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氯化镁100-59-4

苯基氯化镁100-59-4
苯基氯化镁100-59-4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方法概要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1 ℃、48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一)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二)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一)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二)吸管:有 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三)试管:大小约150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四)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9 mm 之玻璃管。(五)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七)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八)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2℃者。(九)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

时,须能精秤至0、001 g。()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1℃者。 (一)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 或1、 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二)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三)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四)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一)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二)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胰化蛋白胨(Tryptose) 20、0g乳糖(Lactose) 5、0g氯化钠(NaCl) 5、0g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0、1g试剂水 1L 配成2倍浓度(取 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昨天看到班级论坛上一个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的材料有关。 原先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想看,把木块分别放在塑料泡沫和木板上,压力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课本上没有提到呢? 昨天给同组老师说出了这个问题,经我们讨论,主要从两方面来思考: ①压力效果出发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程度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相同时,接触面材料不同,形变程度也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与接触面材料有关。 ②从压强的物理意义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压强只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接触面材料无关。 通过网上查资料,看到这道中考题: 28.(6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 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 因.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则P b P c(小于/等于/大于). c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是: .

其中第4小问解释了我们的困惑:用“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不意味着相等的压强一定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说明压强与压力的效果不是一回事。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被压物体的材料要相同。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压物体的强度有关

钯碳含量检测方法

钯炭的含量检测方法 稀王水溶液:盐酸∶硝酸∶水= 3∶1∶1 取供试品约5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盐酸溶液(1∶1)煮沸10分钟清洗其表面。再用水煮沸洗涤三次。将表面处理好的供试品转移到称量瓶内,放入干燥箱,110℃干燥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取处理好的供试品1.0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稀王水,置于带调压器的电炉上加热至近沸,直至供试品全部溶解,再继续加热,使溶液体积浓缩至约5ml,然后分三次加入浓盐酸(每次4ml),分别蒸至近干,加入14ml 10%氯化钠溶液,蒸至近干,加入200ml 7%(V/V)盐酸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20ml 1%丁二酮肟乙醇溶液。待沉淀完全后,用已在110℃干燥至恒重的四号石英砂芯漏斗抽滤,用7%(V/V)盐酸溶液洗涤至滤液无色,再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将石英砂芯漏斗抽干后,置干燥箱内110℃干燥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0.5小时称 重,直至恒重。 Pd含量按下式计算: Pd% = [(W1-W0)×0.3161/W]×100% W1为沉淀与四号石英砂芯漏斗恒重的重量,g; W0为四号石英砂芯漏斗恒重的重量,g; W为供试品重,g; 0.3161为丁二酮肟钯对钯的换算系数。 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 结果。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 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

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 其实很多朋友在多年的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辨别原材料质量优劣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只能做定性的参考,而非定量的依据!在这里,我从实验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氯化镁含量的测定办法,希望对大家更深层次的认识及选择工业氯化镁有所帮助。 试验原理: 卤水中的氯化镁极易与碳酸盐反应生成难溶(18℃,0.00084g/100g水)的碳酸镁沉淀,而卤水中的NaCl、K+、SO42-等杂质不与碳酸盐反应。 实验器材: 天平、烧杯、玻璃棒、滤纸、pH试纸、干燥箱。 实验过程(分七步): 第一步:用天平准确称量卤片100g,加入到1000mL烧杯中,然后加入蒸馏水500g,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卤片全部溶解; 第二步:过滤出卤水中不溶的泥沙等杂质:通过滤纸,将卤水倒入准备好的另一1000mL烧杯中,将杂质滤出,过滤过程重复2~3次; 第三步:加50g碳酸钠(分析纯)至过滤清澈的卤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生成不溶性的MgCO3沉淀,pH试纸测试溶液pH值不低于10; 第四步:再次过滤,将生成的MgCO3沉淀全部滤出; 第五步:因滤出的沉淀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盐,所以要重复冲洗MgCO3沉淀,直至洗液用pH试纸测试显示中性(pH=7); 第六步:收集MgCO3沉淀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天平称重记作W(g); 第七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氯化镁含量A(%),详细推导过程略。 0.95W A= ×100% 84 注意事项: 1 该实验办法适用范围:盐卤提取的卤片、卤粒、卤粉,工业副产品无水氯化镁等; 2 取样时尽量选取干燥、没有吸潮的卤片,否则造成实验数值偏低; 3 不可以采用烧碱与氯化镁反应,原因是生成的Mg(OH)2沉淀在烘干过程中部分与空气中的CO2生成MgCO3,造成实验数值偏高; 4 以46%卤片为例,沉淀重量W约为40.7g。 上述实验办法简单、科学,逻辑性很强,有利于大家对自己所使用的氯化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使那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生产商及经销商无处可藏!对自己所使用的原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对指导实际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上用压强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就表示压强越大.但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压力、受力面积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实验器材:砝码1个、小桌1个、长方形海绵1块.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实验步骤: 1.如图l甲所示,使小桌子四脚朝下压在海绵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即此时桌子四脚陷人海绵里的深度,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2.在桌子上加砝码,如图l乙所示,观察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海绵里的深度,与图1甲的陷入情况对比,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3.使桌面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在桌子上加砝码,如图1丙所示,观察此时桌面陷入海绵里的深度,与图1乙所示的

小桌的陷人情况对比,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分析与论证: 比较图1甲和图1乙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图l乙和图1丙可知,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若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评估与交流: 通过这个实验,你掌握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实验用到了三种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和转换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与某一个量之间的单一关系,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通过改变一个条件,对比观察两种现象得出是否支持猜想的结论,用的是对比法.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描述压强的大小,使效果更明显,易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 实验注意事项: 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海绵应选择质地较松软的. 2.砝码的质量应比小桌质量大得多,使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2.容量法 2.1.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2.1.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碱性(pH≈1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总量,然后从总量中减去钙离子量即为镁离子量。 2.1.2.主要试剂和仪器 2.1.2.1.试剂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 铬黑T:0.2%溶液 称取0.2g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三乙醇胺:10%溶液; 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0.8139g于800±2℃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mol/L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标定:吸取20.00mL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 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T EDTA/Mg2+= W×20/500 ×0.2987 (1) V 式中:T 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 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W——称取氧化锌的质量,g; 0.2987——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 2.1.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1. 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150mL烧杯中,试验程序同2.1.2.1.标定,EDTA标准溶液用量为测定钙离子及镁离子的总用量。 2.1.4.结果计算 镁离子含量按式(2)计算。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我将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次探究活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中的实验探究部分,也是《压强》这节课的灵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理解压力作用效果,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上好本节实验探究课可以为压强概念的建立做出很好的铺垫。 2、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如何利用身边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七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并具备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物理时间还短,容易做出错误的理解,认为压力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验法、归纳法、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演示实验,但是我们发现不管小桌是正放、倒放还是加上砝码,海绵的形变都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因此,我重新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下是我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踩气球实验,(视频)第一个场景,由学生踩气球,气球破了。第二个场景,用很多个气球,上面放上面积较大的黑板,由两个学生站上去,一开始学生认为气球一定会破,但是结果却出乎了学生的意料,气球并没有破,仅仅是变瘪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提出了问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假设 猜想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下面两个活动:活动一:让学生用双手手掌挤压气球(轻压和用力压),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形变程度,进而猜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活动二,引导学生用手指和手掌挤压气球,通过分析猜想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受力面积的大小。

淀粉含量检测方法

谷物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参考GB/T5009.9-2008《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的第二法酸水解法。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谷物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原理:试样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方法一 1 试剂和材料 1.1 酒石酸铜甲液:34.639g CuSO4溶于水,加入0.5mL浓H2SO4,稀释到 500mL; 酒石酸铜乙液:173g酒石酸钾钠,加50g NaOH,稀释到500mL; 1.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1.3 硫酸铁溶液:50g/L(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后,慢慢加入100mL 硫酸,冷后加入稀释至1000mL); 1.4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1.5 乙醇溶液:85% v/v; 1.6 HCL:1+1和1+3; 1.7 NaOH溶液:40%; 1.8 乙酸铅溶液:20%; 1.9 硫酸钠:10%。 2 仪器设备 2.1粉碎磨:粉碎样品,使其完全通过孔径0.45mm(40目)筛。 2.2锥形瓶:250mL。

2.3回流冷凝装置:能与250mL锥形瓶瓶口相匹配。 3操作步骤 称取样品(粉碎过40目筛)2.0g~5.0g,准确至0.0002g,置于放有慢速滤纸 的漏斗中,用50mL石油醚分5次洗去样品中脂肪,再用150mL85%乙醇溶液 分数次洗涤残渣,以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滤干乙醇溶液,将滤纸连同残渣一 并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 加100mL水、30mL(1+1)HCl,在沸水浴上回流2h,回流完毕后,立即在 流水中冷却,待样品水解液冷却完全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先用NaOH溶 液(400g/L)调至黄色,再用(1+1)的HCl调至水解液刚变红色。若水解液颜色 较深,可用pH试纸测试,使试样水解液的pH值约为7,然后加20mL的乙酸 铅溶液(200g/L),摇匀,放置10min,再加20mL的硫酸钠溶液(100g/L),以 除去过多的铅。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滤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 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滤液供 测定用。 吸取25.00mL滤液于三角瓶中,加25mL酒石酸铜甲液,再加25mL酒石 酸铜乙液,在电炉上加热(在3min内煮沸)并煮沸2min,取下过滤,并用60℃ 水洗涤烧杯和沉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将漏斗连同滤纸一同放至前面使用过 的烧杯上,向滤纸内加入硫酸铁(50g/L)40mL,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摇匀溶液,再加25mL水,用玻璃棒搅拌到看不见Cu2O,以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至呈微红色,10s不褪色为终点。同样条件做空白。 方法二 1 试剂 1.1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04·5H2O)及0.050g亚甲蓝,加适量 水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六水氯化镁检测报告

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六水氯化镁 样品数量:1(份) 送检单位:宁夏大学化工学院 103实验室 检测人员:马飞龙、马利俊 检验日期:2014年8月2日 单位盖章:

六水氯化镁测试报告 一、测试目的 1、通过测试确定六水氯化镁受热能否分解出氯化氢; 2、通过烧结测试检测六水氯化镁释放氯化氢的温度区间及其释放量。 二、测试器材及药品 1、器材:开启管式电阻炉(程序控温)、SL101P-1型鼓风干燥箱、蠕动泵、分析天平、锥形瓶、冷凝管; 2、药品:AgNO3(10g/L)、氮气 三、测试方法 1、测试原理——Agcl沉淀法 六水氯化镁热解后的氯化氢气体与硝酸银有沉淀产生,与湿润的PH试纸发生变色,然后通过PH试纸变色时的温度确定氯化氢的产生和结束温度,通过氯化银沉淀量计算出热解释放的氯化氢含量。反应方程与检测系统示意图如下: AgNO3+HCl=ACl↓+HNO3 图1 六水氯化镁检测系统示意图

2.、计算公式: .620 %100% Hcl Hcl Mgcl H m W m = ? 注:m HCl 由沉淀的氯化银量计算所得 四、 测试步骤 1、配制10g/L 硝酸银溶液,称取10.0000g 硝酸银固体颗粒,溶于1L 水中。 2、称取5.0050g 六水氯化镁固体,置于管式炉内,设置升温区间为0-700℃温度,升温速度为5℃/min 。 3、通入60ml/min 的保护氮气并启动管式炉加热。 4、观察玻璃杯入口处PH 试纸的颜色变化以及杯内溶液反应情况,记录PH 试纸变色温度T1和不变色时的温度T2,直到加热结束。 5、结束实验,真空抽滤出玻璃杯内的沉淀、干燥2小时直到恒重,用分析天平称量出沉淀ACl 的质量。 五、测试结果 注:1、样品总共烧结3小时,得到氯化银的质量为3.0827g ,计算得到氯化氢的量为0.7846g ; 2、PH 试纸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初始产生温度;PH 试纸不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结束产生温度; 3、由于炉温限制,加热到700℃时依然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产生,

影响压力管道安全性的因素

影响压力管道安全性的因素 影响压力管道安全性的因素很多。从范围上讲,它涉及到设计、制造、采购、安装、防腐、维护、运行、检验等各个环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压力管道定义为:“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压力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中规定:压力管道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D3001-2009)要求,安装单位应当在压力管道安装施工(含试安装)前履行告知手续。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实施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实行了许可制度,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按照产品类别、品种、许可级别和产品范围确定许可范围,并且颁发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200℃以上的高温阀门,压力管道运行后必须再次拧紧,叫做“热紧”,操作人员要注意这一工作,否则容易发生泄露。 安全阀是一种由阀前介质静压力驱动的自动泄压装置,是一种自动阀门。 安装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管道施工前,安装单位应当填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它的临界温度高,气化潜热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导热系数大,节流损失小。

按法兰与管子的连接方式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螺纹法兰、平焊法兰、对焊法兰、承插焊法兰、松套法兰。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在输送含氯离子或溴离子的介质时最容易产生点蚀。 伴热包括电伴热、蒸汽伴热、热水伴热和热油伴热, 材料质量是衡量阀门强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 氮气常用于容器在检修前的安全防爆防火置换或耐压试验用 气。 当钢暴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氢气中时,其晶格中的原子氢在微观隙中与碳反应生成甲烷,随着甲烷生成量的增加,微观孔隙就扩展成裂纹,使钢发生氢脆损坏。 当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这种投影特性称为真实性 垫片性能的好坏以及选用的合适与否对密封面的密封效果影响很大。 对要求有一定调节作用的开关场合〔如调节阀旁路、软管站等)和输送液化石油气、液态烃介质的场合,宜选用截止阀代替闸阀。 对于施工过程中在管道内留下的污物,开工之前要进行清扫。 阀门的型号由七个单元组成.用来表明阀门类别、驱动种类、连接和结构形式、密封面或衬里材料、公称压力及阀体材料。 阀门是用来控制管道内介质流动的具有可动机构的机械产品的总称。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含量测定)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的:证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含量的检定方法的前验证 编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及验证管理办法 职责:验证小组人员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2品质部 3.3化验室 4.验证内容 4.1验证的准备工作 4.2适用性验证 4.2.1准确度试验 4.2.2精密度试验 4.3拟订验证周期 4.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附件

1. 概述 对小容量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本公司采用福林酚测定法,该检验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含量测定的要求。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用本方法进行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验证目的 为确认对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工作小组批准。 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对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等进行校正。 3. 职责 3.1 验证工作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 品质部 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负责组织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负责拟订检验方法的再验证周期 3.3 化验室 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负责验证方案指定的试验的实施。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报验证工作小组。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的准备工作 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品质部负责提供验证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该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负责提供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以及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报告。 检查人:日期:

职业压力产生是什么原因

职业压力产生是什么原因 1、信息现代化带来职业压力 职业人士每天都要接触和吸收很多信息,这些庞大杂乱乱的信息 也成为工作和生活中压力的来源。信息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特别是职业人士的心理压力。过大的信息量也意味着人们自我关注的时间越来越少,心理负担过重。二这是职业压力产生的心理因素。 2、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职业压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人为上位,有的人为保位,自然会斗来 斗去。在职场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显得更重要。有一句话:“不打 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随时可能被打,压力还能小嘛。 每个单位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同事 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等。身在其中, 只觉得心理疲劳,职场压力大,特别是在应对这些关系当中,不得以的 行为和自己的价值系统发生矛盾时,它们是否会给你的心理上带来冲 突和迷茫。 3、失落感带来的职业压力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由失落感所衍生的 情绪反应,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没有信心,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事业的压力对白领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心理。 1、职业压力对心理造成的影响 对于上班人员来说,过度工作压力最简单、最明显的心理影响后 果是工作满意度下降。当个人工作繁杂,工作方式过于单调,绩效反 馈机构和机制不健全,对工作缺乏控制感,又常常伴随角色混乱以及 角色冲突时,压力感和不满意感都会随之而来,进而对工作丧失兴趣。

除了工作满意度下降外,还有发生其他心理症状如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 2、职业压力对睡眼造成的影响 爆棚的负能量会让你彻夜无眠,望着天花板、睁眼到天亮也不是 什么稀罕事。缺乏睡眠对于身体免疫机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白天累一 天回家,晚上还睡不好觉,相当于又紧接着上了一个大夜班,这样身体 哪能承受得了?长期处于不开心的工作当中,会让这些职业护士患重 大疾病的风险几率翻倍,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等。 1、缓解职业压力要学会自我调适 紧张以及充满压力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滋生孤立的无助感。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的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白领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另外在工作中也可以放松,如边工作边听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做深呼 吸等等。 2、了解造成好职业压力的根源 确切地说,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还是人际关系?如果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你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自 己在确定问题的根源方面有困难,那就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比 如心理医生或是雇员协助协会。 猜你感兴趣: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方法: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

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过大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过高的心理压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哪些。 性格类型。每个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人总是活泼开朗,有的人却总是郁郁寡欢。面对相同的压力,性格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会表现得非常紧张,不知所措;而有的人却若无其事,冷静应对。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会有助于应对心理压力。 压抑的情感。有许多人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其实,表达情感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传统中医认为,怒伤心,气伤肺,忧伤肝。这都说明不良的情感体验对身心的危害,在气闷难受、心灵创伤太大时,不妨哭笑一番,将势能释放出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心理学家认为,最佳的工作状态的标准之一就是

保持愉悦的心情。 紧张而繁重的工作。繁忙的工作使许多人变成了工作狂。一旦成为工作狂,唯一的乐趣就是不停地工作。顾不上家庭,没有了友谊,没有了爱好与兴趣,没有了游戏人生的乐趣。因此,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适应职场的规则,也是有效应对压力的一个好办法。 人际关系不良。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往,一方面,是感情沟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心理压力的表现及成因也是为了合作完成自己的事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事业有成的非常重要的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生活愉快,工作简单而轻松;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你失去情感的依托,使工作寸步难行,一片灰暗。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不足之处,需要提出改进方案。 *生活压力大怎么办?教您几个排压小妙招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且有很多事都不是那么让人顺心。因此导致生活压力大,导致生活不舒心,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家人或朋友的心情,导致恶性循环。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缓解生活压力的方法吧。 生活有压力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排解,只有正确的排解,才能让自己生活的舒心,才不会被坏情绪所左右。才能让自己更好的面对生活,下面就例举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适当地放松自己 这些事情一定要起到放松的作用,比如为了缓解长时间的大脑劳累工作可以选择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以放松精神压力的作用。其实,其他的方式,比如唱歌,旅行,还有散步等都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总体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还是要多人互动的活动,因为人多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觉轻松快乐,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法。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两相滴定) 1.1主要试剂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 (2)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析纯; (3)二氯甲烷(CH2Cl2)、硫酸钠、浓硫酸,百里酚蓝(T.B.)、次甲基蓝(M.B.)分析纯; (4)百里酚蓝(T.B.)贮藏液:称取0.05g百里酚蓝,溶于50ml20%乙醇中,待溶解后过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5)次甲基蓝(M.B.)贮藏液:称取0.036g次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6)混合指示剂:混合225ml百里酚蓝(T.B.)贮藏液和30ml次甲基蓝(M.B.)贮藏液,用水稀释至500ml; (7)酸性硫酸钠溶液:称取100g硫酸钠和12.6ml浓硫酸,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8)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称取1.06~1.12g十二烷基磺酸钠(准确至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其浓度为C1=取样质量*样品纯度/272.38,单位mol/L; (9)C 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称取CTAB0.36~0.37g(准确至 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其 准确浓度C2可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1.2实验原理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量,其原理是亚甲基蓝无机酸盐属于阳离子染料,溶于水而不溶于氯仿,但阴离子活性物与亚甲基蓝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溶于氯仿。用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活性物,当接近终点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络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释放出亚甲基蓝,蓝色逐渐从氯仿层转移到水层,当氯仿层与水层为同一蓝色时为滴定终点。 1.3 实验步骤 取10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于100ml具塞量筒中(或碘量瓶、分液漏斗),加入混合指示剂及酸性硫酸钠各5ml,加水使水相保持在30ml,加入15ml二氯甲烷,摇匀后静置,用浓度为C2的CTAB标准溶液滴定,下相由浅紫灰色变为明亮的黄绿色即为终点,临近终点时上相逐渐变为无色,有助于避免滴定过量。 测定样品的浓度C=CTAB标准溶液体积*C2/10 注意:二氯甲烷具有弱毒性,且易于挥发,滴定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戴手套。 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 2.1 所需试剂 (1)磷钨酸、盐酸、硝酸、硫酸、硝基苯均为分析纯; (2)乙醇95%; (3)海明1622、二硫化蓝VN-150; (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 (5)溴化底米迪鎓; (6)刚果红指示剂; (7)苯并红紫4B指示剂(溶解0.1g苯并红紫4B(特级试剂)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2.2.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类两性活性剂和苯并红紫4B络合成盐。这种络盐溶在过量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即使酸性,在苯并红紫4B的变色范围也不呈酸性色。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等电点以下的pH溶液中呈阳离子性,所以同样能与磷钨酸定量反应,并生成络盐沉淀,而使色素不显酸性色。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参赛号:7 姓名:董光顺学号:10081530232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 够简单运用。 2初步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过程,培养 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 力。 3培养学生情境创设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 运用能力。 4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和运用。 过程与 方法 情景创设与观察猜想得出与验证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应用,领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2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技探究的精神。 目标制定依据学生状 态 1学生学习过力的相关知识,对压力和压力 的作用效果有了一定的认识。 2之前引入了压强的物理意义,知道压强是 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3所教学生为沪科版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 思考和理解能力,但没有接触过物理规律的探 究课。 4 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但有很强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出发。 教材分 析 1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要掌握影响压强的 因素,并学会简单运用。 2体验物理规律发现和探究过程,初步认识 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 1压强影响因素的猜想和验证过程以及结论。 2初步理解控制变量法并学会应用于实验探究过程。 3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物理和生活紧密相关,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因素的猜想及验证过程 2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 课 型 新授课(探究课)课时10分钟 教具准备 气球两个面粉若干相同肥皂3只多媒体 教学步骤: 【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取一只气球,使劲挤压 它很难压破,取另外一只同 样的气球,用笔尖轻轻一碰,气球破了,提出问题:同样的气球为什么笔尖轻轻一碰就破了? (提示:我们想通过手对气球的压力使气球产生形变,其实就是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1充满疑惑和好奇 2知道怎么回事, 但无法用言语表达清 楚 3猜测各种原因 让学 生从简单 的例子中 发现物理 问题并产 生好奇 感,以便 引入新课 ——是什 么影响了 压力的作 用效果 【进行新课】 ------------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如下图 1找一名同学如图示挤压 气球,观察左右手的气球形 变。 1)认真观察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黄晓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 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 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

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