨论宗教教义的自由,尔后发展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自由;学术自由为学校师生能够无拘束地开展研究和学习而提出,尔后发展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术自由,在现在是指,学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标准从事教学、研究的自由、通过言论和写作、出版著作等形式在学术活动中支持他们基于研究证明是真实的观点的自由。
它包括学者们组建、参加学术团体的自由。
它也是学者可以就公众问题表达个人见解而免受惩罚、加入全国和国际性学术组织以及其他社团的学者进行交流的自由。
2、学术自由的价值学术自由的范围很广,但也并不是学者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可属于学术自由的范围。
学术自由需要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学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说任何话,而不必受到法律、道德的规范。
一个教授所说的话做的事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超出了法律的界限,那么他必然不会受到学术自由的保护。
他没有权利随意的在自己担任教学的课堂上经常缺席,他也不能随意伪造记录资料等等。
没有学术自由就谈不上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如果我们对学术自由大打折扣,那么自治也同样会得不到完全的实现。
学术自由既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通过弘扬学术自由精神,可以促进人们崇尚学术,尊重他人学术成果。
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看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作者简介 茹宁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 � � � � � � � � ( 天津 * 本文为 段性成果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教育学一般课题 � � � � � � � � � � " 大学与政府关系模式变迁及其理论分析 " ( 课题批准号 的阶
14
� 教育管理 �
从 学术 自由 与大 学自 治的 关系看 我国 大学 "去 行政 化" 改革 德国 大 学 中, 大 学 自治 从 维 护自 身 利 益 的行 会 观 念 中超 越 出 来, 出 于 捍卫 " 纯 粹科 学 " 的 目的 而 与 学 随着 德 国 大学 办 学 模 式在 世 界 范 围的 传 播 , 学 术 自 由 和 大 学 自 治 作 为 " 自 明 之 理 " �三� 当代市场化大学中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疏离 高等 教 育 领域 , 以 美国 为 代 表的 市 场 化 大学 逐 渐 替 市场 化 大 学不 再 是 政府 垄 断 的公 共 物 品 ,而 是 拥 有 自主 经 营 ,自 负 盈 亏, 自 我 发展 , 自 我 约束 的 社 会 法人 实 体 ,因 为 它 必须 像 从 事商 品 生 产 与经 营 的 经 济组织一 样,获得 独立的生 产经营 权 ( 办学自 主 权), 才能 对市 场信 息或 社会需 求迅 速 做出 反应 , 从 而参 与 到 激烈 的 市 场竞 争 中 去, 而 政 府 控制 只 会 削 因 此, 大 学 市 场化 的 结 果 就是 政 府 通 过 放 权 来 赋 予 大 学 更 多 的 办 学 自 主 权 , 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大学, 拥有了更多的 自 主, 自决权, 然而与此 不相称的是, 它却很少能基于学 术 成了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因此, 市场运作机制势必与 我们看到的 , 美 国政府, 以纳税人自居的公众, 以公 众代 表自居的 媒体, 甚 至大学所 在的社 区, 都对原 本属于 大 的教学和科研领域, 外界 直接和间接控制的触角也伸 了 进来, 教什么和如何教是教 授的权利这一信条已受到挑 大学不同 , 美国大 学更类似 于公司 的组织结 构, 由非 校 织结构中 , 教授已 不再能"一 统天下 ", 因 为部分 操持 大 学事业的权力 转到了董 事会和 以校长为 核心的 行政 系 吸纳社会资源和灵活 应对社会需求, 但同时也产生了 将 总 之, 市场 虽然 赋予 了大学 高 度灵 活的 行业 自治 权, 但也 改 变 了大 学 自 治的 学 术 基础 , 致 使大 学 自 治 赋予的 大学 自治 权对 学术 自由 的保 护并 不充 分 , 甚至 潜在 的 危险 , 美 国 大 学打 出 了 "责 任 自治 " 的 口号 , 强 调大 学 必 须承 担 起 与扩 大 的 自治 权 相 适应 的 社 会 责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关系阐释

延伸 , 大学 自治是 保 护 学 术 自由免 受 外 部侵 犯 的 制 度屏 障 , 学术 自由是 大 学 自治 所 自觉 追 求 的最 终 鹄
的 。同时 , 学术 自由与学术 自治 又并 非完全 一致 : 从
主体上 说 , 术 自治 主 要 针 对 大 学 这 一学 术 机 构 或 学 组织 , 而学术 自由的主 体则 主要 指 大学 中的学 者 , 包 括 教师 和学 生 ; 从运 行上 看 , 为一 种 团体权 利 的大 作 学 自治 , 既能对 学 者个 体 的学 术 自由起 到 一 定 的保
护作 用 , 也可 能对 其 产 生 不 良影 响 和 干扰 作 用 。本
文试 从 历 史 和 逻 辑 的 角 度 对 二 者 关 系 进 行 一 些
分析 。
作 为 现代 大 学最 悠 久 的价 值 观 , 自治 可 以说 与
大 学相 伴而 生 , 近代 大学 起 源 于欧 洲 中世 纪 , 中世 在 纪黑 暗动 荡的 时代 和 频 繁 的 战 争 中 , 者 们 反 而 可 学 以在 各个 自治城 市 之 间 自 由流 动 , 初 的 大 学就 产 最 生 于学者 聚集 的地 方。 为 了 方 便 知识 的传 播 、 流 交
凭 借其 无与伦 比的财政 力量 介入 大学 的管 理 。二 战
后, 大学 成 了社 会 的“ 中心地 带” 开始 承担 更多 的社 、
会功 能 , 越来 越 多地卷 入社会 的政 治 、 济生 活和 并 经
公众 的个人 生 活 , 大学 对 社 会 的发 展 和 繁 荣 是 如 此 重要 , 以至 于它们 越 来 越 多地 受 到 中央 政 府 的 直 接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20道题,共30分)1、高等教育作为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表述为( ).a。
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b。
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制约作用。
d.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2、美国政治上实行高度分权的联邦制,其高等教育也采用分权管理模式,而法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高等教育管理也实行集权模式,这说明一个国家的( )与高等教育之间有密切关系。
a.政权性质政治平等b.政体性质 c。
政治纲领 d.政治平等3、“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是德国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它突破了传统大学的(),使( )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服务职能培养人才职能b.发展科学职能培养人才职能c.发展科学职能社会服务职能d.培养人才职能发展科学职能4、高等教育目的可以决定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等,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b。
调控 c.评价 d.激励5、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关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智育是方向和动力,体育是核心,德育是基础b.体育是方向和动力,德育是核心,智育是基础c.德育是方向和动力,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d.德育是方向和动力,体育是核心,智育是基础6、目前我国高等普通学校层次主要分().a。
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大学、研究生院b。
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一般性大学、研究性大学c。
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院、大学、研究生院d.高职高专、专门学院和大学、研究生院7、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的“211”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少数高水平大学办学的策略,以及对众多原来行业办院校权力下放的举措,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合理( )的形成。
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在我国大学的实践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在我国大学的实践研究姓名:鄢翠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20070203摘要在大学发展历史中,学术自由是一个永恒的思想命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加强对大学学术自由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世纪大学在早期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
后来由于经院哲学的影响,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在洪堡、费希特等自由哲学思想家的领导下,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将学术自由定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实行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独立探索,自由研究,这为现代大学树立了一个典范,大学由此走上了复兴之路。
在对学术自由的内涵、国内外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存在的哲学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影响我国大学学术自由实现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不论在形成时间,还是内容以及法律保障上都有不同于西方学术自由的特征。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学术自由的起源及其在西方大学的历史演进和在我国大学的历史沿革,从现实的角度对学术自由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探讨了学术自由的影响因素、价值和意义,在分析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责任、大学精神、学术规范和学术自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学术自由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大学实现学术自由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学术自由 大学发展 大学理念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cademic freedom is an eternal proposition. With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it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 academic level and realiz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After analyzing the meaning, the history, the basic character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academic freedom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the academic freedom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Universities enjoyed ample academic freedom in Early Middle Ages. However, affected by the scholasticism, the legal status of universities' existence met with challenges. Under the lead of free philosophy thinkers such as Humbolt , Fichte. J. G. and some others, Berlin University which was built in 1810 made academic freedom as the basic principle in running school, teaching freedom, learning freedom, research freedom and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Berlin University set an example for modern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on the one hand, the origination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it’s evolution in wester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traced back from historical ang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cept, factors, the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freedom are discussed from practical angl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relations between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autonomy,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y spirits, academic standard, academic self-discipline etc., some measur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cademic freedo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in accordance with realization of academic freedom.Key words: Academic Freedom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The ideal of university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浅议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浅议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摘要】现代大学的理念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这二者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
大学自治以学术自由为追求的最终目的,同时也以学术自由为根本出发点。
本文从概念出发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进行了阐述,并且回顾了大学自由与自治的发展与兴衰史,由此得出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这要求我国高校正确处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也要正确处理中国大学自治权僭越合法边界对学术自由产生阻碍这一问题,强调学术自治需要坚持学术本位,为学术自由提供制度保证,从而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历史;启示【Abstract】The concept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s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both of which are historical tradi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ultimate goal pursued by academic freedom, and it also takes academic freedom as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expounds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from the concept, and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ise and fall of university freedom and autonomy. It draws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China, which requires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correctly handle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The relationship must als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that Chinese legal autonomy and the legal borders hinder academic freedom. Emphasizing academic autonomy requires adhering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 and provid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academic freedom,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Key words】university autonomy;academic freedom;history;enlightenment作为现代大学的普遍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二者关系密切却又极易被混淆。
浅析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浅析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周宇豪【摘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需要制度性的规定进行保障.学术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超然于现实政治之外的学术绝对自由.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学术自由与政治保持在适当的距离?而这个适当的距离又如何衡量?很显然,以纯粹探求知识为目的、在动机上排除政治性的功利主义动机是将学术研究与政治保持距离的基本要求.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洪堡所提出的那样,政府及国家的作用不应限制教授治校的原则与学术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更不能影响知识的传承.【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大学;学术;自治;自由【作者】周宇豪【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1近年来,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问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大学本质和精神研究中关注的热点。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主要涉及到有关政治的问题。
实际上,自现代意义大学创办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成为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不断探讨的主题之一。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却从来未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论。
在我国由于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直成为指导大学办学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由于党的一元化领导,所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不可能实现,这是中国没有学术自由和大学不可能自治的最根本原因。
这种仅仅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简单同政治挂钩的逻辑,其实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本质特性的误解,也是对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片面理解。
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内涵(一)大学自治的概念及起源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精神和学术价值观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反映了大学与社会、政府以及大学内部管理者与教授、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结合一些学者的理解,大学自治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丁学勇(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内容提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应当是当代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不是两项孤立的权利。
学者在二者的关联性上所做的论述随处可见,二者的紧密的关联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主要阐述的却是二者的不一致性甚至是对抗性。
以期能在二者一致性中发掘非一致性,保持辩证的,清醒的认识。
并且基于此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一致性非一致性引言由于学术自由权的发生与大学密切相关,而中世纪的大学自治又是塑造学术自由观念的重要传统资源之一,因此,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往往被当作一对相互促进的概念,一同视为现代大学的普遍精神和价值追求。
因此理论家们不厌其烦地论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繁荣的重要意义。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大学需要自治、学术需要自由的观念,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尽管在实践中还没有完全成为现实。
但是,不知学者是否思考过,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含义相同的概念吗?或者二者的关系是完全一直的吗?仔细想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确实不是相似或相同的事物。
一般来说, 两者关系密切,具有一致性,经常相互促进。
但两者也有不一致性,有时甚至会相互矛盾。
就像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所论述的学术自治的各方面中,学术自由应该加以专门论述,不仅因为它不同于学术自治,而且还因为两个概念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相互冲突。
”从实践来看,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也并非总是一致的。
本文试图通过从对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历史考察中来解读两者的关系。
进而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初浅的思考。
这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起源上可以发现,二者并不是同步产生的。
大学自治起源于中世纪大学行会争取自治特权的实践。
在中世纪欧洲教权与政权分庭抗礼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行会,最能有效地保护市民从事商品自由生产和交换的所得利益。
经济领域的行会制度给中世纪的大学寻求自治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力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和借鉴。
因此,大学纷纷效仿经济领域的行会,与其他行会一样从教皇或国王那里争取到特许状,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资格。
但与其他行会不同的是,中世纪大学在与地方教会、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争取到了更大的独立权力,诸如独立的司法权、免税免役权、颁发教学许可证权、迁移权等特权。
①在中世纪欧洲就有,“意大利有教皇,德意志有帝国,法兰西有巴黎大学”②的说法。
这就是对其独特的自治地位的形象描述。
而学术自由,从现代宪法的意义上追溯,则是一项典型的源自于德国的基本权利。
学术自由作为西方一种传统学术观念的表述,则与西方理性自由精神密不可分,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
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平等自由观念更将之发挥到极致。
在二者的关系上,虽然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权,但是生活于其中的学者却并无多少学术自由可言。
这是彼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决定的,维护宗教神学权威的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教会禁锢人们理性活动范围和压制学术自由的工具。
例如,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就曾按照教会列出的禁书目录,对书籍进行严格的审查。
而随着大学出版审查制度的完善,权威当局还通过法案规定,对于未经大学审查就出书者可被判处死刑。
这表明在中世纪,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并不是统一的。
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也在欧洲如火如荼的展开,此时西方形成了各种自由学说。
要求平等自由和个人追求个性发展的著作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学术自由成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原则,则发生在于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
有以真理为目的的学术探索,必然需要理性和思想自由。
因①[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宏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6页。
②林玉体:《西洋教育史》,文景书局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47页。
此,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把“追求最高形式的纯粹知识”作为大学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了以“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为内涵的经典学术自由观。
学术自由原则在大学的确立,使大学自治传统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得以传承。
柏林大学确立的学术自由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学术自由原则在大学的确立,就意味着大学有权就与学术自由的实现直接相关的学术事务独立制定规则与程序,而不受国家权力的左右。
德国大学通过教授主持的院系讲座、学部教授会和学校教授评议会等层层设置,有效保障着大学自治权的贯彻落实,教授治校这种最能有效保障学者的自由权利的组织形式由此成为稳定的现代大学自治形式。
同时,随着学术自由原则最先在1849年德国的《法兰克福宪法》中完成法制化,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性保障”也逐渐获得法律的确认与保障。
随着德国大学办学模式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作为“自明之理”逐渐被各国接受,并成为现代大学经典的办学理念。
这说明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不久,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已经开始产生相辅相成的联系和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规则日益深入地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市场化大学(以美国为代表)逐渐替代国家型大学(以欧洲为代表)而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
市场化大学不再是政府垄断的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大学形式,而演变成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法人实体,因为它必须像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的经济组织一样,获得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才能对市场信息或社会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获得生存和发展,而政府控制只会削弱大学的这种应变能力。
大学市场化的结果就是政府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之拥有自行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大学,拥有了更多的自主、自决权,从此,大学通过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来决定办学模式和学科设置,但是它却很少能基于学术理由行使这些自主权利。
在市场竞争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变成了商品(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的政府、以纳税人自居的民众等等主体,都对原本属于大学内部的事务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
甚至在最传统的教学和科研领域,外界的影响也直接或者间接地渗透了进来,教什么和如何教已经不再由教授单独决定了。
另外,从大学的内部形态上来看,与教授或者学院型的德国大学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大学更类似于一家公司。
它由非校内人士组成的董事会及其聘用的校长来管理。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教授已不再是大学的掌舵人,因为很大一部分操持大学事业的权力转到了董事会和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系统手中。
这种模式无疑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源和灵活应对社会需求,但同时也使得大学落入了将学术工作置于外行监督和控制之下的尴尬处境。
因此可以说,大学的市场化一方面的确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但是另一方面却未必实现了学术的自由。
大学根据市场需求或者社会影响来自主决定办学模式、学科设置和管理体制以及招生结构。
这可谓是大学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但是,市场的作用和利益的驱使,使得之前单独根据学术研究的自由以及单纯追求真理的大学基因的决定因素荡然无存。
大学教什么或者怎么教,已经再难以由教授来决定了。
这表明市场化大肆扩张的当下,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又出现了分离甚至相背的情形。
二、从理论角度分析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都应当是大学活动本身的内在品质和根本要求,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必要前提,而学术自由则应当是大学自治的最终目的。
美国教育家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到:“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
大概最主要的是认识方面的。
”①从政治的角度看,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从道义的角度看,如果社会要依靠大学作为获得新知识、了解世界以及以此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的话,那么就必须给那些以研究为天职的学者们以自由和安全。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它的主要活动应当是对高深学问的研究,而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而非为了社会或者经济的需要而普及业已存在的知识。
学者的学术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
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拉塞尔·雅各比,同样从追求知识和真理这个基点出发说:“既然高深学问需要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那么,自然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因而,在知识问题上,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①[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题。
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①。
大学如果受到政府或教会的控制,没有自主权,外界力量就会直接监控甚至干预学者的学术活动,历史上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偶然。
而大学自治赋予作为法人团体的大学以自主管理内部事务尤其是学术相关事务的权利,构建了学术探索能够自由进行的区域。
保证学术活动能够遵循自己的本性而发展。
因此“自治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保证”②。
离开了自治的支撑,学术自由只能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浪漫主义梦想。
但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并非永远一致,学术自由也会受到大学组织本身的限制和阻碍。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可以说一个代表集体的自由一个是代表个体的自由。
大学自治保障的是大学作为一个集体的学术自由权利,而不是学者个体的自由权利。
在实际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感觉到对他们的自由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大学中的其他成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学科负责人、以及学术同僚等。
《简明不列颠大百科全书》把学术自由解释为:“教师和学生不受法律、学校各种规定的限制和公众不合理干扰而进行讲课、学习、探讨知识以及研究的自由”。
这说明,除了政治的、经济的和宗教的等外部压力的干扰和干预外,学术自由也会受到大学内部组织自身的影响和阻碍。
大学自治一方面虽为学术自由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具有自治权利的大学却并不一定能使学者享有学术自由,学者们的学术活动还有可能受到大学的组织机构、学术系统以及学术制度本身的压制。
拉塞尔·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指出,“知识分子进入学院化的大学校园后,在他们的生活被重新塑造的同时,他们的精神也被重铸了。
大学里烦琐的规定成为最麻烦的学术障碍,它们的实行限制了年轻的生命并最终限制了学者的整体状态和个性”。
比如在当下的中国大学,学术论文是学者进入学术领域所必需具备的门槛一样的资格证。
在以后的学术生活中,出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职位职称等条条框框成为决定他们研究活动的指挥棒。
这些或隐或显的制度、规则或者约定俗成的习惯大大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
大学的发展过程是从学者之间松散的联合体逐渐演变成正式的固定的学术组织并最终联结成一种规模宏大的学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