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三章 酶化学与辅酶及答案
第三章 生物化学课件 酶与辅酶

发展史
(1)酶是蛋白质: 1926年,James Summer由刀豆制出脲酶结晶确立 酶是蛋白质的观念,其具有蛋白质的一切性质。 (2)核酶的发现: 1981~1982年,Thomas R.Cech实验发现有催化 活性的天然RNA—Ribozyme。
酶催化进行的反应——酶促反应 底物、产物(P50)
能 量 水 平
E1
ES
E2
E+S
G
途径进行,降低反应所
需活化能,所以能加快 反应速度。
P+ E
反应过程
中间产(络合)物学说
• 第一步是酶与底物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 物。当底物分子在酶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 后,中间复合物再分解成产物和酶。 E + S ==== E-S P + E • 许多实验事实证明了E-S复合物的存在。E -S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酶和底物的性质有 关。 • (中间产物很不稳定,存在时间非常短暂)
酶专一性的“诱导契合学说”
三、 酶高效催化的因素
(1)临近效应、定向效应: 在酶促反应中,底物分子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一方面底 物在酶活性中心的有效浓度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反应速 度; 另一方面,由于活性中心的立体结构和相关基团的诱导和 定向作用,使底物分子中参与反应的基团相互接近,并被 严格定向定位,使酶促反应具有高效率和专一性特点。 (2)“张力”和“形变” : 底物与酶结合诱导酶的分子构象变化,变化的酶分子又使 底物分子的敏感键产生“张力”甚至“形变” ,从而促 使酶-底物中间产物进入过渡态。
消化道内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氨肽酶
(芳香) (硷性)
羧肽酶 羧肽酶
(丙)
胰凝乳 蛋白酶
胃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胰蛋白酶
生物化学试题 酶

第三章酶.三、典型试题分析1.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Km值应该是(1995年生化考题)A.最大B.与其他底物相同C.最小D.居中E.与K3相同[答案] C2.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6年生化考题)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 所有的酶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D. 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 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答案] A3. 乳酸脱氢酶经透析后,催化能力显着降低,其原因是(1997年生化考题)A. 酶蛋白变形B. 失去辅酶C. 酶含量减少D. 环境PH值发生了改变E. 以上都不是[答案] B4. 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A. 酶以有活性(高活性),无活性(低活性)两种形式存在B. 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B.两种形式的转变有酶催化D. 两种形式的转变由共价变化E. 有放大效应[答案] B5. .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B.温育的时间越长越好C.pH必须中性D.反应温度宜以3713为佳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答案] E6.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9年生化试题)A.是由一条多肽链中若干相邻的氨基酸残基以线状排列而成B.对于整个酶分子来说,只是酶的一小部分C. 仅通过共价键与作用物结合D.多具三维结构(答案] B和D7.酶的变构调节A.无共价键变化B.构象变化C.作用物或代谢产物常是变构剂D.酶动力学遵守米式方程(答案) A、B和C8. 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2000年生化试题)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缺乏辅酶或辅基C.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D. 酶原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E. 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答案] C四、测试题(一)A型题1,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底物C. 所有的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对其底物都是有绝对特异性E.少数RNA具有酶一样的催化活性2.在常温常压及中性pH条件下,酶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可高A.10~102倍B.102~104倍巳104~108倍D.108~1012倍E.1020倍以上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A.多数酶是细胞制造的蛋白质B.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C.只能加速反应,不改变反应平衡点D.催化效率极高E.有高度特异性4.下列哪种酶为结合酶A.淀粉酶B.酯酶 C. 转氨酶D,核糖核酸酶E.脲酶5.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有激动剂存在6.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核苷酸A.FAD B.FMN C,FH4 D.NADP+ E,CoASH7. 下列哪中种辅酶中不含维生素A. CoASH B.FAD C.NAD+ D.CoQ E. FMN8. 对340nm紫外光有吸收特性的辅酶是A. FADH2 B.NAD+ C.FMN D.TPP E. NADH9. 辅酶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A. 维持酶蛋白的空间构象B。
生物化学 第3章 酶

第三章酶一、填空题:1、组成酶的蛋白质叫,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
2、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即___部位和_ __部位。
3、酶分子中具有催化功能的亲核基团主要有:组氨酸的基,丝氨酸的基及半胱氨酸的。
4、丙二酸是酶的性抑制剂。
5、米氏常数的求法有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6、1/km可近似地表示酶与底物的大小,Km越大,表明。
7、酶活性中心的特点:、、。
8、酶的结合部位决定,而催化部位决定。
9、酶活性中心往往处于酶分子表面的中,形成区,从而使酶与底物之间的作用加强。
10、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个Km值,其中Km值最的底物,便为该酶的底物。
11、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将,Km值将。
12、表示酶量的多少常用表示。
13、酶原激活的本质是的形成和暴露的过程。
14、酶催化的反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和。
15、全酶包括和。
16、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基团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17、酶是由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
18、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此此酶具有专一性。
19、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Vmax,而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Km。
20、同工酶是一类相同、不同的一类酶。
21、维生素B2又叫,做为某些酶的辅基形式为、两种。
22、泛酸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的组成成分存在,其组成物的功能基因是,可传递。
23、NAD、FAD、COA的相同之处在于三者均有作为其成分。
24、BCCP的中文名称为。
25、人类若缺乏维生素,即产生脚气病。
26、生物素是由噻吩环与尿素结合成的一个化合物,它是辅酶,它的生化作用是。
27、维生素B6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形式是_ 和_,它可做为酶的辅酶。
28、叶酸以作辅酶,有和两种形式,生化功能是。
29、硫辛酸的6—8位上有键,它的生化功能是。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米氏常数(Km)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时的底物浓度B、Km随底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C、它是酶促反应的特征性常数D、随酶浓度的增大而减少2、当反应速度是最大反应速度的90%时,其Km值等于( )A、1/9[S]B、1/6[S]C、1/3[S]D、1/2[S]3、一个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产生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Km增大,Vmax不变B、Km不变,Vmax减小C、Km减小,Vmax不变D、Km不变,Vmax增大4、变构酶是一种( )A、诱导酶B、单体酶C、寡聚酶D、多酶体系5、有机磷杀虫剂其杀虫机制是有机磷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哪一个基团发生反应( )A、巯基B、羧基C、羟基D、咪唑基6、酶保持催化活性必须( )A、酶分子的完整无缺B、有金属离子参加C、有辅酶参加D、有特定构象的活性中心及必需基团7、当酶与底物结合形成ES复合物时( )A、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改变B、主要是酶构象发生改变C、主要是底物构象发生改变D、主要是辅酶构象发生改变8、关于竞争性抑制剂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类似B、抑制剂与底物一样,与酶活性中心进行可逆结合C、抑制剂与酶结合,但不被酶催化形成产物D、抑制作用不能用提高底物浓度解除9、关于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ES复合物形成是催化反应的先决条件。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与答案

生化练习题一、填空题:__________并 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 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 中进行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 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_____________ 链。
10、以 RNA为模板合成DNA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糖的有氧氧化:3、必需脂肪酸:4、半保留复制:三、问答题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2、 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5、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简答:2、 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5、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一、1、减小;沉淀析出;盐析2、核苷酸3、 m ; t4、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5、蔗糖6、细胞质7、蛋白质;核酸;脂肪8、脂肪酸9、有意义链10、反向转录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生物化学》——酶 (1)

《生物化学》——酶1. 同一生物体,同一组织细胞内催化功能、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不相同的酶为同工酶。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 酶和一般催化剂只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点。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 不同的生物因代谢特征不同,有特异性不同的酶。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4.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5.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80%时,Km等于1/2[S]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6. 温度从25~35℃增高10℃,达到活性能阈的底物分子数增加1~2倍。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7. 酶分子中能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基团叫结合基团。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8. 体内酶是通过改变它所催化的反应平衡常数来调节反应速度的生物催化剂。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9.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去除。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1. 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反应速度。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2. 磺胺药的抑菌作用机理是直接干扰人体核酸代谢。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4. 酶可以促成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转移。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酶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7. 从鼠脑分离的己糖激酶可以作用于葡萄糖(Km=6×10-6mol/L)或果糖(Km=2×10-3mol/L),则己糖激酶对果糖的亲和力更高。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3)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3)第三章酶【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酶13.最适pH2.固定化酶14.不可逆性抑制3.同工酶15.可逆性抑制4.酶的特异性16.激活剂5.酶的活性中心17.抑制剂6.酶原及酶原激活18.核酶7.抗体酶19.变构酶8.活化能20.酶的共价修饰9.诱导契合假说21.酶的Vma某10.初速度22.结合酶11.Km值23.酶活力12.最适温度24.比活力二、填空题25.酶是由产生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26.酶加速反应的机制是通过降低反应的,而不改变反应的27.结合酶,其蛋白质部分称,非蛋白质部分称,二者结合其复合物称28.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相结合那些基团称,而起催化作用的那些基团称29.当Km值近似ES的解离常数KS时,Km值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30.酶的特异性包括特异性,特异性和特异性。
31.米曼二氏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出V与[S]的数学方程式简称为,式中的..为米氏常数,它的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一半时的32.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S]对酶促反应V作图呈线,双倒数作图呈线,而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型。
33.可逆性抑制是指抑制剂与酶进行结合影响酶的反应速度,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
34.反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对底物表观Km,Vma某35.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有活性酶的过程称其实质是的形成和暴露过程。
36.丙二酸是酶的抑制剂,增加底物浓度可抑制。
37、同工酶是指催化化学反应,而酶蛋白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的一组酶。
38.辅酶与辅基的区别在于前者与酶蛋白,后者与酶蛋白39.肌酸激酶的亚基分型和型。
40.最适温度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反应时间有关,当反应时间延长时,最适温度可以41.某些酶以形式分泌,不仅可保护本身不受酶的水解破坏,而且可输送到特定的部位与环境转变成发挥其催化作用。
42.不可逆抑制剂常与酶以键相结合使酶失活。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酶

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域
2.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
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活化能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E.增加活化能
3.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A.与酶的底物竞争激活剂B.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C.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辅基D.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
E.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变构剂
4.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A.作用时间B.抑制剂浓度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32.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六)问答题及计算题
1.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2.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3.简述Cech及Altman是如何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的?
4.试指出下列每种酶具有哪种类型的专一性?
(1)脲酶(只催化尿素NH2CONH2的水解,但不能作用于NH2CONHCH3);
12.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13.多食糖类需补充: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
D.维生素B6E.维生素B7
14.多食肉类,需补充:
A.His的咪唑基B.Lys的ε氨基C.Arg的胍基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三章-酶)多选题(含答案)

第三章酶多选题试卷总分:24答题时间:12分钟1.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有()[2分]A酶易失活B效率高C高度专一性D可受调控E改变反应平衡参考答案:ABCD2.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有()[2分]A底物邻近和定向效应B底物变形与诱导契合C酸碱催化D共价催化E金属离子催化参考答案:ABCDE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除了酶浓度的因素外,还有()等。
[2分] A底物浓度B温度C pHD激活剂E抑制剂参考答案:ABCDE4.下列有关酶促反应叙述正确的有:[2分]A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B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呈零级反应C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E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无关参考答案:ABC5.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论述,正确的有:[2分]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之内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酶的活性中心内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参考答案:AE6.下列辅酶中,从维生素衍生出来的有:[2分] ACoABFADCNAD+D CoQE TPP参考答案:ABCE7.下列辅酶中,既是从维生素衍生出来的,又属于核苷酸衍生物的是:[2分]A CoAB FADC NAD+D CoQE TPP参考答案:ABC8.测定酶活性的必要条件是[2分]A最适pHB最适底物浓度C合适温度D最适离子强度E最适酶浓度参考答案:ABCD9.酶变性时的表现为:[2分]A溶解度降低B易受蛋白酶水解C酶活性丧失D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直至消失E紫外吸收增强参考答案:BCDE10.很多药物是酶的抑制剂,药理是:[2分]A抑制病原体内的某些酶,使病原体生长繁殖受阻或衰亡B改变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调节生理功能C助消化、消炎、抗血栓等D诊断心脑、肝胆疾病E竞争破坏另一些肿瘤细胞酶的底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参考答案:ABE11.酶的竞争性抑制,正确的是:[2分]A抑制剂与底物的化学结构类似B抑制剂与底物互相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具有互斥性C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反应是不可逆的D当抑制剂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E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可以将抑制作用消除参考答案:ABDE12.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正确的是:[2分]A抑制剂与底物的化学结构并不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互相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具有互斥性C抑制剂通过结合活性中心之外的必需基团D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互不影响E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也能释放出产物参考答案:A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缺乏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四氢叶酸B.二氢叶酸C.对氨基苯甲酸D.叶酸E.嘧啶
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6)合成酶类:催化两分子底物合成为一分子化合物,同时偶联有ATP的磷酸键断裂释能的酶类。
3.金属辅助因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
(2)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与底物起作用
(3)稳定酶的构象
(4)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7.L-精氨酸只能催化L-精氨酸的水解反应,对D-精氨酸则无作用,这是因为该酶具有_________专一性。
8.酶所催化的反应称________,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_________。
9.参与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反应的辅酶是。
10.生物素是的辅酶,其作用是。
三、判断题
1. 按照国际系统分类法,柠檬酸合酶应属裂解酶类。
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
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8〕=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
A.0.25 B.0.33 C.0.50 D.0.67 E.0.75
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可逆性抑制作用
2.4倍9倍
3.不同也不同酶的最适底物
4.竞争性
5.非竞争性
6.四H M 5种心肌
7.立体异构
8.酶的反应酶的活性
9.FAD
10.羧化酶固定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第三章酶化学与辅酶
一、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
A.磷酸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尼克酰胺E.硫胺素
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
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பைடு நூலகம்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3.辅酶:是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它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4.辅基:是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它与酶的结合比较牢固,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法除去。
5.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就是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理化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
五、问答题
1.竞争性抑制的特点: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类似;抑制剂结合在酶的活性中心;增大底物浓度可降低抑制剂的抑制程度;Km↑,Vmax不变。
9. 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Hg2+、Ag+)As3+(砒霜盐)可与酶分子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
10.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是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典型实例。
四、名词解释
1.酶2.最适温度3.辅酶4.辅基5. 酶促反应动力学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
2.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几大类,请按顺序一一列出后并稍加解释。
如磺胺药与PABA的结构类似,PABA是某些细菌合成二氢叶酸(DHF)的原料,DHF可转变成四氢叶酸(THF)。THF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而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不可缺少的原料。由于磺胺药能与PABA竞争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DHF合成受抑制,THF也随之减少,使核酸合成障碍,导致细菌死亡。
2.按照酶促反应的性质,酶可为分6大类,其排序如下:
(1)氧化还原酶类: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
(2)转移酶类:催化底物之间进行某些基团的转移或交换的酶类。
(3)水解酶类:催化底物发生水解的酶类。
(4)裂解酶类(或裂合酶类):催化从底物移去一个基团并留下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的酶类。
(5)异构酶类: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酶类。
二、填空题
1.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2.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速度(Vm)的80%时,底物浓度[S]是Km的___________倍;而v达到Vm90%时,[S]则是Km的__________倍。
5.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增大底物浓度可降低抑制剂的抑制程度;Km↑,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合在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Km不变,Vmax下降。
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生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Km和Vmax均下降。
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
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
2. 酶的诱导契合假说很好地说明了酶的高效性。
3.在酶促反应中,酶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4. 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的作用底物和反应条件无关。
5. 温度与pH值都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6.叶酸是转移一碳单位酶系的辅酶。
7. 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8.辅酶A是含泛酸的复合核苷酸,代谢中作为酰基载体起作用。
3.不同酶的Km________,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Km值________,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反应的Vm。
5.______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反应的Km值。
6.乳酸脱氢酶(LDH)是_______聚体,它由________和_________亚基组成,有________种同工酶,其中LDH1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组织。
3.金属辅助因子在酶催化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4. 请写出米氏公式,并解释各字母的含义,并回答米氏公式的推导基于怎样的假设。
5.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D 6.C 7.B 8.E 9.D 10.C
二、填空题
1.酶蛋白辅酶(辅基)决定酶的促反应的专一性(特异性)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即具体参加反应
4.V = Vmax[S] / Km+[S]式中Vmzx为最大速度,[S]为底物浓度,Km为米氏常数,V是在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
推导基于这样的假设:(1)测定的反应速度为初速度,即反应刚刚开始,产物的生成量极少,逆反应可不予考虑(2)[S]超过[E],[S]的变化在测定初速度的过程中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