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详细
一、自身免疫性抗体
自身免疫性抗体是指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结合自身特定的抗原,并参与各种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性抗
体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免疫学的研究范围,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二、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种类
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种类较多,根据其结构特征主要可分为几大类:IgG、IgM、IgA、IgE以及结合受体(FcR)等。

IgG抗体由两个完整的轻
链和两个完整的重链组成,具有抗原性,一般用于识别特定的抗原,能够
介导血清病的宿主防御反应。

IgM抗体是由五个完整的轻链和两个完整的
重链组成,其大分子量是IgG的5倍以上,有较强的抗原性,具有中和抗
毒素能力。

IgA抗体是表面细胞和液体中最常见的抗体,具有免疫保护功能,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增殖,以及抑制病原体的侵入。

IgE抗体也称为
过敏原抗体,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可以与过敏原结合形成过敏反应,
从而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结合受体(FcR)是一类特殊的膜受体,可
以与轻链的Fc结合,对抗体的凝聚反应有重要作用。

1.诊断及疾病监测。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自身抗体检测是一种诊断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反应。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繁多,包括抗核抗体(ANA)、抗神经元抗体(anti-neuronal antibodies)、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抗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等等。

这些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首先是抗核抗体(ANA)检测。

抗核抗体是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的标志物,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等。

ANA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抗核抗体的存在与否,帮助医生进行病因诊断和病情判定。

在临床上,对于疑似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ANA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其次是抗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检测。

抗甲状腺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这两种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和Graves'病。

此外,抗甲状腺抗体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原因,以及指导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此外,抗神经元抗体是一类特殊的自身抗体,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例如,抗N-甲基-D-天冬酰基-L-谷氨酸受体(anti-NMDA receptor antibodies)是通过与N-甲基-D-天冬酰基-L-谷氨酸受体结合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该抗体检测对于神经病理学诊断、病因研究和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

以上仅是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的几个例子。

风湿性疾病常用自身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风湿性疾病常用自身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风湿性疾病常用自身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
除见于RA外(90%RA患者RF呈阳性),还可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硬化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外,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
RF-IgG:与RA患者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相关。
RF-IgA: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RF-IgA升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xANCA阳性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患者。
抗心磷脂抗体(ACA)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反复自然流产、抗磷脂综合征(包括血栓形成、自发性流产、血小板
减少和CNS病变)患者。IgM型ACA可作为自发性流产的前瞻性指标。
抗2糖蛋白抗体(抗2GP-1)
诊断APS敏感性同ACA,但特异性高于ACA
抗SSA/Ro抗体
见于干燥综合征(敏感性88%~96%),类风湿关节炎(3%~10%),SLE(24%~60%)°VSLE光过敏、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阴性狼疮、新生儿狼疮(SSA抗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儿狼疮综合症)等相关。
抗SSB/La抗体(抗Ha抗体)
抗SSB阳性几乎总伴有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更特异,是干燥综合征血清特异性抗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达40%左右。
RF-IgM:最常见。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
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为48%,特异性为90%以上。
抗核抗体(ANA)
以细胞的核成分(核酸、核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分以下几种荧光图谱:
①均质型:此型与抗dsDNA和抗组蛋白抗体有关。

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海淀医院风湿免疫科 张幼莉
精选版ppt
1
一、 抗核抗体 (ANA)
正常参考值: 阴性
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临床意义 : 所有的风湿性疾病,
传单,胆汁性肝硬化,
肝炎,桥本病,
正常人(低滴度)
核均质型:SLE、DIL
核颗粒型:SLE、MCTD、SS、OCTD
核浆点型:LS、PBC
RNP:高滴度是MCTD的特异性标志,抗
体滴度与疾病活动相关;低滴度可
见于SLE、RA、PM、PSS。
Sm :SLE标志性抗体,与疾病活动无关。
SSA:见于SS、SLE、RA,新生儿红斑狼疮100%。
SSB:见于SS、SLE,亚急性皮肤狼疮(25-35%)。
Scl-70:见于PSS,与皮肤硬化、肺纤维化及肿瘤有关。
正常参考值:<1:100 检测方法:IFA 临床意义:SLE的标志性抗体
精选版ppt
10
十一、抗着丝点抗体(ACA)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临床意义: CREST综合征、局限性硬皮病、原发性雷
诺现象、PBC
精选版ppt
11
十二、抗线粒体抗体(AMA)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临床意义:
PSS、SS也可轻度升高。
精选版ppt
3
四、抗组蛋白抗体(AHA)
正常参考值:<25Eu/ml
检测方法: ELISA
临床意义:在DIL中阳性率95%~100%,
在SLE中阳性率75%
精选版ppt
4
五、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ENA-7项)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 : 免疫迎迹法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讲解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讲解

抗血小板抗体
自身抗体的分类
针对细胞内抗原抗体:ANA 、ds-DNA 、 ENA 、 组蛋白抗体、 ANCA 、 AMA 、抗 核糖体抗体、SMA等 针对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细胞表面抗原决 定簇的抗体,如HLA-Ab 、RBC-Ab 、血小 板抗体等 针对细胞外抗原抗体:RF 、TgAb 、某些 凝血因子抗体、内因子抗体等
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7)血液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8) 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等 (9) 眼病:自身免疫性眼病 (10)不孕症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自身抗体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organ specific) 器官非特异性(non-organ specific) ----CTD的重要特征
风湿病学中的自身抗体谱
ANA谱 ANCA谱

抗ENA谱
抗磷脂抗体谱
抗线粒体抗体谱
RA自身抗体谱
自身免疫病的标记
ANA(抗核抗体)提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提示小血 管炎
ACL(抗心磷脂抗体)提示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包含: 1 抗DNA抗体:(anti-dsDNA anti-ssDNA) 2 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H1 H2a H2b H3 H4 H2a-H2b复合物) 3 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 抗ACA抗体 4 抗核仁抗体:(RNA多聚酶 U3RNP原纤维) 5 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线粒体 高尔基体 溶酶 体 细胞角蛋白等)
特异性较强的自身抗体有助于CTD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Sm(U族RNA+核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cl-70(DNA拓扑异构酶) 系统性硬化症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自身免疫性抗体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类免疫蛋白,与机体自身组织产生特异性结合,引起组织、器官等自身免疫反应。

这些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产生和存在,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临床研究和诊断中,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我们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和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1.肌梗塞抗体:肌梗塞抗体是一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对患者血液中的肌梗塞相关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

其临床意义在于,肌梗塞抗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脏衰竭等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测肌梗塞抗体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伤,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核抗体:核抗体是一类针对细胞核内成分的自身免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

核抗体的临床意义在于揭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例如,抗核抗体被广泛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免疫标志物,其阳性率与SLE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核抗体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甲状腺抗体:甲状腺抗体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甲状腺抗体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们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亢)的重要标志物。

通过检测甲状腺抗体,可以帮助医生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并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4.核磷蛋白抗体:核磷蛋白抗体是一类自身免疫抗体,与细胞核内的核磷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

核磷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们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检测核磷蛋白抗体有助于医生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和评估疾病活动度。

总结起来,自身免疫性抗体在临床意义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抗体是指人体内产生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被用来检测和诊断其中一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本文将探讨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第一,自身免疫性抗体可用于诊断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抗体,如抗特定自身抗原抗体、抗变态反应素抗体、抗胶质细胞抗体和抗核反应素抗体,可用于检测特定疾病的存在,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特异性抗结核药物反应等。

第二,自身免疫性抗体可用于检验特定疾病的活跃性。

对于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通过检测抗变态反应素抗体的浓度变化或者抗核反应素抗体的浓度变化来衡量病程的活跃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三,自身免疫性抗体可用于预测疾病疗效。

在一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抗变态反应素抗体的浓度变化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

如果抗体的浓度明显下降,则表明治疗已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

临床检验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临床意义1,抗dsDNA抗体:dsDNA抗体仅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因所用的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度不同,其阳性率为60-90%、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如果健康人血清中检测到此抗体,其中85%的人在五年内可能会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因为抗体浓度与疾病活动度存在相关性,检测抗体滴度为疗效监控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如果抗dsDNA抗体阴性也不能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

2,抗组蛋白抗体:抗一种或多种组蛋白抗体,或者抗H2A-H2B复合物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及其他)红斑狼疮(95%)。

另外,抗组蛋白抗体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3,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样,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标志性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肾炎中。

在SLE中,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提高SLE的血清学检出率。

4,抗Sm抗体: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抗dsDNA抗体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志,该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仅为5-30%。

5,抗U-nRNP抗体: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为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TCD,SHARP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为95-100%。

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U1-nRNP也可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6,抗SS-A(Ro)抗体:抗SS-A抗体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20-60%)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7,抗SS-B(La)抗体:抗SS-B抗体几乎仅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荧光法 • 临床意义: • 对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甲状 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缺铁性贫血。
十四、抗平滑肌抗体(ASMA)
• • • • •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 荧光抗体法 临床意义: 狼疮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移植后, 传单,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非特异性肝 损害等。
十九、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
• SS-A SS-B* RANA ssDNA RF 40-95% 40-95% 70% 30-60% 60-80%
二十、混合结缔组织(MCTD)
• U1-nRNP* • ssDNA 9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20-50%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 ssDNA PM-Scl Scl-70* RNA多聚酶* ACA 30-60% 3% 25-75% 4% 80-90%
二、抗双链DNA抗体 (AdsDNA)
• 正常参考值: 阴性 • 检测方法 : 间接免疫荧光免疫法(IIF) • 放射免疫分析(Farr) • 临床意义 : 用于SLE活动期的诊断、疗效 的 • 判断,以高中滴度最且特异 性.DM • PSS、SS也可轻度升高。 •
四、抗组蛋白抗体(AHA)
正常参考值:<25Eu/ml 检测方法: ELISA 临床意义:在DIL中阳性率95%~100%, 在SLE中阳性率75%
十五、抗心肌抗体(AIH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 临床意义: • 对心肌炎、链球菌感染、风湿热、心肌 梗塞后综合征、心脏切开术后综合征有意 义。
十六、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 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dsDNA* Sm * 核糖体P蛋白* 核小体 * PCNA* AHA ssDNA U1-nRNP SS-A SS-B ACL
六、抗心磷脂抗体(ACL)
• 正常参考值:IgG型<2.2 IgM型<2.34 • 检测方法:酶标法 • 临床意义: • APS的诊断标志,对SLE、RA等CTD、心脑血 管疾病、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等诊断有意义。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梅毒、AIDS、肝炎、结核等) 和健康人群(1-5%)中也可检测到。
• 正常参考值:<1:100 • 检测方法:IFA • 临床意义:SLE的标志性抗体
十一、抗着丝点抗体(AC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 临床意义: • CREST综合征、局限性硬皮病、原发性 雷诺现象、PBC •
十二、抗线粒体抗体(AMA)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临床意义: 高滴度是PBC的特异性标志,低滴度可 见于AIH及CTD、PSS、MCTD、SS、RA、 SLE、APS
30-90% 5-30% 5-155 50-90% 3% 40-80% 70-95% 15-40% 20-60% 10-20% 20-40%
十七、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DIL)
• AHA* ssDNA dsDNA 95% 80% ?
十八、类风湿性关节炎(RA)
• AHA RF AKA* CCP* APF* RANA* 少见 65-95% 50% 80% 49-91% 90-95%
一、 抗核抗体 (ANA)
• 正常参考值: 阴性 • 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 临床意义 : 所有的风湿性疾病, • 传单,胆汁性肝硬化, • 肝炎,桥本病, • 正常人(低滴度) • 核均质型:SLE、DIL • 核颗粒型:SLE、MCTD、SS、OCTD • 核浆点型:LS、PBC • 核仁型 :SSc • 核膜型 :PBC • 胞浆颗粒型:PBC、DM、SLE • 胞浆纤维型:AIH •
五、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ENA-7项)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 : 免疫迎迹法 • 临床意义: • RNP:高滴度是MCTD的特异性标志,抗 • 体滴度与疾病活动相关;低滴度可 • 见于SLE、RA、PM、PSS。 • Sm :SLE标志性抗体,与疾病活动无关。 • SSA:见于SS、SLE、RA,新生儿红斑狼疮100%。 • SSB:见于SS、SLE,亚急性皮肤狼疮(25-35%)。 • Scl-70:见于PSS,与皮肤硬化、肺纤维化及肿瘤有关。 • J0-1 : PM特异性抗体,伴肺纤维化时可高达75%。 PM-Scl:PM/DM、PSS、OCTD(DM+PSS) •
二十二、多肌炎和皮肌炎(PM/DM)
• PM-Scl Jo-1* ssDNA 8% 25-35% 40-50%
二十三、自身免疫性肝炎(AIA)
• ANA 30-40% LKM* 7% SLA/LP* <10% LMA 35% AMA 5-20%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80-90%
七、抗角蛋白抗体(AKA)
• 正常参考值:<1:10 • 检测方法: IFA • 临床意义: • 早期RA的特异性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和 活动性相关,RF阴性的RA患者提供早期诊 断。
八、抗胍氨酸抗体(CCP)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IFA • 临床意义: • RA的标志性抗体,对RF阴性的早期RA 的诊断指标。
九、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 临床意义:可见于各种血管炎。 • cANCA:WG 特异性抗体 MPA ,坏死性 • 血管炎。 • pANCA:MPA PAN SLE CIBD AIH • PBC RA SS,肺癌。
十、增殖性核抗原抗体(PC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