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教案模块四任务1、2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第2章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第2章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1、2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概念及分类教学重点:各种基础概况教学难点:基础沉降缝的处理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具:挂图、多媒体§1.基础构造一.概念及分类1.基础——建筑物的墙体或柱在地面下的延伸。

2.地基——支承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层。

3.对地基与基础的要求——地基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基础的刚度、强度、抗剪性能等。

4.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5.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地基性能、上部结构等。

二.各种基础概况1.刚性基础——基础几乎不发生绕曲变形,即为刚性基础。

2.扩展基础3.柱下条形基础“联合基础”: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

4.筏基础5.箱形基础刚度很大,能有效调整基底压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

6.壳体基础——具有结构高耸、与地面积较小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且稳定性好,节约钢材。

三.基础沉降缝的处理1.设置原则——建筑平面转折处,高度变化较大处。

2.设置位置——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变化处,结构和基础类型不同处3.设置形式——悬挑式、跨越式、平行式。

§2.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一.类型1.按功能分2.按顶板标高分3.按材料分二.防潮、防水材料1.防水材料防水2.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剂或提高密灰度。

三.防潮构造1.墙体材料——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保证防潮性能。

2.墙体材料——砖砌体→砖筑砂浆为水泥砂浆,灰缝饱满→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形成→防潮层→回填土→隔水层。

四.防水构造五.地下室变形缝与管线穿墙构造1.在地下室结构或防水施工时,将变形缝止水带埋没或安置于变形缝处:2.管线穿通地下室墙体时,管线同墙体须妥善连接:训练:扩展基础总结:建筑分类检测:基础沉降缝的处理作业: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完整word版)建筑构造教案2017

(完整word版)建筑构造教案2017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授:引入:建筑构造是什么?建筑是什么?新授:建筑构造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的一门课程。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

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

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的建筑,让学生进行建筑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和建筑宗旨教学难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业极其落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当时,有些建筑工作者片面的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力物力的困难,大规模的建造了华而不实的大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的浪费,人民反映强烈。

因此,党和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和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接受1976年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是“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上)1-4章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上)1-4章

第一章构造概述(1、2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知识教学重点:构造组成教学难点:构造组成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具:挂图新授: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1.民用建筑及结构的分类一.建筑分类1.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公共事业的活动中心,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观赏性、科学性、艺术性。

根据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公共建筑具体可划分为18类。

3.层数的划分低层建筑—— 1~3层多层建筑—— 4~6层中高层建筑—— 7~9层(9层以上设电梯)高层建筑—— 10~30层, H>24m超高层建筑——> 40层, H>100m4.超高层建筑应用举例:(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37.73万m²,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净高492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结构最高的高楼,在“楼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两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这一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巨型工程将于2008年竣工。

(2)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高度达452米、95层的双子塔,而中国台北正在建造高度超过480米的金融大厦,中国香港也准备上马新的摩天大楼,高度尚未确定。

据统计,世界排名前10位的摩天楼,亚洲占了6幢,而中国大陆及港台就占了4幢。

(3)美国东部地区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50分和9时08分,被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2架大型客机先后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北楼和南楼,引起世贸中心两座主楼相继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给人们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

位于纽约曼哈顿闹市区南端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美国纽约市最高、楼层最多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群。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体系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久性,广 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等建筑。
钢结构体系
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 适用于大跨度、高层等建筑。
木结构体系
环保、节能、易加工,但需注 意防火和防腐处理,常用于低
层和别墅建筑。
组合结构体系
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高结 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组成部分功能与布局原则
基础部分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01
02
03
绿色环保材料
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性能材料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满足复杂和恶劣环境下的 使用要求。
智能化材料
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 修复等智能特性,提高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材料应用
案例一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材料 的应用,分析其强度等 级、配合比、浇筑工艺
优化策略
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减轻 结构自重、提高材料强度、 改善受力性能等措施进行 优化设计。
经济性分析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结构体系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高层 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
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适用于体育馆、 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
案例分析:成功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 计理念、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案例分析
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 和可借鉴之处。
案例启示
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 启示和建议。
THANKS

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一、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1、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 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 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 2、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 有深基础、浅基础和不埋基 础之分。 3、影响埋深的因素 ①当建筑物设有地下室时, ②地基的地质构造和土层分布状况的影响 ③地下水对某些地基土承载能力的影响 ④严寒地区冻土深度的影响
一、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体的类型 1.按墙在平面中所处的位置分,有 内墙和外墙。 2.按结构受力情况分,有承重墙和 非承重墙两种。 3.按墙体所用材料或构造方式分, 有实墙体、空墙体和组合墙三种 类型。
§4.3墙
一、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混合承重 4、部分框架
§4.3墙
二、砖墙
(一)砖墙材料
2、砂浆 砂浆是由胶结材料、水及细骨料组成。 按砂浆的用途不同,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和防水砂浆等。 砌筑砂浆常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三种。石灰砂 浆由石灰膏、沙加水拌和而成,强度不高,常用于砌筑一般次要 的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的砌体;水泥砂浆由水泥、沙加水拌和而 成,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基础和潮湿环境的砌体;混合砂浆系 由水泥、石灰膏、沙加水拌和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 和保水性较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抗压极限强度为主要指标划分的分为M15, M10,M7.5,M5,M2.5,M1,M0.4.常用的砌筑砂浆是M1~M5级。
100 C8
150 C13
200 C18
250 C23
300 C28
400 C38
500 C48
600 C58
4、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组成。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本课程是建筑装饰类专业的入门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原理,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能绘制施工图与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动时,懂得如何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熟悉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熟悉有关建筑绘图及识图的知识;掌握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方法。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构造 Building structure课程编号:80060181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总学时数:40 学分数:2.5理论教学时数:24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0 上机时数:1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装饰类专业的入门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原理,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能绘制施工图与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动时,懂得如何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熟悉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熟悉有关建筑绘图及识图的知识;掌握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对建筑物构造的影响因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熟悉建筑物的不一致功能,熟悉各类不一致功能的建筑特点及空间组合原理,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

通过对建筑物构造构成中各个部分的深入学习,是学生明白各构成部分的作用、特点与构造原理,使学生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动时,懂得如何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

2、教学方法、手段使用以讲授为主,配合一些图片的展示,并组织现场参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3、该课程为专业限选课。

本课的考核方法为随堂考查,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过程的考查及作业成果的考核为成绩评定的根据。

平常成绩占60%,结课作业成绩占40%。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紧介绍建筑物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高教版建筑构造说课稿基础的类型说课稿

高教版建筑构造说课稿基础的类型说课稿

高教版建筑构造说课稿基础的类型说课稿高教版建筑构造说课稿基础的类型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教版建筑构造说课稿基础的类型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每一个创新的原子都拥有巨大的核能,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信息化的普及,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这种改变必将成就永恒的辉煌。

在这个信息时代,关于创新与务实,我们一直在路上。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基础的类型。

一、教材分析基础的类型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构造》里的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建筑预算和建筑施工等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讲的知识为第二章第三小节第一个知识点,即基础的三大分类方式,我将结合建筑模型制作这门课,这次将是一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大好机会。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建筑班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动手能力较好,有较强的互助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已有的优点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并结合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1.熟悉基础的构造类型2.了解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熟悉基础的构造类型②教学难点:掌握基础的合理应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以积木、网站信息资源库、图片、多媒体、时事新闻、三维软件动画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法,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要学法,使学生通过探究及思考学习新知。

五、教学过程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安排是:玩具导入,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思维拓展,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意犹未尽。

建筑构造第二讲

建筑构造第二讲

建筑构造第二讲3 基础构造章节组成: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3 地下室构造主要知识点:基础类型、基础沉降缝、地下室组成、地下室防潮、地下室防水方案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1.1地基的分类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2.1基础的埋深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基础的分类与构造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

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课题第一章建筑速写基础训练
任务1基础图的认知与表达--2.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课型理论课教学
时间第二周教学
地点主教楼学时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的类型及常用基础的构造;
2、具有对民用建筑房屋的基础相关图样的认知能力以及构造详图的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读并绘制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
2、掌握民用建筑构造;
3、了解工业建筑构造;
4、学习、贯彻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培养空间想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
素质目标:
1、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2、能够学会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案;
3、具有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4、充分理解民用建筑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养成空间思维的习惯。

5、多看、多想加强图形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1、工具材料
2、线条练习
3、速写技法




1、线条练习
2、速写技法
资料与工具教材、PPT课件,激光授课笔、粉笔。





讲授法+启发法+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