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姚明广(上海电力学院)摘要:本文立足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定住和上海深厚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底蕴.试图通过对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上海较好地适应当今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之大趋势提供些许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
区位分析,市场预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最终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l l。
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2.1坚持分类开发原贝I J就是重新对上海市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资源开发中做到因类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点。
“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愈明显.其市场竞争性愈强。
即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
2.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任何旅游产品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所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当今消费心里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以实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预期的开发价值。
2.4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r21总原则。
实行严格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措施,提高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特别是都市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章 上海都市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六、上海市旅游质量监督所
上海市旅游质量监督所的主要职责有: (1) 指导全市旅游质量投诉理赔工作; (2) 受理各类旅游质量投诉案件; (3) 受理并处理国际旅行社和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 质量保证金的赔偿案件; (4) 直接处理重大的跨区县的旅游投诉案件; (5) 协同市旅游委有关处(室)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工作; (6) 协同市旅游委有关处(室)组织实施区县旅游质监员的培 训与考核工作质监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一、都市自然旅游资源
1. 山地旅游资源
上海陆上有不少山,尽管高度不高,也不够险峻,却小巧别致。
2. 海岛旅游资源
有大小岛屿20个左右,有沙岛,也有石岛。
3. 滨江滨海旅游资源
上海海岸线较长,可开辟滨海旅游区。
4. 江河湖泊旅游资源
黄浦江和苏州河穿过中心城区,形成上海主要的景观河流。淀 山湖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它们是发展上海水上旅游的核心 资源。
3. 体现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和上海精神风貌
海纳百川蔚然壮观,各地文化潮涌上海,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合铸 就海上文化奇葩——海派文化。 (1) 建筑风貌。 (2) 艺术殿堂。 (3) 文化场馆。 (4)科技竞秀。 (5) 都市会展。 (6) 娱乐世界。
老上海图书馆
(7) 体育文化。 (8) 休闲文化。 (9) 节庆旅游。 (10) 生态文化。 (11)创意风情,产业文化。 (12)江河奔海,人才汇聚。
本章纲目
第一节 上海都市区域条件分析 第二节 上海都市旅游资源 第三节 上海都市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
第一节 上海都市区域条件分析
一、上海都市发展条件
1.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1)地处扬子江(长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面向太平 洋,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上海位居长江入海口,是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港口, 也是世界登陆上海进入中国的口岸,是东西方物质财富相会、中外 文明精神交流的桥头堡。 (3)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港口,是世界 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
2024年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研究报告

一、引言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旅游竞争力,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本报告对2024年上海都市旅游的全域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上海都市旅游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上海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独特的滨海风光等多种旅游资源;2.旅游业发展迅速: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旅游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游客的旅游消费也呈现出升级的趋势,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
三、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具有吸引外国游客的优势。
近年来,上海与多个国家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并相继开展了多个旅游项目;2.挑战:上海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旅游压力较大。
除了著名景点外,还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分散到更多的地区。
四、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战略与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上海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建设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景点,提高旅游的吸引力;2.加强旅游市场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上海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3.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的满意度;4.加强旅游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旅游机构和景区合作,开展共同的旅游项目,促进上海都市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五、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前景展望1.上海全域旅游将进一步拓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改造升级,上海的旅游资源将进一步拓展,吸引更多的游客;2.上海将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凭借着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国际化的特点,上海将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3.上海的旅游消费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费也将进一步提升,为上海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后世博”与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刍议

口。世 博 园 区所 在 的黄 浦 江 两 岸 原 来 是 一 片老 城
区 ,有 很 多老厂 房 和老楼 房 。而今 ,老厂 房脱胎 换
骨 ,变成 了节能 低碳 的 ‘ 色建 筑 ” 绿 。通 过 世博 会 低 碳经 济理念 的传 播 和低碳 科技 的集 中展示 ,市 民 加 深 了对低碳 经 济 、低 碳旅 游 的 了解 ,将 为上海 低 碳 都市旅 游 提供一 个更 好 的发展 土壤 。 此外 ,这 对大 浦东 的发 展也有 巨大的影 响 。与 即将 建设 的 迪 士 尼 主题 乐 园相 结 合 , ‘ 世博 园 ‘ 后
施 了包 括 旅 游 专 才 内容 的 “ 引进 香 港 专 才 计 划 ” , 众多 国际性 、专业 性 的人 才 汇聚在 上海 。再 次 ,上 海 因此 积 累 了举 办 大型节 事 活动运 营管 理经 验 ,发 挥 世博 会 国家 战略 的后续 效应 可促 使旅游 大项 目落 地支 持 政策 、都市 旅 游公 共 服 务 政策 体 系 的完 善 , 提 升上 海都 市旅 游 的软环 境 。
提升 、与国 内旅 游市场的互相推 动及 城市形 象推 广四个视 角,着重分析 了 ‘ ‘ 后世博” 对上 海都 市旅游的影
响 ,并 提 出关 于 ‘ 世 博 ” 上 海 城 市 “ 景 区 ” 建设 的 两点 思 考 。 话 大
【 键 词 】 博会 ; ‘ 世博” 关 世 ‘ 后 ;上海都 市旅游
( )推 进上 海基础 设施 建设 一 从 2 0 年 1 月上 海 赢得 世 博 会 主 办权 到 现 在 , 02 2
上 海 已经 进行 了近8 年基 础 设施 建设 ,令 整个 大上
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司给 r 我们极大的启发.耶就是旅游壤点的评级 度可以成
均诠 释 文化 产 业 版权 的 胫 佳手 段 之 一 .评 缎 的方 式 虽然 不 具 有
粪似蜘识产权或者专利权的完全排他性 .相比较其他非国家缴
氍 区采 说 .知 名 度得 到 了 极大 的 提 升 ,营 销 集道 、客塌{ 场 等 市
的突 破 点 之一 文 化的 旅 游功 能 在 于能 够 创 造独 特 的 吸 引物 .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 .菇袖利模式往往县科以下两种娄型: ( ) 1
非 营利 或 微 利 手段 例 如 英 国或 者 法 国的 鄢 分 博物 馆 . 只精
利用既有的文化资源,加上新颡的创造性舶想法来改变旅瓣者
交粜 虚 一 :刨 砖 旅游 费 掇 的 “ 髓 性 ” 旅 游 爨掘【 多样 异 的 化 已经 不仅 仅 局限 于传 统 意义 上 的 “ 山 情 水” . 文化 产 业 为 俄 新型 旅 游 赍穗 的开 辟 自 造 了绝 佳 条件 。 近 年 泉 .上 海市 旅 游发 4 展面 临 的瓶 颈 问题 主 要 在 手缺 乏 旅 游斑 源 . 尤其 与 苏 l 、杭 州 州 等知 名 旅 游地 相 比 ,上 海 的 自然 和 人文 旅 游 资稍 相 时 匮乏 , 导
救育事业傍及为目的 .将文化产业作为社会镯利的表现形式推
Ⅲ t.而旅 游 滔动 只 是 谰壤 价格 弹 性的 措施 之 一 ( )以 盈利 为 2 目的 。 逋越 漓 绎 的 手段 和 一定 的 蛆 台包 装 . 戚 具 有吸 引力 的
文化品牌.并埔过旅游插动或已经挣在的搬赫品牌僻到提升和
的 消赞 方 式 ;同 时 . 文化 产 品 的创 新 性能 够 突 破旅 游 自 然费 铡
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问题的探讨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问题的探讨顾冬晨当今的城市发展实践已经开始显⽰,城市时代给中国城市社会尤其是上海这个⼤都市所带来的机遇是千载难逢的。
随着⼯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再加上中国顺利加⼊WTO以及2008 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博等重⼤国际项⽬的申办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今后⼀段时期将是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绝佳时机。
城市化是⼀把“双刃剑”。
在我们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扰。
⼈⼝爆炸,农⽤⼟地被吞噬和退化,贫穷、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现在都变得更加严峻。
当我们试图对我们的城市作些改变时,为何⼜如此⽆能为⼒?“现⾏的城市化道路是否可⾏?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因此,在上海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加深对下列问题的研究是⾮常必要的,⽽且是急需的。
⼀、“城市化”的概念⼗六⼤第⼀次把“城镇化”写到了⽂件⾥,那么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我们该怎么样来理解呢?“城镇化”我们通常称为“城市化”,因为“镇”也是城市的⼀种类型。
西⽅城市规划学术界普遍认为20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是20世纪的重要现象。
他们理解为城市化是描述区域⼈⼝在城市集中的程度,其潜在的含义是城市产业与农业地区产业在争夺劳动⼒和居住⼈⼝的过程。
城市化不是⼀项短期运动,⽽是⼈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乡村⼈⼝向城市⼈⼝转化、城市⼈⼝的增加、城市地域的扩⼤,也包含着城市不断完善、城市质量不断提⾼的发展过程。
如果仅从表⾯理解“城市化”就是城镇个数的增多和城镇⼈⼝的增长。
仅以⼀定地域内城市⼈⼝占总⼈⼝的⽐例来衡量城市化⽔平,就有可能出现只求数量与速度⽽忽视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偏向,甚⾄掉⼊“城市化的陷阱”,最终失去城市化的吸引⼒,甚⾄有⼈要求离开城市返回乡村。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化过程是社会⽣产⼒的变⾰所引起的⼈类⽣产⽅式、⽣活⽅式和居住⽅式改变的过程。
上海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数量不断上升

上海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数量不断上升一、收入及人数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上海凭借深厚的产业经济基础、突出的经营管理手段和独特的海派文化魅力,已逐步形成了现代都市风貌、历史街区、文化创意、商业娱乐、郊野休闲、水上岸线、城市公园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不仅树立了独特的产品形象、鲜明的品牌形象和优质的服务形象,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成为广受世界旅游者认可的旅游目的地。
2014-2019年上海市生产总值持续上升,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为32679.87亿元,同比增长6.68%;2019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较38155.32亿元,2018年增长了5475.45亿元,同比增长16.75%。
上海的市辖区分为16个,分别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浦东新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2019年杨浦区、徐汇区、黄浦区、松江区、嘉定区、青浦区、宝山区及崇明区的旅游收入分别为856.4亿元、133.17亿元、129.19亿元、124.83亿元、93.1亿元、81.67亿元、75.75亿元、14.7亿元。
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数量不断上升,2018年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数量为893.7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73.71万美元;2019年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数量为897.2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83.76亿美元。
上海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主要以外国人为主,2019年上海旅游入境外国人达到692.12万人次,港、澳、台同胞旅游人数为205.11万人次。
2019年国际旅游入境者中,在上海过夜旅游者数量为2014-2018年首次出现下降,2019年国际旅游入境者中,在上海过夜旅游者为734.69万人次,较2018年有所下降,同比下降0.99%。
上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现状分析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中国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因此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旅游业一直是上海市的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的旅游业逐渐壮大,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 旅游景点过于集中上海的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市区,特别是浦东新区,这导致游客的时间分配、交通安排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同时,这也促使市区内的旅游景点出现了“人挤人”的情况,不仅影响旅游体验,还会给游客带来安全隐患。
2. 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上海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质量不够统一,有些景区、酒店、餐饮企业等仍然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不规范、环境脏乱差等不利因素。
3. 旅游模式单一上海的旅游模式以观光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缺少对休闲度假、文化教育、自驾游等多种旅游模式的开发,这导致游客对上海的印象不够全面,遗憾而离开。
二、问题分析1. 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上海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很多传统的文化元素慢慢淡化,甚至有一部分已经失传。
这对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游客来到上海并不是单纯为了赏览美景,更多的是希望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而如果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很容易使游客对上海失去兴趣。
2. 旅游服务的问题上海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景区、酒店、餐饮企业等仍然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不规范、环境脏乱差等不利因素。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会影响上海市的形象。
另外,旅游服务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更新,而上海的旅游服务业还需要加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运作。
3. 旅游资源的问题上海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使之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此外,上海的旅游资源相对单一,需要加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等各种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三、对策建议1. 多点开花,充分利用资源上海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使游客在选择上海旅游时多种多样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008作者简介:贾铁飞(1966 ),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
张振国(1979 ),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2级硕士生。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贾铁飞 张振国(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摘 要 在回顾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历史,并将近年来上海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东地区、全国范围等不同层次上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细分和构建包括上海都市旅游核、都市旅游带、都市旅游圈在内的大上海都市旅游圈的构想,并讨论了上海都市旅游开发和城市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 都市旅游;上海;都市旅游圈;区域旅游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4)04003905Some Problems C oncerning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JIA Tie fei,ZHANG Zhen guo(Shan ghai Institute of Tou rism,Shan 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 ghai 200234,China)Abstract:The paper revie wed the history of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compared the achievement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ith that in east China as well as that in China,analyzed the proble ms in Shanghai s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put for ward the concept of connotation segmentation of urban tourism in Shanghai and a suggestion of construc ting Grand urban tourism circle in Shanghai that includes a core and some belts and circles,and discussed issues concerning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Key words:urban tourism;Shanghai;Urban tourism circle;sustainable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在区域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内容由当初工业文明阶段的以自然观光为主,转变为现在后工业文明阶段的自然、人文、经济观光相结合和观光、度假与特种旅游多层次发展。
在这样的转变中,作为主要客源地、旅游交通枢纽、旅游支持条件提供者和旅游企业集中地,城市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都市旅游也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旅游∀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形成,但真正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话题的却是近几年的事#。
在我国,!都市旅游∀的概念最先在上海形成,以学术形式完整阐述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且在其后的实践中赋予了都市旅游较丰富的内涵,在科学研究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对于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我国不少学者分别从其都市旅游的定位、产品体系、发展战略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但是为适应上海建设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充分发挥都市旅游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强大带动作用,特别是以筹建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契机,推动上海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仍需更加全面、完整和科学地审视!都市旅游∀这一概念的内涵,发展上海的都市旅游。
一、上海近年来都市旅游发展状况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自1996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都市旅游∀以来,上海1997年 2003年七年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8.72%,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1.53%)。
从纵向对比上看,上海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显示出两个令人担忧的问题:2004年12月第18卷第4期旅游科学Tourism Science Dec.,2004Vol.18No.4一是上海旅游收入增长的速率与同期GDP 增长速率(10.92%)相比∗,国内旅游收入低约2.2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收入高出约0.6个百分点,总体上讲旅游发展速度仍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说明旅游发展没有完全承担起整个经济发展!驱动∀与!助推∀的作用,也就是说上海的旅游发展仍处于依靠经济整体发展来带动,而不是旅游发展强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海旅游发展仍然面临着上台阶、上层次、扩展内涵的问题。
二是就上海在全国、华东地区、江浙沪地区、长江三角洲九城市中各项指标(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GDP)所占比重而言,上海旅游发展在不同范围地区中所占比重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总趋势 ,这又恰与其GDP 在上述不同范围地区中所占比重稳定且持续上升的态势呈相反的趋势(见图1 4)。
这表明上海的旅游发展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其集聚程度与其都市地位还不相称,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源和龙头地位尚未形成,依托大都市所应形成的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集聚与扩散效应还不够强大。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揭示,上海目前的都市旅游还须继续提升其内涵,并向更广阔、纵深度更大的领域拓展。
基于上述上海近年来都市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可以获得下列一些启示:应当基于科学的认识全面审视都市旅游的内涵,进而构建完善的、可以全面承担国民经济建设!驱动器∀、!助推器∀作用的都市旅游系统;都市旅游应当是一个区域旅游的概念,即以城(都)市群区域为依托,辐射和覆盖整个城(都)市腹地范围的旅游系统,而非仅以城市为框架的旅游产品组合;都市旅游是完整旅游概念的具体体现,包含着自身特有的资源、市场、经营方面的特性与发展规律,决非在单纯旅游产品层面上就可以全面反映出都市旅游的内涵。
结合上海旅游发展的状况,都市旅游的发展应当从目前相对!封闭∀的状态向区域联动转变,从做都市!内聚型小旅游产品∀向营造都市!内聚与外延相结合的大旅游系统∀转变,从单一城市的旅游发展向辐射和带动区域旅游发展方向转变,从由整体经济发展带动旅游向旅游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转变。
只有如此,上海的都市旅游才能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图1 上海历年各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对比图2 上海历年各项指标占华东地区比重对比40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图3 上海历年各项指标占江、浙、沪地区比重对比图4 上海历年各项指标占长江三角洲九城市地区比重对比二、上海都市旅游内涵的细分目前上海已经完成都市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建设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尤其是在迎接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各项建设和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华东地区区域旅游发展中,上海都市旅游还必须要向更深、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拓展。
因此,首先应着重解决对上海都市旅游内涵的认识。
1.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上海都市旅游在已经实施的都市旅游中,上海主要围绕作为旅游目的地而开发了一系列都市旅游产品。
但是这一产品系列基本上只覆盖了上海市区范围,所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层面上的都市旅游还须扩展其产品的覆盖空间,构建都市郊区型、都市腹地型的旅游产品体系。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应当加以认真研究:一是要确定都市郊区型、腹地型旅游产品的空间范围。
就上海而言,要确定各种旅游行为借助于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所辐射的周边区域范围,这个范围既包括上海所在的华东或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包括正在形成的上海对全国以及对亚太地区的辐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上海都市旅游现在和未来的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正确定位。
二是要深入研究上海都市周边(郊区、腹地)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与配置规律,为开发适应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旅游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2.作为旅游客源地的上海都市旅游目前上海都市旅游开发中,基本没有构筑上海作为旅游客源地的都市旅游内涵,而且在一般的关于上海作为客源地的论述中,也只是将以市区常住人口为主体的上海居民看作客源,并没有把上海都市腹地的居民计算在内。
而按照完整的旅游含义,作为旅游客源地的上海都市旅游至少具有三方面的内涵:其一,以上海市范围内居民为主要客源的上海都市旅游,这主要包含:日常性的游憩、城郊型短期度假、都市腹地旅游等旅游行为。
其二,以上海都市腹地范围内居民为主要客源的上海都市旅游,主要的产品包括:上海都市观光、购物娱乐、会展参观以及上海都市腹地其它地区旅游等。
其三,以在沪停留、工作的各层次商务人员为主要客源的上海都市旅游,主要的旅游产品包括:都市观Tourism Science 旅游科学41光、购物娱乐、城郊度假、都市腹地的旅行考察与度假等。
近期上海的都市腹地主要涵盖长江三角洲或华东地区,远景的腹地范围则包含全国甚至亚太地区。
今后上海需要针对作为这三个方面客源地的都市旅游进行深入研究。
3.作为旅游组织地的上海都市旅游在各种空间尺度上的区域旅游发展中,城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城市在区域旅游中的组织功能,即旅游行为起始与终了时的集散功能。
大城市(都市)在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在旅游组织地方面的建设,不仅为自身的市民出游提供服务,也不仅为外来游客提供都市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担当起自身及辐射腹地范围内旅游发展的综合枢纽作用,依靠都市所具有的集聚与扩散能力营造和谐、有机的区域旅游系统,通过都市对客源、资源、企业等各方面的组织配置功能,带动区域性旅游的健康发展,且由此构筑自身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构建大上海旅游圈和城市建设一体化问题1.构建大上海都市旅游圈运用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思想构建以都市为核心的旅游圈,在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 !∀。
按照!旅游城市化∀的认识 #,都市旅游的旅游行为并不是内聚在有限的都市空间内,而是将都市的区域功能与区域效应扩展至以都市为核心的更广泛的旅游组织与旅游行为空间中,这样就将都市旅游发展与以都市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基于此,构建大上海都市旅游圈,是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都市旅游的空间分布范围讲,大上海都市旅游圈应当由三个有机衔接的部分构成(见图5),即:都市旅游核 上海城市市区:是目前上海都市旅游开展最集中、产品展示最丰富的区域;都市旅游环 上海城郊地区:也称为上海城市边缘地区,是上海都市旅游最重要的带动和发展区域,也是未来上海都市旅游主要的拓展空间和新都市旅游产品富集的区域;都市旅游圈 上海城市腹地:目前该范围还仅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随着上海城市与周边地区!一日交流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高速铁路、支线航空的发展 ∃,可形成由不同交通工具所决定的、不同尺度的上海与周边地区!一日交流圈∀,上海都市旅游圈的空间范围也会出现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