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将用CO2做制冷剂
大众id3的co2制冷系统原理

大众id3的co2制冷系统原理大众id3是一款采用CO2制冷系统的电动汽车。
CO2制冷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制冷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大众id3的CO2制冷系统原理及其优点。
我们来了解一下CO2制冷系统的原理。
CO2制冷系统采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制冷剂,通过压缩、减压和蒸发等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具体而言,CO2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主要组件。
制冷循环开始于压缩机。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CO2气体吸入,经过压缩后将其压力提高,使其温度升高。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CO2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通过散热器将CO2气体的温度降低,使其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流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液体的压力,使其快速膨胀,从而降低温度。
低温低压的CO2液体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与外界空气或其他待制冷物体接触,从而吸收热量,使外界空气或物体的温度降低。
通过上述循环,CO2制冷系统实现了制冷效果。
CO2制冷系统相比传统的氟利昂制冷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CO2是一种天然制冷剂,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对环境友好。
与氟利昂等化学制冷剂相比,CO2的全球变暖潜势较低,不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CO2制冷系统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
CO2的传热性能优异,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实现高效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电动汽车等对能源效率要求较高的领域尤为重要。
CO2制冷系统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CO2是一种不可燃、无毒的气体,在制冷系统泄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制冷剂如氨气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爆炸性,使用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在大众id3中采用CO2制冷系统,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还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也体现了大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贡献。
大众id3采用的CO2制冷系统原理是通过压缩、减压和蒸发等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CO2制冷系统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是未来制冷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众ID.4智能空调和热泵系统解析(上)

大众ID.4纯电动汽车的智能空调和热泵系统使用电动空调压缩机,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标准版空调都使用R134a制冷剂,选装版热泵空调使用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
由于R134a是目前国内汽车空调应用最广泛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全球升温潜能值(GWP)高达1 430,对其进行削减替代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关键步骤,主要替代品是二氧化碳R744或R1234yf等制冷剂。
制冷剂的型号铭牌位于前机舱内,R134a制冷剂型号铭牌位置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型号铭牌位置如图2所示。
1-冷冻机油名称;2-制冷剂名称;3制冷剂加注量。
图1 R134a制冷剂的型号铭牌位置1-冷冻机油名称;2-制冷剂名称;3-制冷剂加注量。
图2 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的型号铭牌位置本文主要介绍汽车空调原理、制冷剂特性、智能空调控制系统、R134a/R744暖风和空调装置、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制冷剂R744的热泵、空调装置运行模式、热泵模式等八部分内容。
一、汽车空调原理大众ID.4标准版空调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空调制冷使用R134a制冷剂,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循环回路,如图3所示。
优化续航里程的车型选装热泵空调,使用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循环回路。
热泵系统通过管路和阀门实现反向转换,实现车内采暖,在热泵采暖模式时,冷凝器发挥蒸发器的作用,而蒸发器发挥冷凝器的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
在低温采暖工况下,使用二氧化碳R744热泵系统比高压加热器PTC采暖提升了约30%的续航里程。
文/北京 冯永忠图3 R134a空调制冷原理图图4 二氧化碳R744热泵空调制冷原理图二、制冷剂特性不同种类制冷剂的特性列于表1。
二氧化碳是热泵中的制冷剂。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不会损害地球的臭氧层。
当用作制冷剂时,二氧化碳称为制冷剂R744。
使用二氧化碳R744制冷剂的空调系统的工作压力约为传统制冷剂的10倍。
干冰做制冷剂的原因

干冰做制冷剂的原因
干冰做制冷剂的原因1、因可吸收大量的热。
干冰又名固态二氧化碳,它的温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会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制冷剂。
2、它的造价低,原料来源广泛,制造相
对简单,所以用作制冷剂。
平常的人工降雨、降雪就是用的干冰。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
有关干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3年英国的法拉第和笛彼,他们首
次液化了二氧化碳,其后的1834年德国的奇络列成功地制出了固体二
氧化碳。
但是当时只是限于研究使用,并没有被普遍使用。
二氧化碳是看不到的,其实那也不是(二氧化碳)烟,是(水)雾,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的很快,空气温度降了,它对水蒸气的溶解度变小,水蒸气发生液化反应,放出热量,就变成了小液滴,就是雾了。
这个和夏天冰棍冒“白雾”是一个意思,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气态的其他物质。
即我们看到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干冰比水的温度低很多,所以相当于将干冰加热,干冰吸热升华,使水的温度降低,甚至结冰。
干冰被成功地工业性大量生产是在1925年的美国设立的干冰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将制成的成品命名为干冰,但其正式的名称叫固体二氧化碳。
co2 r717 速冻机 设计条件

CO2和R717是两种常用的制冷剂,它们在速冻机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CO2和R717的物理性质、设计条件和速冻机的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CO2的物理性质1. CO2的化学式为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CO2的临界温度为31.1摄氏度,临界压力为7.38MPa,临界密度为467kg/m3。
3. CO2具有较高的气化潜热和比熵,适合用作制冷剂。
二、R717的物理性质1. R717的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R717的临界温度为132.4摄氏度,临界压力为11.28MPa,临界密度为516kg/m3。
3. R717具有较大的气化潜热和比熵,适合用作制冷剂。
三、CO2速冻机的设计条件1. 设计冷冻温度应考虑到CO2的临界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以确保CO2保持在过冷状态。
2. 设计工作压力应考虑到CO2的临界压力,一般不得超过7.38MPa,以防止CO2发生相变。
3. 设计速冻机的换热器和膨胀阀应考虑到CO2的物理性质,以提高制冷效率和减小能耗。
四、R717速冻机的设计条件1. 设计冷冻温度应考虑到R717的临界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5摄氏度以下,以确保R717保持在过冷状态。
2. 设计工作压力应考虑到R717的临界压力,一般不得超过11.28MPa,以防止R717发生相变。
3. 设计速冻机的换热器和膨胀阀应考虑到R717的物理性质,以提高制冷效率和减小能耗。
五、CO2和R717速冻机的设计要点1. 在设计速冻机时,应根据CO2和R717的物理性质合理选择工作参数,包括冷冻温度、工作压力、流量等。
2. 必须保证速冻机的密封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制冷剂的泄漏,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应选择优质的制冷设备和材料,以确保速冻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减少维护成本。
CO2和R717速冻机的设计条件涉及到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工作参数和设计要点等方面。
制冷剂 co2

制冷剂co2
制冷剂CO2,也称为R744,是一种环保型的制冷剂。
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温室效应低、制冷性能优良等特点,因此在汽车空调、冷链物流、冰雪运动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CO2的临界温度较低,当其用作跨临界制冷剂时,对制冷设备性能及质量要求极高,导致运行成本及替换成本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选择使用CO2制冷剂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及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二氧化碳复叠制冷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带动二氧化碳制冷剂行业逐渐往低成本、高质量方向发展。
4088526_二氧化碳天然制冷剂在欧洲备受青睐

C O 2制冷剂独具优势著名的S H E C C O咨询公司在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详细介绍了C O 2热泵在欧洲的市场动态、最新政策和技术发展,展示了C O 2热泵热水器美好的发展前景。
C O 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化学稳定性,对环境无害,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良好的输运和传热性质。
在水侧有较大温升的换热过程中仍然保持高的热力效率,额定运行温度一般可达到60℃,最高出水温度可达90℃。
综合起来看,C O 2制冷剂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C O 2是天然物质,O D P =0,G WP =1,其中O D P (o z o n e d e p l e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指臭氧消耗潜值,用于考察物质的气体散逸到大气中对臭氧破坏的潜在影响程度,G WP (g l o b a l w a r mi n gp o t e n t i a l )指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
由此可以看出把C O 2作为制冷工质来使用,不会对破坏大气臭氧层,可以减少全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解决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而且它来源广泛,不需要回收,能使制冷剂的替代成本大大降低,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二,C O 2安全无毒,不可燃,热稳定性良好。
它在高温下也不会分解出有害的气体。
即使泄漏,对人体、食品、生态都无损害。
二氧化碳天然制冷剂在欧洲备受青睐欧洲热泵协会(E u r o p e a n H e a t P u m p A s s o c i a t i o n ,E H P A )的专家指出,为了寻求减少能源消耗和投资对环境无害技术的新方法,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转向天然制冷剂的应用。
而使用二氧化碳(C O 2)这种天然制冷剂的空气源热泵,能将冷水加热到高温,是一种可以防止气候变化和臭氧层被破坏的高效节能技术,不但适用于整个欧洲的大区供热工程,而且能够普及到住宅和商业建筑行业。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简述

能源二班 岳萌 王浩阳 高振坤 何晓东
二氧化碳制冷剂历
CO2作为最早采用的史制冷剂之一,从19世
纪初直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普遍使用, 随着CFCs的出现,CO2很快被人们所抛弃 ,主要原因是在冷却水温高的热带地区, 由于CO2的临界温度只有31.1℃,采用传统 Perkin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时冷量损失较大 ,且存在着饱和压力过高,压缩机功耗过 大的缺点,当然这也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有 关。20世纪70年代,CFC及HCFC被发现破 坏大气臭氧层及温室效应指数较高而 面临 全面禁用。HFC134a也由于其温室效应指 数较高而被认为是一种过渡型的替代物。
超临界循环的二氧化碳汽车 空调系统原理与结构
压缩机结构特点
CO2和氨一样,具有较高的等熵指数k,达 1.30,高的等熵指数会引起压缩机排气温度 偏高的顾虑,但由于CO2的具有较高的低压 工作压力p0,因而压缩机的压比π=pH/p0 却比其他制冷剂系统低得多,因此不会像 氨系统那样需要对压缩机本身进行冷却。 高的等熵指数k、小的压比,可减小压缩机 余隙容积的再膨胀损失 , 提高压缩机的容积 效率。同时 , 因为CO2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 均比 R134a 压缩机的大得多 , 因而在CO2压
超临界循环的二氧化碳汽
车空调系统原理与结构
超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由压缩机C、气体冷却器G、内部热交换器I、节 流阀V、蒸发器E与贮液器A组成封闭回路。气体工质由压缩机升压至 超临界压力,其在 图上为过程 ,然后进入气体冷却器中,被冷却介 质(空气或冷却水)所冷却。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自气体冷却器出来的高压气体在内部热 交换器中进一步冷却,它是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气进行热 交换的原理实现的,这一过程即 。这也促使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 蒸气进一步气化,防止了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理想状况下,焓降 hb—hc=hf—he。然后利用节流阀减压,经节流后的气体降温冷却,且 部分气体液化(在节流减压前不发生液化),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内气 化,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使空气降温。蒸发器内的液体并不全部气 化,因此出口工质的状态处于两相区,即气液并存,这对提高蒸发器 的传热效率十分有利。正因为如此,蒸发器出口处需配置贮液器(在 汽车空调系统中常被称为集液器或积累器),以防止压缩机液击和便 于压缩机回油(图上虚线为回油管道)。贮液器出来的低压饱和蒸气 进入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管道,吸收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气体的热量后, 成为过热蒸气进入压缩机并升压。制冷系统如此周而复始完成循环。
浅谈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发展

浅谈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发展1. 引言1.1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措施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在制冷领域,传统制冷剂如氟利昂等对大气臭氧层和全球变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寻找一种环保、低碳的制冷剂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通过对CO2的工作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使得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能够确保制冷效果,还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背景是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传统制冷剂的环境问题愈发凸显,迫使人们寻找更环保、低碳的替代方案。
1.2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意义CO2作为环保制冷剂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制冷剂如氟利昂等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产生不良影响,而CO2作为天然气体,不会对臭氧层造成损害,也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采用CO2作为环保制冷剂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使用也有助于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减排减量,采用CO2作为制冷剂是一种很好的绿色能源选择。
通过推广CO2制冷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碳中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意义在于保护环境,减少对气候的影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采用CO2制冷技术,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CO2作为环保制冷剂的特点1. 环保性:CO2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气体,不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也不会对地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相比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CO2的排放对臭氧层和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小。
2. 可再生性:CO2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再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与一次性使用的化学制冷剂相比,CO2的可持续性更高。
3. 高效性:CO2作为制冷剂具有很好的冷却效果,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热载体的冷却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03月20日 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唐朝评论:295条
[汽车之家技术]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空调对于车辆可以说必不可少,但作为车辆空调制冷环节重要一环的制冷剂并不被人关注,目前常见的制冷剂或多或少存在污染大气的问题。
近日,大众公布未来旗下全部车型将改为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这项技术。
●车辆空调制冷原理
在了解二氧化碳制冷剂这项技术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下车辆空调制冷原理。
实际上,车辆空调制冷原理同其他我们常见的制冷设施制冷原理基本相同,简单说就是车厢内的空气热量转移给制冷剂,制冷剂吸收热量汽化,最后由制冷剂将热量转移到车外大气中这一方法达到车厢内降温的目的。
●常见制冷剂及特点
多年前,制冷剂主要使用二氯二氟甲烷(冷媒代号R12),目前比较常见的制冷剂是四氟乙烷(冷媒代号R134a)。
尽管它的价格比R12稍高,但由于R134a不含氯分子,热力性质与R12相似,且热交换效率比R12更优秀,它仍旧取代了之前的R12成为主流制冷剂。
凡事都有两面性,R134a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容易与润滑油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并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
具有轻微毒性也是它的另一缺点。
虽然R134a的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简称GWP,是定义温室气体相对强度的一种方法),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制冷剂及特点
为了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大众近日公布未来将为旗下全部车型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
二氧化碳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在工业与渔业的冷冻系统中使用,它的冷媒代号是R-744。
二氧化碳有毒性小且不会分解出刺激性物质、无可燃性、获取容易,且它工作产生的温室气体效应远远小于传统制冷剂,但是二氧化碳存在一个重要缺点,就是它在制冷系统里的工作压力很高,是R134a制冷剂的10倍,所以要使用R744制冷剂就需要车辆空调系统经过特殊设计。
全文总结:
相比现在常见的制冷剂,大众新推出的以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技术将延缓全球变暖速度,但使用这种技术需要汽车空调系统进行特殊设计,具体这种设计成本多少及应用到量产车上的时间大众并未公布,我们将对此项技术继续保持关注。
(文/汽车之家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