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
把液体倒进水里去课堂教案

把液体倒进水里去课堂教案【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出现象。
2.知道热水比冷水轻、热水会浮在冷水上。
3.知道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改变。
力量目标1.能够熟悉液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和溶解现象。
2.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科学。
3.能用比较的方法熟悉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改变。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1.情愿合作沟通。
2.体验生活中到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水熟悉液体更多的性质。
难点: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烧杯、水槽、带盖的小瓶、天平、量筒、食用油、蜂蜜、冷水、红色的热水、酒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日选了几种大家比较熟识的液体,(水、蜂蜜、食用油)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请一名擅长观看的同学上来区分一下。
请问:你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生:(颜色、气味、粘稠度等)假如将这两种液体分别倒进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起来探究液体更多的性质与特点。
(板书课题)二、民主导学〔一〕熟悉不同的液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
1、猜测假如将食用油倒进水里,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呢?师:引导同学汇报自己的预报状况。
2、试验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报是否正确呢?(生:做试验)我们在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时候要留意,动作要轻,要渐渐地让液体沿试管壁流进去,烧杯要略倾斜。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同学用语言描述观看到的现象。
〔生:油浮在水上面〕板书:浮假如将蜂蜜倒进水里呢?生预报,汇报。
师:讲试验要求,生演示,下面同学观看。
3.沟通要求同学用语言描述观看到的现象〔生:蜂蜜沉在水下面〕板书:沉4、小结师:试验说明液体与固体一样,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沉在水底。
师:如今请同学们观看器皿里的三种液体,它们的'挨次是?生:〔蜜——水——油〕师:惊奇吗?刚刚老师是先放——水,再倒——油,最终倒——蜜。
对啊,是这样的挨次,但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指量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油比水轻师:假如我们把液体倒入的挨次调整一下,先倒蜜,再倒油,最终倒水,结果会有改变吗?生:猜你们想怎么支配倒的挨次,小组商量,汇报。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把液体倒进水里

4.把液体倒进水里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东山学校李媚清【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液体的沉浮现象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倒入的顺序无关。
3.体验模拟调配鸡尾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密度有关,与倒入的顺序无关。
【教学难点】知道生活实际哪些常见液体在水中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在水中可以溶解。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食用油、水、蜂蜜、烧杯、洗洁精、密度计、试管、玻璃棒。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鸡尾酒图片)提问:是什么呀?(鸡尾酒)2.讲述:鸡尾酒在全世界很流行,它是用各种不同的酒和饮料调制而成的。
它看起来是怎样的?(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一层一层的)3.揭示课题:为什么鸡尾酒会一层一层,层次分明呢?猜猜看?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或许你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把液体倒进水里。
(板书:《把液体倒进水里》)二、研究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出示食用油、水、蜂蜜。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种液体,看看是什么?(学生看标签“标注了名称”和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蜂蜜、水、油)2.讲述:现在,我们就在现场用这三种液体来模拟调配鸡尾酒。
(教师出示空试管,模拟酒杯)我们把这三种液体按不同的顺序倒入到空酒杯中,可以有哪些倒入的顺序?(学生思考一会,汇报有六种顺序,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若学生只说结果的顺序,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若说到与倒入的顺序有关,追问:可以有怎样的倒入顺序?)3.提问:按这六种顺序调制出来的六杯鸡尾酒分别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出示小组讨论:(1)会不会像鸡尾酒那样一层一层的?(2)若出现分层现象,分几层?谁在下层谁在上层?(学生小组讨论几分钟,不需汇报)教师讲述:我们以蓝色表示水、淡黄色表示油、橙色表示蜂蜜,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画在记录单猜测那一栏。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案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案《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案《把液体倒进水里》一.教学目的科学探究: 1.可以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绘所观察到的现象。
2.经历“假设——验证”的探究过程,积累探究经历,逐步进步学生的探究才能。
科学知识: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
2.知道知道液体在水里的溶解情况。
3.知道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重点:借助水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
难点: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三、教学准备水、蜂蜜、油、记录表、试管、试管夹、烧杯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解学生的预备经历,引入本课探究的主题 1、在前面的课中,我们谈到了把固体放进水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我们把固体放进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 2、假如我们把液体倒进水里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把液体倒进水里》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导入方法,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侯’?”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更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典范——学会倾听,这无疑是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了根底。
〔二〕、精选材料,认识把液体倒入水中的常见现象,积累探究的经历 1、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蜂蜜和水,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在水中参加了几滴红墨水,请大家预测一下当我们把食用油、蜂蜜分别倒入旁边的两支试管中的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把你们的预测填写在实验单的预测一栏中。
猜测即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既然是假设,那就有好多种可能性,包括是错误的。
重要的是无论哪种假设,都应该留下痕迹,以便在探究过程中去验证。
2、真不错,那当我们把食用油、蜂蜜倒入水中是否会出现你们预测的现象呢?还需要大家通过实验去验证,不过在实验前,我有几点友谊提醒,请看大屏幕:〔1〕因为是玻璃器皿,要小心,注意平安。
《把液体放进水里》教学设计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课方案内容剖析:《把液体倒进水里》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教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固体、认识固体放入水里的性质基础上的知识的类化与迁徙。
本节课主要以认识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会上调。
要点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涌现象和溶解现象为主。
主要经过实验来考证液体在水中的沉涌现象和溶解现象。
是一节以实质操作为主要学习手段的实验课。
学情剖析:经过把固体放在水里的学习,学生知道把固体放到水里,能够认识固体更多的性质,进而为本节《把液体倒进水里》教课埋下伏笔,便于学习方法与思路的内化与迁徙;平常累积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试试,也为本节课的学习供给了合作、互动的空间;《认识液体》教课任务的达成,为本节知识点的进一步延长与拓展确立了基础。
但因为容量较大,我对教材作了二次建立:将本课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液体混淆后的重量和体积变化在第二课时来达成。
为讲堂实验供给了充分空间。
教课目的: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涌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标描绘所察看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液体在水中能够沉浮,哪些液体在水中能够溶解。
3、知道混淆液体在平常生活中的用途。
4、培育学生爱思虑、察看的好习惯,培育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课要点: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涌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标描绘所察看到的现象。
教课难点:知道生活实质哪些常有液体在水中能够沉浮,哪些液体在水中能够溶解教课准备:蜂蜜、食用油、水、试管、玻璃棒、水槽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 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把固体放入水中, 你能谈谈看到那些现象吗2把液体倒进水里会不会看到这些现象呢今日就让我们来试一试看吧。
3揭题并板书课题:把液体倒进水里二、研究新知1、研究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师:你认识那些液体谈谈看。
教师出示一瓶热水师:我把这瓶热水放入冷水中,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老师翻开瓶盖的一瞬时 , 请你睁大眼睛 , 认真察看 , 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来,我们一同倒数五个数 ,54321热水为何会上涨呢小结 : 热水在冷水中会往上涨, 那是因为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
小学科学_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能力目标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
2.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科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愿意合作交流。
2.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标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难点:知道生活实际哪些常见液体在水中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在水中可以溶解。
【活动准备】课件、食用油、蜂蜜、冷水、红墨水、试管、玻璃棒、滴管【学生课前准备】复习液体的基本性质,学会倾倒液体药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如果把固体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那么把液体倒进水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看。
揭示课题:“把液体倒进水里”。
(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一)、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三种液体:水、蜂蜜、食用油,你能辨别出它们吗?请一名同学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生:(颜色、气味、粘稠度等)(二)、如果将这两种液体分别倒进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1、请大家预测一下当我们把食用油、蜂蜜分别倒入旁边的两支试管中的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小组讨论后把你们的预测填写在实验单的预测一栏中。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预测?生发言。
2、真不错,那当我们把食用油、蜂蜜倒入水中是否会出现你们预测的现象呢?还需要大家通过实验去验证,老师建议同学们先不要急于动手做,先来说说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后出示温馨提示不过在实验前,我有几点友情提醒,老师给大家总结了几点请看大屏幕)找学生读,谁想给大家读一读,谁的声音洪亮?3、好,让我们比一比哪处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实验4、谁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5、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我们都发现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下。
6、对于实验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为什么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下呢?学生尝试回答。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材分析】《把液体倒进水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在学生已知液体形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从而多侧面多角度的认识液体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知道有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里。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鸡尾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知道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导入是从回顾对“固体放入水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开始的,结合学生的前概念,把它巧妙的迁移到新的问题上来,是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
通过迁移,学生会产生“液体倒进水里会不会像固体一样”的问题。
这也正好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教学内容相交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在探究环节,教师巧妙的在教学情境下设计了几项任务一、探究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二、探究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三、综合探究,四种液体倒在一起的情况,这里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作出猜测——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交流总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人人亲自经历动手做的过程,在直接经验上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最后在扩展环节,一曲萨克斯风把学生带进了鸡尾酒的世界,让学生着实当了一回调酒师。
在学生“调酒”和“评酒”“夸酒”的环节,再一次对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以及混合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最后的总结是在激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中结束的。
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食用油、水、蜂蜜、红酒试管、试管架、记录单、课件。
苏教版科学三下《把液体倒进水里去》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下《把液体倒进水里去》教学设计把液体倒进水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液体能互相混合,混合不同的物质能形成新物质的科学事实,明白哪些液体能够沉浮,哪些液体能够溶解在水里。
明白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看到的现象。
3.体验实验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觉液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和溶解现象三、教学预备:教师预备:食用油.蜂蜜和红色的酒精.试管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主题1.谈话:在前面的科学课中,我们谈到了把固体放进水里,请大伙儿回忆一下,当我们把固体放进水中时,会显现哪些现象?(可能溶解.可能不溶解)2.揭题:假如我们把液体也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二)认识把液体倒入水中的常见现象1.谈话:大伙儿自己带了一些液体,说说自己带的是什么液体?在家里一样如何玩这些液体?2.今天老师给大伙儿预备了三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蜂蜜.和酒精(教师取出装有液体的烧杯一一介绍)大伙儿猜猜看,假如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显现什么现象?3.学生分组讨论4.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推测结果)5.谈话:同学们的推测对不对呢?我们最好依旧亲自动手试一试,大伙儿能够从试管架上取出装有酒精.蜂蜜.食用油的试管,把这些液体分别倒入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静静地等待一段时刻,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你的观看结果记录在实验单“结果”一栏。
6.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这一过程大约经历5—6分钟)。
7.小组汇报观看结果(请暂停观看,哪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觉。
学生取实验记录单借助实物投影仪介绍)(三)创设情境,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1.谈话:许多同学都发觉:把酒精倒进水里后,水的上面一部分变红了,下面一部分没有变色。
看来我们原先的推测:“红水会溶解于水”,仿佛不够准确。
2.揭疑:到底酒精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老师也做了一次实验,大伙儿观看一下,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案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材分析】《把液体倒进水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在学生已知液体形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从而多侧面多角度的认识液体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知道有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里。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鸡尾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知道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导入是从回顾对“固体放入水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开始的,结合学生的前概念,把它巧妙的迁移到新的问题上来,是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
通过迁移,学生会产生“液体倒进水里会不会像固体一样”的问题。
这也正好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教学内容相交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在探究环节,教师巧妙的在教学情境下设计了几项任务一、探究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二、探究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三、综合探究,四种液体倒在一起的情况,这里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作出猜测——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交流总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人人亲自经历动手做的过程,在直接经验上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最后在扩展环节,一曲萨克斯风把学生带进了鸡尾酒的世界,让学生着实当了一回调酒师。
在学生“调酒”和“评酒”“夸酒”的环节,再一次对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以及混合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最后的总结是在激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中结束的。
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食用油、水、蜂蜜、红酒试管、试管架、记录单、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
——厦门东渡第二小学纪美艳
指导老师:厦门市康乐小学郑飚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按教材安排,本课的教学应该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液体”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液体更多的性质,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和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和重量的变化,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液体的性质。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为了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我将本课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其余内容为第二课时。
在教学本课时,由于时间关系,三年级的学生还未上《认识液体》一课,所以关于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学生还没有科学的前认知,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蜂蜜、食用油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能够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与倾倒的顺序无关;能用所学知识解释鸡尾酒、炫酷彩虹酒的制作原理。
3.体验探究的乐趣,小组能主动汇报,并能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蜂蜜、食用油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难点: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与倾倒的顺序无关。
二、教学准备
水、蜂蜜、食用油、记录表、一次性杯子、布、托盘、一个透明的高脚杯。
彩虹酒的制作准备:调制饱和浓盐水40ML:染上红墨水,倒于高脚杯最底层(也可以用高锰酸钾,但要现配现用,如果隔天效果不好);蜂蜜水40ML:20ML蜂蜜调制成40ML,倒在第二层;酒精溶液40ML:纯酒精溶液,染上一滴蓝色墨水,倒在最上面一层。
倾倒分层时需要玻璃棒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吧?
生:见过
师:那你们知道彩虹有几种颜色呀?
生:七种。
师:那你们见过七种颜色的彩虹酒吗?
生:没有
师:纪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介绍一名技术高超的调酒师,他会调出七种颜色的彩虹酒,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呢?
师:那就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炫酷彩虹酒的制作吧(师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神奇呢?看完这个视频,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这个彩虹酒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为什么从同一个瓶子中可以倒出不同颜色的液体呢?
......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提的非常好,那你们能对你所提出的问题作出怎样的猜测呢?
生:这是在变魔术
生:里面的液体分层了。
师追问:什么是分层呢?你能举个例子跟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像鸡尾酒。
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是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在对自己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作出了大胆的猜测,这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成为这样的调酒师呢?自己调出这么漂亮的彩虹酒。
生:想
师:纪老师这节课就来考核同学们是否具备一名调酒师的资质。
(评价栏:纪老师设置了两个级别,如果你们达到中级就可以达标啦)
请同学们看,今天纪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蜂蜜、油和水这三种液体,就让我们先从“把(蜂蜜和油这两种)液体倒进水里”,一起来发现吧。
师板书课题:把液体倒进水里。
(同时点击光电鼠标笔,出示课题)
(二)探究两种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师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纪老师把这杯油倒入这杯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油浮在水面上(师操作:纪老师轻轻的沿着杯子边缘倒下去)
把蜂蜜倒入水里呢?(请一学生上台操作)
谁来说一下你们看到的实验现象。
(生汇报)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下。
师追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讨论,汇报
师生小结:因为(油比水轻,蜂蜜比水重)
表扬小组,达到初级标准
(三) 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与倾倒的顺序无关(重点探究)
1.学生预测液体在水里的沉浮
师提问:接下来纪老师的问题要提高难度了,如果把食用油、蜂蜜和水这三种液体都倒进同一个空杯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猜测(油在上面,蜂蜜在下面等)
师:一定是这样吗?你打算先倒什么,再倒什么,最后倒什么?
生“蜂蜜——水——油
那就是说你认为沉在下面的要先倒,浮在最上面的要最后倒是吗?
如果我不这么倒呢?我先倒油再倒水,最后倒蜂蜜,油是不是有可能被水和蜂蜜压住呢?
生:不会
师:你怎么这么肯定,你做过实验没有。
同学们想想,纪老师这么想可能吗?
生:可能。
如果再换一种倾倒的顺序,会不会又是一种沉浮现象呢?
生:可能,不可能
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那接下来我们先研究一下可以有几种倾倒顺序呢?
2.
师生共同总结出可能的几种倒法
蜂蜜——水——油
蜂蜜——油——水
水——油——蜂蜜
水——蜂蜜——油
油——蜂蜜——水
油——水——蜂蜜
同时倒……)
(出示实验记录单:PPT),为了试验准确性,1-7小分别检测1-7种方法,其余小组自由选择。
请四人小组讨论你们要研究的倾倒顺序,并猜测可能有什么现象,把想法记录在这两个地方。
各小组完成自己的实验预测。
师提问第8小组:请同学们汇报预测现象。
4.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生说
(①严格按照自己预测的顺序倾倒液体到空杯中;
②倾倒后将杯子放置桌上静置观察现象。
③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实实验结果。
④倒完的空杯子不要叠在一起,分别放置在托盘中。
⑤实验后要收拾好桌面,保持整洁。
5.各小组实验。
6.汇报:按照不同的实验方案汇报结果。
7.小结:我们发现无论按哪种顺序往水中倒入液体,都是油在水的上面,蜂蜜在水的下面。
8.师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跟物体的轻重有关(密度大小有关),轻的总是会浮在上面,重的总是会沉在水里
师追问: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生总结:油和蜂蜜在水里的沉浮现象与倾倒的顺序无关。
(板书)
(四)拓展提升:
1.彩虹酒制作揭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发现你们也是一名小小调酒师啦。
请小组长举起你们手上的这杯液体吧!像什么呢?
生:鸡尾酒(我们根据他们的颜色把他们取名为三色酒怎么样?)
学到这里,你们能不能猜想下炫酷彩虹酒是怎么调制出来的呢?
生:就像油浮在上面,蜂蜜浮在下面一样,七种颜色的酒在同一个杯子里发生了分层现象,然后调酒师再一层一层的把他们分出来。
2.学生也给“鸡尾酒”分层
师:你们能根据把这杯三色酒分层吗?
生:可以,慢慢倒。
师提问: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汇报:缓慢,看清楚分层位置,倒完一层马上停止,换令一个杯子倒第二层。
师:同学们,你们成功了吗?举起你们杯子吧。
老师都好想跟你们干杯了,各个都是厉害的小小调酒师。
3.教师展示“彩虹酒”酒的制作
师:纪老师作为你们的老师,肯定要来个高难度的,老师准备了同体积不同重量的液体,黄色液体最重,所以老师把它放在最下面,接着是红色液体倒在中间,最轻的蓝色液体。
同学们请注意看,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按调酒师的倒法,可以分出5种颜色的液体。
哇,纪老师很厉害吧。
我只是利用了三种颜色的液体也可以分成5种颜色。
同学们,关于炫酷彩虹酒的制作,你有没有更了解了。
让我们来看看视频,揭晓这个秘密吧。
4.学生谈收获。
5.师小结:同学们,把液体倒入水里虽然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
是确蕴含了很多科学道理,善于发现和应用的人就像那位调酒师一
样,可以变换出漂亮的彩虹酒招揽客人,希望同学能像他一样,利用
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本节课我们还有知
识,就交给我们的许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研究了。
6.作业布置:把今天学到的知识,买一些不同颜色的饮料为家人做一杯“鸡尾酒”。
四、板书设计:
把液体倒进水里
油浮(轻)
水
蜂蜜沉(重)
与倾倒的顺序无关
附实验记录单:
把液体倒进水里
组别: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