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波普艺术在现今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波普艺术在现今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孙家伟张进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

摘要

本文也旨在研究的是中国波普在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借鉴和解构其中的视觉元素。目前民族文化中的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够重视与忽略,导致了大多青年设计者民族文化底蕴的匮乏,缺乏自己的思想与创新能力。凸显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加以利用和创新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发掘和探索。

关键词:波普艺术;中国波普艺术;广告设计;

一、波普艺术和中国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繁盛于美国,完全是西方艺术的产物。但是,自晚明以来,西方艺术就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本土的国画艺术逐步产生影响。自20世纪起,西方艺术开始全面进入中华大地,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形态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中国的波普艺术是艳俗艺术耶是波普艺术的一种变体。艳俗艺术家的目光是自我的、民族的甚至是怀旧的,它甚至尽量地避开冷战游戏中受到关注的符号焦点,直接的政治性符号被减弱,艳俗艺术在利用和拼凑中国视觉符号资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直截了当,成为与波普艺术区分的重要标志之一。艳俗艺术家刻意表现“庸俗”、“艳丽”,充满来自商业和消费领域的平庸感,因此大有市场。

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物质生活仍旧匮乏,尚不具备以商业文化、消费文化为背景的波普艺术滋生的土壤,但恰恰在那个时候,中国开始了对波普艺术的模仿和挪用,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1990年3月政治波普等前卫艺术的舵手栗宪庭首创“政治POP”概念,撰文指出“政治POP以幽默的方式带有政治情结的自我消解倾向,这是现代艺术走自己道路的标志之一:就像沃霍尔通过流行的商业文化把握了美国文化,波伊斯通过社会雕塑把握了德国文化一样,而政治形象就是把握中国文化的切入点。”

“新生代”艺术家原本对政治没有兴趣,他们以学院派写实技巧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也与波普没有多大关系,但却在20世纪90年代成了西方人眼中中国特色波普艺术的代表。

1993年11月19日,方力钧的作品《打哈欠的人》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的封面,封面上还印着醒目的大标题:“不只是一个哈欠,而是解救中国的吼叫”。事实上,这是美国批评家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n,“冷战时期”美国文化战略的推动者)对于“新生代”艺术的有意“误读”。自此,方力钧等人表现自身或可看作表现一代人生存状态的作品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

二、中国波普艺术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自从中国广告业市场重开以来,广告业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广告业占GDP 的比重及从业人员人均经营额均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调查显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广告业第二位,在广告收入的媒体结构方面,中国的电视广告以81%的比例占绝对统治地位,而报纸广告只占了17%。剩余的2%由户外广告、海报广告、大众刊物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瓜分。2007年中国广告市场的增长放缓,整体投放同比增幅仅9%,低于中国GDP11.4%的同比增长,为近年来最低增幅;2007年,因受奥运蓄势、主要行业广告投放疲态以及新媒体广告分流等诸多影响,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刊例花费增长幅度进一步收缩,广告花费总量达3120亿元人民币(不含互联网和新媒体)。2008年新媒体力量的异军突起以及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升级,这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会更加精彩。

通过对中国波普艺术的分解、打散和重组将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改头换面,它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大众化、商业化。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在平面广告中能够达到通俗易懂、简单直白、追求世俗化的效果。追求强烈的视觉刺激,以削弱美感来加强视觉上的冲击力,用最浅显易懂的视觉语言来传达第一信息。特别是在商业广告中,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成为了最潮的应用,在淘宝和数码产品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

波普艺术对平面广告设计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了平面广告的表现手法,革新了平面广告图案的传统装饰元素,以及平面广告总体感觉的自由化、年轻化。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发掘本民族的文化及特色、特点。而中国波普艺术时期在中国解放之后的历史上具有极强的特色特点,将“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作为中国文化元素中的一项加以研究解构和重组,运用到设计之中。体现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进而凸显了个性特征的重要性,越是民族的本土的才越是世界的。不仅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乃至整个视觉设计领域都要求个性化具有时代感的表达方式。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作为在如今这个一切都是经济的时

代,更加需要设计师用新的观念和形式进行解构中国波普艺术符号,运用中国波普艺术视觉元素这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时期的本土视觉符号,更能凸显中国的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邵大箴,奚静之编. 欧洲绘画简史.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12.

[2]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3]孙志宜. 失落与超越. 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