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国标一、六水氯化镁的概述六水氯化镁,化学式为MgCl2·6H2O,是一种白色晶体固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30%。
六水氯化镁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轻质混凝土、陶瓷、防火材料等领域。
此外,它还具有收敛、消炎、镇痛等药用功能。
二、六水氯化镁国标的制定背景随着六水氯化镁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了规范六水氯化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保证产品质量,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六水氯化镁国标。
该标准对六水氯化镁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六水氯化镁国标的主要内容六水氯化镁国标(GB/T 2609-2018)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矿物、盐湖矿、海水等为原料生产的六水氯化镁产品。
2.要求:六水氯化镁产品应符合表1中的指标要求,包括氯化镁含量、水分、杂质等。
3.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六水氯化镁的氯化镁含量、水分、杂质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4.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复试。
5.包装、运输和储存:包装应采用密封袋或桶,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包装完好无损,储存条件应适当干燥。
四、六水氯化镁国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六水氯化镁国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其次,国标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最后,遵循国标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风险。
五、如何确保六水氯化镁产品质量达标为确保六水氯化镁产品质量达标,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循六水氯化镁国标进行生产。
2.选用优质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标要求。
3.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4.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标要求。
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六、总结六水氯化镁国标对规范六水氯化镁的生产、检测、包装、运输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国标,提高产品质量,是六水氯化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精)

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其实很多朋友在多年的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辨别原材料质量优劣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只能做定性的参考,而非定量的依据!在这里,我从实验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氯化镁含量的测定办法,希望对大家更深层次的认识及选择工业氯化镁有所帮助。
试验原理:卤水中的氯化镁极易与碳酸盐反应生成难溶(18℃,0.00084g/100g水)的碳酸镁沉淀,而卤水中的NaCl 、K +、SO 42-等杂质不与碳酸盐反应。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玻璃棒、滤纸、pH 试纸、干燥箱。
实验过程(分七步):第一步:用天平准确称量卤片100g ,加入到1000mL 烧杯中,然后加入蒸馏水500g ,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卤片全部溶解;第二步:过滤出卤水中不溶的泥沙等杂质:通过滤纸,将卤水倒入准备好的另一1000mL 烧杯中,将杂质滤出,过滤过程重复2~3次;第三步:加50g 碳酸钠(分析纯)至过滤清澈的卤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生成不溶性的MgCO 3沉淀,pH 试纸测试溶液pH 值不低于10;第四步:再次过滤,将生成的MgCO 3沉淀全部滤出;第五步:因滤出的沉淀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盐,所以要重复冲洗MgCO 3沉淀,直至洗液用pH 试纸测试显示中性(pH=7);第六步:收集MgCO 3沉淀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天平称重记作W (g );第七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氯化镁含量A (%),详细推导过程略。
0.95WA= ×100%84注意事项:1 该实验办法适用范围:盐卤提取的卤片、卤粒、卤粉,工业副产品无水氯化镁等;2 取样时尽量选取干燥、没有吸潮的卤片,否则造成实验数值偏低;3 不可以采用烧碱与氯化镁反应,原因是生成的Mg(OH2沉淀在烘干过程中部分与空气中的CO 2生成MgCO 3,造成实验数值偏高;4 以46%卤片为例,沉淀重量W 约为40.7g 。
上述实验办法简单、科学,逻辑性很强,有利于大家对自己所使用的氯化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使那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生产商及经销商无处可藏!对自己所使用的原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对指导实际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

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便于检验科检测人员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氯化镁检验。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0 本品含氯化镁(MgCl2·6H2O)为98%~101.0%。
4.1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潮解。
4.2 鉴别4.2.1 试剂和试液4.2.1.1 氨试液4.2.1.2 氯化铵试液:取氯化铵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2.1.3 磷酸氢二钠试液:取磷酸氢二钠结晶12g,+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2.1.4 硝酸银试液:可取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4.2.2 操作步骤:4.2.2.1 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4.2.2.2 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4.3 酸碱度4.3.1 试剂盒试液:4.3.1.1 酚红指示液:取酚红100mg,加乙醇100mL溶解,即得(必要时要过滤)。
4.3.1.2 氢氧化钠液(0.01mol/L):取氢氧化钠0.4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即得。
4.3.1.3 盐酸溶液:AR。
4.3.2 操作步骤:取本品5.0g,加新沸过的冷纯化水50mL溶解后,加酚红指示剂2滴,如显色,加氢氧化钠液(0.01mol/L)0.3mL,应变为红色;如显红色,加0.01mol/L 盐酸溶液0.3mL,应变为黄色。
4.4 溶液的澄明度4.4.1 测定范围:≤0.5号浊度标准液4.4.2 操作步骤:取本品2.5g,加水25mL溶解后,溶液应不大于0.5号浊度标准液。
4.5 硫酸盐4.5.1 测定范围:≤0.01%4.5.2 试剂和试液4.5.2.1 稀盐酸4.5.2.2 25%氯化钡溶液4.5.2.3 标准硫酸钾溶液:1mL=100μg4.5.3 操作步骤:4.5.3.1 取本品2.0g,加适量水溶解后,加稀盐酸2mL,摇匀,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作为样品管。
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中氯化镁含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中氯化镁含量冉晓静;冉大强;王波【期刊名称】《中国药品标准》【年(卷),期】2016(017)003【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中氯化镁含量测定的原子吸收法。
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标准曲线法,检测波长为285.2 nm。
结果:镁离子在浓度0.12~0.28μg· 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回收率良好。
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中氯化镁含量,不受其他成分的影响,可用于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的质量控制。
%Objective:To establish an AA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of Magnesium Chloride in 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 -phate and Magnesium Chloride for Injection.Method:A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of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as adopt-ed.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85.2 nm.Results:The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had a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0.12-0.28 μg· mL-1(r=0.999 8), the precision and recovery rate was good.Conclusion:The method is accurate and do not be inter-fered by other ingredients.I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 and Magnesium Chloride for Injec -tion.【总页数】3页(P179-181)【作者】冉晓静;冉大强;王波【作者单位】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济南 250101;山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济南 250014;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济南 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1.2【相关文献】1.浮选液中氯化镁含量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 [J], 李敬芳2.浮选液中氯化镁含量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 [J], 李敬芳;3.热分解重量法测定纯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含量的研究 [J], 何配华;尹霞;张宁;朱建4.光卤石的分解母液中氯化镁含量对结晶器生产中氯化钾粒度的影响探究 [J], 赵玉峰;李文善5.甲基百里香酚蓝法测定氯化镁缓释片中镁含量 [J], 崔顺植;张善玉;秦元满;李晶;金在久;金长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B5749 5750 化学法检测注意事项

①读数时(无色或浅色溶液)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 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②有色溶液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 溶液面两侧的最高点呈水平,否则会造成体积误差。③滴定 开始和结束后等 1min ~ 2min 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 以后才能读数,马上读数会造成体积误差。
重量法
溶解性总 固体
• 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 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 粒等。
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比色皿要平行。注意配套使用。 调波长时应由短波长向长波长缓慢调节。如果大幅度 改变测试波长时,需等数分钟后才能正常工作。 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须将试样室盖打开 ,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的使用寿命。 取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而 不能碰比色皿的光学表面。 比色皿不能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液洗涤,也不 能用毛刷清洗。比色皿外壁附着的水或溶液应用擦镜 纸或细而软的吸水纸吸干,不要擦拭,以免损伤它的 光学表面。
耗氧量
水样采集和保存 用玻璃瓶采集水样,每升水加0.8mL硫 酸,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测定方法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水中氯化物低于300mg/L时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 于300mg/L时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原因是盐酸与高锰 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酸性高锰酸钾法的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 加热方式和反应时间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好于大容量的沸水浴中准确加热30min,以免放入样品 瓶后温度下降,若下降过多,测定结果偏低。
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比色皿大小的选择。 比色皿架及比色皿在使用中的正确到位问题。应保证比 色皿不倾斜放置。稍许倾斜,就会使参比样品与待测样 品的吸收光径长度不一致,还可能使入射光不能全部通 过样品池,导致测试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其次,应保证 每次测试时,比色皿架推拉到位。若不到位,将影响到 测试值的重复性或准确度。 盛装液体以比色皿的4/5高度为宜。
六水氯化镁检测报告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六水氯化镁样品数量:1(份)送检单位:宁夏大学化工学院103实验室检测人员:马飞龙、马利俊检验日期:2014年8月2日单位盖章:六水氯化镁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1、通过测试确定六水氯化镁受热能否分解出氯化氢;2、通过烧结测试检测六水氯化镁释放氯化氢的温度区间及其释放量。
二、测试器材及药品1、器材:开启管式电阻炉(程序控温)、SL101P-1型鼓风干燥箱、蠕动泵、分析天平、锥形瓶、冷凝管;2、药品:AgNO3(10g/L)、氮气三、测试方法1、测试原理——Agcl沉淀法六水氯化镁热解后的氯化氢气体与硝酸银有沉淀产生,与湿润的PH试纸发生变色,然后通过PH试纸变色时的温度确定氯化氢的产生和结束温度,通过氯化银沉淀量计算出热解释放的氯化氢含量。
反应方程与检测系统示意图如下:AgNO3+HCl=ACl↓+HNO3图1 六水氯化镁检测系统示意图2.、计算公式:.620%100%HclHcl Mgcl H m W m =⨯注:m HCl 由沉淀的氯化银量计算所得四、 测试步骤1、配制10g/L 硝酸银溶液,称取10.0000g 硝酸银固体颗粒,溶于1L 水中。
2、称取5.0050g 六水氯化镁固体,置于管式炉内,设置升温区间为0-700℃温度,升温速度为5℃/min 。
3、通入60ml/min 的保护氮气并启动管式炉加热。
4、观察玻璃杯入口处PH 试纸的颜色变化以及杯内溶液反应情况,记录PH 试纸变色温度T1和不变色时的温度T2,直到加热结束。
5、结束实验,真空抽滤出玻璃杯内的沉淀、干燥2小时直到恒重,用分析天平称量出沉淀ACl 的质量。
五、测试结果注:1、样品总共烧结3小时,得到氯化银的质量为3.0827g ,计算得到氯化氢的量为0.7846g ;2、PH 试纸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初始产生温度;PH 试纸不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结束产生温度;3、由于炉温限制,加热到700℃时依然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产生,认定氯化氢结束温度在700℃以上。
六水氯化镁coa检测标准

六水氯化镁(MgCl2·6H2O)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在许多应用中,对六水氯化镁的纯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COA(Certificate of Analysis)是一份证明产品符合特定标准的证书,通常由第三方实验室出具。
以下是关于六水氯化镁COA检测标准的一些建议:1. 外观和性状:六水氯化镁应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臭,味苦。
COA检测标准应包括对外观和性状的描述,以及对杂质和异物的要求。
2. 纯度:六水氯化镁的纯度是指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以及可能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
例如,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可以为99.5%,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设定。
3. 水分:六水氯化镁中的水分会影响其稳定性和纯度。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水分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水分含量可以通过卡尔费休尔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4. 酸碱度:六水氯化镁的酸碱度对其稳定性和溶解性有很大影响。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酸碱度的最低和最高范围,以确保产品在特定pH值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酸碱度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5.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六水氯化镁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铅、镉、汞等,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这些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6. 溶解度:六水氯化镁的溶解度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溶解度要求,以确保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溶解度可以通过重量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7. 包装和标签:COA检测标准还应包括对六水氯化镁包装和标签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识别、追溯和安全使用。
重量法测定水中全盐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重量法测定水中全盐量的质量控制方法孙娟;严瑾;宋祖华;徐荣【摘要】为完善现行标准方法《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HJ/T 51-1999)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内容,推进全盐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利用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的混合标准溶液建立了全盐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确定取样体积为100 mL,经水系0.45 μm滤膜过滤预处理,以陶瓷蒸发皿为容器,0.1~0.2 g无水碳酸钠为脱水剂, 0.2~0.5 mL 30%过氧化氢溶液(1+1)为有机物去除剂,以重量法测定样品中的全盐量.该法测量范围为100~2000 mg/L,检出限为25 mg/L,代表性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5.3% (n=6),加标回收率为90.7%~110%.该质量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ndard methodHJ/T 51-199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Salt-Gravimetric Metho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assuran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material for total salt content.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total salt content determin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mixed standard solutions by sodium chloride, magnesium chloride and calcium chloride. The sampling volume was selected as 100 mL. The sample was filtered by the filter membrane of 0.45 μm. The ceramic evaporating dish was selected as the container, about 0.1 to 0.2 g anhydrous sodium carbonate was used as dehydrating agent,and 0.2 to 0.5 mL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1+1) was defined as the organic removal agent, then the total salt content in the sample was determined by gravimetric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method was between 100 and 2 000 mg/L, and the detectionlimit was 25 mg/L. In addition, quality contro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at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from 3.9% to 5.3%(n=6) i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the recovery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was from 90.7% to 110%. Ther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was excellent applicability through verification.【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8(027)003【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重量法;全盐量;质量控制方法【作者】孙娟;严瑾;宋祖华;徐荣【作者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 210013;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210013;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 210013;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2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61.1水中全盐量是指易溶于水的盐类含量总和,主要是钙、镁、钠、钾所形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碳酸盐的含量[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镁含量检测方法
其实很多朋友在多年的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辨别原材料质量优劣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只能做定性的参考,而非定量的依据!在这里,我从实验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氯化镁含量的测定办法,希望对大家更深层次的认识及选择工业氯化镁有所帮助。
试验原理:
卤水中的氯化镁极易与碳酸盐反应生成难溶(18℃,0.00084g/100g水)的碳酸镁沉淀,而卤水中的NaCl、K+、SO42-等杂质不与碳酸盐反应。
实验器材:
天平、烧杯、玻璃棒、滤纸、pH试纸、干燥箱。
实验过程(分七步):
第一步:用天平准确称量卤片100g,加入到1000mL烧杯中,然后加入蒸馏水500g,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卤片全部溶解;
第二步:过滤出卤水中不溶的泥沙等杂质:通过滤纸,将卤水倒入准备好的另一1000mL烧杯中,将杂质滤出,过滤过程重复2~3次;
第三步:加50g碳酸钠(分析纯)至过滤清澈的卤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生成不溶性的MgCO3沉淀,pH试纸测试溶液pH值不低于10;
第四步:再次过滤,将生成的MgCO3沉淀全部滤出;
第五步:因滤出的沉淀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盐,所以要重复冲洗MgCO3沉淀,直至洗液用pH试纸测试显示中性(pH=7);
第六步:收集MgCO3沉淀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天平称重记作W(g);
第七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氯化镁含量A(%),详细推导过程略。
0.95W
A= ×100%
84
注意事项:
1 该实验办法适用范围:盐卤提取的卤片、卤粒、卤粉,工业副产品无水氯化镁等;
2 取样时尽量选取干燥、没有吸潮的卤片,否则造成实验数值偏低;
3 不可以采用烧碱与氯化镁反应,原因是生成的Mg(OH)2沉淀在烘干过程中部分与空气中的CO2生成MgCO3,造成实验数值偏高;
4 以46%卤片为例,沉淀重量W约为40.7g。
上述实验办法简单、科学,逻辑性很强,有利于大家对自己所使用的氯化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使那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生产商及经销商无处可藏!对自己所使用的原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对指导实际生产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