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1.黄道婆|语文S版 (无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175
本册教材是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的。因本册教材与三年级上 册 在基本结构、编排特点方面基本相同,现对本册教材作简要介绍如 下。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 32 篇,其中精读课文 24 篇,略读课文 8 篇。此外, 教材后面还编排有 8 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 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
个字;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和 时间赛跑》中,“我”为什么
“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 乐”呢;体会和摘抄含义深刻的
语句;收集相关资料;加强写话练习, 由读到写。“口语交际”提示了交际
范围、步骤,强调说清楚,强调 听中生疑、大胆发问;“习作”要求写趣事
181
或体会,强调把过程写具 体、写真情实感。“趣味语文”是一种积累成语的
176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 加着力, 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外,进一 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 的专题 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
“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 统,也是影响 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
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目的是增强教材 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 时,如 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图像的价值和作用, 就一定会有很 好的教学效益。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1.黄道婆|语文S版 ( 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1.黄道婆|语文S版 ( 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班级姓名座号成绩轻松认知一、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革新〔〕,为〔〕造福的故事。

快乐构建二、读下面句子并答复下列问题。

1.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从这里你能看出少年时的黄道婆是怎样的人吗?2.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

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呢?三、默读课文,想一想。

为什么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要陈列黄道婆的塑像和松江布?应用内化四、小练笔。

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写写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或亲人。

五、课外阅读。

撒尿的小英雄欧洲有个国家叫比利时,比利时的首都是布鲁塞尔。

在布鲁塞尔的街上,高高立着一座铜像,塑了一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撒尿。

在街上,当着大家的面,“哗哗〞地撒尿,多难为情呀!准是个顽皮的孩子。

可是,你猜错了,他是布鲁塞尔第一公民,还是个小英雄呢!他叫于连。

原来,在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人民打败了侵略者。

一天夜里,人们正在唱歌跳舞,兴高采烈地庆贺成功。

不提防,一个坏蛋溜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搞破坏。

这地下室里堆放着许多火药,碰到火花就会爆炸,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炸平,欢乐的人群也会被爆炸吞噬。

这个坏蛋埋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跑了。

这着火的导火线,“噬咝〞地向地下室延烧。

正在那里游戏的小于连,发现了这危险的火花。

啊呀,这多么可怕呀!于连想,得赶紧用水把火扑灭,可是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办?急中生智,聪明的于连朝着导火线撤了一泡尿。

火花被浇灭了,布鲁塞尔人民免去了一场灾难,人们多么感谢小于连呀!为了永远纪念他,人们请艺术家为他塑了这座铜像。

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塞〔〕侵〔〕延〔〕赛〔〕浸〔〕廷〔〕2.这位撒尿的小英雄叫,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地点。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 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 法,描 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喻示老 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 一台电视 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 五自然段 。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 风、沙 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2.( )流落他乡,举目无亲,( )黄 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 活下去。
3.黄道婆看到黎族人( )棉花种得好, ( )纱也纺得好。
六、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3.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参考答案:
一、民谣 虐待 憔悴 花卉 童养媳
一、读拼音,写词语。
m!n y1o
qi1o cu#

)(
hu` hu#

)(
n+- d3i
)(

t5ng y2ng x!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l9i( 累 l0i(
l-i(
t1n ( 弹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么特点,怎样才能写好?
汇报、交流。 半扶半放指导左窄右宽的字。 观察:老师写三个“挑”,一个穿插迎让疏密得当;一个左右不让“拳 打 脚踢”;另一个左右虽有相让,但是没有注意穿插,不够紧凑。 比较:哪 个字写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提示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练习书写“挑”。பைடு நூலகம்
成果展示,评议提高: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给 大家 看,并请大家评议。 小组讨论写“折、根、独、满”这四个字要注意什么? 练习:在田字格中 练习写以上四个字。 教师示范书写“容、易”两个字,提示宝盖不要写得太宽,“日”要 写小 些。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斤、容、易”三个字。 书写擂台赛:擂主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组合拆分汉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巩固识字。 丰富词、句、段的积累,学会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教学 过程: 学成“我的发现” 出示学习伙伴的话指名读一读; 同桌合作找组合体中隐藏的字,看看谁找得多; 组织比赛拆分“树、 园”;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日积月累” 指导完成“我会接”。
一、读拼音,写词语。
m!n y1o qi1o cu# ( )
n+- d3i ( ) ( )
hu` hu# ( )

t5ng y2ng x!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l9i( 累 l0i( l-i( ) ) ) 漂 pi`o( pi2o( pi3o( l_( 率 d3n( ) ) ) ) )
t1n (
教学目标:
识字 5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谚语的理解和生字“满”的书写。 课时 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 黄道婆|语文S版(无答案)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读拼音写词语。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qiáo cuìmín yáo zhútǒng nüè dàiyíng dégōng jìxiào lǜhuā huì二、我会写出近义词流传()劳累()传授()三、我会写出反义词提高()先进()耐心()四、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文后练习。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 么知道“鸟宿池
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 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 的结局。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 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
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 习):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 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 边树,僧敲月 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 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 表明你是一个 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恰当 差人
1
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 诚恳、请求
原谅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_每课一练

4.理解第三 自然
段。 小黄莺第一次演 唱失败了,想一想它 的心情会怎样? 指名分角色读 第 三自然段,引导学生 体会小黄莺失败后的 灰心丧气。 在 妈 妈 的 鼓 励 第二次小黄莺很勇 试着用和蔼可亲 的语 气读读妈妈的 话。出 示课件,指名 朗读。
的? 出示课件,引导读句 子:“小黄莺听了妈 妈 的话,天天练习 唱歌, 越唱胆子越 大,越唱 越好听。”
第十一课
黄道婆
板块:每课一练
学练指要 本课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 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 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讴歌 了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 朗读理解课文,体会巾帼英杰黄道婆对 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 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学 习作者捉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是 本课的难点。学习时还要认识5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积累词语。
一、读拼音,写词语。
m!n y1o qi1o cu# ( )
n+- d3i ( ) ( )
hu` hu# ( )

t5ng y2ng x!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l9i( 累 l0i( l-i( ) ) ) 漂 pi`o( pi2o( pi3o( l_( 率 d3n( ) ) ) ) )
t1n (
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与过程 一 、图片展示,导 入 课题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反思
1 形容一下她美丽的 样子吧。(从眼睛, 到 身体的羽毛,本领 鸟的图片。教师:喜 等) 2 你看到它自 欢鸟吗?说说你的理 由的翱 翔除了喜欢还 生 2 有翅膀可以自 有怎样 的情感? 由。 3 真 棒, 你 都把 小鸟 由 说 活了,和人一样能 的飞翔(羡慕) 唱 歌,真好听。(引 生 3 能唱出美妙的 入课 题) 歌。 1. 课件出示小 生 1 美丽 黄莺的歌声清 脆悦耳,圆润嘹亮,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黄道婆 一课一练练习 语文S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黄道婆 一课一练练习 语文S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黄道婆一课一练练习语文S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听写。

二、解释词语。

毅然
百感交集
三、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一读,比一比。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
..思念家乡。

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
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
..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五、你喜欢课文中的黄道婆吗?为什么?
注:资料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1.黄道婆|语
文S版(无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轻松认知
一、形近字组词。

筒()虐()谣()憔()简()虑()遥()瞧()
快乐构建
二、选词填空。

照顾照料照看
1.当地的黎族人见远道而来的黄道婆衣衫槛楼,面容憔悴,便纷纷来
()她。

2.妈妈嘱咐我要()好小弟弟。

3.在爸爸的精心()下,这盆花竟奇迹般好了起来。

声誉名誉
4.老艺术家们都十分珍视自己的()。

5.松江棉布远销全国各地,赢得了“衣被天下”的()。

陈列陈设
6.外公家的()非常简单。

7.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着黄道婆的塑像。

应用内化
三、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老班长的高尚品德怎能不令人感动?
2.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被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四、课内阅读。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候的人,她的家在松江乌泥泾。

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

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锁在柴房里。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于是,半夜里,她设法逃出家门,躲到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泊,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

当地的黎族人见远道而来的黄道婆衣衫褴楼,面容憔悴,便纷纷来照顾她,想办法让她安居下来。

当时,崖州盛产木棉,当地的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比较先进。

黄道婆看到黎族人()棉花种得好,()纱也纺得好。

他们织布的工具轻巧,织的布又细又好看。

于是,黄道婆便认真向他们学习。

不久,她把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学会了。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恩念家乡。

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与解释。

“盛产木棉”中“盛”读音为(),其解释有:①强烈、茂盛。

②普遍,广泛。

③大量的。

④用力大,程度深。

在“盛产木棉”中选()。

2. 给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A.不仅……而且……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如果……就……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衣食无忧:
(2)百感交集:
4. 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什么技术?
5.黄道婆在崖州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为什么还要回到家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