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用齿轮钢质量要求和水平
汽车齿轮有哪些质量要求

汽车齿轮有哪些质量要求
汽车齿轮是汽车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
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因此,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要求
汽车齿轮的材料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和高疲劳
强度等特点。
常用的材料有合金钢、碳素钢、不锈钢、铸铁等。
其中,合金钢是最常用的材料,因为它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性,能够承受高
负荷和高速度的工作环境。
2.精度要求
汽车齿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主要包括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形、齿向、齿距等方面。
这些参数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噪音
水平。
因此,汽车齿轮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采用高精度
的加工设备和工艺。
3.表面质量要求
汽车齿轮的表面质量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齿面的光洁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方面。
齿面的光洁度越高,摩擦损失越小,传动效率越高。
而齿面的硬度和韧性则直接关系到齿轮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
因此,汽车齿轮的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磨削和抛光工艺。
4.热处理要求
汽车齿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韧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正火、等温淬火等。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工作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以确保其精度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以提高其硬度和韧性,确保其在高负荷和高速度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齿轮钢

1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昳ÿ
u齿轮钢的质量要求
高质量水平的齿轮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末端淬透性带窄, 离散度小;纯洁度高;晶粒细小均匀。此外,良好的加工性能(包括冷、 热加工性和易切削性)也是齿轮行业所关心的重要指标。 齿轮制造对齿轮钢的技术要求: Ø 足够的心部淬透性和良好的深层淬透性,确保齿轮渗碳淬火时 渗层和心部不出现过冷奥氏体分解产物; Ø 齿轮渗碳淬火后变形小,免去或减少磨削加工,降低运行噪音; Ø 良好的成型性; Ø 良好的可热处理性。
1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昳ÿ
其中我国的主体钢种为20CrMnTi 。20CrMnTi是渗碳钢,渗碳钢通 常为含碳量为0.17%~0.24%的低碳钢,汽车上多用其制造传动齿轮。 20CrMnTi表面渗碳硬化处理用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加工变形微小,抗 疲劳性能好。主要用于齿轮,轴类,活塞类零配件等以及汽车,飞机各种 特殊零件部位。 对于20CrMnTi的发展前途,早在“六五”间,就认为该钢在冶炼 时所产生的“TiN”不变杂物比基体硬,影响加工精度,使用时会成为 疲劳源而影响齿轮的疲劳寿命,属淘汰钢种;但是由于该钢的主要合 金元素Cr和Mn为我国富有元素,价格低廉,晶粒长大倾向性小,从 生产到应用,工艺熟悉,而合适的代用钢种尚未真正确立,所以 20CrMnTi在我国齿轮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近年内难以动摇。
1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昳ÿ
齿轮制造对齿轮钢的冶金质量要求: 齿轮制造业对齿轮钢的冶金质量要求通常表现在六个方面: 末端淬透性、纯洁度、晶粒度、带状组织、微量元素和表面质 量。 Ø 末端淬透性 末端淬透性是衡量齿轮钢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淬透性带 宽来表示。淬透性带宽度对齿轮的变形量影响较大,宽度越窄 ,就越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减小齿轮的修磨量,提高 其啮合精度;且要求批量之间的波动很小,以使批量生产的齿 轮的热处理变形较小,配对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我国现在 对齿轮钢的带宽控制情况是:骨干企业是两点控制,J9一般为 6-8HRC,J15一般为6-10HRC;一般企业要求符合GB/T30771999或单点控制。国外对齿轮钢淬透带宽的控制一般是全带控 制在4-7HRC。 14
汽车齿轮有哪些质量要求

汽车齿轮有哪些质量要求汽车齿轮是汽车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之一,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能够运行。
因此,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齿轮材料、齿轮精度、齿轮硬度以及齿轮的耐磨性等方面,详细介绍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
齿轮材料是决定汽车齿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汽车齿轮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铸铁和铜合金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优点,适合用于高负荷和高速运行的汽车齿轮。
铸铁材料则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适用于需要减少噪音和振动的齿轮传动系统。
铜合金材料则在高温和高速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适用于特殊工况下的齿轮传动。
齿轮的精度对于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重要。
齿轮精度包括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廓曲线和齿轮的配合间隙等。
精度高的齿轮能够保证齿轮传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减少能量损失和噪音。
因此,汽车齿轮的制造过程需要精确的加工和检测设备,确保齿轮的精度符合要求。
齿轮的硬度也是齿轮质量要求的重要方面之一。
齿轮的硬度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通常情况下,汽车齿轮的硬度要求在45-55HRC之间,以保证齿轮在长时间高速运行时不会发生变形或磨损。
因此,在齿轮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和淬火工艺,以获得符合要求的硬度。
汽车齿轮的耐磨性也是其质量要求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汽车齿轮在长时间高速运行中,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和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
一般来说,齿轮的耐磨性取决于材料的硬度、表面润滑和齿轮的精度等因素。
为了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可以采用表面渗碳、渗氮等表面处理技术,形成硬度高、耐磨层。
汽车齿轮的质量要求包括齿轮材料的选择、齿轮精度的控制、齿轮硬度的保证以及齿轮的耐磨性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齿轮才能确保汽车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因此,在汽车齿轮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质量要求,以保证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我国汽车用齿轮钢性能及其热处理技术的现状

关键词 : 汽车行业 ; 齿轮钢 ; 性 能; 热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 U 4 6 5 . 1 1 1 ; T G1 5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2 0 1 3) 0 6 — 0 1 6 4 - 0 4
齿轮是汽车的主要传动部件 ,在传递动力和改 几个方面的性能 : 变速度 的运行过程中 ,一对齿轮的啮合面之 间既有 ( 1 ) 末端淬透性带窄 , 离散度小 滚动, 又有滑动 , 同时齿根部还将受到脉冲和交变弯 末端淬透性是评价齿轮用钢的最主要 的技术指 曲应力 的作用 。齿 面和齿根在上述不 同应力作用下 标 , 根据齿轮 的不同使用部位 , 要求齿轮钢具有足够 以确保齿轮渗碳 导致不同的失效模式 , 主要分以下几种 : 啮合齿 面间 的心部淬透 陛和 良好的渗层淬透性 , 相对滑动而产生的齿面磨损 ,齿面上的接触应力超 淬火时表层和心部不 出现过冷奥氏体分解产物 , 同时 过 了材料疲劳极限而产生的接触疲劳及齿根部受到 较窄的淬透性能使得齿轮热处理后 的变形范围小 , 因 最 大振 幅的脉冲和交变弯 曲应力作用产生 的弯 曲疲 此末端淬透性 的稳定与否对齿轮热处理后变形 的大 劳。齿轮在三种应力作用 的工作环境 中高速运转 , 要 小影响很大 , 淬透性带越窄 , 离散度越小越利于齿轮 求齿轮要具有 良好的综合性能。而对于重载汽车 , 由 的加工及提高啮合精度 , 而淬透性带宽的控制主要取 于我 国的工况较差和超载使用较严重 ,而且短期 内 决于化学成分 的精确控制及成分的均匀性【 1 ] 。 无法克服等因素 的影响 ,这就使齿轮还要承受较大 ( 2 ) 晶粒 细小 均匀 的过 载 冲击 载 荷 。 奥 氏体 晶粒尺寸是衡量齿轮钢质量的另一重要 综 上 所 述 ,汽 车 齿 轮不 但 要 有 良好 的 强韧 性 和 指标。细小均匀 的奥氏体 晶粒对稳定钢材的末端 淬 耐磨性 , 还要有能承受高 的弯曲应力 、 接触应力和抗 透性 , 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 , 提高渗碳钢 的脆断 过载抗冲击 的能力 。除了设计等非冶金 因素影 响齿 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晶粒粗化使渗层碳浓度相对增 轮的使 用寿命外 ,齿轮材料本身也是影响齿轮承载 高 , 导致脆性增加 , 使弯曲强度下降 , 齿面容易剥离 。 情况和寿命 的最关键 因素 ,以下概述 了我 国汽车用 如果 出现混 晶,有可能使齿牙之间的热处理变形失 齿轮钢性能及其热处理技术 的现状 。 去规则而无法配对【 2 1 。晶粒细化主要通过添加一定量 的细化 晶粒元素 , 如A l 、 T i 、 N b 等来 达到 , 而实 际产 品的晶粒能否细化还要取决 于炼钢后 的锻 、 轧、 热处 1 汽车用齿 轮钢的性能 品质 要求 理工艺是否合理。
齿轮钢性能要求及用途

齿轮钢性能要求及用途齿轮钢是对可用于加工制造齿轮的钢材的统称。
一般有低碳钢如20#钢,低碳合金钢如:20Cr、20CrMnTi等,中碳钢:35#钢、45#钢等,中碳合金钢:40Cr、42CrMo、35CrMo 等,都可以称为齿轮钢。
下面变宝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齿轮钢。
一、齿轮钢性能要求淬透性是齿轮钢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主要是保证不同大小齿轮的心部硬度,且有利于控制齿轮热处理变形。
齿轮钢的淬透性和淬透性带宽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及其均匀性。
也就是对淬透性影响大的元素如碳、锰等的控制,根据钢中碳和合金元素对淬透性各点硬度值的影响,确定该钢的内控成分范围。
钢中存在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有害元素如氮、氢、氧等,会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恶化钢材的工艺性能,从而影响汽车渗碳齿轮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对齿轮钢的氧含量要求控制在20×10-6以下,国际先进水平是在12×10-6以下,而国内有些特钢厂已达到15×10-6以下。
晶粒大小是齿轮钢的一项重要指标。
齿轮钢中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得到细马氏体组织,明显改善齿轮的疲劳性能,同时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
齿轮钢晶粒度要求≥6级,通常是在冶炼时控制钢中残余铝含量达到细化晶粒的。
二、齿轮钢用途1)42CrMo齿轮钢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淬火时变形小、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等特点。
用于制造要求较35CrMo钢强度更高和调质截面更大的锻件,如:机车牵引用的大齿轮、压器传动齿轮、压力容器齿轮、后轴、受载荷极大的连杆及弹簧夹;也可用于2000m 以下石油深井钻杆接头与打捞工具;并且可以用于折弯机的模具等。
2)20CrMnTiH是性能良好的渗碳钢,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可切削性良好。
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荷、冲击及摩擦的重要零件;如:齿轮、齿圈、齿轮轴十字头等。
CGMA001-2012车辆渗碳齿轮钢技术条件

车辆渗碳齿轮钢技术条件 CGMA001-1:2012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加工委员会标准修订说明本标准的编制是为了使齿轮行业在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用钢标准,并用其指导特钢行业的生产和齿轮行业的使用,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照了GB 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德国大众TL-VW企业标准、德国标准DIN 17210《表面硬化钢质量规范》、德国ZF钢标准、日本JIS标准、美国SAE标准和意大利UN17846标准。
原标准名称:车辆齿轮用钢技术条件,主要特点:——标准中规定淬透性带宽度(上限和下限的差值)不得大于7HRC;——标准中规定纯净度;——氧含量≤20ppm;——标准中规定奥氏体晶粒度细于或等于5级;——标准中规定钢材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不低于GB/T 702、GB/T 905、GB/T 908、GB 3077的规定;——将Cu≤0.2%作为新的考核指标;——将国产化的国内牌号与引进钢种的国外牌号对应列出,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应用;本标准整体水平高于GB 3077,达到国际同类标准水平,部分钢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标准由“全国齿轮钢采购和质量监控协作网”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加工委员会,全国齿轮钢采购和质量监控协作网主持修订。
标准名称改为:车辆渗碳齿轮钢技术条件。
参於修改的单位:中国齿协专家委,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双骏汽车齿轮有限公司,山东临工汽车桥箱有限公司,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山东荣城曙光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汇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汇隆汽车箱桥有限公司。
SA514GrQ工程汽车升降齿轮用钢

SA514GrQ
SA514GrQ是ASTM标准下的经淬火与回火的高强度可焊接钢板,用在需要高抗拉,高屈服的场所,工程汽车升降齿轮,挖掘机,海洋平台用的齿条一般都采用SA514Gr.Q或A514Gr.F因厚度而异,它的硬度在235-290之间,屈服大于69 0MPa,抗拉强度在700MPa以上。
作者:zza7600
一、引用标准
1、ASTM A514/A514M适合于焊接的高屈服强度淬火加回火合金钢板
2、ASTM A6/A6M热轧结构钢板、型钢、板桩和棒钢通用技术条件
3、ASTM A370 钢产品力学试验方法和定义
二、化学成分
三、力学性能
从1897年美国用木栈桥打出世界第一口海上油井开始,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焊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钢铁、造船、机械工业的发展,使海洋平台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工况的特点。
自升式钻井平台开采的主要装备,由于其结构及工况特殊——ASTMA514GrQ进行了简单介绍。
汽车用钢的国内外标准

我国最早的弹簧钢标准是1952年由苏联标准引进的,主要是硅锰系。后经历了三次修订,演变 为YB8-59、YB213-64与GB1222-75。无疑这些标准的执行都促进了弹簧钢生产与应用。80年代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家提出了积极采用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弹簧钢标 准采用了国际与日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演变为GB/T1222-84。该标准自1984年发布至今已将近20年历 史,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因此将GB/T1222-84列入2002~2003 年冶金产品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于2003年10月完成了审定,由于该标准中涉及到了专利权的 问题,至今还未批准发布。
2.2 修订的主要内容
2.2.1 尺寸与偏差
2.2.1.1 扩大了厚度、宽度与长度的范围
在原标准中,平面扁钢厚度最大到30mm。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少片较厚簧以及变截面钢 板弹簧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需要厚度更大的弹簧扁钢。因此,本标准将平面扁钢的厚度扩大到 40mm,同时对于原有厚度规格所对应的宽度作了适当的增加。原标准中,单面双槽扁钢只有75mm 宽度系列及9mm、10mm、11mm三个厚度。现东风汽车公司等已新采用了90mm宽度系列(厚度有 11mm和13mm)以及75mm宽度系列8mm和13mm厚度规格。根据实际需要,在本标准中对单面双槽 扁钢规格作了补充,增加了11×90、13×90、8×75和13×75四个规格。现在各企业生产弹扁普遍采 用连轧工艺,坯料断面有所放大,成材率水平已有较大提高,有条件改进范围定尺长度。为了方便 用户,故本标准将通常交货长度范围规定为3~6m,比原来的2~6m的长度下限增加了1m。 2.2.1.2 提高了尺寸偏差精度
1.1 标准的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汽车两齿轮钢的分类、技术要求分析、齿轮钢质量标准分析对比。
探讨国内汽车齿轮钢的生产要求及质量水平1 汽车用齿轮钢的概述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的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汽车生产总量已达570万辆,汽车齿轮钢材的消耗量约80万t左右,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分析2005年汽车行业产品构成,可以发现汽车行业增长最快的主要是重型载货车和轿车,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汽车工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所以车辆齿轮越来越成为齿轮钢材最重要的消费用户。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齿轮钢沿用原苏联的20CrMnTi材质,这种材质由于符合我国的资源具有成本低、工艺性能好、价格低的优点且可以满足国内大多数齿轮材质的要求,所以这种材质仍占据着中国汽车齿轮钢材的50%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引进了许多车型,相应的也引进了国外的齿轮钢种。
随着引进车型的不断增多,这些钢种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
经过“七五”至“十五”国家重点的攻关项目,汽车行业和冶金行业共同攻关后筛选出一些常用的引进钢种列入了GB/T5216—2004标准。
2 汽车用齿轮钢的种类与发展方向按照合金系列分类,齿轮钢可分为Cr—Mn—Ti系、Cr系、Mn—Cr系、Cr—Mo 系、Cr—Mn—B系以及Cr—Ni—Mo系,分别阐述如下:Cr—Mn—n系:主要以20CrMnTiH为主,同时根据不同车型、不同齿轮厂的加工工艺,20CrMnTm又可以分为H1,H2、H3等不同淬透性带宽的子钢号系列。
并且在原有的20CrMnTi的基础上,一汽与有关冶金厂开发了16CrMnTiH、18rMnTiH钢,用于小红旗轿车齿轮生产。
Cr系齿轮钢:钢种为SCr420H,与中国GB/T5216—85标准中20CrH相比较,Mn、Cr含量均有提高,淬透性略高,用于夏利轿车、。
EQ153 8t载重卡车变速箱齿轮。
Cr—Mn系齿轮钢:钢种为16MnCr5、20MnCr5、25MnCr5、28MnCr5、27MnCr5,主要用于奥迪、捷达、桑塔那及富康轿车齿轮,依维柯中巴车及部分引进的重型卡车齿轮。
Cr一Mo系齿轮钢:钢种为SCM415H、SCM420H、SCM822H1(H2)、16CD4,20CD4,27CD4,30CD4等牌号,主要用于标致轿车、五十铃中巴、153中型卡车齿轮生产。
Cr—Mn—B系齿轮钢,品种主要是德国的ZF6(16CI—16CrMnBH),ZF7(B)(18CrMnBH、20CrMnBH)。
ZF钢是经过B处理的Cr—Mn系齿轮钢。
主要用于斯太尔重型卡车齿轮。
B在这类钢中的作用主要是形成球状BN,降低钢中固溶N量,提高钢的韧性,而传统的渗碳硼钢中B主要起提高淬透性的作用。
Cr—Ni—Mo系齿轮钢:钢种主要为SAE8620H、SAE8627H、SAE4320H美国钢号及ZFlA(或17CrNiMo6)德国钢号,用于切诺基轿车、斯太尔卡车齿轮。
鉴于各国资源和生产工艺条件的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的齿轮钢合金系列不尽相同,例如:德国采用Mn—cr系列和Cr—Mn—B系列l(16MnCr5,20MnCr5,25MnCr5,28MnCr5,ZF6,ZF7,ZF7 B):日本应用Cr系和Cr—Mo系(SCr420H,SCM415H,SCM420H,SCM822H):美国采用Cr—Ni—Mo 系(SAE8617H,SAE8620H):法国采用Cr—Ni系(19CN5)和Cr—Mo系(20CD4,27CD4,30CD4)钢:中国大量使用的是20CrMnTi齿轮钢。
齿轮钢的技术发展方向应是,降低渗碳层表面氧化倾向大的合金元素含量,添加氧化倾向小的合金元素;控制齿轮钢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减少晶界偏析元素的含量;开发和应用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增加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和开发的新型齿轮钢必须满足高强度、经济性、生产性等多种要求;由于制造齿轮时需进行大量的切削加工,需要开发易切削齿轮钢。
3 对汽车齿轮钢的质量要求齿轮钢不但要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承受冲击,弯曲和接触应力,且还要变形小、精度高、噪音低。
通常,高质量水平的齿轮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末端淬透性带窄,离散度小;纯洁度高;晶粒细小均匀。
此外,良好的加工性能(包括冷、热加工性和易切削性)也是齿轮行业所关心的重要指标。
3.1 末端淬透性用末端淬透性来代替以往的机械性能检验是评价齿轮钢质量的重大进步。
末端淬透性的稳定与否对齿轮热处理后变形量的影响很大,淬透性带宽度愈窄,离散度愈小,愈有利于齿轮的加工及提高其啮合精度。
中国现行的GB/T5216—2004《保淬透性结构钢》标准中的淬透性带“带宽”水平与美国、德国的H钢(HH钢、HL钢)标准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例如在J9和JI5处,一般都限制在0~12HRC 范围内波动。
而HH、HL钢的带宽一段都限制在7~8HRC范围内波动。
3.2 钢中氧含量及夹杂物的要求氧含量对齿轮疲劳寿命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日本对Cr、Cr—Mo、Cr—Ni—Mo渗碳合金钢的氧含量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曾做过实验,当氧含量从25×10—6降到10×10—6以下时,其疲劳寿命可以数倍的增加,中国对SCM420H、20MnCr5等引进钢种也进行过脱气和不脱气的对比实验,证实脱气50多以上。
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其齿轮钢的氧含量普遍较低,1986年开始至今我国分别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18)×10—6。
中国电炉单炼的20CrMnTi氧含量水平约(30~40)×10—6,电炉+LF炉双炼法生产的齿轮钢氧含量约25×10—6,经VD 真空处理后可达到20×10—6以下。
为了适应齿轮钢的新要求,各钢厂经技术改造,生产的齿轮钢纯净度也达到较高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目前齿轮行业标准已将汽车用齿轮钢的氧含量规定为≤20×10—6,而很多采用LF+VD或LF+RH精炼处理的特殊钢厂家,已可以将齿轮钢的氧含量控制在15×10—6以下。
非金属夹杂物中B、D类夹杂对齿轮的疲劳寿命影响非常大,这两类夹杂物也与氧含量有关,同时与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及分布有很大关系。
目前要求B类夹杂不大于2级,D类夹杂不大于l级。
A类夹杂对齿轮钢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并且随着易切削齿轮的发展,钢中对硫含量的上、下限都提出了要求,因此齿轮钢今后对A类夹杂的数量、形态及分布提出要求。
c类夹杂为硅酸盐类夹杂,由于冶炼装备的变化,目前国内大多数特钢厂都可以达到1级以下的水平。
3.3 晶粒度晶粒尺寸大小是齿轮钢的又一项重要指标,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度对稳定钢材的末端淬透性,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提高渗碳钢的脆断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粗粒的晶粒使渗层碳浓度相对增高,导致脆性增加,使弯曲强度下降,齿面容易剥落。
如果出现混晶,有可能使齿牙之间的热处理变形失去规则而无法配对。
晶粒细化主要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细化晶粒元素如Al,Ti,Nb等来达到。
为此国内外都在为细化晶粒度积极攻关。
目前我国齿轮钢的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从目前某些引进齿轮钢来看,混晶现象极易发生,这就要求钢厂和齿轮厂在工艺上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攻克这一难题。
国内外对细化品粒都十分重视。
现在倾向一致的看法是:控制Al含量为0.020%~0.055%,同时,配以一定的氮含量0.010%一0.018%,使之形成AIN起钉扎作用,可阻止晶粒长大。
3.4 加工性和易切削性随着齿轮加工线的自动化,为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许多国家正在研究使用易切削的齿轮钢。
在法国和德国标准中,有许多硫有下限要求的钢号,其硫含量一般只有0.020%~0.035%,而不是原先概念中硫越低越好的思路。
这些钢比我国国标GB731—88易切削结构钢技术条件中的硫含量(最低的S=0.04%~0.08%,最高的S=0.23%~0.33%)低得多。
显然仅按常规的冶炼方法来提高易切削性仍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通过合适的冶炼工艺以改善硫化物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来达到。
另外,通过钢材锻轧后的空冷处理,防止粒状贝氏体的出现,改善金相组织,也是提高切削性能的有效途径。
3.5 带状组织钢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的作用,在钢坯凝固横向及纵向上都会造成成分的不均匀性,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成分偏析会形成组织(铁素体与珠光体)的层状分布即带状组织,严重的带状组织在齿轮热处理后不但增加变形,而且齿轮在渗碳处理后使齿高各部位的显微硬度造成差异,影响齿轮的疲劳寿命。
钢种的不同,带状组织的级别的严重程度不同,Cr—Mo、Cr—Ni—Mo钢带状组织较其它钢种严重,由于带状组织不易消除,齿轮厂一般要求带状组织小于3级。
模铸材由于等轴晶区比连铸材大,其成分的均匀性较连铸材好,带状组织较轻,只要控制好浇注温度及速度,大部分炉号能满足小于3级的要求,而连铸材达到该要求相对要难的多。
解决带状组织的根本在于减少成分的偏析,加上与轧后适当的冷速相结合。
3.6 其它方面因为Si在渗碳层中最易导致内氧化形成“黑色网状组织”缺陷,使疲劳寿命急剧降低。
因此渗碳齿轮钢有降低钢中[Si]含量的趋势(Si≤0.12%),同时也加快了齿轮的渗碳速度。
Ti在钢中与N、C生成尖、棱角且非常硬的Ti(C、N)化合物,轧制时不变形并在其与基体之间造成裂纹。
因此对齿轮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所以齿轮钢不宜加较多的Ti细化晶粒或防止混晶,推荐采用A1或加少量Nb细化晶粒。
4 目前汽车齿轮钢的生产标准4.1 各国汽车用钢的国家标准及质量要求汽车用齿轮钢都为保淬透性结构钢,目前中国的保淬性用钢标准与IS0、DIN标准相近,都有宽带与窄带之分,中国的保淬透性用钢标准还略严于其它国家的标准。
4.2 汽车齿轮行业标准及国内外主要齿轮企业要求齿轮钢的标准与质量要求GB/T5216及国外的保淬透性用钢等基础性标准,对钢中氧含量不要求且淬透性带较宽,不能较好的满足齿轮行业对齿轮加工的要求,2004年齿轮行业协会公布了CGMA001—1:2004《车辆齿轮用钢技术条件》和CGMA00—2:2004《车辆齿轮用钢市场准入条件》,在这两个标准中,明确了汽车齿轮钢的氧含量应≤20ppm,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应满足:A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B 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C类细系:≤2.0级,粗系≤2.0级;D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