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课(公开课)

合集下载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精品复习课件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精品复习课件
知识回顾
注意: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能再分,但原子本身 还有更复杂的结构,通过其他方法可以再分。在化学 变化中,原子的种类、质量、数量等都不发生变化。
知识回顾
3.原子的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_小___。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 速率越_快___。 (3)原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原子间间隔 最__大__,固态时原子间间隔最_小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 现象就是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增__大___,遇冷时__变__小__ 的缘故。
例题解析
►类型二 原子结构中各粒子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情况。
例2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 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知识回顾
8.原子种类与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的关系
原子分类
稀有气 体原子
最外层电 子数
原子结构 变化趋势 化学性质
(稳定或不 稳定)
(得失电子)
(稳定或 活泼)
8个(氦 为2个)
相对稳 定结构
不得不失
稳定
金属原子
一般小 于4个
不稳定结构
易失电子
活泼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大 于4个
不稳定结构
易得电子
活泼
知识回顾
知识点2 离子
1.定义:__带__电____的原子叫做离子。
2.分类: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带正电的原子,如Na+ 带负电的原子,如Cl-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共31张PPT)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共31张PPT)

新知学习 一、分子是什么?
【实验2--4】在玻璃管两端的胶塞内,分别放置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 小团棉花。 现象: 玻璃管内产生大量的白烟 思考: 为什么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
的棉花没有接触却会产生浓 浓白烟?
该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新知学习 一、分子是什么?
讨论: 在以上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问题 变化中有没有 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还 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 本身有无改变
实验2-3 无
物理变化

实验2-4 有
化学变化 有
新知学习 一、分子是什么?
讨论与交流: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谁呢?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3.以下几种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1.用打气筒为憋了篮球充气 2.用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
【练一练】如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 示混合物的是( B )
一、什么是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仍保持该物 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新分子,新分 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新知学习 二、分子有什么特性?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能得到分子有如下特性: (1)分子在___不_断__地__运_动_______。 (2)分子间有__间__隔____;一般气体_分__子__间_的__间__隔__大,液体和固体 __分__子_间__的__间__隔_小__。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__小______。
分 子 物质的化学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物 质
新知学习 二、分子有什么特性?
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那么不同的分子有没有共同的一些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呢?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7 微粒构成物质(2021年整理)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7 微粒构成物质(2021年整理)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 微粒构成物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 微粒构成物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 微粒构成物质的全部内容。

微粒构成物质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

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 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常考点清单练习:1、百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充满了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公开课教案】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公开课教案】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构成的。

α
并完成下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符号NaCl)。

得到或失去电子
知道相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的质量很小,描述极不方便,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单位符号是
H
O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它表示().。

课件《物质的构成》优质公开课1

课件《物质的构成》优质公开课1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4.分子运动的特点:① 永不停息 ;② 无规则

5.扩散:①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使不同物质彼此
进入 对方的现象。②扩散现象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 并且温度越高,扩散越__快______。
6.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热运动 。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8.下列哪一幅图所描绘的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 )
A.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相同 B.两块紧密接触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充足气的气球,过几天就瘪掉了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9.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固体中分子排列较紧密,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11.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 现象说明了( B )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D.固体分子之间不存在空隙
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其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A ) 13.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十讲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表一、考点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a.实验装置:b.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c.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d.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2.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5)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活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离子带的电荷数是1,则“1”省略不写;如O 2-; 0H - (4)原子和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2)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公开课教案(word版) (1)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公开课教案(word版) (1)

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了解原子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上2.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微观想象能力,形成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

能用物质结构知识推测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和物质的可分性等观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教学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复案与调整课前展示什么是原子?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进行计算?学生主持出示问题,其他同学抢答,教师评价。

导入新课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而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它是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呢?原子的内部有什么奥秘呢?教师讲述,学生倾听探索新知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二〕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讨论与交流】质子数与电子数关系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检查站】P50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展示,教师讲解归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学生练习,交流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三类元素最外层结构特点及性质关系教师讲解,课件演示学生练习指导学生记忆质子数1-18的原子符号、质子数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复述课堂练习《打好根底》本节随堂作业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小结 1.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与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与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具有稳定结构。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10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10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课件
第10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复习目标
1、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和比较,初 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识结构引入
物质的构成
构成
物质 组 成 元素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
构成
分子
原子 得失电子离子
又讲个数)
分裂
失得电子
知识点梳理与解读:
一、分子: (你还记得下列知识吗?) (一)分子的定义: (二)分子的性质:
。 。
2(、一分子)的分概子念的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保持;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 二氧化碳分子保持。
人 教 版 课 件 优秀课 件人教 版初中 化学复 习课: 第10课 时 构 成 物质的 微粒 课 件 pp 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人 教 版 课 件 优秀课 件人教 版初中 化学复 习课: 第10课 时 构 成 物质的 微粒 课 件 pp 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练习2 下面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A +17 2 8 7 B
人 教 版 课 件 优秀课 件人教 版初中 化学复 习课: 第10课 时 构 成 物质的 微粒 课 件 pp 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达标测试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10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练习 1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B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成物质的不同微粒有哪些共 同特征?
小、 动、 空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课
通州区小务中学
林楠
一、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微粒。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性质的一种微粒。
性质 不断地运动;微粒间有空隙;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
1.水的蒸发
加热
水分子没有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2.水电解过程图示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改变的: 分子的种类
一定不变的: 原子的种类、数目 可能改变的: 分子的数目
用分子的观点重新认识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宏 观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 生成了其他物质 物质
三、离子、原子
粒子种类
原 子
离பைடு நூலகம்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别 粒子电性
不呈电性
带正电荷
Mg2+、Na +
带负电荷
S2-、Cl-
粒子符号 S、Cl、Na
联 系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阴离子
例题1:
下列事实与分子的性质有关,请选择填空。
⑴分子在不断运动 ⑵分子间有间隔 ⑶ 分子的体积很小
; ; 。
例题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钾和氟气的 反应与其相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 。 ⑵钾原子和钠原子、氯原子和氟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的原因是 ;钾、钠、氟、氯元素之 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⑶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①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 是它们都要形成 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对比分析钾原子在反应前后微粒结构上的不同之处 是(只答l点) 。
微 观
分子没有变, 分子改变 分子间隔改变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二、关于原子的说法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 子后,一定不会引起化学性质的变化 (3)臭氧(O3)分子是由由氧原子构成 1个氧原子和1个 氧分子组成 (4)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不一定比原子的体积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