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标管理办法

生产指标管理办法
生产指标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职责分工 (1)

第三章指标释义及计算方法 (2)

第四章指标统计报送 (5)

第五章附则 (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鲁能新能源产业的生产管理工作,明确主要生产指标定义、统计计算方法、上报格式和时间,促进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通过横向对比,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结合集团公司新能源产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风电企业生产指标统计管理办法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投产的风电场。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新能源分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新能源产业生产指标统计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制定新能源产业指标统计管理办法,定期总结分析各风电场指标完成情况。

(二)发布各区域公司、风电场生产指标排名情况,并根据指标具体情况,协助各区域公司加强指标分析,寻找改进问题的办法,并监督整改落实。

第四条区域公司是本单位所属风场生产指标统计分析的具体负责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有:

(一)负责本单位所属风电场生产指标的汇总和上报。

(二)负责对本单位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按月度开展总结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三)负责核实和审查所属各风电场生产指标,确保真实可靠。

第五条风电场是生产指标管理的基础部门,负责统计日常统计管理工作,对准确性负责,确保真实可靠。

第三章指标释义及计算方法

第六条风电场主要生产指标包括:发电量、设备利用小时数、综合厂用电率、平均非停次数、平均风速、机组可用系数、计划停运系数、非计划停运系数、限电停运系数。

第七条发电量(GA):是指在集电线路开关柜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在集电线路开关柜内电能表上读取。

全场发电量是指每条集电线路发电量的总和。

GA指全场实际发电量,GA i指第i条集电线路的发电量,n为风电场集电线路总条数。

第八条设备利用小时数(UTH):指风电机组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是反映风电场发电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UTH指设备利用小时数,C T指风电场装机总容量(或折算容量)

折算容量= (单台风机额定容量×该风机统计期内实际运行小时数)÷统计期内小时数。

风电场折算容量=单台风机折算容量之和。

第九条综合厂用电率(SPR):风电场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不包含基建、技改用电量)及发电量计量点至上网电量计量点之间的设备设施损耗占全场发电量的比率。

GA指统计期内全场实际发电量,GN指统计期内上网电量。

全场发电量以各集电线路电能表读数之和为准。

上网电量以主变高压侧计量关口表读数为准。

第十条平均风速(V):在统计周期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由场内风机后台监控系统读取所有风机统计周期内平均风速,风速采集周期与风机控制系统采集周期一致。

N为风电场风机台数,R i为第i台风机在统计期内的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日常报表的风速统计按本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UOT):在一个统计期内,

风电场单位风电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的次数。

UO为统计期内为每台风机非计划停运次数之和。

第十二条风电场可用系数(AF):在统计期内,风电场可用小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风电场发电设备运行可靠性。

AH指风电场一台风机可用小时数,GMC指风电场一台机组在给定期间内,能够连续承载的最大容量,一般可取机组的铭牌额定容量,或经验证性试验并正式批准确认的容量,PH指统计期内统计小时数。

AH = PH-POH-UOH

POH指风电场一台风机计划检修停运小时数,包括场内原因(汇流线路、箱变、主变等计划检修)造成的停运小时数;UOH指风电场一台风机故障停运小时数,包括场内原因受累(汇流线路、箱变、主变等故障)造成的停运小时数。

UOH不包括以下情况引起的停机时间:

1、气象条件(包括环境温度、覆冰等)超出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

2、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

3、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时。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模板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 制度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控制表 制度 名称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 替 代 制 度 名 称 XXXXXX 制度 编号 XXXXXXXXXXXXX 替 代 制 度 编 号 XXXXXXXXXXXXXXXXXX 版本 下 次 评 估 时 间 起 草 人 部门审核 分管领导 审 核 签 发 人 /三年 叶子熙 /02/28 此 次 修 订 的 主 要 内 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按集团公司生产运营对标工作的要求, 建立对标指标管理体系。 解释 部门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策划部 实施及完善执行人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策划部节能岗位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 XXX-YW-XX-XX 1 主题内容 为全面贯彻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 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作要求, 公司经过开展对标管理工作, 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 制定有效改进措施,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 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能源利用率,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 公司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以实现公司”十一五”节能目标。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不断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目的, 强化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 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 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落实集团公司”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建立表述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的指标体系, 瞄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学习标杆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 树立经济生产理念, 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 4 目标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 公司生产运营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 工作原则 5.1 真实准确。各项生产运营指标必须真实, 能准确反映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能源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能源顾名思义,能源就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能源 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 或者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生物, 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 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即能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 电磁能、化学能的各种能量的资源。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者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的热 量。当量热值 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 (放有浸没氧弹的水的容器) 完全燃烧所放 出的热量(用燃烧后水温升高计算出来的)进行实测。对固体燃料来说,通常把其应用基底 位发热量作为当量热值,如汽油的当量热值是 10300千卡/公斤,天然气的当量热值是 9310 千卡/公斤,等等。 等价热值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 即获得一 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 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 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 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 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 降低。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 (工质指生产过程中的媒介物或能量交换中的载能 体,如水;耗能工质,即有些工质的获得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自来水要耗电能)而言, 因一次能源 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也无所谓等价热值。 能源折算标准 就是将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 的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作为那样的 共同换算标准。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量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 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电、标准油、标准 煤等,国际上一般采用标准油、标准煤较多,世界各国都按本国的用能特点确定自己的能源 标准量,西欧有些国家以用电为主,采用标准电(法国、比利时)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用 油为主,采用标准油(美国、加拿大) ,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用煤为主,采用标准煤为 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国际制单位为焦耳, 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中国、俄罗斯、日本均按 7000千卡计算,联合国按 6880千卡计算。 我国的折算方法是:7000千卡去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的折标系数 =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热值( 7000千卡)。 购进量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划分,购进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源经销企业(批发、 零售企业)用于销售的能源购进数量,另一种是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这 两种源购进量分别在不同表式中统计。 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 指能源经销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的、 用于销售的各种一次能 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经销企业 (批发、零售企业)填报。《能源统 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这一指标的报表是 P403表。 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 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 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使用企业填报。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等价热值 二次能源所具有的热量 转换效率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规定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控制表 生产运营对标管理制度

XXX-YW-XX-XX 1 主题内容 为全面贯彻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公司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能源利用率,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公司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实现公司“十一五”节能目标。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不断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目的,强化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落实集团公司“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建立表述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的指标体系,瞄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学习标杆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树立经济生产理念,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 4 目标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生产运营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 工作原则 5.1 真实准确。各项生产运营指标必须真实,能准确反映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5.2 量化可比。所选定的指标应同类量化可比、操作性强、数据易获取。 5.3 闭环控制。以指标找差距,以差距查管理,以管理促提高,形成闭环。 5.4 循序渐进。生产运营对标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5.5 动态管理。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动态调整指标体系、阶段目标,

能源统计 指标体系讲解 (张凡讲稿 )

能源统计指标解读 能源统计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国情国力的现实与未来看,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已由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物资,提升到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历史高度。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个时期“节能”工作的开展,能源统计由来已久。 一、首先,我谈谈能源统计的沿革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项专门统计。早在1982年3月,为了解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促进和加强“节能”工作,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重点工交企业建立能源季报的通知”,建立起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能源进、消、存季报》统计制度。在随后的两年中,能源统计的范围和指标不断扩大,1984年,又增加了《重点工业企业能源消耗表》。1985年10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建立了《地区综合能源平衡统计报表制度》;同年12月,为适应能源供求平衡和节能的要求,又建立了能源加工转换统计制度。到1990年,国家统计局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工业企业能源进消存统计、重点工业企业能耗统计、工交及邮电业分行业能源消费统计、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统计、地区工业部门节能量统计和地区能源平衡统计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能源统计制度。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客观、真实地做好节能降耗统计工作,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程和数据质量的监测,是各级政府及其统计部门的神圣职责,是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评价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依据。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的要求,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为了满足各级政府指导、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和考核工作对能耗数据质量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的实施对象是全国统计系统和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全国和区域性大型能源生产经营公司;统计对象涵盖全部能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用能单位。方案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重点是建立健全从供应角度核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所需要的地区间能 源流入与流出统计指标,流通企业能源商品的批发、零售、库存统计指标,同时健全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统计指标。二是健全能源统计调查体系。重点是健全规模以下工业能源产品生产调查,流通企业

公司对标管理方案

陕西凤县四方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对标管理是现代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重要管理方法,企业要生存并获得核心竞争能力,就有必要全面实施对标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指导意见》(陕色集团办发〔2012〕13号)精神,公司决定在内部全面实行对标管理工作。结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制定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对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一、对标管理工作意义 对标管理就是企业在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企业的标杆实践中,以最先进的基准目标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促使企业将一些最优化的标杆目标不断的应用于整个改进和实践活动中,从而进入赶超一流企业、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二、指导思想 对标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为支撑,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降本增效为重点,全面实践标杆企业的优秀方法和经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生产效率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工作原则 1、时效性原则 按照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原则,在对标管理内容上要实现安全、

质量、任务及材料消耗与行业先进的对标,要认识到自身与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需要两个选厂和相关部门从提高管理水平、加快设备改造、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安全环保指标等方面入手,对标范围要逐步覆盖公司不同层面,通过对标管理的创新和改进,全面提升公司管理实效和经营效率。 2、先进性原则 对标管理工作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确定要素指标、制定改进措施、考评对标成果等过程,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降本增效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在选定标杆企业时,要合理定位,坚持高标准,指标体系和要素指标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先进水平,选定的标杆企业必须是黄金矿山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企业文化,对标杆企业的指标体系和要素要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具有公司自身特色的系统化指标体系。 3、持续性原则 对标管理工作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对标管理工作做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长效机制,要持续推进,不断挖掘潜力。对标管理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创新和优化过程,在不断循环提升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对标管理指标体系 根据黄金矿山企业的特点,公司分别向一选厂、二选厂、生产技术部、财务审计部和安全环保部征集了对标管理要素指标33项,初步确定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煤炭生产统计有关指标计算办法摘编 现将《煤炭工业计划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1989年版)有关生产统计指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办法摘编,供生产统计人员学习参考。内容重点是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回采工作面利用、掘进工作面利用、采掘机械化程度、回采率等指标。 一、原煤产量 原煤指毛煤经过简单加工,拣除大块矸(大于50毫米)之后的煤炭。一切统计指标,都以原煤为对象。选前煤炭一般称毛煤。 原煤产量必须加工拣选,实行选后计量,即拣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计算原煤产量。 (一)原煤产量的计量 1、原煤计量形式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1)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2)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3)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4)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 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 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原煤容重是本煤层实际测定的原煤比重(毛煤扣除含矸率后),与计算储量用的纯煤比重(视密度)不同。 2、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由于煤炭生产具有生产数量大且是连续性生产的特点,目前原煤计量手段都不同程度存在计算误差,必须在月末进行产量核定工作,保证原煤产量的准确性。一般采用“选前验收计量,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核定的方法:月末对原煤的实际库存量进行一次盘点,与通过本月逐日累计

统计能源专业年鉴用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不同工业法人单位的计算方法见《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的说明。 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购进的各种能源数量。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二是经过验收、检验; 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 2.“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的加工来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 购自省外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包括进口)购进的能源产品数量。 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数量。能源消费量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能源消费实物量是按照报表规定的、体现物质形态属性的计量单位(如:吨、立方米)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标准量是按照能源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算的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 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非工业生产消费。 运输工具能源消费量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

考核指标统计管理办法doc

××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经营指标统计管理办法(暂行) 一、总则 1.为了有效地、科学地开展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与报送的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集团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制度。 2.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 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3.下属企业实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集团公司投资管理 部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集团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统计工作。 4.下属企业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应指定兼职统计员。企业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统计人员调(变)工作时,

事前必须征求投资管理部的意见,并要有适合的人员接替其 工作。 二、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1.由集团投资管理部制订“企业资产经营统计报表目录”,各企业按报表目录,定期向集团公司报送。. 2.集团公司内统计报表如有个别项目需要修改时,由投资管理部 直接通知填报单位,并将修改后的式样备案。 3.各企业向集团公司财务金融中心和投资管理部报送报表,报表内容一致时,一式两份,同时报送,报表内容差异时,分别报送。 4.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正确可靠,下属各企业部门领导和总经理应对上报报表进行认真审查,方可向集团公司正式报送。未经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签字的报表,集团可视为无效报表。 三、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1.集团公司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企业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负

责提供,以便克服使用统计数字的混乱现象。 2.集团下属各企业应由统计人员将本单位的统计资料,采用卡片或台帐形式,按月、季、年进行整理分类。集团公司不定期对下属企业统计资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3.各企业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已经过时的统计资料,如认为确无保管价值,应呈请本单位主管领导核准,并经投资管理部会签后,方可销 毁。 四、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1.统计资料发出后,如发出错误,必须立即订正。集团公司发现数字错误时,应立即通知填报单位订正,填报单位不得推诿或拖延。 2.企业内部月报表发生数字错误时,应及时用电话或口头查询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 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的管理,保证各级风电企业生产指标统计全面、及时、准确,发挥生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在集团公司各风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结合风电场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拥有风电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以下简称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 第三条生产指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健全风电生产指标体系,规范各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风电生产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树立标杆,对标管理,实现一流风电生产管理指标。 第四条各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要认真做好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建立生产统计台帐,认真开展指标分析,通过分析,查找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导生产实践。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集团公司

风电企业生产指标的统计、检查、监督、考核工作;负责组织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建设;负责集团公司风电生产指标综合统计、分析及其信息的发布。 第六条各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负责落实集团公司风电生产指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组织实施本企业生产指标统计工作;负责统计、分析、汇总、编制、审核本单位生产指标,并逐级上报。 第七条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专业公司,负责集团公司系统风电生产指标技术分析工作。 第八条各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的生产指标统计工作要认真开展,并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生产指标,提供统计资料。 第三章上报管理 第九条风场的统计以核准的每期风场为统计单元,以集团公司批准的风电公司为上报单位,由各分子公司、风电专业公司分别汇总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 第十条上报指标主要包括风能资源、电量、能耗、设备运行水平和运行维护费五个方面的指标。 (一)风能资源指标包括: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平均空气密度; (二)电量指标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利用小时;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二〇〇六年七月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本次讲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涉及的主要指标内容,进行分类后,逐一讲解,其目的是统一认识、统一口径,达到报表准确。 第二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统计分析。主要针对影响火力发电厂产量、能耗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给出分析提纲及相关分析数据。 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统计指标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的主要指标分为四大类: 1、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2、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3、发电设备生产能力统计指标 4、发电负荷统计指标 第一章产品产量指标统计 1、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发电量是根据发电机端的电能表计量的,在统计过程中要注意电度表

的精度等级。 计算发电量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包括供应本厂厂用电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但不包括励磁机的发电量. ②新装发电机组或改进、大修后,试运转期间所发电量,凡已被本厂或用户利用的,均应计入该厂发电量中. ③发电机组临时作调相时,发电机组电量. 2、上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抄见电量,电厂关口表一般在主变高压侧,也有在电厂配出线上装表的。现在是按照产权分界处计量上网电量。 电厂电气一次系统示意图

发电厂电力平衡: ∑发电机端输出电量=上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电厂主变损耗及其它耗用电量+供厂区用户电量(自办企业、非生产)-电厂外购电量 3、供热量: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对外出售蒸汽或热水的总热量。 ①供热方式 a、生蒸汽经减温减压器供热 b、抽汽供热 (8—13公斤/厘米2、1.2—2.5公斤/厘 米2) c、抽汽加热循环水供热 d、低真空循环水供热 供热方式示意图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方法 (按统计局的统计口径计算) 【选煤电力单耗】(千瓦时/吨) =10000×选煤生产过程耗电量(万千瓦时)/入选原煤量(吨) 分子项:选煤生产过程耗电量按电业部门结算的电量计算,不包括选煤厂向外转供电量,以及与选煤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各种用电量(如居民生活用电、基建工程用电、文化福利设施用电等)。 分母项:入选原煤量指从入厂毛煤中拣出的不计原煤产量的大块(一般指50毫米以上)矸石后进入选煤过程,进行加工处理的原煤量。 无机碱制造(2612)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00×液体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液体烧碱产量(折100%)(吨) 分子项: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指用于烧碱生产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的总和。包括烧碱生产工艺系统耗能量和为烧碱生产服务的辅助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耗能量。 烧碱生产系统耗能量的统计范围,从原料投入开始,包括盐水制备、整流、电解、蒸发、蒸煮至成品烧碱包装入库为止的所有工艺用的电解用交流电、动力用电、蒸汽、油、煤等实际消耗量。 烧碱生产的辅助和附属系统耗能量的统计范围包括:电槽修理、阳极组装、石棉绒回收、炭极加工、以及车间检修、车间分析、车间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各种耗能量。 分母项:烧碱产量折成100%计算。氢氧化钠(烧碱)(折100%) 包括由盐水电解法或由纯碱(或天然碱)苛化法生产的液体氢氧化钠。也包括氢气干燥和本企业其他产品自用的合格烧碱。不同方法生产的各种烧碱,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GB209-93),方可统计产量。产量中不包括在使用烧碱过程中回收的烧碱和生产烧碱过程中自用的电解碱液、浓缩碱液、回收盐液中的含碱量。企业填报烧碱产量,应将不同的生产方法(水银法、隔膜法、离子膜法、苛化法)生产的液碱折成100%计算产量。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千瓦小时/吨) =10000×交流电消耗量(万千瓦时)/液体烧碱(100%)产量(吨)分子项:交流电消耗量以电业局安装的直流耗交流电度表为准。没有安装电流表的企业,以电业局安装的总交流电度表指示的交流电量扣除动力系统安装的交流电度表的交流电量后计算直流电所消耗的交流电量。 分母项:烧碱产量折成100%计算,说明同上。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煤炭生产统计有关指标计算办法摘编 现将《煤炭工业计划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1989年版)有关生产统计指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办法摘编,供生产统计人员学习参考。内容重点是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回采工作面利用、掘进工作面利用、采掘机械化程度、回采率等指标。 一、原煤产量 原煤指毛煤经过简单加工,拣除大块矸(大于50毫米)之后的煤炭。一切统计指标,都以原煤为对象。选前煤炭一般称毛煤。 原煤产量必须加工拣选,实行选后计量,即拣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计算原煤产量。 (一)原煤产量的计量 1、原煤计量形式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1)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2)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3)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4)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 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

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原煤容重是本煤层实际测定的原煤比重(毛煤扣除含矸率后),与计算储量用的纯煤比重(视密度)不同。 2、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由于煤炭生产具有生产数量大且是连续性生产的特点,目前原煤计量手段都不同程度存在计算误差,必须在月末进行产量核定工作,保证原煤产量的准确性。一般采用“选前验收计量,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核定的方法:月末对原煤的实际库存量进行一次盘点,与通过本月逐日累计产销平衡关系结出原煤的账面库存进行对比。如实际库存量大于账面库存说明实际产量比逐日验收的产量大,叫“盘盈”(或称涨吨),反之叫“盘亏”(或称亏吨)。 本月核定产量=本月(逐日累计)原煤产量+(-)涨(亏)吨数量 2、涨亏吨煤的处理 (1)本月发生涨(亏)吨数量,应当在当月实际产量内进行调整,不得随意瞒报或虚报产量。如果涨亏数量不大,一般只调整原煤总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如果数量较大,也应适当调整采掘产量。 (2)因存放日久或保管不善等原因导致自燃、风化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亏吨,不得从产量中扣除,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按批准数量注销账面库存量(国有煤矿)。 (二)原煤产量构成 原煤产量按构成(开采方式)分为矿井(露天)产量和其它产量。矿井产量又可分为回采、掘进和矿井其它产量。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doc

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 浙江松德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D /AD2016-2012 版本/修订:A/0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控制程序 汇编: 文件编制小组 审批: 受控状态: 受控 持有者: 分发号: 2014 -04-5发布2014 -04-5实施浙江松德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1. 目的 为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对质量、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管理,持续改进全厂的安全经济运营、环境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实施及监控。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公司的质量/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管理方案。 3.2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质量/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管理方案。 3.3办公室负责跟踪与监督公司及各部门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 4 程序 4.1目标、指标 4.1.1目标、指标的制定依据: ——质量、环境方针的内容; ——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其他要求; ——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 ——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 ——环境行为、活动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 ——可选择的最佳技术,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4.1.2目标、指标的制定

a)目标、指标分为公司级总目标、指标和各部门级分解目标、指标。各级目标、指标见管理手册中的规定。 b)目标、指标的制订应密切结合全公司和各部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实际,近、中、远期目标相结合,要目标明确、具体、量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能充分调动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办公室于每年管理评审前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公司质量、环境方针、全公司年度环境因素、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内外界因素的变更及其实施的可操作性,制定或调整公司新的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d)各相关部门根据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制订各部门级指标并组织实施。 4.1.3目标、指标的更改 a)在质量、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相关内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也可在管理评审时进行目标、指标的评审。 b)质量、环境全的目标、指标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4.1.4目标、指标的宣贯和实现 a)公司级目标、指标应以文件形式(可与管理手册一起)下发,通过公告板、会议、宣传栏、部门及班组学习等方式,对公司各

煤矿对标管理实施方案

**煤矿“精细管理对标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发展水平,让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经研究决定在**煤矿深入开展“精细管理对标年”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目标,以做大做精做强企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最佳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主要任务,通过在不同企业之间,全面开展对标活动,寻找自身差距,制定和落实追赶先进的战略方案和措施,促使矿井各项指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矿井各项指标的快速增长,跻身于国内同行业先进矿井之列。 二、奋斗目标 通过收集近三年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煤炭企业的关键参数,建立较为完整的标杆指标体系。比照标杆指标,分规模、分步骤地在全面开展对标活动,查找存在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排出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矿各项指标逐步缩小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各项指标能够逐步达到或接近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实现我矿整体经济规模和效益水平跨越式提升。对标指标体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确定原则选定标杆单位,确定并建立对标指标体系,从而形成全矿从上到下多层面的对标指标体系网络,实现对事关企业发展的各类指标实施全面对标和提升,以实现企业全面快速发展。 2 三、组织机构: 对标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李井坤、葛春谟副组长:张奇、郭绍坤、于刚、宋文官、刘金龙、马金良、赵明勇、张金华、张国新、丘其祥、李本学、

王宪光成员:巩军伟、冯广东、孙艳娟、南国军、、张国志、张雪光、范思祥、屈武等部门行政正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企管办,办公室主任屈武(兼)。 对标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全矿开展对标活动把关定向,组织、指导各单位开展对标活动;负责组织审定矿井开展对标活动的实施方案、考评奖惩机制及评价结果;组织调度对标活动开展情况,平衡解决在对标活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矿对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标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主要负责对我矿开展对标活动情况的调度、督导、反馈、考评等日常业务,同时负责协助对标单位搜集对标指标、对标标准。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强化安全对标指标管理 (一)标杆企业山东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 (二)工作目标:增加安全投入,确保全年实现“零亡人”。 1、井下单位消灭重伤及以上事故,千人轻伤、重伤率不超过千分之二; 2、地面单位消灭轻伤及以上事故; 3、杜绝非伤亡列级事故;3 4、安全质量标准化达一级。 (三)采取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从严从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2、狠抓安全重点,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3、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深入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5、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一)综合年报表 综合机关名称: 能源平衡表(实物量) 表 号:P303—1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说明:.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第一部分“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免报。 .本表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除军队系统以外的全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 . .平衡关系: ()列平衡关系:(煤炭合计);(石油合计)。 ()行平衡关系:(平衡差额)12-21-23;(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 求和后取绝对值);(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终端消费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 .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说明:.本表由表乘以折标准煤系数生成,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报送。 .平衡关系: 列关系:(合计当量值) (合计等价值) 上述两式不适用第行消费合计。 行关系:(平衡差额)12-21-23; (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终端消费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 行至列的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 行、列的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投入产出)(损失量)(终端消费量) 能源平衡表(标准量) 200 年 表 号:P303—4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有效期至:200年6月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包括发电、供热损失)行列的单元数值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等价值损失,发电、供热没有损失)行列的单元数值 .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 表 号:P 1 0 9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0 年 有效期至:200年6月 说明:. 本表由省直有关部门报送。 . 统计范围为全省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及石油经营企业。不包括部门所管理的工业、 建筑业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 . 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邮寄报表。 (二)综合定报表 综合机关名称: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200 年(半年、年报) 表 号:P 4 0 6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有效期至:200年1月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200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报送。 、半年报只填报带“*”指标。 .年报报送时间为月底前;半年报报送时间为月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三)基层年报表

生产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鲁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生产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的统计工作,加强统计管理,保证统计质量,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根据《统计法》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生产统计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利用先进的数据统计工具和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等综合信息的统计和反馈。其目的是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为评价企业运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为公司科学管理服务。 第二条公司生产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统计法》,及时、准确地填报上级下发的统计调查报表;经常、准确、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公司管理所需要的统计资料,反映公司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利用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服务;运用统计手段,监督检查企业计划执行情况。 第二章统计工作制度 第三条生产统计实行分工负责制度。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以公司名义上报的生产统计报表,由公司企管部组织统计汇总填报;下达给公司的专项统计报表,由有关责任部门、矿山企业进行统计后报企管部汇总填报。 第四条生产统计管理由生产副总经理领导负责,企管部负责具体生产统计工作。

第五条企管部负责生产统计工作和报送上级规定的有关统计报表,认真做好企业统计及其基础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矿山企业的生产统计工作要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好原始资料和统计台帐,资料要全面、准确、及时,确保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和质量。 第七条生产统计员的职责 (一)企管部生产统计员负责全公司生产统计工作。 1.贯彻执行上级统计部门的各项统计制度,建立与贯彻公司生产统计工作制度; 2、正确编报产成品的盈亏分析、企业统计月报表、年报表,生产经营综合指标月报表、对标挖潜指标报表,所有数据的台帐填写,及时为公司领导和所需数据的人员提供数据. 3.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部门、矿山企业的生产统计员及时、准确、全面地填报政府、公司及业务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统计报表,并确保质量; 4.完成上级部门的各种一次性综合调查表的填报任务; 5.负责和相关部门进行统计数字交流; (二)各部门、矿山企业专职、兼职生产统计员在本部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和公司企管部生产统计员的指导下,负责本部门、单位的生产统计工作。 1.贯彻执行上级和公司的统计工作制度,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协助公司企管部生产统计员及时完成每年必须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 2.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统计单位和公司内外的统计报表及一次性调查表的填报任务; 3.收集、整理、管理好本部门、单位的统计资料,建立相应的统计台帐。 第三章统计数据管理

集团对标管理办法

XX集团有限公司对标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提升集团及分子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及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全面实践标杆企业的优秀方法和经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根据XX省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文件精神及集团管理提升实施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集团及下属全资、控股公司,以及根据对标管理需要延伸的部分重要三级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对标管理,是指通过寻找和研究同区域或行业内一流标杆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及方法,建立动态比较机制,分析本企业管理短板从而持续改进,提高本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对标管理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建标、选标、对标、达标等,其中: 建标:是指建立服务公司战略、符合自身业务和管理特点的管理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过程。 选标:根据建立的管理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选择对标最优值或标准值,确定公司要达到的目标。 对标:向对标企业最优值或标准值看齐,通过比较发现自身管理“短板”的过程。 达标:即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实现设定目标的过程。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集团及各分子公司成立对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也可由管理提升工作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构成),明确企业对标管理工作牵头人及衔接人,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另外,集团设立专项工作组,负责集团对标管理工作组织和对子公司对标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第五条集团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对标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审批公司对标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 (二)审批公司对标管理工作方案和考核结果; 第六条专项工作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精神指示,制(修)订公司对标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 (二)制订集团对标管理工作计划,完成对标日常管理工作; (三)提出对标管理工作考核意见及办法; (四)对各企业对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五)负责集团对标管理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 第七条各分子公司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对标管理领导工作小组,全面领导本企业对标工作开展; (二)有专门的对标管理工作联系人(或衔接人),负责本企业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总结及文件上报,积极与集团总部专项工作组进行沟通;

能耗指标的计算

能耗指标的计算: 节能量(吨标煤)计算公式: 1、按产值能耗计算: 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总产值 2、按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增加值 3、按产品单耗计算: 吨产品综合能耗=(上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产品产量 4、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耗统计汇总表时注意:重复用水量=(总取水量-消耗水量)×总循环次数;计算单位:立方米 5、节能量的计算: 企业去年总产量(如是56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2400吨);今年总产量(如是78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9640吨),节能量是多少? 本年度企业节能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如:(22400/56000-29640/78000)x78000=1560吨(正数为节能) 本年度企业节能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如:(29640/78000-22400/56000)x78000=-1560吨(负数为节能)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说明: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2、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千焦)/kg(即7000千卡/公斤)。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以上数据也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但该书中“电力”的等价系数“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