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

合集下载

仇英《桃源仙境图》研究

仇英《桃源仙境图》研究

仇英《桃源仙境图》研究
仇英(约1600年-约1645年),明朝晚期著名画家,精于绘山水、花鸟。

其中《桃源仙境图》堪称其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桃源仙境图》长约3.3米,宽约0.83米,由绢本设色。

整幅画面上下分为两段,上部为山水,下部为人物活动。

画面以悬崖峭壁、溪流瀑布为主要构成,极具表现力。

整个画面光影明暗变化丰富,形象生动传神,画风细腻,充满了仇英自身的个性风韵。

在人物描绘方面,仇英采用特别的手法来表达方向和动感,如人物衣角随风飘动,步伐虚实有致,给人一种自由、华美、恣意的感觉。

这种手法和技巧,在当时的中国绘画中并不常见,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意义。

《桃源仙境图》的主题是“桃源乐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理想境界。

仇英在绘画中灵活运用了文学与艺术的手法,通过对形象的体现和对色彩的运用,把桃源乐土的理想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算是仇英的一大创新之处。

至今,《桃源仙境图》仍被世人所羡慕和喜欢,也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仇英 明21

仇英 明21

画家介绍仇英(1502—1552)活跃于明代正德年间到嘉靖年间,江苏太仓人。

字实父,号十洲。

仇英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彩绘栋宇,后受到文征明、唐寅的器重,又拜在当时名家周臣门下,用心临摹古代作品,技艺大进,成就卓著。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工笔、写意、白描俱佳。

画风细腻工整,色彩华丽,自成一格。

仇英出身工匠,后从周臣学画,为文征明所称誉,从而知名于时,以卖画为生。

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利,或劲利有力,都很精工妍丽,有“周肪复起,亦未能过”之评。

山水多学赵伯驹、刘松年,青绿之作,细润而风骨劲峭;亦善花鸟。

晚年客于收藏家项元汴处,摹仿历代名画,落笔乱真。

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明四家”。

存世画迹有《人物故事图》、《汉宫春晓图》卷、《供职图》、《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名画赏析《汉宫春晓图》卷局部《汉宫春晓图》卷局部《汉宫春晓图》卷局部《汉宫春晓图》绢本重彩,纵30.6cm,横574.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

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图中人物发型服装皆为汉代式样,但宫室、家具的形制皆是明朝的。

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

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汉宫春晓图》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

职业画家仇英文人化研究

职业画家仇英文人化研究

职业画家仇英文人化研究作者:张元超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仇英个人生平和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品内涵进行研究,探析其作为职业画家文人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代画坛中职业画家文人化的趋势。

关键词:仇英;职业画家;师承关系;艺术影响明代画家仇英(?—约1552年),字实父(实甫),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图1),最初为油漆工,同时做建筑彩绘,后转行职业画家。

因其天资聪慧,勤奋刻苦,使得绘画成就斐然,山水、人物、花鸟、界画和走兽无所不精,尤擅临摹。

其摹古功力精湛,临仿了许多宋元画家的名作,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辨真假。

仇英在明代画坛声誉卓著,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画以青绿重彩为主,继承了南宋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以严谨秀雅为主调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环境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属画派繁兴的阶段,前期以宫廷绘画与浙派为主导,中期以后是“吴派”文人画风的天下,在这期间有一段“浙派”和“吴门画派”共存的时期[10]。

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是身兼浙、吴两派画风的先例,同是吴派的文徵明,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江浙地区“元四家”温润雅致的文人画风格[2]。

仇英和唐寅均师承周臣,在周臣的指导下,他们深受宋代院体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所处地区文人思潮的盛行,他们在后期绘画中展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二)师承关系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仇英自选择绘画伊始,便来到画匠、漆工云集的苏州桃花坞,谋了个漆工差事,学习髹漆工艺,并常在漆器、栋宇上绘缀山水、花鸟和树木,以博得主家的青睐,这不仅让他学会了识色、调色和图案设计的技艺,也是他走上画家道路的第一步。

仇英在作坊打工之余,还常跑到桃花坞的裱画店里观赏沈周、文徵明等名家的作品,回家后潜心效仿,经常自习绘画通宵达旦。

桃花坞作为江浙地区文人名士云集之地,群英荟萃,在文人画家作品的熏陶下,他的眼界不断开阔,自身画艺逐渐提高,后来得到了文徵明的赏识。

【国画】明代.仇英《百美图》《仇英青绿山水图》《仇英猿戏图》《仇英道教神仙图》《清明上河图》

【国画】明代.仇英《百美图》《仇英青绿山水图》《仇英猿戏图》《仇英道教神仙图》《清明上河图》

【国画】明代.仇英《百美图》《仇英青绿山水图》《仇英猿戏图》《仇英道教神仙图》《清明上河图》
空间: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灵的修饰与辛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一生健康快乐!
1、仇英《百美图》
仇英《百美图》
《百美图》手卷为其工笔重彩人物仕女画的代表作。

图中仕女形象精确生动,工细雅秀,人物线条流畅,赋色鲜艳清丽,布局背景、亭台,竹石、器具、舟车等等,精巧周密,一丝不苟,是一般画家所不能替代的。

堪称仇氏近年来拍卖市场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一。

仇英《百美图》
2、清人画《仇英青绿山水图卷》
清人画仇英青绿山水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人画仇英青绿山水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3、清人画《仇英猿戏图卷》
清人画仇英猿戏图卷27.7×271.1厘米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
清人画仇英猿戏图卷27.7×271.1厘米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4、明清画《仇英道教神仙图》卷
明清画仇英道教神仙图卷(局部)
明清画仇英道教神仙图卷(局部)5、仇英《清明上河图卷》
清人画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清人画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明朝《清明上河图》几经流传被苏州人陆完收藏。

嘉靖五年(1526)陆完去世后,《清明上河图》被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走。

期间,以"苏州造"为代表的赝品、仿本和摹本众多,其中“明四家”之一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仿摹本水准极高,被公认为众仿作之鼻祖。

《《《待续。

(长卷高清)仇英绘画大展(馆藏手卷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卷高清)仇英绘画大展(馆藏手卷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卷高清)仇英绘画大展(馆藏手卷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玉洞烧丹图卷设色青绿绢质30.5×357.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玉洞烧丹图卷设色青绿绢质30.5×357.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长夏江村图卷99×148.4公分设色青绿绢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长夏江村图卷99×148.4公分设色青绿绢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蟠桃仙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仇英蟠桃仙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仇英上林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仇英上林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汉宫春晓图绢本设色37.2×20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仇英汉宫春晓图绢本设色37.2×20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传)汉宫春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仇英孝经图卷文徵明楷书30.1×679.8公分绢质浅设色工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仇英孝经图卷文徵明楷书30.1×679.8公分绢质浅设色工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东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东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園居圖王寵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仇英園居圖王寵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回顾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回顾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回顾这个展览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为啥小编今天还要写这篇文章来回顾呢?那是因为小编觉得苏州博物馆当时推出的这吴门四家的学术系列展览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是给我们梳理了明代苏州这个地方艺术发展的脉络。

让我们能够通过实物来了解明代苏州地区的绘画发展,而不是原来的只能通过书籍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

仇英特展海报展览及作者生平的简单介绍展览名“十洲高会”,取意海外十洲仙山,以云雾间的“葫芦”映衬仇十洲画中人物之仙姿风雅。

吴门四大家中,仇英不似沈周、文徵明家学渊源极深,也不及唐寅年少时家境殷实。

仇英曾只是一名贫寒的漆工,家世如何,现今已不可考证,出生年月也不见明确记载,只能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一二。

仇英大体生活于十六世纪前半叶,但对于仇英的出生时间争议颇多,徐邦达先生生认为,在仇英《玉楼春色图》的文嘉题跋中曾说到仇英“盛年遂凋落”,古时所述“盛年”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岁。

也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曾有“仇英知命”“行年五十”之语。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大约生活在十六世纪的前五十年,原籍太仓,后移居苏州,拜周臣门下学画,住桃花坞一带。

中年以后,仇英凭着自己一贯的勤奋与努力,以他独特的绘画技巧,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继周臣之后“独步江南者二十年”。

由于画风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在画史上得以与沈周、文徵明、唐寅齐名,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曾师周臣学画,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征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

仇英一生寿命短暂,只活了40多岁。

仇英人物图初为漆工,为人彩绘栋宇,有志丹青,周臣发现有异才,收为弟子教之,得文徵明称誉,知名于时。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佚名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2015年11月10日,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站"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持续展至12月20日结束。

众所周知,仇英作为"吴门四家"之一,存世作品很少。

此次仇英特展,苏州博物馆在前三期办展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周密筹划,成功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仇英书画精品31件汇集一堂。

内容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历史故事等不同主题,卷、轴、扇面、册页各类书画形制齐全。

【总页数】2页(P120-1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专题——文徵明的社会角色 [J], 陈瑞近;
2.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J], ;
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吴门画派•走进福建\r——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举办 [J],
4.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J], 谢晓婷;潘文协
5.携手英特尔尽展Tolapai优势华北工控应邀参加英特尔首款嵌入式SoC应用论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

【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

【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公告【汉唐书院内部高清资料】原图TIF文件(共计22500GB)免费向【汉唐会员】发放(总第十六期)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

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约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左右(1509),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

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徒而业画。

初为漆工,曾师周臣学画,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征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

本文主要收录了仇英存世所有绘画作品与汉唐读者共享!特别鸣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旅顺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等机构明仇英柳园人形山水图21.5×2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仇英船人形图日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美院】张伟平教授谈中国画笔墨文/张伟平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管我们以怎样的姿态看待“笔墨”,它的存在与对中国画视觉效果的决定作用,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认识。

不管是继承它还是批判它,我们首先要研究它、了解它,而站在什么立场、怎样认识它,不仅成为了每个中国画家构成自己画风的认识基础,也反映出每个画家所处的思想境界。

仇英《桃源仙境图》《桃源仙境图》局部高清图赏“笔墨”是虚的。

说它虚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感觉。

就和春的气息一样,无形无色,不能单独成为一个实体,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洲高会】仇英作品全集(100幅高清原图免费发放)
公告【汉唐书院内部高清资料】原图TIF文件(共计22500GB)免费向【汉唐会员】发放(总第十六期)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

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约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左右(1509),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

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徒而业画。

初为漆工,曾师周臣学画,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征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

本文主要收录了仇英存世所有绘画作品
与汉唐读者共享!特别鸣谢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旅顺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等机构明仇英柳园
人形山水图21.5×2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仇英船人形图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中国美院】张伟平教授谈中国画笔墨文/张伟平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管我们以怎样的姿态看待“笔墨”,它的存在与对中国画视觉效果的决定作用,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认识。

不管是继承它还是批判它,我们首先要研究它、了解它,而站在什么立场、怎样认识它,不仅成为了每个中国画家构成自己画风的认识基础,也反映出每个画家所处的思想境界。

仇英《桃源仙境图》
《桃源仙境图》局部高清图赏“笔墨”是虚的。

说它虚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感觉。

就和春的气息一样,无形无色,不能单独成为一个实体,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

“笔墨”又是实的,说它实是因为这种“文化感觉”可以被我们体会并带到各自的画里,这也和春一样,其气息在花开花落之间。

因此,千百年来,多少大师凭借着各自对“笔墨”的感觉,创出了各家、各派、各法,这些法式又被我们具体地理解为用笔用墨的浓、淡、枯、湿、勾、皴、擦、染、点及泼墨、积墨、破墨、焦墨等不同的笔墨效果。

最后,在黄宾虹老先生那被总结为“五笔”:平(指笔在力的把握下起止、转折都要平稳,不急不躁,既要匀速又要把持笔能随意在各种水平线上运动,它是运笔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留(指力蕴含在笔迹内不向外溢出)、圆(指笔迹
不平扁)、重(就是有份量,不轻浮)、变(指笔迹有变化,不是一种感觉、一个样式),还有“清(指墨色明透,有精神)、沉(指墨色不浮躁,吃得住纸)、润(指墨色滋润)、和(指墨色变化多而不乱,和谐统一)、活(指墨色要有生气,不死板)”等用墨标准。

这样,中国画的“笔墨”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具体审美要求的、以主观感觉为主来判断的范式,且已有无数成功经验(名画)作为参照物。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明妃出塞仇英人物故事图册贵妃晓妆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南华秋水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吹箫引凤仇英人物故事图册高山流水仇英人物故事图册竹院品古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松林六逸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浔阳琵琶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捉柳花图
《人物故事图》册·子路问津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子路问津由于“笔墨”虚虚实实的存在,难免会引起不同主体对它的不同认识。

每个成功的画家都很自信自己有驾驭“笔墨”的能力——然而,“笔墨”是不能驾驭的,想要用好它,只能识其“性”,顺其“理”,不然就会用笔反被笔使,用墨而反被墨用。

当然,此理并不是否定将“笔墨”视为“工具”来用的画家们为不懂“笔墨”,因为中国画的“笔墨”有很宽泛的界线,有什么样的“用”出现,笔墨就会变幻着自己的存在方式为其“用”服务。

如果将绘画的作用归于图形状物、表现外物之美
上,“笔墨”就会成为“工具”,从而达到其目的。

因为美在外,画家要做的仅是整理、概括工作,借某种“笔墨”程式,记于纸上。

这时的笔性只顺“物理”,而远离“情性”。

视“笔墨”为工具者,不是不懂“笔墨”,而是和我们历代大师们理解的“笔墨”不在一个境界而已。

但是“笔墨”的工具论者又是不能否定的,因为否定了它等于抽去了大师们赖以依托的脚下基石。

明仇英天籁阁摹宋人画册之一上海博物馆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