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报告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报告
通信作者:姜鲁宁ꎬEmail:w13001786181@ 126. com
图 1 胸部 CT 示右肺上叶多发高密度影 图 2 糖皮质激素治
疗 2 月后病灶较前明显吸收 图 3 胸部 CT 示左肺下叶软组织
密度影 图 4 糖皮质激素治疗 2 月后病灶较前明显吸收
讨 论
组织生成ꎮ 术后追问病史ꎬ患者回忆 10 岁左右有可
疑异物吸入史ꎮ 术后左肺下叶基底段肺泡灌洗液细
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ꎬ真菌培养未见真菌生长ꎮ
再次出现咳嗽、咳中等量黄痰ꎬ晨起咯少量鲜血ꎬ约
根据药敏结果予左氧氟沙星片 0 5 g 每日 1 次抗感
体温降至正常ꎮ 入院前胸部 CT 提示左下叶后基底
者未再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症状ꎮ
低热、 盗 汗 病 史ꎮ 查 体: 体 温 36 8℃ ꎬ 脉 搏 75 次 /
分ꎬ呼 吸 20 次 / 分ꎬ 血 压 95 / 57mmHgꎬ 双 肺 呼 吸 音
低ꎬ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ꎬ腹部平坦ꎬ腹壁柔软ꎬ无压
转归:给 予 甲 强 龙 40mg 静 滴 qd 及 抗 感 染 治
疗ꎬ7 天后咳嗽、咳痰、憋喘较前明显好转ꎬ并将激素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
有临床和病理特征性表现的特发性疾病ꎬ一般病程
比较长ꎮ CEP 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
细胞明显增高ꎬ可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
检辅助明确诊断 [1] ꎬ肺活检可见肺泡及间质嗜酸性
细胞浸润改变ꎮ 目前 CEP 还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ꎬ
临床肺科杂志 2019 年 5 月 第 24 卷第 5 期
患者病 史 长 达 十 年ꎬ 既 往 被 多 家 医 院 诊 断 为
“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ꎬ长期咳嗽、咳痰ꎬ反复加重ꎬ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吴秋萍;谢敏;熊盛道;刘先胜;朱晶【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1(016)003【摘要】目的总结1例诊断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的临床过程.方法对本院成功治疗1例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此例有顽固性喘息、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右下肺外周浸润影像学改变,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辅以抗生素,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治疗四天后胸部CT右侧结节影几近完全吸收,住院12 d后好转出院.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有着特有的典型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容易被误诊,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并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总页数】3页(P329-331)【作者】吴秋萍;谢敏;熊盛道;刘先胜;朱晶【作者单位】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J], 郑飞彦;代大华;张建勇2.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并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及文献复习 [J], 唐吉仙;钟波;沈巨信;张春意3.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报道并文案复习 [J], 张梦婷; 刘黎明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致脑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J], 蔡荣荣;赵名娟;周翠玲5.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马楠;崔德健;文仲光;魏晓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2例临床分析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2例临床分析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2例临床分析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临床少见病,由Carrington等人于1969年首先报道和讨论。

目前国内相关的文献并不多见。

现将我们在临床中收治的3例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1.1 例1李XX,女,61岁, 因“咳嗽,喘憋2月余”于2008年5月13日收入院。

患者于2个多月前,因受凉后咳嗽加重,轻度体力活动后感气短、喘憋,咯痰白黏、量少,伴疲乏,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约10kg,夜间出汗量多,二便正常。

未出现过发热、胸痛、咯血等症。

患者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13年;高血压病史3年,否认哮喘病史。

查体: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50/100mmHg。

神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轻度发绀,胸廓对称,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罗音,腹部(-),余无特殊体征。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喘憋症状加重,入院后查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PO2 54-50mmHg),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性增高EOS 19.0%~30.2%,EOS# 1.71×109~2.85×109,总IgE 419KU/L,烟曲霉特异性抗体:<0.35,粪便中未查见寄生虫卵,结核杆菌抗体试验阴性,肿瘤标记物、NSE、SCC、CYFRA21-1均未见异常。

痰中未检出抗酸杆菌,痰培养阴性。

烟曲霉皮肤点刺实验阴性,肺部CT示:双肺周边多发密度增高浸润影(图1)。

肺功能示:重度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弥散功能显著减退,FEV1:27%,FEV1/FVC:57.9%。

ESR:23mm/h。

自身抗体谱检查均为阴性。

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慢性嗜酸性肺炎,给予强的松口服,30mg/d。

一周后咳嗽减轻,喘憋缓解,食欲改善,肺部哮鸣音消失。

6月2日复查肺部CT示:右肺中叶、左舌叶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左上叶下舌段及右下叶可见新增浸润病灶(图2)。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一例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一例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一例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同时合并大气道弥漫性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的患者,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疾病诊断治疗的深刻认识。

方法对一例确诊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系统的回顾,并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合并该类临床症状的患者极易误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曲霉菌感染。

如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应常规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活检。

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及时药物干预,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气道结节;皮肤多形性病变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少见病,由Carrington[1 ]等于1969年报道,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本病的特点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影像学表现为周围性肺浸润,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映良好。

现将我院治疗的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合并气道结节,皮肤多形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李莫,男性,45岁,长期从事农业工作。

因“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憋气4月余”,于2018年5月3日在我科住院治疗。

患者主诉近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症状。

咳嗽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痰多为白色粘痰。

胸闷,憋气为阵发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及吸入万托林可以缓解,伴纳差,乏力,夜间盗汗,伴发热,体温在37.5度-38.5度之间波动,无头晕,头痛,无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期间间断在我院住院治疗,考虑哮喘,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普米克雾化,班布特罗口服,甲泼尼龙40毫克静点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但是病程期间上述临床症状均在短期内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住院治疗。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简称CE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在肺泡和间质中的局部蓄积引起的炎症反应。

该疾病往往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炎。

病因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所知道的是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有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致敏原,如氧化物、细菌和真菌,可能在CEP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临床表现
患有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患者常常呈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有全身不适、发热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
CEP的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多项检查。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观察到双肺弥漫性斑点状浸润的影像表现,肺功能检查可呈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治疗
对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激素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预后
对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一旦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并控制炎症反应,很多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然而,对于部分晚期诊断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结论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罕见但仍需引起重视的肺部疾病。

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揭示其发病机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小儿外科疑难病例讨论案例

小儿外科疑难病例讨论案例

小儿外科疑难病例讨论案例患儿,男, 8岁。

因间断发热伴咳嗽23天,呼吸困难4天入院,以低热为主,无咳痰,当地医院给罗氏芬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4天前呼吸困难加重转入我院。

病接触史,体检: T 37·0℃, P 110次/min,R 70次/min,BP 113/82 mmHg。

神志清楚,颈软,精神欠佳,营养欠佳,全身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鼻翼搧动,口周无青紫,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11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克、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17·0×109/L,NEU% 82·6%,PLT 382×109/L,余未见异常。

生化及ESR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32·9 mg/L。

外院数次胸片示:两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渐增多。

我院肺CT示两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入院后首先天。

气急、呼吸困难无改善,吸氧流量在5~7 L/min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复查肺CT两肺弥漫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复查血常规WBC计数渐恢复正常,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免疫球蛋白示IgM明显升高,多次行痰培养(细菌+真菌)、痰找霉菌、血培养均阴性, PPD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

二、病例讨论医师甲:患儿以发热咳嗽起病,以低热为主,入院后未再发热,主要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结合影像学改变,肺炎诊断明确。

在病原学上: (1)患儿病程长,血象增高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感染不考虑。

(2)结核感染:患儿无结核接触史,入院后体温一直正常,无盗汗, PPD试验(+),影像学检查不支持,目前结核感染无依据,必要时可以试验性治疗。

(3)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发热、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胸片示云絮状影,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病近一月支原体抗体仍为阴性,可以排除。

(4)其他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患儿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已呼吸困难为主,全身未发现感染灶或迁徙病灶,影像学检查亦未见脓气胸及肺大疱,经过很强的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小。

【优秀文档推荐下载】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优秀文档推荐下载】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一概述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又称迁延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肺炎。

高峰年龄是30~40岁,妇女几乎是男性的2倍。

大部分病例为高加索人,1/3~1/2的患者有过敏性鼻炎或鼻息肉等病史,另外有2/3的患者有成人发作性哮喘或有其他呼吸道症状。

本病较单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程长,通常为2~6个月,甚至超过1年,症状也较严重。

二病因CEP的病因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Ⅲ、Ⅳ型变态反应的协同作用所引起,也可由Ⅱ型变态反应所致。

尽管确切的免疫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许多证据表明,嗜酸粒细胞在对肺组织损伤中发挥着初始的重要的作用。

三临床表现近半数患者有既往过敏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

约2/3患者以哮喘为首发症状,或与其他肺部症状同时出现。

起病较缓,常见症状有咳嗽低热、盗汗、体重减轻、乏力等,少数患者可有咯血。

后期常有进行性气急,与哮喘发作有关。

半数以上患者体检可以发现喘鸣,并可听到细湿啰音。

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严重的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10×109/L。

60%~90%的患者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缺乏也不能排除该病。

痰中可找到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血沉增快。

1/3的病例血IgE 升高。

2.X线检查X线表现与胸膜相对的周围渐进的密度增强的浸润影,边缘不清,呈非节段性、亚段和叶的分布,多位于肺外周2/3,而肺门处较透明,故称为“肺水肿反转形状”,阴影易在。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

现将本院经胸部CT、支气管镜、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涂片、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等检查确诊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1例的诊治情况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务工人员,因“咳嗽、咳痰8个月”于2017年5月6日入院。

患者8个月前吃鱼后出现刺激性咳嗽,后演变为单声咳嗽、咳痰,伴左侧胸痛不适,呈持续性,无发热、畏寒及寒战,无脓臭痰及咯血。

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不张,左上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

院外咳嗽、咳痰反复发作,3个月前再次就诊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不张,先后行2次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支气管炎症改变,左肺上叶支气管痰液堵塞,诊断肺部感染,予对症治疗后出院。

但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改善。

患者青霉素及头孢过敏,表现为皮试后手臂红肿。

入院查体:T36.4℃,P103次/min,R18次/min,BP109/84mmHg(1mmHg=0.133kPa)。

慢性病容,神志清楚。

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左上肺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干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余查体未见异常。

入院后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左肺上叶肺炎或肺结核,左肺上叶部分肺不张;心电图无异常;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146ppb,提示嗜酸性气道炎症;肺功能检查大气道气流轻度受阻,小气道气流正常,最大通气功能正常,通气储备功能中度下降。

肺总量正常,残气量增加,残/总重度增加。

肺弥散功能障碍轻度。

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动态呼吸监测未提示低氧血症及低通气事件;变应原测定:户尘螨及腰果过敏,总IgE>200IU/mL;支气管镜检查左上叶舌段痰栓形成,炎症改变;支气管镜刷检物病理(左舌段刷检)见少量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支气管镜刷检物脱落,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涂片中易见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镜刷检物一般细菌涂片WBC(+),G-杆菌(++),未见真菌、结核杆菌;BALF细胞计数示嗜酸性粒细胞45%;灌洗液genexpert阴性;血常规单核细胞%0.09,余无异常;血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心肌酶无异常;肺部肿瘤标志物阴性;外周血T-SPOT-TB阴性;动脉血气无异常;心梗2项无异常;随机血糖6.71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病例讨论
病例简介
患者男,56岁,因发热咳嗽两周就诊。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9%,BAL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9%。

无哮喘史。

以下为影像学。

最终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
影像学结果
初始胸部影像学显示肺上叶多灶性斑片状和边界欠清的气腔实变,且主要位于外周,这是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中肺水肿的典型特征。

CT扫描也显示多灶性非节段性气腔实变,主要累及肺上叶和肺外周。

讨论
患者外周血和BAL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为19%和59%。

患者无哮喘史。

CEP是一种特发性疾病,特点是慢性和进展性,具有特定的病理性结果。

此疾病具有潜伏性,在疾病诊断前症状潜伏的平均时间是7.7个月。

大多数患者是中年人,并且约50%的患者有哮喘。

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此疾病。

疾病程度较轻时,肺功能检测可能是正常的,但通常是限制性通气障碍。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通常是轻度或中度增高,偶见重度增高。

BAL中嗜酸粒细胞所占比例很高。

组织学检查显示肺泡和肺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伴间质纤维化。

也可能见机化性肺炎模式或嗜酸性脓肿。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AEP)和 CEP的关键组织学差异是与基底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管腔内纤维化的数量。

CEP的典型胸片表现是肺外周非节段性气腔实变,主要累及肺上叶。

然而,仅有不到50%的患者有此影像学表现。

CT的典型表现是肺外周肺截断行气腔实变。

不常见的表现包括磨玻璃影、结节和网状影。

不到10%的患者可观察到胸腔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