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7诗三首课时作业含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2.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2.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练习7 诗三首文言基础知识 限时:15分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存有,保存 C .桃李罗.堂前 罗:排列 D .契阔..谈 契阔:久别重逢 答案 B解析 存:问候,怀念。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对酒当.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B.⎩⎪⎨⎪⎧ 但为君故.故.遣将守关者 C.⎩⎪⎨⎪⎧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 D.⎩⎪⎨⎪⎧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答案 C解析 C .“绝”都当“断绝”讲。

A.对着/方,值;B.缘故/特意;D.回顾,回头看/拜访。

3.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其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B.青衿,是对读书人的代称;阡陌,“阡”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山水诗的先河,他的诗朴素平淡,清新自然,其诗风对后代影响比较深远。

答案 D解析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涉江采芙蓉》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风和日丽,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送给远方的心上人。

B.《短歌行》中两次写到明月,既以景物渲染了环境的气氛,又点明了人物感情的变化,这就将情、景、事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C.《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简笔勾勒,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却有榆柳的遮蔽,桃李的点缀,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室,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7*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

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悲哀、消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们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夏的夜很是漫长,屋内有些烦闷便掩上门来到楼下。

静坐喷泉旁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很是羡慕。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不同的年龄阶段,赋予我们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不经意间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心为形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颜欢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固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处境艰难的陶渊明。

于是,田园成了陶渊明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陶渊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的反映。

[运用角度]“追求”“本真”“淡泊人生”“高洁”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丝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7[基础演练]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造房B.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C.悠然..见南山安闲自得D.飞鸟相与.还互相参与【解析】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解析】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答案】 B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西晋”应该为“东晋”。

【答案】 C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

【答案】 D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7 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7 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7 诗三首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rónɡ)鼓瑟.(sè)度阡.(qiān) 樊.笼(pān)B.子衿.(jīn) 呦呦.(yōu)遗.谁(wèi) 兰泽.(zé)C.阡陌.(mò) 三匝.(zā)吹笙.(shēnɡ) 吐哺.(pǔ)D.可掇.(duō) 譬.如(bì)守拙.(zhuō) 羁.鸟(jī)解析:A.“樊”读fán,C.“哺”读bǔ,D.“譬”读pì。

答案:B2.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解析:“厌”通“餍”,满足。

通“宴”,欢饮。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D.夙兴夜.寐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A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原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答案:D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 B.慨当以.慷 C.不用,则以.纸帖之 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答案 B解析 B 项无实际意义。

A 、C 、D 三项均为介词,靠、用、凭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乐也 B.⎩⎪⎨⎪⎧ 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D.⎩⎪⎨⎪⎧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

B 项动词,离开/动词,距离。

C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动词,回,返回。

D 项动词,断绝/副词,极。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乌鹊南.飞 B.榆柳荫.后檐 C.鼓.瑟吹笙 D.天下归.心 答案 D解析 D 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A 、B 、C 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

A 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

B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

C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B.误落尘网中。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D.开荒南野际。

答案 A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 B.人生几何..C.忧伤..墟里烟..以终老 D.依依答案 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

B项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

D项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6.下列对《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7课 诗三首.doc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7课 诗三首.doc

课时作业(七)课堂限时测(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矫蹂造作迸(bèng)发谙(yīn)习B.羁拌刚愎自用哺(pǔ)育稗(bài)官C.狭隘忧心忡忡粗糙(cāo)鞭笞(chī)D.商贾相形见拙瞠(chēn)目裨(bì)益答案 C解析A项,矫蹂(揉)造作,谙(ān)习。

B项,羁拌(绊),哺(bǔ)育。

D 项,相形见拙(绌),瞠(chēng)目。

2.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答案 B解析B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3.对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兰泽多芳草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方宅十余亩方:四面、周围还顾望旧乡顾:回顾,回头看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几何:多少D.复得返自然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答案 D解析D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4.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

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____。

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

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4~5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妹夫。

②岧峣:高山。

③分:甘愿。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颔联写作者登高赏菊,“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

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D.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犹豫彷徨之情。

E.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采桑子·杂忆史惟圆【注】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7[基础演练]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造房B.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C.悠然..见南山安闲自得D.飞鸟相与.还互相参与【解析】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解析】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答案】 B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西晋”应该为“东晋”。

【答案】 C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

【答案】 D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D.①④/③/⑤/②⑥【解析】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

【答案】 C6.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其一)》)(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答案】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

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

“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7.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

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3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B.方.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解析】方,四周。

【答案】 B9.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解析】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

【答案】 A10.对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误落尘网中.②狗吠深巷中.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答案】 B11.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随意拈取”说法不妥。

【答案】 C1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解析】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

【答案】 D13.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

【答案】 D[课外迁移](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回答14~15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

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迢迢”写了距离之远;“皎皎”写了星光之亮;“纤纤”写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

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

15.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衬。

以“盈盈”之水美,“脉脉”之情美与“不得语”之残酷形成巨大矛盾反差,情景并生,从而更加哀怨动人。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

归园田居(之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8~2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关系。

【答案】转折19.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0.“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1.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

(四)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回答后面问题。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