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

合集下载

乳腺癌我国现状

乳腺癌我国现状

乳腺癌我国现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手段、乳腺癌防控等方面,对中国目前乳腺癌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患病率的上升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中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十年前的水平,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而且,年轻女性发病率的上升速度更快,这一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乳腺癌的高度关注。

那么,乳腺癌患病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对乳腺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提高了,筛查技术的提升也导致了早期乳腺癌的被发现率增加。

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使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上升态势。

二、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成为了乳腺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乳腺钼靶摄影、乳腺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早地发现肿瘤。

此外,乳腺癌基因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也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未来,个体化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乳腺癌防控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我国乳腺癌防控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确诊在我国的推广普及还不够。

很多患者在发病较早的阶段并没有及时就诊,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次,乳腺癌相关知识在公众中的宣传和普及程度有待提高,许多女性对于乳腺癌的认识仍然相对模糊。

然而,乳腺癌防控也面临着机遇。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并参与乳腺癌的防控行动。

各地政府和公益组织也加大了对乳腺癌的宣传力度和资源投入。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r a t e( u s i n g Wo r l d s t a n d a r d p o p u l a t i o n )
表2 2 0 1 1 年全国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率 ( 1 / 1 0 万)
T a b l e 2 A g e — s p e c i i f c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o r t a l i t y r a t e s o f f e ma l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i n C h i n a( 2 O l 1 ; 1 / 1 0 5 )
在全球范围内, 不 同地 区 、 不 同 人群 中乳腺 癌 是
主要癌症之一 , 尤其在发达国家 , 乳腺癌发病率相对
更 高 。 根 据 全 国 肿 瘤 登 记 中心 发 布 的最 新 数 据 显 示, 我 国 目前 每 年女 性 乳 腺癌 发 病 约 2 4 . 9 万, 城 市地 区发病相对较高 , 乳 腺癌 位 居城 市 女性 癌 症 发病 的 首位 , 发病率约为4 6 . 7 4 / 1 0 万, 累计 率 为 3 . 4 5 %, 即 人 群 中平 均 2 9名 女性 会 有 1 名患乳腺癌 ; 农 村 地 区 发 病 率相 对 较低 , 乳 腺 癌位 居 农村 女 性 癌症 发病 的第 2 位, 发病率 为 2 8 . 4 3 / 1 0万 , 0~7 4岁 累 计 率 为 2 . 2 1 %, 即人 群 中平 均 约 4 5 名 女性 会 有 1 名 患乳 腺 癌 。该 数 据与 2 0 1 0 年 相 比 , 基 本 保 持 平稳 。 根据 肿 瘤 登 记 数 据 显示 , 近 十年 来 无论 城 市 还是 农 村 地 区 , 乳 腺 癌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的防治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唐树彬主治医师一、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和工业污染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其发生率为亚、非、拉美地区的5-6倍,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东欧、南欧地区是中等发病地区,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以乳腺癌高发的美国为例,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

70年代中期,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为8万人左右, 1992年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上升为18万人。

198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0万),1987年上升到(10万)。

近年的资料表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的32%,每年约有万人死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在美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造成癌症死亡的病因。

在1998年,有178,700人患上乳腺癌,有43,500位女性死于该病症。

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在世界上属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

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每年我国有四万人死于乳腺癌,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乳腺癌特点,除发病率逐年增长外,在发病年龄上,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别。

从30岁以后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近年来,乳腺癌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本文将探讨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原因和预防措施。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

根据《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9/10万,粗略估计每年新发病例约30万人。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增长速度最快。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有研究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比例较高,说明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内分泌因素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绝经后妇女。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针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定期筛查: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病变,提高治愈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内分泌环境。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遗传咨询: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

为了预防乳腺癌,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及时进行遗传咨询,以了解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精准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来战胜乳腺癌这一疾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中国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恶化,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展开,结合关键词和内容,以期提高人们对乳腺癌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乳腺癌的生存率统计全球和国内的数据对比

乳腺癌的生存率统计全球和国内的数据对比

乳腺癌的生存率统计全球和国内的数据对比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全球和国内情况,研究人员对其生存率进行了广泛的统计和对比。

本文将针对乳腺癌的生存率数据进行全球和国内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全球乳腺癌生存率对比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生存率数据对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生存率在过去几十年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一趋势可以归因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普及,以及针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不断完善。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北美地区为例,美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近90%,而加拿大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生存率也在8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的健康保健体系相对完善,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水平较高。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乳腺癌的生存率仍然较低。

例如,非洲国家的乳腺癌生存率通常在50%以下,主要原因包括医疗资源的匮乏、诊疗水平的落后、早期筛查和诊断的不足等。

国内乳腺癌生存率对比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国内乳腺癌生存率的情况。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过去几年来国内乳腺癌的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中,城市地区的生存率相对较高,达到了75%以上,而农村地区的生存率相对较低,大约在60%左右。

国内乳腺癌生存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患者在症状出现后才就医;二是乳腺癌治疗的综合手段和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三是医疗资源在城市地区相对更加充分,而农村地区则存在一定的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改善和乳腺癌防治的不断加强,乳腺癌的生存率也在逐渐提高。

例如,在一些一线城市和医疗中心,乳腺癌的生存率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表明我国乳腺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分析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并探讨相关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乳腺癌患病率的增加趋势近年来,中国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类型。

研究发现,这一患病率的上升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荷尔蒙水平等。

二、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其中与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尤其是40岁以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那么各代女性的患病风险将会增加。

另外,患有某些病患病与乳腺癌的风险也有关系,比如患有良性乳腺疾病、不孕症、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等。

此外,生活方式也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影响,比如肥胖、长期酗酒、吸烟等均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三、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

乳腺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乳腺自检、乳腺红外线热像检测、乳腺超声以及乳腺钼靶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特点,筛查方式会有所不同。

然而,仅仅依靠早期筛查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乳腺癌的预防工作。

个体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预防乳腺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适量的体重,均衡饮食,增加锻炼,避免长期暴露于环境污染中,都可以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四、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通常是综合性的,涉及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

当前,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迅速,新技术和新药物不断涌现,有效地提高了乳腺癌的治愈率。

比如,靶向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五、社会关怀和支持乳腺癌病友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怀,他们需要关注和治疗的资源。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包括发病率、死亡率、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2018年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的56.08例,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2018年为每10万人中的23.92例。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尤其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

这一现象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等有关。

此外,城市地区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地区,这可能与生活节奏快、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二、中国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由于很多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较低或对自己的健康忽视,早期诊断的比例仍然较低。

一方面,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度十分重要。

政府、媒体、医疗机构等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乳腺癌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等知识,提高女性对乳腺健康的重视。

另一方面,加强乳腺癌的筛查工作。

定期进行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照相)检查,特别是40岁及以上的女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在治疗方面,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选择。

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放疗和化疗则适用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乳腺癌。

三、建立完善的乳腺癌防治体系为了有效应对乳腺癌现状,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乳腺癌防治体系。

首先,建立乳腺癌登记和监测系统,收集全国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完善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

同时,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在线咨询和远程会诊,为需要治疗的女性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并探讨预防、治疗和支持措施。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起,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乳腺癌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每10万人中的18.5例上升到2018年的每10万人中的44.6例。

同样,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二、乳腺癌的高发因素1. 生活习惯: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是乳腺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高脂高热的饮食以及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2. 遗传因素:乳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患有乳腺癌,其它亲属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3.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对乳腺癌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致癌物质包括空气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激素类药物以及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等。

三、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筛查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对于降低患病率和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1. 预防措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定期运动、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

此外,减少接触致癌物质,选择安全的化妆品和食品,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2. 早期筛查: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可通过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透视、乳腺超声、核磁共振等)和乳腺自检来进行。

女性应每年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

四、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将根据乳腺癌的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

1. 手术切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乳腺部分切除术和乳腺全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2011 年全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
Table 1 Incidences of female breast cancer in China(2011)
Areas
Number fo cases
Crude rate (1/105)
Ratio (%)
ASRcna (1/105)
ASRwldb (1/105)
Cumulative rate(%) (0-74 years)
TASRc(1/105) (35-64 years)
Rank
ALL
248 620
37.86
17.10
28.51
26.65
2.87
67.91
1
Urban areas
158 087
46.74
19.47
33.66
31.63
3.45
Rural areas
表 2 2011 年全国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率 (1/10 万)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 病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癌症控制已成为世 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1-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 态环境的变化,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 趋势,癌症负担日益加剧。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 100021) 通信作者:陈万青 chenwq@
1.2 年龄别发病率 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
30 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快速增加,到 55 岁年龄组达到 高峰,为 90.64/10 万,并持续处于较高发病水平。城 市和农村地区的年龄别发病与全国的发病情况比较 相似,但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水平总体而言高 于农村,但在 30 岁之前的小年龄组中发病差异不大, 30 岁之后城市地区的各年龄组发病约为农村地区的 1.5 倍(表 2,图 2)。
1.3 城乡乳腺癌发病情况 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 15.8 万,占
全部女性癌症发病 19.47%,发病率为 46.74/10 万,位 居发病之首,其后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甲 状腺癌;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每年发病约 9.8 万,占 农村全部女性发病 14.11%,发病率为 30.81/10 万,仅 次于肺癌之后,位居发病第 2 位,其后依次是胃癌、食 管癌和肝癌。调整年龄结构后,城乡差距缩小,但仍 是城市高于农村(表 3)[7]。
关键词 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 中国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150571
Incidence,mortality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Wanqing CHEN, Rongshou ZHENG Correspondence to: Wanqing CHEN; E-mail: chenwq@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Cancer Hospital,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cancer registry data, the present work aimed to analyze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nd epidemiology in China. Methods: The cancer data was retrieved from the 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 Database. The new diagnosis situation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due to breast cancers were estimated. The time trend and survival for breast cancer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About 249,000 new cases, with a 37.86/100,000 crude incidence rate, of female breast cancer were diagnosed in China in 2011.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nd the trend for age-standardized rate increased gradually. Approximately 60,000 deaths were caused by breast cancer in China in 2011, with a crude mortality rate of 9.21/100,000. The crude mortality for females with breast cancer in China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owever, after regulation of age-standardized rate, this increasing trend declined. The combined 5 year age-standardized re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73.0% (95% CI: 71.2% to 74.9%), and the 1, 3, and 5 year observed survival rates were 90.5%, 80.0%, and 72.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is a major cancer that threatens the people in China. Therefore, the burden of breast cancer is still heavy. The task of cancer treatment remains severe and serious. Keywords: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trend, China
No Data
B
A. Incidence;B. Mortality
图 1 全球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分布
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worldwide
670
中国肿瘤临床 2015 年第 42 卷第 13 期 Chin J Clin Oncol 2015. Vol. 42. No. 13
在我国,乳腺癌是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 腺癌发病率位居城乡女性首位,是危害居民生命健 康的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我国居民的癌症发 病率在近十几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1.1 女性乳腺癌发病现况 2011 年全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 24.9 万,位居
女性发病首位。其中城市地区的新发病例约 15.8 万 (63.59%)、农村地区约 9.1 万(36.41%)。2011 年全国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 37.86/10 万,中标率 28.51/10 万, 世界标化率 26.65/10 万,累积率(0~74 岁)为 2.87%。 其中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 46.74/10 万,中标率 189.89/10 万,世界标化率 185.75/10 万,累积率(0~74 岁)为 21.28%;农村地区发病率为 28.43/10 万,中标率 22.59/10 万,世界标化率 20.96/10 万,累积率(0~74 岁) 为 2.21%。城市与农村相比,发病率、中标发病率、世标 发病率、累积发病率均高于农村(表 1)[7]。
90 533
28.43
14.11
22.59
20.96
2.21
78.80
1
55.19
2
Note:a. Age-standardized rate(using China standard population,2000);b. Age-standardized rate(using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c. Truncated agestandardized rate(using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668
·癌情报告·
中国肿瘤临床 2015 年第 42 卷第 13 期 Chin J Clin Oncol 2015. Vol. 42. No. 13
陈万青,博士,现任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曾先后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癌症协会、州癌症研究所从事肿瘤登记及研究工作。担任全 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肿瘤登记与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 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肿瘤组副组长、亚洲肿瘤登记联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 治规范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十一五、十二五攻关课题,科技部基础专 项,卫计委公益行业专项,北京自然基金等多项全国的肿瘤防治项目和全国肿瘤登记工 作。担任《中国肿瘤》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APJCP》东亚区副主编,《Journal of Epi⁃ demiology》副编辑,《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实用 肿瘤学》、《肿瘤学》、《Thoracic Cancer》、《The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Journal of Tumor》、《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编委。已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 9 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